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到,局長在此場合下,若無其事般提到了《九鹿十八猴》,可見,他多少了解我的一些底細。
我故作若無其事狀:“《九鹿十八猴》的英文版已經出版了,你們那麽多專家,破譯藏寶地點應該沒問題。”
局長聳肩、擺手表現出無奈,梅翻譯道:“那本書連遊戲都不如,現在真版全世界就你一個人知道。機構找過你的舅舅,因年事已高,記憶力減退,已經默寫不出來了。”
我故意岔開敏感話題:“估計的藏寶地點在哪裏?”
“極有可能是教堂。”局長迴答道。
梅補充道:“布達佩斯有大小教堂30餘個,其中知名教堂有三個。分別為聖·斯德望大教堂和聖·伊斯特萬大教堂,這兩座均建於十九世紀,我們基本可以排除。另一個最古老的教堂馬加什教堂,建於1015年,匈牙利的許多國王都曾在此教堂加冕。此教堂曾經於十九世紀重修過,確切的講就是1874年,與共濟會提供的信息相吻合。但是,寶物具體藏於何處,就有賴於張先生了。”
事已至此,我已經沒有推脫的理由了。我問道:“什麽時候出發?”
梅答道:“如果張先生可以的話,我們想明天就成行。”
梅和局長交談了幾句後說:“機構有紀律,隻能您一個人去,您的同伴可以在我們的保護和陪同下,盡情在意大利遊玩。”
婷婷聽罷,滿臉地不高興。我安慰道:“能遊玩多好啊,我可是去工作,也許還有危險呢。”
羅馬距離布達佩斯大約800公裏,我們一行十人乘坐的支線小飛機,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布達佩斯機場。
我們入住的酒店就在馬加什教堂所在區域——漁人堡的希爾頓酒店。辦理完入住後,我當即決定考察馬加什教堂。
馬加什教堂在布達城區,是一座造型別致的建築。正如同雨果所形容的,馬加什教堂是一座“石頭的交響曲”。它拋棄了傳統哥特式建築的對稱結構,獨具匠心地將高高的鍾樓修建在教堂的一角,這使得整座建築一下子變得輕盈,少了其他教堂的沉重與拘謹。
教堂的拱頂尤為壯觀,皆由馬賽克鑲嵌而成,拚成美麗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教堂兩側高聳若幹尖塔樓,其中最高的一個呈圓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層尖形拱券長窗,往上猶如一段經過雕鏤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變細,好像插在那裏的一把利劍直指青天。
十五世紀,匈牙利曾被土耳其野蠻侵占,馬加什教堂內的藏品被搶劫一空,教堂內精美的壁畫被損毀殆盡,教堂曾被改作清真寺,直至匈牙利人將土耳其人趕走,奪迴了自己的家園。
聖杯因此可能在此階段,被轉移到他處,直至十九世紀末期又被請迴了教堂。至於,聖杯為何保存在此處,有一種解釋是,馬加什教堂是為數極少的聖母曾經顯靈的教堂,興建之初其就叫做聖母堂。
我漫步在大廳之內,找尋著可能的藏寶地點。
李調元的《詠月》屬於極少數字入詩的詩詞,而且一氣嗬成地將九個數字按降冪排列入詩,這在中國詩歌中極為罕見。
《詠月》的第一、二句是“十九月亮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顛。”。
晚上的月光的確可以透過彩繪玻璃拱卷窗照到對麵。而八月十九的月亮從東方升起來,應該照到西麵。而西麵也是拱卷窗,彩繪玻璃上的確有7個使徒,但我不知道哪位是“不顛”的才子。
《月詠》的第三句為:五更四鼓雞三唱。五更是每日的淩晨三點到五點,難道這又有什麽玄機。
見大廳無人,我打開了手機上的手電,對著西麵的玻璃彩畫照了起來。突然感覺有一片玻璃好像能反射手電光,位置正是在一個使徒的左手上,反光折射至東麵的案台上,案台上除了兩個金質蠟台,沒有其他物件。
為何詩的第四句提到了二月?而且還是“懷抱二月一枕眠”?
