http://..org/


    簡介:?位於皖南蕪湖市繁昌縣平鋪鎮境內的五華山,是曆史悠久的名勝古跡。有名聲遐邇的隱靜寺,風景奇特的旅遊景點,是人們遊覽觀光的極佳處。此文做了係列的介紹。


    開頭的話


    這本小冊子雖然簡單得很,卻是許多人心血凝聚而成的。隻是資料實在不好搜集,目前隻編撰了這麽一點。現在將它呈現在大家麵前,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請大家都來關注五華山,把五華山的曆史、人文挖掘得更加深入細致,讓神奇的五華山釋放出更加五彩繽紛的光輝來。


    這本小冊子,主要是根據茆耕茹教授、楊漢榮先生輯錄的史誌文獻資料,以及有關報刊書籍上關於五華山的文章,還有的就是當地居民們談論五華山的內容而編撰寫成的。為了能讓大家方便閱讀,本人隻做了一些歸納、改寫的工作,因此它的內容應該是翔實可信的。


    現在的五華山,正在平鋪鎮政府的引導下,進行著新一輪的建設。她將以日新月異的麵貌迎接著光臨她的人們。關於這一係列的建築,這本小冊子隻寫到2007年度為止,更加新穎的建築物,隻有待將來再編撰五華山的書籍時進行敘述。由於本人水平以及閱曆所限,這一本冊子上的舛錯之處,在所難免,敬請關愛五華山的同仁們予以指出,以挨下次撰寫時予以糾正。


    神奇的五華山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道:


    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岩種朗公桔,門深杯渡鬆。


    道人製猛虎,擲錫還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思穀口逢1。


    讀了這首內容豐富的名詩,您會對五華山的風景與傳說有著神牽夢繞的遐想。五華山啊,你果然有這麽可愛嗎?現在,我便請您來現場欣賞這座名山。


    1唐代時,五華山屬於南陵縣,平鋪鎮叫做穀口。


    五峰山下隱靜寺


    五峰山今名五華山,是五座山峰的總稱。五峰拱合之中是隱靜寺。該寺曆史悠久,曾經名享遐邇,曆代文人墨客多有詩詞相讚。今人茆耕茹先生所輯資料頗豐,因得是詩。


    碧宵1空中懸桂月2,紫氣3升騰賽仙闕;


    行道4鳴磬5誦梵音,隱靜寺裏鍾聲悅。


    注:12345是這五座山峰的名字,分別叫做碧宵峰、桂月峰、紫氣峰、鳴磬峰和行道峰。


    隻要熟讀以上四句小詩,就會知道五華山的概況。


    神奇的五華山


    皖南蕪湖市繁昌縣平鋪鎮境內的五華山,風景神奇、美麗,環境至今沒被汙染,仍然清秀幽雅;天生一派獨特景象,從古至今致人好奇,引人入勝。踏入其境,常使人留戀忘返。正因為它有著獨特的神奇景象,早在公元四百多年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方興未艾之時,西竺(古代印度)來的神僧杯渡就在五華山建起了寺廟,先後稱作“普惠寺”、“隱靜寺”。自此佛教在這裏繁衍,到了唐宋元明時期,已經成了全國有名的寺院,以致從朝鮮來中華修行的金喬覺,即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首先在這裏修行;我國更有不願做皇帝的“天(太)子”也到這裏出家,以躲避“紅塵”。九華山興起以後,這裏被稱作“江東第二禪林”,名聲僅次於九華山。因為它的風景名勝和發生的故事引人入勝、耐人尋味,曆史上曾經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和文章。著名的唐代大詩人李白非常羨慕五華山的景致,他深懷激情地寫道:“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岩種朗公橘,門深杯渡鬆。道人製猛虎,震錫還孤峰。他日南陵下,想思穀口逢。”穀口,當時屬於南陵,是現在的平鋪鎮。這首小詩,逐一領會的話,五華的神奇,多在其中了。


    五華山原名五峰山,是聯袂五座山峰的總稱。由於山景奇特,顯出了不凡的景致,美麗得勝過花兒,所以,人們改稱它為“五華山”。進入這裏,四周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毛竹、楠竹各居其點,竟相蓬勃;闊葉樹、針葉樹皆成濃陰。在這竹的海洋,樹的濃陰裏,整個山體顯得鬱鬱蔥蔥。多姿多彩的五華山,將它神奇之處多情地向人們展現,逗得遊人興趣盎然;因為它展現的太神奇了,致使人們不能完全認識,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迷。從古至今,這些迷還沒有誰能解釋得令人信服。


    一座水庫積蓄著山上的流水,清新碧綠,波光粼粼,這是新中國水利建設的產物。它不僅灌溉了下遊的農田,更給五華山增添了景色。水庫的南邊,有一處溫泉,終年水溫恆定不變,裏麵生活著被叫做“金鬣魚”的小魚,它們粗不過小拇指,長不過二寸,在這溫泉裏異常活躍,要想把它們移居另一個地方,卻怎麽也養不活。有人將它們送給生物研究部門鑒定,一時卻也沒說清名堂,這給人們設置了一道迷。


    站在主峰頂上,向西眺望,可以一覽二十公裏外的浩蕩長江,因此,主峰又叫“覽江坨”。山上泉水丁冬,還有木、米、鹽、醬池,相傳,當年印度神僧杯渡修建廟宇時,所用物資皆出自這些池裏。欲說這是杜撰的神話,可是,至今木池裏仍能隱約看見飄著的半截木頭,當然是取不著的。關於這點,人們沒法說清所以然。


    五華山遍布著有趣的地方,數起來,出名的就有四十二處之多,而且都是名勝古跡,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研究它們的從前和現在,委實令人生趣。


    五華山作為早期的佛教發源地之一,有關佛教的傳說不僅繁多,而且頗具神奇色彩,許多故事,現在還能找出它的痕跡。了解這些故事,會驚歎這裏的佛教深厚緣源。由於種種原因,五華山的佛教到明朝後期,便步入了衰落;在現代政治掛帥的年代裏,更落向了寂寞。改革開放以來,五華山的僧人,在原來殘存的基礎上,又興起了佛教,每年農曆的七月三十地藏王的生日和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觀音會,遠近的遊客和信徒齊集山上來,佛事相當興盛。為了使五華山的名勝資源能開發成旅遊經濟,有關部門正扶持五華山的佛教走向繁榮;同時,還在挖掘、編纂五華山的風景名勝和發生在這裏的故事材料,這些材料問世後,對人們認識五華山,使五華山再度崛起,將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寫於二○○五年八月十七日原載蕪湖《大江晚報》


    隱龍皇帝與五華山


    傳說從前有個隱龍太子,登上皇位,成了隱龍皇帝。隱龍皇帝登基之後,突然生出一個念頭,想與早就死去了的母親見上一麵。


    朝中文武大臣急得團團轉,就是想不出一個法子。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招了些江湖術士、巫婆、神漢來為皇上辦此事,即使不能成,也算是有了替死鬼。術士、巫婆、神漢被招進宮後,知道自己過去那套糊人的把戲無濟於事,但也隻得假戲真做,作法請靈,說是把皇太後的靈魂請來了。可哪知隱龍皇帝一定要親自見到母後本人,聽到她的聲音。那些術士的騙人把戲怎能糊弄得過去!於是,這些倒黴的家夥被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充軍的充軍,還落個欺君之罪。


