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承攬衛星發射任務
“3!2!1!開業大吉!”
林濤參與倒數的聲音夾雜在周遭人群的歡唿聲中,現場氛圍很熱烈。
現在星辰科技是科技創新的代表,公司開發的技術和產品正切實出現在人們周圍。
砰砰砰的煙花爆炸聲響起,這片城區那些警醒且有好奇心的目光都看向了這個方向。
同樣這樣的煙花聲也在國內其他城市響起,全國32城直營店此時同步開業迎賓。
林濤帶頭領著公司高層和媒體記者走進了直營店內。
星辰科技電子產品直營店的裝修是在王雯本人監督下進行設計和施工,星辰公司第一條線下實體銷售門店的風格在王雯抉擇後采用現代科技風格。
林濤走進店內首先看到整個室內的空間被拆分過兩個分區。
分為家庭電子產品分區、科技產品體驗分區。
家庭電子產品分區主要就是星辰科技最初開發的一些家庭電子產品應用場景複刻展示。
科技產品體驗分區是王雯在接手直營店計劃時力主建立的分區,顧客可以在這個分區體驗到星辰科技最新開發的電子消費產品。
這些產品大部分仍隻是實驗款,展示的目的是為了向顧客展示公司科技創新和服務人類的理念。
林濤在科技產品體驗分區看到了一些讓他耳目一新的電子產品,例如帶有實時跟蹤交流能力的電子陪伴機器人,還有物體3d建模掃描儀器等。
這些設備不局限於家庭用的產品,也包含一些辦公或製造業可能需要的最新產品設計。
林濤自己時間比較忙,沒有關注公司內部這些嚐試性的產品設計,現在看到這些,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說明公司內部有了一股聲音出現,那就是大家希望找到新的商機,將星辰科技現有的技術積累轉化為實際的電子產品銷售給任何可能有需求的用戶。
在呂青、王雯等人的陪同下,林濤拿起3d建模掃描儀對著旁邊一位站立不動的員工進行了全身掃描,也就一分多鍾的時間。
放下掃描儀,林濤在旁邊的大屏幕上看到了剛才那名員工的3d建模形象。
整個形象細節飽滿,林濤甚至能夠看到模型鬢角處的發絲,最重要的是,掃描儀將員工整個人包括服飾的顏色也進行了采集。
這樣的技術讓林濤很是驚訝,雖然他一眼就能看出這套建模係統使用的是公司圖像識別係統星瞳的技術,可是下麵的人能想到將這部分能力抽象出來,單獨成為一個產品,這樣的創新在林濤看來已是值得鼓勵。
林濤看著屏幕上真實的模型,還有針對模型的部分可編輯選項,他心中對這個產品能夠應用的場景已有了一些猜測。
林濤周圍除了星辰公司的人,更多的是一眾媒體人,這些人親眼看到了林濤測試掃描儀的全過程。
一分多鍾的時間,一個精準且可編輯的模型就出現了。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林濤操作模型賦予模型動作能力和服裝變化能力時,記者們內心被深深觸動。
他們明白一項將對現代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的科技產品出現了!
