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正不能勝,便出奇襲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 作者:小黑是條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1章 正不能勝,便出奇襲
當然,朱祁鈺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朱祁鈺借著這次用海船運糧,便是圖謀再現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亦是為了參與到即將到來的大航海中去。
“陛下高見,臣等不能及也!”
這一次,不止是陳循,就連韓青、毛福順、善增、郝義,都是深深向著朱祁鈺一拜。
“劉定之是你的科舉門生吧?”
朱祁鈺突然問起了陳循。
“陛下,不是臣指使劉定之上奏,以詆毀於尚書的。”
陳循一下子就拜到在了朱祁鈺的麵前。
雖然陳循一直都想和於謙一較高低,可是這樣隻是自己的門生,還是在朱祁鈺側重戰事的時候,陳循也知道時機不對。
“於謙現在忙著處理大軍南下廣州之事,所以朕沒有留他參與這次小範圍禦前會議。”
“於謙不在,陳卿不用緊張。”
朱祁鈺笑了笑,上前扶起陳循。
扶持陳循,就是為了防止於謙太過一家獨大。
為君者,一定要采取平衡之道的權術。
“朕的意思是,劉定之這樣眼高手低的空談之輩,如若還繼續留在京師,難免還會有詆毀重臣的言論。”
“劉定之留在京師,隻會給身為他科舉座師的陳卿惹麻煩。”
“所以朕以為就趁著這次大軍南下廣東平亂的機會,將劉定之改任到廣東地方上為官。”
“若是劉定之能夠造福一方,朕便不追究他妄言之罪。”
“若是劉定之德不配位,那麽他的官運也就到頭了。”
朱祁鈺很卑鄙。
明明是他看不慣劉定之,卻還趁機賣給了陳循一個人情。
劉定之前不久曾經上書,說了很多於謙和石亨的壞話。
劉定之的這一種行為,是屬於攻擊主戰派,朱祁鈺當然不可能再留他在京師給自己添堵。
隻不過當時劉定之的奏章鬧得滿城風雨,朱祁鈺也不好當時就對劉定之下狠手。
如今群臣的目光被廣州民變,以及廢除賤籍所吸引,這也就給朱祁鈺時間和空間來收拾劉定之。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處置劉定之這個清流的領袖,就是防止清流們一天不幹正事,還在朱祁鈺耳朵邊上唧唧歪歪。
“臣以為然。”
陳循點頭同意了。
因為劉定之彈劾於謙、石亨,陳循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一些仰慕於謙和石亨功績的年輕官員,更是私底下給陳循冠上了一個嫉賢妒能的罵名。
“朕以為,嶺南之地文風不盛,疍民亦是教化不興。”
“劉定之身為翰林侍讀,本是滿腹經綸之士。如此,可令劉定之前往廣東提督學政。”
朱祁鈺堅定的,要把劉定之這個清流領袖給送走。
“瓦剌大軍退到哪裏了?”
處置完繁雜的政務過後,朱祁鈺再一次得以把心思轉移到明蒙之戰上。
此時距離瓦剌人從京師城下退兵,時間已經過去小半個月了。
“根據軍報,瓦剌人北上抵達了居庸關下。”
“羅通正率領關城守軍和瓦剌人日夜激戰。”
迴答的是項忠。
項忠雖然是朱祁鈺在軍中的嫡係心腹,可項忠是以文臣轉為武將。
正是因為曾經是文臣,所以項忠對於太監們還是有一種天生的抵觸情緒。
所以在迴答朱祁鈺的時候,項忠隻提到了羅通,而沒有提到身為監軍,身為禦馬監提督太監的成敬。
“派人一日三探,朕要隨時知道瓦剌人的動向!”
朱祁鈺語氣很重。
……
阿剌知院率領的三萬瓦剌大軍終於退了,羅通也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羅大人,你醒了嗎?”
昏睡到第二天下午的羅通,在朦朦朧朧之中,似乎覺得有人在叫他。
羅通努力的睜開雙眼,緩了一會後,他才清醒了過來。
“羅大人,你醒了嗎?”
羅通確定自己沒有聽錯,門外也再一次響起了聲音。
“什麽人?什麽事?”