中國曆法二月有仲春之意,“懷抱二月”又是何意?難道是春眠不覺曉?早春時節,溫和嗜睡?這樣解釋和一枕眠則相吻合,而誰又在一枕眠那?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轉身問梅:“你能和教堂的神父交流嗎?”
梅迴答道:“應該沒問題,神父一般至少會英文。”
“麻煩您問問神父,此地以前是否有一尊雕像,一個人躺在榻上的那種。”
梅找到神父交流了一番後,對我說:“的確有一個大理石雕刻作品,一女子躺臥在床榻之上,不過,二戰期間被炮火損毀了。神父還誇你呢,說你是第一個提出此疑問的遊客。”
雖然得到了神父的誇獎,可是我絲毫提不起興趣。雕像不在,意味著寶物的線索丟失。
我接著對梅說:“你問問神父,是否雕像沒有完全損毀,教堂還保留一個雕像中的枕頭嗎?”
梅將我對疑問轉述給神父,沒想到神父聽罷,大驚失色,一言不發,轉身離開。
梅迷惑不解地問道:“為何問那個枕頭?”
“那個枕頭可能有聖杯的線索。而且,如果我的推斷沒有錯的話,那個枕頭並非放置在雕像人物的頭部,而是是完整的一個枕頭。”
沒有找尋到枕頭,線索斷了,唯一可以挖掘的隻剩下那首謎一樣的《月詠》。既然此詩與晚上有關係,也許通過夜景的觀察,能看出什麽端倪。
為了摸清地勢,我建議現在就登高遠眺布達佩斯。
午餐後,我和梅汗津津地爬上蓋雷特山,山頂上是雙手高舉棕櫚葉的自由女神銅像。距離山頂15米處,有一個設有保護欄杆的平台,這裏是鳥瞰布達佩斯的最佳觀景點。
從山頂俯瞰下去,眼前無比地開闊迷人,藍天上悠閑地飄蕩著雪白的雲朵,寬闊的多瑙河上,造型各異的古老橋梁橫跨其上,經典的建築和雄偉的教堂分列河流兩岸,輝煌的皇宮和雄偉的國會大廈遙相唿應,不愧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座城市裏,多瑙河猶如一條華美的彩帶,將城市分為布達和佩斯兩部分。布達部分的山丘之上,布達皇宮、馬加什教堂等曆史建築錯落有致,其紅色屋頂與黃色城堡塔相得益彰。而佩斯部分則擁有著寬闊的林蔭道,繁華的商業大街直通向中央廣場。
登高遠眺,整個多瑙河盡收眼底,恰似一條巨龍,蜿蜒在兩座城市之間,其走向好似易經中的太極圖中陰陽兩極的分割線。
我和梅在蓋雷特山頂呆了大約有半個小時,並未發現什麽線索。“我們日落前還是到這裏,我把相機也帶來。”我對梅說道。
同行的有一位意大利著名的考古專家,他聽從梅的口中聽說神秘“枕頭”的存在,中午就找到了神父,鍥而不舍,想問出個究竟。
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但也並非一無所獲,神父說,雕像是一尊貝爾尼尼晚期的作品。
貝爾尼尼有兩個臥姿雕塑作品世界聞名,一個是《睡夢中的赫爾瑪弗洛狄托斯》,另一個就是《聖者阿爾貝托娜之死》。這個作品我曾經見過高清圖片,用傅雷先生的話,它是“強烈的、富有表情的藝術的代表。”畫麵上,阿爾貝托娜手捧胸口的動作和似乎迷醉的神情表現了沉迷與解脫的快感,服飾淩亂更顯動感。雕塑的大理石仿佛具有了肉感般的彈性:真實的肌肉和布料表現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在形式上呈現了一種獨特的美學效果。
“兩個雕塑作品都有枕頭,且均枕在人物的頭之下。”此時的我,思緒進入了死胡同。
下午六點,我背著攝影器材,和梅一起再登蓋雷特山。
此時的天空如慢速幻燈片般不斷變換的色彩,天邊出現了由粉嫩金光所編織而成的一抹彩霞。不久,晚霞的力道漸濃,天空中枯燥的霧灰色逐漸被暈染成淺淺的紫藍色,靠近夕陽餘暉的部分,則是呈現帶有金邊的浪漫緋紅。隨著陽光漸弱,天空中的藍色調也愈發濃烈,直到最後,被平整的暗黑所取代。天徹底地黑下來,而城市的景觀卻呈現出與白天大不相同的震撼。
