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銀桃被抓


    梅川道:“殿下,當年那些燒焦的人,後來,被葬到了何處?”


    “就在鎮邪閣下。”


    天啟二十七年,梁帝聽從了太常的進言,恐妖邪的魂魄遊離在外,繼續作祟,於是,命人重新在焚毀的宮殿原址上,建了一座鎮邪閣。


    那些在烈火中死去的人,全都壓在了鎮邪閣下。


    梅川在綠柳白楊下踱了幾步,凝神思索著。


    有個巨大的疑惑,在她的腦海中炸開。


    “宮中發生此等大事,必然許多人覺得邪氣,辦事的匠人們約莫直接把那些燒焦的軀體草草往地基下一扔,沒有細細清查。至於周鏡央,微臣猜測,她親眼看見諸人被大火焚燒,她不會敢再麵對那些燒焦了的屍體。她曾經與意和情同姐妹,卻害意和至此。縱使她不信陰司果報,內心也該有些熬煎。所以——”


    太子看著她:“說下去。”


    “微臣想,有沒有可能,當年,有人從大火中逃了出去?意和進宮八個月,據殿下迴憶,她待人寬和親善,有菩薩心腸,宮中就沒有對她忠心耿耿的仆役嗎?大火燒起來,人心惶惶,趁亂逃脫……”


    梅川說著,搖搖頭,拱手向太子道:“這一切,包括意和的孩子,都隻是微臣的猜測,沒有證據。請允許微臣找到證據,再稟與殿下。”


    太子道:“梅醫官,你所說的事,過於荒誕。若是有人從大火中逃脫,為何這麽多年,無人來找本王?”


    梅川淡淡笑了笑:“多年以前,微臣曾看到過一副對聯。人心多變,如何分黑白方圓;世事詭異,總不離勝負得失。殿下,您一路走來,艱難至此。縱便烈火中有人活了下來,也必不想連累於您。”


    太子的嘴角在樹蔭下牽動著。


    梅川走了幾步,想了想,轉身對太子道:“殿下,微臣一直相信,山間月小,水落石出。一切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東宮。


    太子失神地走迴來。


    見楊寶林送一個小太監到簷下。


    太子一抬頭,看見那小太監,頗覺眼熟。


    這是他第二次在東宮瞧見這張麵孔了。


    他依稀記得這小太監是未央宮的人。淮王將他拉了迴去。上次,也是楊寶林喚他來的東宮。


    隻見楊寶林細心地將小太監的領口扯平,往他的口袋裏塞了幾顆糖果,柔聲叮囑道:“下迴,我這裏有了《初月帖》,再讓鴻鵠喚你來。”


    小太監點點頭。


    太子輕輕咳嗽了一聲,小太監連忙往門外跑去。


    楊寶林笑著搖搖頭:“爺,這孩子怕見人,您莫見怪。”


    “你似乎待他很好。”太子道。


    楊寶林站在簷下,相思鳥在籠子裏歡唱著,她透過鳥籠看著天上過路的流雲。


    “爺,這孩子在未央宮常受打罵,是個可憐人。”


    太子看了她一眼。


    她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能憐憫塵埃中人的苦楚,算是難得了。


    太子道:“本王記得你和你姐姐,似乎都喜歡書法。前幾日,有官員送本宮一塊兒上好的石硯,過會子,本王讓馬舍人給你送去。”


    楊家的垂楊體,他還是有一點印象的。


    一塊硯而已。楊寶林喜極而泣:“爺,謝您惦記著。您還記得妾身喜歡寫字……妾身……”


    顯然,太子對她的這一點子好,讓她很是意外。


    她入東宮一年多了,除了節日例賞,一些冷冰冰的綢帛金銀之物,太子從來沒送過她任何東西。


    太子道:“剛剛那孩子……”


    楊寶林低頭道:“上迴,爺受了傷,未央宮的銀桃帶著他來東宮送東西,又打又罵的,妾身不忍心,就留他在清和院待了一下午,避避禍。爺,妾身覺得,覺得,那孩子眉眼間與爺有幾分相似,便,便不由自主地想對他好。”


    太子一霎時想到許多的事,他步履沉重地走入內室,喚來馬之問,吩咐道:“去,尋個由頭,悄悄地把銀桃綁了。”


    “是。”


    趁周鏡央現時在冷宮,還能拿住銀桃一些錯處。


    那個宮人,在周鏡央身邊十餘年,必是知道不少內情。


    那廂,楊寶林猶然站在簷下,笑著對鴻鵠說:“鴻鵠,你聽見了嗎?爺說,他要送我一塊石硯。”


