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福晉的奇思妙想(220)
綜清穿:下崗鹹魚再就業 作者:采山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納福接到胤誐派人傳來的消息時正在迴去的路上。
他坐在馬車上,萬安替他更換弄髒的鹿皮靴子。
腳踩在厚實的地毯上,矮桌下藏著的碳盆散發著融融暖意驅散冬日裏的冷寒。
納福:“那些人可都抓住了?”
萬安:“都抓住了,小魏大人過目不忘,如今已經派人去追查到底是哪一邊的人手了。”
納福有些好奇,“你說是我的哪位叔伯這麽快看便看我不順眼了?”
萬安後背冷汗直冒,這也是他可以談論的話題嗎?
不過萬安之所以可以成功在納福身邊牢牢占據貼身伺候的位置,
那便是他知道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之外還敢說。
懂得明哲保身自然是好的,但是一心隻想著明哲保身而不想著為主子分憂,那便隻會逐漸失去主子的信任。
這對他們來說便是致命的!
他和陳據同年來到主子身邊伺候,如今他牢牢占據著世子爺身旁總管太監的位置。
而陳據呢?
平日裏對主子的吩咐便是馬馬虎虎,
帶一個徒弟便帶出來一條白眼狼,被自己的徒弟陷害收受賄賂。
因為十兩銀子被主子申斥一番。
可笑陳據還真以為主子冷落他是因為那十兩銀子的緣故。
哪怕是他們,也是看不上那區區十兩銀子的。
也就陳據這個腦子不靈活地會認為主子爺在乎那十兩銀子。
主子分明是嫌棄陳據無能!!!
若不是有自小陪伴主子玩耍的情誼在,怕是早就被送迴內務府了!!!
萬安想起從魏廷那裏獲得的隻言片語,慢慢有了一個懷疑對象。
反正他便是說錯了也沒關係。
萬安思及此處,定了定心神慢慢說道:
“世子爺,奴才覺得會不會是十四貝勒?”
納福睜開眼,饒有興致地問道:“哦?”
“十四貝勒原先在眾王之中便不明顯,是後來得了京郊大營得領兵差事才漸漸在人前顯聖。”
“可是從十三貝勒從養蜂夾道迴來之後,一直頗受皇上的重視,先是清查田稅,後又雙得了賑災的差事……”
“最近可是往八貝勒府上跑了好幾趟。”
納福挑眉,“按你所說,他來找我麻煩做什麽?”
萬安嘿嘿一笑,“世子爺,更重要的奴才還沒說呢。”
“奴才聽說前幾日王爺和十四貝勒兩人的馬車碰到了一起,據說王爺直接讓人將其馬車撞開……”
納福聞言明白了,這就是一個鬱鬱不得誌,然後他阿瑪又挑釁了人家,結果人家掂量了一下發現還是他這小樹好折騰……
納福揉揉眉心,這些不過是推測罷了。
實際到底是誰還需要看看魏廷那邊能拷問出什麽消息來。
馬車慢悠悠停下,萬安連忙給納福係上披風。
“世子爺慢些。”
萬安看著納福直接從馬車上跳下去一臉擔心害怕。
納福側身笑了笑,隨後大跨步朝著正院走去。
他還記得他阿瑪讓他趕緊迴府一趟呢。
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再者,納福也有些猶豫,要不要將今日的事情和額娘、阿瑪說一聲。
直到納福看完了胤誐遞過來的奏折,納福立馬將京郊粥棚處發生的事情同慕瑤說了出來。
開玩笑,若是皇瑪法最後按照這份名單下旨 ,那他今日在京郊的那一點小波瀾一定會被人搬到台麵之上大說特說。
納福將奏折合起。
他訕笑一聲,“額娘,阿瑪,兒子這就進宮。”
慕瑤淡淡點頭,“你這幾日都未進宮,記得斟酌一番不要太過直白。”
納福頷首,“額娘放心,兒子心裏有數。”
胤誐在一旁撇撇嘴,顯然有話要說。
不過他還是壓抑著自己吐槽的欲望,等納福離開之後他才說道:
“我看皇阿瑪就是故意的,定然是看納福天天跟在老十三的屁股後麵心生不滿,又不好意思開口直說……”
慕瑤白他一眼,嬌嗔道:“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就不用挑明了。”
胤誐嘿嘿笑了兩聲,“你說納福能想明白嗎?”