夜晚的布達佩斯仿佛披上了另一襲衣賞,以嶄新的麵貌展示在眾人麵前。這襲衣賞的底色,是帶有神秘感的黑幽幽,其上綴飾的色彩,多以銀白和亮金色為主,是低調中的華麗,也是沉穩中的浮華,與輕奢的氣質倒有些吻合。
在山丘上,可以清楚的看見遠方的國會大廈、鎖鏈橋、摩天輪,還有離山丘較近的伊莉莎白橋。雖然萬家燈火點亮的模樣不及想象中的明亮,但這正好是眾橋墩與地標性建築驕傲展現自我的時候。
眼前的景色,開始“謀殺”我手中的相機,隨著鏡頭的移動和快門的按動,一幅幅美景已經存入sd卡,更融進了我的記憶中。
我猛然從鏡頭中驚醒:一河兩城構成的陰陽圖,最高點聖·伊斯特萬大教堂則是中宮位,而馬加什教堂則位於其西側。《詠月》中用光影移動最後指向也正是西側,如果等到五更四鼓雞三唱,也就是東方日出之時塔尖的日影位置是不是和寶藏埋藏地有關?
《九鹿十八猴》“遁篇”讖曰:“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唿月出。不出五更雞不叫,金山銀海事莫急。”
由此推斷,藏寶地點有二:一是馬加什教堂內原被毀的雕塑之地下;二是馬加什教堂塔尖處。
迴酒店的路上,將我的推斷告訴了梅,梅迴答道:“迴去我們一起商量一下,爭取明晚即行動。”
夜,溫婉而寧靜,氣溫開始陡然下降,而人們依然悠閑地遛著狗、散著步。布達佩斯不像意大利的城市,休閑場所的開放與人們上下班時間同步。此時的布達佩斯的夜生活剛剛開始,而這才是東歐“小巴黎”的魅力:一種令人著迷、難以言表的浪漫。
梅提議去酒吧喝一杯,於是我們就近在街角找了一間小酒館,在街邊的小圓桌上,一人要了一杯威士忌。
望著小街上人來人往的悠閑的人們,我不禁感慨萬千:有人把布達佩斯形容為歐洲的幸存者,浪漫的匈牙利人則把多瑙河比喻為吉普賽人小提琴上的曲線。李斯特用音符將布達佩斯頑強的生命力演繹得出神入化,仿佛正在衝破數百年的劫難。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布達佩斯偶然性地融合了奧斯曼與古羅馬的建築風格,有了巴洛克的形式美和新古典的精神象征,成就了自己的國家氣質。
此時,我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連忙對梅說道:“那位是不是今天在教堂看到過的神父?”
梅禮貌地把神父領到了我們的桌邊,神父要了一杯蘇打水,突然用英文向我發問:“how do you know the secret of the pillow?(你怎麽知道枕頭的秘密?)”
我微笑地迴答道:“god led me here.(神引領我至此)”
“are you also looking for the holy grail?(你們也在尋找聖杯嗎?)”
“i didn\\u0027t say anything,but i know that the holy grail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illow.(我可沒說,但是我知道聖杯與枕頭有關。)”
神父沉默片刻,接著又說道:“i came here for the holy grail, but i searched for many years without sess.(本人到此地也是為了聖杯而來,但是尋找多年無果。)”
原來神父是意大利人,名叫馬休,隸屬於梵蒂岡大主教,身上背負的使命之一就是尋找聖杯。
梅聽到後,馬上與馬休用意大利語交談起來。此時的我好似局外人,隻能默默地看著他們並微笑著。
梅興奮地說:“神父願意協助我們尋找聖杯,前提條件是,找到的聖杯必須歸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收藏,這也是機構的意思。”
聽此,我開門見山地問道:“明天能否帶我上塔頂?”
