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錦衣衛出了小家賊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 作者:小黑是條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1章 錦衣衛出了小家賊
“到時候空出來的千戶位置,則必然是由你致遠來坐!”
這一次,盧忠是對著張三鳳說的。
因為張三鳳的提醒,才讓盧忠感受到了危機和壓迫,才讓盧忠知道了時不我待。
所以盧忠才會對張三鳳做出承諾,事成之後會給他官升一級。
“我可是聽說了,太祖時期,咱們錦衣衛在重臣宅院,以及各個衙門都是有眼線的。”
“不知道,現在情況還是這般嗎?”
張三鳳雖然是個錦衣衛百戶,可是畢竟加入錦衣衛時間還很短。
“這事倒也不假!”
“太祖時,名臣宋濂在家中飲酒,當時我們錦衣衛暗探可是把宴會作圖,以呈遞君前。”
說起錦衣衛以前的榮光,盧忠十分向往。
“太祖當時,軍中那一批將領,可都是一起並肩作戰,而且驍悍不馴之輩。”
“那一群文臣都是出身豪門世家,在地方上頗有勢力聲望之徒。”
“如此強勢臣子,又豈是那時忠厚柔仁的皇太孫可以對付得了的?”
“到太子死後,太孫不但年輕,還比他父親差太多。”
“朱允炆成天隻知道和腐儒們讀古書,講三王道理,斷不是製馭梟雄的人君角色。”
“太祖要替兒孫斬除荊棘,要保證自己歸天後安心,所以才有目的大開殺戒。”
“犯法的殺,不犯法的也殺。”
“無理的殺,有理的也殺!”
說起錦衣衛的往日榮光,盧忠臉上的神色很是向往。
“所以太祖才設立我們錦衣衛,作為他手中快刀。”
“各地重犯都是押解到京師後,再下到北鎮撫司詔獄。”
“詔獄中早就備有諸般刑具,罪狀也已經安排妥當,口供更是提前備下。”
“不容分狡辯申訴,犯人隻需要在受酷刑後,簽字畫押即可。”
“不管是誰,隻要是進了我們錦衣衛這道門,便斷不可能再活著出去!”
盧忠說完後之,仿佛還是意猶未盡。
而張三鳳在聽了盧忠的話後,忍不住對錦衣衛殘酷手段有些後怕。
隻不過張三鳳隨即又甩了甩了頭
自己現在不就是錦衣衛?
不就是文臣們口中的“惡魔”?
“卑職想請指揮使大人派人前去,把高閣老家中暗探的記錄取來,以此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麽線索。”
張三鳳心想,這錦衣衛如此好用,當今天子不可能任憑錦衣衛徹底荒廢,這不是無異於自廢武功嗎?
張三鳳其實猜測得沒錯。
自朱祁鈺即位以來,雖然對於民間偵緝之事放鬆了些,可是諸如高穀這般身份的人,家中哪裏會沒有幾個暗探樁子?
“我已經看過了,沒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
盧忠一邊說,一邊還是從書案上抽出一份筆錄,遞給了張三鳳和朱驥。
“這個龔遂榮,好像是我們錦衣衛的人吧?”
張三鳳在仔細翻看一陣後,忽然覺得眼前一個名字閃過,頗有幾分熟悉之意。
“致遠,果然是博文善計!”
盧忠對著張三鳳誇獎了一句。
“這個龔遂榮正是我們錦衣衛一員,他還是一個千戶官職。”
“龔千戶,外號“龔呆子”。”
“他平日裏隻知道讀書,也不和同僚來往。”
“致遠你剛來咱們錦衣衛,所以不識得“龔呆子”也就並不奇怪。”
突然,盧忠眼中神色一閃,他心裏開始有了警覺。
“怎麽,可是那“龔呆子”出了什麽事情不成?”
盧忠心裏也是奇怪,龔遂榮平時離群索居,張三鳳又是怎麽聽說他的?
