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正德元年、
五月初一、
金坷垃工廠快要建設完畢了,正德皇帝的婚禮典禮也要舉辦了。
正德皇帝的婚禮地點就在乾清宮,時間也快要敲定了。
至於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敲定具體的日子,原因就是欽天監還沒有算好日子。
別說正德皇帝,後世普通人結婚都會挑個好日子結婚,
這正德皇帝結婚更要挑選一個良辰吉日。
正德皇帝的生辰八字、兩名妃子的生辰八字、先帝弘治皇帝的生辰八字、張太後的生辰八字、妃子的父母的生辰八字都是欽天監需要考慮的方麵。
反觀王資和他那七個“聖婚”的妻子,早就完成了他們的婚禮。
王資這邊的婚禮就沒多隆重複雜了,
不論怎麽說,王資和這些女子的婚姻也不是大明傳統意義上的正統婚配,都是屬於不是側室的側室。
沐兒對於突然間多出來的七個“姐妹”並沒有多麽反感,反而覺得終於有人能幫夫君傳宗接代了。
而這七名女子也是天天待在房間裏坐著,
除了偶爾出來和其他幾個“姐妹”交流一下女紅或者詩歌外,
甚至王資都忘了自己多了七個老婆。
但王資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因為正德皇帝已經開始給王資寫婚禮請柬了。
準確來說並不是正德皇帝給王資寫請柬,
而是身為現在後宮之首的張太後給王資那六個誥命夫人寫請柬。
誥命夫人與一般女子最大的區別就是誥命女子會在每次皇家有什麽隆重儀式的時候,收到後宮之主的邀請,
現在正德皇帝還沒有皇後,後宮之主還是張太後,
所以張太後就負責操辦邀請這些女子參加正德皇帝婚禮的請柬。
一名張太後的身邊的老太監雙手捧著一個木托盤跪在了張太後麵前,
而老太監審核站有一排的太監,每個太監手中都捧著一個木托盤。
每個木托盤裏都放有太監們寫好的請柬。
張太後也不會真的親自給大明的所有誥命夫人去書寫請柬,
那麽多需要被邀請人,如果張太後人人都親自書寫請柬,先不說張太後能不能寫完這麽多請柬,
就說都讓張太後親筆書寫的話,怎麽體現不同等級的誥命夫人在皇家眼中的不同重視程度呢?
大部分誥命夫人的請柬都是太監書寫好,張太後簽名就好,
如果張太後都懶得簽字了,甚至可以讓太監直接簡單的蓋個張太後自己的印章就行了。
稍微重要的人張太後就親自用她的金璽蓋章,
最重要的誥命夫人張太後會從頭到尾的親手書寫她的請柬。
需要張太後親手寫好的請柬張太後早就寫好了,
剩下的這些就是太監寫好,呈給張太後抉擇,
看看張太後到底是簡簡單單簽個名字,還是名字都懶得簽讓太監隨便蓋個章就好。
這裏麵就能體現出來張太後以及張太後背後的皇家對於這個誥命夫人的重視程度。
終於,輪到了在場最特殊的一個太監跪在了張太後的麵前。
倒不是說這個老太監在權勢方麵比其他托盤的老太監特殊,
他特殊是因為他的托盤是在場所有托盤中,唯一一個放有八份請柬的托盤。
太監也不知道為啥他的托盤內有八份請柬,他隻是跪在了張太後麵前,等待張太後決定這份請柬的在皇家眼中重視程度。
張太後一看見這八份請柬,就知道這八份請柬是那個名為王資的錦衣衛百戶的八名妻子的請柬。
王資隻是五品的錦衣衛百戶,他的八位誥命夫人中,
七名“聖妻”哪怕是皇帝親自賜婚的“聖婚”,也最多隻能封賞五品的誥命夫人。
這種等級的誥命夫人肯定不會讓張太後重視,她們八人的請柬也都是太監們寫好的。
張太後一想起正德皇帝對王資的重視,就頗為好奇自己兒子為什麽非要如此重視這個錦衣衛百戶。
當初在乾清宮的時候,張太後並沒有多慮,她按照正德皇帝所說的思路,覺得就是應該為王資這個“大善人”產下後人才能穩定民心。
可事後張太後越想越不對勁,總感覺自己的兒子藏了什麽東西沒告訴自己。
前幾日張太後因為正德皇帝的婚禮而忙的忘記了這件事了,
現在張太後看見八份放在以前的請柬後又想起了這茬怪事。
“兒子到底是為何這麽做呢?”在心裏想著。“我兒子他不可能因為這點外界的流言蜚語就這麽關心其他人生活的。”
張太後看著麵前的請柬,十分疑惑。