梅翻譯後接著說道:“上塔頂沒有問題,隻是沒人知道塔頂門的密碼,多少年了,沒人上的去,連維修隻能從外麵進入。”
我微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大概可以破解密碼。”
也許,這時候我的《九鹿十八猴》才真正能發揮功效。
我故作若無其事狀:“《九鹿十八猴》的英文版已經出版了,你們那麽多專家,破譯藏寶地點應該沒問題。”
局長聳肩、擺手表現出無奈,梅翻譯道:“那本書連遊戲都不如,現在真版全世界就你一個人知道。機構找過你的舅舅,因年事已高,記憶力減退,已經默寫不出來了。”
我故意岔開敏感話題:“估計的藏寶地點在哪裏?”
“極有可能是教堂。”局長迴答道。
梅補充道:“布達佩斯有大小教堂30餘個,其中知名教堂有三個。分別為聖·斯德望大教堂和聖·伊斯特萬大教堂,這兩座均建於十九世紀,我們基本可以排除。另一個最古老的教堂馬加什教堂,建於1015年,匈牙利的許多國王都曾在此教堂加冕。此教堂曾經於十九世紀重修過,確切的講就是1874年,與共濟會提供的信息相吻合。但是,寶物具體藏於何處,就有賴於張先生了。”
事已至此,我已經沒有推脫的理由了。我問道:“什麽時候出發?”
梅答道:“如果張先生可以的話,我們想明天就成行。”
梅和局長交談了幾句後說:“機構有紀律,隻能您一個人去,您的同伴可以在我們的保護和陪同下,盡情在意大利遊玩。”
婷婷聽罷,滿臉地不高興。我安慰道:“能遊玩多好啊,我可是去工作,也許還有危險呢。”
羅馬距離布達佩斯大約800公裏,我們一行十人乘坐的支線小飛機,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布達佩斯機場。
我們入住的酒店就在馬加什教堂所在區域——漁人堡的希爾頓酒店。辦理完入住後,我當即決定考察馬加什教堂。
馬加什教堂在布達城區,是一座造型別致的建築。正如同雨果所形容的,馬加什教堂是一座“石頭的交響曲”。它拋棄了傳統哥特式建築的對稱結構,獨具匠心地將高高的鍾樓修建在教堂的一角,這使得整座建築一下子變得輕盈,少了其他教堂的沉重與拘謹。
教堂的拱頂尤為壯觀,皆由馬賽克鑲嵌而成,拚成美麗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教堂兩側高聳若幹尖塔樓,其中最高的一個呈圓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層尖形拱券長窗,往上猶如一段經過雕鏤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變細,好像插在那裏的一把利劍直指青天。
十五世紀,匈牙利曾被土耳其野蠻侵占,馬加什教堂內的藏品被搶劫一空,教堂內精美的壁畫被損毀殆盡,教堂曾被改作清真寺,直至匈牙利人將土耳其人趕走,奪迴了自己的家園。
聖杯因此可能在此階段,被轉移到他處,直至十九世紀末期又被請迴了教堂。至於,聖杯為何保存在此處,有一種解釋是,馬加什教堂是為數極少的聖母曾經顯靈的教堂,興建之初其就叫做聖母堂。
我漫步在大廳之內,找尋著可能的藏寶地點。
李調元的《詠月》屬於極少數字入詩的詩詞,而且一氣嗬成地將九個數字按降冪排列入詩,這在中國詩歌中極為罕見。
《詠月》的第一、二句是“十九月亮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顛。”。
晚上的月光的確可以透過彩繪玻璃拱卷窗照到對麵。而八月十九的月亮從東方升起來,應該照到西麵。而西麵也是拱卷窗,彩繪玻璃上的確有7個使徒,但我不知道哪位是“不顛”的才子。
《月詠》的第三句為:五更四鼓雞三唱。五更是每日的淩晨三點到五點,難道這又有什麽玄機。
見大廳無人,我打開了手機上的手電,對著西麵的玻璃彩畫照了起來。突然感覺有一片玻璃好像能反射手電光,位置正是在一個使徒的左手上,反光折射至東麵的案台上,案台上除了兩個金質蠟台,沒有其他物件。
為何詩的第四句提到了二月?而且還是“懷抱二月一枕眠”?
中國曆法二月有仲春之意,“懷抱二月”又是何意?難道是春眠不覺曉?早春時節,溫和嗜睡?這樣解釋和一枕眠則相吻合,而誰又在一枕眠那?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轉身問梅:“你能和教堂的神父交流嗎?”
