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直播編造聊齋,驚爆全球! 作者:不哭的灰太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0章
店家道:“和尚,若是五台山寺裏師父,我不敢賣與你吃。”
智深道:“灑家不是,你快將酒拿來。”
店家看見魯智深這般模樣,聲音各別,便道:“你要打多少酒?”
智深道:“休問多少,大碗隻顧上來。”
約莫也吃了十來碗,智深問道:“有什麽肉?把一盤來吃。”
店家道:“早來有些牛肉,都賣沒了。”
智深猛聞得一陣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時,隻見牆邊砂鍋裏煮著肉在那裏。
智深道:“你家見有肉,如何不賣與俺吃?”
店家道:“我怕你是出家人,不吃肉,因此不來問你。”
智深道:“灑家的銀子又在這裏!”
便摸銀子遞與店家,道:“你且賣半支與俺。”
那莊家連忙取半支熟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麵前。
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著蒜泥吃,一連又吃了十來碗酒,喝了不少,怎麽能忍得住!
店家看到都呆了,叫道:“和尚,你就喝這些吧,別喝了!”
智深睜起眼道:“灑家又不白喝你的!管俺怎地?”
店家道:“在要多少?”
智深道:“再打一桶來。”
店家隻得又舀一桶來。
智深無移時又吃了這桶酒,剩下一肉,把酒揣在懷裏,臨出門,又道:“多的銀子,明日又來吃。”
嚇得店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看他卻向那五台山上去了,智深走到半山亭子上,坐下一迴,酒卻湧上來。
隨即跳起身,口裏道:“俺好些時不曾拽拳使腳,覺到身體都困倦了,灑家且使幾路看!”
下得亭子,把兩支袖子搦在手裏,上下左右使了一迴,使得力發,隻一膀子扇在亭子柱上,隻聽得刮刺刺一聲響亮,把亭子柱打折了,攤了亭子半邊,門子聽得半山裏響,高處看時,隻見魯智深一步一顛搶上山來。
兩個門子叫道:“苦也!這畜生今番又醉得可不小!”
便把山門關上,把拴拴了,隻在門縫裏張時,見智深搶到山門下,見關了門,把拳頭擂鼓也似敲門,兩個門子哪裏敢開。
智深敲了一迴,扭過身來,看了左邊的金剛,喝一聲道:“你這個鳥大漢,不替俺敲門,卻拿著拳頭嚇灑家!俺須不怕你!”
跳上台基,把柵刺子隻一扳,卻似撅蔥般扳開了,拿起一折木頭,去那金剛腿上便打,簌簌地,泥和顏色都脫下來。
門子張見,道:“苦也!”隻得報知長老。
智深等了一會,調轉身來,看著右邊金剛,喝一聲道:“你這廝張開大口,也來笑灑家!”
便跳過右邊台基上,把那金剛腳上打了兩下。隻聽得一聲震天價響,那金剛從台基上倒撞下來。智深提著折木頭大笑。
兩個門子去報長老。長老道:“休要惹他,你們自去。”
隻見這首座,監寺,都寺,並一應職事僧人都到方丈稟說:“這野貓今日醉得不好!把半山亭子,山門下金剛,都打壞了!如何是好?”
眾僧道:“金剛乃是山門之主,如何把他換過?”
長老道:“休說壞了金剛,便是打壞了殿上三世佛,也沒奈何,隻得迴避他。你們見前日的行兇麽?”
眾僧出得方丈,都道:“好個囫圇竹的長老!——門子,你且休開門,隻在裏麵聽。”
智深在外麵大叫道:“直娘的禿驢們!不放灑家入寺時,山門外討把火來燒了這個鳥寺!”
眾僧聽得,隻得叫門子:“拽了大拴,放那畜生入來!若不開時,真個做出來!”
門子隻得撚腳撚手拽了拴,飛也似閃入房裏躲了,眾僧也各自迴避。
隻說智深雙手把山門盡力一推,撲地顛將入來,吃了一交,爬將起來,把頭摸一摸,直奔僧堂來,到得選佛場中,禪和子正打坐間,看見智深揭起簾子,鑽將入來,都吃一驚,盡低了頭。
智深到得禪床邊,喉嚨裏咯咯地響,看著地下便吐,眾僧都聞不得那臭,個個道:“善哉!”齊掩了口鼻,智深吐了一迴,爬上禪床,解下條,把直裰,帶子,都剝剝扯斷了,肉也掉了下來。
智深道:“好!好!正肚饑哩!”扯來便吃,眾僧看見,把袖子遮了臉,上下肩兩個禪和子遠遠地躲開,智深見他躲開,便扯一塊肉,看著上首的道:“你也吃口!”
