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太子許良娣之位
梅川並不接那匣子,她看著來人,道:“你主子是誰?”
陌生男子拱手道:“吾乃東宮舍人,馬之問。”
是太子。
梅川淡淡笑道:“哦?原來是太子殿下的人。”
她想了想,接過匣子,撚起一顆珠子道:“那……我便收下了。勞太子殿下費心。”
“姑娘無須客氣。殿下說了,姑娘是自己人。”
馬舍人見梅川收了禮,麵色輕鬆了些許,眼中亦多了一絲熱絡:“殿下還說,這些珠子跟您的情意相比,不值什麽。往後,姑娘您想什麽、要什麽,隻管吩咐在下,隻要這世上有的,不拘什麽物件兒,殿下都能給您弄來。”
梅川道:“我需要一塊可隨時進出宮門的腰牌。”
馬舍人忙點頭:“好。”
梅川頷首:“有勞。”
外間有腳步聲傳來。
馬舍人一個閃身消失在迴廊上。
梅川將匣子遞於安香,安香小心翼翼地將其收了起來。
須臾,那老太監走進來:“梅醫官,聖上宣您去趟文德殿。”
文德殿,是梁帝處理政務的所在。
梅川跟在老太監身後,走了一盞茶的工夫,繞過兩條長廊,禦湖,和一片李花林,到了一處殿宇。
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去之狀。雕梁畫棟,覆以琉璃瓦,朱欄彩檻。
正當中,掛著一塊匾額,寫著四個大字:文德武功。
花白胡子的梁帝正伏在案上,看著一封折子。
那折子上頭沾著一片白色的羽毛。
是飛魚閣的標識。
梁帝服下藥丸,身子稍許好轉,便離了未央宮,到文德殿批折子。說明他甚為勤政。
難怪史書之上,他雖有許多缺點,寵幸奸佞、啟用酷吏、多疑寡恩,但,好歹,在他活著的時候,大梁尚未出什麽亂子。
他像一塊山石,壓在權力之巔。
盡管,他如今人到暮年,山石搖搖欲墜。
梅川初入宮闈,禮節生疏,按老太監示意,向梁帝行了個禮。
梁帝放下折子,看著她,溫和道:“梅卿,這醫官署的服飾倒是很襯你。你眉清目朗,如此年輕,醫術高超,不遜須眉。朕三日前沉睡於榻,夢見西南方向有白鶴飛來。果然今日,得梅卿送藥。”
一旁的老太監忙道:“梅大夫是天神賜予您的白鶴。天佑陛下您萬歲千秋呐。”
梁帝揮揮手,示意老太監等退下。
偌大的文德殿,隻餘他與梅川二人。
外頭,李花在夜色中舒展。
自梅川到大梁的京城,便處處可見李花。不管是民間,還是宮闈。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風。花朵小而繁茂。成片的素雅,如月籠輕紗。
“梅卿是哪裏人氏?”梁帝緩緩道。
“迴陛下,西都人氏。”
“西都……”梁帝點頭:“那便與苻將軍是同鄉了。”
“是。”
梁帝手中握著一顆黑色的棋子,來迴摩挲著。
他似不經意道:“苻將軍同太子……似有過節?”
“武將們說話不防頭,原是常有的事。太子麽,在儲君位置上坐了十年,自然心氣兒比旁人高些。”
梅川想了想,道:“依微臣看,苻將軍同太子並無過節。隻是苻將軍此人,有些癡。”
梁帝的眼,映著燈盞,分外渾濁。
“哦?梅卿說一說。”
梅川神色凝重道:“苻將軍常說,忠君二字,乃人臣第一要緊之事。忠君,忠的隻是君王一人。京中有人討好太子,或是討好淮王,唯有苻將軍,自始至終,眼裏隻有陛下。他聽聞陛下病重,寢食難安,命微臣翻遍醫書,四處找尋所需藥材,配了藥丸,騎快馬送到宮中。之所以,將有關太子的密信,當太子的麵呈於陛下,恰恰說明他一片赤膽,耿直磊落。若是報私仇,他大可以背著太子。”
梁帝笑了笑,手中的黑子攥得很緊。
“古來功高者,皆自傲。苻將軍倒是難得。”
他思忖一番,又道:“梅卿說說,朕的病情到底如何?”