“雖然龔千戶不善於交際,可他這種孤僻的性格,在咱們錦衣衛中也算得上是獨一份。”
“所以卑職從同僚口中聽說過龔千戶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
張三鳳仿佛是看穿了盧忠的心中所想,所以他也不等盧忠發問,自己就做出了迴答。
張三鳳在衙門裏麵摸爬滾打半輩子,察言觀色是他必備的生活技能。
“卑職隻是突然想到了龔千戶,所以才會有此一問,別無他意。”
張三鳳可不想背負一個誣陷同僚的罵名。
“好啦,你們下去忙吧。”
盧忠眼神的火焰瞬間熄滅了下來。
……
“徐飛,伱也是咱們錦衣衛的老人了,我想麻煩你一件事。
迴到自己辦公間的張三鳳,找到了手下的一個總旗。
這個名字叫徐飛的總旗,在錦衣衛中待了大半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老兵皮痞。
“百戶大人有什麽交代的,隻管說出來便是。”
徐飛笑嘻嘻的上前,對著張三鳳一個拱手禮。
“我想讓你幫我去案牘庫看看,裏麵有沒有龔遂榮留下的筆跡。”
張三鳳很會為人處事。
他連忙上前扶起了徐飛的時候,用手指在徐飛的手背上輕輕的敲了兩下,借此來顯示對徐飛的親近之情。
“這又有何難?”
“隻要龔千戶有文案存放在案牘庫中,卑職就能給百戶大人取過來!”
徐飛的神色頗為自負。
“看守案牘庫的主管小旗,和我是好兄弟,我們私底下經常一起喝酒。”
徐飛差一點就說漏嘴了。
因為他們可不隻是喝酒那麽簡單,而是經常一起去喝花酒,去勾欄聽曲。
“去吧,辛苦了!”
張三鳳又親自把徐飛送到了放門口。
“百戶大人,卑職幸不辱命。”
過不多時,徐飛就拿著一本書帖迴來。
“百戶大人,這就是你要的東西。”
徐飛雙手把書帖呈送給了張三鳳。
“小人可是還聽說了,這個龔千戶今日一早就告了假。”
“說是他家中老父親病重,他要迴去隨床侍候。”
徐飛心中有一種隱隱不安,他更是拋出了一句話來。
“你還知道什麽,一並說出來。”
“說對了,少不了你的好處!”
張三鳳知道什麽叫做“無利不起早”,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龔呆子”隻怕沒那麽簡單。
“龔千戶的老家是南直隸淮安府,高閣老是揚州府人士。”
“淮安和揚州,可是離得不遠!”
徐飛這個老兵痞在,錦衣衛有些年頭了。
對於錦衣衛內部的消息,乃至朝中重臣的逸聞趣事,徐飛都是如數家珍。
“你幫我去案牘庫,取龔千戶的卷宗來,我要看看他的履曆。”
越發感覺事情不簡單的張三鳳,對於龔遂榮的事情越是上心。
徐飛連忙點頭稱是,過了不久便拿了卷宗迴來。
張三鳳翻開卷宗,就是細細的研讀起來。
就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福建鄧茂七造反,龔遂榮曾隨著大軍入閩平叛。
龔遂榮在行軍之路上多有出謀劃策,頗得當時明軍主帥賞識。
隻是那時正是瓦刺大舉入侵之時,朝廷上下都是忙著應對社稷傾覆的危機,自然也就顧不上南方民亂。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也都是因此對閩浙平亂的賞賜、紀功全都擱置了下來。
龔遂榮也真和他的外號一樣,是個十足的呆子。
本來事後他隻需要如實上報,就可以升職加薪的,然而他竟然提也不提,所以時至今日還隻是個千戶。
合上卷宗,張三鳳隻感覺心中大為不安。
正統十四年,率軍前往閩浙平亂的明軍主將,乃是寧陽侯陳懋。
這位寧陽侯爺陳懋,可是很不簡單。
他本是跟隨太宗靖難的功臣,又在西北寧夏鎮守多年,還有過南下平亂之功。
能征善戰、軍功卓著,說的就是寧陽候陳懋。
正是因為他是軍中宿將,所以朝廷才把他從南方前線調迴京師,用以提督京營。
寧陽候雖然是一個武將,卻是幾次三番的和王直、胡濙等老臣一起上書,懇請朱祁鈺遣使迎迴太上皇車駕。
王直、胡濙等老臣,也是因為有了寧陽候軍方背景的支持,所以才會更加咄咄逼人。
寧陽候和王直、胡濙等老臣上書動靜之大,絲毫不亞於那些迂腐的老夫子。
“龔千戶和寧陽候之間,你可知道什麽嗎?”
