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記得是在網上還是在書本裏曾看到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三代人裏,總有一代人要奮鬥、要努力、要承擔、要拚搏。
爺爺奶奶那輩人若選擇了平庸,那麽承載起這個家族興旺和崛起的重擔,就自然而然的放在了父母這代人身上。
倘若父母也甘於做個朝九晚五,不求更上一層樓的人,那麽這個光耀門楣的擔子,最終還是要壓到我們這代人身上。
如果我們這代人也不願奮鬥,那就會陷入一個死亡循環,把這個帶領家族成員雞犬升天的扛鼎重責,當成燙手的山芋,再度接力到自己的後代身上,逐漸形成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
對於諸如此類的話,我不否認這當中所傳遞的道理,可也不完全苟同。
因為我的性格是向來不把希望寄托在某一個人或是某一句名言上的。
所謂“富不過三代,窮不過百年”。
即便有它一定的道理,闡述了天理循環的社會發展規律不假,但也有其偏頗之處。
別的不說,單就當前社會的現狀來看,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兩者比例嚴重失衡。
前者甘為牛馬,後者為富不仁,社會矛盾也在不斷激化。
撐得撐死,餓的餓死。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到頭來,被灌輸“勤勞致富”思想的人,經過一番努力拚搏後,仍處在社會底層,累死累活才勉強混得小康。
稍有懈怠,就會被資本家貼上“不夠努力、不求上進、慵懶、耍滑頭、活該窮”的標簽。
而那些靠壓迫、剝削、洗腦和職場pua,對員工和下屬進行思想重塑、精神控製、行為奴化,以此來達到他們對外牟取暴利,對內克扣壓榨,最終實現資本累積,賺得盆滿缽滿的資產階級代言人,則會被冠以各種美譽。
什麽遠見卓識啦、大膽創新啦、敢為人先啦、犧牲自我啦、積極進取啦、不怕艱難啦、腳踏實地啦、努力奮鬥啦,就差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些詞也用上了。
其實仔細想想,用以表彰資本家的那些溢美之詞也不完全是錯的,重點看你如何去理解。
主謂賓一旦本末倒置,那所要表達的含義也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比方說,在給員工做精神洗腦,繼而把員工當作提線木偶,讓員工死心塌地給自己賣命這方麵,資本家絕對是具有遠見卓識的。
再比如,給員工傳遞“拚命是為改變過去那個在學校裏不夠努力的自己”、“加班是為激發出自身潛能,盡快成為那個更加優秀的自己”、“多承擔、少推脫,遇事兒不躲,向核心靠攏,是為鍛煉出那個更為強大的自己”等一係列跟28定律或271法則有關的奮鬥思想。
在隻談付出,不談迴報這件事兒上,資本家們也絕對稱得上是大膽創新。
把一句話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翻來覆去講給你聽,車軲轆話來迴轉,隻為讓員工更加習慣於去接受這種“流氓”言論,從而死心塌地的為老板賣命,可謂百試不爽。
而炒股、撈錢,以及通過各種聽上去就很奇葩的規章製度和考核標準,來達到對外撈偏門,對內割韭菜的斂財目的,這中間需要花費多少心思、浪費多少口水、消耗多少精力、用死多少腦細胞,也著實是難為那些資本家了。
稱讚他們是站在資產階級和剝削階級這頭,充當資本主義走狗這件事兒上,什麽敢為人先、積極進取、不怕艱難、努力奮鬥,反倒是對他們較為吝嗇的褒獎了。
我做的第一份銷售工作,是從徐州鼓樓區的一家快消品公司開始的。
公司主營的是化妝品、護膚品、內調食品等,麵向的客戶群體也是以女性為主。
畢竟這年頭,女人、老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加上又是快速消耗品,平均兩三個月一補貨,資源是不缺的。
關鍵就在於,看你如何能夠說服客戶,在萬千品牌當中選擇你推薦的,並且能讓客戶長期使用,這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官方術語管這叫作:持續性開發。
而從事過這行的銷冠則笑稱:學會走進女人心,就等於拿捏了女人的錢包。
事實上在進入這家公司之前,我也曾去過另外兩家公司麵試。
第一家是搞自媒體,拍短視頻的,老板是徐州當地的一名網紅。
他們在招聘平台上掛的是“急招短視頻編劇”。
工作內容大概就是負責給他們的短視頻團隊編輯文案、編寫台詞、廣告詞等,屬於妥妥的文職類工作。