羅通問得很簡潔。
“大人,瓦剌太師也先帶領數萬大軍,從京師奔赴著居庸關而來。”
門外傳來的聲音,是居庸關參將潘成的。
光是一個阿剌知院,就已經讓羅通感到吃力了。再來一個也先,羅通唯有苦笑。
居庸關前的戰鬥更加猛烈了。
瓦剌也先部和阿剌知院部,共計十餘萬人馬,正日夜不停的發動猛攻。
因為從居庸關退迴草原,是最近的一條路。
成敬和羅通帶著明軍,已經在不下十萬瓦剌軍隊的輪番攻擊下,堅守了十天之久。
在明朝京師城下進攻失利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連一個小小的居庸關也打不下來?
也先發怒了,他感覺自己胸膛裏麵有一團火。
這團火,每過一天,就燒得更旺一分。
此刻的天氣已經進入寒冬臘月,這也是也先著急的原因之一。
瓦剌大軍如今正裹挾這大量俘虜來的明朝百姓北上,他們還帶著不少的戰利品。
隻是一天不能出塞,也先就一日不能安心。
胡天八月即飛雪,居庸關雖然距離明朝明朝京師不遠,不過亦屬於邊塞。
這兩天北風愈發兇猛,天空中的雪花亦開始飄落。
“我軍可往城牆上潑水,以此來阻止瓦剌人的進攻。”
看著奮力攀爬的瓦剌士兵,瘦弱、矮小、不再年輕的羅通,不由得心中生出一計。
“羅大人之言,深合兵法之道。”
“此時天氣寒冷,幾乎可以說得上是滴水為冰。我軍潑水之後,城牆可以更加堅固!”
成敬也是精通行伍之人,在聽了羅通的打算後,不由得佩服起來。
“而且好處還不止這一個。”
“城牆外麵被冰麵包裹,必定會濕滑。這樣一來,瓦剌人想要攀城,隻會是難上加難!”
成敬當初可是跟著漢王朱高煦的,而朱高煦也是一員猛將。
對於軍事,成敬也多有了解。
“謬讚了!”
“此計,前人用過無數次,非是我羅通首創。”
羅通雖然嘴上謙虛,可他神色亦是十分自得。
羅通雖然是文臣,可他也是在戰場搏殺過的。
羅通字學古,江西吉水人,永樂十年進士。
先是被任命為禦史,奉旨巡按四川,後來委任為交趾清化州知州。
宣德元年,黎利造反,明軍大將王通戰敗,擅自傳檄割讓清化州以南的各城獻給黎利。
羅通與指揮打忠一起固守清化城,趁著敵人守備鬆弛的時候突襲黎利軍,殺傷不少叛軍。
後來朱瞻基放棄交趾,羅通也就迴到了內地。
羅通後來又先後擔任戶部員外郎、兵部郎中,隻不過因為他貪腐淫亂,而被王驥彈劾。
再然後,羅通就被貶官。
朱祁鈺啟用羅通,是因為於謙和陳循的共同舉薦。
於謙是看重羅通的軍事才能。
陳循除了看重羅通的軍事才能以外,還因為羅通和陳循都是江西人。
陳循是希望自己的老鄉羅通能夠建功立業,以後兩人就可以在朝堂上相互照應。
“當初仁宗皇帝留守北平,李景隆率數十萬南軍圍困。”
“仁宗皇帝在被十倍之敵圍攻的情況下,便是用了潑水成冰來擋住了南軍的攻城。”
羅通這個人貪財好色,同是也是一張大嘴巴。
他還不知道,他在說到仁宗朱高熾的時候,成敬已經心生不滿。
成敬本來是進士出身的文臣,要不是受到朱高煦造反牽連,成敬也不用受宮刑變成了太監。
“即刻讓將士們往城牆上潑水,咱們築起一座冰雪之城!”
成敬不想再聽朱高煦和朱高熾兩兄弟的恩怨,所以成敬打斷了羅通的追憶,並且對著居庸關內的明軍將領下達軍令。
……
在明軍潑水之後,冰牆立成。
也先催動的瓦剌大軍努力的攀爬城牆,可是冰麵太滑,加上明軍居高臨下的阻擊,瓦剌不但沒能爬上城頭,更是摔死摔傷無數。
十天!
整整十天!
在十萬瓦剌大軍的內外圍攻下,居庸關還是屹立不倒,明軍還在堅守。
夕陽西下,也先終於讓人鳴金收兵,停止了對居庸關的進攻。
居庸關前,安靜了下來。
“真他娘的冷!”
