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偶像誕生》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 作者:中原三寸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6章 《偶像誕生》
剛剛過去的1996年,亞洲娛樂產業,出現了一個變化。
引領韓流風潮的原始偶像團體“h.o.t”,在1996年9月份出道。
由此拉開韓流風潮。
為了遏製韓流對亞洲娛樂產業的影響,趙方林早有準備,早在兩年之前,就通過華星唱片,向全球華人,發出招募令。
截止到目前,華星唱片已經進行了四次集中選拔,選中了四批,共計80多位頗富潛力的練習生。
趙方林對參加選派的練習生的年齡,進行嚴格限製,必須年滿16周歲,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才能參加選拔。
所以,華星唱片這80多位練習生的年紀,最小16歲,最大不過20歲。
南韓男子偶像團體h.o.t,是從南韓幾百萬同齡人中優中選優,挑選出來的。
華星唱片的選拔範圍,更是覆蓋了全球華人群體,從幾千萬同齡人中,才選出這80多人。
一開始,華星唱片內部,和其他娛樂公司,對趙方林主導的這一舉動,全都不明所以。
港島娛樂圈,在此之前,已經有自己的一套培養、挖掘新人的方式、流程。
tvb的新秀歌唱大賽、港姐選舉、藝員訓練班、舞蹈訓練班、編劇訓練班,還有亞視的亞姐選舉、藝員訓練班,為港島娛樂圈輸送了大批人才。
目前在港島娛樂圈活躍的明星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由上述途徑,進入娛樂圈的。
其中包括了發哥、星爺、四大天王、梅安蒂、哥哥張等頂尖巨星。
但是,等到南韓男子偶像團體h.o.t出道之後,敏感的人,就咂摸出味道來了。
相比起南韓流水線般出產的偶像,港島娛樂圈的人才培養方式,要顯得效率低下很多。
能不能成才,更多的是靠運氣!
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港島娛樂圈,已經呈現出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形勢。
這幾年最火的四大天王,年紀最小的黎天王,也已經年滿30歲了。
新人中,有潛力的,隻有陳伊森、古巨集等寥寥數人。
倒是女歌手方麵,人才輩出。
現在的港島娛樂圈,是60後的天下,四大天王,星爺、梁超偉,都是60年代生人。
70後雖然也開始冒頭,但是實力還遠不足以從60後手中,搶班奪權。
到了80後、90後,就已經人才寥落,後繼無人了。
這也是港島娛樂圈,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全麵衰落的原因之一。
沒有能撐得起場麵的人才,自然無法吸引目光、關注,衰落是必然結果。
單打獨鬥不行,學習南韓,走偶像團體路線,個人能力不足,就用人數來湊,是一個不錯的手段。
雖然這樣,可能會讓華語娛樂圈,更早地進入到流量偶像時代。
但是,由趙方林主動的娛樂圈偶像化進程,至少可以保證,推出的流量偶像,不是徒有其表的草包,而是有真才實學的優質偶像!
華星唱片招募到的練習生,每天的練習日程,安排的非常滿。
除了唱歌、跳舞、演戲這些娛樂圈的必備技能,還要像這個年紀的普通年輕人一樣,學習文化知識,不能當文盲。
實際上,港島娛樂圈現在頂大梁的這批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沒有幾個上過大學的。
趙方林也不要求華星唱片的練習生,都要考上大學,但是對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卻必須要掌握。
尤其是華國傳統文化,是教授的重點!
絕不能讓華星唱片推出的偶像,是崇洋媚外的香蕉人、abc。
所以,練習生文化課教授的重點,是從海外華人、華僑中,選中的練習生。
港島本土,以及內地的練習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而言,是比較紮實。
1997年伊始,tvb明珠台,推出了一檔新節目,名叫《偶像誕生》。
節目內容,是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華星唱片的練習生的日常生活,當然,重點當然是練習生們刻苦練習的場景。
為了選拔實力出眾的優質偶像,華星唱片為練習生們,安排的導師,都是重量級的。
不止有專業的聲樂、舞蹈、演技老師,梅安蒂、陳丹尼、哥哥張等華星唱片的股東,也會時常給練習生們,親自進行輔導。
練習生,會被按照特長,分成唱歌組、舞蹈組、表演組等不同組別,又根據能力高低,分為甲乙丙丁不同的班級。
每個月都會對練習生,進行一次能力考核,能者上劣者下。
最終,隻有各個組別甲班的學員,才能獲得正式出道的機會。
節目的形式,其實是仿造後世偶像養成節目《創造營》、《偶像練習生》的模式,隻是把《創造營》、《偶像練習生》3個月的節目時長,拉長到兩三年。
第一期節目,展現的第一批選拔練習生,剛剛開始集訓的場景。
隨著節目的推進,觀眾能夠明顯地察覺到,練習生們的成長變化。
這一點,其實就是偶像養成節目的精髓所在。
而tvb的這檔《偶像誕生》,競爭的積累程度,遠超《創造營》、《偶像練習生》。
對即將推出的第一代華語偶像團隊,趙方林秉持的原則,是高標準嚴要求!