看招聘詳情裏描述說:8-10小時工作製,工作量不算太大,辦公室坐班,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也不像銷售部門那樣有什麽業務指標。
最多就是按照上頭給出的題材和方向,每天寫出幾條合格的文案、腳本或微劇本。
後期拍攝、剪輯也有專人負責,各崗位分工明確,不需要一人多用,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容易上手一些的。
而且薪資待遇標注的也比較喜人,首月保底8000,轉正後底薪4000,提成按照每條30-500不等,具體根據該腳本對應的短視頻成品反響熱烈程度來定。
入職2個月以上員工,平均工資都在1.2萬至1.5萬左右。
別說,現在迴想下,那時的我還真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自視甚高,500以下的提成還真沒放在眼裏。
甚至還沒入職,就已經提前做好了寫一條爆一條的打算。
事實上,我個人本身也偏愛於文學,對文字表達一直情有獨鍾、躍躍欲試。
初中時就曾寫過,隻是那時的文筆還稍顯稚嫩。
但對彼時的我來說,這無疑是最能直接證明自己能力,且擁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不費躊躇地去完成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
這不,還沒去麵試呢,就已經早早的規劃和勾勒好自己入職後的事業藍圖……
入職當天就因出色的工作能力嶄露頭角。
幾乎每天都是超額超量完成上麵所下發的任務。
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程度空前。
以及入職當月便首開先例,拿到了萬元薪資,成為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一麵旗幟。
不過正如那句話所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沒有經曆過風雨飄搖和社會毒打的人,初入社會時,通常都會有一種君臨天下、笑傲江湖、唯我獨尊、非我不能的雄心壯誌,仿佛這個世界的天平未來將向何處傾斜,都要看我的臉色。
我跺跺腳,大地都為之震動;我歎口氣,則樹欲靜而風不止;我一笑,天就亮了……
還會想到,全球近80億人口,至今仍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們苟延殘喘的意義,旨在於等待一位天選之子,不辭辛勞、不懼風雨,憑一人之力扭轉乾坤、破曉蒼穹,敢叫天地換顏色、遍地英雄下夕煙。
不隻是我,或許大部分人都曾這樣自我標榜過,認為自己便是那個從億萬人當中脫穎而出的“天選之子”,背負著拯救蒼生的使命,來到這個並不太平的世界,自帶英雄的光環。
聰明睿智、出類拔萃、魅力無限,生來就是做大事的材料: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不可謂不酣暢淋漓,不可謂不蕩氣迴腸!
人生若如此,不負少年頭!
恰如電影《中國合夥人》裏的一段,老師在講台上給學生們講述著關於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跟學生們從電影裏,以及時下留美潮正盛的宣傳當中所了解到的美國,可謂大相徑庭。
鄧超扮演的孟曉駿對老師的“謬論”表示不屑,並起身反駁道:“老師,您去過美國嗎?您是在書本裏看到的美國吧?”
佟大為扮演的王陽也接茬兒道:“是啊,老師,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麵對學生的質疑,老師隻說了一句話:“年輕人,你還是太年輕、太天真了。”
但老師的告誡卻並沒有引起這兩人的重視。
在他們看來,老師這個整天隻知道在講台上高談闊論、肆意評判美國這樣一個自由國度的書呆子所講出來的話,根本不足以刷新和改變他們對美國的認知,也不可能阻礙他們對美國的向往。
作為當時中國最好大學的學生,他們胸懷大誌,擁有超前的理想和抱負。
他們堅定自己未來將改變世界,也堅信自己將來一定能夠改變世界。
為此,他們必須先突破眼前的桎梏,到達一個絕對自由的國度。
也隻有這樣,他們方能在更加廣闊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直到後來在美國遭受到各種不平等的待遇後,他們也才真正的理解老師當年所說的那句“太年輕、太天真”為何意。
同他們一樣。
我在當時那種自我感覺異常良好,內心毫無任何危機感的情況下,也是表現得太年輕、太天真了......