慕瑤嘴角勾起一抹淺笑,“皇阿瑪若是想讓他明白,他自然就得明白,若是皇阿瑪不想讓他明白,納福就得不明白。”
胤誐聞言收了臉上的笑容,有些悵然地開口,“是啊,我們都是皇阿瑪手中的棋子,不是兒子而是小玩意。”
慕瑤優雅地翻了一個白眼,“好了,別在我麵前悲春傷秋的,待會揍你一頓你便沒心情想東想西了。”
胤誐:“……”
胤誐委屈巴巴地看著慕瑤,“我就說說而已。”
他可懶得為了皇阿瑪的誇讚拚命,一向便是得過且過。
隻是一想到納福是他們的長子結果自幼進宮,和他們的感情比不過康熙感覺有些不滿罷了。
胤誐輕嘖一聲,放下手中一直把玩著的玉佩,“我去找人給十四一些事情幹,”
胤誐眼中閃過一絲危險的光芒,“這死小子竟然將主意打到了納福身上……”
“真是……”
“不知所謂。”
慕瑤冷笑一聲,“永和宮腿上的黃泥都還沒徹底洗幹淨,這邊又想著怎麽挑起風波來了,一個個上躥下跳,瞧著讓人煩。”
“我聽說西北似乎有異動?”
胤誐直起身,神情嚴肅些,“如今來報隻說是些流匪四處逃竄,請求出兵剿匪。”
“但是實際上那些流匪都是從西藏流竄過去,估摸著是西藏那邊前來摸底的排頭兵。”
慕瑤眸光未閃,“自從直郡王貶為庶人被幽禁之後,這兵權便被皇阿瑪牢牢握在手心,其他想要染指兵部的人卻沒一個有老大的手段。”
“如今西北戰事將起,我們也可以在其中獲利。”
“十四……或許是有些心思。”
胤誐眉眼一動,“你是說,我們要讓十四拿不到領兵的差事?”
慕瑤搖搖頭,一臉你怎麽會這麽般想的表情,“不,打仗哪裏是那麽輕鬆的,十四不是自立門戶,覺得自己也有一爭之力嗎?”
“我們偏偏要幫十四,讓他去戰場上廝殺,讓他去立戰功……”
胤誐皺著眉沒說話。
慕瑤繼續說道:“這朝西北用兵,確定下來要一年半載,便是真打起來也要一年半載。”
“如今又不是早年,皇阿瑪身體康健,皇子阿哥上戰場立功封爵的好時機。”
“最關鍵的幾年他在戰場上度過,便是立了功勞又如何?”
慕瑤不屑地勾起嘴角,“皇阿瑪如今精神明顯比不上前些年,說一句日薄西山也不為過,若是關鍵時刻他還在戰場上……”
“難道朝臣會擁立還遠在西北的新君嗎?其他人可不是吃素的。”
胤誐張了張嘴,認同道:“確實如此……”
慕瑤抬眸看向胤誐,聲音帶著幾分蠱惑意味,“我們也沒做什麽不是嗎?若是其中他們兩個有任何一個不願意,這件事在未來也不可能發生的,不是嗎?”
胤誐沉默著點點頭,他對那個位置並沒有什麽欲望,但是他兒子有。
作為納福的阿瑪,他便是不可逃避的一環。
胤誐歎了一口氣,他想要不給納福拖後腿,最起碼也要讓自己看起來有些本事才行。
真到了那種時候,還可以說自己前幾年不過是在韜光養晦……
胤誐有些心虛地想著,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會有幾個人信?
胤誐掰著手指數著自己的贏麵。
有一個好兒子……
嗯……
胤誐在慕瑤一臉疑惑的表情下再度彎下一根手指,
有一個好兒子……
胤誐尷尬地摸了摸鼻尖,他雖然找不到什麽優點,但是也找不到什麽短處吧?
胤誐自覺自己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胤誐開始和慕瑤商量該怎麽將自己的形象塑造地偉光正一些。
慕瑤美目一轉,眼波流動間便出了主意,
“也不能一下子轉變的過於迅速,你向來不願意和人低頭的性子這朝中上上下下誰人不知?突然之間便兄友弟恭也不見得有人相信。”
“你還是按照你往日的性子行事,隻是以前懶得摻和的事情進去攪和一下,站在道德製高點將所有人都批判一番便夠了,隻要讓人知道,你敦親王是一個幫理不幫親的‘正直人’便夠了。”
胤誐一臉輕鬆地說道:“這個簡單,我不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嗎?”
