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另立新君,再立太後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 作者:小黑是條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3章 另立新君,再立太後?
“可是本宮到底是新君的嫡母,他也到底也還是本宮的孩子。”
“我和他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親情猶在。”
“如今他已經坐穩大明的皇帝了,本宮當然是希望他身邊的大臣,都是才華出眾的能臣幹吏。”
“王直、陳循、於謙那些,本宮在土木堡之變後也和他們多有打交道,他們也確實都有過人之處。”
“王直的老成持重,陳循的銳意進取,於謙的一心為公。”
“這些種種,本宮也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也許是連續說話的原因,孫太後在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以後,又才接著往下說。
“你們二位先生都是新晉入閣,本宮從未見過你們,所以這才召你們進來說說話。”
“如今見到伱們這般有才學、明事理,本宮這裏也是放心了。”
商輅和彭時二人,又是連忙跪下,又是叩頭謝禮。
“承蒙太後垂青,臣等愧不敢當。”
孫太後有些累了,她連連擺了擺手。
“入閣了以後,有的你們忙的。”
“往後逢年過節的,若是你們還記得本宮這個老婆子的話,上個奏疏問候一下,便也算報答了我兒讓你們金榜題名的恩情了!”
說罷,孫太後就又退迴珠簾之後,一旁的女官也連忙放下了珠簾。
……
從慈寧宮出來過後,彭時一臉的誌得意滿。
“我輩讀書人,讀的是聖賢書,明的是大道理。”
“此番能夠得太後垂青成為太子的老師,我輩一定當盡心竭力,以此來教導太子仁政愛民。”
彭時的高興,也是有著原因的。
作為臣子的,能夠成為太子師,那可是天大的榮耀和機會。
不但可以培養未來皇帝的品行和才能,更是可以借著這種親近的師生關係,為將來執掌國家權柄打下基礎。
“彭兄,錯矣!”
商輅的臉色很凝重。
“若是道統傳承正常的時候,咱們能夠教導東宮學業,那自然是可以一展胸中所學。”
“隻是到了今時今日,我卻並不認為成為東宮老師,有什麽值得可喜可賀的地方。”
商輅比彭時早一些時間被孫太後召見,路上還有個郭安的太監給他說了一些事情。
再加上商輅在科舉上早彭時一屆中進士,也就是說商輅進入仕途比彭時早了三年。
如此情況下,商輅的心眼比彭時重了許多。
“商兄,此話怎講?”
彭時一臉的疑惑。
“我有兩個問題,還望彭兄解惑。”
“如今天子是誰?”
“如今的太子又是誰?”
商輅的神色很嚴肅,他的目光直直的盯著彭時。
“問題的症結,正是此處!”
看到彭時露出了一些明了的神色,商輅決定趁熱打鐵。
“那咱們怎麽辦?”
商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彭時,這讓彭時感覺到心中很慌亂。
對於眼前的商輅,彭時一向都是冠以“兄長”之名。
商輅是狀元出身,加上又多次被他的老師,也是內閣大學士的陳循調教,所以他的政治嗅覺並不低。
彭時就是聽了商輅的話以後,才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商兄的意思是說,當今天子和太子之間不能共存?”
問這句話的時候,彭時刻意壓低了聲音。
“彭兄,何必明知故問?”
“曆史上可曾有不傳位給自己子嗣,而傳位給侄兒的皇帝?”
商輅比彭時更加謹慎。
明明四周無人,可商輅還是左右都看了看,深怕突然出現第三者。
“苦矣!”
彭時聽了商輅的話後,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彭時知道,要是自己真的當了這個太子老師,隻怕自己今後的仕途將會是一片黑暗。
新皇帝朱祁鈺,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改立自己的子嗣為太子。
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隻是或早或晚的問題而已。
如果在此之前誰當了廢太子的老師,那麽他自然而然的也就烙上了廢太子人馬的烙印。
朱祁鈺怎麽可能讓這樣的人,高居中樞重臣之列?
所以彭時才會叫苦,因為孫太後這個時候讓彭時和商輅去教導太上皇的兒子,無異於把他們兩人往火坑裏推!