三代人裏,總有一代人要奮鬥、要努力、要承擔、要拚搏。
爺爺奶奶那輩人若選擇了平庸,那麽承載起這個家族興旺和崛起的重擔,就自然而然的放在了父母這代人身上。
倘若父母也甘於做個朝九晚五,不求更上一層樓的人,那麽這個光耀門楣的擔子,最終還是要壓到我們這代人身上。
如果我們這代人也不願奮鬥,那就會陷入一個死亡循環,把這個帶領家族成員雞犬升天的扛鼎重責,當成燙手的山芋,再度接力到自己的後代身上,逐漸形成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
對於諸如此類的話,我不否認這當中所傳遞的道理,可也不完全苟同。
因為我的性格是向來不把希望寄托在某一個人或是某一句名言上的。
所謂“富不過三代,窮不過百年”。
即便有它一定的道理,闡述了天理循環的社會發展規律不假,但也有其偏頗之處。
別的不說,單就當前社會的現狀來看,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兩者比例嚴重失衡。
前者甘為牛馬,後者為富不仁,社會矛盾也在不斷激化。
撐得撐死,餓的餓死。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到頭來,被灌輸“勤勞致富”思想的人,經過一番努力拚搏後,仍處在社會底層,累死累活才勉強混得小康。
稍有懈怠,就會被資本家貼上“不夠努力、不求上進、慵懶、耍滑頭、活該窮”的標簽。
而那些靠壓迫、剝削、洗腦和職場pua,對員工和下屬進行思想重塑、精神控製、行為奴化,以此來達到他們對外牟取暴利,對內克扣壓榨,最終實現資本累積,賺得盆滿缽滿的資產階級代言人,則會被冠以各種美譽。
什麽遠見卓識啦、大膽創新啦、敢為人先啦、犧牲自我啦、積極進取啦、不怕艱難啦、腳踏實地啦、努力奮鬥啦,就差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些詞也用上了。
其實仔細想想,用以表彰資本家的那些溢美之詞也不完全是錯的,重點看你如何去理解。
主謂賓一旦本末倒置,那所要表達的含義也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比方說,在給員工做精神洗腦,繼而把員工當作提線木偶,讓員工死心塌地給自己賣命這方麵,資本家絕對是具有遠見卓識的。
再比如,給員工傳遞“拚命是為改變過去那個在學校裏不夠努力的自己”、“加班是為激發出自身潛能,盡快成為那個更加優秀的自己”、“多承擔、少推脫,遇事兒不躲,向核心靠攏,是為鍛煉出那個更為強大的自己”等一係列跟28定律或271法則有關的奮鬥思想。
在隻談付出,不談迴報這件事兒上,資本家們也絕對稱得上是大膽創新。
把一句話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翻來覆去講給你聽,車軲轆話來迴轉,隻為讓員工更加習慣於去接受這種“流氓”言論,從而死心塌地的為老板賣命,可謂百試不爽。
而炒股、撈錢,以及通過各種聽上去就很奇葩的規章製度和考核標準,來達到對外撈偏門,對內割韭菜的斂財目的,這中間需要花費多少心思、浪費多少口水、消耗多少精力、用死多少腦細胞,也著實是難為那些資本家了。
稱讚他們是站在資產階級和剝削階級這頭,充當資本主義走狗這件事兒上,什麽敢為人先、積極進取、不怕艱難、努力奮鬥,反倒是對他們較為吝嗇的褒獎了。
我做的第一份銷售工作,是從徐州鼓樓區的一家快消品公司開始的。
公司主營的是化妝品、護膚品、內調食品等,麵向的客戶群體也是以女性為主。
畢竟這年頭,女人、老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加上又是快速消耗品,平均兩三個月一補貨,資源是不缺的。
關鍵就在於,看你如何能夠說服客戶,在萬千品牌當中選擇你推薦的,並且能讓客戶長期使用,這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官方術語管這叫作:持續性開發。
而從事過這行的銷冠則笑稱:學會走進女人心,就等於拿捏了女人的錢包。
事實上在進入這家公司之前,我也曾去過另外兩家公司麵試。
第一家是搞自媒體,拍短視頻的,老板是徐州當地的一名網紅。
他們在招聘平台上掛的是“急招短視頻編劇”。
工作內容大概就是負責給他們的短視頻團隊編輯文案、編寫台詞、廣告詞等,屬於妥妥的文職類工作。
看招聘詳情裏描述說:8-10小時工作製,工作量不算太大,辦公室坐班,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也不像銷售部門那樣有什麽業務指標。