一定要是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優質偶像!
而且,為了變得華語偶像,全麵倒向韓流引發的白瘦陰柔趨勢,對這些練習生的形象規劃,也是多種多樣,全麵展現20來說年輕人,豐富多彩的麵貌。
節目推出之後,以其新穎的形式,立即在全亞洲範圍內,引發收視熱潮。
tvb明珠台,上星播出,麵向的全亞洲的觀眾。
甚至在內地,也被接入到了星級酒店的有線電視網絡。
覆蓋收視人群高達數億。
比南韓男子偶像團隊h.o.t,麵向的幾千萬南韓本土市場,要大得多。
港島現在,在某種形式上,就是亞洲的娛樂中心。
港島娛樂圈,影響範圍遍及全亞洲。
大哥成、李阿傑、發哥、哥哥張等人,都是全亞洲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
南韓娛樂產業發展,要比港島晚很多,這兩年雖然在發力追趕,但是想要達到港島娛樂圈的盈利,卻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
港島的娛樂產業,這兩年也在走下坡路。
電影票房,連年走低。
剛剛過去的1996年,大哥成主演的《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以5752萬港幣的成績,獲得港島本土電影票房年度冠軍。
這個成績不算低。
但是,港島電影票房的整體市場,確實在逐步萎縮。
兩年前,年度前十的電影,票房至少要在3000萬港幣以上。
1996年,排在港島年度電影票房榜第十名的電影,票房才勉強突破了2000萬港幣。
1993年,港島電影票房,達到曆史頂點,全年總票房超過了12億港幣。
短短幾年之後,1996年的全年電影總票房,就隻有9億港幣了,比巔峰期足足低了3個多億。
港島民眾不喜歡去影院看電影,不是因為沒錢。
這幾年,港島股市,雖然受美聯儲加息影響,經曆了一波股災,但是港島的gdp和人均工資,都在穩步增長。
房價和生活費雖然也在漲,但是幾張電影票錢,港島民眾還是掏得起的。
一個顯著的對比,是電影票房在持續下降,可是唱片銷量和演唱會票房,卻保持穩定,沒有像電影票房一樣,呈現出下降趨勢。
1996年,港島全年電影總票房,有9億港幣。
唱片行業總銷售額,有7億港幣。
演唱會票房,有8億港幣。
唱片和演唱會的市場規模,自從進入到90年代,就一直維持在這樣的標準,多年以來,不增不減。
不增長,是因為港島的市場規模,就這麽大。
港島人口,才剛突破600萬,唱片一年銷量700萬張左右,人均消費1點多,比例已經很高了。
演唱會方麵,市場規模難以增長,主要是受場地限製。
港島現在隻有一座紅磡體育館,能舉行萬人級別演唱會。
紅磡體育館作為一個多功能場館,一年頂多隻能給演唱會200天的檔期,其他時間要用來舉辦其他活動。
港島也有一些其他小型場館,可以舉辦演唱會,但是在那樣的場館舉行演唱會,對四大天王這個級別的巨星來說,是跌份。
對二線歌手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門票賣不出去的話,可能還會賠錢。
港島大球場,能夠舉辦萬級別的大型演唱會,但是場地申請困難,一般人也撐不起這樣的演唱會規模。
現在,港島的歌迷,就等著趙方林投資建設的嶼山體育館建成了。
嶼山體育館,建在大峪島,地理位置要比紅磡體育館偏僻一些。
但是,港島新的國際機場,也建在大峪島,等到新機場落成,大峪島和九龍直通的跨海大橋通車,交通就會便利起來。
嶼山體育館,於1995年初立項,1995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如今一年半過去,整體框架已經落成,正在進行內外部的裝飾裝修。
建成之後的嶼山體育館,能夠容納名觀眾,比紅磡體育場的觀眾席數,還要多一些。
嶼山體育館雖然接受了港島政府的扶持資金,但是建設費用,主要還是由趙方林籌集。
但是體育館的建造費用,就高達3.5億港幣,建成之後,將成為全亞洲範圍內,最先進的室內演唱會場館。
嶼山體育館一旦投入使用,將為港島的演唱會市場,開辟一方新天地。
和紅磡體育場,還要承擔相當部分的公益活動、音樂會、體育賽事需求不同,嶼山體育館建成之後,將主要用來承辦演唱會。
將能把現在港島一年200場的演唱會規模,直接翻倍,增加到400場!
