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皇宮內,妥懽帖睦爾緊急召見群臣,商議大都該如何守。
妥懽帖睦爾此時極為慌亂,他在收到南門的緊急求援時就已經有所慌亂,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才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啊,城頭就被明軍占據了。
然而不等他憤怒與慌亂,讓更為心悸與絕望的消息在一炷香的時間內,相繼傳來。
所有城頭盡皆失守,全部被明軍占據,這一刻,妥懽帖睦爾徹底慌神了。
懷中的美人不香了,手中的彎刀握不住了,身上的盔甲是一點穿的欲望都沒有了。
餘下大臣聽聞妥懽帖睦爾所說,紛紛大驚失色,如此高大堅固的城牆,才交戰三個時辰不到,城頭就失守了?
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從以往大戰情報來看,他們知道明軍兇猛,但不曾想過,明軍會這麽兇猛。
“你們都給朕想辦法啊!不然明軍進城,我們所有人,都要死!”
妥懽帖睦爾在上方憤怒的咆哮著,他此時無比希望,這些他眼中的大臣,能夠想出一個法子,抵擋住明軍的進攻。
這時的妥懽帖睦爾仍然天真的以為,隻要他能夠拖住,他的大軍能夠守住,等到明軍糧草耗盡,他就會得救,他就能返迴草原了。
下麵的眾人好不容易消化這個震驚的消息,看著上方無能狂怒的妥懽帖睦爾,有的人心中譏笑,有的人完全就沒有去在意他說了什麽,小部分則是心中失望。
失望的那小部分人,前麵看著妥懽帖睦爾,以為他改變了,然而才過去多久,依舊還是這副模樣,明軍兵臨城下了,他還有心情流連於後宮之間,讓這小部分人,很是失望與憤怒。
一部分已經在想著朱元啟的條件,如今,可正是一個機會。
想通這些,這些人當即勸說妥懽帖睦爾投降大明,投降之後,必然能保住性命。
而懂妥懽帖睦爾人,則是說著即便投降大明,依舊可以生活在富麗堂皇的宮中,不僅衣食不缺,大明皇帝甚至還會給他安排美人。
然而這些人話音落下,則是遭到另一小部分反對,他們盡管心中對妥懽帖睦爾很是失望,但依舊勸說著妥懽帖睦爾不要放棄,繼續抵抗明軍。
並說著,前城頭丟了還有後城頭,整個城門都丟了,還有皇宮,還有皇宮高牆,可以繼續抵擋明軍。
妥懽帖睦爾聽著兩邊的話,心中更傾向於繼續抵擋明軍,他知道一點,投降明軍之後雖然也能享受,但那是沒有自由,沒有權力的。
然而暗地裏已經決定好降明的人,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是擊碎了妥懽帖睦爾不切實際的幻想。
那就是明軍既然能有三個時辰不到拿下前城頭,後麵又能堅持多久?而且城門一旦失守,明軍進入城內,明軍那能發出巨響的武器,又該如何應對?
憑借著皇宮這還沒有外麵高大的城牆,又能守多久?
尤其是說出明軍北上的主力目的,就是為了誅元而來,若是頑抗到底,明軍甚至會不在乎他元皇帝的身份。
這些話衝擊著妥懽帖睦爾的腦海,他覺得他的大軍,似乎連一天都撐不過去,到時明軍進來,會不會將他亂刀砍死?
想到那個畫麵,妥懽帖睦爾的身子就是一顫。
而堅持讓妥懽帖睦爾堅守的那些人,一時也呐呐無言,這些事,都是事實,他們想反駁,也沒有跟腳給他們來反駁。
就在妥懽帖睦爾膽顫心驚,遲遲下不定決心之時,聽到明軍停下進攻的消息,頓時一喜。
然而那些暗中聯係錦衣衛的人,心中則是不斷思考著什麽,反應快的人已經開始勸說妥懽帖睦爾這是明軍要準備最終的決戰了。
妥懽帖睦爾臉上的喜色瞬間一滯,又是沉默許久,最終是留下了一句明日再議,便是離開了大殿。
一眾元臣當即也是紛紛迴去,而剛剛勸說妥懽帖睦爾投降大明的這些人,相互對視一眼,笑了笑,也跟著迴去了,剛才在殿上,他們似乎彼此確定了盟友一般。
大都城外,朱元啟已經是返迴營帳之內,劉基跟在身旁。
“明王,如今元廷真切感受到了我大明軍威,在下認為可以開始了。”
朱元啟也是點點頭,當即叫來張樺。
“張樺,你馬上告知城內錦衣衛,讓他們接觸元廷的人,並告訴接觸的錦衣衛,就說我們已經知道他們掩藏錢財的地方,這是最後一次聯係,希望他們拿出誠意。
若是仍舊不給出誠意,待城破之日,就是他們喪命之時!
