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直播編造聊齋,驚爆全球! 作者:不哭的灰太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1章
太公道:“好是很好,但是不要去做一些過分的事情。”
智深道:“灑家的不是性命?你隻依著俺行。”
太公道:“好!我家有幸,得遇這個活佛下降!”
莊客聽得,都吃一驚,太公問智深:“在要飯吃麽?”
智深道:“飯便不要吃,有酒再將些來吃。”
太公道:“有,有。”
隨即叫莊客取一支熟鵝,大碗將酒斟來,叫智深盡意吃了三二十碗。
那隻熟鵝也吃了,叫莊客將了包裹,先安放房裏,提了禪杖,帶了戒刀,問道:“太公,你的女兒躲起來了?”
太公道:“老漢已把女兒寄送在鄰舍莊裏去了。”
智深道:“引小僧新婦房裏去。”
太公引至房邊,指道:“這裏麵便是。”
智深道:“你們自去躲了。”
太公與眾莊客自出外麵安排筵席。
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把帳下了,在床上躺著。
太公見天色看看黑了,叫莊客前後點起燈燭熒煌,就打麥場上放下一條桌子,上麵擺著香花燈燭,一麵叫莊客大盤盛著肉,大壺溫著酒。
約莫初更時分,隻聽得山邊鑼鳴鼓響。
這劉太公懷著胎鬼,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盡出莊門外看時,隻見遠遠地四五十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一簇人飛奔莊上來。
劉太公看見,便叫莊客大開莊門,前來迎接,隻見前遮後擁,明晃晃的都是器械旗槍,盡把紅綠絹帛縛著,小嘍羅頭上亂插著野花,前麵擺著四五對紅紗燈籠,著馬上那個大王,頭戴撮尖幹紅凹麵巾,鬢傍邊插一枝羅帛像生花;上穿一領圍虎體挽金繡綠羅袍,腰係一條狼身銷金包肚紅搭,著雙對掩雲跟牛皮靴,騎一匹高頭卷毛大白馬那大王來到莊前下了馬。
隻見眾小嘍羅齊聲賀道:“帽兒光光,今夜做個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個嬌客。”
劉太公慌忙親捧杯盞,斟下一杯好酒,跪在地下。
眾莊客都跪著。那大王把手來扶,道:“你是我的丈人,如何倒跪我?”
太公道:“休說這話,老漢隻是大王治下管的人戶。”
那大王已有七八分醉了,嗬嗬大笑道:“我與你做個女婿,也不虧負了你,你的女兒匹配我,也好。”
劉太公把了下馬杯,來到打麥場上,見了花香燈燭,便道:“泰山,何須如此迎接?”
那裏又飲了三杯,來到廳上,喚小嘍羅教把馬去係在綠楊樹上。
小嘍羅把鼓樂就廳前擂將起來,大王上廳坐下,叫道:“丈人,我的夫人在哪裏?”
大公道:“便是怕羞不敢出來。”
大王笑道:“且將酒來,我與丈人迴敬。”
那大王把了一杯,便道:“我且和夫人廝見了,再來吃酒也不遲。”
那劉太公一心隻要那和尚好好和他理論,便道:“老漢自引大王去。”
拿了燭台,引著大王轉入屏風背後,直到新人房前太公指與道:“此間便是,請大王自入去。”
太公拿了燭台一直去了——未知兇吉如何,先辦一條走路。
那大王推開房門,見裏麵洞洞的,大王道:“你看,我那丈人是個做家的人,房裏也不點盞燈,繇我那夫人黑地裏坐地,明日叫小嘍羅山寨裏扛一桶好油來與他點。”
魯智深坐在帳子裏,都聽得,忍住笑,不做一聲,那大王摸進房中,叫道:“娘子,你如何不出來接我?你休要怕羞,我明日要你做壓寨夫人,一頭叫娘子!”
一頭摸來摸去,一摸摸著金帳子,便揭起來,探一支手入去摸時,摸著魯智的肚皮,被魯智深就勢劈頭巾角揪住,一按按將下床來!
那大王卻掙紮,魯智深右手捏起拳頭,罵一聲:“什麽玩意!”連耳根帶脖子隻一拳,那大王叫一聲道:“居然敢打你丈夫!”
