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強忍心下的震驚,快步返迴五龍宮,要把這個消息補充報告給丘玄清。


    離丘玄清的房間還有八丈遠,張玄就聞到了走廊中彌散的酒氣。張玄臉上嚴肅的表情瞬間散去,驚喜地衝進丘玄清的房間,推金山、倒玉柱,轟然拜倒:“不肖弟子張玄,拜見師父!”


    屋內,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緩緩轉過身來,嗬嗬笑道:“你我師徒一別多年,今日見你已經長大成人,為師甚是欣慰啊!”


    人們總會用“鶴發童顏”這個詞來形容一個顯得年輕的老人。但眼前這個老者,不僅麵色紅潤,就連發色也是偏向黑色的深灰色。他正跟丘玄清站在一起,兩相比較,六十五歲的丘玄清顯得比他老多了。有詩為證:


    碧潭深處一真人,貌似桃花體似銀。


    鬢發未斑緣有術,紅顏不老為通神。


    正是丘玄清和張玄的師父,丹道宗師張三豐!


    張玄抬起頭來,正要迴師傅的話,就見張三豐舉起手中的酒葫蘆,打了個酒嗝:“今日你我師徒重聚,乃是一大樂事,當浮一大白!來,喝酒!”


    張玄哭笑不得:“師父!今天有正事啊!師兄他還沒跟你說嗎?”


    張三豐微微一笑:“玄清他當然跟我說了,為師也算到了今日將有大事發生,不然怎麽會特意在今天趕迴來呢?隻是......不管發生了什麽事,難道能比你我師徒重逢還重要麽?嗯?”


    張玄無奈,隻得舉起自己的酒葫蘆,與張三豐真人共飲了一口。


    張三豐滿滿地飲下一口瓊漿,品味了一下,又笑著對門外問道:“門外的小姑娘,偷聽了好半天,可否給老朽一個薄麵,進來見見老朽啊?”


    匿形在門外的胡梓聞言輕笑一聲,現形出來,走進屋內,大大方方地與張三豐見禮道:“晚輩胡梓,家父乃是南嶽大帝麾下仙官,見過張真人。”又轉頭對丘玄清行禮道:“晚輩在武當多有叨擾,還要多謝丘道長不究之情。”


    張三豐笑道:“哈哈,好一個體麵的女娃兒,小玄子眼光倒是不賴......”


    張三豐早已超凡脫俗,不去顧及張玄和胡梓臉上的羞赧之色。但丘玄清是忠厚長者,可不能看著自己的小師弟坐立不安,趕快岔開話題:“師父,還是先把那邪靈的事情先講予師弟吧。”


    張三豐品了一口酒,道:“小玄子,多年不見,為師來考校考校你。在經書中,真武大帝是怎樣得道的?”


    這自然難不倒張玄:“迴師父的話,真武帝君原來是淨樂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長大成人後,唯務修行,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不願繼承王位。後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遊覽東海之時又遇天神授以寶劍。而後入太和山修煉,居四十二年功成圓滿,白日飛升。玉皇大天尊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並將太和山易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真武不足以當之’。”


    張三豐笑道:“好,雖然你精於劍道,但還是沒有荒廢功課。除了這個,民間還有個傳說,你聽過沒有?說是真武大帝為示修道決心,剖開腹部將腸肚丟入河中,因而得道。但得道之後,腸肚變作龜蛇兩仙,四處作祟,被真武大帝以神力降伏......”


    張玄搖搖頭:“此等民間傳聞,弟子未曾聽過......”他看看一臉迷惑的胡梓,解釋道:“經書上說,龜蛇乃六天魔王以坎離二氣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躡於足下,成為真武大帝的部將龜蛇二將。方才家師所說的傳說,應當是民間自編的版本......”


    張三豐笑眯眯地看著正在交談的兩個年輕人,又說:“然而既能來風,必有空穴!此等傳言,豈能無因?”


    張玄猛地想到了山洞裏的那個邪靈。


    果然,張三豐緊接著就說:“當年真武大帝得道飛升之時,確實在人間留下了東西。不過不是他的肚腸,而是他的一點邪念!真武大帝自幼修持,邪念甚少,隻有那麽一點點。可真武本人修為通天徹地,在真神中也是鳳毛麟角,因此這一點邪念也不是好對付的。本來它應該被永鎮武當,可今日竟脫封而去......一定是封印之物出了問題。”


    張玄趕快從懷中掏出了那塊青銅八卦鏡:“師父您看,是這個嗎?”


    張三豐長歎一聲:“天意啊!當年黃河中浮出一匹龍馬,背負著圖案獻給伏羲氏。伏羲氏觀河圖而演八卦,鑄以青銅,驅妖鎮邪。真武大帝正是以此鎮妖鏡來鎮住邪靈,不想今日竟歸於你手!也罷,這是天意啊!”


    張玄愧疚萬分,拜倒在地:“弟子一時失察,誤走邪靈,萬死莫贖!”


    丘玄清趕快把他扶了起來,安慰道:“師弟莫慌,邪靈亂世還需十年之久,尚有補救之法。”


    張玄豁然抬頭:“還請師父師兄有以教我!”


    張三豐定定地看了張玄一會兒,忽然狡黠一笑:“武當弟子張玄,誤縱妖魔出世,釀成大錯。然蒼生何辜,怎該遭此橫禍?武當五龍宮弟子張玄,聽令!”


    張玄單膝跪地:“弟子聽令!”


    張三豐拿過張玄背後的斬鬼劍,朗聲下令:“為師命你下山曆練,守正驅邪、除魔衛道。十年之內,務必雲遊九州,做足七七四十九件功績。十年之後邪靈出世之時,以你心中劍道,斬妖除魔!”


    張玄熱血沸騰:“弟子謹奉師命!”


    張三豐執劍大喝:“五龍宮弟子張玄接劍!”


    這是當年張玄受劍的儀式,而今張三豐要再將它重複一遍!


    張玄正跪於地:“弟子接劍!”


    “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憑三尺之神鋒,以製之非道。光騰七曜,威攝萬靈,凡有指唿,無不迴應,吾今付汝,切宜珍藏。“


    “是!”


    道士在訓誡後,授劍予弟子,以法劍交接證盟於天地。弟子法劍應用之有道,法劍可用於防身,也可用於斬邪,違此妄用則不可——


    張玄與張三豐一起咒劍盟誓:“神劍非鐵,化氣於身;取彼日月,煉以丙丁。三年劍成,斬邪戮人;不殺無罪,不伐忠臣。有違此而妄用者——“


    “如師此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煞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魚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魚丸並收藏鎮煞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