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沛縣來徐州之前,我曾在某招聘平台的同城互動信息欄上看到這樣一句話。
大致意思是:三無人員在徐州找工作,要想拿到高薪,唯有兩個選擇,要麽幹銷售,要麽進工廠。
這裏指的三無人員,並非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而是無背景、無學曆、無特長。
尤其是以多數學曆止步於初中,撐死技校,甚至連高中學曆都屬鳳毛麟角,舞勺之年便過早步入社會,毛都還沒長齊的孩子居多。
他們的年齡大都在16-17歲之間,在尚未成年和對社會充滿各種好奇和幻想,尚不知江湖險惡、人心難測的懵懂歲月,便因各種主觀或客觀的理由,被動地開啟了自己生命當中的第一條職業生涯......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自學校安排的麵試結束後,便被上海鐵路局”光榮“地招聘成為他們的新一屆員工。
那年,我才17歲。
事實上,這看似美好且極具發展前景的工作,一旦抽離了附著在它光鮮外表下的聖衣,就顯得極其晦暗,原本明朗的前途瞬間被帶入了一條死胡同,讓我還未正式踏上工作崗位和奮鬥的征程,便對自己未卜的前途感到唏噓。
事實上,我所去的單位和部門,並非衣著光鮮、裝束幹練,一路跟車走,不光能一道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還能拿著高薪,享受優渥的福利待遇的高鐵乘務崗。
也非那日複一日地重蹈著看似枯燥乏味,實則也算安逸,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高鐵安檢崗。
而是美其名曰歸屬上海鐵路局統一管轄,實際直屬單位卻是上海保安服務公司下轄的一些由私人外包公司所管理的地鐵安檢崗。
坦率地說,依照現在的思維和眼光來看,拋開國企單位或事業單位的待遇先不談,單就是工作時長這方麵來看,國企和事業單位確實是最人性化的。
至少不會有那麽多且沒完沒了的加班,而且是強製性的。你加也得加,不加也得加的那種。
最初我以為這種強製性加班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外包公司招人難,以及長期幹的人不多,通常都是幹兩三個月就跑路的居多。
後來發現,似乎沒那麽簡單。
至少還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這些外包公司需要在人事招聘和員工住宿這塊兒壓縮成本。
畢竟,他們對外公布的招聘信息上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是免費提供住宿和三餐。
員工招的多了,宿舍原有的床位住滿了,你橫不能讓那些沒床位的人睡馬路牙子上去。那不還得另外盤下一幢房子來改造成員工宿舍?
在上海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既要選擇距離就近地鐵站不遠的,又得盡可能的節約租賃成本,哪兒那麽多好事兒擎等著你來撞這天葷。
人家房子值錢就值錢在近地鐵口這個得天獨厚的交通便利上。
再一個,你人招的多了,這張嘴吃飯的人也多了,一個個還都是正長身體,尚未發育完全的小青年。
照實了講是胃口好,難聽了說,一個個跟大牲口似的。
況且還是免費提供三餐。
這人員上來了,廚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也上來了。
雖說每天都免不了炒菜蒸米飯,可有天突然冷不丁地告訴你說,從今天開始,每頓每道菜都要在原先的基礎上多炒一鍋,米也要比之前多蒸幾鍋,但工資待遇不變,擱誰誰也不願意呀,對不對?
憑什麽賣力比之前多了,反而工資不漲?
哪怕蒸米飯是用電飯煲,可你淘米總得人力來吧?一鍋米淘個三五遍,幾鍋米下來也夠費勁的,真拿炊事員不當神仙啊?
綜上所述,這些私人開的外包公司,必然在人力資源這塊兒是能省則省,五十個人能幹的活兒,分攤下來能加的班,決不讓百十號人來分擔。
不然的話,既要擴大人力資本,又不便於管理。
畢竟,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人越少,往往越便於上傳下達、上行下效。
人要是多了,難免不會冒出幾個刺兒頭出來,在學校敢罵老師,出來社會了,還不敢跟你個小老板、小主管紅臉叫茬巴兒麽?
