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以後的發展
而後張立行帶著大舅的兒子錢炳忠,二舅的兒子錢秉福,三舅的兒子錢炳文,去工商所登記,取得經營許可。
三家超市的名字也是張立行給他們取的,大舅家開的超市叫‘維維小熊’,二舅家開的超市叫‘芙蓉新盛’,三舅家開的超市叫‘萬萬必達’。
從名字可以看出張立行對這三家超市未來的發展思路,那就是讓大舅二舅他們做連鎖超市,讓三舅家做連鎖商場。
在這三家超市發展的過程中,張立行當然會出謀劃策,讓他們盡快做大做強,成為行業翹楚。
當然,這隻是張立行的構想,至於他們三家超市最後會不會按照張立行的想法去發展,這也是個未知數,畢竟世事難料,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也許開幾年就關了也不一定。
至於說好的股份,張立行也不可能隻停留在口頭的約定上,現在還沒賺到錢,那當然什麽都好說,但萬一以後生意做大了,張立行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講良心。
良心跟利益相比,有幾個堅持的住?
張立行草擬了三份字據協議,將事情的前前後後都詳細列明,然後雙方沒有異議就簽字按手印。
“若欣,在這簽字,按手印。”
這三份協議裏麵,張立行沒有寫自己,而是寫文若欣的名字,讓文若欣持有這三家的股份。
張立行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自己沒有精力管太多,最多也就是出出主意,經營這方麵還是那三個舅舅家來打理,要不然,就不會隻占三成股份了。
二來也是為了給文若欣安全感,以前因為害怕受到情感傷害,張立行對文若欣刻意疏遠,這無疑會讓文若欣懷疑張立行對她的真心,現在張立行主動把股份送給她,無疑是表示自己對她的真心。
文若欣此時是知道張立行對這三家超市長遠規劃的,如果發展順利,那麽這三家超市的業務將遍及全國。
這將是何等的規模,又價值幾何!
但張立行卻主動將股份登記在自己名下,這讓文若欣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自己竟然成為三家超市的股東,份量不輕,喜的是張立行對自己的真心付出,真真正正把自己當妻子看待。
在文若欣看來,張立行的真心比這股份更重要。
按照張立行的指引,文若欣簽下了名字,也按了手印,三份字據全部一式兩份,各家好好保存。
簽完字後,張立行就開始忙著牽線搭橋,打通進貨渠道。
得益於早就和義烏那邊有了合作,張立行在進貨渠道這方麵那是有極大的優勢,不但可以拿到當地供銷社沒有的稀罕貨,還能做到種類齊全,價廉物美。
開超市能做到這一步,那真是想不賺錢都難。
至於一些義烏沒有的商品,直接去找廠家那是沒用的,區區三個超市的進貨量,人家工廠根本沒空搭理。
於是張立行就和當地供銷社合作,從他們那裏拿貨,這些產品基本是多少錢來,就多少錢去,不賺錢。
按照張立行的說法,就是這些商品已經被供銷社賺了一次錢,如果我們再加價售賣那就是在砸招牌,不賺錢賣這些商品,為的是留住客人。
這些都是張立行手把手的教,跑義烏也是張立行帶著三個表弟親自跑,這一番下來,大家都是對張立行很感動。
二舅媽的兒子錢秉福說道:“姐夫這是在拉我們啊,如果不是念在親戚的份上,他完全可以自己做這生意,就算自己忙不過來,他也可以用那合作的方式請人做,哪裏還用的上我們。”
大舅的兒子錢炳忠說道:“姐夫這麽好,我們還有什麽說的呢,隻希望以後生意越做越大,讓姐夫多分點錢,要不然,真是良心過意不去。”
三舅的兒子錢炳文也跟著說道:“對對對,我們三家算是托了姐夫的福,這一陣忙下來,我覺的有姐夫帶路,我們絕對發財。”
確實如此,跟著什麽樣的人,那就能有什麽樣的感覺,而這感覺往往就是信心的來源。
張立行這一路帶著他們見了不少的人,所有人對張立行都分外客氣,特別是那些義烏的老板,他們見到張立行,那就跟見到了親祖宗一樣,恨不得把張立行供起來燒香磕頭,可見張立行的影響力。
跟著這樣的人,傻子都知道能做大事業。
“聊什麽呢?”