電商、醫療、遊戲、電影等領域都有可能引入此種技術,在周圍人一陣陣驚唿聲中,手機攝像機的快門聲就沒有停過。
林濤看到周圍人熱烈的反應,他對著旁邊的王雯和李立新微微點頭,肯定他們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成果。
從科技產品體驗分區出來,一幫人走到了家庭電子產品體驗分區,這裏就是星辰科技傳統的電子產品展示區了。
小q智能掃地機器人在分區內的地麵上正快速移動清掃工作人員臨時灑落在地麵上的紙屑垃圾,旁邊的一扇門上也裝著星辰科技已經更新了兩個版本的智能安防門鎖,還有裏麵展示書櫃上擺放的安防攝像頭,此時這裏一名顧客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體驗智能手環對身體健康數據的各項監測功能。
林濤看到這裏體驗的顧客人數並不少,與前麵的科技產品體驗分區不同這裏的產品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顧客願意在這裏體驗,看一下電子產品走進生活之後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在林濤站在分區外麵觀看的時候,已經看到有幾名顧客現場付款購買了好幾款產品。
王雯站在林濤身邊開口說:
“林總,剛剛我看過了工作人員發過來的數據,就在過去的十幾分鍾內,全國門店已經產生了最新一批的訂單,體驗顧客對我們的產品反饋很好,之前雖然我們的產品在網絡上銷售不錯,可是還是有一部分用戶沒有機會體驗,現在直營店開業後,更多更願意采取線下購買方式的這部分顧客消費能力得到了釋放。”
林濤微笑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好現象,這也是他之前決定在全國鋪設公司直營店的目的。
盡管網絡購物平台的影響力在國內已經展現出巨大潛力,可是這部分銷售渠道並不能影響到全部消費者,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線下體驗後才會決定購買相應產品。
線下直營體驗店開頭就是為了幫助星辰科技的產品更自然且方便的進入消費者視野和生活,讓他們零距離感受科技的媒體,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最切實改變。
在直營店停留了半個多小時,林濤跟星辰科技一眾高層分批離開了直營店。
直到他們離開時,來直營店體驗電子產品的顧客仍然絡繹不絕。
林濤的車隊離開時,他透過車窗看著直營店門口排隊的顧客,臉上掛著笑容,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星辰科技的技術實力以後就可以更加迅速的接近用戶,這同樣是一個星辰公司所有產品展示的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個宣發平台。
王雯還沒有離開,她還需要待在店裏,盡可能多的接觸顧客,了解顧客的反饋,方便後續直營店管理模式和銷售模式調整數據的收集。
林濤的車隊沒有迴家也沒有往公司方向開,車隊正往城南駛去。
過了半個多小時,林濤的車隊駛進了一處研究所。
這不是林濤未來老丈人王一同的研究所,林濤來這裏的目的是想和這裏的負責人討論下某個項目未來的處理方案。
等幾輛車在研究所內部人員的指揮下在停車場停下,林濤下車後就看到了一個戴著大校肩章的男人站在車旁等著他。
“林總,歡迎光臨指導工作啊。”
林濤此時身上還穿著剛剛參加開幕式時的西裝,整個人一副商場精英的模樣。
快步走到對方身邊,林濤慚愧笑了笑。
“可不敢,大校,指導工作這樣的話可不敢這樣說。”
大校右手握著林濤手,左手抓著林濤另一隻手邊,目光上下掃視著林濤一身裝束開玩笑說:
“您看看您這一身,成功人士啊,我年輕時要是有你風采的一半,我就很開心了。”
林濤哈哈笑了笑,鬆開手拍了拍身上的西裝,將衣領上的紐扣鬆了一個。
“可別說了,真熱,剛剛麵對一眾記者,必須得這樣,您也知道我本人平時穿衣挺隨意的。”
大校拉著林濤手臂帶著林濤往研究所東側走去。
“走吧,帶你去看看我們製造完成的衛星。”
“好的,我等不及了。”
林濤跟在對方身邊,這次過來一是想看看研究所內已經製造完成的天基測控衛星成品,另外還想了解下關於這些衛星是否已經有確定的發射部署計劃。
“不得不佩服你們的衛星研發水平,這麽快就將衛星製造完成了。”
大校聽到林濤的誇讚,謙虛笑著說:
“還不是因為有你的技術指導,實際上現在這種大型衛星的製造技術國內已經很成熟了,我們現在就缺的是你提供的特種技術,因為有你的成熟技術文檔和樣品,測控衛星才能這麽快建設完成。”
林濤本也想謙虛幾句,可這時兩人已經走到了廠房內。
廠房一側正有幾名穿著工作服的人員將衛星推出展示在兩人麵前。
這是一個長寬各2米多,高有5米的大家夥,林濤看著衛星上麵收起的太陽翼,還有衛星上麵分布著的數據發射接收裝置。
實際上衛星的設計圖林濤之前就已經看過了很多遍,隻是現在看到衛星成品倒還是第一次。
林濤繞著衛星踱步轉了一圈,觀察確認與自己之前看到的設計圖一致,沒有發現什麽問題。
迴到大校身邊,林濤讚歎說:
“真是一個大家夥,真希望它能夠早點被部署到軌道上去。大校,現在有確定的發射部署時間了嗎?”