梅迴答道:“應該沒問題,神父一般至少會英文。”
“麻煩您問問神父,此地以前是否有一尊雕像,一個人躺在榻上的那種。”
梅找到神父交流了一番後,對我說:“的確有一個大理石雕刻作品,一女子躺臥在床榻之上,不過,二戰期間被炮火損毀了。神父還誇你呢,說你是第一個提出此疑問的遊客。”
雖然得到了神父的誇獎,可是我絲毫提不起興趣。雕像不在,意味著寶物的線索丟失。
我接著對梅說:“你問問神父,是否雕像沒有完全損毀,教堂還保留一個雕像中的枕頭嗎?”
梅將我對疑問轉述給神父,沒想到神父聽罷,大驚失色,一言不發,轉身離開。
梅迷惑不解地問道:“為何問那個枕頭?”
“那個枕頭可能有聖杯的線索。而且,如果我的推斷沒有錯的話,那個枕頭並非放置在雕像人物的頭部,而是是完整的一個枕頭。”
沒有找尋到枕頭,線索斷了,唯一可以挖掘的隻剩下那首謎一樣的《月詠》。既然此詩與晚上有關係,也許通過夜景的觀察,能看出什麽端倪。
為了摸清地勢,我建議現在就登高遠眺布達佩斯。
午餐後,我和梅汗津津地爬上蓋雷特山,山頂上是雙手高舉棕櫚葉的自由女神銅像。距離山頂15米處,有一個設有保護欄杆的平台,這裏是鳥瞰布達佩斯的最佳觀景點。
從山頂俯瞰下去,眼前無比地開闊迷人,藍天上悠閑地飄蕩著雪白的雲朵,寬闊的多瑙河上,造型各異的古老橋梁橫跨其上,經典的建築和雄偉的教堂分列河流兩岸,輝煌的皇宮和雄偉的國會大廈遙相唿應,不愧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座城市裏,多瑙河猶如一條華美的彩帶,將城市分為布達和佩斯兩部分。布達部分的山丘之上,布達皇宮、馬加什教堂等曆史建築錯落有致,其紅色屋頂與黃色城堡塔相得益彰。而佩斯部分則擁有著寬闊的林蔭道,繁華的商業大街直通向中央廣場。
登高遠眺,整個多瑙河盡收眼底,恰似一條巨龍,蜿蜒在兩座城市之間,其走向好似易經中的太極圖中陰陽兩極的分割線。
我和梅在蓋雷特山頂呆了大約有半個小時,並未發現什麽線索。“我們日落前還是到這裏,我把相機也帶來。”我對梅說道。
同行的有一位意大利著名的考古專家,他聽從梅的口中聽說神秘“枕頭”的存在,中午就找到了神父,鍥而不舍,想問出個究竟。
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但也並非一無所獲,神父說,雕像是一尊貝爾尼尼晚期的作品。
貝爾尼尼有兩個臥姿雕塑作品世界聞名,一個是《睡夢中的赫爾瑪弗洛狄托斯》,另一個就是《聖者阿爾貝托娜之死》。這個作品我曾經見過高清圖片,用傅雷先生的話,它是“強烈的、富有表情的藝術的代表。”畫麵上,阿爾貝托娜手捧胸口的動作和似乎迷醉的神情表現了沉迷與解脫的快感,服飾淩亂更顯動感。雕塑的大理石仿佛具有了肉感般的彈性:真實的肌肉和布料表現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在形式上呈現了一種獨特的美學效果。
“兩個雕塑作品都有枕頭,且均枕在人物的頭之下。”此時的我,思緒進入了死胡同。
下午六點,我背著攝影器材,和梅一起再登蓋雷特山。
此時的天空如慢速幻燈片般不斷變換的色彩,天邊出現了由粉嫩金光所編織而成的一抹彩霞。不久,晚霞的力道漸濃,天空中枯燥的霧灰色逐漸被暈染成淺淺的紫藍色,靠近夕陽餘暉的部分,則是呈現帶有金邊的浪漫緋紅。隨著陽光漸弱,天空中的藍色調也愈發濃烈,直到最後,被平整的暗黑所取代。天徹底地黑下來,而城市的景觀卻呈現出與白天大不相同的震撼。
夜晚的布達佩斯仿佛披上了另一襲衣賞,以嶄新的麵貌展示在眾人麵前。這襲衣賞的底色,是帶有神秘感的黑幽幽,其上綴飾的色彩,多以銀白和亮金色為主,是低調中的華麗,也是沉穩中的浮華,與輕奢的氣質倒有些吻合。
在山丘上,可以清楚的看見遠方的國會大廈、鎖鏈橋、摩天輪,還有離山丘較近的伊莉莎白橋。雖然萬家燈火點亮的模樣不及想象中的明亮,但這正好是眾橋墩與地標性建築驕傲展現自我的時候。