“商兄,快想想辦法!”
彭時慌了。
彭時可不想自己滿腔的抱負,得不到施展的平台。
畢竟他才剛剛入閣,美好的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商兄,救我!”
彭時在情急之下,躬身對著商輅就是一拜。
彭時儼然就是把商輅當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彭兄,你是想做一個不屈服於權貴的衛道士,還是想一展胸中抱負,做那為國為民之事?”
商輅一咬牙,神色更加嚴肅。
商輅並沒有直接迴答彭時的問題,他反而是眼神誠摯的望著彭時,同時對彭時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商輅和彭時之間雖然私交不錯,然而在關乎仕途一事上,商輅還想看彭時值不值得他掏心掏肺說心裏話。
商輅拿定了主意,如果彭時的表現可以的話就幫他。
如果彭時是扶不上的爛泥,商輅自然也就不會出手相助,免得浪費時間和精力。
“彭某豈是迂腐之人?”
彭時明白商輅這是在試探他,是在逼著他表態。
“在下的心中並不糾結!”
“在下渴望的建功立業、恩澤百姓、留名青史。”
“大丈夫生於世,不就圖的是兼濟天下嗎?”
彭時雖然明說,可他已經清楚明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我想商兄,你也是這樣的人吧?”
彭時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彭兄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商輅一副孺子可教的神色。
“孫太後為太子選擇老師,這個無可厚非。”
“作為我大明帝師,一定是會從朝中學識淵博、品行端正的大臣中來做出選擇。”
商輅望向彭時的目光很誠摯。
“隻不過對於孫太後的青睞,我會上表堅決請辭。”
“隻有如此,才不會被當今天子所猜忌。”
“也隻有如此,咱們才能夠保全有用之身,將來才能立足於朝堂之上,才能為天下蒼生謀福利。”
商輅仔細分析過朱祁鈺登基之後的作為和布局,認為孫太後和太上皇朱祁鎮一係不過是一條漏水的破船。
商輅不傻,他不想上一條破船,更不想跟著一起沉船。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一個辦法。”
商輅故意停了下來,他這是要讓彭時感激他,也是為了吊彭時的胃口。
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越是不會珍惜。
隻有提高獲取的難度,才能讓人覺得彌足珍貴。
這個道理,套在很多事情都可用。
“商兄,還請賜教!”
果然,商輅的這一招欲擒故縱,吊足了彭時的胃口。
“這都什麽時候了,商兄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
“彭時今日有此一難,若是商兄能夠救我於水火之中,我必定會心存感激!”
彭時這話,意思是今後在內閣會以商輅馬首是瞻。
商輅和彭時都是新進內閣,彭時這是想和商輅報團取暖。
說完後的彭時,對著商輅一拜。
“彭兄,折煞我也!”
商輅連忙扶起了彭時。
在伸手的時候,商輅臉上微微一笑,因為商輅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咱們兩人在上表推辭的時候,也應該推薦更為合適的人選,以此來教導太子的學業。”
“至於這個太子老師的人選,我看禮部尚書胡濙,就比咱們更加合適。”
“胡尚書是永樂年間的進士,他前後侍奉了永樂、仁宗、宣宗、正統和今上,可以說是真正的五朝元老。”
“胡尚書在朝中的資曆和聲望,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而且他老人家掌管禮部多年,更是對於典籍和禮數都了然於胸。”
“這樣一個德高望重、滿腹詩書的老臣,足可以承擔起教導太子的重任。”
商輅說得直截了當。
“太子能有胡老尚書這樣的老師,當真是頗為幸運!”
在商輅說完之後,彭時連忙附議。
彭時也覺禮部尚書胡濙,實在是太子老師的不二人選。
“今天要是沒有商兄的仗義執言,隻怕彭時我就要自毀前程了。”
“大恩不言謝,他日我必定還商兄以恩情!”
彭時對著商輅深深的一鞠躬,口中更是連連致謝。
“你我兄弟之間,今後還要多多親近才是!”
