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多地球靜止軌道載荷發射計劃


    看著林濤此時露出的市儈表情,大校有些發懵,他還沒有從林濤要用首飛蛟龍號發射衛星載荷的計劃中迴過神來。


    三顆衛星的成本加起來成本可不低,這可是接近30億的造價。


    和衛星製造成本比起來,衛星發射所需的資金就少了很多,但也不便宜,也得10億。


    林濤竟然為了早點將衛星發射升空願意承擔損失30億的風險,星辰公司一年雖然掙錢不少,可30億損失同樣不是小數目啊!


    “林總,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我是說萬一,萬一蛟龍號首飛發射失敗,帶來的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咱們等一等不好嗎?不必這樣著急吧?”


    大校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勸一勸林濤,既有作為科研工作者的理性克製,也是為了不想讓團隊花了這麽久時間製造完成的衛星損毀。


    “沒事,您放心,我有把握,再說了這點損失也就那樣,星辰公司損失的起。大校,您如果願意支持我的話,就將這個事情往上麵報,距離蛟龍號首飛也就剩一個月時間了,這段時間正好做下二級適配改造。”


    林濤明顯不打算接受對方的建議,仍然力主堅持自己的計劃。


    實際上在對方向林濤發起邀請做衛星製造技術指導時,他就有想過使用蛟龍號發射發射部署衛星。


    隻是當時蛟龍號一直在研發中,時機和條件都不允許,所以沒有和這邊提及。


    現在蛟龍號首飛測試已經箭在弦上,林濤讓超算星辰進行過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模擬,確認蛟龍號可以完成此發射任務,他今天才會來商議這件事情。


    看著對方仍然在猶豫,林濤決定再加把勁。


    “現在損失由星辰公司承擔了,即使發射失敗,你們仍有時間製造新的衛星等待後續火箭製造,我認為沒有必要猶豫了,向上麵提一下吧,就說是我提議的,有什麽疑問讓上麵找我。”


    大校皺著眉頭一直看著林濤,最近他已經收到了風聲。


    聽說了在林濤提議下,國內要成立東秘航天協會的計劃,能看出林濤在東秘國內的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林濤如此堅持,他實際上無論如何不可能直接迴絕,怎麽都得向上麵提一下這個事情。


    心中有了計較,大校無奈歎了口氣說:


    “好吧,我今天就會跟上麵的領導說這個事情,結果如何還得看他們的決定。”


    林濤欣慰拍了拍大校的手臂說:


    “對嘛,說不得下一月這三顆衛星就部署在軌道上了,這可是一件好事情,我覺得我們提前慶祝下都不為過。”


    與林濤的樂觀不同,大校此時腦海中還在憂慮林濤的計劃。


    當天晚上,林濤和大校兩人共同署名的申請就已經擺在了航天科技集團高層的麵前。


    航天科技集團高層看到這份申請,他們如大校一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天基測控係統建設的緊迫性,他們所有人都明白,隻是已經規劃好的發射計劃都是配套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修改的。


    三發目標為地球靜止軌道的運載火箭,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協調的,他們能做的就是讓下麵的火箭製造企業將三發火箭的製造優先級拔高。


    顯然有人比他們更著急,甚至已經等不及他們的火箭製造出來。


    「星辰空間蛟龍號首飛願意承擔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發射部署任務,在高運力性能的支持下,可以一次性完成三顆衛星的發射部署...


    ...星辰空間願意承擔這次衛星發射部署失敗的風險,如此次任務失敗,星辰空間會賠償三顆衛星的製造成本做為補償。」


    看著文件後麵研究所和星辰空間總裁林濤個人印章,幾名航天科技集團高層麵麵相覷。


    這是一個沒有預料到的狀況。


    “說說吧,都怎麽看?要同意我們這位林總的請求嗎?”