張三鳳在探知到龔遂榮和寧陽侯陳懋,有過這次一起出征的過往後,心知此事越發不簡單了。
所以張三鳳才會問起徐飛這個老兵痞,希望可以從他口中套出一點有用的消息來。
“小人曾經遇見過龔千戶早退兩次,他當時還說要去寧陽候府上喝酒。”
徐飛是個人精,他心中已經大致猜測出一些眉目來。
徐飛心中可是樂開了花。
他進去錦衣衛已經二三十年,可是一直得不到上司賞識,所以到現在還隻是一個位卑總旗。
如今他好不容易被張三鳳給托付重任,又怎麽不好好抓住這一次機會?
“不是同一個人的手筆。”
經過核對龔遂榮書帖和高穀撿到的投書摹拓本,張三鳳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隻見那書帖和拓本上的字跡雖然略有相似,隻不過文書上麵工工整整,而拓本上麵卻是歪歪斜斜。
就在張三鳳覺得筆跡不是出自一個人手中的時候,徐飛卻在這個時候又開口了。
“小人剛才特意去翻看了一下昨天高閣老家中記錄,發現五日前,龔千戶去過一次高府。”
徐飛本是邊關夜不收出身。
在九死一生的從軍生涯中,他早就已經被磨煉得“神經兮兮”。
作為夜不收,徐飛就是刺探消息的好手。
“龔千戶去拜訪過高閣老?”
“他們說了些什麽?”
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張三鳳幾乎是從座椅上跳起來向著徐飛問到。
“高閣老和龔千戶之間乃是密議。”
“至於他們說了些什麽,我們錦衣衛的暗探卻是沒有聽到,記錄裏麵也是沒有寫。”
徐飛躬著身子迴答。
“好的,我知道了!”
張三鳳說話的時候,語氣之中滿是可惜。
又思索良久過後,張三鳳還是沒能想通其中的一個重要關鍵點。
心中想著找人商議的張三鳳,便拿龔遂榮親筆文書,連同著高穀收到投書的拓本,一起放入袖中。
“本官有要事,現在需要出去一趟。”
張三鳳簡單交代了徐飛幾句,就起身往外走去。
“此事,不許聲張!”
已經走到門口的張三鳳,突然又轉身對著徐飛特意叮囑了一遍。
“大人請放心!”
“小人一向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徐飛知道,這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所以他滿口應承了下來。
張三鳳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飛魚服,覺得很是紮眼。
他又轉身入了內室,換了一身尋常百姓的衣著,然後又才悄悄出了錦衣衛衙門。
出門過後,張三鳳也不騎馬。
他隻是在街邊隨意找了一間車馬行,雇了一頂不起眼的小轎,便坐著小轎而去。
……
東廠大門外,張三鳳再三確認自己身後沒有“尾巴”後,這才從後門閃身進去。
“張百戶,咱家不是同你說過了嗎,以後你隻管在錦衣衛當差,這東廠衙門你就不用來了。”
提督東廠太監善增,嘴上雖然是教訓著張三鳳,可是他臉上又是歡喜神色。
善增之所以這樣裏外不一,原因無非有兩點。
錦衣衛作為天子的特務機構,本來就是處理一些機密事宜。
善增雖然把張三鳳給安插進了錦衣衛,可是他也需要顧慮是否會引來他人猜忌。
張三鳳作為錦衣衛的人,在錦衣衛當差的時候還同東廠私相授受,被人發現可是會流言蜚語四起。
當然,張三鳳作為善增在錦衣衛埋下的暗樁,他又必須對張三鳳表示親近。
隻有這樣,張三鳳才能死心塌地的給善增賣命。
“廠公,屬下實在是有些不解,所以才前來拜見。”
“在來的路上,屬下故意兜兜繞繞了好大幾個圈子,就是防止有人偷窺。”
“而且屬下還在隔著東廠衙門兩條街道處,就從轎子下來步行過來。”
張三鳳這話,把他的小心謹慎給說了出來。
“下不為例!”
善增一邊微笑著說話,一邊就給張萌遞過去一杯美酒。
“屬下記住了!”