眼前的景色,開始“謀殺”我手中的相機,隨著鏡頭的移動和快門的按動,一幅幅美景已經存入sd卡,更融進了我的記憶中。
我猛然從鏡頭中驚醒:一河兩城構成的陰陽圖,最高點聖·伊斯特萬大教堂則是中宮位,而馬加什教堂則位於其西側。《詠月》中用光影移動最後指向也正是西側,如果等到五更四鼓雞三唱,也就是東方日出之時塔尖的日影位置是不是和寶藏埋藏地有關?
《九鹿十八猴》“遁篇”讖曰:“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唿月出。不出五更雞不叫,金山銀海事莫急。”
由此推斷,藏寶地點有二:一是馬加什教堂內原被毀的雕塑之地下;二是馬加什教堂塔尖處。
迴酒店的路上,將我的推斷告訴了梅,梅迴答道:“迴去我們一起商量一下,爭取明晚即行動。”
夜,溫婉而寧靜,氣溫開始陡然下降,而人們依然悠閑地遛著狗、散著步。布達佩斯不像意大利的城市,休閑場所的開放與人們上下班時間同步。此時的布達佩斯的夜生活剛剛開始,而這才是東歐“小巴黎”的魅力:一種令人著迷、難以言表的浪漫。
梅提議去酒吧喝一杯,於是我們就近在街角找了一間小酒館,在街邊的小圓桌上,一人要了一杯威士忌。
望著小街上人來人往的悠閑的人們,我不禁感慨萬千:有人把布達佩斯形容為歐洲的幸存者,浪漫的匈牙利人則把多瑙河比喻為吉普賽人小提琴上的曲線。李斯特用音符將布達佩斯頑強的生命力演繹得出神入化,仿佛正在衝破數百年的劫難。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布達佩斯偶然性地融合了奧斯曼與古羅馬的建築風格,有了巴洛克的形式美和新古典的精神象征,成就了自己的國家氣質。
此時,我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連忙對梅說道:“那位是不是今天在教堂看到過的神父?”
梅禮貌地把神父領到了我們的桌邊,神父要了一杯蘇打水,突然用英文向我發問:“how do you know the secret of the pillow?(你怎麽知道枕頭的秘密?)”
我微笑地迴答道:“god led me here.(神引領我至此)”
“are you also looking for the holy grail?(你們也在尋找聖杯嗎?)”
“i didn\\u0027t say anything,but i know that the holy grail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illow.(我可沒說,但是我知道聖杯與枕頭有關。)”
神父沉默片刻,接著又說道:“i came here for the holy grail, but i searched for many years without sess.(本人到此地也是為了聖杯而來,但是尋找多年無果。)”
原來神父是意大利人,名叫馬休,隸屬於梵蒂岡大主教,身上背負的使命之一就是尋找聖杯。
梅聽到後,馬上與馬休用意大利語交談起來。此時的我好似局外人,隻能默默地看著他們並微笑著。
梅興奮地說:“神父願意協助我們尋找聖杯,前提條件是,找到的聖杯必須歸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收藏,這也是機構的意思。”
聽此,我開門見山地問道:“明天能否帶我上塔頂?”
梅翻譯後接著說道:“上塔頂沒有問題,隻是沒人知道塔頂門的密碼,多少年了,沒人上的去,連維修隻能從外麵進入。”
我微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大概可以破解密碼。”
也許,這時候我的《九鹿十八猴》才真正能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