    辦公室內坐著三人,總經理、委員,另一位則正好是今天來這邊開會的火箭製造企業負責人。


    總經理的問題剛說完,火箭製造企業負責人就等不及開口了,態度甚是堅決。


    “這就是開玩笑,一款沒有進行過任何一次完整測試的火箭就要承擔如此重要的載荷發射任務,而且還是地球靜止軌道,怎麽可能?我們這位林總有點太自以為是了吧。”


    委員看著對方臉上的嫌棄,慢悠悠迴複說:


    “別這麽急著否定,我們還是要基於事實來討論的。星辰空間蛟龍號的性能和穩定性我們都有看到,過去一段時間測試實驗很穩定,按照集團內技術專家們做出的評估,他們認為蛟龍號首飛成功可能性起碼有7成,這個成功率不低了,林總能如此有信心也不是沒有依據。”


    總經理看到委員對於這份申請的態度,心中自然在思量,有些事情對方的態度就代表著上麵的態度。


    雖然委員沒有把話說滿,可話語中的傾向性其他兩人一聽就能聽出來。


    火箭製造企業負責人臉色有些難看,這三顆衛星的發射任務怎麽都不能交給星辰空間,那可是數億元的發射合同啊。


    “委員,這隻是評估,我們並沒有大量數據作為依據,將數十億製造成本的載荷交給一個沒有一次發射記錄的火箭發射,風險是不是太高了?”


    總經理這時開口了,他對製造負責人說:


    “你說的是事實,可是林總不也承諾了損失他來承擔嗎?即使發射失敗,我們甚至都不會有損失,相反我們還可以繼續用這筆錢來製造新的衛星,讓研究所繼續有活幹,我覺得挺好。”


    火箭製造企業負責人看著其他兩人,他現在已明了這兩人的態度。


    作為在企業內幹了幾十年的老油條,另外兩人態度代表著什麽,他肯定清楚。


    現在即使他反對,有些事情肯定也會通過,但該反對該爭取的,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


    “可這也會造成人力的浪費,既然東秘航天協會要成立,接下來航天方麵的大計劃要展開,人力是關鍵資源,集團人力可沒有人力再返工吧。”


    總經理和委員兩人這時也沉默下來,對方說的這個事情是事實。


    自從4月末,上層開始在航天各係統放風東秘航天協會的建設,所有人都意識到了變革到來的信號。


    在感受這種變革來臨前的先兆時,一份關於大力發展國內航天科技的文件同時被公布。


    商業航天企業的地位被再一次明晰,與傳統航天機構不同,這些商業航天企業將主要承擔國內航天大型航天係統的建設任務。


    商業航天企業將與現有航天機構進行密切合作,甚至允許航天機構中的部分人才出走指導商業航天企業發展。


    這些舉措的目的都是為接下來要進行大規模航天係統建設做準備。


    現在辦公室三人之前就因為東秘航天協會建立的事情開會討論過。


    他們既看到了變革的大勢,看到了迎麵而來的挑戰,同樣也看到了協會建立帶來的機遇。


    隻是經過討論後,他們一致認為在變革降臨的過程中,星辰空間和林濤將是影響國內航天企業發展格局的最大變數。


    這個協會是因為林濤建立,那麽林濤未來在這個協會中的聲音肯定會很大,甚至可能會達到與現有航天機構平等對話的地位。


    這種擔心和憂慮,確實曾困擾過他們一段時間,隻是當總經理和委員與東秘高層溝通過後,擔心和憂慮被人為抹平了。


    不是消失,而是從大局上給他們下達了去焦慮的指令,讓他們著眼於未來,著眼於將航天蛋糕做大,而不是困守與現在的三分地爭鋒。


    在大局麵前,所有人隻能順勢而為,可個人內心和關乎自身團裏利益的時候,還是會有抵觸,就像這時火箭製造企業負責人的表現。


    關心管理企業的收入,不願意看到星辰空間當下就接手已經分擔給他們企業的發射訂單。


    辦公室三人都陷入了沉默,幾分鍾過去,還是委員先一步開口了。


    “既然下麵的研究所幾個月的時間可以製造三顆衛星,那即使現在完成的成品損毀了,再造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清楚,星辰空間現在在帶動國內航天產業變革,東秘航天協會也是因為人家才能建立。我相信如果這個申請再往上報,上層肯定會同意,那我們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作為行業老大哥,對商業航天企業領頭羊表示支持和合作的態度才是當下最正確的選擇。”