“以後要是再有什麽事情,我會去找張平兄弟的。”
“我和他都是衙門小吏出身的,我們交往起來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張三鳳心領神會。
他也覺得自己要是在東廠進進出出,不但是給自己惹麻煩,還會給善增招黑。
兩人對飲過後,張三鳳就直接從衣袖裏麵,把龔遂榮親筆文書,連同著高穀收到投書的拓本一起取了出來。
“殿下,屬下覺得這兩處筆跡又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的地方。”
“屬下一時不知如何判定,所以前來向廠公求解。”
張三鳳立在善增一旁,語氣裏麵滿是恭敬。
原來善增對於錦衣衛不放心,特意在錦衣衛裏麵發展了幾個眼線。
被盧忠看重的張三鳳,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拉攏張三鳳,善增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又是送錢,又是送女。
張三鳳在善增的糖衣炮彈下,都沒有挺住兩個迴合就乖乖就範。
至於善增對錦衣衛的監控,他自己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東廠設立之初就有負責監控錦衣衛的職權。
其次,善增知道錦衣衛裏麵有很多都是勳貴子弟。
善增這是擔心那些勳貴子弟在關鍵的時候,不是向著錦衣衛和朱祁鈺,而是向著他們的父輩,向著他們的家族。
當然善增也相信,錦衣衛指揮是盧忠不是一個白癡。
盧中也很有可能在東廠裏麵,安插的有錦衣衛的眼線。
畢竟在朱祁鈺登記之後,東廠和錦衣衛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的關係。
善增心裏清楚,這也是朱祁鈺願意看到的,以此來製衡錦衣衛和東廠。
為君之道,不可能會放任一方勢力坐大,而是樂於看到幾方勢力間的彼此爭鬥和相互製約。
“高閣老撿到投書一事,陛下也讓東廠抓緊偵查。”
麵對張三鳳,善增也說出了實情。
善增覺得自己沒必要隱瞞這件事,因為錦衣衛恐怕早就知道東廠也參與到了其中。
“咱家還聽司禮監的人說了,陛下為了此事大動肝火,他當時氣得摔碎了一隻銅胎掐絲琺琅的瓶子。”
“那隻瓶子,可是陛下最喜愛的物件之一。”
東廠監控的對象,可不止一個錦衣衛。
就連內廷二十四衙門,善增都有在其中布局了暗探。
善增一邊說著話,一邊比對起了書桌的文書和拓本。
突然,善增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他的眼睛不停地在文書和拓本上來迴移動著。
“張三鳳,你帶來的文書和拓本,就是出自於同一個人之手筆!”
說完這一句,善增更是重重拍了一下桌子,他一臉的神色嚴肅。
“好一個錦衣衛,想不到竟然出了一個小家賊!”
善增氣急敗壞、咬牙切齒。
“到時候空出來的千戶位置,則必然是由你致遠來坐!”
這一次,盧忠是對著張三鳳說的。
因為張三鳳的提醒,才讓盧忠感受到了危機和壓迫,才讓盧忠知道了時不我待。
所以盧忠才會對張三鳳做出承諾,事成之後會給他官升一級。
“我可是聽說了,太祖時期,咱們錦衣衛在重臣宅院,以及各個衙門都是有眼線的。”
“不知道,現在情況還是這般嗎?”
張三鳳雖然是個錦衣衛百戶,可是畢竟加入錦衣衛時間還很短。
“這事倒也不假!”
“太祖時,名臣宋濂在家中飲酒,當時我們錦衣衛暗探可是把宴會作圖,以呈遞君前。”
說起錦衣衛以前的榮光,盧忠十分向往。
“太祖當時,軍中那一批將領,可都是一起並肩作戰,而且驍悍不馴之輩。”
“那一群文臣都是出身豪門世家,在地方上頗有勢力聲望之徒。”
“如此強勢臣子,又豈是那時忠厚柔仁的皇太孫可以對付得了的?”
“到太子死後,太孫不但年輕,還比他父親差太多。”
“朱允炆成天隻知道和腐儒們讀古書,講三王道理,斷不是製馭梟雄的人君角色。”
“太祖要替兒孫斬除荊棘,要保證自己歸天後安心,所以才有目的大開殺戒。”
“犯法的殺,不犯法的也殺。”
“無理的殺,有理的也殺!”
說起錦衣衛的往日榮光,盧忠臉上的神色很是向往。
“所以太祖才設立我們錦衣衛,作為他手中快刀。”
“各地重犯都是押解到京師後,再下到北鎮撫司詔獄。”
“詔獄中早就備有諸般刑具,罪狀也已經安排妥當,口供更是提前備下。”
“不容分狡辯申訴,犯人隻需要在受酷刑後,簽字畫押即可。”
“不管是誰,隻要是進了我們錦衣衛這道門,便斷不可能再活著出去!”