急了揍你都沒商量,大不了就脫下那身安檢製服,收拾行李迴老家。
這年頭,人人都把自己當這國家的主人,誰還能慣著你個小資本家?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全體現在這裏啦。
跟上海地鐵裏做安檢,算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算是讓我開了大眼的一份工作。
我們所屬的外包公司,內部設有經理、隊長和班長管理製度。
一共分為兩個中隊,由經理統一管轄。
各自中隊的隊長負責各自隊伍裏閑雜事務,以及日常工作上的安排和管理。
每個中隊設有2-3個班長,負責每天的排班、排休、考勤、集合,以及輪流的到崗檢查和督導工作。
我第一次進入這個公司,是在16年的4月份,天氣不冷也不熱。
印象中是由公司派遣的大巴車,從南京的學校直接把我們給拉到了上海靜安,靠近一號線彭浦新村站很近,不用繞彎兒,一條筆直的陽關大道,步行三五分鍾即可到達。
站在一棟看起來顯得格外破舊,無論是牆壁外漆,還是建築風格上,都仿佛經曆了近半個世紀的滄海桑田般的居民樓前,我一眼認定,這就是所謂的“員工宿舍”。
按照橫五豎六的站隊順序,依次排開後,就由幾位看起來像是公司下轄的區域負責人來進行挑選。
挑人過程當中,他們還不忘談笑風生,相互調侃,嘴裏偶爾還會冒出一兩句葷段子,絲毫沒有那些描寫職場電視劇當中的企業高管那般風度翩翩,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倒像是一群小人得勢,頗具土匪作風的暴發戶。
身上非但沒有所謂貴氣,反倒有一種即便腰束愛馬仕,卻依然掩蓋不住其身上的土氣和蠻夷之風。
我們好似案板上待殺的肥豬、待宰的羔羊,沒有選擇權,隻有被選擇權。
誰看上你,選了你,你就得提著行李跟人走,除非你不想幹,那就自行前往火車站買票迴家。
反正學校你是迴不去了,交了那麽多年的學費,到頭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擱誰心裏也不是味兒,更覺得對不起父母。
因此,但凡是家裏沒有個百八十萬存款的,高低都得在這一畝三分地裏幹上一段時間。
好聽了說,可以減輕父母的壓力,賺不賺到錢且不論,起碼生活費這塊兒不需要再從父母那裏支出了。
退一萬步講,哪怕最後沒掙到什麽錢,可好歹也算是跟繁花似錦的大上海———魔都這塊兒混跡和踢騰過一番的人了。
迴老家了還有的吹,南京東路的外灘你去過麽?陸家嘴的東方明珠你上去過麽?世博園你見識過麽?中共一大會址在哪兒你知道麽?上海大學城附近的自助餐你吃過麽?
嘿嘿,不好意思,老子全去過啦!不僅去過,還吃了個遍......
大致意思是:三無人員在徐州找工作,要想拿到高薪,唯有兩個選擇,要麽幹銷售,要麽進工廠。
這裏指的三無人員,並非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而是無背景、無學曆、無特長。
尤其是以多數學曆止步於初中,撐死技校,甚至連高中學曆都屬鳳毛麟角,舞勺之年便過早步入社會,毛都還沒長齊的孩子居多。
他們的年齡大都在16-17歲之間,在尚未成年和對社會充滿各種好奇和幻想,尚不知江湖險惡、人心難測的懵懂歲月,便因各種主觀或客觀的理由,被動地開啟了自己生命當中的第一條職業生涯......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自學校安排的麵試結束後,便被上海鐵路局”光榮“地招聘成為他們的新一屆員工。
那年,我才17歲。
事實上,這看似美好且極具發展前景的工作,一旦抽離了附著在它光鮮外表下的聖衣,就顯得極其晦暗,原本明朗的前途瞬間被帶入了一條死胡同,讓我還未正式踏上工作崗位和奮鬥的征程,便對自己未卜的前途感到唏噓。
事實上,我所去的單位和部門,並非衣著光鮮、裝束幹練,一路跟車走,不光能一道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還能拿著高薪,享受優渥的福利待遇的高鐵乘務崗。
也非那日複一日地重蹈著看似枯燥乏味,實則也算安逸,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高鐵安檢崗。
而是美其名曰歸屬上海鐵路局統一管轄,實際直屬單位卻是上海保安服務公司下轄的一些由私人外包公司所管理的地鐵安檢崗。
坦率地說,依照現在的思維和眼光來看,拋開國企單位或事業單位的待遇先不談,單就是工作時長這方麵來看,國企和事業單位確實是最人性化的。
至少不會有那麽多且沒完沒了的加班,而且是強製性的。你加也得加,不加也得加的那種。
最初我以為這種強製性加班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外包公司招人難,以及長期幹的人不多,通常都是幹兩三個月就跑路的居多。
後來發現,似乎沒那麽簡單。
至少還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這些外包公司需要在人事招聘和員工住宿這塊兒壓縮成本。
畢竟,他們對外公布的招聘信息上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是免費提供住宿和三餐。
員工招的多了,宿舍原有的床位住滿了,你橫不能讓那些沒床位的人睡馬路牙子上去。那不還得另外盤下一幢房子來改造成員工宿舍?