    半年多過去了,隱龍皇帝仍然沒見到母親,思母之心越來越強烈,脾氣越來越壞,常癡癡呆呆地一坐就是一個通宵。有時太監服侍得稍不如意,輕者被責,重者打入死牢。攪得宮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人心惶惶,朝夕不安。


    不久,隱龍皇帝傳旨各地,張版公布,廣招賢士能人,誰讓皇上與黃泉之下皇太後見上一麵,高官任做,駿馬任騎,外賞金銀萬兩,良田萬頃。


    接著再說我們繁昌的五華山,那時的五華山可不比如今,當年那才叫氣派。從山門起到五華山正殿,長達十多裏,一路上盡是大廟小寺的,一廟挨一廟,一寺接一寺,寺廟多得數都數不過來。這麽多廟宇中,有數不請的和尚。其中有一人三十來歲,歪著嘴,邋裏邋遢,一天到晚東遊西逛,從來沒正正經經地念完一個時辰的經,方丈寺監也奈何不了他,隻是每天早上叫他下山進鎮替廟裏采買蔬菜。


    這天,這個歪嘴和尚擔著一副空挑子,嘴裏哼著不三不四的小調兒,瘋瘋癲癲的下山來。一進鎮,像往常一樣跑到王小二的鋪子上,抓起一個大肉包子就往嘴裏塞,塞完了,正要拿第二個,迴頭一看,廟(按:應為店)堂對麵一個石柱前,圍著一大群人。這歪嘴和尚生性最愛鑽熱鬧,便三步並作兩步跨過街,撥開人群,頭一拱進入人堆裏,抬頭一看,原來石柱上貼了一張黃版。他一目十行地看完,便說:“這有何難……!”周圍人見他這麽一說,個個好奇地瞪著眼睛,心想,這和尚出此狂言,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於是大家都嘲笑他狂妄。這歪嘴和尚見眾人這般看不起他,一氣之下,揭下皇版轉身就走。


    歪嘴和尚一迴到五華山,連忙來到師傅老方丈麵前,從懷裏掏出皇榜交上,師傅接過來一看,嚇得麵如土色,身子像篩糠一般,忖道:自己雖苦修苦練五十載,還沒修煉成這麽高深的法力,早聞隱龍皇帝為了見母一事不知多少人吃了苦頭,送了性命,這好玩麽!於是,對著歪嘴和尚歎了一口氣,搖搖頭,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這也是在劫難逃!別的和尚也都驚慌失措,不知如何好。知道弄不好是要禍滅九族的事,歪嘴和尚見師傅和眾寺僧怕成這個樣子,不由嘿嘿地笑出聲來,正在這時候,聖旨下來了,傳歪嘴和尚即刻起程進京。


    方丈、寺監和眾僧人跪下接旨後,嚇得半天也直不起身來,個個全身發抖,那歪嘴和尚不但不怕,反而高興得手舞足蹈,哈哈笑道:“你們先行迴京奏明聖上,貧僧稍後動身,三日後金殿見駕。若誤期砍貧僧腦袋就是了!”


    傳旨官兵走後,歪嘴和尚把方丈、寺監,師兄弟們一一扶起,安慰他們不必擔憂,說自己有辦法,隻是要求開戒一迴,請他們備點酒菜,讓他飽餐一頓。


    方丈、寺監聽了這話,雖覺這是犯清規的事,但看歪嘴和尚平常也還勤勞,師徒相處一場,他此去說不定就要身首異處,這最後的請求也隻好同意了。


    第二天,各寺廟湊齊了一份上好的酒菜,歪嘴和尚酒足飯飽後,謝了眾僧,走出廟門,說了聲“起!”便騰空而起,腳生祥雲,冉冉上升。眾僧見了,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個個向空叩拜,齊聲高唿:“仙人何時迴來?”隻聽空中答道:“待到五華山上無一片瓦,下無一截磚時,我便迴來。”說完後,便騰雲飄然而去。


    不到一時三刻,那歪嘴和尚就來到了京城,可那隊禦林兵緊走慢走,還在半路上,待到兵馬返迴京城,進宮稟報,歪嘴和尚卻在京城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足有三個整天了呢!


    皇上召見歪嘴和尚,說明想見母後,這歪嘴和尚立即答道:“這有何難?”於是,立即搭起八層金柱、八層銀柱、八層木柱、八八六十四層的高台,高台上灑上九九八十一杯皇陵明塘水,九九八十一杯皇陵神道上石獅、石像、石馬腳下的泥土,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午時三刻一到,他讓隱龍皇帝坐在高台的東南角,歪嘴和尚自己坐在正中,閉目念經誦咒,不到一刻,忽從西北方向飛來一隻仙鶴,立在高台的西北角上,歪嘴和尚告知隱龍皇帝,這就是皇上母後的化身。隱龍皇帝一聽大喜,連忙上前以大禮拜見後便淚流滿麵地與母後談了好一陣子的話。時辰一到,仙鶴便說:“皇兒保重,母後去也!”展翅乘風而去。


    隱龍皇帝走下高台迴到宮中,覺得剛才雖聽見母親的聲音,但不見母親麵貌,真是憾事一樁,若能再見母後一麵,那就心滿意足了。於是忙吩咐左右,再將歪嘴和尚召進宮去。


    歪嘴和尚見隱龍皇帝這般思母,便也同情。想了一會兒後便滿口應承下來。隨即令人在皇宮後花園辟地八八六十四丈,用金、用銀、用銅、用鋼、用鐵、用瓷、用磚、用石、用冰分別砌上九九八十一級台級,再取九九八十一各不相同名山上一抔黃土撒在台階上恭請皇上母後駕臨。隱龍皇帝一切照辦,待到完備之日,歪嘴和尚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的子時三刻,讓隱龍皇帝坐在台階的東南角,歪嘴和尚坐在正中,念上經文後,隻見西北角金光一閃,一聲巨響,便見一個華服貴婦從空而降,這便是隱龍皇帝的母後。母子相見,抱頭大哭,再次相互傾訴思念之情。時辰一到,和尚令牌一響,倏而金光與母後一同消失,一切又恢複原先一般。


    按理隱龍皇帝該知足了,可他不,沒過幾天便又想見母親,選了個黃道吉日,登上高高的台階,可就是毫無動靜,便令左右再將歪嘴和尚招進宮中,可找來找去,歪嘴和尚連個影兒也不見了!又令禦林兵到各處去尋找,還是找不著。


    隱龍皇帝找不著歪嘴和尚,半年多來無法見到母後,心裏實在淒苦,想想自己是一個堂堂的皇帝,還不如一個和尚,當這皇上有什麽用,他想來想去,一直想了七七四十九天,覺得出家做和尚的好。一心想到五華山修煉,隻要修到一定的法力時,就能時常見到母後。一日隱龍皇帝脫下玉帶、龍袍、衝天冠,穿上粗布短衫,麻耳草鞋,潛出京城,直朝繁昌的五華山奔來。


    文武大臣一見皇帝出家做和尚去了,便都驚惶,大家決定,還是恭請皇上迴朝,於是,便帶領禦林兵一路追趕來。


    這時五華山方丈、主持們一聽說隱龍皇帝要來本山出家,文武大臣不依,正帶領官兵一路趕來,感到大災大難就要降臨。便慌慌忙忙地將眾僧召集一起,每人發了一點盤纏,讓眾僧趕快逃生。然後,幾把火就把五華山所有寺廟燒了個幹幹淨淨。