盧忠說完後之,仿佛還是意猶未盡。
而張三鳳在聽了盧忠的話後,忍不住對錦衣衛殘酷手段有些後怕。
隻不過張三鳳隨即又甩了甩了頭
自己現在不就是錦衣衛?
不就是文臣們口中的“惡魔”?
“卑職想請指揮使大人派人前去,把高閣老家中暗探的記錄取來,以此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麽線索。”
張三鳳心想,這錦衣衛如此好用,當今天子不可能任憑錦衣衛徹底荒廢,這不是無異於自廢武功嗎?
張三鳳其實猜測得沒錯。
自朱祁鈺即位以來,雖然對於民間偵緝之事放鬆了些,可是諸如高穀這般身份的人,家中哪裏會沒有幾個暗探樁子?
“我已經看過了,沒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
盧忠一邊說,一邊還是從書案上抽出一份筆錄,遞給了張三鳳和朱驥。
“這個龔遂榮,好像是我們錦衣衛的人吧?”
張三鳳在仔細翻看一陣後,忽然覺得眼前一個名字閃過,頗有幾分熟悉之意。
“致遠,果然是博文善計!”
盧忠對著張三鳳誇獎了一句。
“這個龔遂榮正是我們錦衣衛一員,他還是一個千戶官職。”
“龔千戶,外號“龔呆子”。”
“他平日裏隻知道讀書,也不和同僚來往。”
“致遠你剛來咱們錦衣衛,所以不識得“龔呆子”也就並不奇怪。”
突然,盧忠眼中神色一閃,他心裏開始有了警覺。
“怎麽,可是那“龔呆子”出了什麽事情不成?”
盧忠心裏也是奇怪,龔遂榮平時離群索居,張三鳳又是怎麽聽說他的?
“雖然龔千戶不善於交際,可他這種孤僻的性格,在咱們錦衣衛中也算得上是獨一份。”
“所以卑職從同僚口中聽說過龔千戶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
張三鳳仿佛是看穿了盧忠的心中所想,所以他也不等盧忠發問,自己就做出了迴答。
張三鳳在衙門裏麵摸爬滾打半輩子,察言觀色是他必備的生活技能。
“卑職隻是突然想到了龔千戶,所以才會有此一問,別無他意。”
張三鳳可不想背負一個誣陷同僚的罵名。
“好啦,你們下去忙吧。”
盧忠眼神的火焰瞬間熄滅了下來。
……
“徐飛,伱也是咱們錦衣衛的老人了,我想麻煩你一件事。
迴到自己辦公間的張三鳳,找到了手下的一個總旗。
這個名字叫徐飛的總旗,在錦衣衛中待了大半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老兵皮痞。
“百戶大人有什麽交代的,隻管說出來便是。”
徐飛笑嘻嘻的上前,對著張三鳳一個拱手禮。
“我想讓你幫我去案牘庫看看,裏麵有沒有龔遂榮留下的筆跡。”
張三鳳很會為人處事。
他連忙上前扶起了徐飛的時候,用手指在徐飛的手背上輕輕的敲了兩下,借此來顯示對徐飛的親近之情。
“這又有何難?”
“隻要龔千戶有文案存放在案牘庫中,卑職就能給百戶大人取過來!”
徐飛的神色頗為自負。
“看守案牘庫的主管小旗,和我是好兄弟,我們私底下經常一起喝酒。”
徐飛差一點就說漏嘴了。
因為他們可不隻是喝酒那麽簡單,而是經常一起去喝花酒,去勾欄聽曲。
“去吧,辛苦了!”
張三鳳又親自把徐飛送到了放門口。
“百戶大人,卑職幸不辱命。”
過不多時,徐飛就拿著一本書帖迴來。
“百戶大人,這就是你要的東西。”
徐飛雙手把書帖呈送給了張三鳳。
“小人可是還聽說了,這個龔千戶今日一早就告了假。”
“說是他家中老父親病重,他要迴去隨床侍候。”
徐飛心中有一種隱隱不安,他更是拋出了一句話來。
“你還知道什麽,一並說出來。”
“說對了,少不了你的好處!”
張三鳳知道什麽叫做“無利不起早”,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龔呆子”隻怕沒那麽簡單。
“龔千戶的老家是南直隸淮安府,高閣老是揚州府人士。”
“淮安和揚州,可是離得不遠!”
