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朱元啟還在聊著小時候兩人的趣事,相互打趣著,過了一會,見朱標與朱義總算吃完碗裏的飯菜,才停下來。


    王長梁幾人將碗筷收拾了一番,就留在了外麵,隨時等候著朱元璋與朱元啟的傳喚。


    隻不過兩人現在也無心理會他們,看著朱標與朱義,都是笑了。


    “怎麽樣?這飯菜如何?”


    朱元璋率先問向兩個小家夥,朱標與朱義聞言都是臉色一苦,紛紛搖搖頭。


    “爹,叔父,咱說實話,這飯菜,難以下咽,孩兒知道這是咱們嬌生慣養了,這一路走來,雖然之前都有吃過,但隨著越加遠離應天,飯菜也確實越來越差了些。”


    “爹,伯父,這飯菜確實難吃了些,也就像標哥說的,走得越遠,確實就飯菜來說,確實越發難吃。


    這段時間,我們也才知道,原來民間的生活,是這樣的,白天麵朝田地,一直忙碌著,不得空閑,或許到了晚上,才有那麽點時間吧。


    看著田地上烈日曬著的孩童,我心裏有些難受,說不上來為什麽,但就是有些堵。”


    聽著朱標與朱義的話,兩人都是笑了,笑得很是欣慰,這兩個小家夥雖然沒有吃過這些苦,起碼認知沒有出現偏差,沒有瞧不起,隻要思想沒有出錯,那就是好事,畢竟這兩個小家夥還小,還有的是時間來慢慢調教。


    朱元啟隨後便收起了笑意,緩緩出聲。


    “是啊,越是遠離應天,百姓的生活越加艱難,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出來這麽遠看看百姓的生活。


    你們要記住,越是偏遠的地方,因為權力的抵達,定然會有不同,應天附近好,是因為我們就在應天,所以必須得好。


    而遠的地方,如果我們不來,我們就永遠不會知道,我們不能指望會有人來說這些事,即便有人說了,但若是其他人不認同,當你們看見的,又確實是一片繁榮,你們會信那個人所說的嗎?


    你們也知道,以後你們長大了,大明早晚要交到你們手中,到時,你們也要記得,底下人說的,不得不信,但不可全信,想要真正知道民間的生活,就需要像現在這般,自己出來看。


    出行不能讓這些官員看見了,不然,到時你們看見的,就是他們想讓你們看見的。


    而隻有這樣見到的,才是最真實的,也是對接下來,該如何製定民生政策,才是最有利的。


    一路走來,你們都看見了,百姓其實很忙的,告訴你們一件事,若是五口之家,每一個人,需要耕地近五畝,這些地,若是偷懶,那麽第二年就會趕不上春種。


    而就是這樣,他們一年忙碌下來,在沒有災難的情況下,還得省著吃,才能夠堅持到第二年秋收。


    所以就如同你們看見的,所有人都在忙,因為不能停,停下就意味著,第二年,有可能要餓肚子。


    其實現在來說,比之前已經好了太多太多,大明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稅銀以及稅糧,來支持建設安置地,建設村莊,才有了如今。


    而且最初的前兩年,更是拿出了一半多的稅銀以及稅糧來做這些事,那時候每個人,都是勒緊褲腰帶在過日子,哪怕是現在,由於北地治理逐漸延伸,大明,依舊缺錢缺糧。


    但即便是這樣,也要堅持去做,你們知道為什麽嗎?”


    朱元啟停頓了一下,等兩個小家夥思考一會,才再次開口。


    “你們也都知道,我們當初是怎麽過來的,那個時候,大部分地區遭災,其實遭災也沒有什麽,苦一苦,其實也能挺過去。


    但是那時候的朝廷啊,不管不顧我們這些百姓的艱難,依然變著法的來收稅糧,肆意殺害我們這些他們眼中的‘南人’,即便是有賑災之糧,但都被那些人給貪汙了,幾乎沒有到過我們這些百姓的手中。


    後麵又遭瘟疫,許多人逃難,居無定所,成了流民,這也是為什麽到處都是義軍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大明建立了,我們若是不做這些,百姓們依舊吃不上飯,依舊餓著肚子,他們就會當初我們一樣,四處起義,要推翻大明。