他在未央宮中,眾人俱在之時,沒有問。而是私下問。這當中大有深意。
梅川想了想,道:“陛下的卒中之症,隻需好好調理,便無礙。”
“梅卿不必有顧忌,大可直言,朕……大約還有春秋幾何?”
他問得如此直白,梅川驚了驚,不知如何作答。
梁帝起身,將手中的黑子置於棋盤之上。
“不是所有人山唿萬歲,便真的能萬歲無虞。朕雖然老了,但並不糊塗。朕知道,你的藥丸雖能緩愈,但朕的身子如同朽木,迴天乏術。朕隻想,在大限到來之前,做好一個決定。”
舉凡世人,在生死麵前,無不膽怯。
可他,竟如此清醒。
梅川知道他所說的“決定”是什麽。
她低頭道:“陛下不是早已做了決定嗎?”
梁帝踱至窗邊。他神色頹唐。
“孤鸞舞鏡,長樂未央。”他念了一句。
過了許久,他歎道:“太子不懂,大臣們也不懂,沒有人能懂……”
他對梅川道:“盡你的醫術,續著朕的性命。能續幾時,便是幾時。”
梅川忙道:“是。”
梁帝起身,喚老太監進來:“擺駕未央宮。”
仿佛在偌大的宮廷中,隻有未央宮裏有一簇火光,照亮他。
梅川徐徐走迴醫官署。
一路上,她咂摸著梁帝的話。
孤鸞舞鏡,長樂未央。
不正是扣著周貴妃的名字“鏡央”嗎?
梅川忽然覺得,年邁的梁帝對周貴妃,不僅僅是寵幸,還有愛意。
所以,他才會在自知自己大限不遠時,放心不下她的安危,放心不下他們的孩子。
他並非不知易儲帶來的動蕩。
他舉棋不定。
他在猶豫。
翌日清晨,梅川正在製藥,一塊腰牌遞到她的眼前。
她接過,抬頭,見太子朱瑁站在她麵前。
他昨晚被罰在宗廟裏跪了一夜,一身玄色衣裳卻沒有一絲褶皺,麵上也沒有疲態。身上的意和香若隱若現。
他看著她,眼神裏有許多玩味:“你讓我很意外。”
梅川不作聲,手上的銀杏葉被緩緩地揉搓著。
太子俯身靠近她,離她越來越近,曖昧道:“從前,本王不喜歡藥味。但是,你身上的藥味很好聞,尤勝花香。”
梅川猛地站起身來。
“殿下想必會錯了意。”
太子將折扇搖了搖:“本王早該想到,你並非尋常女子。如今父皇留你在宮中日日伺藥,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他倏爾將折扇合起,置於她的下頜,胸有成竹道:“本王與聰明人說話,向來開門見山。若你支持本王到底,來日,許你良娣之位,如何?”
梅川不理會他,端著簸籮,扭頭便走。
太子在身後道:“人生最難得的,是成全二字。本王願與梅姑娘,彼此成全。”
因查無憑據,案情無有進展,三司府衙審了數次,且迫於周貴妃明裏暗裏的施壓,最終,還是將周司馬放了出來。
周貴妃一心想著慶祝一番。
一則,陛下大病初愈,需衝一衝;二則,給兄弟壓壓驚;三則,也讓闔宮的人瞧瞧,周家此次有驚無險,地位穩牢。她依然是陛下跟前兒最風光的貴妃,心坎兒上離不得的人。
恰好,逢著三月三,上巳節,又是養女南平公主的生辰。
周貴妃便決定在瓊音閣大辦酒宴。
人群中,梅川又看到了苻妄欽。
他還是一身黑袍。不過才數日,似乎清減了些許,下巴上有青色的胡茬。
她看向他。
他不肯與她對視。
隻低頭飲酒,不看她。
酒宴之上。
歡歌笑語。
穿著華麗衣裳的宮廷舞姬們,娉婷起舞。
高處當中坐著的梁帝,低聲與淮王說著什麽。坐在他身旁的周貴妃卻時不時向苻妄欽看去。
一曲畢。
周貴妃笑向眾人道:“今日,乃南平公主生辰。公主乃陛下與本宮心頭所愛,本宮私心想讓她多陪在身邊幾年,怎也不舍得她出嫁。可如今卻覺得苻將軍與公主,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她的目光落到苻妄欽的身上:“苻愛卿,若選你為南平駙馬,你可願意?”
