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資本的魔力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 作者:中原三寸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5章 資本的魔力
趙方林是在1990年1月1日,來到此方世界。
到1993年12月31日,滿打滿算,來此不過四年的時間。
短短四年,完成了從一文不名,到身家百億的轉變。
如果要從成為亞視小股東,涉足資本圈計算,趙方林的崛起用時,更是不到3年。
趙方林隻用了3年,就完成了港島新一屆十大富豪榜上,其他九大富豪用30年,才完成的財富積累。
這樣的財富積累速度,在港島會不會後有來者,暫不可知,但絕對前無古人。
雖然,相對於新一屆十大富豪榜的其他九大富豪,產業主要是房地產、運輸,趙方林的身家堆積,主要來自娛樂產業,看似根基虛浮。
但是,趙方林參加《大咖麵對麵》時,提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分別,普通人可能不懂不關心,但是有識之士,卻十分認可。
隨著大批內地優質紅籌股和h股,來港上市,小股民有了更多選擇,紛紛拋掉前景不太明朗的娛樂股。
與趙方林相關的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自然是拋售主力。
但是,港股裏娛樂股的股價,並沒有因為被散戶拋售而下跌,和持續上漲的大盤一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說明有人接盤。
當然,也與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的優秀業績表現,有非常大的關係。
時間很快進入到1994年。
飆漲的港股恆生指數,在1993年的12月10日,突破萬大關,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萬”級股市。
超越了自廣場協議簽訂之後,就一直在地位震蕩的倭國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範圍內,排名第一的金融市場。
12月24日,恆生指數又突破了點。
到1994年1月3日,繼續突破點。
其實,這幾年,不隻是港島股市一路狂飆上漲,全亞洲範圍的經濟發展速度,都超過了西方發達地區,呈現出經濟過熱的態勢。
趙方林在1993年初,tvb市值上漲到140億港幣的時候,出手了一部分龍輝基金持有的股票,套現離場,轉而投入到期貨市場,做多恆生指數。
恆生指數從1993年伊始的5437點,到年底收市,大漲到點,漲幅高達115%。
趙方林在期貨市場投入了1億港幣,加了5倍杠杆。
年底清萬倉,期貨戶頭裏的資金,已經達到了28億港幣!
這還是趙方林建倉比較謹慎,杠杆使用非常保守。
當初若是選擇10倍杠杆、50倍杠杆、100倍杠杆,掙得還會更多。
即便如此,在龍輝基金的股東大會上,大哥成、梅安蒂、劉天王、陳柏祥等股東,看到基金1993年度的收益率之後,依然驚掉了下巴。
大哥成在1993年,上映了3部電影,分別是《城市獵人》、《重案組》和《世界寶藏2》。
《城市獵人》和《重案組》,是原滋原味的港片,兩部影片在港島本土的票房,也有近6000萬港幣。
此外,靠著大哥成的國際聲望,這兩部影片,不僅在東南亞各地大賣,還順利進入到歐美市場。
雖然在北美隻是小範圍公映,票房表現一般,但是兩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加起來,也有5000多萬美刀。
這兩部影片,都是大哥成的威禾電影公司投資的,票房分成,加起來入賬將近1億港幣。
再加上《世界寶藏2》的全球票房分成,也有2.4億,大哥成在1993年,總收入高達3.4億港幣。
在港島娛樂圈,是獨一檔的存在!
但是,他當初投到龍輝基金裏的8000萬港幣,現在已經增值到11億港幣。
去年龍輝基金召開股東大會的時候,大哥成在龍輝基金裏的本金加收益,才不過4億港幣。
也就是說,單單1993年,大哥成就在龍輝基金裏,賺了7億港幣!
足足是他1993年票房分成的兩倍!
大哥成因為忙於自己的演藝事業,沒有參與梅安蒂的芳菲服飾,還有趙方林這邊的華星唱片,目前隻是在嘉禾電影裏麵,占了小部分股權。
芳菲服飾和華星唱片上市之後,大哥成明麵上的身家,就被梅安蒂、陳丹尼這樣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超越。
要說大哥成心裏不泛酸,是不可能的。
他冒著生命危險拍電影,港島觸頂了,去闖蕩好萊塢,好不容易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一部電影能賺一兩個億。
但是一迴頭,梅安蒂和陳丹尼,輕輕鬆鬆的,身家就有幾億、十幾億了!
早知道股市這麽好賺,那大哥成還拍什麽電影啊!
他也成立一家公司,到港股上市,身家躺著就能增值幾億、十幾億,豈不爽歪歪?
