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走向1997


    華國隊雖然沒能晉級亞洲杯四強,但是四分之一決賽,也算是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顏麵有所保存。


    可是,在港島隊晉級四強的對比下,華國隊的戰績,就有點不如人意了。


    凡事就怕對比。


    前麵的奧運會預選賽,港島奧運足球隊,就是比華國國奧隊戰績好。


    到了亞洲杯,港島隊的成績還是比華國隊好。


    關鍵是,現在的這支港島隊,有多名球員,是從內地引進的,都是73年以後的年輕球員。


    與之對比,華國隊23人大名單裏,雖然也有多名73年以後的年輕球員,卻在本屆亞洲杯上,沒有獲得什麽出場機會。


    英格蘭主教練本來打算派年輕球員,在小組賽第三輪出場練兵的,也被領隊攪黃了。


    華國隊領隊,是華國足球相關部門的副主席,在華國足球領域握有實權,但是卻沒有職業背景,不懂足球業務。


    這也是在小組賽第三輪排兵布陣上,主教練和領隊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


    英格蘭主教練,是從球隊自身考慮,要讓主力球員休息,給年輕球員鍛煉的機會。


    領隊考慮的問題卻要複雜很多。


    不好評價對錯,但是從最後的結果看,外行幹預球隊具體的排兵布陣,結果往往都不會太好。


    趙方林雖然是華國國家隊的顧問,還是讚助商大股東,也不好過多幹涉球隊的內部事務。


    隻能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華國隊是被淘汰出局了,港島隊還要繼續征戰亞洲杯半決賽呢。


    港島隊半決賽的對手,是東道主阿聯酋隊。


    這是本屆亞洲杯中,兩支球隊第二次相遇了,上一次是在小組賽上,港島隊在小組出線的壓力下,最終以2:1的比分,艱難取勝。


    這場半決賽,阿聯酋隊繼續坐擁主場優勢,又要報小組賽的一箭之仇,港島隊麵臨巨大的壓力。


    現在的這支港島隊,整體實力,在亞洲範圍內,算是剛剛夠上一線的邊兒,在二線隊中算是強隊。


    和阿聯酋隊所處的位置差不多。


    港島隊的主力陣容,是本屆亞洲杯上,平均年齡最輕的,隻有25歲。


    其中前場三叉戟,申思23歲,楊辰22歲,曲勝卿21歲。


    申思和楊辰,都是水晶宮隊的球員,不過暫時在水晶宮一線隊沒有位置,被租借到了英冠球隊,表現出色。


    曲勝卿之前沒有被水晶宮隊選中,不過也加盟了英冠球隊,獲得了足夠的鍛煉。


    水晶宮隊現在的鋒線,有羅納爾多、博格坎普兩個世界級球員,楊晨很難出頭。


    不過,楊辰憑借在英冠聯賽中的出色表現,已經獲得多支英超聯賽中下遊小球會的注意,有意引進。


    曲勝卿也是一樣,在水晶宮隊這樣歐洲頂級豪門球隊沒有位置,但是在英超聯賽中下遊小球會當主力,還是沒有問題的。


    本來,他們兩個在今年的夏季休賽期,就有轉會的機會,不過合同沒有談妥,轉會沒有成功。


    新賽季開始之後,楊辰和曲勝卿,在英冠聯賽進球如麻,全都排在英冠聯賽射手榜的前五名。


    即將開啟的冬季轉會窗口,他們兩個有非常大的可能,登陸英超賽場。


    申思在這個賽季,被水晶宮隊召迴,在隊中擔任輪換,英超聯賽的大部分比賽,要坐在替補席上,但是足總杯、聯賽杯,卻能首發出場。


    他們三個人,包辦了港島隊在本屆亞洲杯上,前麵的9個進球。


    楊辰頭頂腳踢,進了5個球,是本屆亞洲杯上,迄今為止,進球最多的球員,有非常大的希望,榮膺本屆賽事的金靴獎。


    曲勝卿進了3個球。


    申思進了兩個球,都是前場直接任意球,精湛的腳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這場和東道主阿聯酋隊的半決賽,交戰雙方都踢得十分開放,大打對攻戰。


    有過小組賽的較量,雙方對彼此已經有所了解,也進行了一些針對性的布置。


    不過,賽事進行到半決賽,交戰雙方都已經成了疲兵,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之間的三天休息時間,不足以讓交戰雙方恢複到全盛狀態。


    這個時候,交戰雙方比拚的,除了技戰術、體能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意誌力。


    在意誌力方麵,阿聯酋隊坐擁主場優勢,有主場球迷的加油助陣,雖然承擔著更多的壓力,但是壓力也能轉化成為動力。


    港島隊這邊,趙方林給球隊布置的任務,是小組出線,現在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前麵十來天的時間裏,踢了四場高強度的比賽,球員的體能,達到了極限。