楊信已經累了一天了,汗水打濕了他盔甲裏麵的布衣。
一陣晚風吹過,楊信才感覺到了刺骨的寒意。
楊信,宣府總兵楊洪的侄兒。
十七歲時,楊信就以勇氣謀略聞名,亦善於騎射。
楊洪自知,要不是他兒子楊俊,放棄了宣府外圍的獨石、馬營等堡壘,阿剌知院率領的數萬瓦剌騎兵,就不會西進後同也先各圍明軍於土木堡。
雖然朱祁鈺饒恕了楊洪和楊俊父子,可是楊洪還是心中不安。
為了顯示對朱祁鈺的忠心和感激,楊洪特意派他侄兒楊信領兵南下拱衛京師。
隻不過楊信帶領的宣府騎兵走到居庸關後就沒有再南下京師,而是被朱祁鈺帝師的成敬給留在了居庸關。
因為瓦除了也先領著十萬大軍攻打明朝京師以外,阿剌知院還領著數萬人馬猛攻居庸關。
也先和其部下阿剌知院,希望可以複製土木堡夾擊明軍的案例。
“伱們過分了,隻顧著自己烤火取暖,也不叫上老子一起。”
楊信鑽進了一群聚集在火堆前取暖的明軍裏麵,他這是為了和士兵們打成一片。
楊信一邊往裏拱,一邊就和士兵們開起了玩笑。
“狗日的不懂事,快點閃開,給楊將軍騰出一個位置。”
一個小隊長,一邊說,一邊給楊信讓出位置。
小隊長還裝模作樣的,抬腳踢向他旁邊的士兵。
看著四周的明軍士兵,楊信覺得他們眼生得很。
“你們不是居庸關原來的人馬吧,你們是從哪裏趕來的?”
出於好奇,也是為了拉近和士兵們的距離,楊信和他們攀談起來。
“俺是從河南趕過來的。”
小隊長的話,滿是河南口音。
“你也是河南的?”
楊信點了點頭,又問旁邊另一個隻有十幾歲的士兵。
“俺不是河南的,俺就是北直隸的。”
“俺們是鄉勇,在縣尉的帶領下,來的這居庸關。”
被問話的少年士兵連忙起身迴答。
“我也是直隸人。”
楊信哈哈大笑。
“將軍,原來咱們是老鄉啊!”
小兵瞬間來了興趣。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我也想和你是老鄉。”
“隻不過我是南直隸應天府人士。”
楊信剛才故意不說清楚,就是為了現在反轉。
這樣子,楊信才能讓士兵們覺得他沒有架子。
“楊將軍,末將有事想和你商議。”
就在楊信和士兵們閑話家常的時候,負責居庸關防守的參將潘成走了過啦。
“潘將軍,你說什麽事。”
看著潘成著急的樣子,楊信立即離開了火堆。
“末將有一些想法,所以特意前來找楊將軍商議。”
潘成說出了他的來意。
“但說無妨。”
聽到這裏,楊信的神色不由得為之嚴肅起來。
楊信知道如今居庸關形勢不容樂觀,而潘成也不會平白無故來找到自己。
居庸關本來就兵力不足,雖然朝廷有向居庸關增兵,不過仍然顯得勢單力薄。
在被瓦剌人內外夾擊下,明軍已經是左支右絀,被弄得狼狽不堪。
居庸關守軍的組成力量,也是魚龍混雜。
有原本守衛城關的駐軍,有臨時招募的團練,也有自發投軍的勇士。
“鑒於我們現在的處境,隻怕實在是不能堅持多久。”
“關城被攻破的危機,近在眼前。”
潘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告訴了楊信。
“潘將軍既然要說軍中大事,我們還是一起去找到羅大人和成提督。”
“畢竟如今還是應當群策群力為好。”
楊信說的羅大人就是羅通,成提督就是禦馬監提督太監的成敬。
“是我故糊塗了!”
潘成一聽,心中不由得暗暗咒罵自己一時糊塗。
羅通和成敬才是居庸關的主將,潘成自然應該是找他們,再由他們召集眾將一起商議。
……
“若論堂堂正正,我軍不是瓦剌人的對手。”
“既然正不能勝,那就出其不意。”
曆經宦海沉浮,羅通雖然已經不再年輕,可他還是熱衷於追求功名利祿。
“潘將軍的計策,咱家也認為可行。”
成敬在經過仔細思考過後,也是點頭同意。
“潘將軍,既然大家都認可,那麽這一次就按照你的方法一試。”
“那接下來,就由你來分配吧!”
成敬樂於看到明軍中湧現出可用的年輕將領,所以他故意給了潘成一個表現的機會。
“末將領命!”
潘成大喜過望,連忙對著羅通和成敬躬身作揖。
……
居庸關的精銳明軍,很快被組織了起來,約有三四千人。
召集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夜襲!