不過,看到龍輝基金的收益率,大哥成的內心,平衡了一些。
靠著龍輝基金裏的巨額盈利,大哥成的身家,現在也有十幾億港幣,不比梅安蒂、陳丹尼少多少。
而且,大哥成確定了,自己不是玩金融、玩資本的料。
任他想破腦袋,也不知道,不明白,怎麽把8000萬港幣本金,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增值到11億港幣!
他之前在港島電影圈打拚了十幾年,才積累了1億港幣資金,不好投資,隻能放在銀行賬戶裏吃少少的利息。
如果不是趙方林,他永遠也不可能接觸到真正的金融界、資本圈。
業術有專攻!
他還是老老實實去拍電影吧!
金融、資本,還是交給懂行的趙方林來操作。
大哥成在《世界寶藏1》的票房分紅陸續到賬之後,手裏又積累了一兩億港幣,這次全都拿出來,繼續投到龍輝基金裏。
當初拿8000萬港幣出來,成立龍輝基金,可以說,是大哥成這幾年,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劉天王這兩年有點流年不利。
劉天王出道很早,早在1981年,就進入娛樂圈,開始接拍影視劇,並很快成名,成為tvb的當紅小生,與梁超偉、苗僑偉、黃日樺、湯鎮業,合稱“無線五虎將”。
不過職業生涯早期,因為和tvb簽的是經理人合約,薪酬非常低,人氣雖然高,但是沒有賺到什麽錢。
後來還因為合約問題,與tvb鬧翻,被雪藏了一年。
直到80年代末,和tvb合約到期,把事業重心轉移到大銀幕,並且歌唱事業也逐漸有了起色,財務狀況才好轉起來。
和大哥成一樣,劉天王在金融圈、資本圈,也沒有什麽關係,自己也不懂投資。
所以,當得知大哥成、梅安蒂聯合出資,成立了龍輝基金,交給趙方林打理,劉天王便厚著臉皮,走梅安蒂的關係,投了1000萬港幣進來。
之後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想要大幹一場。
劉天王的天幕電影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業績還不錯,投拍的第一部影片《91神雕俠侶》,港島本土票房超過了2000萬港幣。
那部電影的成功,給了劉天王更多的信心,1992和1993年兩年,天幕電影公司又投拍了多部劉天王自己主演的影片,票房卻都沒有達到《91神雕俠侶》的高度。
兩年下來,天幕電影公司不僅沒有盈利,還虧損了一兩千萬。
要不是劉天王,這兩年幾乎全年無休,除了自家公司的電影,還接拍了不少外邊的影片,他現在拍一部電影的片酬,雖然沒有星爺、發哥高,但也有兩三百萬港幣。
另外,和張天王、黎天王、郭天王組成“四大天王”之後,歌唱事業達到巔峰,接連推出的多張唱片,張張大賣。
還在紅磡體育場,開了20場演唱會,反響不錯,出場費每場100萬港幣,總收入2000萬港幣。
才讓劉天王這兩年沒有白幹。
在天幕電影公司虧損的一兩千萬港幣,用片酬堵上了缺口;日常開支,靠唱片分紅支撐;隻有演唱會出場費才能攢下來。
大哥成1993年,光是票房分紅,收入就高達3.4億港幣。
劉天王的片酬和唱片分紅加起來,收入才有大哥成的十分之一。
倒是他當初厚著臉皮投到龍輝基金裏的1000萬港幣,現在已經增值到了9000萬港幣。
這筆投資,成了劉天王過去兩年,最重要的收入!
原時空,劉天王沒有這筆投資收入,後來天幕電影公司倒閉,虧損四五千萬港幣,需要他繼續用片酬還債。
現在,劉天王有龍輝基金裏的收益兜底,在天幕電影公司上的創業,就能更放得開了。
不過,為了讓生活有所保障,劉天王也像大哥成那樣,把自己這兩年積攢的2000萬港幣,投入到龍輝基金裏。
龍輝基金現在,已經在趙方林的朋友圈裏傳開,除了大哥成、梅安蒂、劉天王、陳柏祥這樣加入比較早的股東。
哥哥張、陳丹尼、張天王、郭天王、陳普拉、星爺等人,也都把自己手裏的閑置資金,投了進來。
龍輝基金的資金池,已經達到35億港幣,在當下的港島,已經算是大型投資基金了。
1994年1月4日,港股恆生指數進一步創下曆史新高,達到了點!