林濤問問題的時候目光一直在看著衛星兩邊折疊收合起來的片狀太陽翼,這樣的太陽翼設計質量高,他設計的低軌通信衛星已經不再使用這樣的技術了。
地球同步軌道上部署的衛星維持自身飛行軌道所需的能源消耗比較小,大重量的太陽翼設計隻會對火箭運力產生浪費,倒不會對衛星壽命造成難以接受的損耗。
大校有些失落的聲音在林濤耳邊響起。
“還沒有確定,要發射三顆這樣的衛星升空部署,現有的火箭起碼需要三發,這可不是隨時都能夠協調到的,上麵倒也很重視,希望將衛星早日部署,可是火箭製造卻也需要時間,這急不得。”
林濤側身轉迴來看著對方,眉間皺了皺,對方這麽說林濤明白,如果要等相應的發射火箭製造完畢,估計得等到明年年底了。
因為現在火箭製造公司在造的火箭都有對應載荷,這三顆衛星需要的火箭隻能往後排。
航天機構能等,林濤和星辰空間可等不及,他不加思考開口說:
“這樣可不行,星辰空間接下來的發射計劃會很頻繁,如果要靠遠望號做測控數據采集根本不能滿足,我們必須盡快將這幾顆衛星部署上去。”
大校看出林濤的焦急,他也明白這焦急的原因是什麽,隻是火箭確實需要造,這需要時間。
“那林總你的意思是?”
林濤看著對方鄭重說:
“大校,我希望您可以向上麵提出申請,將這三顆衛星的發射部署任務交給星辰空間來負責,也就是使用蛟龍號完成天基測控係統的建設。”
大校愣愣看著林濤,他聽說了星辰空間的蛟龍號火箭下月要進行首飛測試,可是這也隻是首飛測試而已,蛟龍號什麽時候能夠正式服役都還不清楚呢。
他認為一款成功的火箭設計怎麽都需要幾年時間驗證吧?有這個時間,發射三顆衛星的cz係列火箭已經造出來了。
“林總,你沒開玩笑吧?我承認蛟龍號的研發速度很快,可要說發射這三顆衛星,趕不及吧?誰知道蛟龍號什麽時候可以完成正式的發射技術驗證。”
麵對這些質疑,林濤沒有不開心,人之常情而已,外人並不了解蛟龍號內裏的技術水平和技術成熟度,但林濤自己卻清楚。
“您這種質疑有道理,可是我還是希望您可以向上麵申請下,蛟龍號下月的首飛測試,星辰空間有信心成功,我本人已向長老們承諾過,而且到時候某位長老也有可能蒞臨現場觀摩火箭發射,我願意嚐試,而且以蛟龍號的運力性能,我有信心一次性部署這三顆衛星。”
看著林濤堅定的表情,大校隻覺得腦子不夠用。
某位長老要蒞臨觀摩火箭發射?林濤還想一次部署三顆衛星?
哦,好像蛟龍號的運力確實足夠哦,一顆衛星的質量他們控製在了4.5噸,三顆加起來也就隻有13.5噸,好像蛟龍號地球同步軌道的運力上限21.5噸。
即使算是多次變軌需要的燃料消耗,這也足以將三顆衛星部署在相應軌道上。
如果蛟龍號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盡快服役,林濤口中的計劃倒也可以,隻是這可能嗎?
“林總,如果你堅持的話,我可以向上麵提一下這個事情,正式申請怎麽也得等星辰空間火箭正式服役吧?您覺得呢?”
大校語氣變緩,略微妥協,可是當他說完,他沒有看到林濤認可他的提議,相反林濤搖了搖頭。
而且他直接被林濤接下來說的話震驚了!他震驚於林濤的膽量和魄力。
“不需要等,我可以將下月首飛測試的替代載荷換為這三顆衛星,這樣我們下月就能完成天基測控係統建設。當然,大校你也別擔心,發射失敗的代價由星辰空間來承擔,我公司會購買相應保險,如果衛星部署失敗,星辰空間會負責損失補償...”
大校看到林濤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絲狡猾的笑容繼續說。
“當然,衛星發射部署的成本需要航天科技集團來承擔。”
“3!2!1!開業大吉!”