演唱會的市場規模,也能從現在的8億港幣,增加到16億港幣。
隨著港島民眾收入的持續提高,演唱會門票也會隨之提升,今後,港島演唱會市場規模,還會持續增加,有可能提升到20億、30億。
連同大嶼島和九龍的青馬大橋,將於1997年5月22日,正是通車。
青馬大橋通車之後,大嶼島和港島主城區,將可以陸路直通,交通便利許多。
嶼山體育館所在的嶼山文化產業園,也將因此迎來全麵發展的契機。
作為嶼山文化產業園的主體建築,趙方林計劃安排嶼山體育館,在1997年6月1日,正是開館營業。
開館營業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梅安蒂的演唱會。
梅安蒂這兩年,仍然保持著一年一張專輯,一年一部電影的進度,維持在娛樂圈的熱度,從前年開始,又擔任了tvb的《港島達人秀》的評審。
娛樂圈大姐大的地位,無可動搖。
她作為大股東的芳菲服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地區,市值最高的服裝企業,最新市值超過了200億港幣。
梅安蒂在芳菲服飾中,占股比例高達42%,單靠芳菲服飾的股價,身家就超過了80億港幣。
是港島女富豪中,身家僅次於錢朝英。
錢朝英靠著萬林遊戲中的占股,現在的總身價,超過200億港幣,成為港島十大富豪中唯一的女性。
過去這一年,這場離婚大戰,吸引了全港人民的目光。
錢朝英提出離婚申請之後,更多內部曝光,外界才知道,他們隻是表麵夫妻,隻是舉辦了婚禮,根本沒有同房。
港島民眾這才恍然,怪不得船王家子弟,結婚之後也一直沾花惹草,緋聞不斷,而錢朝英這樣卻始終不聞不問。
錢朝英提出離婚之後,也不再顧忌外界言論,過去這一年,頻頻和陳丹尼一起公開亮相。
二人雖然沒有公開,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倆的關係不一般。
船王家子弟不知出於何種心理,竟然不願意痛痛快快地完成離婚手續,讓二人解除婚姻的事情,拖了一年,仍然沒有結果。
但是,大家都知道,船王家子弟想拖,也拖不了太久。
離婚是注定的結局了。
說到錢朝英的離婚官司,就不得不提趙方林和梅安蒂的婚期,他們兩個早在1992年,便公開訂婚,但是婚期卻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完婚。
不過,趙方林和梅安蒂,這些年來,感情一直穩定。
趙方林從一文不名,成為港島首屈一指的資本大佬,坐擁七八個上市公司,資產六七百億港幣,名下的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都是業內翹楚。
娛樂大亨的身份,讓他與娛樂圈這個名利場,聯係密切。
過去兩年的港姐選舉,為了增加熱度,趙方林都親自擔任總決選的評委,身邊佳麗無數。
但是,就是港島無孔不入的狗仔隊,也沒有拍到過趙方林私會他人的畫麵。
隻要在港島,每天都會迴梅安蒂的豪宅。
趙方林之前買了一套半山豪宅,當做和梅安蒂的婚房,但是後來因為要招待邁克爾·傑克遜,就把那套豪宅讓了出去。
半山豪宅數量有限,這幾年,趙方林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房子。
在建設嶼山文化產業園的時候,趙方林專門申請了一塊臨山麵海的風水寶地,建設自己的莊園。
如今,那座不為外人所知的豪華莊園,已經快要建設完畢。
等嶼山文化產業園開張,嶼山體育館投入使用的時候,嶼山莊園也能同步入住了。
趙方林計劃把那裏當做自己今後的住處。
與梅安蒂的婚禮,也在秘密計劃之中。
進入到1997年,喜迎港島迴歸,成為港島、鵬城共同的大事。
鵬城短短一二十年,就從一個小漁船,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靠的就是瀕臨港島的地理優勢。
經濟上,鵬城和港島頗為互補。
文化上,港島與鵬城也有相同之處。
娛樂產業方麵,有趙方林從中牽線搭橋,鵬城和港島,更加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
鵬城衛視,作為內地最早上星的地方電視台,背靠tvb、亞視這兩大內容供應商,現在成為內地電視行業,影響力僅次於國家電視台的地方台霸主。
由tvb和鵬城衛視聯合舉辦的“新春聯歡晚會”,也稱為國家電視台春晚之外,影響力最大的聯歡晚會。