“沒什麽,說跟著姐夫有肉吃呢。”
“對對對,姐夫厲害,我們也不能給你丟臉啊。”
三人說著話,張立行這時來了,這段時間跑渠道,三人跟著張立行都是熟悉熱絡起來,說話也不見外了。
“坐,坐。”
張立行讓三人坐下,然後說道:“現在貨物這方麵基本是差不多了,等過幾年超市開起來了,上了規模,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家主動找上門,所以這方麵不用擔心。”
三人紛紛點頭。
張立行又說道:“我大概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先把超市開起來,等賺了錢,別人自然會來問超市是怎麽開的,進貨是哪裏進的,有什麽竅門之類的。
到了那時候,就是我們開分店的時候了,我們可以把這些人都發展成自己的分店,收他們一點加盟費,讓他們可以用我們的超市名字去開店,然後又在我們這裏進貨,隻要分店數量起來了,不但加盟費是一筆不小的錢,光是給他們供貨就能賺翻了。”
錢秉福想了想,問道:“姐夫,我們收他們加盟費,他們能給嗎?他們也可以像我們一樣開店,自己去聯係渠道,何必讓我們賺錢?”
張立行微微一笑,迴道:“這些日子,如果我不帶你們跑這些渠道,你們能找到這渠道嗎?你們就算找到了,能找的這麽齊全嗎?就算齊全了,價錢能有現在這麽低嗎?”
錢秉福,錢炳忠,錢炳文三人都搖搖頭,說不能。
他們三個在見到張立行之前,連義烏在那裏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一個小小的義烏,竟然能把小商品做到這麽全,這麽精,這是完全想不到的。
而後張立行帶著大舅的兒子錢炳忠,二舅的兒子錢秉福,三舅的兒子錢炳文,去工商所登記,取得經營許可。
三家超市的名字也是張立行給他們取的,大舅家開的超市叫‘維維小熊’,二舅家開的超市叫‘芙蓉新盛’,三舅家開的超市叫‘萬萬必達’。
從名字可以看出張立行對這三家超市未來的發展思路,那就是讓大舅二舅他們做連鎖超市,讓三舅家做連鎖商場。
在這三家超市發展的過程中,張立行當然會出謀劃策,讓他們盡快做大做強,成為行業翹楚。
當然,這隻是張立行的構想,至於他們三家超市最後會不會按照張立行的想法去發展,這也是個未知數,畢竟世事難料,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也許開幾年就關了也不一定。
至於說好的股份,張立行也不可能隻停留在口頭的約定上,現在還沒賺到錢,那當然什麽都好說,但萬一以後生意做大了,張立行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講良心。
良心跟利益相比,有幾個堅持的住?
張立行草擬了三份字據協議,將事情的前前後後都詳細列明,然後雙方沒有異議就簽字按手印。
“若欣,在這簽字,按手印。”
這三份協議裏麵,張立行沒有寫自己,而是寫文若欣的名字,讓文若欣持有這三家的股份。
張立行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自己沒有精力管太多,最多也就是出出主意,經營這方麵還是那三個舅舅家來打理,要不然,就不會隻占三成股份了。
二來也是為了給文若欣安全感,以前因為害怕受到情感傷害,張立行對文若欣刻意疏遠,這無疑會讓文若欣懷疑張立行對她的真心,現在張立行主動把股份送給她,無疑是表示自己對她的真心。
文若欣此時是知道張立行對這三家超市長遠規劃的,如果發展順利,那麽這三家超市的業務將遍及全國。
這將是何等的規模,又價值幾何!