徐飛這個老兵痞在,錦衣衛有些年頭了。
對於錦衣衛內部的消息,乃至朝中重臣的逸聞趣事,徐飛都是如數家珍。
“你幫我去案牘庫,取龔千戶的卷宗來,我要看看他的履曆。”
越發感覺事情不簡單的張三鳳,對於龔遂榮的事情越是上心。
徐飛連忙點頭稱是,過了不久便拿了卷宗迴來。
張三鳳翻開卷宗,就是細細的研讀起來。
就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福建鄧茂七造反,龔遂榮曾隨著大軍入閩平叛。
龔遂榮在行軍之路上多有出謀劃策,頗得當時明軍主帥賞識。
隻是那時正是瓦刺大舉入侵之時,朝廷上下都是忙著應對社稷傾覆的危機,自然也就顧不上南方民亂。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也都是因此對閩浙平亂的賞賜、紀功全都擱置了下來。
龔遂榮也真和他的外號一樣,是個十足的呆子。
本來事後他隻需要如實上報,就可以升職加薪的,然而他竟然提也不提,所以時至今日還隻是個千戶。
合上卷宗,張三鳳隻感覺心中大為不安。
正統十四年,率軍前往閩浙平亂的明軍主將,乃是寧陽侯陳懋。
這位寧陽侯爺陳懋,可是很不簡單。
他本是跟隨太宗靖難的功臣,又在西北寧夏鎮守多年,還有過南下平亂之功。
能征善戰、軍功卓著,說的就是寧陽候陳懋。
正是因為他是軍中宿將,所以朝廷才把他從南方前線調迴京師,用以提督京營。
寧陽候雖然是一個武將,卻是幾次三番的和王直、胡濙等老臣一起上書,懇請朱祁鈺遣使迎迴太上皇車駕。
王直、胡濙等老臣,也是因為有了寧陽候軍方背景的支持,所以才會更加咄咄逼人。
寧陽候和王直、胡濙等老臣上書動靜之大,絲毫不亞於那些迂腐的老夫子。
“龔千戶和寧陽候之間,你可知道什麽嗎?”
張三鳳在探知到龔遂榮和寧陽侯陳懋,有過這次一起出征的過往後,心知此事越發不簡單了。
所以張三鳳才會問起徐飛這個老兵痞,希望可以從他口中套出一點有用的消息來。
“小人曾經遇見過龔千戶早退兩次,他當時還說要去寧陽候府上喝酒。”
徐飛是個人精,他心中已經大致猜測出一些眉目來。
徐飛心中可是樂開了花。
他進去錦衣衛已經二三十年,可是一直得不到上司賞識,所以到現在還隻是一個位卑總旗。
如今他好不容易被張三鳳給托付重任,又怎麽不好好抓住這一次機會?
“不是同一個人的手筆。”
經過核對龔遂榮書帖和高穀撿到的投書摹拓本,張三鳳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隻見那書帖和拓本上的字跡雖然略有相似,隻不過文書上麵工工整整,而拓本上麵卻是歪歪斜斜。
就在張三鳳覺得筆跡不是出自一個人手中的時候,徐飛卻在這個時候又開口了。
“小人剛才特意去翻看了一下昨天高閣老家中記錄,發現五日前,龔千戶去過一次高府。”
徐飛本是邊關夜不收出身。
在九死一生的從軍生涯中,他早就已經被磨煉得“神經兮兮”。
作為夜不收,徐飛就是刺探消息的好手。
“龔千戶去拜訪過高閣老?”
“他們說了些什麽?”
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張三鳳幾乎是從座椅上跳起來向著徐飛問到。
“高閣老和龔千戶之間乃是密議。”
“至於他們說了些什麽,我們錦衣衛的暗探卻是沒有聽到,記錄裏麵也是沒有寫。”
徐飛躬著身子迴答。
“好的,我知道了!”
張三鳳說話的時候,語氣之中滿是可惜。
又思索良久過後,張三鳳還是沒能想通其中的一個重要關鍵點。
心中想著找人商議的張三鳳,便拿龔遂榮親筆文書,連同著高穀收到投書的拓本,一起放入袖中。
“本官有要事,現在需要出去一趟。”
張三鳳簡單交代了徐飛幾句,就起身往外走去。
“此事,不許聲張!”
已經走到門口的張三鳳,突然又轉身對著徐飛特意叮囑了一遍。
“大人請放心!”
