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朱元啟行軍一個月,終是抵達應天,此時的天氣已是越發寒冷,已經能明顯的感覺到了寒意。
而在城門外,馬秀英、郭寧蓮帶著一歲半近兩歲的朱標與朱義一同等候著,一旁的是朱英,再一旁的便是藍玉。
而李善長等人在馬秀英與郭寧蓮的另一側,略微落後半步。
在道路兩側,以及城內的道路兩側,早已是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李善長本想將這些百姓驅趕,卻是被馬秀英製止。
在朱元璋取得大勝的消息傳遍應天時,所有人都沸騰了,底下的百姓也是在為朱元璋高興,有的小商戶與酒樓,為了慶祝朱元璋得勝,甚至免費供應。
朱元璋能這麽得人心,離不開最初的安置,也離不開後續政策對百姓的友好。
在朱元璋與朱元啟率軍返迴之際,絕大部分都是走出家門,頂著寒意,不斷的哈著熱氣搓著雙手,出來迎接兄弟兩人的迴歸。
這些百姓相互說著話,聊著特意放出來的戰事消息,討論著他們吳王的大軍是如何的勇猛,感慨著他們吳王與淮王的仁善,眼光又時不時瞄向外麵。
而在兩側的軍士,個個都神態飽滿,那驕傲以及自豪,似乎都快要從他們的臉上溢了出來,隻是他們的職責讓他們不得不嚴陣以待。
百姓與大軍這般融和的景象,讓馬秀英與李善長等人心中很是滿意,尤其是李善長,感觸最深,他心知要做到這個樣子,其中的過程是多麽的不容易,幸運的是,他們做到了。
沒一會,朱元璋與朱元啟便是迎麵走來,跟在他們身後的也隻有兩人的親軍,其餘大軍已是去往大營。
朱元璋與朱元啟看見城門外迎接他們的馬秀英與郭寧蓮,以及朱標與朱義,再也忍不住,便是策馬而來。
時隔近半年再次相見,心中的那份情,仿佛隨時要傾瀉出來一般,但礙於場合,幾人隻能忍住。
相互訴訟幾句,便是看向周邊的百姓,這一幕,讓朱元璋與朱元啟心底都無比自豪,以往,百姓見了官,哪個不怕?更別說兵了,那是能隔多遠就隔多遠,哪會像現在一般。
兄弟兩人足足用了半個時辰,最後因為天氣實在有些冷,便是眾人歸家,自己也是迴到王宮當中。
迴到家中,朱元啟看著已經能站立起來的朱義,整個人都很是興奮,而朱義也是沒有害怕朱元啟,一大一小兩人玩鬧了一會,就有奶娘上來將朱義帶下去休息了。
當剩下他們兩人後,朱元啟便是再也忍不住,原地化身餓狼,兩人直接大戰起來,這一戰,持續了不知多少時間,當朱元啟醒來之時,已是清晨。
這時郭寧蓮從房門外走了進來。
“飯菜都做好了,想必你肯定餓了,快起來吃吧。”
朱元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樣的日子,是多麽的充實與美好啊。
“蓮兒,辛苦你了,以後這些事啊,交給下麵的人去做就好了,若事必躬身,便太過操勞,我心中不忍。”
朱元啟握著郭寧蓮的小手,隨後又將她攬在懷中,郭寧蓮聽得甜蜜,卻是沒有答應。
“我不累的,我更加希望,能夠每日如此。”
郭寧蓮這話,朱元啟不敢輕易去接,郭寧蓮的心意,他無比明白,正因為如此,他心中才會對郭寧蓮越發愧疚。
兩人溫存一會,朱元啟便起身,吃了滿滿一桌後,總算是吃飽了才停下筷子,郭寧蓮看著將桌上飯菜吃得一點不剩的朱元啟,也是露出笑意。
難得迴來休息的朱元啟,本想出去走一走,但感受著外麵吹來的冷風,又果斷的縮迴房內,直接躺在床榻之上,看這樣子,是一點都不想動了。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朱元啟這會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動,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抗拒,但躺了一會也不得不起身,如今剛迴應天,許多事還在等著他去處理。
“哎,我果然是一個天生的勞碌命啊,上輩子是這樣,這輩子都已經是一個王爺了,還是逃脫不了,好想擺爛。”
碎碎念的朱元啟,準備了一番,便是直奔奉天殿去找朱元璋了。
到了奉天殿,看見正在處理著奏章的朱元璋,再次感歎,這朱元璋簡直就是一個勞模,這個人似乎是不知道累一樣,剛剛他就已經知道了,昨天迴來之後就叫上李善長他們一直在討論事情,直到深夜,才放他們歸家。
就這個敬業的態度,朱元啟覺得自己是學不會了,同時心中更是敬佩朱元璋,這些事,又多又繁雜,能靜下心去一一處理,日複一日的,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在那杵著想什麽呢?還不趕緊過來,快來給咱一起處理,這事實在太多了。”
朱元璋的聲音將朱元啟的思緒拉迴,當走近後看見那幾大摞的奏章,朱元啟直接頭大,當即準備閃人。
然而當他的腳剛跨出一步,就被沒有抬頭的朱元璋給叫住了。
“你要是敢走,咱今晚就當著弟妹的麵抽你。”
朱元璋一句話,就使朱元啟腳步一頓,雖然他即便走了朱元璋也不會這樣去做,但朱元啟還是老老實實的收迴了腳步。
朱元啟來到朱元璋旁邊,一屁股坐了下去,可以說是一點姿態都沒有。
“哥,有什麽事你直接說就是了,看這些個玩意,我實在看不來,也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屁大點事,明明一兩句話就說清楚的,非得寫這麽長篇大論,這是在顯擺他們的功底還是在顯擺他們讀書多啊?