    總經理聽完緩緩點頭,明顯同意委員的看法,他轉頭看向火箭製造企業負責人,這個時候對方最好能夠妥協,眼前的這點利益還是放下比較好。


    又一次看著望向自己的兩人,負責人臉色陰鬱。


    高運力性能的蛟龍號...


    火箭一級可迴收技術...


    還有從謝風亮處了解到的發射場新設計帶來的高運轉效率...


    腦中翻滾著各種思緒,他不隻是想著眼前這十億以上的發射訂單。


    他擔心的是未來國內大型航天項目建設時,還能輪到他管理的企業出場嗎?


    神色糾結痛苦許久,他知道他再反對的話,就成了委員口中不支持商業航天企業的典型,可他卻擔憂的是企業的生死啊。


    最終他隻能哼了一聲,違心的說:


    “那就讓我們看看星辰空間蛟龍號能否發射成功,看一看我們林總是不是有他所說的那樣有把握,哼!”


    在辦公室幾人討論時,林濤的這份申請其實也被其他人看到了。


    就像委員口中說的那樣,林濤當前的地位,還有星辰空間研發實力的穩定表現,讓上層對林濤很有信心。


    再考慮到林濤用於承擔風險的承諾,這份申請上麵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在委員和總經理兩人第二天簽署審核通過決議時,上麵的態度就傳到了他們耳中。


    兩人相視一眼,再迴頭看了看手中文件上兩人簽名還沒幹了墨跡。


    總經理慶幸的同時感歎說:


    “星辰空間的壯大已經勢不可擋了啊,或許某一天我們就得聽林濤的了,你說有可能嗎?”


    委員抬頭看了看自己的這位老同事,他沒有迴答這個問題。


    就看林濤這個年輕人到底能引起多麽大的變革吧,畢竟東秘需要這樣的變化。


    林濤是在兩天後收到的申請通過消息,是大校本人直接打電話通知的林濤。


    即使對於上層對林濤的支持和信任感到不可思議,可大校還是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同步給了林濤,同時他再一次向林濤表達了自己擔憂。


    林濤卻毫不在意,他總不能向對方說對於此次首飛測試,他有十成把握成功,說出去對方也不會信。


    解釋不成,林濤聽到消息後笑了笑,然後就直接開始安排衛星載荷轉移的事情。


    “大校,我會安排星辰空間的負責人和你對接,我們需要盡快將幾顆衛星轉移到文昌的發射場,留給我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我明白了,我本人會跟隨運送隊伍過去文昌,我會全程關注項目進度的。”


    聽出電話那頭仍然心存擔憂,林濤沒有解釋,下月蛟龍號首飛成功後,這些擔憂和質疑都會消失。


    現在言語上說再多都是無用,隻要對方能夠配合林濤的安排一切都好說。


    放下電話,林濤給馳山打了電話讓他專程帶部分人去接收轉移衛星載荷,同樣他將自己之前就準備好的衛星發射計劃發給了馳山。


    “老板!你沒開玩笑吧?三顆衛星,造價數十億呢!確定要作為首飛載荷嗎?”


    聽到下屬驚訝的迴複,林濤輕聲笑著說:


    “我哪有時間跟你開玩笑,趕緊去和對方溝通,對方研究所的負責人會跟隨運輸隊於去文昌,好好招待對方,多溝通。”


    聽出自家老板不想多做解釋,馳山帶著疑惑應下了這個任務。


    直到掛掉電話以後,他仍然沒有反應過來,從眼前電腦上打開老板發過來的衛星發射計劃文檔。


    《蛟龍號多地球靜止軌道載荷發射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大國科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二五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二五兩並收藏我的大國科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