“不行,我得親筆重新書寫這八份請柬。”張太後想道。“雖說我猜不出來我兒子為何如此重視這個名為王資的人,但可以肯定他的身份不應該用這麽隨意的一份聖旨糊弄過去。”
張太後思前考後後,還是決定自己親自重新書寫一下這八份聖旨。
“研墨。”張太後對身邊的太監說道。
“諾。”太監們趕忙動手幫張太後研墨。
至於那些端著托盤的老太監們,就繼續端著托盤在那裏站著等待張太後寫完請柬再來決定他們手上托盤中的請柬的規格。
張太後寫好了這八份請柬後,在結尾處簽署了自己的皇家名字,然後又讓太監取出自己的金璽,在上麵蓋上了自己的印。
“來人,按本宮諭的規格將其送往大同府。”張太後轉動了一下書寫到酸痛的手腕,對身邊的太監說道。“一定要親手給本宮送到這八人的手中。”
“諾。”太監們也不敢輕視張太後親手書寫的請柬,趕忙拱手應道。
張太後看著拿著請柬走出去的太監的背影,心中繼續嘀咕道:
“到底是什麽樣的人能讓我兒子如此重視呢?”
“看來他與他夫人的座次也不能簡簡單單的坐在一般五品大臣坐的位置上了。”
除了張太後寫給王資以及誥命夫人們的請柬通知王資來參加正德皇帝的婚禮外,正德皇帝本人也寫信邀請了王資來參加自己的婚禮。
王資對此倒是沒怎麽推脫,
現在金坷垃工廠逐步步入正軌,等到完工之後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現在糧食問題也的已解決,自己迴京師見一次正德皇帝也可以。
聯絡感情的同時還能看看能不能薅一波正德皇帝的羊毛。
對於正德皇帝大喜的日子卻讓不滿正德皇帝的文人們看到了機會,
正德皇帝婚禮大典之日,定然是整個紫禁城中最為忙碌的日子,
同時由於正德皇帝與張太後一定會邀請文武百官以及誥命夫人等人參加婚禮,
那麽到時候紫禁城魚龍混雜,正是下手的好日子。
正德皇帝登基以後,不少世家大族的旁係女子都成功混入了後宮之中,
她們雖說沒有殘害皇帝聖上的膽子,
但是在不告訴她們目標的情況下,讓她們幫個小忙還是可以的。
比如貼身攜帶一些正常情況下無法帶入紫禁城的東西。
正德皇帝婚禮大典上對正德皇帝動手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
那就是影響正德皇帝的正統性和天命性。
一個在自己婚禮大典上出意外的皇帝,這件事傳出去之後一定會讓正德皇帝的委婉大跌,
到時候再傳出去一些其他不好的言論一定能動搖正德皇帝的聲望。
現在《田均役》在大明各地瘋狂的推進中,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急速銳化,
大明各地已經有大量士紳地主開始主動散播正德皇帝得位不正的傳言了。
隻要正德皇帝的婚禮上能出現藏不住的大意外,就一定能煽動大量百姓就《田均役》問題起義造反。
策劃這件事的文人們甚至不奢求能直接將正德皇帝在婚禮大典上拿下,隻要能出現大意外就行了。
王資在幾日後就先後收到了來自正德皇帝與張太後的請柬,
王資起初以為這件事就是點小事,自己和八個妻子隨便去一趟京師看正德皇帝結婚就好了,
但是王資的七名“聖婚”妻子發力了。
正德元年、
五月十三日、
今日一早,王資就帶著八名妻子與一眾護衛準備離開大同鎮向京師出發,
此行的目的就參加五月二十日的正德皇帝的婚禮大典。
就在王資穿好衣物走出房間後,七名平日裏除了請安之外幾乎不和王資說話“聖妻”齊刷刷的走到了王資身邊。
“夫君,按禮製您應該穿上陛下賜給你的華服中最為尊貴的那一件。”一名“聖妻”先是對王資的服飾提出了要求。
“夫君,您的發冠也頗為不整。”又一名“聖妻”指出了王資的發型不對。
“夫君,您的……”第三名“聖妻”也能找到王資身上一些不合禮法的事情。
王資除了對幹淨衛生方麵特別講究外,
至於自身衣著打扮到底合不合禮製那可是毫不關心,
所以每名“聖妻”都能從王資身上找到一大堆不符合禮法的細節。
“各位妻子,咱們要一起去參加陛下的婚禮大典不假,但也沒必要家門還沒出就開始整理儀容儀表吧?”王資有些無奈的說道“就不能等到到了京師後再整理這些嗎?”