    等隱龍皇帝趕到五華山時,原先十裏寺廟盡為灰燼,便感到斷了見母之路,非常淒惶,心想不如到黃泉之下與母親朝夕相聚在一起吧,於是,便在寺廟的廢墟上吞金而死。


    隱龍皇帝死後就葬在山中,所以,五華山上有一座太子墳,他是皇帝,為何稱太子墳呢,這是民間按老太後的口吻稱他的。所以這名稱一直延續到現代。


    ——摘自《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民間故事集成·蕪湖分卷》第360至363頁


    白茅碧流收集整理黃山書社1997年版2004年9月8日錄入


    杯渡其人


    杯渡是印度高僧。他是什麽時候到中華的,沒有確切記載。人們記得杯渡在中華時候的年紀,約莫四十歲左右。他逝世的時候,是在中國南北朝的宋朝第二代皇帝劉義隆的元嘉三年。即公元426年。


    杯渡的真名叫什麽,也沒有確切記載。因為他常常將一隻木杯浮在水中,自己坐在木杯裏,漂行天下,所以人們隻叫他“杯渡”。


    杯渡從印度來到中華,是為了佛教的傳播。因為他具有神奇的特點,在中國的佛教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他在中國,實際上是個行腳僧(用步行傳播佛教的僧人),到處傳播佛教。他隨身隻帶有一支錫仗,一個蘆葦編製的(船chuan)子和一隻木杯,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東西。錫仗是和尚行路時護身的武器,也是他背子用的“扁擔”。子是普通盛穀物的器具,江南人叫做小扁子,大約就是他休息打座用的坐墊;木杯雖然不大,卻非常神奇,竟是他在水上行走的交通工具。


    杯渡具有很深的佛法,他不僅自己非常神奇,隨身所帶的東西也神奇得很。他的生活起居,行動習慣,神秘莫測,喜怒不均。他穿戴襤褸,甚至衣不蔽體。寒冷的冬天常常破冰洗浴;有時竟穿著鞋子上床,有時卻赤著腳進入鬧市。也不怎麽吃齋,與凡人一樣,酒肉葷腥,照吃不誤。人們請他吃飯,有時應允,有時不允。他的行蹤也不一定,有人找他,有時應召,有時不應。因為他還有扶貧濟危、除暴抑強的作為,又神秘莫測,人們常常把他當做活佛。他這樣的特點,為人們塑造南宋佯狂入世,除暴抑強,扶危濟困的濟顛和尚,塑造了原形,奠定了基礎。


    杯渡剛來到中華,最初寄宿在北方一戶人家。這家有個金像。一天,杯渡將這金像竊取而去。這家主人跟在後麵攆討,企圖拿迴來。主人看著杯渡不慌不忙的行走,便騎著快馬跟在後麵追趕;可是馬總是攆他不著。一直攆到了孟津河口,杯渡將木杯放進河裏,自己乘了上去,不動手腳,不借風力,輕捷如飛,片刻時間便到了對岸。之後,他便乘著木杯從水路來到了京都,即現在的南京。那時候叫做建業,是南北朝的首都(所以又叫做“京都”,或者單稱為“都”)。


    他到了建業,來到延賢寺法意道人那裏。法意讓他在另一個房子裏住著。時間不久,他去延步江,用木杯在江邊浮水,有人請求杯渡帶上自己,杯渡不肯答應,他自己將兩足抱入懷裏,顧盼四周,逍遙地唱著小曲,木杯隨波逐流,往廣陵(揚州)去了。


    來到廣陵,遇到一位姓李的人家正在辦持齋飯,這家和來吃齋的人都不認識杯渡,杯渡直接進入了大堂,坐上了齋席。眾人看他行貌簡陋,舉止不修邊幅,都不尊重他。主人見他把蘆子放得有些礙事,想把它移到牆邊。可是,許多人竟沒有移得動。齋飯過後,杯渡卻輕飄飄地拿著它,掛上錫仗走了。臨走時,杯渡笑著,莫名其目的說:“四天王李家。”當時有一個不更事的孩子,看見他蘆子裏有四個小孩,身長數寸,麵貌端正,衣裳鮮潔。說給眾人聽了,於是,眾人跟在杯渡後麵追尋,卻追不見了。以後的三天裏,卻總是朦朧地看見杯渡坐在房子西邊的樹下。於是,李某向樹下跪拜,請杯渡到他家裏來,他要永遠供養著。於是,杯渡來到李家。


    杯渡吃喝,不忌葷腥,與普通百姓沒有區別,還常常表現出一些神異行為,在當地影響很大。沛國袞州刺史劉興伯派人請他,他背著蘆子去了。劉興伯聽說他的蘆子神奇得很,想看個究竟。可是十多個人都沒拿得動。他親自到蘆子跟前視看,卻隻見是一個破敗的蘆子,沒有任何神奇之處。從劉興伯處迴到李家後的第三十日,吃過早飯時,杯渡對李信士說,請他趕製一件新袈裟。可是,到了中午袈裟仍然沒有做成。杯渡便從他家走了出去。到晚了也沒迴來,這時候李信士的家裏和房前屋後,都有異常的香氣。李信士覺得奇怪,到處尋找杯渡。一直尋至房後北邊一處岩石上,見杯渡睡在一件破舊的袈裟上,頭向著前(大約是南方)腳在後(可能是北方)的已經死去了。然而他的身邊,都有美麗的蓮花圍護著。這些蓮花鮮麗極香,隻一天功夫就枯萎了。於是,李信士和他的鄰居便將杯渡殯葬了。可是,沒過幾天,卻有人看見他背著子往彭城(現在的徐州)去了。


    既到彭城,遇到一個叫黃欣的普通百姓。黃欣深信佛法,見了杯渡便拜,並且請迴家裏。黃欣家非常貧窮,隻有麥飯可吃,而杯渡怡然高興地吃著。這樣的過了半年以後,杯渡向黃欣說:“你給我準備三十六隻蘆子,我需要用。”黃欣說:“我這裏隻有十多個,我家貧窮,無錢去買,可能辦不齊。”杯渡說:“你在家裏尋一尋,你的家裏應該是有的。”於是,黃欣即在家中尋覓,果然得蘆子三十六隻,隻是多是破敗的了。他把蘆子放在堂前,才一轉身,杯渡說:“你再去看看。”黃欣再看時,這些蘆子都變成完好的了。於是,杯渡把這些蘆子放在一起密封起來,而後叫黃欣開啟。黃欣打開一看,盛蘆子的器皿裏,盡是錢幣,足有好幾百萬之數。知道的人都說這是杯渡用的分身他土的法術,得到了錢財。杯渡把這些錢財全部送給了黃欣,黃欣受了這些錢財後,便用這些錢財為杯渡的佛事做了功德。一年以後,杯渡辭別黃欣出走,黃欣為之備辦了糧食,準備給他帶著。第二天早上,黃欣見糧食都還全在,而杯渡卻不知道上哪裏去了。


    一個多月後,杯渡再到了京城。當時潮溝有個人叫朱文殊,深信佛教。杯渡常常到他那裏去。這一天,朱文殊對杯渡說:“求您度我,讓我脫去凡身成為僧侶啊。”杯渡不答。朱文殊大喜,說:“佛法默然,即為允許哎!”