    在這場半決賽中,雖然咬牙堅持了大半場比賽,但是最終還是沒能頂住阿聯酋隊的攻勢,在比賽的最後階段,被阿聯酋隊偷襲得手,0:1告負。


    港島隊止步四強,進入到三四名決賽。


    東道主阿聯酋隊,昂首挺進決賽。


    另外一場半決賽,伊朗隊和沙特阿拉伯隊,也是第二次相遇,小組賽中,沙特阿拉伯隊放水,0:3輸給了伊朗隊,半決賽中,兩隊90分鍾常規比賽時間,30分鍾加時賽,都互交白卷。


    最終在點球大戰上,沙特阿拉伯隊以4:3勝出,晉級決賽。


    港島隊和伊朗隊的三四名決賽中,兩隊都派出的是替補陣容,伊朗隊2:0勝出。


    這是港島隊第四次在亞洲杯上,獲得第四名。


    不過前兩次,都是在亞洲杯成立早期,那個時候,亞洲杯的賽事規則尚不完善,參賽球隊也不多。


    等到70年代,亞洲杯走上正軌,港島隊就連續多屆,連決賽圈都進入不了。


    這一次,不隻是港島隊時隔二十四年,再一次進入到亞洲杯決賽圈,還在亞洲足球水平普遍提高的情況下,躋身四強,殊為不易。


    尤其是,港島隊是四強球隊中,唯一的東亞球隊。


    本屆亞洲杯上,八強球隊,東亞、西亞分野還比較平均,各有四支,但是四分之一決賽,華國隊、倭國隊、南韓隊都輸了球,隻有港島隊晉級成功,成為四強中東亞球隊的獨苗。


    最終,也在西亞三雄的環飼下,隻獲得了第四名。


    不過這個成績,趙方林作為港島足球總會主席,港島足球的領導,已經很滿意了。


    亞洲杯雖然是亞洲足球的最高水平賽事,但是影響力終究有限。


    趙方林作為港島足球的領導,目標是世界杯。


    亞洲杯的成績,也不急於一時,允許港島隊慢慢來。


    趙方林當選港島足球總會主席之後,實行的從內地引進球員的策略,現在已經初見成效。


    首批引進的申思、楊辰、曲勝卿、吳成英四人,都是二十二三歲的年紀,卻已經成為港島足球的中堅力量。


    正是有了他們幾人的加入,港島隊才能相繼闖進奧運會、亞洲杯的決賽圈,並都躋身四強。


    下一步,趙方林還會在77、78年齡段的球員中,再引進幾名實力球員,為1998年法國世界杯,2000年悉尼奧運會做準備。


    華國77、78年齡段球員,因為有健力寶青年隊,被稱為華國足球的“白金一代”。


    實力球員很多。


    這批球員,將是今後一二十年,華國足球的支柱。


    原時空,華國隊能夠闖進2002年韓日世界杯決賽圈,主要靠的就是70年代這一批球員。


    鵬城神話足球學校,現在已經招募了三期,共計近千名小球員,幾乎把77到85年齡段的華國小球員,一網打盡。


    在此之前,華國根本沒有青訓體係,青少年要接觸足球,除了校園,就隻有少年宮體工隊。


    進入到90年代之後,少年宮體工隊官方撥款減少,像足球這樣無法市場化的項目,獲得的支持就更少了。


    華國足球從94年開始職業化,相關部門雖然規定了各梯隊建設,但是真正落實的卻沒有幾個。


    就是有趙方林這個大金主的鵬城足球隊,也沒有自己的梯隊,把神話足球學校的小球員,臨時拉過去湊數。


    神話足球學校,除了在鵬城設置的主校區,還與整個粵省的中小學,達成了合作協議,出資支援粵省中小學校園足球建設。


    趙方林還以神話玩具公司的名義,組建了神話杯校園足球大賽,此前已經在粵省範圍內舉行了兩屆。


    下一步,神話杯校園足球大賽,會逐漸走出粵省,向其他省份擴展,最終覆蓋全國。


    趙方林在神話足球學校上,一年要投入2000萬的資金。


    為了扶持粵省校園足球發展,組建神話杯校園足球大賽,一年也要投入一兩千萬。


    這樣的投入,在內地,已經夠高了。


    鵬城足球隊,作為甲a聯賽的一流強隊,現在一年的經費,也不過5000萬左右,其中還能通過主場門票、周邊銷售,解決近一千萬,秋衣胸前背後廣告讚助,也能有一兩千萬,真正需要趙方林這個金主投入的資金,隻有兩三千萬。