上首的那和尚把兩支袖子死掩了臉,智深道:“你不吃?”把肉往下首的禪和子嘴邊塞將去,那和尚躲不迭,卻待下禪床,智深把他劈耳朵揪住,將肉便塞。
對床四五個禪和子跳過來勸時,智深撇了肉,提起拳碩,去那光腦袋上剝剝隻顧鑿,滿堂僧眾大喊起來,都去櫃中取了衣缽要走。
首座那裏禁約得住,智深一味地打將出來,大半禪客都躲出廊下來,監寺,都寺,不與長老說知,叫起一班職事僧人,點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廳,轎夫,約有一二百人,都執杖叉棍棒,盡使手巾盤頭,一齊打入僧堂來。
智深見了,大吼一聲,別無器械,搶入僧堂裏,佛麵前推翻供桌,撅了兩條桌腳,從堂裏打將出來,眾多僧行見他來得兇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深智兩條桌腳著地卷將起來,眾僧早兩下合攏來。
智深大怒,指東打西,指南打北,隻饒了兩頭的,當時智深直打到法堂下,隻見長老喝道:“智深!不得無禮!眾僧也休動手!”
兩邊眾人被打傷了數十個,見長老來,各自退去,智深見眾人退散,撇了桌角,叫道:“長老為灑家做主!”
此時酒已七八分醒了,長老道:“智深,你連累殺老僧,前番醉了一次,攪擾了一場,我教你兄趙員外得知,他寫書來與眾僧陪話,今番你又如此大醉無禮,亂了清規,打攤了亭子,又打壞了金剛,你攪得眾僧卷堂而走,這個罪業非小,我這裏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千百年清淨香火去處。”
智深隨長老到方丈去,長老一麵叫職事僧人留住眾禪客,再迴僧堂,自去坐禪,打傷了的和尚,自去將息,長老領智深方丈歇了一夜。
次日,長老與首座商議,收拾了些銀兩齎發他,教他別處去,可先說與趙員外知道,長老隨即修書一封,使兩個直廳道人逕到趙員外莊上說知就裏,立等迴報。
趙員外看了來書,迴書來拜覆長老,說道:“壞了金剛,亭子,趙某隨即備價來修,智深任從長老發遣。”
長老得了迴書,便叫侍者取領皂巾直裰,一雙僧鞋,十兩白銀,房中喚過智深。
長老道:“智深你前番一次大醉,鬧了僧堂,便是誤犯,今次又大醉,打壞了金剛,攤了亭子,卷堂鬧了選佛場,你這罪業非輕,又把眾禪客打傷了,我這裏出家,是個清淨去處,你這等做作,甚是不好。”
“智深,你此間不可住了,我有一個師弟,現在宋都大相國寺住持,喚做智清禪師,我與你這封書去投他那裏討個職事僧做,我夜來看了,贈汝四句偈子,你可終身受用,記取今日之言。”
智深跪下道:“灑家願聽偈子。”
長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
魯智深聽了四句偈子,拜了長老九拜,背了包裹,腰包,肚包,藏了書信,辭了長老並眾僧人,離了五台山,逕到鐵匠間壁客店裏歇了,等候打了禪杖,戒刀完備就行。
寺內眾僧得魯智深去了,無一個不歡喜,長老教火工,道人,自來收拾打壞了的金剛,亭子。過不得數日,趙員外自將若幹錢來五台山再塑起金剛,重修起半山亭子,不在話下。
再說這魯智深就客店裏住了幾日,等得兩件家夥都已完備,做了刀鞘,把戒刀插放鞘內,禪杖卻把漆來裹了,將些碎銀子賞了鐵匠,背上包裹,跨了戒刀,提了禪仗,作別了客店主人並鐵匠,行程上路。
過細看了,果然是個莽和尚,智深自離了五台山文殊院,取路投宋都來;行了半月之上,於路不投寺院去歇,隻是客店內打火安身,白日間酒肆裏買吃。
一日,正行之間,貪看山明水秀,不覺天色已晚,趕不上宿頭,路中又沒人作伴,哪裏投宿是好,又趕了三二十裏田地,過了一條板橋,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樹木叢中閃著一所莊院,莊後重重疊疊都是亂山。
魯智深道:“隻得投莊上去借宿。”
逕奔到莊前看時,見數十個莊家,急急忙忙,搬東搬西。
魯智深到莊前,倚了禪杖,與莊客唱個喏。
莊客道:“和尚,來我莊上做甚的?”