同時,元軍中的人也不要漏了,一起去聯係,最好讓確定投降的元廷大臣去跟領軍的元將接觸。
讓他們務必要讓妥懽帖睦爾或是愛猷識理答臘投降,最好是妥懽帖睦爾,若是做不到,城破之後,同樣誅其九族。
至於他們的那些錢財,反正我們也知道地方,到時候直接抄了就是。
這次,直接與他們明說,不用掩藏什麽,並且可以告訴他們,七日後,將發起進攻,若是負隅抵抗,不破皇城,不誅滅他們,我們決不收兵!”
經過這麽久的時間,裏麵的人朱元啟基本已經了解,他做了這麽多,一步步的讓那些人感到恐懼,為的就是現在。
本身這些人就已經有了意向,之前不過是有著城牆的保護,心中始終還有著那麽一絲絲幻想,今天,朱元啟就是擊碎他們的幻想。
至於這些到了最後哪怕沒有成功,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麽損失,大不了那些地方,一步一步打過去就是了。
但如今做了這麽多的情況下,朱元啟也希望這件事能夠成功,不然他整個人都會不通透。
張樺下去之後,劉基隨即出聲。
“明王,在下認為,裏麵許多人,都會降我大明的,至於他們會不會與元廷共存亡,在下看來,絕無可能。
而且那妥懽帖睦爾,降我大明也是非常有可能的,畢竟他素來不理朝政,流連於後宮之間,降我大明,不過是換個地方繼續享受罷了。”
劉基說完,朱元啟卻是一聲冷哼,撇了劉基一眼。
“他妥懽帖睦爾若是降明,他後宮之中,可以讓他繼續享樂,但若是再給他找美人?哼,誰要是敢提,本王就剁了他!”
這妥懽帖睦爾若不是有用處,朱元啟破城之後就想宰了他,還要再給他找美人?簡直是異想天開,想屁吃!
劉基聽著朱元啟這狠厲的話語,也是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這妥懽帖睦爾本來就是要用來祭天的,因為還有作用要留著,不給他上刑就已經是仁慈了,他還想著給這人整待遇,劉基也覺得不合適。
剛才所說,不過是按儒家的方式來對待妥懽帖睦爾罷了,但他自己,雖是儒生,也不是迂腐的儒生。
“明王教訓得是,基,記下了。”
朱元啟也懶得理這劉基,繼續忙著自己的事了,劉基也不惱,也去做著手頭上的事。
大都內的一眾大臣,在迴到家中之後,反應出奇的統一,似乎是事先都商量好了的一般,紛紛聯係錦衣衛。
他們每每看到錦衣衛的人,心中都仍有心悸,大明的人,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埋了這麽多人,這仗還怎麽打?