商輅推薦老臣胡濙,除了是給自己哥彭時解決眼下的困境以外,他還有著更深的目的。
正是胡濙是五朝元老,所以他這個時候已經行將就木、七老八十了,說不定哪天就駕鶴西遊。
再加上禮部雖然六部中排名第三,實際卻是一個沒多大權利的清水衙門。
所以胡濙雖然德高望重,執掌六部之一,可是他的黨羽沒多少,也不會影響到朱祁鈺將來廢除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當然,這一番謀劃商輅並沒有告訴和他同行的彭時。
商輅這是要等到以後,再去朱祁鈺的麵前邀功。
不知不覺間,商輅和彭時就已經迴到了內閣。
“拜見閣老!”
侍衛見到兩位新進內閣大學士聯袂而至,當即上前問安。
“免禮。”
商輅一揮手,示意侍衛不必多禮,然後就邁進了內閣的大門。
就在商輅和彭時前後跨進內閣的院門,便聽見院內大堂裏有人聲傳出。
再仔細一聽,那赫然是內閣首輔陳循在和次輔高穀吵架!
“你們都出去!”
為了保全兩個內閣大學士的顏麵,商輅讓內閣之中的一眾官吏們都退了出去。
畢竟兩個中樞大臣當眾罵街,這事要是傳出去可是不好聽的。
商輅的這番做派,讓他在內閣官吏那裏好感倍增。
官吏們在聽到首輔陳循和次輔高穀吵架以後,本來就是前退兩難。
留下來吧,害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退出去吧,又擔心背上一個擅離職守的罪名。
“謝閣老!”
在聽了商輅的話後,官吏們都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後一邊對著他拱手致謝,一邊快馬加鞭的走了出去。
“商兄果然大才!”
彭時恭維了商輅一句。
彭時開始隻是覺得,商輅這是幫他的老師陳循保全臉麵。
在看到內閣官吏們對商輅感恩戴德和客客氣氣過後,彭時才佩服起了商輅為人處世高超手腕。
貨比貨的扔,人比人氣死人。
不知怎麽的,彭時有了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有了一種被比了下去的感覺。
還有就是,彭時有了一種危機感。
商輅和彭時並沒有進去勸架。
他們不想讓裏麵的陳循和高穀在後輩麵前丟臉,所以他們隻是在外邊呆著。
商輅和彭時對視一眼,都是想著等到暴風雨結束之後再進去。
“你說我大膽?”
少小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
此時的陳循,用著他那特有的江西口音,又急又快的大吼。
“那也是於謙、王直他們大膽,與我有何相幹?”
“我的高穀兄、高閣老,這東西可以亂吃,這話可是不能亂說的!”
陳循的聲音很尖銳,顯然是處在暴怒之中。
“我的陳閣老,當初勸進今上的事情,縱然你不是主謀,可也是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這麽大的事情,你不提前知會我,直到事後才告訴我,你這安的是什麽心?”
高穀則用他那江北口腔反駁。
“你當真以為,我高穀不知道你在想著什麽?”
“你不過就是想通過另立新君,來獲取從龍之功罷了!”
高穀說話很急促,他停下來歇了一會又才繼續往下說。
“如今你這頭號從龍功臣,已經是好每個首輔和戶部尚書了,你還不滿足?”
高穀的嗓音更高了。
“本來這內閣裏麵,就屬你的資曆最重。”
“可是都這樣了,你居然還不放心,又迫不及待地拉了商輅、彭時他們兩個進來。”
“他們一個是你的學生,一個是你的同鄉。”
“隻怕這從今往後,這內閣都是你陳循一黨獨大,又哪裏還有我高某人說話的份?”
“我看你就是早有預謀,想把這內閣變成你的一言堂!”
