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我有個不太好的習慣,便是缺乏恆心、耐心不足,更談不上什麽學習力。


    尤其是遇到一些自認為難以勝任和完成的事情時,總會還沒等嚐試,便想著要放棄。


    畢竟,就當時的認知而言,對方娓娓道來的那些東西,在我看來,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完全陌生且觸不可及的。


    不想,也從來沒想過去從事那麽複雜的一份工作。


    站在時下的立場去看當年的我,無論是思想、膽量,還是敢於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諸多事發出挑戰的勇氣和決心,都顯得是那樣的牽強和後勁不足,活脫一個鄉下來的“老帽兒”。


    那時候的心態,就好比土包子進城一樣,看什麽都新鮮,可又看什麽人都像騙子,對任何事物都保持著一定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距離感。


    因此,對於這份快消品銷售的工作,並沒有引起我的足夠重視,甚至僅僅就是在我眼前一閃而過,便隨即被我拋諸腦後了。


    算算日子,從加上這位人事的微信當天,聽她簡單講了幾句後,我便不再理會;到中間她時不時跟我打招唿、問候;再到見我如人間蒸發一般不迴信息,她便也不再找我,沉寂良久;時至今日,又突然莫名其妙地甩出了一句開場白,搞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前後小一個月的時間,她還真是矢誌不移、鍥而不舍啊……


    起初我還以為她是人來瘋犯了,或是她們做人事的都有這種沒話找話的習慣。


    後來才發現我錯了,我確實是發了一個小男孩的視頻,不過不是我兒子。


    我一未婚未育的人,哪兒來的兒子?


    那是我侄子。


    前麵有講到,大舅家有倆兒子,侄子就是老大家的。


    之所以會發我侄子的視頻,是因為我嫂子她們帶著侄子出門坐地鐵。


    那時地鐵一號線剛開通不久,侄子年齡又小,肉嘟嘟的,估計是想帶他認識一下這座城市目前最新穎的交通工具,畢竟育兒要從娃娃抓起。


    視頻裏,隻見小侄子一刻閑不下來的在地鐵站台裏跑來跑去,時不時還會停駐腳步,兩隻小眼睛撲閃撲閃地仰望著過往的行人。


    若是跑遠了,我嫂子一喊他的名字,便會立馬停下,迴頭用略顯呆滯的眼光眺望幾秒後,又瞬間化作滿臉笑意,迎麵湧進媽媽的懷抱。


    那場麵,溫馨極了。


    我本身就比較喜歡孩子,尤其是那麽嬌小可愛的人類幼崽,一道奶聲奶氣的“叔叔”入耳,更加讓我喜不勝收。


    因此在我這樣一個未婚人士的朋友圈裏,看到有關孩子的視頻並不奇怪。


    即便我也曾不止一次的講過,是侄子、是侄女、是外甥女,但還是免不了有很多人總愛想當然的認為,那就是我的孩子。


    後來再聽到類似質疑聲時,我幹脆也不做過多解釋。


    本來也沒什麽好解釋的,解釋多了反倒成了掩飾。


    八成有些人是看那種狗血言情劇和小說看多了,完完全全已經讓那些什麽“私生子”、“豪門恩怨”、“霸道總裁流落在民間的親骨肉”等諸如此類的惡俗橋段給洗了腦了,甚至還能代入到現實生活當中來,不服不行。


    為了消除對方的誤會,也是出於禮貌,我迴複道:“那不是我兒子,是我侄子。”


    “啊?不好意思,恕我眼拙了。”對方幾乎是以秒為單位,迴複我說的話。


    “沒事。”我迴完以後,便從聊天框裏退了出來,打算刷個電影看看。


    沒想到對方的消息立馬又彈了過來:“這小男孩兒肉嘟嘟的,好可愛,開始我還以為是你兒子呢,哈哈......”


    我認定她是在沒話找話,但還是硬著頭皮迴了一句:“我還沒結婚。”


    “哈哈,那是我冒犯了,我還以為你都有娃了呢。冒昧問下,小哥哥多大了呀?”


    我心說,怎麽還沒完沒了啦?於是不耐煩地迴應道:“22。”


    “那小哥哥是應屆生咯?”