魯智深喝道:“叫你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你娘子!”
拖倒在床邊,拳頭腳尖一齊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劉太公驚得呆了,隻道這早晚說因緣勸那大王,卻聽得裏麵叫救人,太公慌忙把著燈燭,引了小嘍羅,一齊搶將入來,眾人燈下打一看時,隻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麵前打。
為頭的小嘍羅叫道:“你眾人都來救大王!”
眾小嘍羅一齊拖槍拴棒入來救時,魯智深見了,撇下大王,床邊綽了禪杖,著地打將起來,小嘍羅見來得兇猛,發聲喊,都走了。
劉太公隻管叫苦,打鬧裏,那大王爬出房門,奔到門前摸著空馬,樹上析枝柳條,托地跳在馬背上,把鞭條變打那馬,但是卻不跑走。
大王道:“苦也!這馬也來欺負我!”
再看時,原來心慌,不曾解得韁繩,連忙扯斷了,騎著馬飛走,出得莊門,大罵劉太公:“你這老頭等著,我一定會迴來了!”
把馬打上兩柳條,撥喇喇地馱了大王山上去。
劉太公扯住魯智深,道:“師父!你害苦了我老漢了啊!”
魯智深說道:“別說廢話,我先穿上衣服,等會再說...”
莊客去房裏取來,智深穿了。太公道:“我當初隻指望你說因緣,勸他迴心轉意,誰想你便下拳打他這一頓,定是去報山寨裏大隊強人來殺我家!”
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說與你,灑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官,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這兩個鳥人,便是一二千軍馬來,灑家也不怕他,你們眾人不信時,提俺禪杖看。”
莊客們哪裏提得動?智深接過手裏,一似撚草一般使起來,太公道:“師父休要走了去,要救護我們一家兒使得!”
智深道:“甚麽閑話!俺死也不走!”
太公道:“且將些酒來師父吃——休得抵死醉了。”
魯智深道:“灑家一分酒隻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氣力!”
太公道:“那最好,我這裏有的是酒肉,隻顧讓師父吃。”
且說這桃花山大頭領坐在裏,正欲差人下山來打聽做女婿的二頭領如何,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裏,叫道:“苦也!苦也!”
大頭領連忙問道:“有甚麽事,慌做一團?”
小嘍羅道:“二哥哥被打壞了!”
大頭領大驚,正問備細,隻見報道:“二哥哥來了!”
大頭領看時,隻見二頭領紅巾也沒了,身上綠袍扯得粉碎,下得馬,倒在廳前,口裏說道:“哥哥救我一救!”
大頭領問道:“怎麽來?”
二頭領道:“兄弟下得山,到他莊上,入進房裏去,叵耐那老驢把女兒藏過了,卻教一個胖大和尚躲在女兒床上,我卻不提防,揭起帳子摸一摸,吃那廝揪住,一頓拳頭腳尖,打得一身傷損!”
“那廝見眾人來救應,放了手,提起禪杖,打將出去,因此,我得脫了身,拾得性命,哥哥與我做主報仇!”
大頭領道:“原來恁地,你去房中將息,我與你去拿那賊禿來。”
喝叫左右:“快備我的馬來!”
大頭領上了馬,綽槍在手,盡數引了小嘍羅,一齊呐喊下山來。
再說魯智深正吃酒哩,莊客報道:“山上大頭領盡數都來了!”
智深道:“你等休慌,灑家但打翻的,你們隻顧縛了,解去官司請賞,取俺的戒刀出來。”
魯智深把直裰脫了,拽紮起下麵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禪杖,出到打麥場上。
隻見大頭領在火把叢中,一騎馬搶到莊前,馬上拿著長槍,高聲喝道;“那禿驢在哪裏?早早出來決個勝負!”
智深大怒,罵道:“叫你認得灑家!”
輪起禪杖,著地卷起來,那大頭領逼住槍,大叫道:“和尚,且休要動手,你的聲音好廝熟,你且通個姓名。”
魯智深道:“灑家不是別人,老種經相公帳前提轄魯達的便是,如今出了家做和尚,喚作魯智深。”
那大頭領嗬嗬大笑,滾下馬,撇了槍,撲翻身便拜,道:“哥哥,別來無恙?可知二哥著了你手!”
