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過後,夏虹組織了一場案例培訓。
由“火狼”那邊的一位入職不到一個月的“新人王”分享並講解。
內容主要涵蓋了“從陌生添加,到破冰、到相互認識、再到話題互動和提升思想,以及緊隨其後的挖掘肌膚問題、尋找痛點、擴大需求、推薦產品”等一係列需運用在“新客戶開發”這塊兒的溝通話術和流程。
按照夏虹的話來說,這案例她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聊得很好、很細致。
當中既還原了培訓課件裏列舉出的諸多環節,及話題延伸方麵的技巧,還突出了與客戶聊天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情商和超強的語言組織能力。
幾乎可以作為一次經典案例,在新人當中不斷進行複盤和培訓,使絕大多數新人可以很快的學習到該案例當中潛藏的精髓。
甚至於說,將這個案例拿迴去多看幾遍,待徹底吃透、悟透以後,即便你再不會聊天、再沒情商,都不要緊。
隻要你肯沉下心來,再稍微動點腦子,都不至於說把天聊死。
最不濟了,哪怕你直接把這案例當中的內容給生搬硬套、純複製粘貼了去聊,都能順利促成客戶下單。
這是夏虹的原話,說得無比絕對、鏗鏘有力。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作為說這話的當事人,她自己肯定是信了。
這位新人王名叫“張陽”,國慶長假後入職的。
師承“十萬大神”蔣豔秋,加上本人也比較健談,算是他們“火狼”那邊的新人當中上手業務比較快的一個。
他簡單做了個自我介紹後,便分享起了他的新開案例:
張陽:哈嘍,靜靜。這段時間比較忙,上次你發給我的手機號,我添加到通訊錄裏,忘加微信了。不好意思哈。
客戶:???
張陽:怎麽這個表情呀?哈哈。該不會是為我當時沒有及時加你微信,還在生氣吧?
客戶:你是誰?咱們認識嗎?
張陽:啊?我是誰,你都不知道啦。你不是柴靜嗎?
客戶:你認錯人了吧?我不叫柴靜。
張陽:不會吧......180xxxx7880,這不是你的手機號嗎?
客戶:是我的呀,不過我不認識你。我也不叫柴靜。
張陽:好吧,給我搞迷糊了。這手機號在我通訊錄裏保存著,是我上次去蘇州出差的時候,學生留給我的。還以為你是我那位學生呢......
客戶:那可能是搞錯了吧。
張陽:可能是的。可能是我記手機號的時候,中間哪個數字記錯了才這樣。不好意思哈,恕我冒昧了。
客戶:沒事。
張陽:嗯嗯。
案例分享到這兒,張陽有意打斷了下,就彼時的想法闡述道:
“老實說,跟這個客戶聊天,開始並沒有感受到她的熱情。從她說話中也能夠感覺得到,就很冷漠的這樣一個狀態。你們看......上麵我故意說給她聽,這個號碼是我在蘇州出差的時候,我學生留給我的,還特意說了兩遍。她就當沒看見一樣,無視我對她的暗示,直接迴了一句‘可能是搞錯了吧’。然後我又專門解釋了一遍,最後還跟她說了句‘不好意思哈,恕我冒昧了’。我感覺這樣說,是能夠體現出作為一個男士,或者說是一個陌生男性,在剛認識的一個女性麵前,所展示出的這樣一個紳士風度。顯得有禮貌嘛,加錯了人,肯定要跟人家說聲抱歉、不好意思啥的,再來一句‘恕我冒昧’,就更顯得你這個人有風度,為人比較客氣、謙遜。但是這個客戶呢,她好像就不吃這套一樣。我這嘚吧嘚吧講一大堆,結果她就迴我倆字:沒事。到這個時候,其實我就不太想跟她繼續聊下去了。就感覺這個人很冷漠嘛,我都已經主動到這份兒上了,她還是這種不冷不熱的,就讓我沒有那麽強的繼續聊下去的欲望了,準備放棄了都......”
話音剛落,卻峰迴路轉:“......就在這個時候,她突然跟打開話匣子似的,開始主動找我聊了。咱們往下看......”
客戶:我看你上麵說你的學生,你是老師嗎?
張陽:嗯,是的呢。不過我不是在學校裏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我是做personal skincare lecturer的,你有接觸過嗎?
客戶:不懂(捂臉表情),我英文不好。這是幹嘛的?
張陽:就是私人訂製皮膚管理講師,這樣說能理解嗎?
客戶:美容?