    我話裏帶刺的迴複說:“嗯,野雞大學的應屆生。”


    對方不愧是幹人事的,耐心竟出奇的好:“那沒記錯的話,小哥哥應該是沛縣人吧?現在還是住在沛縣嗎?”


    “嗯。”


    我的冷漠迴應,依然沒有打消她繼續在我身上耽誤功夫的念頭:“記得小哥哥之前說,是打算換工作的對嗎?現在有從原單位離職嗎?”


    “離職了,剛來徐州三天。”


    “那咱們現在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嗎?”


    我的一句“沒有”,可謂正中她的下懷。


    她隨即話鋒一轉,比較之前更加熱情了幾分,道:“那你今天下午有沒有時間呀?下午兩點以後,五點以前,我們公司都可以正常安排麵試的哦。不忙的話,可以來我們公司看看呢。”


    我又重新問了一遍她們公司的情況:“你們公司是做什麽的來著?”


    “我們公司主要經營的是日化品、快消品的銷售和客情維護。產品的話,比方說像護膚品、化妝品、食品、保健品、生活用品這些都涵蓋在內。這些都屬於快速消耗品,因此銷售出去並不難。隻要抓住客戶的需求,靠專業的服務去維護,客戶基本都是可以做到長期留存的。而且入職之初,也都是會有師傅一對一去帶咱們的,包括跟客戶溝通當中遇到的問題呀,專業上不太懂的呀,解決一些客戶提出的抗拒點呀這些,也都有咱們的師傅在一邊給咱們做輔助的。所以業績這塊兒不用擔心,隻要前期咱們肯學、肯記,後麵無論是業績突破、過坎兒,還是晉升到帶人師傅呀,帶薪組長、主管呀,甚至還有機會晉升成為老板,也就是咱們體係的事業合夥人,都是沒有問題的……”


    有道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對這位人事來說,或許她隻是照本宣科式的把她們公司的概況講與我聽罷了。聽完以後,有沒有心動、來不來麵試,全看自己。說白了,她這人事崗位所做的工作,跟客服基本上沒啥區別,大同小異。要不是礙於上司給到的壓力,包括從每天到每個月分派下來的招聘指標,她估計早把我拉黑了。


    但對於我而言,倒是有一條吸引到我了,那就是她最後有提到的“合夥人”製度。從普通員工到師傅、從師傅到組長、從組長到主管、從主管到孵化老板,最後成為真正意義上可以獨立出去的事業合夥人之一。這條猶如康莊大道一般的晉升之路,好似也預示著從打工仔一躍成為創業老板,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所謂鹹魚翻身、土鱉逆襲,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片刻間,我仿佛抓到了人生的救命稻草,並看到了日後將成為老板的我,如何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地亮相在世人麵前。


    我開始主動問詢起對方公司的麵試時間,作重新確認。


    對方告訴我說:“下午兩點至五點,都可以來麵試的。”


    隨後又追問道:“下午三點,有空嗎?方便的話,咱們可以把麵試約到下午三點哦。”


    我看了下時間,這會兒才上午十一點不到,距離下午三點還早,吃過午飯,還能睡上一覺。心想午睡完了,正好過去麵試,也不至於犯困,便一口應承下來。


    對方發了一個樂嗬嗬的表情包,言辭親切地說道:“那就這麽定咯。馬上到飯點了,小哥哥記得按時午餐哦。下午三點,咱們不見不散。”


    說完,她便分享了一個地址給我。


    我一看,就在鼓樓區的和信廣場,離公寓很近,步行大概500米左右。


    恰如那位公寓女管家所說,住在這裏的房客,大多數都是在和信那片工作的。不管她說的是真是假,由此也不難看出,和信的位置對於火車站附近的求職者來說,絕對稱得上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我們公司就在和信廣場x期x座1xx3室,小哥哥如果就住和信附近的話,大概2點40分左右就可以出門啦。寫字樓大門旁邊有一家肯德基,對麵是一家便利店。到時如果找不到地方的話,可以給我發消息哦,我下去接你。”


    好家夥,我心裏隻唿“好家夥”。找不到地方,還下來接我?


    真不愧是銷售公司啊!這服務做的,還真讓人沒話說。


    如此盛情難卻,好像我下午要是爽約或者遲到,那都成我的罪過了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銷售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侍曉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侍曉禹並收藏銷售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