尤其是那些之前就給他們送過錢財的,心中更是一陣忐忑,然而到了這時,之前的種種,都已經不重要了。
錦衣衛去到這些元臣家中,絲毫沒有客氣,直接坐在了主位上麵,這些人也不敢說什麽。
然而當錦衣衛將條件說出來之後,大部分都很是愁眉,甚至有些憤怒,然而說出後果之後,全部沉默了下來。
隻有少部分人,在知道條件之後,就已經想著該如何行動了。
隻是想到將錢財盡數上交,這些人都心中都滿是心痛,那些家財,他們可是用了不少時間,才有這麽多的。
有的人還想跟錦衣衛再商量商量,然而錦衣衛的人直接起身,一點談的興趣都沒有,這些元臣也隻有應下。
對於大明知道他們掩藏錢財的地方,他們都沒有懷疑,自從接觸到這些錦衣衛,他們也是明白了這些人的神出鬼沒,而且什麽人都有。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敢抱著那僥幸的心理,畢竟該做的都準備要做了,到時候因為這些,導致全族人丟了性命,他們是真的會後悔。
然而這其中也有極個別的人,雖然嘴上滿口答應,但他們心中還是決定要留下一些錢財,畢竟這錢財,就是這些人的命根子。
至於全族人的性命?哪有錢財重要,而自己的小命,在這些極個別的人看來,錢財都沒有了,活著也沒有了意義。
當這些人很快確定下來之後,紛紛去聯係心中有數的人,隨後又開始去找領兵的武將。
這些武將,比這些大臣更清楚明軍的可怕,因為他們才是跟明軍真正交戰的人,大部分早已是沒有了抵抗的心思,隻是聯係不上明軍,貿然聯係,說不定小命還會提前結束,如今這些大臣前來說明了來意,這大部分武將,紛紛表示同意。
他們想得就沒有這些文臣多了,在他們看來,投降大明,過後繼續為大明征戰就是,而且這麽強悍的大明,以後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
也不怪這些人這麽想,本身他們許多都是臨時提上來的,元廷的重要大將,如今幾乎都被朱元啟給幹掉了,還有極小部分,也是老早就被劉福通給宰了。
如今留下的,都是小蝦米幾支,他們對於內部的爭權奪利,也沒有知曉的資格,更沒有那個腦子去思考這些。
這些元臣暗中接連奔波,兩日時間已是聯合了不少人,當軍中的許多大將都已經與他們表明心跡後,便是將那小部分不願投降的將領,直接暗中殺了。
而另外堅持抵抗的那部分人,也被這些人的大軍所控製,一時間,整個大都,似乎都被這些人所控製了一般。
第四日,距離明軍發起進攻隻有三日不到了,這些人聚在一起,商議著是否進宮,前去說服妥懽帖睦爾降明,同時大明所關注的愛猷識理答臘,他們同樣準備去一同勸說投降大明。
當這些人全部來到宮內,找到妥懽帖睦爾時,這妥懽帖睦爾正在與他的妃子戲水,皇後完者忽都正在一旁觀看。
這位奇皇後完者忽都可以說是一個不甘於平凡,心計不少的女人,而這個奇,也正是表明她的不簡單,出身高麗,以貢女身份進入到宮內,成為皇後,雖然現在隻是第二皇後,但曆史上可是被冊封為正宮皇後。
又一手發動元廷內戰,在後麵又因為私仇,又暗中一手發動對高麗的征伐之戰,隻是可惜她兒子愛猷識理答臘失敗了,雖然這些事眼下還沒有發生,但曆史上可是已經充分說明了。
這樣的一個女子,可是一點都不簡單,即便是嬛嬛來了,都敢說輕易言勝的人。
妥懽帖睦爾看著到來,滿是不解的從水池當中而出,而一旁的完者忽都,心中卻是有了一些想法,眼中更是沒有了光芒,顯得很是黯淡。
隨著這些人的述說,當妥懽帖睦爾知道這些人的來意之後,頓時怒了,手指顫抖著指著這些人,想要叫外麵禁軍進來護駕,卻是沒有任何迴應。
到了這個時候,妥懽帖睦爾再蠢也知道,宮內宮外,都被這些人給控製了,不然,這些人怎麽敢這麽明目張膽的來逼迫他這個皇帝。
妥懽帖睦爾滿心悲切,罵了許久,也隻得無奈接受眼前的事實,妥懽帖睦爾的妥協,讓這些人頓時一喜。
而另一邊的完者忽都,卻是走到水池邊,忽然放聲大笑,這笑聲,卻是充滿了諷刺。
隻見完者忽都從袖間拿出一把小彎刀,準備割破自己的自盡時,被一將領發現,極速奪了下來。
完者忽都見沒有成功,也沒有哭泣,當即轉身就走了。
這些人都沒有阻攔,畢竟在他們眼中,最重要的還是妥懽帖睦爾,至於救下的完者忽都,他們並不關心。
在妥懽帖睦爾同意投降之後,這些人當即聯係錦衣衛,表明此意,錦衣衛知道後,當即就向朱元啟送去書信。
朱元啟在營帳內收到錦衣衛傳來的書信後,當即大笑了起來,一旁的劉基也很是高興。
當朱元啟叫來眾將告知此事時,絕大部分人,雖然高興,卻也滿是遺憾。
在他們眼中,這潑天大功,就這樣沒了,防了這些兄弟夥這麽久,結果誰都沒有撈到。
隨後,朱元啟便給錦衣衛傳信,讓元廷,元帝妥懽帖睦爾,明日開城投降!