“十三至今看見我都一臉感謝呢。”
胤誐覺得自己做的最正確的事情便是聽了福晉的話,在十三被關在養蜂夾道的那幾年會關照一下十三府邸裏麵的子嗣,偶爾還會往養蜂夾道送些炭火藥材之類的東西。
雖然沒有老四那樣時不時便向皇阿瑪求情,事無巨細地想著他的十三弟,但是比起其他人來說,他這個哥哥也算得上不錯了。
胤誐嘿嘿一笑,“嘎爾迪,多虧有你。”
慕瑤勾了勾嘴角,淡淡說道:“我就說你聽我的沒錯吧?”
“沒錯,沒錯。”
胤誐一臉討好地握著慕瑤的手摩挲著,“聽福晉的話才是對的,你看我們成婚這麽多年,我對你可好了!你讓我往東,我絕對不敢往西。”
慕瑤噗嗤一聲笑出來,“好了,我知道你很好了,別在我麵前賣乖。”
胤誐貼著慕瑤坐下,黏黏糊糊的氣息又在二人之間彌漫開來。
……………………
乾清宮,
納福迴宮之後直接去了乾清宮。
“梁公公,皇瑪法可有時間見我?”
梁九功看見身姿挺拔的納福雙眼一亮,快步走上前,一臉笑意地說道:“哎呦,世子爺,您怎麽才來啊?”
梁九功靠近納福低聲說道:“這些日子沒世子爺在一旁陪著用膳,皇上用的可不怎麽香呢。”
納福聞言皺起眉頭,“皇瑪法食欲不振可讓太醫前來瞧瞧?”
梁九功一拍大腿,感歎道:“我的世子爺啊!有您在,何必叫太醫啊?快些進去,皇上一直忙著批閱奏折,還沒來得及用膳呢。”
“世子爺您可得好好勸一勸皇上。”
納福幾乎是被梁九功推著進了乾清宮。
納福腳步輕快地走向伏案批閱奏折的康熙,“皇瑪法,孫兒來了。”
康熙早就聽見了納福鬧出來的動靜,聞言沒好氣地說道:
“朕還以為你和梁九功還要再說些什麽?”
納福笑嘻嘻地替康熙將手中批閱了一半的奏折合上,殷勤地將朱筆放迴筆架之上,
“皇瑪法,孫兒在外麵奔波了一早上,皇瑪法陪孫兒用午膳吧。”
康熙冷哼一聲,以為是納福讓他用膳的借口。
結果用膳的時候看見如同三輩子沒吃過飽飯的納福,他聲音有些幹澀,臉上神情複雜,“你——你阿瑪不給你飯吃不成?”
納福咽下口中的米飯,“那倒不是,隻是今早去京郊的時候碰上了些事,迴去的有些晚了,便直接進宮來皇瑪法這裏蹭吃蹭喝了。”
納福吃了一塊羊肉,幸福地眼睛都眯起來,“還是乾清宮的膳食好吃些,迴府總感覺吃不習慣。”
康熙冷哼一聲,慢悠悠地說道:“不習慣便迴宮用膳,難不成你阿瑪額娘不準你進宮不成?”
納福被康熙這一番話險些沒嗆著,他有些艱難地將口中的各種食物咽下,讓人給康熙夾了一筷羊小排,
“皇瑪法,我阿瑪巴不得我不迴府呢,他可嫌棄我了,每迴我一會去,便讓我去陪永福……”
納福臉上滿是笑意,顯然他嘴上說的嫌棄隻是反話。
康熙聞言眉頭鬆了鬆,慢悠悠用了一碗珍珠白玉湯,
“你跟在十三後麵天天往京郊跑,你阿瑪這萬年的鹹魚也難得動彈一番,動不動便去戶部要糧要人……”
納福明顯不知道胤誐竟然在背後還做了這麽多,一時之間有些錯愕。
康熙見納福對此事不知情,搖搖頭,“胤誐便是如此,辦了實事不像其他人一樣大肆宣揚,這樣的好也不好。”
“人心向來如此,愚昧不堪,偏聽偏信,喜歡那些花團錦簇的東西。”
納福聞言淺笑,暗搓搓地說道
“阿瑪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想的不過是小家安寧。”
康熙聞言心中歎了一口氣,也隻是小家安寧罷了。
胤禛倒是不同,也是願意辦實事的人,偏偏小家不安寧,那三兩隻病弱的小貓一般的子嗣,實在是讓人擔憂啊。
康熙視線落在又低著頭用膳的納福身上,胤誐當不了守成之君,也當不了開拓之君。
但是若是隻是平穩過度一兩年還是可以做到的。
他坐在馬車上,萬安替他更換弄髒的鹿皮靴子。
腳踩在厚實的地毯上,矮桌下藏著的碳盆散發著融融暖意驅散冬日裏的冷寒。
納福:“那些人可都抓住了?”
