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接到使者帶迴聖旨以後,為大局考慮,也是點頭同意。”


    “瓦剌三番四次要挾,妄圖占我疆土、詐我財貨。”


    “太後讚同天子旨意,也認為隻有另立新君,方能斷了瓦剌的狼子野心。”


    項忠這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太後還是在同重臣們商議後,才正式頒布懿旨。”


    項忠這是在告訴武將們,大勢所趨之下,不可螳臂當車。


    “臣,願往!”


    劉聚屈服了。


    因為借著燭光,劉聚看到了屏風後麵有人影晃動。


    而且這些人影可不是赤手空拳,他們的腰上都佩戴得有刀劍。


    燭光斧影。


    突然間,劉聚就想到這麽一個典故。


    “爾等,可還有異議?”


    石亨一雙眼睛,在眾將身上一一掃過。


    “很好!”


    見到眾將不語,石亨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這是滿意眾將聽從他的軍令,也是滿意自己已經拿到了從龍之功。


    “眾將聽令!”


    “隨本都督入宮!”


    石亨霍然起身。


    “末將聽令!”


    武將們不傻,他們知道自己要是不從,今日輕則被困五軍都督府,重則人頭落地。


    “範總兵,你在前麵開路。”


    作為朱祁鈺心腹的項忠,對著範廣指名點姓。


    因為朱祁鈺特意交代項忠,要項忠在武將麵前給範廣多露臉的機會。


    朱祁鈺還記得,範廣在奪門之變後也是被殺的。


    範廣本是邊將出身,於京師保衛戰一戰成名,後來就在京營之中,乃是赫赫名將。


    隻不過範廣這個人太過正直,同石亨,張玉之子、張輔之弟的張軏都關係不好,因此而備受排擠。


    曆史上範廣在被冤殺後,朱祁鎮居然還把範廣的妻女,送給送給胡人皮兒馬黑麻玩弄。


    出於為範廣打抱不平,出於對朱祁鎮的厭惡,朱祁鈺覺得自己必須要重用範廣。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範廣擅長使用火器,所以朱祁鈺更加看重。


    ……


    秋風蕭瑟,天色未明。


    因為今日是例行朝會的日子,皇城廣場外陸續迎來了不少官員。


    為了不想提前泄露消息,進而引發不必要的輿論,所以參與朝會的百官,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今天將會發生的事情。


    閑來無事,官員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和熟悉的同僚說著一些近日的見聞。


    “這早朝集合,不該是在左順門外嗎?”


    一個員外郎,問起了身邊的好友。


    “你平日挺機靈的,怎麽今天就犯糊塗了!”


    “之前馬順那個王振的黨羽,是在哪裏被憤怒群臣活活打死的?”


    開口的是一個禦史。


    這個禦史沒有迴答,而是反問。


    “左順門啊!”


    員外郎一臉的不解。


    大家都是人在京師官場,有什麽風吹草動,消息就會傳來。


    而且那日馬順被打死,早就傳得人盡皆知。


    “你啊,是真糊塗!”


    “你想想看,這左順門已經沾染血腥,可不是什麽吉麗的好兆頭。”


    “郕王殿下這才監國不久,他自然是不可能去觸這個黴頭。”


    禦史昂頭挺胸,顯然是對於自己的分析十分肯定。


    “這你就錯了!”


    又一個主事官員,湊上來搭話。


    “郕王為了方便處理政務,昨日就已經從郕王府搬到了文華殿。”


    “郕王在文華殿,咱們覲見自然就不用舍近求遠的跑出左順門。”


    “再說了,郕王隻是監國,他必須要溫良恭讓。”


    “左順門,乃是百官拜見天子的地方,郕王可不想被人說他不懂禮儀,有僭越之嫌。”


    這個主事在禮部任職,他是從禮製上來思考問題。


    “幾位同僚,還請各迴本位,不要再議論了。”


    “沒看到重臣們聯袂而至嗎?”


    一個負責糾察百官,確保朝會秩序的巡視禦史,走了過來。


    吏部尚書王直,內閣首輔、戶部尚書陳循,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於謙,刑部尚書俞士悅,內閣次輔、工部尚書高穀。


    這六位代表文官的尚書重臣,可不是隨意走來的。


    他們嚴格遵循吏、戶、禮、兵、刑、工的六部順序,分做先後。


    “東王先生,當由你出麵。”


    於謙隔著陳循和胡濙,提醒起了王直。


    按照之前的商議,王直作為百官之首,這次由王直來牽頭。


    “你啊,非要把老夫推到風口浪尖了才滿意!”


    王直苦笑一聲,同時也點了點頭。


    “肅靜!”


    王直扯開嗓子,對著百官就是大喝一聲。


    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百官,被王直這麽一吼,頓時變得安靜了下來。


    由此可見,王直這個吏部尚書,是能夠鎮得住文官們的。


    然後,六位文官重臣就徑直穿過人群,走到文官最前方站了下來。


    一路上,文官們都是向著六位重臣們行禮問候。


    隻不過於謙他們都隻是點頭迴應,全程未發一語。


    跟在於謙他們身後,保持了一段距離的,是大學士、左都禦史王文。


    王文本來也是這次勸進的策劃者,隻不過因為兩個原因,王文故意不和於謙他們走到一起。


    首先,王文執掌都察院,負責監督百官,還不用分文武。


    要是王直和六部尚書們走在一起,就會讓人懷疑都察院公正、獨立的立場,不利於都察院工作的開展。


    其次,王文是個麵冷心熱的家夥。


    雖然有心得到他人認可,渴望和百官們親近,可是王文從來不會表現出來,隻會用一副冷酷的表情示人。


    最後,王文覺得自己和於謙他們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於謙等人之所以勸進,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而王文支持朱祁鈺,除了公義,還有私心。


    曆史上,朱祁鈺改立太子的時候,王文就十分支持。


    而且王文還曾經上書,讓朱祁鈺提防朱祁鎮和朱見深父子,可以朱祁鈺不夠狠。


    可以說,在滿朝文官之中,王文是唯一一個支持朱祁鈺的文官。


    冷麵神終於走了!


    看著王文從自己身邊走過,一個官員鬆了一口氣。


    王文來到群臣之前後,身子筆挺、目不斜視、不怒自威。


    然而讓百官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向來冷酷的王文以外,王直、於謙等人也是以黑臉示人。


    看到重臣們都是這幅嚴肅做派,後麵的中低級官員們,都是察覺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息。


    今天的朝會不簡單,一定有大事發生!


    不少官員,在心中這樣想著。


    “刷刷刷……”


    突然文化門響起一陣聲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是條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是條狗並收藏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