智深道:“灑家趕不上宿頭,欲借貴莊投宿一宵,明早便行。”
莊客道:“我莊今晚有事,歇不得。”
智深道;“胡亂借灑家歇一夜,明日便行。”
莊客道:“和尚快走,休在這裏討死!”
智深道:“也是怪哉,歇一夜打甚麽不緊,怎地便是討死?”
莊家道:“去便去,不去時便捉來縛在這裏!”
魯智深大怒道:“你這廝村人好沒道理!俺又不曾說的,便要綁縛灑家!”
莊客也有罵的,也有勸的。
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隻見莊裏走出一個老人來,魯智深看那老人時,年近六旬之上,拄一條過頭拄仗,走將出來,喝問莊客∶“你們鬧甚麽?”
莊客道:“這個人要打我們!”
智深便道:“灑家是五台山來的僧人,要上宋都去幹事,今晚趕不上宿頭,借貴莊投宿一宵,莊家那廝無禮,要綁縛灑家。”
那老人道:“既是五台山來的師父,隨我進來。”
智深跟那老人直到正堂上,分賓主坐下。那老人道:“師父休要怪,莊家們不省得師父是活佛去處來的,他作尋常一例相看,老漢從來敬信佛天三寶。”
“雖是我莊上今夜有事,權且留師父歇一宵了去。”
智深將禪杖倚了,起身,唱個喏,謝道:“感承施主,灑家不敢動問貴莊高姓?”
老人道:“老漢姓劉,此間喚做桃花村,鄉人都叫老漢做桃花莊劉太公,敢問師父法名,喚做甚麽諱字?”
智深道:“俺師父是智真長老,與俺取了個諱字,因灑家姓魯,喚作魯智深”
太公道:“師父請吃些晚飯,不知肯吃葷腥也不?”
魯智深道:“灑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麽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有便吃。”
太公便道:“既然師父不忌葷酒,先叫莊客取酒肉來。”
沒多時,莊客掇張桌子,放下一盤牛肉,三四樣菜蔬,一雙筷,放在魯智深也麵前。
智深解下腰包,肚包,坐定,那莊客旋了一壺酒,拿一支盞子,篩下酒與智深吃,這魯智深也不謙讓,也不推辭,無一時,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太公對席看見,呆了半晌,莊客搬飯來,又吃了,抬過桌子...
太公分付道:“胡亂叫師父在外麵耳房中歇一宵,夜間如若外麵熱鬧,不可出來窺望。”
智深道:“敢問貴莊今夜有甚事?”
太公道:“非是你出家人閑管的事。”
智深道:“太公,莫不怪灑家來攪擾你麽?明日灑家算還你房錢便了。”
太公道:“師父先聽我說,我家時常齋僧布施,哪缺師父一個,隻是我家今夜小女招夫,以此煩惱。”
魯智深嗬嗬大笑道:“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這是人倫大事,五常之禮,何故煩惱?”
太公道:“師父不知,這頭親事不是情願與的。”
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個癡漢,既然不兩相情願,如何招贅做個女婿?”
太公道:“老漢隻有這個小女,如今方得一十九歲,被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紮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間青州官軍捕盜,禁他不得。”
“因來老漢莊上討進奉,見了老漢女兒,撇下二十兩金子,一疋紅錦為定禮,選著今夜好,日晚間入贅,老漢莊上又和他爭執不得,隻得與他,因此煩惱,非是因為師父一個人...”
智深聽了,道:“原來如此!灑家有個道理教他迴心轉意,不要娶你女兒,如何?”
太公道:“他是個殺人不貶眼的魔君,你如何能讓他心轉意?”
智深道:“灑家在五台山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今晚可叫你女兒別處藏了,我就在你女兒房間裏,勸那人迴心轉意...”