    有一天,杯渡出遊到了吳郡(蘇州),遇到一個釣魚的人,便向他討魚。釣魚的人拿著一條魚喂給他吃,意思是看你這和尚究竟怎麽吃魚。杯渡接著魚,放手中把玩,又把它放進水裏。又走了一程,他看見一個用網捕魚的人。杯渡又向這位捕魚的人討魚。這位捕魚的人不僅不給,還不幹不淨地罵他是葷和尚。杯渡便在路上撚起兩粒石子扔進水裏。一會兒,兩頭水牛在水中打起架來,把魚網打了個七開八裂。魚網碎了後,捕魚的人再看水中,根本就沒有水牛,再看路上,也沒了杯渡的影子。


    當時有個外國道人名叫佉吒,寄住在京城長幹寺裏。有一天來了個客僧,名叫僧悟,與佉吒同住一個房間。夜裏,僧悟見佉吒拿著寺裏的刹棒,便上了雲天,一會兒功夫又下來了。僧悟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不敢做聲,然而,對佉吒卻敬愛有加。當時有一個叫張奴的人,不知道來自什麽地方。他終日不吃什麽東西,冬夏四季隻穿一件單布衣,卻長得肥胖精神。佉吒走在路上看見了他,對他欣然而笑。說道:“我在東方見到了蔡豚,在南方聽說了馬生,在北方遇到了王年,今天就要會見杯渡,你和我一起見他吧。”張奴指著槐樹唱道:“蒙蒙大像內,照耀實顯彰。何事迷昏子,縱惑自招殃。樂所人少往,苦道若翻囊。不有鬆柏操,何用似風霜。閑預紫煙表,長歌出昊倉。澄靈無色外,應見有緣鄉。歲曜毗漢後,辰麗輔殷王。伊餘非二仙,晦跡於九方。亦見流俗子,觸煙致酸傷。略謠觀有念,寧曰盡衿章。”佉吒說:“以前看先生禪思悠遠,似在雲霧之中,一個打坐,就是百年,大慈大悲,甚至悲憫枯骨。”亦題詞唱頌道:“悠悠世事,或茲損益。使欲塵神,橫生悅懌。惟此哲人,淵覺先見。思形浮沫,矚影遄電。累躓升華,蔑醜章弁。視色悟空,玩物商變。舍紛絕友,斷習除戀。青條屈蔭,白茅以薦。依畦啜麻,臨岩飲存。慧定計照,妙真閱眷。慈悲有增,深想無倦。”說罷各自離去。之後一個多月,便不見了倆人。人們傳說,僧悟與張奴去了南嶽,就沒有歸來了。而張奴與杯渡相見時,兩人有著一些敘述,但是人們聽了,卻不懂他們說了些什麽。


    杯渡在京都住了一段時間,行蹤不定。南門有位姓陳的人家,家道頗豐。將杯渡請在家裏,精心供養。卻聽說市裏又有一位杯渡。全家不信,便派人去市裏觀看,果然見市裏的杯渡與家裏的杯渡完全一樣。於是,陳家特別為杯渡製作了一盒蜜薑,並且拿把小刀和熏香的手巾給他吃蜜薑。陳家有父子五人,派了兩個去市裏觀看。見市裏的杯渡吃掉了蜜薑,其他東西仍然放在麵前。連忙迴家觀看,家裏杯渡麵前還放著蜜薑、刀子和手巾,卻說:“刀子太鈍,要磨一磨才好。”那兩人再去看市裏的杯渡,迴來說:“杯渡已經到靈鷲寺去了。”家裏杯渡向陳家要了兩張黃表紙,在上麵寫字,人們看了,卻不識得。杯渡將寫好字的兩張紙背麵與背麵合起來。陳家主人問道:“上人寫的什麽書?”杯渡不答,大家不知道他這樣做幹什麽。


    吳郡(蘇州)人朱麗期與同伴數人,從朝鮮(高麗)乘船迴來。遇風飄泊,船航行了九天,來到一個大孤島上,島上有高山,他們棄船步行了十多裏,聽見有磬聲,他們知道這是和尚念經所敲擊的樂器。於是,循著聲音走。沒多遠,見一座寺廟,七寶莊嚴。寺裏有十多個和尚,都是石人。他們向著石人禮拜。拜過後,又往裏走,才看見真的人。寺廟裏的人為朱麗期等人置辦了吃食。他們吃過後,向和尚們磕頭,請求迴京城來。這些和尚們卻說:“這裏離都城,二十多萬裏。但是,你們不必擔憂迴去不快啊!”說過指著牆壁上的一個袋子、一根錫仗和一個缽盂說:“因為你們的來臨,杯渡特別將缽盂送給你們。”說過,寫了一封信,又給了一根青竹棍,於是,對他們說:“你們把這支竹棍放在你們乘坐的船前水中,將船封閉好,坐在裏麵,不需要費任何力氣,就能讓你們很快地達到京城。”眾人聽了,遵照所說,來到船上靜坐。隻聽得船從山頂樹木上經過,聽不見水的聲音。三天後,船停了下來。他們出來一看,已經在南京的秦淮河裏了。他們駕著船,行到了朱雀門,見杯渡禪師騎在另一艘大船的欄杆上,以錫仗捶打著大船。許多人都在這裏觀看,朱麗期等人見了,在自己的船上,向杯渡遙遙地禮拜起來。並且將自己的船靠上了這艘大船。於是,杯渡前來取著他的缽盂和書信,把書信打開讓人們看時,那上麵的字竟無人認得。


    杯渡在京城時,常常到山裏走動,多使用神奇的咒語。一天,庾常家裏的婢女,偷了主人家的東西逃跑,主人追尋不著,詢問杯渡。杯渡說:“不用追了,她已經死在了金城江邊一穴空墳裏了。”庾常不信,親自去看,果然如杯渡所說。孔寧子當時任朝中的黃門侍郎,在家患痢疾,醫治無效,派人來請杯渡。杯渡去後,念過咒語後,對孔寧子說:“難啊!現有四個鬼,都在殘截你。”孔寧子哭道:“過去,孫恩作亂,我的家庭為亂兵所破,父母雙親和叔叔都被殘害。”杯渡沒予治,孔寧子果然死了。


    杯渡用神咒為齊諧的妻子治病。病治好後,於南朝宋劉裕隆的永嘉三年,公元426年九月,辭別齊諧再上京城去。臨別時留一萬錢給齊諧,請他為自己做齋。杯渡走到赤山湖,便患上痢疾而逝世了。齊諧為他做了齋,還把他的屍體安葬在建業之南的覆舟山上(現在江蘇省江寧縣境內)。永嘉五年,公元428年,杯渡再來齊諧家,告訴他說當年有大兇災,應該勤修福業(即信奉佛教,大行善事),教他到法意道人那裏修葺舊廟,以防禦災患。時間不大。忽然天空中有一個和尚唿叫杯渡。杯渡說:“貧道現在就到交、廣(交趾、廣東,即南方)之間去,今後不再來了。”齊諧殷勤拜謝,從此杯渡便絕了跡。