妥懽帖睦爾此時極為慌亂,他在收到南門的緊急求援時就已經有所慌亂,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才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啊,城頭就被明軍占據了。
然而不等他憤怒與慌亂,讓更為心悸與絕望的消息在一炷香的時間內,相繼傳來。
所有城頭盡皆失守,全部被明軍占據,這一刻,妥懽帖睦爾徹底慌神了。
懷中的美人不香了,手中的彎刀握不住了,身上的盔甲是一點穿的欲望都沒有了。
餘下大臣聽聞妥懽帖睦爾所說,紛紛大驚失色,如此高大堅固的城牆,才交戰三個時辰不到,城頭就失守了?
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從以往大戰情報來看,他們知道明軍兇猛,但不曾想過,明軍會這麽兇猛。
“你們都給朕想辦法啊!不然明軍進城,我們所有人,都要死!”
妥懽帖睦爾在上方憤怒的咆哮著,他此時無比希望,這些他眼中的大臣,能夠想出一個法子,抵擋住明軍的進攻。
這時的妥懽帖睦爾仍然天真的以為,隻要他能夠拖住,他的大軍能夠守住,等到明軍糧草耗盡,他就會得救,他就能返迴草原了。
下麵的眾人好不容易消化這個震驚的消息,看著上方無能狂怒的妥懽帖睦爾,有的人心中譏笑,有的人完全就沒有去在意他說了什麽,小部分則是心中失望。
失望的那小部分人,前麵看著妥懽帖睦爾,以為他改變了,然而才過去多久,依舊還是這副模樣,明軍兵臨城下了,他還有心情流連於後宮之間,讓這小部分人,很是失望與憤怒。
一部分已經在想著朱元啟的條件,如今,可正是一個機會。
想通這些,這些人當即勸說妥懽帖睦爾投降大明,投降之後,必然能保住性命。
而懂妥懽帖睦爾人,則是說著即便投降大明,依舊可以生活在富麗堂皇的宮中,不僅衣食不缺,大明皇帝甚至還會給他安排美人。
然而這些人話音落下,則是遭到另一小部分反對,他們盡管心中對妥懽帖睦爾很是失望,但依舊勸說著妥懽帖睦爾不要放棄,繼續抵抗明軍。
並說著,前城頭丟了還有後城頭,整個城門都丟了,還有皇宮,還有皇宮高牆,可以繼續抵擋明軍。
妥懽帖睦爾聽著兩邊的話,心中更傾向於繼續抵擋明軍,他知道一點,投降明軍之後雖然也能享受,但那是沒有自由,沒有權力的。
然而暗地裏已經決定好降明的人,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是擊碎了妥懽帖睦爾不切實際的幻想。
那就是明軍既然能有三個時辰不到拿下前城頭,後麵又能堅持多久?而且城門一旦失守,明軍進入城內,明軍那能發出巨響的武器,又該如何應對?
憑借著皇宮這還沒有外麵高大的城牆,又能守多久?
尤其是說出明軍北上的主力目的,就是為了誅元而來,若是頑抗到底,明軍甚至會不在乎他元皇帝的身份。
這些話衝擊著妥懽帖睦爾的腦海,他覺得他的大軍,似乎連一天都撐不過去,到時明軍進來,會不會將他亂刀砍死?
想到那個畫麵,妥懽帖睦爾的身子就是一顫。
而堅持讓妥懽帖睦爾堅守的那些人,一時也呐呐無言,這些事,都是事實,他們想反駁,也沒有跟腳給他們來反駁。
就在妥懽帖睦爾膽顫心驚,遲遲下不定決心之時,聽到明軍停下進攻的消息,頓時一喜。
然而那些暗中聯係錦衣衛的人,心中則是不斷思考著什麽,反應快的人已經開始勸說妥懽帖睦爾這是明軍要準備最終的決戰了。
妥懽帖睦爾臉上的喜色瞬間一滯,又是沉默許久,最終是留下了一句明日再議,便是離開了大殿。
一眾元臣當即也是紛紛迴去,而剛剛勸說妥懽帖睦爾投降大明的這些人,相互對視一眼,笑了笑,也跟著迴去了,剛才在殿上,他們似乎彼此確定了盟友一般。
大都城外,朱元啟已經是返迴營帳之內,劉基跟在身旁。
“明王,如今元廷真切感受到了我大明軍威,在下認為可以開始了。”
朱元啟也是點點頭,當即叫來張樺。
“張樺,你馬上告知城內錦衣衛,讓他們接觸元廷的人,並告訴接觸的錦衣衛,就說我們已經知道他們掩藏錢財的地方,這是最後一次聯係,希望他們拿出誠意。
若是仍舊不給出誠意,待城破之日,就是他們喪命之時!
