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出發那日,薑羨餘突然跟上來,說:「我……我想去金陵找他。」
問問他,願不願意跟我走。
第四十五章 前世:同心陌路他終究無法奢求謝承與……
去金陵找謝承,是薑羨餘考慮許久才做下的決定。
科考放榜在即,謝承離家已有兩個多月,期間沒有給薑羨餘寄過一封信,寄迴謝家的家書當中恐怕也沒捎帶過他隻言片語——否則謝父和謝母怎會不提?
薑羨餘知道,對方這是還在生他的氣。
薑柏舟寄迴來的信中,也隻說謝承考試很順利,如今又同段大哥結實了一些有識之士,整日討論學問。
他沒有問過薑羨餘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好好讀書,就仿佛……已經不在乎了。
薑羨餘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不甘心。
得知身世之前,他曾暢想與謝承並肩入朝,一展抱負;得知身世後,他知道自己註定「碌碌無為」,與謝承陌路殊途。就算沒有他與謝承的那場爭吵,待謝承高中,他們也註定走向不同的路。
可是,在明白自己對謝承的心意不止於兄弟之情之後,心中愈發悔恨不甘,後悔不該同他吵架冷戰,互不理睬;不甘從此陌路,見麵不識。
但是沒有人教他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不甘心」,除了放棄謝承,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遠走高飛。
所以他想去找謝承,問問他願不願意跟自己走,天大地大,四海為家。
或者以謝承的聰明才智,說不定會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他沒敢告訴家裏人自己要去金陵找謝承,而是留書說要和任逍遙去嶺南玩幾天。
這是他給自己留的退路。若是謝承對他無意,他卻懷著別樣的心思,自然無顏再與謝承做兄弟。正好離家散散心,也給彼此留點自在空間。
任逍遙這次的目的地原本是嶺南,聽說薑羨餘要去金陵,為的還是困擾了如此之久的感情問題,自覺有自己胡說八道的責任,於是決定陪薑羨餘走一趟。
有了上次離家出走被發現的經驗,這次薑羨餘將寫好的書信交給一個小乞兒,讓他第二天傍晚送去薑家。自己則借著給任逍遙送行的名義,一大早就離開了家。
在任逍遙的掩護下,他乘快船,當日晚間就抵達了金陵。
滿金陵都傳著謝承高中解元、在今日的鹿鳴宴上大放異彩的消息,薑羨餘替他高興,卻沒想到會剛好同他錯過。
「他好像從鹿鳴園出來就去了碼頭,聽說是乘船返迴了揚州。」
任逍遙打探迴來的消息,讓薑羨餘著實愣住了。
「沒道理走得這麽急——」薑羨餘不解,甚至有了不好的念頭,「會不會是謝家出事了?」
任逍遙卻否定了他的猜測:「我們今早離家時,謝家還好好的。就算有什麽事情,消息也不會比咱們更快到金陵。」
薑羨餘一想也覺得有理,同時更加不解,何事能讓謝承連去段大哥家中收拾行李的功夫都沒有,直接返迴揚州?
任逍遙見他蹙眉,寬慰道:「咱們迴揚州看看不就知道了。」
薑羨餘卻愣住沒說話,心裏思緒萬千。
謝承中了解元,他應該為他高興的。可高興之餘,心底更多的卻是失落。
原來謝承遠比他想像中出類拔萃、前程遠大,而他卻是罪臣之後,有龍陽之癖,如何能叫謝承放棄一切跟他走?
今日這般陰差陽錯,仿佛是天意如此,好讓他清醒,不該阻擋謝承入閣拜相的腳步。
而他也是好不容易成功離家,若是再迴去,不但解釋不清自己為何留書跑去嶺南又折返,往後還會被嚴加看管,來日還要眼睜睜看著謝承登科及第,娶妻生子……
「不……」薑羨餘喃喃著搖頭,「我不迴去。」
他不敢再靠近謝承了。
任逍遙沒見過薑羨餘這麽優柔寡斷的人,更不知道他到底在擔心猶豫什麽。在他看來,人活一世就當順應己心,肆意瀟灑。於是直言道:「你都追到這兒了,不問問他心裏怎麽想,真能甘心?」
薑羨餘看了他一眼,張了張唇,最後還是低下了頭。
沉默了好一會兒,他忽然起身,仿佛是鼓足了勇氣,說:「我、我給他寫信。」
寫一封信悄悄送到他手中,向他道歉,問他願不願意跟他走。
【謝承:
見字如麵。
前番爭執是我之過,既未能體諒你的苦心,也未能坦誠我的心事,歉疚良多,厚顏請你諒解,不要同我計較。
此番離家隻為散心,若你不再怪我,盼與你同路,於金陵相候。若你不便,煩請告知我父母,不必為我憂心。
——薑羨餘親筆】
信的內容很短,多餘的心思他暫時不敢透露,但還是斟字酌句寫了許久,又寫了一封信封在外頭,這才托任逍遙寄出。
「送到東街覃府,給覃雲漢。」
今晚他沒有歸家,爹娘應該正在四處找他。明日傍晚收到他離家出走的書信,估計就要大發雷霆了。
他要拐跑謝承,肯定不能把信直接寄到謝家,更不能引起他爹娘的注意。否則他們就會知道這信來自金陵,而他也在金陵。
所以他在外邊那封信裏叮囑覃雲漢不要聲張,悄悄把裏麵那封信送到謝承手中。
覃雲漢平日愛玩鬧,但關鍵時候靠得住,如今他要做的就是等,等謝承迴信,給他準話,判他生死。
問問他,願不願意跟我走。
第四十五章 前世:同心陌路他終究無法奢求謝承與……
去金陵找謝承,是薑羨餘考慮許久才做下的決定。
科考放榜在即,謝承離家已有兩個多月,期間沒有給薑羨餘寄過一封信,寄迴謝家的家書當中恐怕也沒捎帶過他隻言片語——否則謝父和謝母怎會不提?