    人人都聽說過“佛法無邊”這句話,正因為這樣,高僧杯渡有著這麽高深的佛法,他在五華山修建他的道場,所需材料、資金和工匠等,都在他高深的佛法中得到了非常圓滿的解決。


    根據茆耕茹教授編輯的《隱靜山資料》改寫


    二○○八年十月十四日


    “第二禪林”的由來


    中國佛教在東漢就開始傳播了。漢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在洛陽建築了中國佛教第一寺——白馬寺後,漢恆帝(公元146——167年在位)又將佛祠建在了宮中,於是,佛教在皇帝的影響下,逐漸在全國傳播開來。


    江南的佛教,最早是在東漢獻帝(公元211年至220年在位)的時候,北方有一位叫“支謙”的人,開始傳播的。當時社會動亂,他為了逃避兵禍,來到了江南孫權管轄的吳地。因為他學富才高,孫權拜了他為“博士”。他在東吳三十多年,專門翻譯佛教經書。譯出了《大明度》《維摩》等四十九種經文,並且還注釋了《了本生死經》。是中國注釋佛教經典最早的人。


    繼支謙之後來江南的是“康僧會”。他在三國孫權赤烏十年,即公元247年達到吳國的都城建業,即現在的南京。他剛來時,建造草棚,供奉著菩薩像,進行佛教的傳道。還利用“佛舍利”,即菩薩的骨灰做成的圓球,製造神異現象,使孫權為他建造了佛院,叫“建初寺”。這便是江南最早的寺廟了。他又以“報應近事(即報應在眼前)”為由,使孫權的繼承人孫皓信奉了佛教。因此,佛教史把康僧會在建業的活動,稱為南傳佛教的開始。康僧會還翻譯了《六度經集》,經中用“佛教的菩薩行,發揮了儒家的仁義說”,把佛教和儒教思想作了協調,為中國佛教的發展,開辟了另一蹊徑。


    到了司馬睿(317——322在位)在建業開創了偏安的東晉王朝時,傳播佛教的名僧和談論佛經的名士越來越多。皇室貴族竟相建寺,居然成了時尚,以致東晉各代皇帝無不信佛。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名僧慧遠帶著弟子數千人南下,定居在廬山,弘揚佛教。廣泛介紹佛教經典和外來思想,甚至不惜“失本(佛教的本來經意),把佛教納入民間習俗。”於是,佛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並入一個軌道,他還大力提倡“神不滅”論,奠定了佛教“三世因果”學說的基礎。


    佛教在支謙、康僧會以及慧遠等先驅的努力下,以建業為中心的南傳佛教,迅速地向周邊地區拓展開來。寺廟也隨即四處建立。


    安徽民間建造的最早寺廟,是現在當塗境內的“廣濟寺”。它在康僧會來江南之前,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就建造起來了,甚至比建初寺還早,被安徽佛教稱做“祖庭”。其次是康僧會在當塗的道場,叫做化城寺。


    我國的南北朝時期,江南屬於南朝,佛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東晉的時候(317——420年),江南已經有了一千六百七十八所寺院,僧尼人等兩萬四千多。到了南北朝的梁朝(503——557年)時,二百四十年間,寺廟就增加到了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增加了一點七倍;僧尼增加到八萬二千七百多人,竟增加了三倍半。唐朝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句,說的隻是個概數,或者隻是指的建業城裏的寺廟。


    就在佛教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僧尼人數以幾何級速度增加的時候,約在西晉(265——316)時期,五華山就有了佛教寺廟。當時最著名的遺物,是已經有了“朗公桔”。這是被曆代詩人所頌揚過的事實。


    在東晉孝武皇帝司馬曜的太元六年(381)以後,與南朝劉宋第二代皇帝劉義隆元嘉三年(426)之前,印度高僧杯渡,在五華山創立了他的道場——隱靜寺。由於杯渡行蹤神奇,佛法高深,在佛教史上有相當的地位,加上隱靜寺具有相當的規模,在佛教中的名聲和地位都名享遐邇;隻是到了唐代中期,九華山金地藏在肅宗(756——762在位)皇帝的擁戴下,名聲雀起後,隱靜寺才次於九華山,被稱做了“江東第二禪林”。


    高僧杯渡怎麽想到了在五華山修建他的道場呢?


    杯渡來到江南,到處雲遊,總想找一個如意地方,做自己的道場。可是,多少時候,竟沒有找到。當他雲遊到宣城永安寺(唐朝時已經改名“開元寺”)時,用衣服包裹著自己的錫仗,舉著它向天空投去,說:"此仗落到哪裏,我將決定在哪裏做為道場,建築廟宇。"


    由於他的錫仗具有神氣,投上天空後,被兩隻仙鶴抬著往西,一直抬到了五華山的行道峰上。杯渡順著仙鶴飛去的路徑,跟著來到了五華山上。在五華山的東北大山上一口水井處,他見到了自己拋擲的錫仗。


    他仔細察看著五華山的地形山貌,見五峰拱合之處,好像人工特意設置得恰到好處,可謂是鬼斧神工,確是佛家登壇參禪的好地方。於是,他喜不自勝,把自己的道場定在了這裏,並且決定在五華山上廣建廟宇。


    當他往錫仗卓地(錫仗落地)來的時候,看見一位牧童正在放牧水牛。於是指著牧童說:“我倆很有緣分,你當繼承我的法道。”於是度這位牧童到了廟裏,之後,這位牧童果然做了杯渡的接班人,這就是“龍安法師”。


    為了紀念杯渡到五華山的事跡,以後的人們便把杯渡當年錫仗落下的山峰,命名為“行道峰”;把附近這口井命名為“卓錫泉”,把旁邊的凹坑命名為“落衣宕”。這口井邊正好有一個石洞,杯渡最初便在洞裏棲身參禪,於是,人們把這石洞稱做“卓錫寺”。寺廟建起來後,由於這個洞處在荒遠寂寞的地方,又被稱做“白猿洞”了。


    杯渡知道,在這深山大嶺上建築廟宇,材料運輸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於是,他把化緣得來的物資,按照物資的種類,用佛法分門別類地潛化到五華山的各個水井裏。在建築廟宇時,從水井裏取出來就是,非常方便,而且能夠滿足所需。於是,當年雖然建築了許多宏大的廟宇,物資運輸竟然得心應手。直至寺廟建築好了,井裏的物資便自行消失了。如今,五華山還有名叫木、米、鹽、醬池的水井,木井裏要是無意的話,還能看見半截木頭。


    隱靜山上有桂花,開花通紅,與別處的桂花異然不同。相傳杯渡禪師每當有月亮的晚上,都趺坐樹下,“桂月峰”便因此而得名。


    杯渡在五華山時,曾經帶來了一對神奇的鳥雀。這鳥在五華山上飛翔,鳴叫的時候,發出“頻伽、頻伽”的聲音,人們叫它“頻伽鳥”。清朝人陳泰有詩專門詠誦頻伽鳥,並且還有序言,謹錄在這裏:


    序言:頻伽妙音鳥也。形如鸜,聲似黃鸝,育自海外。昔杯渡禪師攜一雙隱靜寺中,雛成即去,數百年隻見其二雲。邑宰陳公招飲,道及此鳥,爰作是詩:


    我昔頻遊隱靜山,空山古路曲曲環。忽聞好鳥鳴礀戶,雲是頻伽意態閑、


    如來說法喜仙音,空外傳聲悅眾心。唄多樹上三更月,佛火禪龕深複深。


    杯渡遺鬆成劫土,朗公殘桔飄寒雨。止有此鳥自去來,棲止一雙忘今古。


    肅肅空堂飛怖鴿,何似伽陵獨清越。我公學道同維摩,現身宰官與眾說。


    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在清朝的時候,五華山上,還是一頻伽鳥的。


    杯渡把五華山的寺廟建好以後,很認真地進行了環境美化。親手在隱靜寺廟門前植下了兩棵從星羅(古代朝鮮)帶來的五葉鬆;同時還種上了徑袤十多裏的當地鬆樹。那棵五葉鬆樹長得虯枝勁節,在眾多的鬆樹中別具一格。因為是杯渡親手所植,被人們稱為“杯渡鬆”。


    本文根據茆耕茹教授編輯的《隱靜山資料》改寫(2110字)


    二○○八年十月十六日


    五華山的寺廟


    當年杯渡禪師在五華山建築他自己的道場時,建築的寺廟,叫做隱靜寺。他具體建築了多少寺廟,即建築規模如何,由於經曆了約一千六百年,原建築早就不存在,當時又沒有詳細資料,現在則無從知道了。


    寺廟本身沒有資料可查,史誌資料隻是大略地說:隱靜寺在縣東南的隱靜山中,山高二百八十丈(其實主峰碧霄峰海拔是275米),是在南北朝的劉宋時期,即公元420至479年之間,由杯渡禪師建築(其實在此之前隱靜有寺廟了)。有木、米、鹽、醬池,禪師在建築寺廟時,所需建築物資都從池裏出來。北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將隱靜寺改名為“普慧禪寺”。明洪武初年(1368年為洪武元年)恢複“隱靜寺”名。這樣,隱靜寺有三百六十年左右的時間被叫做“普慧寺”。


    寺內有曆代皇帝賜給的禦書(即皇帝贈送的字畫),北宋仁宗趙楨嘉佑三年(1058)重新建築了“禦書閣”,裏麵藏著曆代皇帝所賜書畫一百二十軸,當時的郭祥正做了《重修隱靜寺禦書閣記》的文章。那時候又建築了“單傳閣”,閣內列供著三十五代佛祖,有時人何麒寫的《重建單傳閣記》,記錄了具體情況。這兩個建築,我們從《記》中可以看處,雖然說是“重建”,實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大規模的擴建了,甚至是“開創性”的擴建,所以值得一“記”(而更多的廟宇竟沒有一《記》而存)。


    明朝永樂年間(1408年),五華山僧人法海為仁孝皇後做國醮,收受了永樂帝贈給的千佛袈裟和玉印,當時還是“寺廟綿延十數裏,僧尼千餘人”的規模。可是,到了成化年間(1465——1487),卻又遭了火災,永浩和尚重新修建了寺廟。規模如何,就不清楚了。寺廟在明末(1644年是明朝崇禎最後一年)“寺圮”,坍塌毀壞了。崇禎七年(1634年),以當家和尚真融為首,又重建了寺廟。崇禎七年至現在,三百七十多年間,隱靜寺是否再修建了,則無資料可考。


    五華記事裏的傳說:五華山的佛教道場鼎盛的時候,有寺廟九十九座,和尚尼姑一千人左右;每天早上開山門,還得騎馬到平鋪北邊叫山門的村莊去開山門,這大約就是清朝中末期的事情,與史料是融洽的。因為,清乾隆時期的府、縣誌上還記載著五華山佛教很興旺的情況。當地人民都還在說,現在五華山境內叫做寺衝、學屋的地方,都曾經是寺廟的所在。寺衝,又叫和尚衝,是寺廟與和尚所在的地方,學屋是培養和尚讀書學習的地方,所以叫做“學屋”。民國期間,五華山曾經是楊老四土匪盤踞和地方武裝常來“剿匪”的場所;共產黨遊遊擊隊也常在這裏活動,當時的佛教應該是比較蕭條了。由於曆史悠遠,又沒有確切的記載,就隻能知道這些了。


    關於“禦書閣”


    根據郭祥正寫的《記》,改寫如下:


    當天下太平盛世之時,皇帝能注重文章字畫。於是皇家府庫有了滿載的同時,又將字畫贈送給身邊的大臣,還詔頒給名山寺廟保存。太平州隱靜山普慧寺(北宋時期,繁昌縣屬於太平州,“隱靜寺”已改名“普慧寺”了),所藏曆代皇帝禦書一百二十軸。因為年代久遠,普慧寺廟堂多已坍塌,主持沒有很好的經理,特別是禦書閣幾乎不能避風擋雨,更不能藏書。當時的太平州太守(相當於現在省級市的一把手)刁集賢,帶著縣長夏希道,親自來普慧寺觀瞻。當瞻顧了寺廟情況後,他們嗟歎唏噓,特別是禦書閣毀壞嚴重的情況,連皇帝的禦書也不能保存了,令他們害怕起來。於是,將當時的主持關進監獄,命令主持手下的達觀禪師曇潁及其弟子主事,負責修築寺廟。工程還沒有完工的時候,達觀禪師便以身體有病的理由,退了下去。他的弟子懷賢,代表著圓通大師主持著寺廟,盡心努力。曆經了七八年之久,才將寺廟高牆巨棟修築一新。而禦書閣建築得更比一般寺廟莊嚴。其中也有本縣大姓楊姓資助的原因。禦書閣所用材料,選擇的是木材中最優良的品種;所用工人,選擇的是最精到的能工巧匠;所有布置,無不做到了盡求其美。禦書閣一共建築了三十六間,拱角椽棟稱勻,宏偉美觀;總用錢一百三十萬,總用工兩千五百八十個,時間是一百八十天,於北宋仁宗趙楨嘉佑三年(1058年)八月十五竣工,八年以後的英宗趙曙治平三年(1066年),請人撰文刻碑,以做紀念。


    關於“單傳閣”


    根據何麒作《記》原文,改寫如下:


    “單傳閣”是五華山隱靜寺為了專門供奉曆代佛祖而建築的寺廟,何麒在《重建單傳閣記》裏說:自佛祖釋迦牟尼傳至金色陀頭大迦葉為第一祖,至薩提達摩為西天第二十八祖,而東震旦(古代印度稱中國為東震旦)謂之初祖;慧能大師繼(宏)忍而為第三十三祖,而東震旦謂之第六祖;六祖之後,衣缽不傳,即沒有直接傳接下來,然而,佛法仍然傳之於天下。百丈大智禪師建立了隱靜禪林,使三十四祖心印單傳;迄今不絕,是謂第三十五祖。第一至三十五祖法名排列清楚,傳承井然。自遭兵燹(戰亂當中遭了兵火——什麽時間?)後,妙義禪師恭公,以禪教宗義大力掃舊圖新,建築寺廟房屋數百間,創建“傑閣”於佛殿之前,重簷曲檻列坐三十五祖,遂以“單傳閣”命名之。這樣的列祖之閣,是隱靜寺的獨創,別的地方是沒有的。


    第三十六祖,東震旦第九祖,妙義禪師恭公當虛席以待之(寫此文時,他還健在)。


    記中還說,“隱靜寺確實是杯渡尊者的道場,是江左大“迦藍”(寺院)也。”因為世上都頌揚杯渡禪師是佛教的著名傳道者,因此各地寺廟都有“杯渡禪師所建”的說法,我們從這個《記》裏,可以清楚地知道,說五華山隱靜寺是杯渡的道場,真正名不虛傳。這裏也更加彰顯了隱靜寺是“江東第二禪林”的凸顯地位,同時還強調了杯渡的無量功德。