店家道:“和尚,若是五台山寺裏師父,我不敢賣與你吃。”
智深道:“灑家不是,你快將酒拿來。”
店家看見魯智深這般模樣,聲音各別,便道:“你要打多少酒?”
智深道:“休問多少,大碗隻顧上來。”
約莫也吃了十來碗,智深問道:“有什麽肉?把一盤來吃。”
店家道:“早來有些牛肉,都賣沒了。”
智深猛聞得一陣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時,隻見牆邊砂鍋裏煮著肉在那裏。
智深道:“你家見有肉,如何不賣與俺吃?”
店家道:“我怕你是出家人,不吃肉,因此不來問你。”
智深道:“灑家的銀子又在這裏!”
便摸銀子遞與店家,道:“你且賣半支與俺。”
那莊家連忙取半支熟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麵前。
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著蒜泥吃,一連又吃了十來碗酒,喝了不少,怎麽能忍得住!
店家看到都呆了,叫道:“和尚,你就喝這些吧,別喝了!”
智深睜起眼道:“灑家又不白喝你的!管俺怎地?”
店家道:“在要多少?”
智深道:“再打一桶來。”
店家隻得又舀一桶來。
智深無移時又吃了這桶酒,剩下一肉,把酒揣在懷裏,臨出門,又道:“多的銀子,明日又來吃。”
嚇得店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看他卻向那五台山上去了,智深走到半山亭子上,坐下一迴,酒卻湧上來。
隨即跳起身,口裏道:“俺好些時不曾拽拳使腳,覺到身體都困倦了,灑家且使幾路看!”
下得亭子,把兩支袖子搦在手裏,上下左右使了一迴,使得力發,隻一膀子扇在亭子柱上,隻聽得刮刺刺一聲響亮,把亭子柱打折了,攤了亭子半邊,門子聽得半山裏響,高處看時,隻見魯智深一步一顛搶上山來。
兩個門子叫道:“苦也!這畜生今番又醉得可不小!”
便把山門關上,把拴拴了,隻在門縫裏張時,見智深搶到山門下,見關了門,把拳頭擂鼓也似敲門,兩個門子哪裏敢開。
智深敲了一迴,扭過身來,看了左邊的金剛,喝一聲道:“你這個鳥大漢,不替俺敲門,卻拿著拳頭嚇灑家!俺須不怕你!”
跳上台基,把柵刺子隻一扳,卻似撅蔥般扳開了,拿起一折木頭,去那金剛腿上便打,簌簌地,泥和顏色都脫下來。
門子張見,道:“苦也!”隻得報知長老。
智深等了一會,調轉身來,看著右邊金剛,喝一聲道:“你這廝張開大口,也來笑灑家!”
便跳過右邊台基上,把那金剛腳上打了兩下。隻聽得一聲震天價響,那金剛從台基上倒撞下來。智深提著折木頭大笑。
兩個門子去報長老。長老道:“休要惹他,你們自去。”
隻見這首座,監寺,都寺,並一應職事僧人都到方丈稟說:“這野貓今日醉得不好!把半山亭子,山門下金剛,都打壞了!如何是好?”
眾僧道:“金剛乃是山門之主,如何把他換過?”
長老道:“休說壞了金剛,便是打壞了殿上三世佛,也沒奈何,隻得迴避他。你們見前日的行兇麽?”
眾僧出得方丈,都道:“好個囫圇竹的長老!——門子,你且休開門,隻在裏麵聽。”
智深在外麵大叫道:“直娘的禿驢們!不放灑家入寺時,山門外討把火來燒了這個鳥寺!”
眾僧聽得,隻得叫門子:“拽了大拴,放那畜生入來!若不開時,真個做出來!”
門子隻得撚腳撚手拽了拴,飛也似閃入房裏躲了,眾僧也各自迴避。
隻說智深雙手把山門盡力一推,撲地顛將入來,吃了一交,爬將起來,把頭摸一摸,直奔僧堂來,到得選佛場中,禪和子正打坐間,看見智深揭起簾子,鑽將入來,都吃一驚,盡低了頭。
智深到得禪床邊,喉嚨裏咯咯地響,看著地下便吐,眾僧都聞不得那臭,個個道:“善哉!”齊掩了口鼻,智深吐了一迴,爬上禪床,解下條,把直裰,帶子,都剝剝扯斷了,肉也掉了下來。
智深道:“好!好!正肚饑哩!”扯來便吃,眾僧看見,把袖子遮了臉,上下肩兩個禪和子遠遠地躲開,智深見他躲開,便扯一塊肉,看著上首的道:“你也吃口!”