“潘將軍,我們迴來了。”
“瓦剌大軍在夜晚休息的時候,是兩個人睡在一起的。瓦剌士兵都是睡在睡袋裏麵,睡袋旁邊栓著戰馬。”
一群穿著一身夜行衣的明軍夜不收,外出刺探敵情後迴來了。
“兩個人睡在一起,還在戰馬旁。看來瓦剌人也是擔心我們發動夜襲。”
“一旦有情況,隻要有其中一人醒了,就會叫醒另外一個同伴,並且還可以快速上馬。”
聽了夜不收的迴報,潘成開始沉吟。
潘成又問:“還有沒有別的情況?”
“瓦剌的精銳重裝騎兵,將其他軍隊圍在當中,這些重裝騎兵們的身邊還帶著不少軍犬。”
夜不收據實迴報。
潘成暗罵,瓦剌人真是防衛嚴密。
先是用重裝騎兵為屏障,來保護其他軍隊,然後又用軍犬來戒備。
瓦剌人如此小心謹慎,明軍想要夜襲瓦剌大營,以居庸關守軍現有的兵力,談何容易。
“我軍想要夜襲,必須先搞掉瓦剌人的軍犬!”
潘成想了一會,狠狠的說到。
“我們可以下毒!”
楊信作為外來戶,他本來不想插手潘成的指揮。
不過楊信在看到潘成一時半會沒有主意過後,也是忍不住開動腦筋起來。
“隻要是狗,都貪吃。”
“我們可以對著瓦剌軍犬投食,而且還是投食下毒的肉!”
楊信能文能武、文武雙全,很得楊洪器重和栽培。
“楊將軍,真妙計也!”
潘成臉上一喜。
說動就動。
潘成連忙讓手下明軍士兵宰殺了幾十隻羊,並把羊肉放到水裏煮,而且在羊肉裏下了毒藥。
……
居庸關的城門,在夜色中緩緩打開了一條縫。
上百名身穿黑衣、黑褲的明軍夜不收,悄無聲息的出了關城。
而在這些夜不收的後麵,則是一隊人銜枚、馬裹蹄的明軍精銳騎兵。
這一次,居庸關明軍可是拿出了壓箱底的全部家當。
楊信帶來的宣府鐵騎,成敬帶來的禦馬監勇士,都出現在這一次夜襲的序列之中。
明軍夜襲部隊在夜不收的引導下,小心翼翼的靠近了瓦剌人的駐紮地。
他們取出下了毒的羊肉,丟給了瓦剌人的軍犬。
見到有美食送上門,軍犬們當然是不會放過的。
隻不過這些瓦剌軍犬在吃下美食後,過了沒一會就紛紛倒地不起。
“都給我機靈點!”
“幹好了,賞賜豐厚。”
“幹砸了,瓦剌人可不會對你們客氣。”
楊信和潘成在給手下訓話之後,夜不收們就四散而去,隱沒在了茫茫夜色中。
沒有了軍犬的戒備,明軍夜不收們得以靠近瓦剌人的戰馬。
瓦剌人戰馬的四蹄,被繩索套出住,戰馬不能任意奔走。
“咕咕咕咕……”
等到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明軍夜不收們,才吹響了約定的暗號。
“兄弟們,建功立業、榮華富貴就在此時!”
“兄弟們,跟我衝!”
潘成為了鼓舞士氣,他用的是“跟我衝”,而不是“給我衝”。
潘成大喊一聲後,就率先向著瓦剌人衝了上去。
居庸關內的明軍,緊跟著潘成的步伐,也是嗷嗷叫的湧了上去。
“轟轟轟……”
幾架明軍火炮同時噴出怒火,炮彈在瓦剌人的營地裏炸開了花。
“殺!”
明軍圍繞著瓦剌大營,往來奔,舉火鼓噪。
天地間,一時殺聲震天。
瓦剌軍隊是在毫無防備下被襲擊的。
剛剛睡醒後的瓦剌士兵,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還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麽事情。
人影穿梭、火光四起、人喊馬嘶……
瓦剌士兵們大驚失色,紛紛跨上戰馬,準備迎戰。
可是瓦剌人的戰馬,受到明軍火把、鼓噪和火炮的驚嚇,早就變得狂躁不安,失去了控製。
戰馬發出一聲聲的嘶鳴,咆哮著、跳躍著,它們想要逃離這個地方。
戰馬們越是跳躍、越是掙紮,套在馬蹄上的繩索,越是收縮得更緊。
當然,朱祁鈺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朱祁鈺借著這次用海船運糧,便是圖謀再現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亦是為了參與到即將到來的大航海中去。
“陛下高見,臣等不能及也!”