同時,元軍中的人也不要漏了,一起去聯係,最好讓確定投降的元廷大臣去跟領軍的元將接觸。
讓他們務必要讓妥懽帖睦爾或是愛猷識理答臘投降,最好是妥懽帖睦爾,若是做不到,城破之後,同樣誅其九族。
至於他們的那些錢財,反正我們也知道地方,到時候直接抄了就是。
這次,直接與他們明說,不用掩藏什麽,並且可以告訴他們,七日後,將發起進攻,若是負隅抵抗,不破皇城,不誅滅他們,我們決不收兵!”
經過這麽久的時間,裏麵的人朱元啟基本已經了解,他做了這麽多,一步步的讓那些人感到恐懼,為的就是現在。
本身這些人就已經有了意向,之前不過是有著城牆的保護,心中始終還有著那麽一絲絲幻想,今天,朱元啟就是擊碎他們的幻想。
至於這些到了最後哪怕沒有成功,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麽損失,大不了那些地方,一步一步打過去就是了。
但如今做了這麽多的情況下,朱元啟也希望這件事能夠成功,不然他整個人都會不通透。
張樺下去之後,劉基隨即出聲。
“明王,在下認為,裏麵許多人,都會降我大明的,至於他們會不會與元廷共存亡,在下看來,絕無可能。
而且那妥懽帖睦爾,降我大明也是非常有可能的,畢竟他素來不理朝政,流連於後宮之間,降我大明,不過是換個地方繼續享受罷了。”
劉基說完,朱元啟卻是一聲冷哼,撇了劉基一眼。
“他妥懽帖睦爾若是降明,他後宮之中,可以讓他繼續享樂,但若是再給他找美人?哼,誰要是敢提,本王就剁了他!”
這妥懽帖睦爾若不是有用處,朱元啟破城之後就想宰了他,還要再給他找美人?簡直是異想天開,想屁吃!
劉基聽著朱元啟這狠厲的話語,也是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這妥懽帖睦爾本來就是要用來祭天的,因為還有作用要留著,不給他上刑就已經是仁慈了,他還想著給這人整待遇,劉基也覺得不合適。
剛才所說,不過是按儒家的方式來對待妥懽帖睦爾罷了,但他自己,雖是儒生,也不是迂腐的儒生。
“明王教訓得是,基,記下了。”
朱元啟也懶得理這劉基,繼續忙著自己的事了,劉基也不惱,也去做著手頭上的事。
大都內的一眾大臣,在迴到家中之後,反應出奇的統一,似乎是事先都商量好了的一般,紛紛聯係錦衣衛。
他們每每看到錦衣衛的人,心中都仍有心悸,大明的人,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埋了這麽多人,這仗還怎麽打?