    由於曆史的原因,“禦書閣”與“單傳閣”如今都不存在了。


    何麒所記三十六祖是:


    印度印度祖別祖別


    祖別名稱祖別名稱印度中國名稱印度中國名稱


    一大迦葉十一那夜奢二一婆修盤頭三一四道信大師


    二阿難十二馬鳴大士二二摩拿羅三二五宏忍大師


    三商那和修十三迦毗摩羅二三鶴勒那三三六慧能大師


    四優婆鞠多十四龍樹尊者二四獅子尊者三四七百丈大智


    五提多迦十五迦那提婆二五婆舍斯多三五八心印


    六彌遮迦十六羅睺薅?二六不如密多三六九恭公(待)


    七安須密十七僧迦難提二七盤若多羅


    八佛陀難十八迦那舍多二八一薩提達摩


    九馱密多十九鳩摩羅多二九二慧可大師


    十脅尊者二十闍苟?三十三僧燦大師


    注:印度的第二十八祖,是中國的第一祖:薩提達摩。


    地藏王菩薩的資料


    地藏王的名字叫金喬覺,俗名叫金守忠。根據唐代費冠卿《九華山創建化城寺記》碑文和《走近九華勝境》一書記載,這個星羅國(今日朝鮮)聖德王金光興的的長子,生得十分英武:“項聳奇骨,身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十八歲時即被他父王金光興派遣到唐朝京都長安當宿衛。玄宗李隆基見了他龍心大悅,特地“賜寶帛以寵之”。


    開元五年,即公元717年,21歲的金守忠受他母親的急招,迴到了新羅國,第二年即瞞著父母來到釜山,隱姓埋名,拜師出家。走上了一條昔日釋迦牟尼、達摩,和後來傳說的中國順治皇帝所走的道路。公元719年他渡海來到中國,求法修行。先後到過中國許多地方,最後在九華山的一個山洞裏單獨開辟了一個無限寂寞的“叢林道場”。當時世人都沒有在意他。


    公元756年,是唐至德元年。這年秋天,青陽縣的一個叫做諸葛節的鄉紳,與幾位朋友登山秋遊,在東岩石壁下的一個石洞中,發現年已花甲的金守忠和尚。他正閉著雙眼,坐禪入定著。他的旁邊,壞掉一隻腳的鍋裏,隻有白土和極少的米,他就是煮這東西當飯吃。大家見這和尚苦苦修行,竟苦到了這樣的程度,都感動得拜倒在地上而哭泣。這個消息傳開後,青陽縣父老鄉親,從四麵八方前來觀看。於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買下了一塊山地,砍伐山上木材,建築房子,很快便營造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寺廟,取名叫“化城寺”。寺造好後,大家請金和尚擔任主持。


    苦行僧金守忠的事跡很快到了京城,打動了迷戀佛教卻不願出家的肅宗皇帝(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李亨)。於是一顆“九龍背紐”金印在公元757年頒敕下來。在皇帝的作用下,金守忠的法號“金喬覺”也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這期間,金喬覺的兩位舅舅昭普和昭佑奉著姐姐之命,前來勸說外甥迴家,結果勸人離開者反而被人勸留了下來。他們也留在九華山修行終身,終於成了正果,是為“二聖殿”的由來。


    仔細觀察二聖的塑像,還可以看到這兩位聖者穿著中國唐朝時期星羅國的官服。可是金喬覺身邊的一個小僧,卻熬不住寂寞,決意還俗迴家。金喬覺知道了後,為他收拾行李,親自送他下山去,並且口吟《送童子下山》七律詩一首。這首詩收入了《全唐詩》中。詩的字裏行間情真意切:“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就底休照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需頻下舊,老僧相伴有雲霞。”


    金喬覺還有一首七律也收入了《全唐詩》中,講的是他拋棄榮華富貴、化緣求米的事,詩名就叫做《酬慧米》:“棄卻金鑾納布衣,浮海修身到華西,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吳用之。未敢扣門求他語,昨人送米續晨炊。而今饗食黃金飯,腹飽忘記前日饑。”唐建中元年,即公元780年,池州太守張岩崇仰金喬覺的高風,“施舍甚厚”,一時應者甚眾,從此,九華山化城寺香火日盛。這時,金喬覺已經是84歲的老人了。


    公元794年,是唐德宗貞元十年。這年夏天,虛年99歲的金喬覺“忽招徒告別”,留下了“三年後還迴到你們當中”的遺囑後,端坐圓寂(和尚逝世)圓寂時,據他同時代的費冠卿記載:九華山“山鳴石隕,百鳥哀啼;寺內扣鍾無聲墮地。”眾僧徒將他的屍身以盤坐的形式,置於一個缸中。三年後的七月三十日,也就是金喬覺生日的這一天,大家打開坐缸,但見缸中的金喬覺“顏狀亦如活時,舁動骨節,若撼金鎖”——即他的容貌還像活著的時候一樣,抬出他的身體,他各處的關節發出的聲音,就像搖動著金鎖。


    根據佛經上所說,“菩薩鉤鎖百骸鳴”,金喬覺被認為是聖人降世,“識者知為地王示觀”,“仍稱其本姓為金地藏”。一代高僧終於修成正果。肅宗所賜的那顆金印也在九華山化城寺裏珍藏起來,成為了九華山的鎮山之寶。


    到了清光緒十八年,即公元1882年,太平軍占據九華山之前,為了保護這顆金印,肉身殿方丈乘著一艘小船,經過長江水路,把金印送到了蕪湖的廣濟寺裏,埋在了寺內的地下。曆經了抗日戰爭,特殊時期,仍然完整地保住了這顆金印。如今已經轉藏在公安局保密庫保險櫃裏,需要有不同單位的鑰匙,同時使用,才能打開。(1650)


    本文摘自姚永森撰《廣濟寺金印之謎》一文,載《大江晚報》2008年10月11日第20版《滄海特稿》


    二○○八年十月十三日


    地藏王錯數五華山山凸


    相傳地藏王來到繁昌縣平鋪鄉的五華山上,他坐在一塊石頭上,遙望四周,覺得此山風水甚好,是塊寶地,心裏打算就在這座山上修行。於是他環視四方,數數山巒中小山凸有多少。他數來數去,隻有九十九個,長歎一口氣,口中念道:“這山凸隻有九十九個,如夠一百整數就好了。”這話被在一旁休息的放牛娃聽見了。小放牛娃笑了笑:“師傅,您數錯了,您屁股底下坐著一個,加起來不正好是一百嗎?”地藏王恍然大悟,連聲說:“哦,是,是!正好一百。”


    地藏王很羞愧,心想:我連一個放牛娃都不如,怎麽有臉麵在這裏修行呢?於是,他決定重新尋找修行道場。不久便找到了九華山,終於修行成了正果,被後世佛門子弟稱為菩薩。


    摘自《蕪湖民間故事集成》第336頁,伍先華搜集整理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錄入


    五華古跡


    五華山上具有許多古跡,可是,現在多不存在了。有資料,或者有物件的,在這裏做一點簡述;如果連這兩樣都沒有,則無從說起了。


    朗公桔


    “朗公桔”是晉代(265——420年之間)僧道朗手所植。清代仍然有其種子存在。可是,如果移植他處,則必定枯槁。屬神奇樹種之一。


    杯渡鬆


    隱靜寺門前的兩棵“杯渡鬆”,又叫“新羅五葉鬆”,是朝鮮的樹種,由杯渡親手所植。它生長得“曲屈如虯蠖”,如果扳折它,它則搖頭晃枝。年代久遠以後,長得非常茂盛高大,清代詩人閔其景描述說:


