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袋元寶正德皇帝最後還是賞給了王資,王資也將這些金銀元寶再一次投入到了自己的宏大計劃中。


    李東陽迴到了自己的府邸後,久坐在書房之中,思索著王資所說的新稅法的未來。


    李東陽在書房之中對比著老舊的人頭稅與王資提出的新稅法,發現王資提出的新稅法並不是全方位都優越於人頭稅。


    例如洪武朝時期,大明的子民剛剛經曆過了暴元的苛政,導致人丁稀疏,


    此時大明朝上有大量無人耕種的荒廢農田,


    如果在明初使用王資所說的新稅法的話,定然是弊大於利的。


    洪武皇帝身為大明的開國君主,他是不能遇見到未來出現的一切情況,


    隨著時代的發展,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如今正德元年的大明朝人口定然是遠遠高於洪武時期的,


    可在大明朝的《實錄》以及其他記載中,大明朝的人口戶數不增反降。


    在冊人口不增反降隻有一個原因——大戶人家藏匿人口。


    不論在冊人口如何,人口總數是確實增加的。


    大明的人頭稅主要是勞役,鄉鎮裏的一些不由小吏世襲的其他雜項工作也是勞役的一部分。


    真實人口增加以後,鄉鎮的規模也會擴大,隨之帶來的雜項工作也肯定會增多。


    問題是隨著藏匿人口的大戶人家越來越多,大明的在冊人口就會一直在減少,


    此消彼長之下,大明普通民籍的百姓需要承擔的勞役也就越來越多。


    這些事情李東陽要比王資更清楚其中關竅,也比王資更明白人丁稅與偷稅漏稅可能會導致大明朝的滅亡。


    在李東陽的視角之中,王資提出的這個新稅法隻有一個缺憾,


    那就是王資沒有考慮到地方會如何阻撓這個新稅法。


    王資可不是沒有考慮過地方的阻撓。


    王資是考慮過地方會拚命抵抗後,才特意給正德皇帝提出這種新稅法。


    就如同王資還是普通大學生時,經曆過的各種奇葩的“惠民”政策,


    這些政策從來沒有真正的惠及大眾,卻一直長盛不衰,


    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惠民”政策的的確確的“惠”了一部分民,


    這些政策從推出的那一刻起,就不是為所有民眾而設立的。


    而且這些政策從推廣之初,就開始輔於各種各樣的惠民宣傳,讓普羅大眾都以為這些政策能惠及自己。


    這些政策在被普羅大眾的支持時,卻充分體現了一個道理——


    在人之上的人,不把別人當人。


    在人之下的人,卻把自己當人。


    如果這些大眾真的意識到自己隻是被壓迫的數字,而不是想當然的將自己視為一個人,這些政策就根本無法推廣。


    受過強製義務的現代人都無法對抗當權者的各種名為惠民實為剝削的政策,大明朝的百姓又拿什麽對抗當權者剝削自己呢?


    大明的百姓沒有對抗當權者剝削的能力的同時,也代表他們沒有支持正德皇帝推行新法的能力。


    正德皇帝想要推行這個由王資提出的新稅法,就必須依靠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名望與屈指可數的實權。


    李東陽認為,如果這個新稅法的推廣是在洪武時期或者永樂時期,一定可以暢通無阻的推行下去,


    因為那兩個皇帝的時期大明朝才剛剛成立,並沒有什麽富人,而現在的正德時期,大明朝已經成為了一個藏富於“民”的好時代。


    華夏自古以來,有一個長達幾千年的慣例——富人不納稅,窮人猛被割。


    而任何一個朝代的初期,富人都是較少的,等到朝代的中後期,富人的規模就會越來越大。


    這是任何法律法規以及製度都無法避免的曆史宿命,


    法律法規以及製度終究是人在使用、人在監督、人在掌控,


    當權者為了自己以及後人能盡可能的積累財富,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尋找製度的漏洞,借此來積累財富。


    至於富人中可不可能有依靠自己聰明才智與勤勞奮鬥來賺取財產的?


    理想的社會資源分配中,一個人生產力占社會總生產的比重,應該等同於他能分配到的社會資源。


    何等的聰明才智與勤勞奮鬥,能讓一個人所掌控的社會資源是他自己對社會貢獻的生產力的數萬倍?