張陽:比較接近了。我平時的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各類肌膚問題,以及針對性指導並改善的。
客戶:哦哦,這樣啊。聽起來還蠻高大上的。
張陽:還好吧。這行在國外蠻時髦的,在國內的話,還處在剛剛興起的階段,還有些冷門兒。
說到這兒,張陽又開始分析和解讀了:
“這裏我專門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是咱們課件兒裏沒有的。就是國外時髦,國內冷門兒。因為其實大多數的國人還是會有一些崇洋媚外的意識嘛。加上不少人買東西,都喜歡進口的嘛。要麽是托人代購哇,線上的話,考慮去亞馬遜,線下超市,就去沃爾瑪、山姆這些。慢慢的,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一個現象,就是國外的東西都要比國內的東西要好、要先進。所以我也會想到跟客戶去說,咱們這個皮膚管理講師的這個職業,也是從國外傳過來的,在咱們國內還不是很大眾。這其實就會給客戶一種感覺,就是......她撿到寶了。畢竟,你想想看,如此稀缺的一個職業,又是教人做護膚的,需求、痛點、專業性、稀缺程度,都具備了。你身份包裝到位了,後麵你說的每一句話,難聽了講,不管專業這塊兒,你是真懂還是假懂,你說什麽,對方都會信。就是因為你前麵包裝到位了、逼格到位了,自然客戶對你的信任也就到位了。明白這個意思吧?”
“明白......”我們在場的二十多號人好似霜打的茄子般,說話有氣無力的。
聲音細如蚊蠅的、故意拖長音的,還有的幹脆不知道把心思飄哪兒去了,連個迴應都沒有。
擺出一副懶洋洋的架勢,仿佛權當這次培訓是單純來走個過場,或是為自己之後的“神遊”而大開的方便之門。
正如他所言,客戶接下來所說的話,也恰好印證了他上述觀點的準確性。
客戶:那我算不算撿到寶了?以後護膚這塊兒,哪裏不懂的,都可以向你請教了吧?
張陽態度不卑也不亢:當然,在專業這塊兒有什麽不懂的,隨時可以問我。不過我平時可能也會比較忙一些,如果沒有及時迴複,請多包涵。我這邊隻要看到你的消息,都會第一時間迴你的。等我不忙的時候,可以教你兩招。
客戶:好噠!那就這麽說定嘍。到時有什麽不懂的,就問你了哈。可別絕技藏身,不願透露。
聊到這兒,這客戶顯然已經落入了張陽預設好的圈套。
殊不知,這才哪兒到哪兒,後麵還有更大的活兒等著她呢......
由“火狼”那邊的一位入職不到一個月的“新人王”分享並講解。
內容主要涵蓋了“從陌生添加,到破冰、到相互認識、再到話題互動和提升思想,以及緊隨其後的挖掘肌膚問題、尋找痛點、擴大需求、推薦產品”等一係列需運用在“新客戶開發”這塊兒的溝通話術和流程。
按照夏虹的話來說,這案例她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聊得很好、很細致。
當中既還原了培訓課件裏列舉出的諸多環節,及話題延伸方麵的技巧,還突出了與客戶聊天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情商和超強的語言組織能力。
幾乎可以作為一次經典案例,在新人當中不斷進行複盤和培訓,使絕大多數新人可以很快的學習到該案例當中潛藏的精髓。
甚至於說,將這個案例拿迴去多看幾遍,待徹底吃透、悟透以後,即便你再不會聊天、再沒情商,都不要緊。
隻要你肯沉下心來,再稍微動點腦子,都不至於說把天聊死。
最不濟了,哪怕你直接把這案例當中的內容給生搬硬套、純複製粘貼了去聊,都能順利促成客戶下單。
這是夏虹的原話,說得無比絕對、鏗鏘有力。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作為說這話的當事人,她自己肯定是信了。
這位新人王名叫“張陽”,國慶長假後入職的。
師承“十萬大神”蔣豔秋,加上本人也比較健談,算是他們“火狼”那邊的新人當中上手業務比較快的一個。
他簡單做了個自我介紹後,便分享起了他的新開案例:
張陽:哈嘍,靜靜。這段時間比較忙,上次你發給我的手機號,我添加到通訊錄裏,忘加微信了。不好意思哈。
客戶:???
張陽:怎麽這個表情呀?哈哈。該不會是為我當時沒有及時加你微信,還在生氣吧?
客戶:你是誰?咱們認識嗎?
張陽:啊?我是誰,你都不知道啦。你不是柴靜嗎?
客戶:你認錯人了吧?我不叫柴靜。
張陽:不會吧......180xxxx7880,這不是你的手機號嗎?
客戶:是我的呀,不過我不認識你。我也不叫柴靜。
張陽:好吧,給我搞迷糊了。這手機號在我通訊錄裏保存著,是我上次去蘇州出差的時候,學生留給我的。還以為你是我那位學生呢......