國家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隨著電視行業的蓬勃發展,在內地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在已經形成一家獨大之勢。
在鵬城衛視和tvb明珠台聯合播出的“新春聯歡晚會”,是唯一能在影響力上,與國家電視台春晚抗衡的存在。
1997年的鵬城衛視新春聯歡晚會,自然是以喜慶港島迴歸為主題,港島明星,是晚會的重頭戲。
現在,正是港島娛樂圈,在內地影響力最大的時候。
四大天王的唱片,在內地攻城略地‘’大哥成、發哥、星爺的電影,也通過vcd碟片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
內地的vcd影碟機保有量,已經超過1500萬台,已經從城市溢出,開始走進鄉鎮農村。
當然,vcd影碟機的興起,與電視行業的蓬勃發展,有分割不開的關係。
vcd影碟機需要連接電視機,才能播放。
電視機在1997年,在華國內地的保有量,已經接近1億台,幾乎進入到千家萬戶。
這也是vcd影碟機發展的契機。
這個時候,電視節目還沒有後世那麽豐富,尤其是廣大的鄉鎮、農村地區,看電影很不方便,還要看老實露天電影。
有了vcd影碟機,就可以在家裏看電影了。
在趙方林執掌的邵氏電影公司的引領下,內地正版vcd碟片的售價,也和正版磁帶一樣,被打到迫近盜版盈利線的水平,一張正版碟片隻需要三五塊錢。
因為趙方林的幹預,內地磁帶、碟片行業的盜版現象,得到了有力遏製。
磁帶的正版率,超過了80%,盜版市場被打壓到隻剩下20%。
vcd碟片的正版率,也有60%,盜版市場隻占40%,並且還在持續降低之中。
剛剛過去的1996年,內地音樂行業,正版磁帶的銷量,超過了10億盒,另外還有5億盒戲曲、曲藝磁帶,整體市場規模,算是盜版,超過了60億.
vcd碟片方麵,正版銷量超過2億張,算是盜版,整體市場規模,也在10億以上。
港島電影圈四大巨頭,在港島電影票房持續萎縮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維持較高盈利,靠的就是正版vcd碟片方麵的營收。
尤其是擁有大量電影版權的邵氏電影公司和嘉禾電影公司,過去一年,在vcd碟片上的銷售額,都超過了2個億。
永盛電影公司,因為著力開發恐怖片市場和數字級影片市場,並且在北美設立了租賃公司,在電影票房之外的收入,不比邵氏電影公司和嘉禾電影公司少。
隻有金公主院線,因為製片公司多而分散,電影版權歸屬複雜,vcd碟片開發,相比起其他三家公司,要麻煩一些。
進入1997,港島迴歸已成定局。
趙方林事業的基本盤,還是在娛樂產業,提出的第一份議案,就是加強娛樂行業的版權保護。
另外,趙方林與娛樂產業主管部門溝通,加強港島娛樂產業,與內地相關產業的合作。
港島娛樂產業想要獲得持續發展,內地這個巨大的市場,是一定不可或缺的。
tvb明珠台播出的《偶像誕生》,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引起巨大轟動,經過相關部門審查,被允許在鵬城衛視播出,在內地也引起巨大反響。
明星的光鮮亮麗,人人羨慕。
內地這個時候,經濟雖然獲得極大發展,但是與港島,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內地娛樂圈,和港島娛樂圈,也存在代際差距。
能在港島娛樂圈出道,成為哥哥張、陳丹尼、梅安蒂這樣天皇巨星的親傳弟子,成為郭天王的同名師弟,這樣的機會,誰不想要。
於是,華星唱片第五期練習生招募,在內地引發轟動,數以千計抱有明星夢想的年輕人,奔赴鵬城,參與選拔。
引發內地有史以來最大的明星熱潮。
剛剛過去的1996年,亞洲娛樂產業,出現了一個變化。
引領韓流風潮的原始偶像團體“h.o.t”,在1996年9月份出道。
由此拉開韓流風潮。
為了遏製韓流對亞洲娛樂產業的影響,趙方林早有準備,早在兩年之前,就通過華星唱片,向全球華人,發出招募令。
截止到目前,華星唱片已經進行了四次集中選拔,選中了四批,共計80多位頗富潛力的練習生。
趙方林對參加選派的練習生的年齡,進行嚴格限製,必須年滿16周歲,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才能參加選拔。
所以,華星唱片這80多位練習生的年紀,最小16歲,最大不過20歲。