但張立行卻主動將股份登記在自己名下,這讓文若欣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自己竟然成為三家超市的股東,份量不輕,喜的是張立行對自己的真心付出,真真正正把自己當妻子看待。
在文若欣看來,張立行的真心比這股份更重要。
按照張立行的指引,文若欣簽下了名字,也按了手印,三份字據全部一式兩份,各家好好保存。
簽完字後,張立行就開始忙著牽線搭橋,打通進貨渠道。
得益於早就和義烏那邊有了合作,張立行在進貨渠道這方麵那是有極大的優勢,不但可以拿到當地供銷社沒有的稀罕貨,還能做到種類齊全,價廉物美。
開超市能做到這一步,那真是想不賺錢都難。
至於一些義烏沒有的商品,直接去找廠家那是沒用的,區區三個超市的進貨量,人家工廠根本沒空搭理。
於是張立行就和當地供銷社合作,從他們那裏拿貨,這些產品基本是多少錢來,就多少錢去,不賺錢。
按照張立行的說法,就是這些商品已經被供銷社賺了一次錢,如果我們再加價售賣那就是在砸招牌,不賺錢賣這些商品,為的是留住客人。
這些都是張立行手把手的教,跑義烏也是張立行帶著三個表弟親自跑,這一番下來,大家都是對張立行很感動。
二舅媽的兒子錢秉福說道:“姐夫這是在拉我們啊,如果不是念在親戚的份上,他完全可以自己做這生意,就算自己忙不過來,他也可以用那合作的方式請人做,哪裏還用的上我們。”
大舅的兒子錢炳忠說道:“姐夫這麽好,我們還有什麽說的呢,隻希望以後生意越做越大,讓姐夫多分點錢,要不然,真是良心過意不去。”
三舅的兒子錢炳文也跟著說道:“對對對,我們三家算是托了姐夫的福,這一陣忙下來,我覺的有姐夫帶路,我們絕對發財。”
確實如此,跟著什麽樣的人,那就能有什麽樣的感覺,而這感覺往往就是信心的來源。
張立行這一路帶著他們見了不少的人,所有人對張立行都分外客氣,特別是那些義烏的老板,他們見到張立行,那就跟見到了親祖宗一樣,恨不得把張立行供起來燒香磕頭,可見張立行的影響力。
跟著這樣的人,傻子都知道能做大事業。
“聊什麽呢?”
“沒什麽,說跟著姐夫有肉吃呢。”
“對對對,姐夫厲害,我們也不能給你丟臉啊。”
三人說著話,張立行這時來了,這段時間跑渠道,三人跟著張立行都是熟悉熱絡起來,說話也不見外了。
“坐,坐。”
張立行讓三人坐下,然後說道:“現在貨物這方麵基本是差不多了,等過幾年超市開起來了,上了規模,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家主動找上門,所以這方麵不用擔心。”
三人紛紛點頭。
張立行又說道:“我大概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先把超市開起來,等賺了錢,別人自然會來問超市是怎麽開的,進貨是哪裏進的,有什麽竅門之類的。
到了那時候,就是我們開分店的時候了,我們可以把這些人都發展成自己的分店,收他們一點加盟費,讓他們可以用我們的超市名字去開店,然後又在我們這裏進貨,隻要分店數量起來了,不但加盟費是一筆不小的錢,光是給他們供貨就能賺翻了。”
錢秉福想了想,問道:“姐夫,我們收他們加盟費,他們能給嗎?他們也可以像我們一樣開店,自己去聯係渠道,何必讓我們賺錢?”
張立行微微一笑,迴道:“這些日子,如果我不帶你們跑這些渠道,你們能找到這渠道嗎?你們就算找到了,能找的這麽齊全嗎?就算齊全了,價錢能有現在這麽低嗎?”
錢秉福,錢炳忠,錢炳文三人都搖搖頭,說不能。
他們三個在見到張立行之前,連義烏在那裏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一個小小的義烏,竟然能把小商品做到這麽全,這麽精,這是完全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