魯智深隻道賺他,托地跳退數步,把禪杖收住,定晴看時,火把下,認得不是別人,卻是那江湖上使槍棒賣藥的教頭打虎將李忠。
李忠當下起來扶住魯智深,道:“哥哥緣何做了和尚?”
智深道:“且和你到裏麵說話。”
劉太公見了,又直叫苦:“這和尚原來也是一路!”
魯智深到裏麵,再把直裰穿了,和李忠都到廳上敘舊。
魯智深坐在正麵,喚劉太公出來。
那老兒不敢向前。智深道:“太公,休怕他,他是俺的兄弟。”
那老兒見說是“兄弟,”心裏越慌,又不敢不出來,李忠坐了第二位,太公坐了第三位。
魯智深道:“你在此,俺自從渭州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逃走到代州雁門縣,因見了灑家齋發他的金老。”
“那老兒不曾迴宋都去,卻隨個相識也在雁門縣住,他那個女兒就與了本處一個財主趙員外,和俺廝見了,好生相敬,不想官司追捉得灑家甚緊,那員外陪錢送俺去五台山智真長老處落發為僧。”
“灑家因兩番酒後鬧了僧堂,本師長老與俺一封書,教灑家去宋都大相國寺投了智清禪師討個職事僧做。因為天晚,到這莊上投宿。”
“不想與兄弟相見,卻猜俺打的那漢是誰?你如何又在這裏?”
李忠道:“小弟自從那日與哥哥在渭州酒樓上同史進,以及寧采臣師傅三人分散,次日聽得說哥哥打死了鄭屠。”
“我去尋史進二人商議,他們又不知投哪裏去了,小弟聽得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卻從這山經過,卻才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裏桃花山紮寨,喚作小霸王周通,那時引人下山來和小弟廝殺,被我嬴了他,留小弟在山上為寨主,讓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以此在這裏落草。”
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劉太公這頭親事再也休提,他隻有這個女兒,要養終身,也不要被你搶了去,叫他老人家老無所依。”
太公見說了,大喜,安排酒食出來管待二位,小嘍羅們每人兩個饅頭,兩塊肉,一大碗酒都快吃飽了。
太公將出原定的金子,魯智深道:“李家兄弟,你與他收了去。這件事都在你身上。”
李忠道:“這個不妨事,且請哥哥去小寨住幾日,劉太公也走一遭。”
太公叫莊客安排轎子,抬了魯智深,帶了禪杖,戒刀,行李,李忠也上了馬,太公也乘了一乘小轎,卻早天色大明,眾人上山來,智深,太公來到寨前,下了轎子。
李忠也下了馬,邀請智深入到寨中,向這聚義廳上,三人坐定,李忠叫請周通出來,周通見了和尚,心中怒道:“哥哥卻不與我報仇,倒請他來寨裏,讓他上麵坐!”
李忠道:“兄弟,你認得這和尚麽?”
周通道:“我若認得他時,須不吃他打了。”
李忠笑道:“這和尚便是我日常和你說的三拳打死鎮關西的便是他。”
周通把頭摸一摸,叫聲“阿呀,”魯智深答禮道:“休怪衝撞。”
三人坐定,劉太公立在麵前,魯智深便道:“周家兄弟,你來聽俺說,劉太公這頭親事,你卻不知,他隻有這個女兒,養老送終,奉祀香火,都在他身上。”
“你若娶了,叫他老人家失所,他心裏怕不情願,你依著灑家,把他棄了,別選一個好的,原定的金子在這裏,你心下如何?”
周通道:“並聽大哥言語,兄弟不敢登門。”
智深道:“大丈夫作事卻休要翻悔。”
周通折箭為誓,劉太公拜謝了納還金子,獨自下山迴莊去了,李忠,周通,殺牛宰馬,安排筵席,管待了數日,引魯智深,山前山後觀看景致。
果是好座桃花山,生得兇怪,四圍險峻,單單隻一條路上去,四下裏漫漫都是亂草,智深看了道:“果然好險隘去處!”
住了幾日,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隻要下山,兩個苦留,那裏肯住,隻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
李忠,周通,道:“哥哥既然不肯落草,要去時,我等明日下山,但得多少,盡送與哥哥作路費...”
