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電視行業黃金期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 作者:中原三寸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8章 電視行業黃金期
不隻是tvb,趙方林治下的另外兩家上市公司——華星唱片和邵氏電影公司,也沒有對去年的盈利進行股東分紅。
趙方林在三家上市公司裏,全都擔任著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在tvb和邵氏電影公司,趙方林都是大股東,擔任董事會主席,名正言順。
華星唱片的大股東,卻不是趙方林,而是陳丹尼。
不過,陳丹尼性格平和,不耐庶務,之前成立百強唱片,都是讓自己的經紀人陳家穎做總經理,負責公司管理,他隻掛著一個音樂總監的名頭,專心做音樂。
華星唱片和百強唱片合並之後,陳丹尼雖然是占股最多的大股東,但反而把音樂總監的頭銜都辭掉了,公司交給趙方林管理。
趙方林通過tvb和個人,在合並後的華星唱片裏,持股14%,是第二大股東。
公司的其他重要股東,哥哥張、梅安蒂,都是趙方林的自己人。
陳丹尼、趙方林、哥哥張、梅安蒂四個人的股權加起來,雖然都沒有對華星唱片絕對控股,不過仍能牢牢掌控者公司控製權。
陳丹尼、哥哥張、梅安蒂在董事會的投票權,都由趙方林代為持有,他們四大股東,還簽訂了一致行為人協議。
所以,趙方林雖然隻是華星唱片的第二大股東,但卻能夠牢牢控製董事會。
華星唱片現在,在港島,是能與寶麗金唱片兩強對峙的唱片業巨頭。
在寶島,全資收購了寶島唱片業龍頭之一——滾石唱片。
在內地,百強唱片不僅是實力最強的唱片公司,還在全國範圍內,通過“千城萬店計劃”,建立起了自有銷售渠道,並且建立起了一個能夠覆蓋全國的運輸網絡。
內地部分,受限於經濟發展水平,潛力尚未被全部開放出來,若是開發完善,規模都能在港股單獨上市了。
華星唱片現如今的上市資產中,不包括內地業務。
去年下半年,為了進一步拓展華星唱片的業務範圍,提升盈利空間,趙方林成立了華星唱片自有的隨身聽品牌。
自有工廠正在建設之後,不過第一批貼牌生產的隨身聽,日前已經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上市。
內地代工廠貼牌生產的“華星牌隨身聽”,物美價廉,質量過硬,一上市,便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趙方林特別安排,郭天王擔任“華星牌隨身聽”的形象代言人。
郭天王的人氣,雖然是“四大天王”裏最低的,但依然是現階段,港島娛樂圈的最紅的男明星之一。
青春活力的形象,也與“華星牌隨身聽”的市場定位,十分契合。
“華星牌隨身聽”,除了物美價廉、質量過硬,還在趙方林的指示下,選用豐富的外觀色彩,貼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
赤橙黃綠青藍紫,多種外觀顏色,總有一款,會被年輕消費者喜歡。
“華星牌隨身聽”,在港島上市首日,便熱賣1萬台。
在寶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都取得不俗銷量。
銷量更驚人的,還是內地!
趙方林特別讓郭天王,為“華星牌隨身聽”,拍攝了一支廣告片,在鵬城衛視各個時段滾動播出,一夜之間,就讓這個新興品牌,傳遍全國上下、大江南北。
1994年,內地的經濟,已經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近幾年的gdp增長速度,都保持了10%以上。
廣大農村地區當然還比較落後,但是一二線城市的居民生活,已經大為改善。
“華星牌隨身聽”售價親民,物美價廉,還有郭天王這個當下內地最紅的男明星做代言人,品質值得信賴,一經推出,便在內地引起搶購熱潮。
“華星牌隨身聽”的銷售,相比起其他產品,還有一項便利,就是可以依靠已經建立起來的“千城萬店計劃”銷售網,直接鋪貨到縣一級,而且省掉了大量中間環節,可以最大幅度的讓利於消費者。
在內地上市第一個月,全國累積出貨量,便達到了100萬台!
全年銷售保守估計,也能達到500萬台,銷售額高達5個億!
趙方林隻是一個想法,就創造出一個年產值數億的新興品牌。
“華星牌隨身聽”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的銷量,雖然沒有內地那麽高,但是一個月也能賣出去10萬台。
“華星牌隨身聽”,在內地和港島的售價,采取是兩套不同的機製。
一模一樣的產品,隻是在商標、包裝上,略有不同,在港島銷售的產品,商標更精致、包裝更豪華。
內地售價100塊,在港島銷售,標價是500港幣!