“夫君莫要說笑,出了家門咱們就是代表這朝堂官員。”一名“聖妻”說道。“朝堂命官且能做出不合禮法的事情?更何況咱們此行的目的是參見聖上的婚禮,豈能不重視禮製?”
“除此之外,萬一被人看見夫君你衣冠不合禮法,將來被人以此為依據向聖上檢舉你又該怎麽辦是好呢?”又一名“聖妻”說道。
“檢舉?我一個錦衣衛百戶害怕檢舉?”王資有些疑惑的說道。
“夫君且不可恃寵生驕,咱們身為聖上重視的臣子更應該做出表率。”第三名“聖妻”勸誡道。
“太後都親手書寫請柬了,咱們可不能失禮於聖上。”第四名“聖妻”參與到了圍剿王資的部隊之中。
“夫君,沐兒覺得她們說的對,你看我們八人都如此穿戴,連沐兒頭頂都戴了這麽多東西,夫君你怎麽可以失禮了呢?”沐兒也不幫王資說話了,加入了征討王資的禮法大隊之中。
沐兒這幾日也被七名好姐妹教導了許多禮法知識。
更何況沐兒覺得參加聖上婚禮穿的隆重點也沒什麽不對。
此時的沐兒還不知道他們九人要參加的婚禮的男主角就是之前的那個常去東海酒樓的小哥。
沐兒隻是以為常去東海酒樓的小哥隻是一個普通的富家子弟,自己這次全家人參加的婚禮是高高在上的聖上的婚禮。
最終,王資還是拗不過八名妻子的好心勸說,在八人的服侍下更換了服侍、整理了發型,就連行走的姿勢和動作也被八人好好糾正改良了一番。
王資為何對這八名女子的要求都百依百順呢?