這一次,不止是陳循,就連韓青、毛福順、善增、郝義,都是深深向著朱祁鈺一拜。
“劉定之是你的科舉門生吧?”
朱祁鈺突然問起了陳循。
“陛下,不是臣指使劉定之上奏,以詆毀於尚書的。”
陳循一下子就拜到在了朱祁鈺的麵前。
雖然陳循一直都想和於謙一較高低,可是這樣隻是自己的門生,還是在朱祁鈺側重戰事的時候,陳循也知道時機不對。
“於謙現在忙著處理大軍南下廣州之事,所以朕沒有留他參與這次小範圍禦前會議。”
“於謙不在,陳卿不用緊張。”
朱祁鈺笑了笑,上前扶起陳循。
扶持陳循,就是為了防止於謙太過一家獨大。
為君者,一定要采取平衡之道的權術。
“朕的意思是,劉定之這樣眼高手低的空談之輩,如若還繼續留在京師,難免還會有詆毀重臣的言論。”
“劉定之留在京師,隻會給身為他科舉座師的陳卿惹麻煩。”
“所以朕以為就趁著這次大軍南下廣東平亂的機會,將劉定之改任到廣東地方上為官。”
“若是劉定之能夠造福一方,朕便不追究他妄言之罪。”
“若是劉定之德不配位,那麽他的官運也就到頭了。”
朱祁鈺很卑鄙。
明明是他看不慣劉定之,卻還趁機賣給了陳循一個人情。
劉定之前不久曾經上書,說了很多於謙和石亨的壞話。
劉定之的這一種行為,是屬於攻擊主戰派,朱祁鈺當然不可能再留他在京師給自己添堵。
隻不過當時劉定之的奏章鬧得滿城風雨,朱祁鈺也不好當時就對劉定之下狠手。
如今群臣的目光被廣州民變,以及廢除賤籍所吸引,這也就給朱祁鈺時間和空間來收拾劉定之。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處置劉定之這個清流的領袖,就是防止清流們一天不幹正事,還在朱祁鈺耳朵邊上唧唧歪歪。
“臣以為然。”
陳循點頭同意了。
因為劉定之彈劾於謙、石亨,陳循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一些仰慕於謙和石亨功績的年輕官員,更是私底下給陳循冠上了一個嫉賢妒能的罵名。
“朕以為,嶺南之地文風不盛,疍民亦是教化不興。”
“劉定之身為翰林侍讀,本是滿腹經綸之士。如此,可令劉定之前往廣東提督學政。”
朱祁鈺堅定的,要把劉定之這個清流領袖給送走。
“瓦剌大軍退到哪裏了?”
處置完繁雜的政務過後,朱祁鈺再一次得以把心思轉移到明蒙之戰上。
此時距離瓦剌人從京師城下退兵,時間已經過去小半個月了。
“根據軍報,瓦剌人北上抵達了居庸關下。”
“羅通正率領關城守軍和瓦剌人日夜激戰。”
迴答的是項忠。
項忠雖然是朱祁鈺在軍中的嫡係心腹,可項忠是以文臣轉為武將。
正是因為曾經是文臣,所以項忠對於太監們還是有一種天生的抵觸情緒。
所以在迴答朱祁鈺的時候,項忠隻提到了羅通,而沒有提到身為監軍,身為禦馬監提督太監的成敬。
“派人一日三探,朕要隨時知道瓦剌人的動向!”
朱祁鈺語氣很重。
……
阿剌知院率領的三萬瓦剌大軍終於退了,羅通也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羅大人,你醒了嗎?”
昏睡到第二天下午的羅通,在朦朦朧朧之中,似乎覺得有人在叫他。
羅通努力的睜開雙眼,緩了一會後,他才清醒了過來。
“羅大人,你醒了嗎?”
羅通確定自己沒有聽錯,門外也再一次響起了聲音。
“什麽人?什麽事?”
羅通問得很簡潔。
“大人,瓦剌太師也先帶領數萬大軍,從京師奔赴著居庸關而來。”
門外傳來的聲音,是居庸關參將潘成的。
光是一個阿剌知院,就已經讓羅通感到吃力了。再來一個也先,羅通唯有苦笑。
居庸關前的戰鬥更加猛烈了。
瓦剌也先部和阿剌知院部,共計十餘萬人馬,正日夜不停的發動猛攻。
因為從居庸關退迴草原,是最近的一條路。
成敬和羅通帶著明軍,已經在不下十萬瓦剌軍隊的輪番攻擊下,堅守了十天之久。
在明朝京師城下進攻失利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連一個小小的居庸關也打不下來?