太公道:“好是很好,但是不要去做一些過分的事情。”
智深道:“灑家的不是性命?你隻依著俺行。”
太公道:“好!我家有幸,得遇這個活佛下降!”
莊客聽得,都吃一驚,太公問智深:“在要飯吃麽?”
智深道:“飯便不要吃,有酒再將些來吃。”
太公道:“有,有。”
隨即叫莊客取一支熟鵝,大碗將酒斟來,叫智深盡意吃了三二十碗。
那隻熟鵝也吃了,叫莊客將了包裹,先安放房裏,提了禪杖,帶了戒刀,問道:“太公,你的女兒躲起來了?”
太公道:“老漢已把女兒寄送在鄰舍莊裏去了。”
智深道:“引小僧新婦房裏去。”
太公引至房邊,指道:“這裏麵便是。”
智深道:“你們自去躲了。”
太公與眾莊客自出外麵安排筵席。
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把帳下了,在床上躺著。
太公見天色看看黑了,叫莊客前後點起燈燭熒煌,就打麥場上放下一條桌子,上麵擺著香花燈燭,一麵叫莊客大盤盛著肉,大壺溫著酒。
約莫初更時分,隻聽得山邊鑼鳴鼓響。
這劉太公懷著胎鬼,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盡出莊門外看時,隻見遠遠地四五十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一簇人飛奔莊上來。
劉太公看見,便叫莊客大開莊門,前來迎接,隻見前遮後擁,明晃晃的都是器械旗槍,盡把紅綠絹帛縛著,小嘍羅頭上亂插著野花,前麵擺著四五對紅紗燈籠,著馬上那個大王,頭戴撮尖幹紅凹麵巾,鬢傍邊插一枝羅帛像生花;上穿一領圍虎體挽金繡綠羅袍,腰係一條狼身銷金包肚紅搭,著雙對掩雲跟牛皮靴,騎一匹高頭卷毛大白馬那大王來到莊前下了馬。
隻見眾小嘍羅齊聲賀道:“帽兒光光,今夜做個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個嬌客。”
劉太公慌忙親捧杯盞,斟下一杯好酒,跪在地下。
眾莊客都跪著。那大王把手來扶,道:“你是我的丈人,如何倒跪我?”
太公道:“休說這話,老漢隻是大王治下管的人戶。”
那大王已有七八分醉了,嗬嗬大笑道:“我與你做個女婿,也不虧負了你,你的女兒匹配我,也好。”
劉太公把了下馬杯,來到打麥場上,見了花香燈燭,便道:“泰山,何須如此迎接?”
那裏又飲了三杯,來到廳上,喚小嘍羅教把馬去係在綠楊樹上。
小嘍羅把鼓樂就廳前擂將起來,大王上廳坐下,叫道:“丈人,我的夫人在哪裏?”
大公道:“便是怕羞不敢出來。”
大王笑道:“且將酒來,我與丈人迴敬。”
那大王把了一杯,便道:“我且和夫人廝見了,再來吃酒也不遲。”
那劉太公一心隻要那和尚好好和他理論,便道:“老漢自引大王去。”
拿了燭台,引著大王轉入屏風背後,直到新人房前太公指與道:“此間便是,請大王自入去。”
太公拿了燭台一直去了——未知兇吉如何,先辦一條走路。
那大王推開房門,見裏麵洞洞的,大王道:“你看,我那丈人是個做家的人,房裏也不點盞燈,繇我那夫人黑地裏坐地,明日叫小嘍羅山寨裏扛一桶好油來與他點。”
魯智深坐在帳子裏,都聽得,忍住笑,不做一聲,那大王摸進房中,叫道:“娘子,你如何不出來接我?你休要怕羞,我明日要你做壓寨夫人,一頭叫娘子!”
一頭摸來摸去,一摸摸著金帳子,便揭起來,探一支手入去摸時,摸著魯智的肚皮,被魯智深就勢劈頭巾角揪住,一按按將下床來!
那大王卻掙紮,魯智深右手捏起拳頭,罵一聲:“什麽玩意!”連耳根帶脖子隻一拳,那大王叫一聲道:“居然敢打你丈夫!”