原因就是王資眼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種明顯對方極其重視的事情如果自己不順從對方,那麽對方就會給自己生更多的事情。
此時的王資還隻是樂觀的認為隻要注意一下衣裝打扮就好了。
但王資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一行人登上了馬車之後,就踏上了大同鎮到京師的官道,
在一路上,除了王資一人在馬車裏獨處的時間外,隻要有一個妻子在王資的身邊,王資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自己在禮法方麵哪一點做的不好。
這些女人王資又打罵不得,
不說她們身上的五品誥命夫人的官職加持與“聖婚”“聖妻”的特殊情況,
就從單純的性格來講,王資也不是一個因為這些小事就與對方起衝突的性格,
這些女子要是敢從王資手中竊取金坷垃工廠的化學生產線規劃圖,王資可以毫不猶如的將這些女子變成一具具標本,
但這種合情合理的按照禮製標準要求王資言行的舉動,王資還真沒啥好辦法阻止對方要求自己言行。
就如同正德皇帝當初問幾名女子身為妾與身為妻,分別對丈夫的品性要求是怎樣的一樣,
身為妻子的她們在大明有權利要求王資作這些事情的。
正德元年、
五月初一、
金坷垃工廠快要建設完畢了,正德皇帝的婚禮典禮也要舉辦了。
正德皇帝的婚禮地點就在乾清宮,時間也快要敲定了。
至於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敲定具體的日子,原因就是欽天監還沒有算好日子。
別說正德皇帝,後世普通人結婚都會挑個好日子結婚,
這正德皇帝結婚更要挑選一個良辰吉日。
正德皇帝的生辰八字、兩名妃子的生辰八字、先帝弘治皇帝的生辰八字、張太後的生辰八字、妃子的父母的生辰八字都是欽天監需要考慮的方麵。
反觀王資和他那七個“聖婚”的妻子,早就完成了他們的婚禮。
王資這邊的婚禮就沒多隆重複雜了,
不論怎麽說,王資和這些女子的婚姻也不是大明傳統意義上的正統婚配,都是屬於不是側室的側室。
沐兒對於突然間多出來的七個“姐妹”並沒有多麽反感,反而覺得終於有人能幫夫君傳宗接代了。
而這七名女子也是天天待在房間裏坐著,
除了偶爾出來和其他幾個“姐妹”交流一下女紅或者詩歌外,
甚至王資都忘了自己多了七個老婆。
但王資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因為正德皇帝已經開始給王資寫婚禮請柬了。
準確來說並不是正德皇帝給王資寫請柬,
而是身為現在後宮之首的張太後給王資那六個誥命夫人寫請柬。
誥命夫人與一般女子最大的區別就是誥命女子會在每次皇家有什麽隆重儀式的時候,收到後宮之主的邀請,
現在正德皇帝還沒有皇後,後宮之主還是張太後,
所以張太後就負責操辦邀請這些女子參加正德皇帝婚禮的請柬。
一名張太後的身邊的老太監雙手捧著一個木托盤跪在了張太後麵前,
而老太監審核站有一排的太監,每個太監手中都捧著一個木托盤。
每個木托盤裏都放有太監們寫好的請柬。
張太後也不會真的親自給大明的所有誥命夫人去書寫請柬,
那麽多需要被邀請人,如果張太後人人都親自書寫請柬,先不說張太後能不能寫完這麽多請柬,
就說都讓張太後親筆書寫的話,怎麽體現不同等級的誥命夫人在皇家眼中的不同重視程度呢?
大部分誥命夫人的請柬都是太監書寫好,張太後簽名就好,
如果張太後都懶得簽字了,甚至可以讓太監直接簡單的蓋個張太後自己的印章就行了。
稍微重要的人張太後就親自用她的金璽蓋章,
最重要的誥命夫人張太後會從頭到尾的親手書寫她的請柬。
需要張太後親手寫好的請柬張太後早就寫好了,
剩下的這些就是太監寫好,呈給張太後抉擇,
看看張太後到底是簡簡單單簽個名字,還是名字都懶得簽讓太監隨便蓋個章就好。
這裏麵就能體現出來張太後以及張太後背後的皇家對於這個誥命夫人的重視程度。
終於,輪到了在場最特殊的一個太監跪在了張太後的麵前。
倒不是說這個老太監在權勢方麵比其他托盤的老太監特殊,
他特殊是因為他的托盤是在場所有托盤中,唯一一個放有八份請柬的托盤。
太監也不知道為啥他的托盤內有八份請柬,他隻是跪在了張太後麵前,等待張太後決定這份請柬的在皇家眼中重視程度。
張太後一看見這八份請柬,就知道這八份請柬是那個名為王資的錦衣衛百戶的八名妻子的請柬。
王資隻是五品的錦衣衛百戶,他的八位誥命夫人中,
七名“聖妻”哪怕是皇帝親自賜婚的“聖婚”,也最多隻能封賞五品的誥命夫人。
這種等級的誥命夫人肯定不會讓張太後重視,她們八人的請柬也都是太監們寫好的。