趙方林清倉做多港股期貨,若是能晚幾天,還能再多賺幾個億。
趙方林上輩子,沒有接觸過股市、期貨,也不太了解港股恆生指數的曆史走勢。
不過,這一世,從成為亞視小股東,他就開始學習股市相關知識,現在已經具備金融操作能力。
去年投1億港幣資金到期貨市場,做多恆生指數,就是他自己的判斷。
從現在的結果看,他當時的判斷非常正確。
趙方林是在1990年1月1日,來到此方世界。
到1993年12月31日,滿打滿算,來此不過四年的時間。
短短四年,完成了從一文不名,到身家百億的轉變。
如果要從成為亞視小股東,涉足資本圈計算,趙方林的崛起用時,更是不到3年。
趙方林隻用了3年,就完成了港島新一屆十大富豪榜上,其他九大富豪用30年,才完成的財富積累。
這樣的財富積累速度,在港島會不會後有來者,暫不可知,但絕對前無古人。
雖然,相對於新一屆十大富豪榜的其他九大富豪,產業主要是房地產、運輸,趙方林的身家堆積,主要來自娛樂產業,看似根基虛浮。
但是,趙方林參加《大咖麵對麵》時,提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分別,普通人可能不懂不關心,但是有識之士,卻十分認可。
隨著大批內地優質紅籌股和h股,來港上市,小股民有了更多選擇,紛紛拋掉前景不太明朗的娛樂股。
與趙方林相關的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自然是拋售主力。
但是,港股裏娛樂股的股價,並沒有因為被散戶拋售而下跌,和持續上漲的大盤一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說明有人接盤。
當然,也與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的優秀業績表現,有非常大的關係。
時間很快進入到1994年。
飆漲的港股恆生指數,在1993年的12月10日,突破萬大關,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萬”級股市。
超越了自廣場協議簽訂之後,就一直在地位震蕩的倭國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範圍內,排名第一的金融市場。
12月24日,恆生指數又突破了點。
到1994年1月3日,繼續突破點。
其實,這幾年,不隻是港島股市一路狂飆上漲,全亞洲範圍的經濟發展速度,都超過了西方發達地區,呈現出經濟過熱的態勢。
趙方林在1993年初,tvb市值上漲到140億港幣的時候,出手了一部分龍輝基金持有的股票,套現離場,轉而投入到期貨市場,做多恆生指數。
恆生指數從1993年伊始的5437點,到年底收市,大漲到點,漲幅高達115%。
趙方林在期貨市場投入了1億港幣,加了5倍杠杆。
年底清萬倉,期貨戶頭裏的資金,已經達到了28億港幣!
這還是趙方林建倉比較謹慎,杠杆使用非常保守。
當初若是選擇10倍杠杆、50倍杠杆、100倍杠杆,掙得還會更多。
即便如此,在龍輝基金的股東大會上,大哥成、梅安蒂、劉天王、陳柏祥等股東,看到基金1993年度的收益率之後,依然驚掉了下巴。
大哥成在1993年,上映了3部電影,分別是《城市獵人》、《重案組》和《世界寶藏2》。
《城市獵人》和《重案組》,是原滋原味的港片,兩部影片在港島本土的票房,也有近6000萬港幣。
此外,靠著大哥成的國際聲望,這兩部影片,不僅在東南亞各地大賣,還順利進入到歐美市場。
雖然在北美隻是小範圍公映,票房表現一般,但是兩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加起來,也有5000多萬美刀。
這兩部影片,都是大哥成的威禾電影公司投資的,票房分成,加起來入賬將近1億港幣。
再加上《世界寶藏2》的全球票房分成,也有2.4億,大哥成在1993年,總收入高達3.4億港幣。
在港島娛樂圈,是獨一檔的存在!
但是,他當初投到龍輝基金裏的8000萬港幣,現在已經增值到11億港幣。
去年龍輝基金召開股東大會的時候,大哥成在龍輝基金裏的本金加收益,才不過4億港幣。
也就是說,單單1993年,大哥成就在龍輝基金裏,賺了7億港幣!
足足是他1993年票房分成的兩倍!
大哥成因為忙於自己的演藝事業,沒有參與梅安蒂的芳菲服飾,還有趙方林這邊的華星唱片,目前隻是在嘉禾電影裏麵,占了小部分股權。
芳菲服飾和華星唱片上市之後,大哥成明麵上的身家,就被梅安蒂、陳丹尼這樣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超越。
要說大哥成心裏不泛酸,是不可能的。
他冒著生命危險拍電影,港島觸頂了,去闖蕩好萊塢,好不容易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一部電影能賺一兩個億。
但是一迴頭,梅安蒂和陳丹尼,輕輕鬆鬆的,身家就有幾億、十幾億了!
早知道股市這麽好賺,那大哥成還拍什麽電影啊!
他也成立一家公司,到港股上市,身家躺著就能增值幾億、十幾億,豈不爽歪歪?