    龍蝺雙鎖梵門幽,老幹紆盤杯渡留。佛果不隨凡種播,蒼涼時掛白雲頭。可見它不同於普通鬆樹。


    頻伽鳥


    頻伽鳥是杯渡從別的國家帶到五華山上的鳥。年代很久以後,人們還看見它的雛鳥。這種鳥喜歡和尚的幢幡(和尚用的旗幟),還常常對著和尚念經的磬聲(念經時敲打的樂器)鳴叫,其聲音也像念經的樣子。


    丹桂


    五座山峰的東北這座山峰下有丹桂,花開彤紅,與別的桂花別具一格。每當晚上有月亮的時候,杯渡總靜坐在樹下參禪。因此,這座山峰叫做“桂月峰”。隻是這種桂花已沒再見。


    飛來兩口鍋


    由於五華山和隱靜寺的原因,曾經從別處飛來兩口大鍋。相傳,一口在隱靜寺裏,一口在某峰的半山腰上。後來因為熬吃了一個和尚,這鍋又飛走了。這裏隻剩了清龍山上的“天鍋宕”,而且還是三個大宕,是什麽原因,有關問題待考。


    虎溪橋


    原來,水庫沒修之前,來五華山寺廟,必須經學屋澗溝邊的大路,經過虎溪橋。現在這座橋已經被水庫淹沒了。橋上的石料已經做水庫用了。


    太子墳


    隱靜寺左有太子墳,朝代末詳。相傳是暹(念xian)羅國(泰國的舊稱)太子來隱靜寺,是朝山,是出家?史料沒說清楚,死後“瘞此”,即葬在此地。具體地址,《世說五華》一節中,姚有源已經說得清楚,這裏不再贅述。此墓以馬鬣(念lie,即馬的鬃毛)封存,踏上去像是洪鍾的聲音。


    降魔塔


    隱靜寺後麵,原來有一座“練魔堂”,因為經常有妖魔鬼怪呈現,明朝的時候,特別建築了寶塔鎮壓之,名叫“降魔塔”。此塔不知何時毀掉,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金經玉鴨碑


    也在隱靜寺後麵。是皇帝賜給的,全名叫“禦賜金經玉鴨碑”。具體情況不詳。


    李太白詩碑


    相傳李白:“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岩種朗公桔,門深杯渡鬆。道人製猛虎,擲錫還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思穀口逢。”的詩,被刻在石碑上,立在鳴磬峰中。可是,現在也無處尋覓。


    說明:唐代時,五華山屬於南陵縣,平鋪叫做穀口。


    觀音峰上觀音庵


    碧霄峰最高峰是覽江坨,覽江坨上曾經建築了觀音庵,所以覽江坨又叫觀音峰。


    西庵


    “西庵”在桂月峰下,是晉朝時(265——420年)建築的寺廟。直到清朝順治年間(1644——1611年)僧慧元還重新做了修建。一千多年間,也算是名寺。


    龍溪庵


    龍溪庵在隱靜寺前的龍溪橋旁。始建於南北朝的宋朝(420——479年)清朝順治庚寅(1650年),僧心純化緣募款,重新修建過。


    娘娘橋


    娘娘橋在茶衝村欄馬埂西北。傳說朱洪武兒子出逃五華山後,他的娘子追隨到五華山,路經橋上,三寸金蓮的小腳,在橋上踩了個小腳似的洞,因此叫“娘娘橋”。此橋的橋址處,已經修成了水泥公路。留有腳洞的橋上石板,被附近的一位村民保存在家裏。


    隱龍橋


    隱龍橋在現在的山河村馬頭街自然村村南的山河西側。茶衝有一處山水從橋下流入山河裏。相傳,朱洪武兒子逃往五華山時,被追兵攆得急了,曾在橋下藏身,因此叫隱龍橋。本書有《隱龍橋》一文,可參閱。現在的“隱龍橋”隻是澗溝上的一座小便橋了,沒有了昔日的“橋勢”。這座橋,是從前南京到徽州的“鋪路”當中的一座橋。走過隱龍橋,沿著昔日的便道往西,過了攆子山,便是“娘娘橋”,離五華山隻有兩華裏路。


    攆子山


    隱龍橋西邊的小山。相傳當年朱洪武的禁軍奉命追趕他的太子,追到這裏,竟將太子追“不見了”,其實是躲在“隱龍橋”下的,所以這座小山稱做“攆子山”。這山不大,目前山上生長著一些小鬆樹。


    山門朱


    五華山的水泥路和大公路沒有修築之前,人們從北、東、南三個方向上五華山來,都從東邊的山路進來。需要經過平鋪北邊的山門。從那裏經過原來的山路到隱靜寺是五華裏路。相傳,隱靜寺鼎盛的時候,這裏便是寺廟的山門。每天清晨都有和尚騎馬到這裏來開山門。現在的山門朱,是平鋪鎮平鋪村的一個自然村,它麵向山河,背靠青山,已經是很普通的一個自然村了。因為早期居住的是姓朱的人家,所以人們一直依照習慣,稱這裏是“山門朱家”。


    馬塘衝


    從山門朱沿山路往五華山來,一裏多路便是馬塘衝了。這裏曾經是人們上隱靜寺朝山牧馬與飲水的地方。原來是個行政村,現在並入了五華行政村。


    上馬石


    上馬石,是當時和尚們騎馬來往山門和朝山的人上馬迴程踏腳用的石頭,現在這石頭依然存在。而這裏已經是一個不算小的自然村了,率屬於五華行政村管理。這個自然村的村名,就叫做“上馬石”。


    永樂皇帝玉印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1403——1424年在位)的皇後仁孝1408年病逝。永樂召天下名僧為她舉行國醮,超度亡靈,“越七日感動聖凡”。眾僧人中隱靜寺禪師法海名居首位。事畢,永樂贈法海“千佛袈裟”一件和鎮寺之寶“玉印”一枚,以及其他寶玩。當時寺廟綿延十數裏,僧尼千多人,香火極其旺盛。寺廟裏不僅保存著“玉印”,還保存著曆代皇帝禦書一百一十軸。


    明憲宗成化(1465——1487)年間廟宇遭到一場大火,當時的主持僧永浩和尚決心重修寺廟。可是,又怕再遭火劫,便將玉印交給了贈送建寺場地的湯氏族下保管,寺裏用印的話,去湯家蓋印。


    從那時候起,這枚玉印即由湯氏族長代代相傳地保管著,一直保管到了解放後的一九五三年上半年。當時縣文化館來了人,說此印是國家文物,應該交由文化館去保管。於是,這枚玉印便從湯家族長湯一森家裏,交到了縣文化館來的人手裏,至今不知道它落在何方。據湯家見到玉印的人說,這枚印“夜吸四兩朱,日印千張紙。沒有把子,長方形,兩三寸寬,三四寸長,灰吐吐的”。


    以上這些,雖然是五華山的古跡,可是,由於曆史的原因,不是原物不見,就是麵目全非了!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日整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今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heyang20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heyang2012並收藏古今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