張太後一想起正德皇帝對王資的重視,就頗為好奇自己兒子為什麽非要如此重視這個錦衣衛百戶。
當初在乾清宮的時候,張太後並沒有多慮,她按照正德皇帝所說的思路,覺得就是應該為王資這個“大善人”產下後人才能穩定民心。
可事後張太後越想越不對勁,總感覺自己的兒子藏了什麽東西沒告訴自己。
前幾日張太後因為正德皇帝的婚禮而忙的忘記了這件事了,
現在張太後看見八份放在以前的請柬後又想起了這茬怪事。
“兒子到底是為何這麽做呢?”在心裏想著。“我兒子他不可能因為這點外界的流言蜚語就這麽關心其他人生活的。”
張太後看著麵前的請柬,十分疑惑。
“不行,我得親筆重新書寫這八份請柬。”張太後想道。“雖說我猜不出來我兒子為何如此重視這個名為王資的人,但可以肯定他的身份不應該用這麽隨意的一份聖旨糊弄過去。”
張太後思前考後後,還是決定自己親自重新書寫一下這八份聖旨。
“研墨。”張太後對身邊的太監說道。
“諾。”太監們趕忙動手幫張太後研墨。
至於那些端著托盤的老太監們,就繼續端著托盤在那裏站著等待張太後寫完請柬再來決定他們手上托盤中的請柬的規格。
張太後寫好了這八份請柬後,在結尾處簽署了自己的皇家名字,然後又讓太監取出自己的金璽,在上麵蓋上了自己的印。
“來人,按本宮諭的規格將其送往大同府。”張太後轉動了一下書寫到酸痛的手腕,對身邊的太監說道。“一定要親手給本宮送到這八人的手中。”
“諾。”太監們也不敢輕視張太後親手書寫的請柬,趕忙拱手應道。
張太後看著拿著請柬走出去的太監的背影,心中繼續嘀咕道:
“到底是什麽樣的人能讓我兒子如此重視呢?”
“看來他與他夫人的座次也不能簡簡單單的坐在一般五品大臣坐的位置上了。”
除了張太後寫給王資以及誥命夫人們的請柬通知王資來參加正德皇帝的婚禮外,正德皇帝本人也寫信邀請了王資來參加自己的婚禮。
王資對此倒是沒怎麽推脫,
現在金坷垃工廠逐步步入正軌,等到完工之後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現在糧食問題也的已解決,自己迴京師見一次正德皇帝也可以。
聯絡感情的同時還能看看能不能薅一波正德皇帝的羊毛。
對於正德皇帝大喜的日子卻讓不滿正德皇帝的文人們看到了機會,
正德皇帝婚禮大典之日,定然是整個紫禁城中最為忙碌的日子,
同時由於正德皇帝與張太後一定會邀請文武百官以及誥命夫人等人參加婚禮,
那麽到時候紫禁城魚龍混雜,正是下手的好日子。
正德皇帝登基以後,不少世家大族的旁係女子都成功混入了後宮之中,
她們雖說沒有殘害皇帝聖上的膽子,
但是在不告訴她們目標的情況下,讓她們幫個小忙還是可以的。
比如貼身攜帶一些正常情況下無法帶入紫禁城的東西。
正德皇帝婚禮大典上對正德皇帝動手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
那就是影響正德皇帝的正統性和天命性。
一個在自己婚禮大典上出意外的皇帝,這件事傳出去之後一定會讓正德皇帝的委婉大跌,
到時候再傳出去一些其他不好的言論一定能動搖正德皇帝的聲望。
現在《田均役》在大明各地瘋狂的推進中,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急速銳化,
大明各地已經有大量士紳地主開始主動散播正德皇帝得位不正的傳言了。
隻要正德皇帝的婚禮上能出現藏不住的大意外,就一定能煽動大量百姓就《田均役》問題起義造反。
策劃這件事的文人們甚至不奢求能直接將正德皇帝在婚禮大典上拿下,隻要能出現大意外就行了。
王資在幾日後就先後收到了來自正德皇帝與張太後的請柬,
王資起初以為這件事就是點小事,自己和八個妻子隨便去一趟京師看正德皇帝結婚就好了,
但是王資的七名“聖婚”妻子發力了。
正德元年、
五月十三日、
今日一早,王資就帶著八名妻子與一眾護衛準備離開大同鎮向京師出發,
此行的目的就參加五月二十日的正德皇帝的婚禮大典。
就在王資穿好衣物走出房間後,七名平日裏除了請安之外幾乎不和王資說話“聖妻”齊刷刷的走到了王資身邊。
“夫君,按禮製您應該穿上陛下賜給你的華服中最為尊貴的那一件。”一名“聖妻”先是對王資的服飾提出了要求。
“夫君,您的發冠也頗為不整。”又一名“聖妻”指出了王資的發型不對。
“夫君,您的……”第三名“聖妻”也能找到王資身上一些不合禮法的事情。
王資除了對幹淨衛生方麵特別講究外,
至於自身衣著打扮到底合不合禮製那可是毫不關心,
所以每名“聖妻”都能從王資身上找到一大堆不符合禮法的細節。
“各位妻子,咱們要一起去參加陛下的婚禮大典不假,但也沒必要家門還沒出就開始整理儀容儀表吧?”王資有些無奈的說道“就不能等到到了京師後再整理這些嗎?”