上首的那和尚把兩支袖子死掩了臉,智深道:“你不吃?”把肉往下首的禪和子嘴邊塞將去,那和尚躲不迭,卻待下禪床,智深把他劈耳朵揪住,將肉便塞。
對床四五個禪和子跳過來勸時,智深撇了肉,提起拳碩,去那光腦袋上剝剝隻顧鑿,滿堂僧眾大喊起來,都去櫃中取了衣缽要走。
首座那裏禁約得住,智深一味地打將出來,大半禪客都躲出廊下來,監寺,都寺,不與長老說知,叫起一班職事僧人,點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廳,轎夫,約有一二百人,都執杖叉棍棒,盡使手巾盤頭,一齊打入僧堂來。
智深見了,大吼一聲,別無器械,搶入僧堂裏,佛麵前推翻供桌,撅了兩條桌腳,從堂裏打將出來,眾多僧行見他來得兇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深智兩條桌腳著地卷將起來,眾僧早兩下合攏來。
智深大怒,指東打西,指南打北,隻饒了兩頭的,當時智深直打到法堂下,隻見長老喝道:“智深!不得無禮!眾僧也休動手!”
兩邊眾人被打傷了數十個,見長老來,各自退去,智深見眾人退散,撇了桌角,叫道:“長老為灑家做主!”
此時酒已七八分醒了,長老道:“智深,你連累殺老僧,前番醉了一次,攪擾了一場,我教你兄趙員外得知,他寫書來與眾僧陪話,今番你又如此大醉無禮,亂了清規,打攤了亭子,又打壞了金剛,你攪得眾僧卷堂而走,這個罪業非小,我這裏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千百年清淨香火去處。”
智深隨長老到方丈去,長老一麵叫職事僧人留住眾禪客,再迴僧堂,自去坐禪,打傷了的和尚,自去將息,長老領智深方丈歇了一夜。
次日,長老與首座商議,收拾了些銀兩齎發他,教他別處去,可先說與趙員外知道,長老隨即修書一封,使兩個直廳道人逕到趙員外莊上說知就裏,立等迴報。
趙員外看了來書,迴書來拜覆長老,說道:“壞了金剛,亭子,趙某隨即備價來修,智深任從長老發遣。”
長老得了迴書,便叫侍者取領皂巾直裰,一雙僧鞋,十兩白銀,房中喚過智深。
長老道:“智深你前番一次大醉,鬧了僧堂,便是誤犯,今次又大醉,打壞了金剛,攤了亭子,卷堂鬧了選佛場,你這罪業非輕,又把眾禪客打傷了,我這裏出家,是個清淨去處,你這等做作,甚是不好。”
“智深,你此間不可住了,我有一個師弟,現在宋都大相國寺住持,喚做智清禪師,我與你這封書去投他那裏討個職事僧做,我夜來看了,贈汝四句偈子,你可終身受用,記取今日之言。”
智深跪下道:“灑家願聽偈子。”
長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
魯智深聽了四句偈子,拜了長老九拜,背了包裹,腰包,肚包,藏了書信,辭了長老並眾僧人,離了五台山,逕到鐵匠間壁客店裏歇了,等候打了禪杖,戒刀完備就行。
寺內眾僧得魯智深去了,無一個不歡喜,長老教火工,道人,自來收拾打壞了的金剛,亭子。過不得數日,趙員外自將若幹錢來五台山再塑起金剛,重修起半山亭子,不在話下。
再說這魯智深就客店裏住了幾日,等得兩件家夥都已完備,做了刀鞘,把戒刀插放鞘內,禪杖卻把漆來裹了,將些碎銀子賞了鐵匠,背上包裹,跨了戒刀,提了禪仗,作別了客店主人並鐵匠,行程上路。
過細看了,果然是個莽和尚,智深自離了五台山文殊院,取路投宋都來;行了半月之上,於路不投寺院去歇,隻是客店內打火安身,白日間酒肆裏買吃。
一日,正行之間,貪看山明水秀,不覺天色已晚,趕不上宿頭,路中又沒人作伴,哪裏投宿是好,又趕了三二十裏田地,過了一條板橋,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樹木叢中閃著一所莊院,莊後重重疊疊都是亂山。
魯智深道:“隻得投莊上去借宿。”
逕奔到莊前看時,見數十個莊家,急急忙忙,搬東搬西。
魯智深到莊前,倚了禪杖,與莊客唱個喏。
莊客道:“和尚,來我莊上做甚的?”