林濤參與倒數的聲音夾雜在周遭人群的歡唿聲中,現場氛圍很熱烈。
現在星辰科技是科技創新的代表,公司開發的技術和產品正切實出現在人們周圍。
砰砰砰的煙花爆炸聲響起,這片城區那些警醒且有好奇心的目光都看向了這個方向。
同樣這樣的煙花聲也在國內其他城市響起,全國32城直營店此時同步開業迎賓。
林濤帶頭領著公司高層和媒體記者走進了直營店內。
星辰科技電子產品直營店的裝修是在王雯本人監督下進行設計和施工,星辰公司第一條線下實體銷售門店的風格在王雯抉擇後采用現代科技風格。
林濤走進店內首先看到整個室內的空間被拆分過兩個分區。
分為家庭電子產品分區、科技產品體驗分區。
家庭電子產品分區主要就是星辰科技最初開發的一些家庭電子產品應用場景複刻展示。
科技產品體驗分區是王雯在接手直營店計劃時力主建立的分區,顧客可以在這個分區體驗到星辰科技最新開發的電子消費產品。
這些產品大部分仍隻是實驗款,展示的目的是為了向顧客展示公司科技創新和服務人類的理念。
林濤在科技產品體驗分區看到了一些讓他耳目一新的電子產品,例如帶有實時跟蹤交流能力的電子陪伴機器人,還有物體3d建模掃描儀器等。
這些設備不局限於家庭用的產品,也包含一些辦公或製造業可能需要的最新產品設計。
林濤自己時間比較忙,沒有關注公司內部這些嚐試性的產品設計,現在看到這些,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說明公司內部有了一股聲音出現,那就是大家希望找到新的商機,將星辰科技現有的技術積累轉化為實際的電子產品銷售給任何可能有需求的用戶。
在呂青、王雯等人的陪同下,林濤拿起3d建模掃描儀對著旁邊一位站立不動的員工進行了全身掃描,也就一分多鍾的時間。
放下掃描儀,林濤在旁邊的大屏幕上看到了剛才那名員工的3d建模形象。
整個形象細節飽滿,林濤甚至能夠看到模型鬢角處的發絲,最重要的是,掃描儀將員工整個人包括服飾的顏色也進行了采集。
這樣的技術讓林濤很是驚訝,雖然他一眼就能看出這套建模係統使用的是公司圖像識別係統星瞳的技術,可是下麵的人能想到將這部分能力抽象出來,單獨成為一個產品,這樣的創新在林濤看來已是值得鼓勵。
林濤看著屏幕上真實的模型,還有針對模型的部分可編輯選項,他心中對這個產品能夠應用的場景已有了一些猜測。
林濤周圍除了星辰公司的人,更多的是一眾媒體人,這些人親眼看到了林濤測試掃描儀的全過程。
一分多鍾的時間,一個精準且可編輯的模型就出現了。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林濤操作模型賦予模型動作能力和服裝變化能力時,記者們內心被深深觸動。
他們明白一項將對現代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的科技產品出現了!