“小人一向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徐飛知道,這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所以他滿口應承了下來。
張三鳳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飛魚服,覺得很是紮眼。
他又轉身入了內室,換了一身尋常百姓的衣著,然後又才悄悄出了錦衣衛衙門。
出門過後,張三鳳也不騎馬。
他隻是在街邊隨意找了一間車馬行,雇了一頂不起眼的小轎,便坐著小轎而去。
……
東廠大門外,張三鳳再三確認自己身後沒有“尾巴”後,這才從後門閃身進去。
“張百戶,咱家不是同你說過了嗎,以後你隻管在錦衣衛當差,這東廠衙門你就不用來了。”
提督東廠太監善增,嘴上雖然是教訓著張三鳳,可是他臉上又是歡喜神色。
善增之所以這樣裏外不一,原因無非有兩點。
錦衣衛作為天子的特務機構,本來就是處理一些機密事宜。
善增雖然把張三鳳給安插進了錦衣衛,可是他也需要顧慮是否會引來他人猜忌。
張三鳳作為錦衣衛的人,在錦衣衛當差的時候還同東廠私相授受,被人發現可是會流言蜚語四起。
當然,張三鳳作為善增在錦衣衛埋下的暗樁,他又必須對張三鳳表示親近。
隻有這樣,張三鳳才能死心塌地的給善增賣命。
“廠公,屬下實在是有些不解,所以才前來拜見。”
“在來的路上,屬下故意兜兜繞繞了好大幾個圈子,就是防止有人偷窺。”
“而且屬下還在隔著東廠衙門兩條街道處,就從轎子下來步行過來。”
張三鳳這話,把他的小心謹慎給說了出來。
“下不為例!”
善增一邊微笑著說話,一邊就給張萌遞過去一杯美酒。
“屬下記住了!”
“以後要是再有什麽事情,我會去找張平兄弟的。”
“我和他都是衙門小吏出身的,我們交往起來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張三鳳心領神會。
他也覺得自己要是在東廠進進出出,不但是給自己惹麻煩,還會給善增招黑。
兩人對飲過後,張三鳳就直接從衣袖裏麵,把龔遂榮親筆文書,連同著高穀收到投書的拓本一起取了出來。
“殿下,屬下覺得這兩處筆跡又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的地方。”
“屬下一時不知如何判定,所以前來向廠公求解。”
張三鳳立在善增一旁,語氣裏麵滿是恭敬。
原來善增對於錦衣衛不放心,特意在錦衣衛裏麵發展了幾個眼線。
被盧忠看重的張三鳳,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拉攏張三鳳,善增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又是送錢,又是送女。
張三鳳在善增的糖衣炮彈下,都沒有挺住兩個迴合就乖乖就範。
至於善增對錦衣衛的監控,他自己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東廠設立之初就有負責監控錦衣衛的職權。
其次,善增知道錦衣衛裏麵有很多都是勳貴子弟。
善增這是擔心那些勳貴子弟在關鍵的時候,不是向著錦衣衛和朱祁鈺,而是向著他們的父輩,向著他們的家族。
當然善增也相信,錦衣衛指揮是盧忠不是一個白癡。
盧中也很有可能在東廠裏麵,安插的有錦衣衛的眼線。
畢竟在朱祁鈺登記之後,東廠和錦衣衛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的關係。
善增心裏清楚,這也是朱祁鈺願意看到的,以此來製衡錦衣衛和東廠。
為君之道,不可能會放任一方勢力坐大,而是樂於看到幾方勢力間的彼此爭鬥和相互製約。
“高閣老撿到投書一事,陛下也讓東廠抓緊偵查。”
麵對張三鳳,善增也說出了實情。
善增覺得自己沒必要隱瞞這件事,因為錦衣衛恐怕早就知道東廠也參與到了其中。
“咱家還聽司禮監的人說了,陛下為了此事大動肝火,他當時氣得摔碎了一隻銅胎掐絲琺琅的瓶子。”
“那隻瓶子,可是陛下最喜愛的物件之一。”
東廠監控的對象,可不止一個錦衣衛。
就連內廷二十四衙門,善增都有在其中布局了暗探。
善增一邊說著話,一邊比對起了書桌的文書和拓本。
突然,善增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他的眼睛不停地在文書和拓本上來迴移動著。
“張三鳳,你帶來的文書和拓本,就是出自於同一個人之手筆!”
說完這一句,善增更是重重拍了一下桌子,他一臉的神色嚴肅。
“好一個錦衣衛,想不到竟然出了一個小家賊!”
善增氣急敗壞、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