也先發怒了,他感覺自己胸膛裏麵有一團火。
這團火,每過一天,就燒得更旺一分。
此刻的天氣已經進入寒冬臘月,這也是也先著急的原因之一。
瓦剌大軍如今正裹挾這大量俘虜來的明朝百姓北上,他們還帶著不少的戰利品。
隻是一天不能出塞,也先就一日不能安心。
胡天八月即飛雪,居庸關雖然距離明朝明朝京師不遠,不過亦屬於邊塞。
這兩天北風愈發兇猛,天空中的雪花亦開始飄落。
“我軍可往城牆上潑水,以此來阻止瓦剌人的進攻。”
看著奮力攀爬的瓦剌士兵,瘦弱、矮小、不再年輕的羅通,不由得心中生出一計。
“羅大人之言,深合兵法之道。”
“此時天氣寒冷,幾乎可以說得上是滴水為冰。我軍潑水之後,城牆可以更加堅固!”
成敬也是精通行伍之人,在聽了羅通的打算後,不由得佩服起來。
“而且好處還不止這一個。”
“城牆外麵被冰麵包裹,必定會濕滑。這樣一來,瓦剌人想要攀城,隻會是難上加難!”
成敬當初可是跟著漢王朱高煦的,而朱高煦也是一員猛將。
對於軍事,成敬也多有了解。
“謬讚了!”
“此計,前人用過無數次,非是我羅通首創。”
羅通雖然嘴上謙虛,可他神色亦是十分自得。
羅通雖然是文臣,可他也是在戰場搏殺過的。
羅通字學古,江西吉水人,永樂十年進士。
先是被任命為禦史,奉旨巡按四川,後來委任為交趾清化州知州。
宣德元年,黎利造反,明軍大將王通戰敗,擅自傳檄割讓清化州以南的各城獻給黎利。
羅通與指揮打忠一起固守清化城,趁著敵人守備鬆弛的時候突襲黎利軍,殺傷不少叛軍。
後來朱瞻基放棄交趾,羅通也就迴到了內地。
羅通後來又先後擔任戶部員外郎、兵部郎中,隻不過因為他貪腐淫亂,而被王驥彈劾。
再然後,羅通就被貶官。
朱祁鈺啟用羅通,是因為於謙和陳循的共同舉薦。
於謙是看重羅通的軍事才能。
陳循除了看重羅通的軍事才能以外,還因為羅通和陳循都是江西人。
陳循是希望自己的老鄉羅通能夠建功立業,以後兩人就可以在朝堂上相互照應。
“當初仁宗皇帝留守北平,李景隆率數十萬南軍圍困。”
“仁宗皇帝在被十倍之敵圍攻的情況下,便是用了潑水成冰來擋住了南軍的攻城。”
羅通這個人貪財好色,同是也是一張大嘴巴。
他還不知道,他在說到仁宗朱高熾的時候,成敬已經心生不滿。
成敬本來是進士出身的文臣,要不是受到朱高煦造反牽連,成敬也不用受宮刑變成了太監。
“即刻讓將士們往城牆上潑水,咱們築起一座冰雪之城!”
成敬不想再聽朱高煦和朱高熾兩兄弟的恩怨,所以成敬打斷了羅通的追憶,並且對著居庸關內的明軍將領下達軍令。
……
在明軍潑水之後,冰牆立成。
也先催動的瓦剌大軍努力的攀爬城牆,可是冰麵太滑,加上明軍居高臨下的阻擊,瓦剌不但沒能爬上城頭,更是摔死摔傷無數。
十天!
整整十天!
在十萬瓦剌大軍的內外圍攻下,居庸關還是屹立不倒,明軍還在堅守。
夕陽西下,也先終於讓人鳴金收兵,停止了對居庸關的進攻。
居庸關前,安靜了下來。
“真他娘的冷!”