梅川並不接那匣子,她看著來人,道:“你主子是誰?”
陌生男子拱手道:“吾乃東宮舍人,馬之問。”
是太子。
梅川淡淡笑道:“哦?原來是太子殿下的人。”
她想了想,接過匣子,撚起一顆珠子道:“那……我便收下了。勞太子殿下費心。”
“姑娘無須客氣。殿下說了,姑娘是自己人。”
馬舍人見梅川收了禮,麵色輕鬆了些許,眼中亦多了一絲熱絡:“殿下還說,這些珠子跟您的情意相比,不值什麽。往後,姑娘您想什麽、要什麽,隻管吩咐在下,隻要這世上有的,不拘什麽物件兒,殿下都能給您弄來。”
梅川道:“我需要一塊可隨時進出宮門的腰牌。”
馬舍人忙點頭:“好。”
梅川頷首:“有勞。”
外間有腳步聲傳來。
馬舍人一個閃身消失在迴廊上。
梅川將匣子遞於安香,安香小心翼翼地將其收了起來。
須臾,那老太監走進來:“梅醫官,聖上宣您去趟文德殿。”
文德殿,是梁帝處理政務的所在。
梅川跟在老太監身後,走了一盞茶的工夫,繞過兩條長廊,禦湖,和一片李花林,到了一處殿宇。
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去之狀。雕梁畫棟,覆以琉璃瓦,朱欄彩檻。
正當中,掛著一塊匾額,寫著四個大字:文德武功。
花白胡子的梁帝正伏在案上,看著一封折子。
那折子上頭沾著一片白色的羽毛。
是飛魚閣的標識。
梁帝服下藥丸,身子稍許好轉,便離了未央宮,到文德殿批折子。說明他甚為勤政。
難怪史書之上,他雖有許多缺點,寵幸奸佞、啟用酷吏、多疑寡恩,但,好歹,在他活著的時候,大梁尚未出什麽亂子。
他像一塊山石,壓在權力之巔。
盡管,他如今人到暮年,山石搖搖欲墜。
梅川初入宮闈,禮節生疏,按老太監示意,向梁帝行了個禮。
梁帝放下折子,看著她,溫和道:“梅卿,這醫官署的服飾倒是很襯你。你眉清目朗,如此年輕,醫術高超,不遜須眉。朕三日前沉睡於榻,夢見西南方向有白鶴飛來。果然今日,得梅卿送藥。”
一旁的老太監忙道:“梅大夫是天神賜予您的白鶴。天佑陛下您萬歲千秋呐。”
梁帝揮揮手,示意老太監等退下。
偌大的文德殿,隻餘他與梅川二人。
外頭,李花在夜色中舒展。
自梅川到大梁的京城,便處處可見李花。不管是民間,還是宮闈。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風。花朵小而繁茂。成片的素雅,如月籠輕紗。
“梅卿是哪裏人氏?”梁帝緩緩道。
“迴陛下,西都人氏。”
“西都……”梁帝點頭:“那便與苻將軍是同鄉了。”
“是。”
梁帝手中握著一顆黑色的棋子,來迴摩挲著。
他似不經意道:“苻將軍同太子……似有過節?”
“武將們說話不防頭,原是常有的事。太子麽,在儲君位置上坐了十年,自然心氣兒比旁人高些。”
梅川想了想,道:“依微臣看,苻將軍同太子並無過節。隻是苻將軍此人,有些癡。”
梁帝的眼,映著燈盞,分外渾濁。
“哦?梅卿說一說。”
梅川神色凝重道:“苻將軍常說,忠君二字,乃人臣第一要緊之事。忠君,忠的隻是君王一人。京中有人討好太子,或是討好淮王,唯有苻將軍,自始至終,眼裏隻有陛下。他聽聞陛下病重,寢食難安,命微臣翻遍醫書,四處找尋所需藥材,配了藥丸,騎快馬送到宮中。之所以,將有關太子的密信,當太子的麵呈於陛下,恰恰說明他一片赤膽,耿直磊落。若是報私仇,他大可以背著太子。”
梁帝笑了笑,手中的黑子攥得很緊。
“古來功高者,皆自傲。苻將軍倒是難得。”
他思忖一番,又道:“梅卿說說,朕的病情到底如何?”