內地的售價,是以內地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標準為基準,1994年,京城、滬海的平均工資,也不過才四五百塊而已。
而同時期的港島,平均工資已經超過了1萬港幣。
“華星牌隨身聽”的內地售價,是內地一線城市職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一。
港島售價,雖然是內地的五倍,但卻隻是港島普通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十分之一。
好在,這個時候的內地與港島,信息傳遞並不順暢,才讓這樣的價差,得以順利實行。
華星唱片新增的隨身聽業務,能把華星唱片的業績,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華星牌隨身聽”的銷售情況,體現在華星唱片1994年第一季度財報之後,讓華星唱片,在恆生指數震蕩下跌的情況,逆勢上漲。
有優秀業績支撐,自然能讓華星唱片的股價,不受市場大環境影響。
1994年的春晚,趙方林沒有再繼續主動組織人手參加。
因為趙方林,與阮市長溝通過,決定由tvb和鵬城衛視,在鵬城舉辦一場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
原時空,地方台春晚,要到十幾年後,才逐漸興起,而且很難和已經樹立起品牌形象的國家電視台春晚抗衡。
播出時間上,也會特意避開除夕,選擇在除夕前後播出。
鵬城衛視,1993年1月1日上星播出之後,背靠tvb、亞視兩大助力,又身處改革的前沿陣地鵬城,有一定的政策扶持,管控也沒有嚴格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經過一年的發展,鵬城衛視在收視率方麵,已經超越各個省級電視台,能夠與國家電視台一較高下。
尤其是播出一些港島經典電視劇的時候,收視率甚至能夠超越國家電視台1套。
受鵬城衛視的影響與刺激,尚未上星的各個省級電視台,都加快了申請上星的進度,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隻求盡快上星。
鵬城衛視1993年全年,廣告收入高達3個億!
在各個省級電視台,財政普遍困難的情況下,鵬城衛視大筆盈利,怎能不令人眼紅?
甚至連國家電視台,看到鵬城衛視市場化的成功,也加快了商業廣告布局步伐。
原時空,國家電視台要到1994年11月,才會舉行第一屆廣告時段拍賣會,誕生第一個“廣告標王”。
現在,國家電視台提前一年,在1993年底,舉行了第一屆廣告時段拍賣會,以3500萬的天價,售出《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之間的廣告時段。
時間雖然提前了,但是標王價格,卻比原時空高了足有500萬。
拿下首屆標王的,依然是原時空的孔府宴酒。
1994年伊始,“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廣告語,便響徹大江南北。
孔府宴酒,從魯省的一個地方品牌,一躍而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年銷售額將近10個億,利潤高達35%。
孔府宴酒的成功,讓各個廠家,見識到了電視廣告的威力,廠家在電視台投放廣告的熱情被充分激發。
內地電視行業,由此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
鵬城衛視,因為提前上星,吃到了內地電視行業迅速發展的第一波紅利!
因為覆蓋範圍,首先是粵省這個內地經濟強省,粵省同時還是內地的工業重鎮,這裏的廠商,投放廣告的首選,自然是離得最近的鵬城衛視。
在國家電視台召開第一屆廣告競標活動的同時,鵬城衛視,也召開了招商大會。
一場招商大會,敲定的廣告費的數額,就超過了1993年全年,達到了3.5億。
保守估計,鵬城衛視1994年全年的廣告費收入,能夠突破5億大關!