    和神話足球學校上的投入差不多。


    華國雖然堅持開放,並確定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路,但是內地富豪的資產,和趙方林這樣的港島頂級富豪相比,依然相差甚遠。


    鴻鵠科技在鵬城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後,趙方林單靠鴻鵠科技a股股價,就已經能坐穩內地第一富豪的寶座了。


    加上鴻鵠科技a股股價,趙方林的總身價,在1996年底,超過了700億港幣。


    在即將評選的新一屆港島富豪榜,700億港幣的身家,能夠排到第三位。


    僅次於現在的港島首富李老,和長江實業的李超人。


    現在,趙方林名下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了8家,其中在港股上市的有6家,在a股上市的有一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一家。


    業務覆蓋娛樂、地產、科技、體育等多個行業。


    娛樂股涵蓋的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這一年的股價,都比較穩定,隨著港股大盤上漲,小有漲幅。


    tvb的市值,來到了230億港幣。


    華星唱片的市值,來到了95億港幣,即將突破百億大關。


    邵氏電影的市值,也超過了90億港幣,依然是港島影壇四巨頭中市值最高的。


    萬林遊戲,在港股中,也被納入娛樂股的範疇,市值是趙方林名下上市公司中最高的,已經達到了450億港幣。


    青鳥科技的市值是190億港幣。


    鴻鵠科技在港股市場上的市值,是310億港幣,在a股市場的市值,是130億。


    倫敦製作公司的市值,穩定在發行價的5億英鎊左右,是趙方林手中上市公司中,市值最低的一家。


    趙方林掌握的這麽多上市公司股票,都是長期持有,從來沒有套現過。


    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都非常好,每年單是股東分紅,就能給趙方林帶來超過10億的收益。


    其中,青鳥科技、鴻鵠科技、萬林遊戲的分紅力度,都不算大,大部分的利潤,都投入到公司持續發展上了。


    除了這些擺在明麵的上市公司,趙方林手中,還掌握著資金池已經達到70億港幣的龍輝基金。


    另外在美股市場,還擁有價值超過8億美刀的股票。


    此外,設在港島的蠟嘴雀電子科技,雖然沒有上市,甚至沒有盈利,卻已經成為港島最大的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了300億港幣,並且還在迅速增長之中。


    蠟嘴雀電子科技現在生產的主要產品,是供應鴻鵠科技、青鳥科技的視頻解碼芯片。


    蠟嘴雀電子科技生產的視頻解碼芯片,已經占據了整個vcd影碟機市場的60%的市場份額,1996年的銷售額,達到了50億港幣。


    1996年,vcd影碟機的銷量,迎來大爆發。


    華國內地銷量,超過了800萬台,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銷量加起來也有200萬台。


    在售價持續下降的情況下,vcd影碟機的市場規模,依然在1996年,達到了250億。


    鴻鵠科技、青鳥科技加起來,占據華國內地50%的市場份額,在華國之外,市場份額更是高達65%,總銷量達到了530萬台,總銷售額超過130億。


    其中光是用於在蠟嘴雀電子科技,采購視頻解碼芯片的費用,就高達40億!


    在視頻解碼芯片占據成本大頭的情況下,鴻鵠科技、青鳥科技的利潤率,隻有30%。


    130億的總銷售額,利潤隻有40億左右。


    再扣掉25%的企業所得稅,淨利潤隻剩下30億。


    正是有這樣的利潤率,才能支撐起鴻鵠科技、青鳥科技加起來600多億的市值。


    蠟嘴雀電子科技,在視頻解碼芯片上,雖然有50億的銷售額,因為提前買下了視頻解碼芯片的核心技術版權,所以在這上麵的利潤率很高,能達到60%。


    但是,蠟嘴雀電子科技,除了持續研發功能更強的視頻解碼芯片之外,還在mp3音樂解碼芯片、手機芯片、電腦芯片上,投入重金,進行研發。


    所以,在視頻解碼芯片上賺到的30億利潤,被花的鳥幹毛淨,還有幾個億的缺口,需要趙方林額外投入。


    簡而言之,蠟嘴雀電子科技,雖然是港島估值最高的高科技企業,估值達到了300億港幣,但是趙方林不僅沒有在它身上賺到錢,前前後後已經投入了幾十億資金,並且還要繼續賠本賺吆喝。


    好在,蠟嘴雀電子科技,整合了港島大學、港島科技大學、鵬城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科研力量,在芯片的研發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讓趙方林能夠下定決心,持續投入下去,靜等開花結果的一天。


    趙方林雖然沒有公開宣傳,但是芯片行業的業內人士,大都知道他和蠟嘴雀電子科技的關係。


    隻是,在趙方林的要求下,他的身家統計,暫時不把蠟嘴雀電子科技計算在內。


    如果把蠟嘴雀電子科技的估值,計算進趙方林的身家,他的身家將達到1000億港幣!