南韓男子偶像團體h.o.t,是從南韓幾百萬同齡人中優中選優,挑選出來的。
華星唱片的選拔範圍,更是覆蓋了全球華人群體,從幾千萬同齡人中,才選出這80多人。
一開始,華星唱片內部,和其他娛樂公司,對趙方林主導的這一舉動,全都不明所以。
港島娛樂圈,在此之前,已經有自己的一套培養、挖掘新人的方式、流程。
tvb的新秀歌唱大賽、港姐選舉、藝員訓練班、舞蹈訓練班、編劇訓練班,還有亞視的亞姐選舉、藝員訓練班,為港島娛樂圈輸送了大批人才。
目前在港島娛樂圈活躍的明星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由上述途徑,進入娛樂圈的。
其中包括了發哥、星爺、四大天王、梅安蒂、哥哥張等頂尖巨星。
但是,等到南韓男子偶像團體h.o.t出道之後,敏感的人,就咂摸出味道來了。
相比起南韓流水線般出產的偶像,港島娛樂圈的人才培養方式,要顯得效率低下很多。
能不能成才,更多的是靠運氣!
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港島娛樂圈,已經呈現出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形勢。
這幾年最火的四大天王,年紀最小的黎天王,也已經年滿30歲了。
新人中,有潛力的,隻有陳伊森、古巨集等寥寥數人。
倒是女歌手方麵,人才輩出。
現在的港島娛樂圈,是60後的天下,四大天王,星爺、梁超偉,都是60年代生人。
70後雖然也開始冒頭,但是實力還遠不足以從60後手中,搶班奪權。
到了80後、90後,就已經人才寥落,後繼無人了。
這也是港島娛樂圈,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全麵衰落的原因之一。
沒有能撐得起場麵的人才,自然無法吸引目光、關注,衰落是必然結果。
單打獨鬥不行,學習南韓,走偶像團體路線,個人能力不足,就用人數來湊,是一個不錯的手段。
雖然這樣,可能會讓華語娛樂圈,更早地進入到流量偶像時代。
但是,由趙方林主動的娛樂圈偶像化進程,至少可以保證,推出的流量偶像,不是徒有其表的草包,而是有真才實學的優質偶像!
華星唱片招募到的練習生,每天的練習日程,安排的非常滿。
除了唱歌、跳舞、演戲這些娛樂圈的必備技能,還要像這個年紀的普通年輕人一樣,學習文化知識,不能當文盲。
實際上,港島娛樂圈現在頂大梁的這批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沒有幾個上過大學的。
趙方林也不要求華星唱片的練習生,都要考上大學,但是對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卻必須要掌握。
尤其是華國傳統文化,是教授的重點!
絕不能讓華星唱片推出的偶像,是崇洋媚外的香蕉人、abc。
所以,練習生文化課教授的重點,是從海外華人、華僑中,選中的練習生。
港島本土,以及內地的練習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而言,是比較紮實。
1997年伊始,tvb明珠台,推出了一檔新節目,名叫《偶像誕生》。
節目內容,是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華星唱片的練習生的日常生活,當然,重點當然是練習生們刻苦練習的場景。
為了選拔實力出眾的優質偶像,華星唱片為練習生們,安排的導師,都是重量級的。
不止有專業的聲樂、舞蹈、演技老師,梅安蒂、陳丹尼、哥哥張等華星唱片的股東,也會時常給練習生們,親自進行輔導。
練習生,會被按照特長,分成唱歌組、舞蹈組、表演組等不同組別,又根據能力高低,分為甲乙丙丁不同的班級。
每個月都會對練習生,進行一次能力考核,能者上劣者下。
最終,隻有各個組別甲班的學員,才能獲得正式出道的機會。
節目的形式,其實是仿造後世偶像養成節目《創造營》、《偶像練習生》的模式,隻是把《創造營》、《偶像練習生》3個月的節目時長,拉長到兩三年。
第一期節目,展現的第一批選拔練習生,剛剛開始集訓的場景。
隨著節目的推進,觀眾能夠明顯地察覺到,練習生們的成長變化。
這一點,其實就是偶像養成節目的精髓所在。
而tvb的這檔《偶像誕生》,競爭的積累程度,遠超《創造營》、《偶像練習生》。
對即將推出的第一代華語偶像團隊,趙方林秉持的原則,是高標準嚴要求!