魯智深喝道:“叫你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你娘子!”
拖倒在床邊,拳頭腳尖一齊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劉太公驚得呆了,隻道這早晚說因緣勸那大王,卻聽得裏麵叫救人,太公慌忙把著燈燭,引了小嘍羅,一齊搶將入來,眾人燈下打一看時,隻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麵前打。
為頭的小嘍羅叫道:“你眾人都來救大王!”
眾小嘍羅一齊拖槍拴棒入來救時,魯智深見了,撇下大王,床邊綽了禪杖,著地打將起來,小嘍羅見來得兇猛,發聲喊,都走了。
劉太公隻管叫苦,打鬧裏,那大王爬出房門,奔到門前摸著空馬,樹上析枝柳條,托地跳在馬背上,把鞭條變打那馬,但是卻不跑走。
大王道:“苦也!這馬也來欺負我!”
再看時,原來心慌,不曾解得韁繩,連忙扯斷了,騎著馬飛走,出得莊門,大罵劉太公:“你這老頭等著,我一定會迴來了!”
把馬打上兩柳條,撥喇喇地馱了大王山上去。
劉太公扯住魯智深,道:“師父!你害苦了我老漢了啊!”
魯智深說道:“別說廢話,我先穿上衣服,等會再說...”
莊客去房裏取來,智深穿了。太公道:“我當初隻指望你說因緣,勸他迴心轉意,誰想你便下拳打他這一頓,定是去報山寨裏大隊強人來殺我家!”
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說與你,灑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官,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這兩個鳥人,便是一二千軍馬來,灑家也不怕他,你們眾人不信時,提俺禪杖看。”
莊客們哪裏提得動?智深接過手裏,一似撚草一般使起來,太公道:“師父休要走了去,要救護我們一家兒使得!”
智深道:“甚麽閑話!俺死也不走!”
太公道:“且將些酒來師父吃——休得抵死醉了。”
魯智深道:“灑家一分酒隻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氣力!”
太公道:“那最好,我這裏有的是酒肉,隻顧讓師父吃。”
且說這桃花山大頭領坐在裏,正欲差人下山來打聽做女婿的二頭領如何,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裏,叫道:“苦也!苦也!”
大頭領連忙問道:“有甚麽事,慌做一團?”
小嘍羅道:“二哥哥被打壞了!”
大頭領大驚,正問備細,隻見報道:“二哥哥來了!”
大頭領看時,隻見二頭領紅巾也沒了,身上綠袍扯得粉碎,下得馬,倒在廳前,口裏說道:“哥哥救我一救!”
大頭領問道:“怎麽來?”
二頭領道:“兄弟下得山,到他莊上,入進房裏去,叵耐那老驢把女兒藏過了,卻教一個胖大和尚躲在女兒床上,我卻不提防,揭起帳子摸一摸,吃那廝揪住,一頓拳頭腳尖,打得一身傷損!”
“那廝見眾人來救應,放了手,提起禪杖,打將出去,因此,我得脫了身,拾得性命,哥哥與我做主報仇!”
大頭領道:“原來恁地,你去房中將息,我與你去拿那賊禿來。”
喝叫左右:“快備我的馬來!”
大頭領上了馬,綽槍在手,盡數引了小嘍羅,一齊呐喊下山來。
再說魯智深正吃酒哩,莊客報道:“山上大頭領盡數都來了!”
智深道:“你等休慌,灑家但打翻的,你們隻顧縛了,解去官司請賞,取俺的戒刀出來。”
魯智深把直裰脫了,拽紮起下麵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禪杖,出到打麥場上。
隻見大頭領在火把叢中,一騎馬搶到莊前,馬上拿著長槍,高聲喝道;“那禿驢在哪裏?早早出來決個勝負!”
智深大怒,罵道:“叫你認得灑家!”
輪起禪杖,著地卷起來,那大頭領逼住槍,大叫道:“和尚,且休要動手,你的聲音好廝熟,你且通個姓名。”
魯智深道:“灑家不是別人,老種經相公帳前提轄魯達的便是,如今出了家做和尚,喚作魯智深。”
那大頭領嗬嗬大笑,滾下馬,撇了槍,撲翻身便拜,道:“哥哥,別來無恙?可知二哥著了你手!”