    所以啊,哪怕大明再苦,我們也一直在做。


    你們要記住,朝廷若是想要安穩,必須先讓百姓過得安穩,百姓隻要有口吃的,不會被餓死,他們是不會去行那造反的事的。


    這也是即便他們很忙碌,風吹日曬,依舊有說有笑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這糧種下去了,就有了希望。


    隻要百姓安穩了,即便有想要為了自己的野心,要造反的,也很難成事,因為沒有百姓會跟隨他。


    若是他破壞了百姓安穩的日子,百姓反而會怨恨他,而不是去幫他。


    當然,你們需要注意的,需要學的,其實還有很多,現在,暫時就先教你們這些,我剛剛說的話,你們下去之後,都好生想一想。


    等迴應天之後,我們到時候可是要問你們感受的,要是沒有,後果你們自己想。


    你們要記住,民生的穩定,是朝廷穩定的基礎,民生若不穩,朝廷,也將不穩。”


    朱元啟說了很多,但說的,都是朱標與朱義目前經曆過的,親眼見過的事,其他的,還有很多很多,但朱元啟知道,這些都是慢慢來的,說得太多,反而會讓朱標與朱義混淆。


    而且這種經曆過的,他們才會記得深刻,才會印在心裏,長大之後,才會知道該怎麽去做。


    朱元璋在一旁看著,沒有出聲打擾朱元啟對朱標與朱義的教導,而朱元啟說的這些,也是說到了朱元璋心坎裏去了。


    他這麽為百姓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讓百姓安穩下來,因為他就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他深知,百姓若是依舊食不果腹,麵臨餓死之境,前元義軍四起的場景,還會在大明出現。


    尤其是朱元啟說過的一句話,朱元璋深深讚同。


    隻要大軍的軍權握在手中,不求百姓豐衣足食,隻要百姓一年勞作下來能夠糊口,那麽即便有人要反,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朱元璋深知一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在大明,誰若是不讓百姓好過,他朱元璋就不會讓那些人好過,在朱元璋看來,虐待百姓,就是在刨大明的根。


    而朱標與朱義聽後,越是徹底沉默了下來,沒有說話,他們在思考著,思考著朱元啟的這番話是什麽意思,他們盡管很聰明,盡管看的書不少,但這個時候,他們發現理解起朱元啟的這些話,還是很吃力。


    朱元啟雖然說得也不複雜,但無論是朱標還是朱義,眼下都還太小了些,他們感覺像抓住了重點,感覺又像沒有抓住,感覺理解了,卻又說不出來具體理解的是什麽。


    朱元璋看著兩個小家夥皺眉沉思的樣子,也是開口了。


    “標兒,義兒,這些話,並不是讓你們現在就有所深刻的了解,你們現在還小了些,不能理解,很正常。


    但你們要將這些話,記在心間,時不時的就去想一想,咱相信,隨著你們長大,知識越來越豐富,你們最終會理解這些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記住了,看書雖是為了學習,但不可隻學,不做,書上的要學,但自己下去,也要去做,隻有做了,你們才會知道其中的奧妙。


    你們未來是要接管這偌大的大明的,許多事,都要你們親身去體會,隻有這樣,咱們才會放心的將大明交到你們手中。


    記住了,有不能理解的話,就記下來,過後大一點了,再去看,每次看,咱相信你們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已經能理解的,那就記在心間,不要忘了,記住了,任何時候,即便將來你們是皇帝、明王,都要記住,咱們老朱家,是農戶出身,是一個老百姓,這是根,不能忘記了。”


    朱標與朱義更加不懂了,隻能懵懵懂懂的點點頭,隨後兩人相視一眼,紛紛去找到紙和筆,將剛剛這些,全部記下來。


    朱標與朱義也是不信邪了,現在不知道,他們就不信了,以後還能不知道嗎?