一定要是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優質偶像!
而且,為了變得華語偶像,全麵倒向韓流引發的白瘦陰柔趨勢,對這些練習生的形象規劃,也是多種多樣,全麵展現20來說年輕人,豐富多彩的麵貌。
節目推出之後,以其新穎的形式,立即在全亞洲範圍內,引發收視熱潮。
tvb明珠台,上星播出,麵向的全亞洲的觀眾。
甚至在內地,也被接入到了星級酒店的有線電視網絡。
覆蓋收視人群高達數億。
比南韓男子偶像團隊h.o.t,麵向的幾千萬南韓本土市場,要大得多。
港島現在,在某種形式上,就是亞洲的娛樂中心。
港島娛樂圈,影響範圍遍及全亞洲。
大哥成、李阿傑、發哥、哥哥張等人,都是全亞洲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
南韓娛樂產業發展,要比港島晚很多,這兩年雖然在發力追趕,但是想要達到港島娛樂圈的盈利,卻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
港島的娛樂產業,這兩年也在走下坡路。
電影票房,連年走低。
剛剛過去的1996年,大哥成主演的《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以5752萬港幣的成績,獲得港島本土電影票房年度冠軍。
這個成績不算低。
但是,港島電影票房的整體市場,確實在逐步萎縮。
兩年前,年度前十的電影,票房至少要在3000萬港幣以上。
1996年,排在港島年度電影票房榜第十名的電影,票房才勉強突破了2000萬港幣。
1993年,港島電影票房,達到曆史頂點,全年總票房超過了12億港幣。
短短幾年之後,1996年的全年電影總票房,就隻有9億港幣了,比巔峰期足足低了3個多億。
港島民眾不喜歡去影院看電影,不是因為沒錢。
這幾年,港島股市,雖然受美聯儲加息影響,經曆了一波股災,但是港島的gdp和人均工資,都在穩步增長。
房價和生活費雖然也在漲,但是幾張電影票錢,港島民眾還是掏得起的。
一個顯著的對比,是電影票房在持續下降,可是唱片銷量和演唱會票房,卻保持穩定,沒有像電影票房一樣,呈現出下降趨勢。
1996年,港島全年電影總票房,有9億港幣。
唱片行業總銷售額,有7億港幣。
演唱會票房,有8億港幣。
唱片和演唱會的市場規模,自從進入到90年代,就一直維持在這樣的標準,多年以來,不增不減。
不增長,是因為港島的市場規模,就這麽大。
港島人口,才剛突破600萬,唱片一年銷量700萬張左右,人均消費1點多,比例已經很高了。
演唱會方麵,市場規模難以增長,主要是受場地限製。
港島現在隻有一座紅磡體育館,能舉行萬人級別演唱會。
紅磡體育館作為一個多功能場館,一年頂多隻能給演唱會200天的檔期,其他時間要用來舉辦其他活動。
港島也有一些其他小型場館,可以舉辦演唱會,但是在那樣的場館舉行演唱會,對四大天王這個級別的巨星來說,是跌份。
對二線歌手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門票賣不出去的話,可能還會賠錢。
港島大球場,能夠舉辦萬級別的大型演唱會,但是場地申請困難,一般人也撐不起這樣的演唱會規模。
現在,港島的歌迷,就等著趙方林投資建設的嶼山體育館建成了。
嶼山體育館,建在大峪島,地理位置要比紅磡體育館偏僻一些。
但是,港島新的國際機場,也建在大峪島,等到新機場落成,大峪島和九龍直通的跨海大橋通車,交通就會便利起來。
嶼山體育館,於1995年初立項,1995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如今一年半過去,整體框架已經落成,正在進行內外部的裝飾裝修。
建成之後的嶼山體育館,能夠容納名觀眾,比紅磡體育場的觀眾席數,還要多一些。
嶼山體育館雖然接受了港島政府的扶持資金,但是建設費用,主要還是由趙方林籌集。
但是體育館的建造費用,就高達3.5億港幣,建成之後,將成為全亞洲範圍內,最先進的室內演唱會場館。
嶼山體育館一旦投入使用,將為港島的演唱會市場,開辟一方新天地。
和紅磡體育場,還要承擔相當部分的公益活動、音樂會、體育賽事需求不同,嶼山體育館建成之後,將主要用來承辦演唱會。
將能把現在港島一年200場的演唱會規模,直接翻倍,增加到400場!
