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起了卦,看著自己畫出的卦象,迴憶著《易經》裏的卦辭,將蓍草收迴袖筒裏:“走吧,天色不早了。”


    胡梓追問道:“卦象怎麽樣?咱們要往哪個方向走?”


    張玄一攤手:“跟沒有占卜一樣.....”他指指畫在地上的陰陽爻,“看,最後得到的卦象六爻分別是陽、陽、陰、陰、陰、陽,這是第四十二卦——‘益’卦。我不擅解卦,按照我對‘益’卦卦辭的理解,這次當是應了‘有孚惠心,勿問元吉’一句。意思是說‘懷著一顆使天下人受惠的仁慈之心,不用占卦問卜就知道是大吉大利’......這跟沒說沒什麽區別。”


    胡梓笑道:“這就是所謂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張玄跟著笑笑,隨手拂去了地上的痕跡,站起身來。“啪嗒”一聲,一麵銅鏡從他的袖筒裏滑落出來。


    胡梓彎下腰撿起銅鏡,撫摩著粗糙的青銅鏡麵,道:“這......不是那山洞裏的鎮妖鏡嗎?張真人和丘道長還真放心把這種寶物交給你啊......”


    張玄撇撇嘴:“這鏡子現在還真沒什麽大用,你沒看到它周邊的卦象全都黯淡下去了嗎?八卦鏡鎮妖驅邪,靠的是八卦之力。伏羲氏當年為了鑄造鎮妖鏡,將八卦之力封進了這麵寶鏡。但真武大帝用它來封禁邪靈,千年時光已經耗盡了它的元氣,早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有群妖辟易的效果了......”


    胡梓問道:“如果它沒用,那你還帶著它做什麽?”


    張玄把寶鏡揣進懷裏:“當然咯,它再怎麽說也是伏羲氏親手打造的神器,不可能一點作用也沒有......八卦鏡自古以來就是震懾邪魅的吉祥之物,銅鏡還有驅兇、辟邪之效。葛洪在《抱樸子》中有言,‘萬物之老者,其精係,能記人之形惑人,唯不能易鏡中之真形。’以前道士入山,常背銅鏡,據說有‘邪魅不敢近,自見其形,必反卻走轉’的功效......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就有‘我聞照妖鏡,及於神劍鋒’的詩句。鎮妖鏡就算失了卦象之力,至少也有妖鬼不敢近身的效果。”


    胡梓痛苦地捂住耳朵:“天啊,怎麽每次我一問你什麽問題,你就要引經據典地說上一大堆啊......你煩不煩啊......”


    張玄麵露尷尬之色,悻悻地說:“我平時隻修內丹和劍道,哪裏會去看這些東西......這些都是跟著師兄現學現賣的。”


    胡梓‘噗嗤’一笑:“我就說嘛,你怎麽總跟個老頭子似的,原來是跟著丘道長學的......”


    張玄拍拍身上的塵土,拂袖而去:“別貧嘴了,要是再過兩個時辰還找不到村鎮,今天就少不得要露宿野外了!”


    胡梓吐吐舌頭,快步跟上了張玄。


    事實證明,蜿蜒曲折的山路還是不好走的。盡管張玄和胡梓都不是普通人,但還是沒能走出去。


    張玄脫下外袍,扔給胡梓:“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隻能在這裏露宿一宿了。我武當弟子,通宵打坐修煉靜功是常有之事,我就在這樹下打坐冥想一晚即可,你把這衣服鋪在地上休息吧。”


    胡梓感激一笑,把道袍扔還給張玄:“夜裏山上風大,你自己留著穿吧,本小姐可不想睡在地上!”說罷,足尖點地縱身一躍,輕輕巧巧地跳上了高樹枝幹,在梢頭輕盈而立:“我就在樹上歇息一晚好了。”


    張玄看著胡梓的輕盈身姿,暗讚一聲不愧是天狐一族。叮囑了一句“千萬別掉下來”,將道袍披迴身上,摘下腰間葫蘆,準備小酌幾杯。


    胡梓笑罵道:“你這道士每天嗜酒如命,真是個酒鬼!”


    張玄舉起酒葫蘆,對著天空虛敬了一下:“好酒的不一定是酒鬼,也有可能是酒仙嘛......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胡梓掰下一根小樹枝扔到張玄的頭上:“好酒就承認自己貪杯,哪來這麽多說詞......”


    張玄喝了幾口酒,咂咂嘴,道:“說實在的,我喝酒還真不是因為覺得酒有多好喝,實在是要以飲酒助我修行。似醉非醉之間,神識混混沌沌,大有《南華經》所言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之感。我當年修習元神離體之法的時候,多虧了杜康之力才能成功。隻可惜現在養成了習慣,沒有美酒就像少了三分功力.......”


    兩人正談話間,忽然聽見天空之中傳來了一陣淒厲的叫聲。胡梓猛地抬頭,隻見一團黑影從山林上方掠過,轉眼就不見了蹤影。


    胡梓看著黑影消失的方向,問道:“小道士,那是什麽?”


    張玄暢飲正酣,放下葫蘆,打了個酒嗝,輕描淡寫地說:“鬼車......也叫九頭鳥。你應該聽說過吧?”


    胡梓猛地瞪大了雙眼。


    她當然聽說過這種傳說中的怪鳥。


    九頭鳥的傳說起源甚早,傳播極廣,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域,九頭鳥的形象也大有差異。


    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中記載:“鬼車,春夏之間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嶺外尤多。愛入人家,爍人魂氣。”


    《正字通》則有不同的記載:“鶬鸆,一名鬼車鳥,一名九頭鳥,狀如鵂鶹,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見火光輒墮。”


    還有說法稱,九頭鳥本來有十個頭,古聖人周公曾經命令庭氏【注:“庭氏”為周時官名,負責射殺都城附近的鴟鴞、狼、狐之類夜間鳴叫的鳥獸。】射殺它,但射手連發三箭,都不能命中這隻妖鳥。於是天帝命令天狗下凡,咬下了鬼車的一個頭。這個斷頭的頸項始終滴血不止,被它的血滴到的人家,必有兇咎。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間傳說中,誤將“鬼車”和會盜取孩童的“姑獲鳥”混淆在了一起,認為九頭鳥也會抓取人們的孩子。


    胡梓按下驚訝的心情,問道:“你是怎麽知道那是‘鬼車’的?”


    張玄遙遙望著鬼車飛去的方向,迴想著遙遠的往事,悠悠說道:“因為我真的見過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煞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魚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魚丸並收藏鎮煞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