尤其是那些之前就給他們送過錢財的,心中更是一陣忐忑,然而到了這時,之前的種種,都已經不重要了。
錦衣衛去到這些元臣家中,絲毫沒有客氣,直接坐在了主位上麵,這些人也不敢說什麽。
然而當錦衣衛將條件說出來之後,大部分都很是愁眉,甚至有些憤怒,然而說出後果之後,全部沉默了下來。
隻有少部分人,在知道條件之後,就已經想著該如何行動了。
隻是想到將錢財盡數上交,這些人都心中都滿是心痛,那些家財,他們可是用了不少時間,才有這麽多的。
有的人還想跟錦衣衛再商量商量,然而錦衣衛的人直接起身,一點談的興趣都沒有,這些元臣也隻有應下。
對於大明知道他們掩藏錢財的地方,他們都沒有懷疑,自從接觸到這些錦衣衛,他們也是明白了這些人的神出鬼沒,而且什麽人都有。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敢抱著那僥幸的心理,畢竟該做的都準備要做了,到時候因為這些,導致全族人丟了性命,他們是真的會後悔。
然而這其中也有極個別的人,雖然嘴上滿口答應,但他們心中還是決定要留下一些錢財,畢竟這錢財,就是這些人的命根子。
至於全族人的性命?哪有錢財重要,而自己的小命,在這些極個別的人看來,錢財都沒有了,活著也沒有了意義。
當這些人很快確定下來之後,紛紛去聯係心中有數的人,隨後又開始去找領兵的武將。
這些武將,比這些大臣更清楚明軍的可怕,因為他們才是跟明軍真正交戰的人,大部分早已是沒有了抵抗的心思,隻是聯係不上明軍,貿然聯係,說不定小命還會提前結束,如今這些大臣前來說明了來意,這大部分武將,紛紛表示同意。
他們想得就沒有這些文臣多了,在他們看來,投降大明,過後繼續為大明征戰就是,而且這麽強悍的大明,以後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
也不怪這些人這麽想,本身他們許多都是臨時提上來的,元廷的重要大將,如今幾乎都被朱元啟給幹掉了,還有極小部分,也是老早就被劉福通給宰了。
如今留下的,都是小蝦米幾支,他們對於內部的爭權奪利,也沒有知曉的資格,更沒有那個腦子去思考這些。
這些元臣暗中接連奔波,兩日時間已是聯合了不少人,當軍中的許多大將都已經與他們表明心跡後,便是將那小部分不願投降的將領,直接暗中殺了。
而另外堅持抵抗的那部分人,也被這些人的大軍所控製,一時間,整個大都,似乎都被這些人所控製了一般。
第四日,距離明軍發起進攻隻有三日不到了,這些人聚在一起,商議著是否進宮,前去說服妥懽帖睦爾降明,同時大明所關注的愛猷識理答臘,他們同樣準備去一同勸說投降大明。
當這些人全部來到宮內,找到妥懽帖睦爾時,這妥懽帖睦爾正在與他的妃子戲水,皇後完者忽都正在一旁觀看。
這位奇皇後完者忽都可以說是一個不甘於平凡,心計不少的女人,而這個奇,也正是表明她的不簡單,出身高麗,以貢女身份進入到宮內,成為皇後,雖然現在隻是第二皇後,但曆史上可是被冊封為正宮皇後。
又一手發動元廷內戰,在後麵又因為私仇,又暗中一手發動對高麗的征伐之戰,隻是可惜她兒子愛猷識理答臘失敗了,雖然這些事眼下還沒有發生,但曆史上可是已經充分說明了。
這樣的一個女子,可是一點都不簡單,即便是嬛嬛來了,都敢說輕易言勝的人。
妥懽帖睦爾看著到來,滿是不解的從水池當中而出,而一旁的完者忽都,心中卻是有了一些想法,眼中更是沒有了光芒,顯得很是黯淡。
隨著這些人的述說,當妥懽帖睦爾知道這些人的來意之後,頓時怒了,手指顫抖著指著這些人,想要叫外麵禁軍進來護駕,卻是沒有任何迴應。
到了這個時候,妥懽帖睦爾再蠢也知道,宮內宮外,都被這些人給控製了,不然,這些人怎麽敢這麽明目張膽的來逼迫他這個皇帝。
妥懽帖睦爾滿心悲切,罵了許久,也隻得無奈接受眼前的事實,妥懽帖睦爾的妥協,讓這些人頓時一喜。
而另一邊的完者忽都,卻是走到水池邊,忽然放聲大笑,這笑聲,卻是充滿了諷刺。
隻見完者忽都從袖間拿出一把小彎刀,準備割破自己的自盡時,被一將領發現,極速奪了下來。
完者忽都見沒有成功,也沒有哭泣,當即轉身就走了。
這些人都沒有阻攔,畢竟在他們眼中,最重要的還是妥懽帖睦爾,至於救下的完者忽都,他們並不關心。
在妥懽帖睦爾同意投降之後,這些人當即聯係錦衣衛,表明此意,錦衣衛知道後,當即就向朱元啟送去書信。
朱元啟在營帳內收到錦衣衛傳來的書信後,當即大笑了起來,一旁的劉基也很是高興。
當朱元啟叫來眾將告知此事時,絕大部分人,雖然高興,卻也滿是遺憾。
在他們眼中,這潑天大功,就這樣沒了,防了這些兄弟夥這麽久,結果誰都沒有撈到。
隨後,朱元啟便給錦衣衛傳信,讓元廷,元帝妥懽帖睦爾,明日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