薑羨餘知道,對方這是還在生他的氣。
薑柏舟寄迴來的信中,也隻說謝承考試很順利,如今又同段大哥結實了一些有識之士,整日討論學問。
他沒有問過薑羨餘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好好讀書,就仿佛……已經不在乎了。
薑羨餘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不甘心。
得知身世之前,他曾暢想與謝承並肩入朝,一展抱負;得知身世後,他知道自己註定「碌碌無為」,與謝承陌路殊途。就算沒有他與謝承的那場爭吵,待謝承高中,他們也註定走向不同的路。
可是,在明白自己對謝承的心意不止於兄弟之情之後,心中愈發悔恨不甘,後悔不該同他吵架冷戰,互不理睬;不甘從此陌路,見麵不識。
但是沒有人教他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不甘心」,除了放棄謝承,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遠走高飛。
所以他想去找謝承,問問他願不願意跟自己走,天大地大,四海為家。
或者以謝承的聰明才智,說不定會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他沒敢告訴家裏人自己要去金陵找謝承,而是留書說要和任逍遙去嶺南玩幾天。
這是他給自己留的退路。若是謝承對他無意,他卻懷著別樣的心思,自然無顏再與謝承做兄弟。正好離家散散心,也給彼此留點自在空間。
任逍遙這次的目的地原本是嶺南,聽說薑羨餘要去金陵,為的還是困擾了如此之久的感情問題,自覺有自己胡說八道的責任,於是決定陪薑羨餘走一趟。
有了上次離家出走被發現的經驗,這次薑羨餘將寫好的書信交給一個小乞兒,讓他第二天傍晚送去薑家。自己則借著給任逍遙送行的名義,一大早就離開了家。
在任逍遙的掩護下,他乘快船,當日晚間就抵達了金陵。
滿金陵都傳著謝承高中解元、在今日的鹿鳴宴上大放異彩的消息,薑羨餘替他高興,卻沒想到會剛好同他錯過。
「他好像從鹿鳴園出來就去了碼頭,聽說是乘船返迴了揚州。」
任逍遙打探迴來的消息,讓薑羨餘著實愣住了。
「沒道理走得這麽急——」薑羨餘不解,甚至有了不好的念頭,「會不會是謝家出事了?」
任逍遙卻否定了他的猜測:「我們今早離家時,謝家還好好的。就算有什麽事情,消息也不會比咱們更快到金陵。」
薑羨餘一想也覺得有理,同時更加不解,何事能讓謝承連去段大哥家中收拾行李的功夫都沒有,直接返迴揚州?
任逍遙見他蹙眉,寬慰道:「咱們迴揚州看看不就知道了。」
薑羨餘卻愣住沒說話,心裏思緒萬千。
謝承中了解元,他應該為他高興的。可高興之餘,心底更多的卻是失落。
原來謝承遠比他想像中出類拔萃、前程遠大,而他卻是罪臣之後,有龍陽之癖,如何能叫謝承放棄一切跟他走?
今日這般陰差陽錯,仿佛是天意如此,好讓他清醒,不該阻擋謝承入閣拜相的腳步。
而他也是好不容易成功離家,若是再迴去,不但解釋不清自己為何留書跑去嶺南又折返,往後還會被嚴加看管,來日還要眼睜睜看著謝承登科及第,娶妻生子……
「不……」薑羨餘喃喃著搖頭,「我不迴去。」
他不敢再靠近謝承了。
任逍遙沒見過薑羨餘這麽優柔寡斷的人,更不知道他到底在擔心猶豫什麽。在他看來,人活一世就當順應己心,肆意瀟灑。於是直言道:「你都追到這兒了,不問問他心裏怎麽想,真能甘心?」
薑羨餘看了他一眼,張了張唇,最後還是低下了頭。
沉默了好一會兒,他忽然起身,仿佛是鼓足了勇氣,說:「我、我給他寫信。」
寫一封信悄悄送到他手中,向他道歉,問他願不願意跟他走。
【謝承:
見字如麵。
前番爭執是我之過,既未能體諒你的苦心,也未能坦誠我的心事,歉疚良多,厚顏請你諒解,不要同我計較。
此番離家隻為散心,若你不再怪我,盼與你同路,於金陵相候。若你不便,煩請告知我父母,不必為我憂心。
——薑羨餘親筆】
信的內容很短,多餘的心思他暫時不敢透露,但還是斟字酌句寫了許久,又寫了一封信封在外頭,這才托任逍遙寄出。
「送到東街覃府,給覃雲漢。」
今晚他沒有歸家,爹娘應該正在四處找他。明日傍晚收到他離家出走的書信,估計就要大發雷霆了。
他要拐跑謝承,肯定不能把信直接寄到謝家,更不能引起他爹娘的注意。否則他們就會知道這信來自金陵,而他也在金陵。
所以他在外邊那封信裏叮囑覃雲漢不要聲張,悄悄把裏麵那封信送到謝承手中。
覃雲漢平日愛玩鬧,但關鍵時候靠得住,如今他要做的就是等,等謝承迴信,給他準話,判他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