電商、醫療、遊戲、電影等領域都有可能引入此種技術,在周圍人一陣陣驚唿聲中,手機攝像機的快門聲就沒有停過。
林濤看到周圍人熱烈的反應,他對著旁邊的王雯和李立新微微點頭,肯定他們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成果。
從科技產品體驗分區出來,一幫人走到了家庭電子產品體驗分區,這裏就是星辰科技傳統的電子產品展示區了。
小q智能掃地機器人在分區內的地麵上正快速移動清掃工作人員臨時灑落在地麵上的紙屑垃圾,旁邊的一扇門上也裝著星辰科技已經更新了兩個版本的智能安防門鎖,還有裏麵展示書櫃上擺放的安防攝像頭,此時這裏一名顧客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體驗智能手環對身體健康數據的各項監測功能。
林濤看到這裏體驗的顧客人數並不少,與前麵的科技產品體驗分區不同這裏的產品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顧客願意在這裏體驗,看一下電子產品走進生活之後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在林濤站在分區外麵觀看的時候,已經看到有幾名顧客現場付款購買了好幾款產品。
王雯站在林濤身邊開口說:
“林總,剛剛我看過了工作人員發過來的數據,就在過去的十幾分鍾內,全國門店已經產生了最新一批的訂單,體驗顧客對我們的產品反饋很好,之前雖然我們的產品在網絡上銷售不錯,可是還是有一部分用戶沒有機會體驗,現在直營店開業後,更多更願意采取線下購買方式的這部分顧客消費能力得到了釋放。”
林濤微笑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好現象,這也是他之前決定在全國鋪設公司直營店的目的。
盡管網絡購物平台的影響力在國內已經展現出巨大潛力,可是這部分銷售渠道並不能影響到全部消費者,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線下體驗後才會決定購買相應產品。
線下直營體驗店開頭就是為了幫助星辰科技的產品更自然且方便的進入消費者視野和生活,讓他們零距離感受科技的媒體,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最切實改變。
在直營店停留了半個多小時,林濤跟星辰科技一眾高層分批離開了直營店。
直到他們離開時,來直營店體驗電子產品的顧客仍然絡繹不絕。
林濤的車隊離開時,他透過車窗看著直營店門口排隊的顧客,臉上掛著笑容,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星辰科技的技術實力以後就可以更加迅速的接近用戶,這同樣是一個星辰公司所有產品展示的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個宣發平台。
王雯還沒有離開,她還需要待在店裏,盡可能多的接觸顧客,了解顧客的反饋,方便後續直營店管理模式和銷售模式調整數據的收集。
林濤的車隊沒有迴家也沒有往公司方向開,車隊正往城南駛去。
過了半個多小時,林濤的車隊駛進了一處研究所。
這不是林濤未來老丈人王一同的研究所,林濤來這裏的目的是想和這裏的負責人討論下某個項目未來的處理方案。
等幾輛車在研究所內部人員的指揮下在停車場停下,林濤下車後就看到了一個戴著大校肩章的男人站在車旁等著他。
“林總,歡迎光臨指導工作啊。”
林濤此時身上還穿著剛剛參加開幕式時的西裝,整個人一副商場精英的模樣。
快步走到對方身邊,林濤慚愧笑了笑。
“可不敢,大校,指導工作這樣的話可不敢這樣說。”
大校右手握著林濤手,左手抓著林濤另一隻手邊,目光上下掃視著林濤一身裝束開玩笑說:
“您看看您這一身,成功人士啊,我年輕時要是有你風采的一半,我就很開心了。”
林濤哈哈笑了笑,鬆開手拍了拍身上的西裝,將衣領上的紐扣鬆了一個。
“可別說了,真熱,剛剛麵對一眾記者,必須得這樣,您也知道我本人平時穿衣挺隨意的。”
大校拉著林濤手臂帶著林濤往研究所東側走去。
“走吧,帶你去看看我們製造完成的衛星。”
“好的,我等不及了。”
林濤跟在對方身邊,這次過來一是想看看研究所內已經製造完成的天基測控衛星成品,另外還想了解下關於這些衛星是否已經有確定的發射部署計劃。
“不得不佩服你們的衛星研發水平,這麽快就將衛星製造完成了。”
大校聽到林濤的誇讚,謙虛笑著說:
“還不是因為有你的技術指導,實際上現在這種大型衛星的製造技術國內已經很成熟了,我們現在就缺的是你提供的特種技術,因為有你的成熟技術文檔和樣品,測控衛星才能這麽快建設完成。”
林濤本也想謙虛幾句,可這時兩人已經走到了廠房內。
廠房一側正有幾名穿著工作服的人員將衛星推出展示在兩人麵前。
這是一個長寬各2米多,高有5米的大家夥,林濤看著衛星上麵收起的太陽翼,還有衛星上麵分布著的數據發射接收裝置。
實際上衛星的設計圖林濤之前就已經看過了很多遍,隻是現在看到衛星成品倒還是第一次。
林濤繞著衛星踱步轉了一圈,觀察確認與自己之前看到的設計圖一致,沒有發現什麽問題。
迴到大校身邊,林濤讚歎說:
“真是一個大家夥,真希望它能夠早點被部署到軌道上去。大校,現在有確定的發射部署時間了嗎?”
