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在這次逛花樓期間,王資還偶遇了好幾個王龍送給自己的前“義女”,


    王龍送給王資的那一批義女在一眾黑心錦衣衛的分銷下,很快就以總價一萬六千兩的高價分別賣給了大同府各處的風月之地,


    王龍聽聞此事後,也迅速以自己的權勢將這些聚金盆重新奪了迴來,


    王龍也沒多想,反正不論王資是否將這些“義女”出售,


    王資在來到大同府後收受自己的賄賂的事情已經是事實,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那可不是什麽主義或者製度能影響的,而是人類的共性與共識。


    但王資後麵的舉動就有些讓王龍擔心了,


    王資在杜勇以前來大同府之前,日日兢兢業業的在大同府附近考察地形與民情,


    之後就是王資下令開始大麵積的抓捕黑戶,


    在王資剛剛開始抓捕黑戶的時候,不少大同府當地被抓走黑戶的地主與士紳們,都花錢走王龍或者王勳的關係,


    希望王龍與王勳能找到王資,將自己家中被抓走的黑戶放出來,


    當時王龍與王勳在得到當地士紳與地主的定金與後續禮錢承諾後,都試著聯係過王資,


    可王龍和王勳每次與王資見麵後,王資都對這件事打啞謎,


    這時候王龍和王勳才發現,王資不是不會大明那套官場推太極的話術,


    而是王資之前一直不用罷了。


    沒得到好臉色的王勳與王龍原本以為王資是不識好歹的貨色,


    都打算聯合代王一同上諫正德皇帝王資失職了,


    但此時代王卻阻止了二人,


    代王認為王資不過是抓黑戶,


    而抓黑戶按照王資的說法是為了推行《田均役》,


    推行《田均役》之事乃是陛下親筆書寫的聖旨中,要求去往全大明各地的欽差所作之事。


    代王身為皇親國戚的消息可比王龍和王勳的消息靈通多了,


    大明中央派到地方的欽差中,除了大同府的王資隻是較為“溫和”的選擇抓黑戶要求地主士紳“妥協”《田均役》外,


    其他各地的欽差中,甚至有開始使用抄家等極端手段來威脅當地地主士紳上報黑戶數量。


    王資這種隻是讓上千的錦衣衛們在田野間搜查有無黑戶,將黑戶抓走的手段實在是太過溫和了,


    如果王資隻是抓黑戶就受到大同府官民們的一致檢舉,那麽等到這幾份檢舉信送到正德皇帝手中後,


    “別的地方都抄家砍頭了都沒人檢舉欽差,怎麽大同府隻是抓幾個黑戶就這麽多人檢舉王資呢?”


    正德皇帝不僅不會責罰王資,反而會對大同府地區的官吏廉潔水平產生質疑。


    俗話說得好,窮地方不出大貪官,


    大明朝真正的苦寒之地,例如王守仁去的貴州一帶是很難湧現出大量貪官的,


    畢竟大明朝又沒有一個不顧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型印鈔機,源源不斷的強行給地方政府印錢供當地官員貪腐,


    一地能否養育貪官的根源還是要考慮當地的經濟水平,


    好巧不巧的是,大同府恰好是全大明除江南一帶外,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


    而且大同府它的富庶本身就是仰仗於對外走私這種不光彩的手段富裕,


    礦務局那光明正大的煤炭產業都能貪腐出成百上千乃至萬億,


    大同府這純灰色的走私產業不是能貪的更多?