高穀聲嘶力竭,他滿嘴都是氣話。
“本來陳閣老和高閣老以前的關係還不錯,這下子隨著今天這麽一吵架,他們之間的交情,怕是蕩然無存了。”
商輅苦笑,然後細聲細語的對著彭時說到。
在八卦心的趨勢下,彭時磨著商輅給他講了一段趣事。
陳循和高穀,都是五朝老臣,都是內閣大學士。
兩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原本很是親近。
高穀官運不錯,為人也還行。
但高穀家中有個嫉妒心重又彪悍的老婆,高穀是個十足的妻管嚴。
這一天下了班,高穀邀請老大哥、老同事陳循,一起去到自己家裏喝酒。
酒過三巡,高穀有點喝高了,就開始對著陳循大倒苦水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高穀我雖然表麵風光,可是奈何一直沒有子嗣!”
陳循大笑:“此事好辦!納上幾房小妾,賢弟再努把力,定會有子嗣的。”
高穀歎息。
“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前幾日我才剛納了一個小妾。奈何家中母老虎一天嚴防死守,直到現在都沒能入洞房。”
陳循聞言後,嘿嘿一笑。
“你這是夫綱不振啊!”
“棍棒底下出孝子,拳腳相加出賢妻。女人,就是不能慣著她。”
陳循這是在故意取笑高穀。
高穀喝高了,一直在那裏數落他老婆種種不是和斑斑劣跡。
那曾想高穀老婆一直躲在屏風後麵偷聽。
她按捺不住走了出來,指著高穀的鼻子就是一陣痛罵。
奈何作為內閣次輔的高穀,唯唯諾諾,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暴脾氣的陳循一把掀翻了酒席,隨手抄起一根棒子,將高夫人撲倒在地,一頓狠揍。
“生不出孩子,還一天醋意大發。就這兩條,都犯了‘七出’之罪,完全可以休了你。”
“今後再敢對我兄弟橫眉冷對,非趕你出家門!”
無子、妒忌,可以作為休妻理由。
高夫人自知理虧,後來也就果然老實多了。
一年後,高穀的小妾生下一個兒子,並且認了陳循做幹爹。
“真有這事?”
聽了商輅說起高穀和陳循的舊事,再聽見內閣裏麵越來越激烈的爭吵,彭時實在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然後商輅隻是笑了笑,並麽有迴答彭時的問話。
“啪!”
被高穀一番大罵,陳循也是氣得直拍桌子。
“高穀,你可不要血口噴人!”
“擁立今上一事關係重大,必須小心謹慎,如果若是事前泄露出去,說不定你我都要人頭落地!”
“我們瞞著你,那也是為了你好!”
“至於商輅和彭時入閣,那是因為他們簡在帝心,他們被今上看重。”
“這件事情與我有什麽關係?你簡直就是無理取鬧!”
陳循立馬對高穀還以顏色。
彭時在外邊是聽得目瞪口呆,他暗自慶幸自己先前沒有冒冒失失的闖進去。
同時彭時也是對商輅更加的高看一眼。
要不是商輅之前讓內閣中的官吏們退了出去,隻怕內閣首輔和次輔幹架的事情,就要成為京師百姓茶餘飯後的笑談了。
陳循和高穀的爭吵,還在繼續。
他們兩人都是動了肝火,越到後麵越是火藥味十足。
商輅這麵是聽得目瞪口呆,同時他也暗自慶幸,還好自己沒有冒冒失失的闖進了去。
不然那個時候,六目相對之下,隻怕大家都是尷尬。
商輅覺得自己幫誰都不合適。
陳循那是自己的恩師,這次自己得以入閣,一定是沾了他光。
可是高穀又是自己的前輩,在內閣裏麵排名又在自己的前麵。
還有就是,商輅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大明內憂外患,這個時候應該團結一心,而不是在這裏搞窩裏鬥。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這個道理,商輅還是知道的。
拿定主意的商輅連忙悄悄的後退,心想著快點轉身離去。
商輅看了一眼彭時,本以為他會和自己想的一樣,可是彭時顯然沒有要走的意思。
彭時還在那裏豎著耳朵,聽得是津津有味。
年青人就是年青人,這也忒八卦了吧。
見到彭時一副好奇心重的樣子,商輅不由得在心裏暗想。
“你陳循當真大膽!”
“之前你們另令新君,還是為了正人心,還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可如今,你居然還想再立太後!”