林濤問問題的時候目光一直在看著衛星兩邊折疊收合起來的片狀太陽翼,這樣的太陽翼設計質量高,他設計的低軌通信衛星已經不再使用這樣的技術了。
地球同步軌道上部署的衛星維持自身飛行軌道所需的能源消耗比較小,大重量的太陽翼設計隻會對火箭運力產生浪費,倒不會對衛星壽命造成難以接受的損耗。
大校有些失落的聲音在林濤耳邊響起。
“還沒有確定,要發射三顆這樣的衛星升空部署,現有的火箭起碼需要三發,這可不是隨時都能夠協調到的,上麵倒也很重視,希望將衛星早日部署,可是火箭製造卻也需要時間,這急不得。”
林濤側身轉迴來看著對方,眉間皺了皺,對方這麽說林濤明白,如果要等相應的發射火箭製造完畢,估計得等到明年年底了。
因為現在火箭製造公司在造的火箭都有對應載荷,這三顆衛星需要的火箭隻能往後排。
航天機構能等,林濤和星辰空間可等不及,他不加思考開口說:
“這樣可不行,星辰空間接下來的發射計劃會很頻繁,如果要靠遠望號做測控數據采集根本不能滿足,我們必須盡快將這幾顆衛星部署上去。”
大校看出林濤的焦急,他也明白這焦急的原因是什麽,隻是火箭確實需要造,這需要時間。
“那林總你的意思是?”
林濤看著對方鄭重說:
“大校,我希望您可以向上麵提出申請,將這三顆衛星的發射部署任務交給星辰空間來負責,也就是使用蛟龍號完成天基測控係統的建設。”
大校愣愣看著林濤,他聽說了星辰空間的蛟龍號火箭下月要進行首飛測試,可是這也隻是首飛測試而已,蛟龍號什麽時候能夠正式服役都還不清楚呢。
他認為一款成功的火箭設計怎麽都需要幾年時間驗證吧?有這個時間,發射三顆衛星的cz係列火箭已經造出來了。
“林總,你沒開玩笑吧?我承認蛟龍號的研發速度很快,可要說發射這三顆衛星,趕不及吧?誰知道蛟龍號什麽時候可以完成正式的發射技術驗證。”
麵對這些質疑,林濤沒有不開心,人之常情而已,外人並不了解蛟龍號內裏的技術水平和技術成熟度,但林濤自己卻清楚。
“您這種質疑有道理,可是我還是希望您可以向上麵申請下,蛟龍號下月的首飛測試,星辰空間有信心成功,我本人已向長老們承諾過,而且到時候某位長老也有可能蒞臨現場觀摩火箭發射,我願意嚐試,而且以蛟龍號的運力性能,我有信心一次性部署這三顆衛星。”
看著林濤堅定的表情,大校隻覺得腦子不夠用。
某位長老要蒞臨觀摩火箭發射?林濤還想一次部署三顆衛星?
哦,好像蛟龍號的運力確實足夠哦,一顆衛星的質量他們控製在了4.5噸,三顆加起來也就隻有13.5噸,好像蛟龍號地球同步軌道的運力上限21.5噸。
即使算是多次變軌需要的燃料消耗,這也足以將三顆衛星部署在相應軌道上。
如果蛟龍號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盡快服役,林濤口中的計劃倒也可以,隻是這可能嗎?
“林總,如果你堅持的話,我可以向上麵提一下這個事情,正式申請怎麽也得等星辰空間火箭正式服役吧?您覺得呢?”
大校語氣變緩,略微妥協,可是當他說完,他沒有看到林濤認可他的提議,相反林濤搖了搖頭。
而且他直接被林濤接下來說的話震驚了!他震驚於林濤的膽量和魄力。
“不需要等,我可以將下月首飛測試的替代載荷換為這三顆衛星,這樣我們下月就能完成天基測控係統建設。當然,大校你也別擔心,發射失敗的代價由星辰空間來承擔,我公司會購買相應保險,如果衛星部署失敗,星辰空間會負責損失補償...”
大校看到林濤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絲狡猾的笑容繼續說。
“當然,衛星發射部署的成本需要航天科技集團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