    所以大同府上下官員在貪腐問題上,那叫一個貪的整齊劃一。


    經過代王的“開導”後,一眾士紳與地主也知道直接要迴自己手下的黑戶不太現實了。


    而恰好這時有自認為“理智”的貨色,打算依靠給王資多送黑戶,再提高糧食價格的方式吃垮王資。


    就當大家夥準備靠黑戶的人海戰術吃空王資之際,


    王資帶著杜勇逛花樓的事情在大同府內傳播開來了。


    這件事傳開後,代王、王勳、王龍以及一眾大同府內的士紳和地主都覺得安心了些許,


    如果王資是一個隻抓黑戶“好官”,人們還不知道怎麽檢舉或者討好王資,


    但如果王資愛去逛青樓,那麽大家夥就有的是手段整王資了。


    還沒等大夥依靠皮肉來整治王資之事,杜勇在一番享樂之後就離開了大同府,


    杜勇臨行前,用凹陷的眼眶與消瘦的臉頰以及走路打飄的姿勢,證明了大同婆姨的戰鬥力遠遠在京師小鋼槍之上。


    論戰鬥力大同婆姨屬實是大明第一,無人能出其右。


    送別了杜勇後,王資的生活再一次恢複了日常,


    天天就是工作兩個時辰,其他時間都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消磨時間,


    但是拜訪王資送“義女”的人卻越來越多了,


    隻可惜他們送來的“義女”也和王龍送來的“義女”一樣,被王資統一由錦衣衛們分銷了,


    見自己送的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義女”都沒有打動王資那鐵石心腸,眾人也就停下了這種無底洞的投入,


    大家就當王資收了筆自己的賄賂金。


    久而久之,大同府的一眾士紳與地主們,隻能寄希望於王資早日破產,無力繼續維護那麽多黑戶的衣食住行,


    最終由於經濟問題迫不得已的釋放這些被抓走的黑戶。


    王資這邊已經做好了納妾的心理準備,可是正德皇帝卻沒有。


    正德皇帝這一日一想起要有女人當自己妃子了,就頭疼的不行,


    正德皇帝沒別的特長,就是過目不忘,


    正德皇帝沒別的願望,就是一心想北上消滅暴元餘孽,


    但正德皇帝那縱觀曆史、博古通今的記憶中,女人就是影響戰爭的廢物。


    隻要一個朝代有外戚幹政或者後宮掌權,那麽這個朝代大概率在軍事上萎靡不振,


    呂後掌權時大漢各地封王聽調不聽宣,如此散漫的情況下何談戰鬥力?


    武則天時期更是大唐初年少見的丟地時期,


    宋太祖那個貨更是趁著人家子少母弱時杯酒釋兵權,


    而就算是大明朝了,朱祁鎮那不省心的老娘在瓦剌大兵壓境之際,都要與朱祁鈺爭權奪利,差點導致大明朝來一次城下之盟,


    反正在正德皇帝的眼中,女人隻會影響自己出兵的速度與軍隊的戰鬥力,


    正德皇帝的原計劃可是暴元餘孽一日不滅,我朱厚照一日不納妃!


    但事與願違,正德皇帝在自己母親、身邊近侍、文武百官、各大勳貴與皇親國戚一同勸說下,還是打開宮門,嚐試納妃產子。


    正德元年、


    三月二十日,


    越來越多的來自大明各地的良家女子陸陸續續的進入了京師,


    她們的目標十分統一——那就是想發設法的成為正德皇帝的妃子。


    在成為正德皇帝的妃子後,就要用自己手段來奪得正德皇帝的恩寵與臨幸,


    一旦自己成為正德皇帝第一個孩子的生母,自己的地位就能水漲船高,


    哪怕第一個孩子是女兒,隻要自己證明了自己的生育能力,也能理論上得到正德皇帝的重視,


    如果生下的兒子,那甚至可能一飛衝天,成為大明朝的皇後,


    要知道如今的張皇後出身也並非什麽顯赫的權貴之家,卻依靠自己產下皇帝的特殊性讓整個張家都水漲船高,


    且不說《明史》中何鼎一案是否是嘉靖皇帝因為“大禮議之爭”故意抹黑張皇後,


    但不可否認的是,張皇後那一窩子娘家人沒一個好東西,在弘治年間就沒少仗著自己國舅爺的身份幹欺辱百姓的事情。


    大明朝的皇帝納妃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一娶就立刻確認妃子的終生名分,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先給一個不怎麽重要的後宮名分,


    大部分的女子在進入後宮後,名義上擁有了皇帝老婆的身後,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她們有獨立的住所。