高穀怒了,他開始拍桌子了。
“可是本宮到底是新君的嫡母,他也到底也還是本宮的孩子。”
“我和他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親情猶在。”
“如今他已經坐穩大明的皇帝了,本宮當然是希望他身邊的大臣,都是才華出眾的能臣幹吏。”
“王直、陳循、於謙那些,本宮在土木堡之變後也和他們多有打交道,他們也確實都有過人之處。”
“王直的老成持重,陳循的銳意進取,於謙的一心為公。”
“這些種種,本宮也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也許是連續說話的原因,孫太後在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以後,又才接著往下說。
“你們二位先生都是新晉入閣,本宮從未見過你們,所以這才召你們進來說說話。”
“如今見到伱們這般有才學、明事理,本宮這裏也是放心了。”
商輅和彭時二人,又是連忙跪下,又是叩頭謝禮。
“承蒙太後垂青,臣等愧不敢當。”
孫太後有些累了,她連連擺了擺手。
“入閣了以後,有的你們忙的。”
“往後逢年過節的,若是你們還記得本宮這個老婆子的話,上個奏疏問候一下,便也算報答了我兒讓你們金榜題名的恩情了!”
說罷,孫太後就又退迴珠簾之後,一旁的女官也連忙放下了珠簾。
……
從慈寧宮出來過後,彭時一臉的誌得意滿。
“我輩讀書人,讀的是聖賢書,明的是大道理。”
“此番能夠得太後垂青成為太子的老師,我輩一定當盡心竭力,以此來教導太子仁政愛民。”
彭時的高興,也是有著原因的。
作為臣子的,能夠成為太子師,那可是天大的榮耀和機會。
不但可以培養未來皇帝的品行和才能,更是可以借著這種親近的師生關係,為將來執掌國家權柄打下基礎。
“彭兄,錯矣!”
商輅的臉色很凝重。
“若是道統傳承正常的時候,咱們能夠教導東宮學業,那自然是可以一展胸中所學。”
“隻是到了今時今日,我卻並不認為成為東宮老師,有什麽值得可喜可賀的地方。”
商輅比彭時早一些時間被孫太後召見,路上還有個郭安的太監給他說了一些事情。
再加上商輅在科舉上早彭時一屆中進士,也就是說商輅進入仕途比彭時早了三年。
如此情況下,商輅的心眼比彭時重了許多。
“商兄,此話怎講?”
彭時一臉的疑惑。
“我有兩個問題,還望彭兄解惑。”
“如今天子是誰?”
“如今的太子又是誰?”
商輅的神色很嚴肅,他的目光直直的盯著彭時。
“問題的症結,正是此處!”
看到彭時露出了一些明了的神色,商輅決定趁熱打鐵。
“那咱們怎麽辦?”
商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彭時,這讓彭時感覺到心中很慌亂。
對於眼前的商輅,彭時一向都是冠以“兄長”之名。
商輅是狀元出身,加上又多次被他的老師,也是內閣大學士的陳循調教,所以他的政治嗅覺並不低。
彭時就是聽了商輅的話以後,才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商兄的意思是說,當今天子和太子之間不能共存?”
問這句話的時候,彭時刻意壓低了聲音。
“彭兄,何必明知故問?”
“曆史上可曾有不傳位給自己子嗣,而傳位給侄兒的皇帝?”
商輅比彭時更加謹慎。
明明四周無人,可商輅還是左右都看了看,深怕突然出現第三者。
“苦矣!”
彭時聽了商輅的話後,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彭時知道,要是自己真的當了這個太子老師,隻怕自己今後的仕途將會是一片黑暗。
新皇帝朱祁鈺,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改立自己的子嗣為太子。
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隻是或早或晚的問題而已。
如果在此之前誰當了廢太子的老師,那麽他自然而然的也就烙上了廢太子人馬的烙印。
朱祁鈺怎麽可能讓這樣的人,高居中樞重臣之列?
所以彭時才會叫苦,因為孫太後這個時候讓彭時和商輅去教導太上皇的兒子,無異於把他們兩人往火坑裏推!