    鴻鵠走上前,看著自家小姐,勸慰道:“是的,奴婢聽到了。小姐等來的,絕不隻是一塊石硯。小姐什麽都會等到的。”


    楊寶林道:“我得給父親和兄長帶個信兒,爺待我是很好的,他們不能對爺有什麽成見。我與爺榮辱與共,自然,楊家也要跟爺榮辱與共的……”


    她念叨著,嘴角的笑意遲遲不散。


    禦膳房。


    銀桃熟門熟路地溜進來,趁禦廚不防備,抓了幾塊餅子便走。


    到了門口,幾個侍衛攔住她:“站住!宮中行竊,你好大的膽子!”


    銀桃先是笑道:“小哥兒,你們不認得我?通融通融吧。”


    見侍衛們不買賬,她怒而啐道:“眼皮子淺的小畜生們!姑奶奶在宮中掌事的時候,你們還在娘懷裏吃奶呢!你們別打量著貴妃娘娘起不來了。等姑奶奶重新得了勢,扒了你們這些狗崽子的皮!”


    侍衛們不理會她,拖住她徑自往內廷監走。


    內廷監有關押犯了事的太監和宮人的牢獄。銀桃被塞到單獨的一間。一個黑臉的中年太監審訊著她。


    黑臉太監並不提具體的因由,隻是問她在宮中十數年,做了多少虧心事。


    銀桃自是什麽都不肯提。


    黑臉太監上了刑。


    她也不過是吐出些沒要緊的來,打罵宮人、私賣宮中賞賜之物等。


    周鏡央在冷宮中,遲遲不見銀桃迴來,起了疑。


    她本想在冷宮中再待些時日,讓梁帝多多地念及她的好來,心中多存些愧疚,再出去。她深深了解梁帝。梁帝老了。身邊沒有可信之人。她於梁帝而言,不僅是妃嬪,不僅是榻上的幾許纏綿,更是慰藉,心頭的依傍。


    現時,這情景,她不得不想法子出去了。


    她換上一件兒竹青色的衣裙。


    這是她初次進宮時穿的衣裳。梁帝在一群良家子中,獨獨對她青眼有加。曾讚道:瀟湘一夜雨,風月兩家春。卿這身兒衣裳,襯著這等容顏,似雨後竹林一般。


    她一步步走進冷宮的柴房,涼水兜頭澆過。


    她咬緊牙,將身軀浸在冰冷的水缸中。


    這些年,她不光對旁人狠,對自己也夠狠。


    少頃,她喚冷宮門口看守的侍衛,直言腦子昏沉。


    待侍衛走近,她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此等大事,侍衛不敢擅專,連忙前往文德殿,稟告梁帝。


    待周鏡央再度睜開眼,已是在未央宮中了。


    梁帝坐在她身邊。


    周鏡央轉頭,不看梁帝,虛弱道:“賤妾如今是罪人,怎能見天顏?陛下還是將賤妾送迴冷宮吧……”


    梁帝握住她的手:“鏡央,你已經受了苦楚,該罰的都已經罰了,那些大臣們還能說什麽!你是皇子之母,功在社稷,難道為了周旦的事,還能逼死你不成!”


    周鏡央流下淚來:“陛下,賤妾隻是不想讓陛下為難。”


    梁帝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還是很燙。


    他道:“鏡央,你的心意,朕都明白。你好好兒歇著。”


    周鏡央道:“陛下,銀桃……”


    梁帝道:“朕問過了,因為偷盜,被內廷監捉走了。說來,銀桃是個忠婢。她偷東西,何嚐不是為了你?朕已經吩咐蔡公公去內廷監提人了。”


    正說著,蔡公公領著銀桃走進來。


    銀桃撲到周鏡央榻邊,伏泣道:“娘娘,娘娘……”


    梁帝忽然道:“鏡央,你還記得東都鄴城嗎?”


    他站起身來:“去歲,朕就命人在鄴城建行宮。月初,當地的官員迴稟說,已經建得差不多了。那裏山清水秀,風景極好。”


    他看著周鏡央:“這段日子,朕越發覺得心力交瘁,神思恍惚。朕想歇一歇了。你如今也病著。不如,朕與你,同去鄴城休養一陣子。如何?”


    周鏡央喃喃道:“那……軍國政務……”


    梁帝道:“便交予太子吧。讓太子監國理事。朕也想看看,這個老三究竟能不能撐得起朝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棉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棉花花並收藏花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