魯智深隻道賺他,托地跳退數步,把禪杖收住,定晴看時,火把下,認得不是別人,卻是那江湖上使槍棒賣藥的教頭打虎將李忠。
李忠當下起來扶住魯智深,道:“哥哥緣何做了和尚?”
智深道:“且和你到裏麵說話。”
劉太公見了,又直叫苦:“這和尚原來也是一路!”
魯智深到裏麵,再把直裰穿了,和李忠都到廳上敘舊。
魯智深坐在正麵,喚劉太公出來。
那老兒不敢向前。智深道:“太公,休怕他,他是俺的兄弟。”
那老兒見說是“兄弟,”心裏越慌,又不敢不出來,李忠坐了第二位,太公坐了第三位。
魯智深道:“你在此,俺自從渭州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逃走到代州雁門縣,因見了灑家齋發他的金老。”
“那老兒不曾迴宋都去,卻隨個相識也在雁門縣住,他那個女兒就與了本處一個財主趙員外,和俺廝見了,好生相敬,不想官司追捉得灑家甚緊,那員外陪錢送俺去五台山智真長老處落發為僧。”
“灑家因兩番酒後鬧了僧堂,本師長老與俺一封書,教灑家去宋都大相國寺投了智清禪師討個職事僧做。因為天晚,到這莊上投宿。”
“不想與兄弟相見,卻猜俺打的那漢是誰?你如何又在這裏?”
李忠道:“小弟自從那日與哥哥在渭州酒樓上同史進,以及寧采臣師傅三人分散,次日聽得說哥哥打死了鄭屠。”
“我去尋史進二人商議,他們又不知投哪裏去了,小弟聽得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卻從這山經過,卻才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裏桃花山紮寨,喚作小霸王周通,那時引人下山來和小弟廝殺,被我嬴了他,留小弟在山上為寨主,讓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以此在這裏落草。”
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劉太公這頭親事再也休提,他隻有這個女兒,要養終身,也不要被你搶了去,叫他老人家老無所依。”
太公見說了,大喜,安排酒食出來管待二位,小嘍羅們每人兩個饅頭,兩塊肉,一大碗酒都快吃飽了。
太公將出原定的金子,魯智深道:“李家兄弟,你與他收了去。這件事都在你身上。”
李忠道:“這個不妨事,且請哥哥去小寨住幾日,劉太公也走一遭。”
太公叫莊客安排轎子,抬了魯智深,帶了禪杖,戒刀,行李,李忠也上了馬,太公也乘了一乘小轎,卻早天色大明,眾人上山來,智深,太公來到寨前,下了轎子。
李忠也下了馬,邀請智深入到寨中,向這聚義廳上,三人坐定,李忠叫請周通出來,周通見了和尚,心中怒道:“哥哥卻不與我報仇,倒請他來寨裏,讓他上麵坐!”
李忠道:“兄弟,你認得這和尚麽?”
周通道:“我若認得他時,須不吃他打了。”
李忠笑道:“這和尚便是我日常和你說的三拳打死鎮關西的便是他。”
周通把頭摸一摸,叫聲“阿呀,”魯智深答禮道:“休怪衝撞。”
三人坐定,劉太公立在麵前,魯智深便道:“周家兄弟,你來聽俺說,劉太公這頭親事,你卻不知,他隻有這個女兒,養老送終,奉祀香火,都在他身上。”
“你若娶了,叫他老人家失所,他心裏怕不情願,你依著灑家,把他棄了,別選一個好的,原定的金子在這裏,你心下如何?”
周通道:“並聽大哥言語,兄弟不敢登門。”
智深道:“大丈夫作事卻休要翻悔。”
周通折箭為誓,劉太公拜謝了納還金子,獨自下山迴莊去了,李忠,周通,殺牛宰馬,安排筵席,管待了數日,引魯智深,山前山後觀看景致。
果是好座桃花山,生得兇怪,四圍險峻,單單隻一條路上去,四下裏漫漫都是亂草,智深看了道:“果然好險隘去處!”
住了幾日,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隻要下山,兩個苦留,那裏肯住,隻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
李忠,周通,道:“哥哥既然不肯落草,要去時,我等明日下山,但得多少,盡送與哥哥作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