演唱會的市場規模,也能從現在的8億港幣,增加到16億港幣。
隨著港島民眾收入的持續提高,演唱會門票也會隨之提升,今後,港島演唱會市場規模,還會持續增加,有可能提升到20億、30億。
連同大嶼島和九龍的青馬大橋,將於1997年5月22日,正是通車。
青馬大橋通車之後,大嶼島和港島主城區,將可以陸路直通,交通便利許多。
嶼山體育館所在的嶼山文化產業園,也將因此迎來全麵發展的契機。
作為嶼山文化產業園的主體建築,趙方林計劃安排嶼山體育館,在1997年6月1日,正是開館營業。
開館營業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梅安蒂的演唱會。
梅安蒂這兩年,仍然保持著一年一張專輯,一年一部電影的進度,維持在娛樂圈的熱度,從前年開始,又擔任了tvb的《港島達人秀》的評審。
娛樂圈大姐大的地位,無可動搖。
她作為大股東的芳菲服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地區,市值最高的服裝企業,最新市值超過了200億港幣。
梅安蒂在芳菲服飾中,占股比例高達42%,單靠芳菲服飾的股價,身家就超過了80億港幣。
是港島女富豪中,身家僅次於錢朝英。
錢朝英靠著萬林遊戲中的占股,現在的總身價,超過200億港幣,成為港島十大富豪中唯一的女性。
過去這一年,這場離婚大戰,吸引了全港人民的目光。
錢朝英提出離婚申請之後,更多內部曝光,外界才知道,他們隻是表麵夫妻,隻是舉辦了婚禮,根本沒有同房。
港島民眾這才恍然,怪不得船王家子弟,結婚之後也一直沾花惹草,緋聞不斷,而錢朝英這樣卻始終不聞不問。
錢朝英提出離婚之後,也不再顧忌外界言論,過去這一年,頻頻和陳丹尼一起公開亮相。
二人雖然沒有公開,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倆的關係不一般。
船王家子弟不知出於何種心理,竟然不願意痛痛快快地完成離婚手續,讓二人解除婚姻的事情,拖了一年,仍然沒有結果。
但是,大家都知道,船王家子弟想拖,也拖不了太久。
離婚是注定的結局了。
說到錢朝英的離婚官司,就不得不提趙方林和梅安蒂的婚期,他們兩個早在1992年,便公開訂婚,但是婚期卻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完婚。
不過,趙方林和梅安蒂,這些年來,感情一直穩定。
趙方林從一文不名,成為港島首屈一指的資本大佬,坐擁七八個上市公司,資產六七百億港幣,名下的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都是業內翹楚。
娛樂大亨的身份,讓他與娛樂圈這個名利場,聯係密切。
過去兩年的港姐選舉,為了增加熱度,趙方林都親自擔任總決選的評委,身邊佳麗無數。
但是,就是港島無孔不入的狗仔隊,也沒有拍到過趙方林私會他人的畫麵。
隻要在港島,每天都會迴梅安蒂的豪宅。
趙方林之前買了一套半山豪宅,當做和梅安蒂的婚房,但是後來因為要招待邁克爾·傑克遜,就把那套豪宅讓了出去。
半山豪宅數量有限,這幾年,趙方林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房子。
在建設嶼山文化產業園的時候,趙方林專門申請了一塊臨山麵海的風水寶地,建設自己的莊園。
如今,那座不為外人所知的豪華莊園,已經快要建設完畢。
等嶼山文化產業園開張,嶼山體育館投入使用的時候,嶼山莊園也能同步入住了。
趙方林計劃把那裏當做自己今後的住處。
與梅安蒂的婚禮,也在秘密計劃之中。
進入到1997年,喜迎港島迴歸,成為港島、鵬城共同的大事。
鵬城短短一二十年,就從一個小漁船,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靠的就是瀕臨港島的地理優勢。
經濟上,鵬城和港島頗為互補。
文化上,港島與鵬城也有相同之處。
娛樂產業方麵,有趙方林從中牽線搭橋,鵬城和港島,更加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