他在未央宮中,眾人俱在之時,沒有問。而是私下問。這當中大有深意。
梅川想了想,道:“陛下的卒中之症,隻需好好調理,便無礙。”
“梅卿不必有顧忌,大可直言,朕……大約還有春秋幾何?”
他問得如此直白,梅川驚了驚,不知如何作答。
梁帝起身,將手中的黑子置於棋盤之上。
“不是所有人山唿萬歲,便真的能萬歲無虞。朕雖然老了,但並不糊塗。朕知道,你的藥丸雖能緩愈,但朕的身子如同朽木,迴天乏術。朕隻想,在大限到來之前,做好一個決定。”
舉凡世人,在生死麵前,無不膽怯。
可他,竟如此清醒。
梅川知道他所說的“決定”是什麽。
她低頭道:“陛下不是早已做了決定嗎?”
梁帝踱至窗邊。他神色頹唐。
“孤鸞舞鏡,長樂未央。”他念了一句。
過了許久,他歎道:“太子不懂,大臣們也不懂,沒有人能懂……”
他對梅川道:“盡你的醫術,續著朕的性命。能續幾時,便是幾時。”
梅川忙道:“是。”
梁帝起身,喚老太監進來:“擺駕未央宮。”
仿佛在偌大的宮廷中,隻有未央宮裏有一簇火光,照亮他。
梅川徐徐走迴醫官署。
一路上,她咂摸著梁帝的話。
孤鸞舞鏡,長樂未央。
不正是扣著周貴妃的名字“鏡央”嗎?
梅川忽然覺得,年邁的梁帝對周貴妃,不僅僅是寵幸,還有愛意。
所以,他才會在自知自己大限不遠時,放心不下她的安危,放心不下他們的孩子。
他並非不知易儲帶來的動蕩。
他舉棋不定。
他在猶豫。
翌日清晨,梅川正在製藥,一塊腰牌遞到她的眼前。
她接過,抬頭,見太子朱瑁站在她麵前。
他昨晚被罰在宗廟裏跪了一夜,一身玄色衣裳卻沒有一絲褶皺,麵上也沒有疲態。身上的意和香若隱若現。
他看著她,眼神裏有許多玩味:“你讓我很意外。”
梅川不作聲,手上的銀杏葉被緩緩地揉搓著。
太子俯身靠近她,離她越來越近,曖昧道:“從前,本王不喜歡藥味。但是,你身上的藥味很好聞,尤勝花香。”
梅川猛地站起身來。
“殿下想必會錯了意。”
太子將折扇搖了搖:“本王早該想到,你並非尋常女子。如今父皇留你在宮中日日伺藥,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他倏爾將折扇合起,置於她的下頜,胸有成竹道:“本王與聰明人說話,向來開門見山。若你支持本王到底,來日,許你良娣之位,如何?”
梅川不理會他,端著簸籮,扭頭便走。
太子在身後道:“人生最難得的,是成全二字。本王願與梅姑娘,彼此成全。”
因查無憑據,案情無有進展,三司府衙審了數次,且迫於周貴妃明裏暗裏的施壓,最終,還是將周司馬放了出來。
周貴妃一心想著慶祝一番。
一則,陛下大病初愈,需衝一衝;二則,給兄弟壓壓驚;三則,也讓闔宮的人瞧瞧,周家此次有驚無險,地位穩牢。她依然是陛下跟前兒最風光的貴妃,心坎兒上離不得的人。
恰好,逢著三月三,上巳節,又是養女南平公主的生辰。
周貴妃便決定在瓊音閣大辦酒宴。
人群中,梅川又看到了苻妄欽。
他還是一身黑袍。不過才數日,似乎清減了些許,下巴上有青色的胡茬。
她看向他。
他不肯與她對視。
隻低頭飲酒,不看她。
酒宴之上。
歡歌笑語。
穿著華麗衣裳的宮廷舞姬們,娉婷起舞。
高處當中坐著的梁帝,低聲與淮王說著什麽。坐在他身旁的周貴妃卻時不時向苻妄欽看去。
一曲畢。
周貴妃笑向眾人道:“今日,乃南平公主生辰。公主乃陛下與本宮心頭所愛,本宮私心想讓她多陪在身邊幾年,怎也不舍得她出嫁。可如今卻覺得苻將軍與公主,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她的目光落到苻妄欽的身上:“苻愛卿,若選你為南平駙馬,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