楊信已經累了一天了,汗水打濕了他盔甲裏麵的布衣。
一陣晚風吹過,楊信才感覺到了刺骨的寒意。
楊信,宣府總兵楊洪的侄兒。
十七歲時,楊信就以勇氣謀略聞名,亦善於騎射。
楊洪自知,要不是他兒子楊俊,放棄了宣府外圍的獨石、馬營等堡壘,阿剌知院率領的數萬瓦剌騎兵,就不會西進後同也先各圍明軍於土木堡。
雖然朱祁鈺饒恕了楊洪和楊俊父子,可是楊洪還是心中不安。
為了顯示對朱祁鈺的忠心和感激,楊洪特意派他侄兒楊信領兵南下拱衛京師。
隻不過楊信帶領的宣府騎兵走到居庸關後就沒有再南下京師,而是被朱祁鈺帝師的成敬給留在了居庸關。
因為瓦除了也先領著十萬大軍攻打明朝京師以外,阿剌知院還領著數萬人馬猛攻居庸關。
也先和其部下阿剌知院,希望可以複製土木堡夾擊明軍的案例。
“伱們過分了,隻顧著自己烤火取暖,也不叫上老子一起。”
楊信鑽進了一群聚集在火堆前取暖的明軍裏麵,他這是為了和士兵們打成一片。
楊信一邊往裏拱,一邊就和士兵們開起了玩笑。
“狗日的不懂事,快點閃開,給楊將軍騰出一個位置。”
一個小隊長,一邊說,一邊給楊信讓出位置。
小隊長還裝模作樣的,抬腳踢向他旁邊的士兵。
看著四周的明軍士兵,楊信覺得他們眼生得很。
“你們不是居庸關原來的人馬吧,你們是從哪裏趕來的?”
出於好奇,也是為了拉近和士兵們的距離,楊信和他們攀談起來。
“俺是從河南趕過來的。”
小隊長的話,滿是河南口音。
“你也是河南的?”
楊信點了點頭,又問旁邊另一個隻有十幾歲的士兵。
“俺不是河南的,俺就是北直隸的。”
“俺們是鄉勇,在縣尉的帶領下,來的這居庸關。”
被問話的少年士兵連忙起身迴答。
“我也是直隸人。”
楊信哈哈大笑。
“將軍,原來咱們是老鄉啊!”
小兵瞬間來了興趣。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我也想和你是老鄉。”
“隻不過我是南直隸應天府人士。”
楊信剛才故意不說清楚,就是為了現在反轉。
這樣子,楊信才能讓士兵們覺得他沒有架子。
“楊將軍,末將有事想和你商議。”
就在楊信和士兵們閑話家常的時候,負責居庸關防守的參將潘成走了過啦。
“潘將軍,你說什麽事。”
看著潘成著急的樣子,楊信立即離開了火堆。
“末將有一些想法,所以特意前來找楊將軍商議。”
潘成說出了他的來意。
“但說無妨。”
聽到這裏,楊信的神色不由得為之嚴肅起來。
楊信知道如今居庸關形勢不容樂觀,而潘成也不會平白無故來找到自己。
居庸關本來就兵力不足,雖然朝廷有向居庸關增兵,不過仍然顯得勢單力薄。
在被瓦剌人內外夾擊下,明軍已經是左支右絀,被弄得狼狽不堪。
居庸關守軍的組成力量,也是魚龍混雜。
有原本守衛城關的駐軍,有臨時招募的團練,也有自發投軍的勇士。
“鑒於我們現在的處境,隻怕實在是不能堅持多久。”
“關城被攻破的危機,近在眼前。”
潘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告訴了楊信。
“潘將軍既然要說軍中大事,我們還是一起去找到羅大人和成提督。”
“畢竟如今還是應當群策群力為好。”
楊信說的羅大人就是羅通,成提督就是禦馬監提督太監的成敬。
“是我故糊塗了!”
潘成一聽,心中不由得暗暗咒罵自己一時糊塗。
羅通和成敬才是居庸關的主將,潘成自然應該是找他們,再由他們召集眾將一起商議。
……
“若論堂堂正正,我軍不是瓦剌人的對手。”
“既然正不能勝,那就出其不意。”
曆經宦海沉浮,羅通雖然已經不再年輕,可他還是熱衷於追求功名利祿。
“潘將軍的計策,咱家也認為可行。”
成敬在經過仔細思考過後,也是點頭同意。
“潘將軍,既然大家都認可,那麽這一次就按照你的方法一試。”
“那接下來,就由你來分配吧!”
成敬樂於看到明軍中湧現出可用的年輕將領,所以他故意給了潘成一個表現的機會。
“末將領命!”
潘成大喜過望,連忙對著羅通和成敬躬身作揖。
……
居庸關的精銳明軍,很快被組織了起來,約有三四千人。
召集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夜襲!