“夫君莫要說笑,出了家門咱們就是代表這朝堂官員。”一名“聖妻”說道。“朝堂命官且能做出不合禮法的事情?更何況咱們此行的目的是參見聖上的婚禮,豈能不重視禮製?”
“除此之外,萬一被人看見夫君你衣冠不合禮法,將來被人以此為依據向聖上檢舉你又該怎麽辦是好呢?”又一名“聖妻”說道。
“檢舉?我一個錦衣衛百戶害怕檢舉?”王資有些疑惑的說道。
“夫君且不可恃寵生驕,咱們身為聖上重視的臣子更應該做出表率。”第三名“聖妻”勸誡道。
“太後都親手書寫請柬了,咱們可不能失禮於聖上。”第四名“聖妻”參與到了圍剿王資的部隊之中。
“夫君,沐兒覺得她們說的對,你看我們八人都如此穿戴,連沐兒頭頂都戴了這麽多東西,夫君你怎麽可以失禮了呢?”沐兒也不幫王資說話了,加入了征討王資的禮法大隊之中。
沐兒這幾日也被七名好姐妹教導了許多禮法知識。
更何況沐兒覺得參加聖上婚禮穿的隆重點也沒什麽不對。
此時的沐兒還不知道他們九人要參加的婚禮的男主角就是之前的那個常去東海酒樓的小哥。
沐兒隻是以為常去東海酒樓的小哥隻是一個普通的富家子弟,自己這次全家人參加的婚禮是高高在上的聖上的婚禮。
最終,王資還是拗不過八名妻子的好心勸說,在八人的服侍下更換了服侍、整理了發型,就連行走的姿勢和動作也被八人好好糾正改良了一番。
王資為何對這八名女子的要求都百依百順呢?
原因就是王資眼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種明顯對方極其重視的事情如果自己不順從對方,那麽對方就會給自己生更多的事情。
此時的王資還隻是樂觀的認為隻要注意一下衣裝打扮就好了。
但王資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一行人登上了馬車之後,就踏上了大同鎮到京師的官道,
在一路上,除了王資一人在馬車裏獨處的時間外,隻要有一個妻子在王資的身邊,王資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自己在禮法方麵哪一點做的不好。
這些女人王資又打罵不得,
不說她們身上的五品誥命夫人的官職加持與“聖婚”“聖妻”的特殊情況,
就從單純的性格來講,王資也不是一個因為這些小事就與對方起衝突的性格,
這些女子要是敢從王資手中竊取金坷垃工廠的化學生產線規劃圖,王資可以毫不猶如的將這些女子變成一具具標本,
但這種合情合理的按照禮製標準要求王資言行的舉動,王資還真沒啥好辦法阻止對方要求自己言行。
就如同正德皇帝當初問幾名女子身為妾與身為妻,分別對丈夫的品性要求是怎樣的一樣,
身為妻子的她們在大明有權利要求王資作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