“商兄,快想想辦法!”
彭時慌了。
彭時可不想自己滿腔的抱負,得不到施展的平台。
畢竟他才剛剛入閣,美好的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商兄,救我!”
彭時在情急之下,躬身對著商輅就是一拜。
彭時儼然就是把商輅當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彭兄,你是想做一個不屈服於權貴的衛道士,還是想一展胸中抱負,做那為國為民之事?”
商輅一咬牙,神色更加嚴肅。
商輅並沒有直接迴答彭時的問題,他反而是眼神誠摯的望著彭時,同時對彭時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商輅和彭時之間雖然私交不錯,然而在關乎仕途一事上,商輅還想看彭時值不值得他掏心掏肺說心裏話。
商輅拿定了主意,如果彭時的表現可以的話就幫他。
如果彭時是扶不上的爛泥,商輅自然也就不會出手相助,免得浪費時間和精力。
“彭某豈是迂腐之人?”
彭時明白商輅這是在試探他,是在逼著他表態。
“在下的心中並不糾結!”
“在下渴望的建功立業、恩澤百姓、留名青史。”
“大丈夫生於世,不就圖的是兼濟天下嗎?”
彭時雖然明說,可他已經清楚明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我想商兄,你也是這樣的人吧?”
彭時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彭兄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商輅一副孺子可教的神色。
“孫太後為太子選擇老師,這個無可厚非。”
“作為我大明帝師,一定是會從朝中學識淵博、品行端正的大臣中來做出選擇。”
商輅望向彭時的目光很誠摯。
“隻不過對於孫太後的青睞,我會上表堅決請辭。”
“隻有如此,才不會被當今天子所猜忌。”
“也隻有如此,咱們才能夠保全有用之身,將來才能立足於朝堂之上,才能為天下蒼生謀福利。”
商輅仔細分析過朱祁鈺登基之後的作為和布局,認為孫太後和太上皇朱祁鎮一係不過是一條漏水的破船。
商輅不傻,他不想上一條破船,更不想跟著一起沉船。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一個辦法。”
商輅故意停了下來,他這是要讓彭時感激他,也是為了吊彭時的胃口。
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越是不會珍惜。
隻有提高獲取的難度,才能讓人覺得彌足珍貴。
這個道理,套在很多事情都可用。
“商兄,還請賜教!”
果然,商輅的這一招欲擒故縱,吊足了彭時的胃口。
“這都什麽時候了,商兄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
“彭時今日有此一難,若是商兄能夠救我於水火之中,我必定會心存感激!”
彭時這話,意思是今後在內閣會以商輅馬首是瞻。
商輅和彭時都是新進內閣,彭時這是想和商輅報團取暖。
說完後的彭時,對著商輅一拜。
“彭兄,折煞我也!”
商輅連忙扶起了彭時。
在伸手的時候,商輅臉上微微一笑,因為商輅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咱們兩人在上表推辭的時候,也應該推薦更為合適的人選,以此來教導太子的學業。”
“至於這個太子老師的人選,我看禮部尚書胡濙,就比咱們更加合適。”
“胡尚書是永樂年間的進士,他前後侍奉了永樂、仁宗、宣宗、正統和今上,可以說是真正的五朝元老。”
“胡尚書在朝中的資曆和聲望,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而且他老人家掌管禮部多年,更是對於典籍和禮數都了然於胸。”
“這樣一個德高望重、滿腹詩書的老臣,足可以承擔起教導太子的重任。”
商輅說得直截了當。
“太子能有胡老尚書這樣的老師,當真是頗為幸運!”
在商輅說完之後,彭時連忙附議。
彭時也覺禮部尚書胡濙,實在是太子老師的不二人選。
“今天要是沒有商兄的仗義執言,隻怕彭時我就要自毀前程了。”
“大恩不言謝,他日我必定還商兄以恩情!”
彭時對著商輅深深的一鞠躬,口中更是連連致謝。
“你我兄弟之間,今後還要多多親近才是!”