萬安:“都抓住了,小魏大人過目不忘,如今已經派人去追查到底是哪一邊的人手了。”
納福有些好奇,“你說是我的哪位叔伯這麽快看便看我不順眼了?”
萬安後背冷汗直冒,這也是他可以談論的話題嗎?
不過萬安之所以可以成功在納福身邊牢牢占據貼身伺候的位置,
那便是他知道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之外還敢說。
懂得明哲保身自然是好的,但是一心隻想著明哲保身而不想著為主子分憂,那便隻會逐漸失去主子的信任。
這對他們來說便是致命的!
他和陳據同年來到主子身邊伺候,如今他牢牢占據著世子爺身旁總管太監的位置。
而陳據呢?
平日裏對主子的吩咐便是馬馬虎虎,
帶一個徒弟便帶出來一條白眼狼,被自己的徒弟陷害收受賄賂。
因為十兩銀子被主子申斥一番。
可笑陳據還真以為主子冷落他是因為那十兩銀子的緣故。
哪怕是他們,也是看不上那區區十兩銀子的。
也就陳據這個腦子不靈活地會認為主子爺在乎那十兩銀子。
主子分明是嫌棄陳據無能!!!
若不是有自小陪伴主子玩耍的情誼在,怕是早就被送迴內務府了!!!
萬安想起從魏廷那裏獲得的隻言片語,慢慢有了一個懷疑對象。
反正他便是說錯了也沒關係。
萬安思及此處,定了定心神慢慢說道:
“世子爺,奴才覺得會不會是十四貝勒?”
納福睜開眼,饒有興致地問道:“哦?”
“十四貝勒原先在眾王之中便不明顯,是後來得了京郊大營得領兵差事才漸漸在人前顯聖。”
“可是從十三貝勒從養蜂夾道迴來之後,一直頗受皇上的重視,先是清查田稅,後又雙得了賑災的差事……”
“最近可是往八貝勒府上跑了好幾趟。”
納福挑眉,“按你所說,他來找我麻煩做什麽?”
萬安嘿嘿一笑,“世子爺,更重要的奴才還沒說呢。”
“奴才聽說前幾日王爺和十四貝勒兩人的馬車碰到了一起,據說王爺直接讓人將其馬車撞開……”
納福聞言明白了,這就是一個鬱鬱不得誌,然後他阿瑪又挑釁了人家,結果人家掂量了一下發現還是他這小樹好折騰……
納福揉揉眉心,這些不過是推測罷了。
實際到底是誰還需要看看魏廷那邊能拷問出什麽消息來。
馬車慢悠悠停下,萬安連忙給納福係上披風。
“世子爺慢些。”
萬安看著納福直接從馬車上跳下去一臉擔心害怕。
納福側身笑了笑,隨後大跨步朝著正院走去。
他還記得他阿瑪讓他趕緊迴府一趟呢。
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再者,納福也有些猶豫,要不要將今日的事情和額娘、阿瑪說一聲。
直到納福看完了胤誐遞過來的奏折,納福立馬將京郊粥棚處發生的事情同慕瑤說了出來。
開玩笑,若是皇瑪法最後按照這份名單下旨 ,那他今日在京郊的那一點小波瀾一定會被人搬到台麵之上大說特說。
納福將奏折合起。
他訕笑一聲,“額娘,阿瑪,兒子這就進宮。”
慕瑤淡淡點頭,“你這幾日都未進宮,記得斟酌一番不要太過直白。”
納福頷首,“額娘放心,兒子心裏有數。”
胤誐在一旁撇撇嘴,顯然有話要說。
不過他還是壓抑著自己吐槽的欲望,等納福離開之後他才說道:
“我看皇阿瑪就是故意的,定然是看納福天天跟在老十三的屁股後麵心生不滿,又不好意思開口直說……”
慕瑤白他一眼,嬌嗔道:“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就不用挑明了。”
胤誐嘿嘿笑了兩聲,“你說納福能想明白嗎?”