    能夠和李老,競爭一下港島首富,乃至華人首富的頭銜了。


    港島富豪榜,會在每年的年初公布,統計的上一年年底之前,港島富豪們的身家。


    趙方林要吃些虧。


    因為,他名下上市公司,會在1997年的1月底,才會相繼公布1996年第四季度的財報。


    有鑒於趙方林名下上市公司,1996年的業績,都非常出色,第四季度財報披露之後,股價都會提升一波。


    財富到了趙方林這個境地,股價提升1%,身家就能隨之增長幾億、十幾億。


    趙方林現在的身家,和李超人已經差不多,隨時能夠超過他。


    距離李老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主要靠房地產的李老,財富增長速度,遠比不上主要靠科技企業的趙方林。


    時間來到1997年。


    港島經曆過前幾年的動蕩,暗潮湧動,進入到1997年,距離迴歸隻剩下半年,一切已經無可改變,想走的已經走幹淨,留下的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都接受了現實。


    港島娛樂圈,從來都是積極靠攏內地的先鋒。


    就算是大哥成這樣已經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國際巨星,也傾向內地。


    1997年的港島娛樂圈,仍然是從亞視的跨年演唱會開始。


    趙方林為亞視創造的這個節目,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亞視每年一度的盛事。


    亞視這兩年,在和tvb的競爭中,雖然被tvb翻身成功,市值被tvb甩開了幾個身位,但是憑借中文台,仍然是全世界範圍內,影響裏最大的華語電視媒體之一。


    這幾年,正是電視行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內地電視市場,開放程度要超過電影行業。


    亞視在自製劇、娛樂節目上,產能產量雖然比不上tvb,但是仍然領先內地,出品的電視劇,在內地擁有廣闊的市場。


    趙方林在亞視那兩年,就是靠著從內地采購電視劇,才在亞視站穩腳跟。


    現在形勢逆轉,亞視要靠著向內地外銷電視劇,才能維持業績良好運轉。


    亞視現在的收支狀況,每年還能夠維持1億港幣的盈利。


    亞視銷往內地的電視劇,一年能夠帶來1個多億的收入。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亞視維持盈利,多虧了銷往內地的電視劇。


    林劍月執掌亞視之初,雄心很大,想要把亞視打造成為一個娛樂帝國。


    這些年,他在亞視身上,花費了許多精力,為亞視開辟了多種產業,在亞視旗下,開設了唱片公司、電影公司,還擴大了亞視藝員訓練班的規模,增加藝人方麵的儲備。


    動作頻頻,效果卻寥寥無幾。


    反應在市值上,就是亞視的市值,在趙方林的治下,推高到150億港幣以上,現在四五年過去,市值幾經反複,隻緩慢增長到了170億港幣左右。


    不僅被tvb反超,還被拉開了50億港幣的差距。


    林劍月作為港島的著名二代,能力在二代中算是佼佼者,但是和年齡比他還小幾歲的趙方林相比,就差得遠了。


    林劍月靠著經營亞視,獲得了林老爺子的認可,這幾年,也在承接家族產業,身家也有幾十億港幣了。


    五六年前,趙方林還是林劍月身邊的嘍囉。


    現在,二人的形勢已經逆轉,趙方林已經不再被拿來和林劍月相比,而是能和林老爺子並駕齊驅,能夠影響港島未來發展的大人物了。


    業內也有一個公司,亞視這幾年,能夠維持,靠的主要還是趙方林的遺澤!


    亞視的股價支撐,靠的主要還是趙方林當初的規劃!


    林劍月這些做的,隻是修修補補,還都是小修小補。


    哪一次動作大了,亞視的股價就要跌一波,倒逼林劍月不敢輕舉妄動。


    每年的年初,都是港島娛樂圈的頒獎季。


    1月2月,港島歌壇,會舉行多場頒獎典禮。


    港島影壇最重要的頒獎典禮——金像獎,會在每年的4月份舉行。


    歌壇方麵,先舉行的,是港島商業電台主辦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然後是港島電台主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原本還有一個tvb主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卻在趙方林的影響下,改革成為“華語勁歌金曲獎”,不再局限於港島歌壇,而是麵向整個華語歌壇。


    1996年的華語歌壇,男歌手方麵,依然是四大天王的天下,不過寶島歌手,也開始崛起。


    寶島唱片市場,現在已經超越港島,成為華語歌壇最重要的音樂市場。


    內地雖然人口多,市場潛力大,但是受限於經濟發展,市場規模還不如寶島、港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原三寸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原三寸丁並收藏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