“潘將軍,我們迴來了。”
“瓦剌大軍在夜晚休息的時候,是兩個人睡在一起的。瓦剌士兵都是睡在睡袋裏麵,睡袋旁邊栓著戰馬。”
一群穿著一身夜行衣的明軍夜不收,外出刺探敵情後迴來了。
“兩個人睡在一起,還在戰馬旁。看來瓦剌人也是擔心我們發動夜襲。”
“一旦有情況,隻要有其中一人醒了,就會叫醒另外一個同伴,並且還可以快速上馬。”
聽了夜不收的迴報,潘成開始沉吟。
潘成又問:“還有沒有別的情況?”
“瓦剌的精銳重裝騎兵,將其他軍隊圍在當中,這些重裝騎兵們的身邊還帶著不少軍犬。”
夜不收據實迴報。
潘成暗罵,瓦剌人真是防衛嚴密。
先是用重裝騎兵為屏障,來保護其他軍隊,然後又用軍犬來戒備。
瓦剌人如此小心謹慎,明軍想要夜襲瓦剌大營,以居庸關守軍現有的兵力,談何容易。
“我軍想要夜襲,必須先搞掉瓦剌人的軍犬!”
潘成想了一會,狠狠的說到。
“我們可以下毒!”
楊信作為外來戶,他本來不想插手潘成的指揮。
不過楊信在看到潘成一時半會沒有主意過後,也是忍不住開動腦筋起來。
“隻要是狗,都貪吃。”
“我們可以對著瓦剌軍犬投食,而且還是投食下毒的肉!”
楊信能文能武、文武雙全,很得楊洪器重和栽培。
“楊將軍,真妙計也!”
潘成臉上一喜。
說動就動。
潘成連忙讓手下明軍士兵宰殺了幾十隻羊,並把羊肉放到水裏煮,而且在羊肉裏下了毒藥。
……
居庸關的城門,在夜色中緩緩打開了一條縫。
上百名身穿黑衣、黑褲的明軍夜不收,悄無聲息的出了關城。
而在這些夜不收的後麵,則是一隊人銜枚、馬裹蹄的明軍精銳騎兵。
這一次,居庸關明軍可是拿出了壓箱底的全部家當。
楊信帶來的宣府鐵騎,成敬帶來的禦馬監勇士,都出現在這一次夜襲的序列之中。
明軍夜襲部隊在夜不收的引導下,小心翼翼的靠近了瓦剌人的駐紮地。
他們取出下了毒的羊肉,丟給了瓦剌人的軍犬。
見到有美食送上門,軍犬們當然是不會放過的。
隻不過這些瓦剌軍犬在吃下美食後,過了沒一會就紛紛倒地不起。
“都給我機靈點!”
“幹好了,賞賜豐厚。”
“幹砸了,瓦剌人可不會對你們客氣。”
楊信和潘成在給手下訓話之後,夜不收們就四散而去,隱沒在了茫茫夜色中。
沒有了軍犬的戒備,明軍夜不收們得以靠近瓦剌人的戰馬。
瓦剌人戰馬的四蹄,被繩索套出住,戰馬不能任意奔走。
“咕咕咕咕……”
等到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明軍夜不收們,才吹響了約定的暗號。
“兄弟們,建功立業、榮華富貴就在此時!”
“兄弟們,跟我衝!”
潘成為了鼓舞士氣,他用的是“跟我衝”,而不是“給我衝”。
潘成大喊一聲後,就率先向著瓦剌人衝了上去。
居庸關內的明軍,緊跟著潘成的步伐,也是嗷嗷叫的湧了上去。
“轟轟轟……”
幾架明軍火炮同時噴出怒火,炮彈在瓦剌人的營地裏炸開了花。
“殺!”
明軍圍繞著瓦剌大營,往來奔,舉火鼓噪。
天地間,一時殺聲震天。
瓦剌軍隊是在毫無防備下被襲擊的。
剛剛睡醒後的瓦剌士兵,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還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麽事情。
人影穿梭、火光四起、人喊馬嘶……
瓦剌士兵們大驚失色,紛紛跨上戰馬,準備迎戰。
可是瓦剌人的戰馬,受到明軍火把、鼓噪和火炮的驚嚇,早就變得狂躁不安,失去了控製。
戰馬發出一聲聲的嘶鳴,咆哮著、跳躍著,它們想要逃離這個地方。
戰馬們越是跳躍、越是掙紮,套在馬蹄上的繩索,越是收縮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