客戶:那可能是搞錯了吧。
張陽:可能是的。可能是我記手機號的時候,中間哪個數字記錯了才這樣。不好意思哈,恕我冒昧了。
客戶:沒事。
張陽:嗯嗯。
案例分享到這兒,張陽有意打斷了下,就彼時的想法闡述道:
“老實說,跟這個客戶聊天,開始並沒有感受到她的熱情。從她說話中也能夠感覺得到,就很冷漠的這樣一個狀態。你們看......上麵我故意說給她聽,這個號碼是我在蘇州出差的時候,我學生留給我的,還特意說了兩遍。她就當沒看見一樣,無視我對她的暗示,直接迴了一句‘可能是搞錯了吧’。然後我又專門解釋了一遍,最後還跟她說了句‘不好意思哈,恕我冒昧了’。我感覺這樣說,是能夠體現出作為一個男士,或者說是一個陌生男性,在剛認識的一個女性麵前,所展示出的這樣一個紳士風度。顯得有禮貌嘛,加錯了人,肯定要跟人家說聲抱歉、不好意思啥的,再來一句‘恕我冒昧’,就更顯得你這個人有風度,為人比較客氣、謙遜。但是這個客戶呢,她好像就不吃這套一樣。我這嘚吧嘚吧講一大堆,結果她就迴我倆字:沒事。到這個時候,其實我就不太想跟她繼續聊下去了。就感覺這個人很冷漠嘛,我都已經主動到這份兒上了,她還是這種不冷不熱的,就讓我沒有那麽強的繼續聊下去的欲望了,準備放棄了都......”
話音剛落,卻峰迴路轉:“......就在這個時候,她突然跟打開話匣子似的,開始主動找我聊了。咱們往下看......”
客戶:我看你上麵說你的學生,你是老師嗎?
張陽:嗯,是的呢。不過我不是在學校裏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我是做personal skincare lecturer的,你有接觸過嗎?
客戶:不懂(捂臉表情),我英文不好。這是幹嘛的?
張陽:就是私人訂製皮膚管理講師,這樣說能理解嗎?
客戶:美容?
張陽:比較接近了。我平時的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各類肌膚問題,以及針對性指導並改善的。
客戶:哦哦,這樣啊。聽起來還蠻高大上的。
張陽:還好吧。這行在國外蠻時髦的,在國內的話,還處在剛剛興起的階段,還有些冷門兒。
說到這兒,張陽又開始分析和解讀了:
“這裏我專門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是咱們課件兒裏沒有的。就是國外時髦,國內冷門兒。因為其實大多數的國人還是會有一些崇洋媚外的意識嘛。加上不少人買東西,都喜歡進口的嘛。要麽是托人代購哇,線上的話,考慮去亞馬遜,線下超市,就去沃爾瑪、山姆這些。慢慢的,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一個現象,就是國外的東西都要比國內的東西要好、要先進。所以我也會想到跟客戶去說,咱們這個皮膚管理講師的這個職業,也是從國外傳過來的,在咱們國內還不是很大眾。這其實就會給客戶一種感覺,就是......她撿到寶了。畢竟,你想想看,如此稀缺的一個職業,又是教人做護膚的,需求、痛點、專業性、稀缺程度,都具備了。你身份包裝到位了,後麵你說的每一句話,難聽了講,不管專業這塊兒,你是真懂還是假懂,你說什麽,對方都會信。就是因為你前麵包裝到位了、逼格到位了,自然客戶對你的信任也就到位了。明白這個意思吧?”
“明白......”我們在場的二十多號人好似霜打的茄子般,說話有氣無力的。
聲音細如蚊蠅的、故意拖長音的,還有的幹脆不知道把心思飄哪兒去了,連個迴應都沒有。
擺出一副懶洋洋的架勢,仿佛權當這次培訓是單純來走個過場,或是為自己之後的“神遊”而大開的方便之門。
正如他所言,客戶接下來所說的話,也恰好印證了他上述觀點的準確性。
客戶:那我算不算撿到寶了?以後護膚這塊兒,哪裏不懂的,都可以向你請教了吧?
張陽態度不卑也不亢:當然,在專業這塊兒有什麽不懂的,隨時可以問我。不過我平時可能也會比較忙一些,如果沒有及時迴複,請多包涵。我這邊隻要看到你的消息,都會第一時間迴你的。等我不忙的時候,可以教你兩招。
客戶:好噠!那就這麽說定嘍。到時有什麽不懂的,就問你了哈。可別絕技藏身,不願透露。
聊到這兒,這客戶顯然已經落入了張陽預設好的圈套。
殊不知,這才哪兒到哪兒,後麵還有更大的活兒等著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