    如果這個隻是依靠製度的漏洞來一夜暴富,其實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太大的負麵影響。


    他的子孫遲早會因為能力的不足而將這筆財富歸還於社會。


    可問題是依靠製度漏洞一夜暴富之人,他們要依靠自己的財富與能力,建立起新的明麵上的製度或者暗麵中的潛規則。


    他們希望他們設立的新規則,能讓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立於夜夜暴富的位置上。


    正如同當初王資對正德皇帝提出的大餅論的分餅問題一樣,隨著時代的推演,百姓被一步步的收割手中的餅,


    到最後手中無餅、走投無路的人民該怎麽辦呢?


    正德皇帝的決策是推廣王資的新稅法,借此來削弱大明富人依靠自己對製度漏洞窮人的壓榨。


    李東陽並不是很看好正德皇帝與王資的這種新稅法能順利推廣下去。


    但李東陽還是打算盡自己可能,最起碼在法規製度合理性方麵幫助王資完善這新稅法。


    正德元年、


    二月十五日、


    在幾日前,正德皇帝特意放出消息,取消這一天的早朝,改為一次大朝。


    大朝對禮節方麵的講究就比普通的早朝多了很多,


    首先是上朝的地點不一定是奉天門,例如這次大朝正德皇帝就將位置定在了乾清宮大殿上,


    其次就是服裝上麵的變化了,正德皇帝與百官們的官服、朝服都與往日不同。


    正德皇帝穿上了重大節日與慶典才穿著的袞冕龍袍,


    而大臣們也紛紛換上自己家中規格最高的服飾,


    能參與進這次大朝的大臣中,很多都是身兼數職的重臣,


    不少大臣兼任的職位都是徒有虛名的官職,在大朝之上,身兼虛職的大臣們,就必須身穿職位最高的虛職所對應官服。


    例如李東陽就身兼少傅、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太子少保、光祿大夫、勳柱國這麽多的虛職,


    李東陽現在在擔任的內閣首輔的同時,嚴格意義上有實權的官職就隻有正五品的華蓋殿大學士,


    李東陽在平日裏的早朝中,就可以身穿二品官職服裝,或者五品官職服裝,


    但在這次大朝中,李東陽就必須穿他少博的服裝。


    李東陽身穿少博華服帶領著群臣在劉瑾的引導下,進入了舉行大朝的乾清宮,


    在諸位大臣行徑到他們的位置上後,劉瑾再用他的公鴨嗓喊道:“皇帝駕到。”


    這時等候許久的正德皇帝就進入了乾清宮大殿,走向自己的龍椅。


    待正德皇帝在龍椅上以正坐姿勢坐定後,群臣就要向正德皇帝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禮了。