慕瑤嘴角勾起一抹淺笑,“皇阿瑪若是想讓他明白,他自然就得明白,若是皇阿瑪不想讓他明白,納福就得不明白。”
胤誐聞言收了臉上的笑容,有些悵然地開口,“是啊,我們都是皇阿瑪手中的棋子,不是兒子而是小玩意。”
慕瑤優雅地翻了一個白眼,“好了,別在我麵前悲春傷秋的,待會揍你一頓你便沒心情想東想西了。”
胤誐:“……”
胤誐委屈巴巴地看著慕瑤,“我就說說而已。”
他可懶得為了皇阿瑪的誇讚拚命,一向便是得過且過。
隻是一想到納福是他們的長子結果自幼進宮,和他們的感情比不過康熙感覺有些不滿罷了。
胤誐輕嘖一聲,放下手中一直把玩著的玉佩,“我去找人給十四一些事情幹,”
胤誐眼中閃過一絲危險的光芒,“這死小子竟然將主意打到了納福身上……”
“真是……”
“不知所謂。”
慕瑤冷笑一聲,“永和宮腿上的黃泥都還沒徹底洗幹淨,這邊又想著怎麽挑起風波來了,一個個上躥下跳,瞧著讓人煩。”
“我聽說西北似乎有異動?”
胤誐直起身,神情嚴肅些,“如今來報隻說是些流匪四處逃竄,請求出兵剿匪。”
“但是實際上那些流匪都是從西藏流竄過去,估摸著是西藏那邊前來摸底的排頭兵。”
慕瑤眸光未閃,“自從直郡王貶為庶人被幽禁之後,這兵權便被皇阿瑪牢牢握在手心,其他想要染指兵部的人卻沒一個有老大的手段。”
“如今西北戰事將起,我們也可以在其中獲利。”
“十四……或許是有些心思。”
胤誐眉眼一動,“你是說,我們要讓十四拿不到領兵的差事?”
慕瑤搖搖頭,一臉你怎麽會這麽般想的表情,“不,打仗哪裏是那麽輕鬆的,十四不是自立門戶,覺得自己也有一爭之力嗎?”
“我們偏偏要幫十四,讓他去戰場上廝殺,讓他去立戰功……”
胤誐皺著眉沒說話。
慕瑤繼續說道:“這朝西北用兵,確定下來要一年半載,便是真打起來也要一年半載。”
“如今又不是早年,皇阿瑪身體康健,皇子阿哥上戰場立功封爵的好時機。”
“最關鍵的幾年他在戰場上度過,便是立了功勞又如何?”
慕瑤不屑地勾起嘴角,“皇阿瑪如今精神明顯比不上前些年,說一句日薄西山也不為過,若是關鍵時刻他還在戰場上……”
“難道朝臣會擁立還遠在西北的新君嗎?其他人可不是吃素的。”
胤誐張了張嘴,認同道:“確實如此……”
慕瑤抬眸看向胤誐,聲音帶著幾分蠱惑意味,“我們也沒做什麽不是嗎?若是其中他們兩個有任何一個不願意,這件事在未來也不可能發生的,不是嗎?”
胤誐沉默著點點頭,他對那個位置並沒有什麽欲望,但是他兒子有。
作為納福的阿瑪,他便是不可逃避的一環。
胤誐歎了一口氣,他想要不給納福拖後腿,最起碼也要讓自己看起來有些本事才行。
真到了那種時候,還可以說自己前幾年不過是在韜光養晦……
胤誐有些心虛地想著,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會有幾個人信?
胤誐掰著手指數著自己的贏麵。
有一個好兒子……
嗯……
胤誐在慕瑤一臉疑惑的表情下再度彎下一根手指,
有一個好兒子……
胤誐尷尬地摸了摸鼻尖,他雖然找不到什麽優點,但是也找不到什麽短處吧?
胤誐自覺自己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胤誐開始和慕瑤商量該怎麽將自己的形象塑造地偉光正一些。
慕瑤美目一轉,眼波流動間便出了主意,
“也不能一下子轉變的過於迅速,你向來不願意和人低頭的性子這朝中上上下下誰人不知?突然之間便兄友弟恭也不見得有人相信。”
“你還是按照你往日的性子行事,隻是以前懶得摻和的事情進去攪和一下,站在道德製高點將所有人都批判一番便夠了,隻要讓人知道,你敦親王是一個幫理不幫親的‘正直人’便夠了。”
胤誐一臉輕鬆地說道:“這個簡單,我不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嗎?”