    之後的事情就要靠各位女子自己的運勢與能力了,


    隻要能力強,特別是能為皇帝產子產女,那麽這名女子的地位就會飛速提高,


    甚至於可以直接成為皇後。


    在大明特殊的後宮嬪妃製度下,是不可能出現女子依靠娘家權勢成為皇後的可能性的,一切都要基於女子自身的拚搏與奮鬥,


    可見大明朝還是有可以讓女子公平競爭的地方——後宮修羅場。


    成百上千的女子被送入京師後,會有京師的官員對這些女子進行二審,


    二審的主要考核內容與各地一審的內容基本相同,就是再一次進行女子品性與家室的考核,


    除了嚴格度有所區別外,二審與一審幾乎沒有任何差異,


    在通過京師官員們二審的女子們,她們就要開始學習麵聖的禮節與規則了,


    接下來她們就能進入紫禁城內由太後進行三審了。


    三審由於是張太後一人負責,所以就有極大的個人偏好問題了,


    張太後看著順眼的,就大概率能通過三審,張太後看著不順眼的,就不可能通過三審,


    經過以上三重的篩選後,最終隻有二十餘人通過了重重審核,突圍進入決賽圈了,


    張太後同意這些人當兒媳婦了,但不代表正德皇帝也同意了此事,


    按照大明的納妃製度,這些女子要統一送到正德皇帝麵前,由正德皇帝進行最終的麵試。


    正德元年、


    四月一日、


    在這個經過欽天監推算的好日子內,正德皇帝要對自己未來妃子進行最終審核了。


    地點就在乾清宮,


    正德皇帝慵懶的坐在龍椅之上,看著麵前那二十餘名品性皆優的女子,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正德皇帝的內心是抗拒的。


    就在正德皇帝打算隨意點幾個女子納入後宮之際,一個邪惡的想法進入了正德皇帝的腦海之中。


    想到這個邪惡想法後的正德皇帝,一甩萎靡不振的樣子,坐起身來精神抖擻的看向台下一眾女子,


    正德皇帝坐起身來前最後一個被正德皇帝看見的女子,還以為是自己的美貌打動了正德皇帝,讓正德皇帝重新打起了精神。


    她也不想一想,正德皇帝怎麽可能是因為她的美貌呢?


    大明朝真正貌美如花的女子早已在初審之際就被各地官員扣在自己家中了,


    若不是真正的美女被各地大員扣下,哪裏輪得到她們這些隻是五官端正的女子進入京師呢?


    這倒不是地方大員違背聖意或者想惡心皇室,強行將長相美豔的女子留下,隻派遣長相一般偏上的女子去京師二審,


    而是大明朝有規定,不容許過度美豔的女子進入後宮之中,防止皇帝沉迷於後宮美色之中。


    大明朝當然不是明文定下這種惡心皇帝的規矩,


    而是用女子長相對國運、產子等方麵的影響的話術,將適合進入後宮之中的女子的長相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在大明朝選妃標準中,優點多為五官端正或者天庭飽滿甚至什麽的,


    缺點也有,什麽淚痣克夫這種離譜的篩選條件也有,


    反正按照這套標準下來,真正的美豔女子是不可能進入大明朝的皇帝後宮之中的,


    進來的都是一幫隻能說是五官端正,無病無疾的清秀女子,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不可能被普羅大眾都認為是美女的長相。


    這也是為何大明朝以及天朝各個朝代曆代皇後的畫像看上去都不太美豔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畫像上為了考慮皇家威嚴將女子畫的陽剛一點也不是不可能,


    但歸根結底還是曆朝曆代對麵相學那恐怖的推崇,讓曆朝曆代的皇帝都不能見識真正的美女長什麽樣子。


    “母後,這些女子之中,哪幾名的品德最佳?”正德皇帝向坐在一旁偏低處的張太後問道。


    “迴陛下,應天府李家之女與應天府杜家之女當為這些人中品德的翹楚之人。”張太後迴答正德皇帝道。


    被張太後點名兩個女子,渾身都顫抖了一下,


    難不成正德皇帝最重視女子品性嗎?


    這就是她們一飛衝天爬上龍床的機會嗎?


    “那這些女子之中,哪幾名的品德又最差呢?”正德皇帝繼續問道。


    “陛下,品德差者早已被本宮剔除至宮外了,怎麽可能進入這大殿之中呢?”張太後迴答道。


    張太後有些不解正德皇帝為何問自己誰品德最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能貓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能貓丶並收藏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