不過,看到龍輝基金的收益率,大哥成的內心,平衡了一些。
靠著龍輝基金裏的巨額盈利,大哥成的身家,現在也有十幾億港幣,不比梅安蒂、陳丹尼少多少。
而且,大哥成確定了,自己不是玩金融、玩資本的料。
任他想破腦袋,也不知道,不明白,怎麽把8000萬港幣本金,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增值到11億港幣!
他之前在港島電影圈打拚了十幾年,才積累了1億港幣資金,不好投資,隻能放在銀行賬戶裏吃少少的利息。
如果不是趙方林,他永遠也不可能接觸到真正的金融界、資本圈。
業術有專攻!
他還是老老實實去拍電影吧!
金融、資本,還是交給懂行的趙方林來操作。
大哥成在《世界寶藏1》的票房分紅陸續到賬之後,手裏又積累了一兩億港幣,這次全都拿出來,繼續投到龍輝基金裏。
當初拿8000萬港幣出來,成立龍輝基金,可以說,是大哥成這幾年,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劉天王這兩年有點流年不利。
劉天王出道很早,早在1981年,就進入娛樂圈,開始接拍影視劇,並很快成名,成為tvb的當紅小生,與梁超偉、苗僑偉、黃日樺、湯鎮業,合稱“無線五虎將”。
不過職業生涯早期,因為和tvb簽的是經理人合約,薪酬非常低,人氣雖然高,但是沒有賺到什麽錢。
後來還因為合約問題,與tvb鬧翻,被雪藏了一年。
直到80年代末,和tvb合約到期,把事業重心轉移到大銀幕,並且歌唱事業也逐漸有了起色,財務狀況才好轉起來。
和大哥成一樣,劉天王在金融圈、資本圈,也沒有什麽關係,自己也不懂投資。
所以,當得知大哥成、梅安蒂聯合出資,成立了龍輝基金,交給趙方林打理,劉天王便厚著臉皮,走梅安蒂的關係,投了1000萬港幣進來。
之後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想要大幹一場。
劉天王的天幕電影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業績還不錯,投拍的第一部影片《91神雕俠侶》,港島本土票房超過了2000萬港幣。
那部電影的成功,給了劉天王更多的信心,1992和1993年兩年,天幕電影公司又投拍了多部劉天王自己主演的影片,票房卻都沒有達到《91神雕俠侶》的高度。
兩年下來,天幕電影公司不僅沒有盈利,還虧損了一兩千萬。
要不是劉天王,這兩年幾乎全年無休,除了自家公司的電影,還接拍了不少外邊的影片,他現在拍一部電影的片酬,雖然沒有星爺、發哥高,但也有兩三百萬港幣。
另外,和張天王、黎天王、郭天王組成“四大天王”之後,歌唱事業達到巔峰,接連推出的多張唱片,張張大賣。
還在紅磡體育場,開了20場演唱會,反響不錯,出場費每場100萬港幣,總收入2000萬港幣。
才讓劉天王這兩年沒有白幹。
在天幕電影公司虧損的一兩千萬港幣,用片酬堵上了缺口;日常開支,靠唱片分紅支撐;隻有演唱會出場費才能攢下來。
大哥成1993年,光是票房分紅,收入就高達3.4億港幣。
劉天王的片酬和唱片分紅加起來,收入才有大哥成的十分之一。
倒是他當初厚著臉皮投到龍輝基金裏的1000萬港幣,現在已經增值到了9000萬港幣。
這筆投資,成了劉天王過去兩年,最重要的收入!
原時空,劉天王沒有這筆投資收入,後來天幕電影公司倒閉,虧損四五千萬港幣,需要他繼續用片酬還債。
現在,劉天王有龍輝基金裏的收益兜底,在天幕電影公司上的創業,就能更放得開了。
不過,為了讓生活有所保障,劉天王也像大哥成那樣,把自己這兩年積攢的2000萬港幣,投入到龍輝基金裏。
龍輝基金現在,已經在趙方林的朋友圈裏傳開,除了大哥成、梅安蒂、劉天王、陳柏祥這樣加入比較早的股東。
哥哥張、陳丹尼、張天王、郭天王、陳普拉、星爺等人,也都把自己手裏的閑置資金,投了進來。
龍輝基金的資金池,已經達到35億港幣,在當下的港島,已經算是大型投資基金了。
1994年1月4日,港股恆生指數進一步創下曆史新高,達到了點!
趙方林清倉做多港股期貨,若是能晚幾天,還能再多賺幾個億。
趙方林上輩子,沒有接觸過股市、期貨,也不太了解港股恆生指數的曆史走勢。
不過,這一世,從成為亞視小股東,他就開始學習股市相關知識,現在已經具備金融操作能力。
去年投1億港幣資金到期貨市場,做多恆生指數,就是他自己的判斷。
從現在的結果看,他當時的判斷非常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