商輅推薦老臣胡濙,除了是給自己哥彭時解決眼下的困境以外,他還有著更深的目的。
正是胡濙是五朝元老,所以他這個時候已經行將就木、七老八十了,說不定哪天就駕鶴西遊。
再加上禮部雖然六部中排名第三,實際卻是一個沒多大權利的清水衙門。
所以胡濙雖然德高望重,執掌六部之一,可是他的黨羽沒多少,也不會影響到朱祁鈺將來廢除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當然,這一番謀劃商輅並沒有告訴和他同行的彭時。
商輅這是要等到以後,再去朱祁鈺的麵前邀功。
不知不覺間,商輅和彭時就已經迴到了內閣。
“拜見閣老!”
侍衛見到兩位新進內閣大學士聯袂而至,當即上前問安。
“免禮。”
商輅一揮手,示意侍衛不必多禮,然後就邁進了內閣的大門。
就在商輅和彭時前後跨進內閣的院門,便聽見院內大堂裏有人聲傳出。
再仔細一聽,那赫然是內閣首輔陳循在和次輔高穀吵架!
“你們都出去!”
為了保全兩個內閣大學士的顏麵,商輅讓內閣之中的一眾官吏們都退了出去。
畢竟兩個中樞大臣當眾罵街,這事要是傳出去可是不好聽的。
商輅的這番做派,讓他在內閣官吏那裏好感倍增。
官吏們在聽到首輔陳循和次輔高穀吵架以後,本來就是前退兩難。
留下來吧,害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退出去吧,又擔心背上一個擅離職守的罪名。
“謝閣老!”
在聽了商輅的話後,官吏們都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後一邊對著他拱手致謝,一邊快馬加鞭的走了出去。
“商兄果然大才!”
彭時恭維了商輅一句。
彭時開始隻是覺得,商輅這是幫他的老師陳循保全臉麵。
在看到內閣官吏們對商輅感恩戴德和客客氣氣過後,彭時才佩服起了商輅為人處世高超手腕。
貨比貨的扔,人比人氣死人。
不知怎麽的,彭時有了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有了一種被比了下去的感覺。
還有就是,彭時有了一種危機感。
商輅和彭時並沒有進去勸架。
他們不想讓裏麵的陳循和高穀在後輩麵前丟臉,所以他們隻是在外邊呆著。
商輅和彭時對視一眼,都是想著等到暴風雨結束之後再進去。
“你說我大膽?”
少小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
此時的陳循,用著他那特有的江西口音,又急又快的大吼。
“那也是於謙、王直他們大膽,與我有何相幹?”
“我的高穀兄、高閣老,這東西可以亂吃,這話可是不能亂說的!”
陳循的聲音很尖銳,顯然是處在暴怒之中。
“我的陳閣老,當初勸進今上的事情,縱然你不是主謀,可也是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這麽大的事情,你不提前知會我,直到事後才告訴我,你這安的是什麽心?”
高穀則用他那江北口腔反駁。
“你當真以為,我高穀不知道你在想著什麽?”
“你不過就是想通過另立新君,來獲取從龍之功罷了!”
高穀說話很急促,他停下來歇了一會又才繼續往下說。
“如今你這頭號從龍功臣,已經是好每個首輔和戶部尚書了,你還不滿足?”
高穀的嗓音更高了。
“本來這內閣裏麵,就屬你的資曆最重。”
“可是都這樣了,你居然還不放心,又迫不及待地拉了商輅、彭時他們兩個進來。”
“他們一個是你的學生,一個是你的同鄉。”
“隻怕這從今往後,這內閣都是你陳循一黨獨大,又哪裏還有我高某人說話的份?”
“我看你就是早有預謀,想把這內閣變成你的一言堂!”