在上海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既要選擇距離就近地鐵站不遠的,又得盡可能的節約租賃成本,哪兒那麽多好事兒擎等著你來撞這天葷。
人家房子值錢就值錢在近地鐵口這個得天獨厚的交通便利上。
再一個,你人招的多了,這張嘴吃飯的人也多了,一個個還都是正長身體,尚未發育完全的小青年。
照實了講是胃口好,難聽了說,一個個跟大牲口似的。
況且還是免費提供三餐。
這人員上來了,廚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也上來了。
雖說每天都免不了炒菜蒸米飯,可有天突然冷不丁地告訴你說,從今天開始,每頓每道菜都要在原先的基礎上多炒一鍋,米也要比之前多蒸幾鍋,但工資待遇不變,擱誰誰也不願意呀,對不對?
憑什麽賣力比之前多了,反而工資不漲?
哪怕蒸米飯是用電飯煲,可你淘米總得人力來吧?一鍋米淘個三五遍,幾鍋米下來也夠費勁的,真拿炊事員不當神仙啊?
綜上所述,這些私人開的外包公司,必然在人力資源這塊兒是能省則省,五十個人能幹的活兒,分攤下來能加的班,決不讓百十號人來分擔。
不然的話,既要擴大人力資本,又不便於管理。
畢竟,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人越少,往往越便於上傳下達、上行下效。
人要是多了,難免不會冒出幾個刺兒頭出來,在學校敢罵老師,出來社會了,還不敢跟你個小老板、小主管紅臉叫茬巴兒麽?
急了揍你都沒商量,大不了就脫下那身安檢製服,收拾行李迴老家。
這年頭,人人都把自己當這國家的主人,誰還能慣著你個小資本家?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全體現在這裏啦。
跟上海地鐵裏做安檢,算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算是讓我開了大眼的一份工作。
我們所屬的外包公司,內部設有經理、隊長和班長管理製度。
一共分為兩個中隊,由經理統一管轄。
各自中隊的隊長負責各自隊伍裏閑雜事務,以及日常工作上的安排和管理。
每個中隊設有2-3個班長,負責每天的排班、排休、考勤、集合,以及輪流的到崗檢查和督導工作。
我第一次進入這個公司,是在16年的4月份,天氣不冷也不熱。
印象中是由公司派遣的大巴車,從南京的學校直接把我們給拉到了上海靜安,靠近一號線彭浦新村站很近,不用繞彎兒,一條筆直的陽關大道,步行三五分鍾即可到達。
站在一棟看起來顯得格外破舊,無論是牆壁外漆,還是建築風格上,都仿佛經曆了近半個世紀的滄海桑田般的居民樓前,我一眼認定,這就是所謂的“員工宿舍”。
按照橫五豎六的站隊順序,依次排開後,就由幾位看起來像是公司下轄的區域負責人來進行挑選。
挑人過程當中,他們還不忘談笑風生,相互調侃,嘴裏偶爾還會冒出一兩句葷段子,絲毫沒有那些描寫職場電視劇當中的企業高管那般風度翩翩,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倒像是一群小人得勢,頗具土匪作風的暴發戶。
身上非但沒有所謂貴氣,反倒有一種即便腰束愛馬仕,卻依然掩蓋不住其身上的土氣和蠻夷之風。
我們好似案板上待殺的肥豬、待宰的羔羊,沒有選擇權,隻有被選擇權。
誰看上你,選了你,你就得提著行李跟人走,除非你不想幹,那就自行前往火車站買票迴家。
反正學校你是迴不去了,交了那麽多年的學費,到頭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擱誰心裏也不是味兒,更覺得對不起父母。
因此,但凡是家裏沒有個百八十萬存款的,高低都得在這一畝三分地裏幹上一段時間。
好聽了說,可以減輕父母的壓力,賺不賺到錢且不論,起碼生活費這塊兒不需要再從父母那裏支出了。
退一萬步講,哪怕最後沒掙到什麽錢,可好歹也算是跟繁花似錦的大上海———魔都這塊兒混跡和踢騰過一番的人了。
迴老家了還有的吹,南京東路的外灘你去過麽?陸家嘴的東方明珠你上去過麽?世博園你見識過麽?中共一大會址在哪兒你知道麽?上海大學城附近的自助餐你吃過麽?
嘿嘿,不好意思,老子全去過啦!不僅去過,還吃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