阮台長當初,接受組織委派,從國家電視台副台長的位置上,調任鵬城,主管文化宣傳工作,本意是借她和趙方林的關係,搭建起一條港島與內地溝通的渠道。
推動鵬城衛視上星,也隻是為了更好地與趙方林執掌的tvb合作。
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鵬城衛視上星短短一年,就取得這樣的業績。
鵬城作為改革的前沿陣地,依靠港島,經濟發展速度領先全國。
鵬城衛視以市級電視台的體量,依托鵬城、港島,發展速度,也領先全國,現在的影響力,僅次於國家電視台。
讓它的上級管理部門——粵省電視台,腹誹不已。
鵬城現在雖然仍在粵省治下,但是作為計劃單列市,財政收支已經被收歸中央直接負責。
鵬城衛視在行政級別上,雖然仍然要受粵省電視台領導,但是財政已經單列出來,具有極強的自主性。
鵬城衛視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在1994年2月8日,大年二十八,在鵬城衛視、tvb明珠台,同時播出。
不隻是tvb,趙方林治下的另外兩家上市公司——華星唱片和邵氏電影公司,也沒有對去年的盈利進行股東分紅。
趙方林在三家上市公司裏,全都擔任著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在tvb和邵氏電影公司,趙方林都是大股東,擔任董事會主席,名正言順。
華星唱片的大股東,卻不是趙方林,而是陳丹尼。
不過,陳丹尼性格平和,不耐庶務,之前成立百強唱片,都是讓自己的經紀人陳家穎做總經理,負責公司管理,他隻掛著一個音樂總監的名頭,專心做音樂。
華星唱片和百強唱片合並之後,陳丹尼雖然是占股最多的大股東,但反而把音樂總監的頭銜都辭掉了,公司交給趙方林管理。
趙方林通過tvb和個人,在合並後的華星唱片裏,持股14%,是第二大股東。
公司的其他重要股東,哥哥張、梅安蒂,都是趙方林的自己人。
陳丹尼、趙方林、哥哥張、梅安蒂四個人的股權加起來,雖然都沒有對華星唱片絕對控股,不過仍能牢牢掌控者公司控製權。
陳丹尼、哥哥張、梅安蒂在董事會的投票權,都由趙方林代為持有,他們四大股東,還簽訂了一致行為人協議。
所以,趙方林雖然隻是華星唱片的第二大股東,但卻能夠牢牢控製董事會。
華星唱片現在,在港島,是能與寶麗金唱片兩強對峙的唱片業巨頭。
在寶島,全資收購了寶島唱片業龍頭之一——滾石唱片。
在內地,百強唱片不僅是實力最強的唱片公司,還在全國範圍內,通過“千城萬店計劃”,建立起了自有銷售渠道,並且建立起了一個能夠覆蓋全國的運輸網絡。
內地部分,受限於經濟發展水平,潛力尚未被全部開放出來,若是開發完善,規模都能在港股單獨上市了。
華星唱片現如今的上市資產中,不包括內地業務。
去年下半年,為了進一步拓展華星唱片的業務範圍,提升盈利空間,趙方林成立了華星唱片自有的隨身聽品牌。
自有工廠正在建設之後,不過第一批貼牌生產的隨身聽,日前已經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上市。
內地代工廠貼牌生產的“華星牌隨身聽”,物美價廉,質量過硬,一上市,便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趙方林特別安排,郭天王擔任“華星牌隨身聽”的形象代言人。
郭天王的人氣,雖然是“四大天王”裏最低的,但依然是現階段,港島娛樂圈的最紅的男明星之一。
青春活力的形象,也與“華星牌隨身聽”的市場定位,十分契合。
“華星牌隨身聽”,除了物美價廉、質量過硬,還在趙方林的指示下,選用豐富的外觀色彩,貼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
赤橙黃綠青藍紫,多種外觀顏色,總有一款,會被年輕消費者喜歡。
“華星牌隨身聽”,在港島上市首日,便熱賣1萬台。
在寶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都取得不俗銷量。
銷量更驚人的,還是內地!
趙方林特別讓郭天王,為“華星牌隨身聽”,拍攝了一支廣告片,在鵬城衛視各個時段滾動播出,一夜之間,就讓這個新興品牌,傳遍全國上下、大江南北。
1994年,內地的經濟,已經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近幾年的gdp增長速度,都保持了10%以上。
廣大農村地區當然還比較落後,但是一二線城市的居民生活,已經大為改善。
“華星牌隨身聽”售價親民,物美價廉,還有郭天王這個當下內地最紅的男明星做代言人,品質值得信賴,一經推出,便在內地引起搶購熱潮。
“華星牌隨身聽”的銷售,相比起其他產品,還有一項便利,就是可以依靠已經建立起來的“千城萬店計劃”銷售網,直接鋪貨到縣一級,而且省掉了大量中間環節,可以最大幅度的讓利於消費者。
在內地上市第一個月,全國累積出貨量,便達到了100萬台!
全年銷售保守估計,也能達到500萬台,銷售額高達5個億!
趙方林隻是一個想法,就創造出一個年產值數億的新興品牌。
“華星牌隨身聽”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的銷量,雖然沒有內地那麽高,但是一個月也能賣出去10萬台。
“華星牌隨身聽”,在內地和港島的售價,采取是兩套不同的機製。
一模一樣的產品,隻是在商標、包裝上,略有不同,在港島銷售的產品,商標更精致、包裝更豪華。
內地售價100塊,在港島銷售,標價是500港幣!