“十三至今看見我都一臉感謝呢。”
胤誐覺得自己做的最正確的事情便是聽了福晉的話,在十三被關在養蜂夾道的那幾年會關照一下十三府邸裏麵的子嗣,偶爾還會往養蜂夾道送些炭火藥材之類的東西。
雖然沒有老四那樣時不時便向皇阿瑪求情,事無巨細地想著他的十三弟,但是比起其他人來說,他這個哥哥也算得上不錯了。
胤誐嘿嘿一笑,“嘎爾迪,多虧有你。”
慕瑤勾了勾嘴角,淡淡說道:“我就說你聽我的沒錯吧?”
“沒錯,沒錯。”
胤誐一臉討好地握著慕瑤的手摩挲著,“聽福晉的話才是對的,你看我們成婚這麽多年,我對你可好了!你讓我往東,我絕對不敢往西。”
慕瑤噗嗤一聲笑出來,“好了,我知道你很好了,別在我麵前賣乖。”
胤誐貼著慕瑤坐下,黏黏糊糊的氣息又在二人之間彌漫開來。
……………………
乾清宮,
納福迴宮之後直接去了乾清宮。
“梁公公,皇瑪法可有時間見我?”
梁九功看見身姿挺拔的納福雙眼一亮,快步走上前,一臉笑意地說道:“哎呦,世子爺,您怎麽才來啊?”
梁九功靠近納福低聲說道:“這些日子沒世子爺在一旁陪著用膳,皇上用的可不怎麽香呢。”
納福聞言皺起眉頭,“皇瑪法食欲不振可讓太醫前來瞧瞧?”
梁九功一拍大腿,感歎道:“我的世子爺啊!有您在,何必叫太醫啊?快些進去,皇上一直忙著批閱奏折,還沒來得及用膳呢。”
“世子爺您可得好好勸一勸皇上。”
納福幾乎是被梁九功推著進了乾清宮。
納福腳步輕快地走向伏案批閱奏折的康熙,“皇瑪法,孫兒來了。”
康熙早就聽見了納福鬧出來的動靜,聞言沒好氣地說道:
“朕還以為你和梁九功還要再說些什麽?”
納福笑嘻嘻地替康熙將手中批閱了一半的奏折合上,殷勤地將朱筆放迴筆架之上,
“皇瑪法,孫兒在外麵奔波了一早上,皇瑪法陪孫兒用午膳吧。”
康熙冷哼一聲,以為是納福讓他用膳的借口。
結果用膳的時候看見如同三輩子沒吃過飽飯的納福,他聲音有些幹澀,臉上神情複雜,“你——你阿瑪不給你飯吃不成?”
納福咽下口中的米飯,“那倒不是,隻是今早去京郊的時候碰上了些事,迴去的有些晚了,便直接進宮來皇瑪法這裏蹭吃蹭喝了。”
納福吃了一塊羊肉,幸福地眼睛都眯起來,“還是乾清宮的膳食好吃些,迴府總感覺吃不習慣。”
康熙冷哼一聲,慢悠悠地說道:“不習慣便迴宮用膳,難不成你阿瑪額娘不準你進宮不成?”
納福被康熙這一番話險些沒嗆著,他有些艱難地將口中的各種食物咽下,讓人給康熙夾了一筷羊小排,
“皇瑪法,我阿瑪巴不得我不迴府呢,他可嫌棄我了,每迴我一會去,便讓我去陪永福……”
納福臉上滿是笑意,顯然他嘴上說的嫌棄隻是反話。
康熙聞言眉頭鬆了鬆,慢悠悠用了一碗珍珠白玉湯,
“你跟在十三後麵天天往京郊跑,你阿瑪這萬年的鹹魚也難得動彈一番,動不動便去戶部要糧要人……”
納福明顯不知道胤誐竟然在背後還做了這麽多,一時之間有些錯愕。
康熙見納福對此事不知情,搖搖頭,“胤誐便是如此,辦了實事不像其他人一樣大肆宣揚,這樣的好也不好。”
“人心向來如此,愚昧不堪,偏聽偏信,喜歡那些花團錦簇的東西。”
納福聞言淺笑,暗搓搓地說道
“阿瑪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想的不過是小家安寧。”
康熙聞言心中歎了一口氣,也隻是小家安寧罷了。
胤禛倒是不同,也是願意辦實事的人,偏偏小家不安寧,那三兩隻病弱的小貓一般的子嗣,實在是讓人擔憂啊。
康熙視線落在又低著頭用膳的納福身上,胤誐當不了守成之君,也當不了開拓之君。
但是若是隻是平穩過度一兩年還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