    其實無論是朱標還是朱義,心中都是要強的,而且性格上,周邊都是朱元璋與朱元啟的傳說,加上一直近身的影響,這兩人雖然性子麵上看著不同,其實已經逐漸像朱元璋與朱元啟性格的結合了,隻是在這基礎上,又有著自己的風格。


    比如朱標,看著他一副什麽都漫不經心的樣子,除了親近的人,以及宋濂,見誰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但真把當老實人,哪天被朱標整死了都不知道。


    而朱義呢,表麵看著人畜無害,一副傻傻的樣子,而且還很調皮,更多的時候像個潑皮一樣,但真把他當成什麽都不懂的人,同樣要吃大虧。


    朱元璋與朱元啟看著朱標與朱義在忙著,兩人也隨即起身,準備去外麵再逛一逛,畢竟他們也是要抓緊時間,差不多就得走了。


    王長梁等人見朱元璋與朱元啟出來,也是在前頭帶路,然而走了沒幾步,郭興臉色沉重,匆匆忙忙的向著朱元璋與朱元啟走來。


    尤其是朱元啟見著郭興這個樣子,就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了,不然,郭興不會這樣。


    郭興到來之後,對著王長梁等人揮了揮手,待王長梁幾人下去之後,郭興身後也有幾人,手持武器跟著王長梁等人過去。


    而其餘人更是站到周邊,左手拿著火銃,右手握著腰間的刀柄,警惕的看著四周,在遠方,也開始不斷有人在巡邏,而且還是手持火繩槍。


    朱元璋與朱元啟見到這一幕,也知道必然是有大事發生了,不然郭興不會這樣,而馮國勝同樣也開始滿是警惕,與郭興對視一眼,便是去到外邊。


    外麵的馬車上,可是還有著秦殷在,這裏有了郭興,他就得出去,負責外麵的布防。


    “說吧,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朱元啟沉聲問向郭興,能讓郭興這麽慎重,究竟是發生了什麽。


    郭興當即開始緩緩說來。


    “稟皇上,明王,剛剛在外麵有一人騎馬摔倒,底下的人不敢確認,我特意過去看了,那是一名村衛。


    這村衛名叫趙六七,原先是軍中百戶,在集寧大戰中傷退下來,後麵在應天府為衙役,負責治安巡邏。


    而現在出現在這裏,身上滿是血腥味,並且還有已經幹涸的血跡,身上多處刀傷,並且幾日沒有補充水與糧食。


    他醒過來之後,說到這裏,最後又說了一句:建寧府有問題,或許已經背叛皇上,背叛大明,就昏了過去。


    末將已經讓隨行的禦醫開始救治了,或許等一會就會蘇醒過來。”


    朱元璋與朱元啟聽後,紛紛眉頭緊皺,應天府的人,竟然到了這裏,而且還是從建寧府而來,並且與人發生血戰,建寧府甚至背叛了大明?


    這些事串聯在一起,即便是朱元璋與朱元啟,都搞不懂這是什麽意思,但隻知道一點,那就是這事絕對不會小。


    而且疑點也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目的地,就是在建寧府的,如今卻又是建寧府的消息。


    “走,帶咱們過去!”


    想不通,朱元璋與朱元啟也沒準備再想,等那人醒來,好生問問就是了。


    朱元璋與朱元啟到後,看著昏迷的趙六七,都是心中皺眉,實在是趙六七這個樣子,太慘了些。


    另一邊的秦殷發現朱元璋與朱元啟過來,準備下車,郭興當即跑了過去,很快秦殷又退迴到馬車裏麵。


    “他還有多久才會醒來?”


    朱元璋問向這禦醫,這禦醫隨即迴應。


    “稟皇上,一炷香左右,就能蘇醒過來。”


    朱元璋與朱元啟等了一炷香不到,趙六七就悠悠醒來,而郭興見趙六七醒來,當即開口。


    “這是皇上與明王,有什麽事,可盡管說來,不得隱瞞。”


    趙六七順著看了過去,眼眶當即紅了起來,在護衛的攙扶下起來,來到朱元璋與朱元啟身前。


    “皇上,明王,建寧府村衛背叛了大明,背叛了皇上,背叛了明王啊。”


    朱元璋與朱元啟同時臉色一沉,眼露殺意的看向趙六七,而隨著趙六七將他們一行人的遭遇說來,朱元璋與朱元啟的憤怒與殺意,不斷的暴漲了,很快就來到了頂點。


    “劉林,把朕的腰牌帶去,立即迴應天,去找湯和,讓他立即帶兵十萬,全速趕來,五日之內若是不到,他這個國公,就不要做了!


    再通知張樺、毛驤,讓他們帶著錦衣衛,立馬趕來!


    再去找俞通海,讓他水師率領水師,給朕堵住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以及漳州府,許進不許出,強闖者,殺!


    還有,將那周霖山,一起帶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兄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在時節逢上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在時節逢上君並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