內地的售價,是以內地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標準為基準,1994年,京城、滬海的平均工資,也不過才四五百塊而已。
而同時期的港島,平均工資已經超過了1萬港幣。
“華星牌隨身聽”的內地售價,是內地一線城市職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一。
港島售價,雖然是內地的五倍,但卻隻是港島普通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十分之一。
好在,這個時候的內地與港島,信息傳遞並不順暢,才讓這樣的價差,得以順利實行。
華星唱片新增的隨身聽業務,能把華星唱片的業績,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華星牌隨身聽”的銷售情況,體現在華星唱片1994年第一季度財報之後,讓華星唱片,在恆生指數震蕩下跌的情況,逆勢上漲。
有優秀業績支撐,自然能讓華星唱片的股價,不受市場大環境影響。
1994年的春晚,趙方林沒有再繼續主動組織人手參加。
因為趙方林,與阮市長溝通過,決定由tvb和鵬城衛視,在鵬城舉辦一場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
原時空,地方台春晚,要到十幾年後,才逐漸興起,而且很難和已經樹立起品牌形象的國家電視台春晚抗衡。
播出時間上,也會特意避開除夕,選擇在除夕前後播出。
鵬城衛視,1993年1月1日上星播出之後,背靠tvb、亞視兩大助力,又身處改革的前沿陣地鵬城,有一定的政策扶持,管控也沒有嚴格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經過一年的發展,鵬城衛視在收視率方麵,已經超越各個省級電視台,能夠與國家電視台一較高下。
尤其是播出一些港島經典電視劇的時候,收視率甚至能夠超越國家電視台1套。
受鵬城衛視的影響與刺激,尚未上星的各個省級電視台,都加快了申請上星的進度,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隻求盡快上星。
鵬城衛視1993年全年,廣告收入高達3個億!
在各個省級電視台,財政普遍困難的情況下,鵬城衛視大筆盈利,怎能不令人眼紅?
甚至連國家電視台,看到鵬城衛視市場化的成功,也加快了商業廣告布局步伐。
原時空,國家電視台要到1994年11月,才會舉行第一屆廣告時段拍賣會,誕生第一個“廣告標王”。
現在,國家電視台提前一年,在1993年底,舉行了第一屆廣告時段拍賣會,以3500萬的天價,售出《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之間的廣告時段。
時間雖然提前了,但是標王價格,卻比原時空高了足有500萬。
拿下首屆標王的,依然是原時空的孔府宴酒。
1994年伊始,“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廣告語,便響徹大江南北。
孔府宴酒,從魯省的一個地方品牌,一躍而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年銷售額將近10個億,利潤高達35%。
孔府宴酒的成功,讓各個廠家,見識到了電視廣告的威力,廠家在電視台投放廣告的熱情被充分激發。
內地電視行業,由此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
鵬城衛視,因為提前上星,吃到了內地電視行業迅速發展的第一波紅利!
因為覆蓋範圍,首先是粵省這個內地經濟強省,粵省同時還是內地的工業重鎮,這裏的廠商,投放廣告的首選,自然是離得最近的鵬城衛視。
在國家電視台召開第一屆廣告競標活動的同時,鵬城衛視,也召開了招商大會。
一場招商大會,敲定的廣告費的數額,就超過了1993年全年,達到了3.5億。
保守估計,鵬城衛視1994年全年的廣告費收入,能夠突破5億大關!
阮台長當初,接受組織委派,從國家電視台副台長的位置上,調任鵬城,主管文化宣傳工作,本意是借她和趙方林的關係,搭建起一條港島與內地溝通的渠道。
推動鵬城衛視上星,也隻是為了更好地與趙方林執掌的tvb合作。
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鵬城衛視上星短短一年,就取得這樣的業績。
鵬城作為改革的前沿陣地,依靠港島,經濟發展速度領先全國。
鵬城衛視以市級電視台的體量,依托鵬城、港島,發展速度,也領先全國,現在的影響力,僅次於國家電視台。
讓它的上級管理部門——粵省電視台,腹誹不已。
鵬城現在雖然仍在粵省治下,但是作為計劃單列市,財政收支已經被收歸中央直接負責。
鵬城衛視在行政級別上,雖然仍然要受粵省電視台領導,但是財政已經單列出來,具有極強的自主性。
鵬城衛視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在1994年2月8日,大年二十八,在鵬城衛視、tvb明珠台,同時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