最多就是按照上頭給出的題材和方向,每天寫出幾條合格的文案、腳本或微劇本。
後期拍攝、剪輯也有專人負責,各崗位分工明確,不需要一人多用,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容易上手一些的。
而且薪資待遇標注的也比較喜人,首月保底8000,轉正後底薪4000,提成按照每條30-500不等,具體根據該腳本對應的短視頻成品反響熱烈程度來定。
入職2個月以上員工,平均工資都在1.2萬至1.5萬左右。
別說,現在迴想下,那時的我還真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自視甚高,500以下的提成還真沒放在眼裏。
甚至還沒入職,就已經提前做好了寫一條爆一條的打算。
事實上,我個人本身也偏愛於文學,對文字表達一直情有獨鍾、躍躍欲試。
初中時就曾寫過,隻是那時的文筆還稍顯稚嫩。
但對彼時的我來說,這無疑是最能直接證明自己能力,且擁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不費躊躇地去完成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
這不,還沒去麵試呢,就已經早早的規劃和勾勒好自己入職後的事業藍圖……
入職當天就因出色的工作能力嶄露頭角。
幾乎每天都是超額超量完成上麵所下發的任務。
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程度空前。
以及入職當月便首開先例,拿到了萬元薪資,成為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一麵旗幟。
不過正如那句話所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沒有經曆過風雨飄搖和社會毒打的人,初入社會時,通常都會有一種君臨天下、笑傲江湖、唯我獨尊、非我不能的雄心壯誌,仿佛這個世界的天平未來將向何處傾斜,都要看我的臉色。
我跺跺腳,大地都為之震動;我歎口氣,則樹欲靜而風不止;我一笑,天就亮了……
還會想到,全球近80億人口,至今仍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們苟延殘喘的意義,旨在於等待一位天選之子,不辭辛勞、不懼風雨,憑一人之力扭轉乾坤、破曉蒼穹,敢叫天地換顏色、遍地英雄下夕煙。
不隻是我,或許大部分人都曾這樣自我標榜過,認為自己便是那個從億萬人當中脫穎而出的“天選之子”,背負著拯救蒼生的使命,來到這個並不太平的世界,自帶英雄的光環。
聰明睿智、出類拔萃、魅力無限,生來就是做大事的材料: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不可謂不酣暢淋漓,不可謂不蕩氣迴腸!
人生若如此,不負少年頭!
恰如電影《中國合夥人》裏的一段,老師在講台上給學生們講述著關於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跟學生們從電影裏,以及時下留美潮正盛的宣傳當中所了解到的美國,可謂大相徑庭。
鄧超扮演的孟曉駿對老師的“謬論”表示不屑,並起身反駁道:“老師,您去過美國嗎?您是在書本裏看到的美國吧?”
佟大為扮演的王陽也接茬兒道:“是啊,老師,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麵對學生的質疑,老師隻說了一句話:“年輕人,你還是太年輕、太天真了。”
但老師的告誡卻並沒有引起這兩人的重視。
在他們看來,老師這個整天隻知道在講台上高談闊論、肆意評判美國這樣一個自由國度的書呆子所講出來的話,根本不足以刷新和改變他們對美國的認知,也不可能阻礙他們對美國的向往。
作為當時中國最好大學的學生,他們胸懷大誌,擁有超前的理想和抱負。
他們堅定自己未來將改變世界,也堅信自己將來一定能夠改變世界。
為此,他們必須先突破眼前的桎梏,到達一個絕對自由的國度。
也隻有這樣,他們方能在更加廣闊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直到後來在美國遭受到各種不平等的待遇後,他們也才真正的理解老師當年所說的那句“太年輕、太天真”為何意。
同他們一樣。
我在當時那種自我感覺異常良好,內心毫無任何危機感的情況下,也是表現得太年輕、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