智深道:“灑家趕不上宿頭,欲借貴莊投宿一宵,明早便行。”
莊客道:“我莊今晚有事,歇不得。”
智深道;“胡亂借灑家歇一夜,明日便行。”
莊客道:“和尚快走,休在這裏討死!”
智深道:“也是怪哉,歇一夜打甚麽不緊,怎地便是討死?”
莊家道:“去便去,不去時便捉來縛在這裏!”
魯智深大怒道:“你這廝村人好沒道理!俺又不曾說的,便要綁縛灑家!”
莊客也有罵的,也有勸的。
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隻見莊裏走出一個老人來,魯智深看那老人時,年近六旬之上,拄一條過頭拄仗,走將出來,喝問莊客∶“你們鬧甚麽?”
莊客道:“這個人要打我們!”
智深便道:“灑家是五台山來的僧人,要上宋都去幹事,今晚趕不上宿頭,借貴莊投宿一宵,莊家那廝無禮,要綁縛灑家。”
那老人道:“既是五台山來的師父,隨我進來。”
智深跟那老人直到正堂上,分賓主坐下。那老人道:“師父休要怪,莊家們不省得師父是活佛去處來的,他作尋常一例相看,老漢從來敬信佛天三寶。”
“雖是我莊上今夜有事,權且留師父歇一宵了去。”
智深將禪杖倚了,起身,唱個喏,謝道:“感承施主,灑家不敢動問貴莊高姓?”
老人道:“老漢姓劉,此間喚做桃花村,鄉人都叫老漢做桃花莊劉太公,敢問師父法名,喚做甚麽諱字?”
智深道:“俺師父是智真長老,與俺取了個諱字,因灑家姓魯,喚作魯智深”
太公道:“師父請吃些晚飯,不知肯吃葷腥也不?”
魯智深道:“灑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麽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有便吃。”
太公便道:“既然師父不忌葷酒,先叫莊客取酒肉來。”
沒多時,莊客掇張桌子,放下一盤牛肉,三四樣菜蔬,一雙筷,放在魯智深也麵前。
智深解下腰包,肚包,坐定,那莊客旋了一壺酒,拿一支盞子,篩下酒與智深吃,這魯智深也不謙讓,也不推辭,無一時,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太公對席看見,呆了半晌,莊客搬飯來,又吃了,抬過桌子...
太公分付道:“胡亂叫師父在外麵耳房中歇一宵,夜間如若外麵熱鬧,不可出來窺望。”
智深道:“敢問貴莊今夜有甚事?”
太公道:“非是你出家人閑管的事。”
智深道:“太公,莫不怪灑家來攪擾你麽?明日灑家算還你房錢便了。”
太公道:“師父先聽我說,我家時常齋僧布施,哪缺師父一個,隻是我家今夜小女招夫,以此煩惱。”
魯智深嗬嗬大笑道:“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這是人倫大事,五常之禮,何故煩惱?”
太公道:“師父不知,這頭親事不是情願與的。”
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個癡漢,既然不兩相情願,如何招贅做個女婿?”
太公道:“老漢隻有這個小女,如今方得一十九歲,被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紮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間青州官軍捕盜,禁他不得。”
“因來老漢莊上討進奉,見了老漢女兒,撇下二十兩金子,一疋紅錦為定禮,選著今夜好,日晚間入贅,老漢莊上又和他爭執不得,隻得與他,因此煩惱,非是因為師父一個人...”
智深聽了,道:“原來如此!灑家有個道理教他迴心轉意,不要娶你女兒,如何?”
太公道:“他是個殺人不貶眼的魔君,你如何能讓他心轉意?”
智深道:“灑家在五台山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今晚可叫你女兒別處藏了,我就在你女兒房間裏,勸那人迴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