高穀聲嘶力竭,他滿嘴都是氣話。
“本來陳閣老和高閣老以前的關係還不錯,這下子隨著今天這麽一吵架,他們之間的交情,怕是蕩然無存了。”
商輅苦笑,然後細聲細語的對著彭時說到。
在八卦心的趨勢下,彭時磨著商輅給他講了一段趣事。
陳循和高穀,都是五朝老臣,都是內閣大學士。
兩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原本很是親近。
高穀官運不錯,為人也還行。
但高穀家中有個嫉妒心重又彪悍的老婆,高穀是個十足的妻管嚴。
這一天下了班,高穀邀請老大哥、老同事陳循,一起去到自己家裏喝酒。
酒過三巡,高穀有點喝高了,就開始對著陳循大倒苦水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高穀我雖然表麵風光,可是奈何一直沒有子嗣!”
陳循大笑:“此事好辦!納上幾房小妾,賢弟再努把力,定會有子嗣的。”
高穀歎息。
“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前幾日我才剛納了一個小妾。奈何家中母老虎一天嚴防死守,直到現在都沒能入洞房。”
陳循聞言後,嘿嘿一笑。
“你這是夫綱不振啊!”
“棍棒底下出孝子,拳腳相加出賢妻。女人,就是不能慣著她。”
陳循這是在故意取笑高穀。
高穀喝高了,一直在那裏數落他老婆種種不是和斑斑劣跡。
那曾想高穀老婆一直躲在屏風後麵偷聽。
她按捺不住走了出來,指著高穀的鼻子就是一陣痛罵。
奈何作為內閣次輔的高穀,唯唯諾諾,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暴脾氣的陳循一把掀翻了酒席,隨手抄起一根棒子,將高夫人撲倒在地,一頓狠揍。
“生不出孩子,還一天醋意大發。就這兩條,都犯了‘七出’之罪,完全可以休了你。”
“今後再敢對我兄弟橫眉冷對,非趕你出家門!”
無子、妒忌,可以作為休妻理由。
高夫人自知理虧,後來也就果然老實多了。
一年後,高穀的小妾生下一個兒子,並且認了陳循做幹爹。
“真有這事?”
聽了商輅說起高穀和陳循的舊事,再聽見內閣裏麵越來越激烈的爭吵,彭時實在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然後商輅隻是笑了笑,並麽有迴答彭時的問話。
“啪!”
被高穀一番大罵,陳循也是氣得直拍桌子。
“高穀,你可不要血口噴人!”
“擁立今上一事關係重大,必須小心謹慎,如果若是事前泄露出去,說不定你我都要人頭落地!”
“我們瞞著你,那也是為了你好!”
“至於商輅和彭時入閣,那是因為他們簡在帝心,他們被今上看重。”
“這件事情與我有什麽關係?你簡直就是無理取鬧!”
陳循立馬對高穀還以顏色。
彭時在外邊是聽得目瞪口呆,他暗自慶幸自己先前沒有冒冒失失的闖進去。
同時彭時也是對商輅更加的高看一眼。
要不是商輅之前讓內閣中的官吏們退了出去,隻怕內閣首輔和次輔幹架的事情,就要成為京師百姓茶餘飯後的笑談了。
陳循和高穀的爭吵,還在繼續。
他們兩人都是動了肝火,越到後麵越是火藥味十足。
商輅這麵是聽得目瞪口呆,同時他也暗自慶幸,還好自己沒有冒冒失失的闖進了去。
不然那個時候,六目相對之下,隻怕大家都是尷尬。
商輅覺得自己幫誰都不合適。
陳循那是自己的恩師,這次自己得以入閣,一定是沾了他光。
可是高穀又是自己的前輩,在內閣裏麵排名又在自己的前麵。
還有就是,商輅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大明內憂外患,這個時候應該團結一心,而不是在這裏搞窩裏鬥。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這個道理,商輅還是知道的。
拿定主意的商輅連忙悄悄的後退,心想著快點轉身離去。
商輅看了一眼彭時,本以為他會和自己想的一樣,可是彭時顯然沒有要走的意思。
彭時還在那裏豎著耳朵,聽得是津津有味。
年青人就是年青人,這也忒八卦了吧。
見到彭時一副好奇心重的樣子,商輅不由得在心裏暗想。
“你陳循當真大膽!”
“之前你們另令新君,還是為了正人心,還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可如今,你居然還想再立太後!”
高穀怒了,他開始拍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