鵬城衛視,作為內地最早上星的地方電視台,背靠tvb、亞視這兩大內容供應商,現在成為內地電視行業,影響力僅次於國家電視台的地方台霸主。
由tvb和鵬城衛視聯合舉辦的“新春聯歡晚會”,也稱為國家電視台春晚之外,影響力最大的聯歡晚會。
國家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隨著電視行業的蓬勃發展,在內地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在已經形成一家獨大之勢。
在鵬城衛視和tvb明珠台聯合播出的“新春聯歡晚會”,是唯一能在影響力上,與國家電視台春晚抗衡的存在。
1997年的鵬城衛視新春聯歡晚會,自然是以喜慶港島迴歸為主題,港島明星,是晚會的重頭戲。
現在,正是港島娛樂圈,在內地影響力最大的時候。
四大天王的唱片,在內地攻城略地‘’大哥成、發哥、星爺的電影,也通過vcd碟片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
內地的vcd影碟機保有量,已經超過1500萬台,已經從城市溢出,開始走進鄉鎮農村。
當然,vcd影碟機的興起,與電視行業的蓬勃發展,有分割不開的關係。
vcd影碟機需要連接電視機,才能播放。
電視機在1997年,在華國內地的保有量,已經接近1億台,幾乎進入到千家萬戶。
這也是vcd影碟機發展的契機。
這個時候,電視節目還沒有後世那麽豐富,尤其是廣大的鄉鎮、農村地區,看電影很不方便,還要看老實露天電影。
有了vcd影碟機,就可以在家裏看電影了。
在趙方林執掌的邵氏電影公司的引領下,內地正版vcd碟片的售價,也和正版磁帶一樣,被打到迫近盜版盈利線的水平,一張正版碟片隻需要三五塊錢。
因為趙方林的幹預,內地磁帶、碟片行業的盜版現象,得到了有力遏製。
磁帶的正版率,超過了80%,盜版市場被打壓到隻剩下20%。
vcd碟片的正版率,也有60%,盜版市場隻占40%,並且還在持續降低之中。
剛剛過去的1996年,內地音樂行業,正版磁帶的銷量,超過了10億盒,另外還有5億盒戲曲、曲藝磁帶,整體市場規模,算是盜版,超過了60億.
vcd碟片方麵,正版銷量超過2億張,算是盜版,整體市場規模,也在10億以上。
港島電影圈四大巨頭,在港島電影票房持續萎縮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維持較高盈利,靠的就是正版vcd碟片方麵的營收。
尤其是擁有大量電影版權的邵氏電影公司和嘉禾電影公司,過去一年,在vcd碟片上的銷售額,都超過了2個億。
永盛電影公司,因為著力開發恐怖片市場和數字級影片市場,並且在北美設立了租賃公司,在電影票房之外的收入,不比邵氏電影公司和嘉禾電影公司少。
隻有金公主院線,因為製片公司多而分散,電影版權歸屬複雜,vcd碟片開發,相比起其他三家公司,要麻煩一些。
進入1997,港島迴歸已成定局。
趙方林事業的基本盤,還是在娛樂產業,提出的第一份議案,就是加強娛樂行業的版權保護。
另外,趙方林與娛樂產業主管部門溝通,加強港島娛樂產業,與內地相關產業的合作。
港島娛樂產業想要獲得持續發展,內地這個巨大的市場,是一定不可或缺的。
tvb明珠台播出的《偶像誕生》,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引起巨大轟動,經過相關部門審查,被允許在鵬城衛視播出,在內地也引起巨大反響。
明星的光鮮亮麗,人人羨慕。
內地這個時候,經濟雖然獲得極大發展,但是與港島,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內地娛樂圈,和港島娛樂圈,也存在代際差距。
能在港島娛樂圈出道,成為哥哥張、陳丹尼、梅安蒂這樣天皇巨星的親傳弟子,成為郭天王的同名師弟,這樣的機會,誰不想要。
於是,華星唱片第五期練習生招募,在內地引發轟動,數以千計抱有明星夢想的年輕人,奔赴鵬城,參與選拔。
引發內地有史以來最大的明星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