    大臣們在李東陽的帶領下,先是行揖禮,緊接著就是齊刷刷的跪倒在台下,對著正德皇帝拜了五下,


    前四拜群臣都是用拜手稽首,每一拜還起身行揖禮,等到第五拜下拜後,群臣用頭觸地三次,


    直到三次叩首結束後,這五拜三叩首的大禮才算完成。


    群臣禮畢後,正德皇帝也要用正坐之姿為基礎,向百官拜上一拜。


    雙方完成繁瑣的禮節後,大朝就能正式開始了。


    整個乾清宮之內,除了正德皇帝、劉瑾以及李東陽之外,沒有人知道正德皇帝此次大朝有何目的。


    至於提出新稅法的王資,以要好好規劃如何使用一百八十萬兩新資金為由,沒有參與這次大朝。


    正德皇帝知道王資這都是借口,王資那個貨的真實情況是根本起不來這麽早。


    讓王資在巳時四刻(上午十點)之前起床,無異於殺了王資。


    正德皇帝也放縱了王資這貪睡的習性。


    大朝正式開啟後,群臣們就要開始各抒己見了。


    與早朝上大差不差,現如今因為劉瑾一黨的做大與李東陽的刻意放縱下,


    朝堂上的群臣已經從弘治朝那樣齊心協力的樣子逐漸轉變成了明末黨爭的雛形。


    大朝上也不例外,群臣們依舊是開始攻訐他人為主,發表政見為輔。


    對於他人提出的政見,群臣們也不第一時間分析這件事的利弊,隻是一味的根基對方是否與自己一黨而決定支持或詆毀。


    正德皇帝也早就習慣了這樣的朝堂。


    在正德皇帝眼中,互相攻伐的朝堂,總比團結一心的朝堂更安全。


    對於每一個爭論的論題,正德皇帝都適當的給予自己的點評,


    在正德皇帝真正想聽到的議題出現之前,基本上沒有在大朝上就能確立下的事情。


    眾人不知道爭論了多久後,工部的一名侍郎走了出來,對著正德皇帝上奏道:


    “啟稟陛下,自立春以來,各地均先後進入春耕。”


    “然各地的水利建設、農具生產等環節,均出現了人力不足的現象。”


    “望陛下恩準各地官員,擴大其可自主征役的規模。”


    大明朝為了防止各地官員過度的強征百姓,各地官員能發布的勞役是有一定限額的,


    如果一州一地的長官想自己在當地修一個穀倉,那肯定是不需要上報給京師的,


    但如果當地長官想修建京杭大運河,那肯定要京師的批準了。


    除非緊急情況或皇帝特許外,非邊境的各地官員對征召勞役方麵的權力實際上是很小的。


    而現在大明朝麵臨在冊人口越來越少、真實人口越來越多的窘迫現狀,


    各地的水利、農具等其他勞役需要的人口肯定越來越多了,


    這名工部侍郎自己就發現,在自己工部的那點權力下可支配的勞役名額,根本不足以滿足工部的生產需求,


    所以這名工部侍郎在工部尚書——曾鑒的提前叮囑下,於這次大朝上提出了增加官員自主征召勞役額度的提案。


    就在這名工部侍郎的話剛剛結束,一名吏部的侍郎就站了出來,麵色不善的說道:


    “自洪武皇帝以來,我朝鮮有因戰爭之外的理由增加勞役之舉。”


    “各地人口均為定數,增加的勞役最終都會由百姓承擔。”


    “我朝自洪武皇帝以來,人口不斷銳減,可各地勞役內容卻沒有減少,”


    “按照目前的征召勞役的規定,大明朝的百姓已經一代比一代人的勞役重了。”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陛下還要縱容各地官員隨意征召勞役的話,我朝早晚會因為過度征役而導致民心盡失。”


    “陛下,此人提出方法不單單不能解決勞役不足問題,甚至可能會導致大明朝在地方積攢民怨。”


    “臣以為此人心懷不軌,當誅!”


    吏部是焦芳的天下,也是劉瑾的天下,


    這吏部侍郎在沒有任何人的指示下,就按照“慣例”攻擊起了工部侍郎提出的方案。


    “可人口不足也不能阻礙各地正常進行的修繕水利等基礎工建,否則因為水利設施損……”又一名大臣站了出來,開始反駁吏部侍郎的話。


    “臣以為當擴!”


    “臣以為萬萬不可!”


    “……”


    很快,這項提案也像之前的提案一樣,引起了如同菜市場一樣的激烈爭論。


    眾人在各抒己見後,也都基本上完成了對這個議題的站隊行為,然後眾臣就一同等待正德皇帝對這件事的看法。


    “朕想知道,現如今大明魚鱗圖上的每一片土地,都在進行耕種嗎?”正德皇帝向群臣問道。


    “迴稟陛下,大明除邊疆地區有被暴元餘孽破壞所導致的廢田之外,其餘田地均在去年進行了正常的納稅。”戶部侍郎站了出來,迴答著正德皇帝。“由此可見,大明絕大多數的土地都在進行正常的耕種行為。”


    正德皇帝等的就是這句話,正德皇帝對群臣說道:


    “朕以為,在農田水利建設的勞役征召中,如果按照舊法征召,”


    “那麽家中十畝良田的人,是不是就比家中百畝良田的人吃虧呢?”


    “大家都是修水利設施,在修的時候是家家戶戶均攤。”


    ——————


    感謝不良帥打賞的10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能貓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能貓丶並收藏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