哥,我跟你說,你就不應該這麽慣著他們,以後像這種廢話連篇的,就應該直接處理,批評教育,直接簡單明了的說出事情不就好了?現在這樣,簡直就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嘛。”
朱元啟拿著一本奏章,說了一會,又丟了迴去,這嫌棄的樣子,是一點都沒有掩藏。
朱元啟話音落下,朱元璋還沒迴,李善長的聲音就從偏殿傳來。
“淮王之言,在下也是認可,有的時候啊,一折奏章就得用不少時辰去看,還不能漏一個字,不然將會影響最終的判斷,確實極費心神。”
朱元啟看著從偏殿出來的李善長,頓時一愣,又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瞬間就明白了朱元啟的意思。
“百室來得較早,早飯沒有吃,咱就讓他在偏殿吃了再過來。”
朱元啟一愣,想不通這兩人是得多早,現在天可有點冷呢,這兩人可真是不知疲倦啊。
“哈哈,百室快坐下說,我們倆可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哥,你怎麽說?”
朱元璋聽了卻是一歎。
“咱也想這樣去做,但若是這樣,以後他們上奏章,隻說這個事,沒有前因後果,也難以判定啊,而且,這些文生個個都是這般,想讓天下人都這樣,很難。”
朱元璋說完,李善長也接話說道:
“淮王,吳王說得是啊,自古以來,便一直如此,如今想改變,難矣,若是因為這個便下強令,又極為苛刻了一些,而且,短時間內,還會引起動亂,不值得。”
李善長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這些文士,多年苦讀,若是簡簡單單幾個字便說透,就真有些拉低他們的身份,另外,這長篇的奏章,也是官場的縮影,太過直接,反而寸步難行。
朱元啟聽完,也是有些無奈,這些情況,一直以來,何嚐不是如此,想改變,難如登天。
隨即,朱元啟卻是眼前一亮。
“哥,伱說這樣如何,既然無法改變下麵的人,但我們可以操作啊,比如這些奏章文書,可以先讓百室觀看,百室看了之後,便將其中的重心單獨寫出來,隨即再讓哥你來過目。
百室精簡過後的,必然是重心,哥你看了之後若是需要了解更多,再看原本奏章,這樣就省事多了啊,這辦法咋樣?”
朱元啟想到的就是內閣製度,下麵的事由內閣先觀,可以處理的,便可以直接進行批複處理,同時做好備案,以供朱元璋隨時查閱。
有爭議的,便上傳到朱元璋這裏,由朱元璋進行處理,但朱元啟考慮到朱元璋重權,不會輕易放權,便將部分事宜的處理權也給去掉了。
朱元啟說完,朱元璋陷入沉默,李善長聽了心中卻是有些火熱,按朱元啟說的,那這可就是將權力集中了,除了朱元璋與朱元啟,他就是第三人了?
但李善長也很快就冷靜下來,隨即又生出一身冷汗,他相信,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肯定不會同意的,若真的同意,誰去坐那個位置那誰就危險了。
李善長無比清楚,在一個雄主手下做事,權力越是集中到某一個人,那這個人,就越危險,甚至是離死不遠了,除非上麵是一個庸主。
“淮王,若是這樣去做,那負責的那個人若是欺上瞞下呢?若是這些奏章經由一人之手,一旦這人心生歹念,恐會蒙蔽吳王啊!”
李善長說完,朱元啟便是明白他們想岔了,正準備開口,朱元璋的聲音卻是傳來。
“夠了,百室你就別幫他說好話了,你這混小子,之前你看的書都看到哪裏去了?你說的這個玩意,是不是中書省?還想到一個好辦法,咱都不想說你,丟人。”
朱元璋是真被朱元啟差點逗樂了,他還以為朱元啟會說出什麽新的方法,結果就是這樣?
關鍵是看他這個樣子,他連中書省都沒有弄明白是怎麽迴事。
李善長也不再說話,看著臉色很難看的朱元璋,心中一突。
“吳王,在下想起來還有要事等著在下前去處理,在下便先去了,過後再來與吳王處理事務。”
李善長說完之後,小碎步走得飛快,很快便退了出去。
走出去的李善長也是一陣心悸,他知道,他要是再待下去,恐怕會知道很多不該他知道的,對於這些,李善長還是非常懂的。
隨即想到自己下麵來了一個叫胡惟庸的新人,他還是十分看好的,也幫他處理了不少事,本想著這次推薦給朱元璋,現在看來也隻有下次了。
當李善長出去之後,朱元璋再也沒有隱藏,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朱元啟,朱元璋惱的是朱元啟竟然連這些都不知道。
朱元啟原本也沒有想到,經朱元璋這一說,再一對比,朱元啟發現還是朱元璋理解錯了。
“哥,你先別激動,這是你理解錯了好吧。”
朱元璋一愣,這還是他理解錯了?
“咱理解錯了?你說說,咱哪裏錯了?”
朱元啟一歎,隻得緩緩說來。
“哥,我說的雖然和中書省職能相差不大,但權力絕對沒有中書省那般巨大,我說的是他們沒有決定權,同時,哥你下發的策令,也可以不用經過他們,表麵上他們位高權重,實際上,他們不過相當於是參議之職。
這樣,哥你這裏是不是就不用這麽勞累了?但權力,依舊沒有下放到他們手中,這個部門,我稱為內閣,意思很簡單,就是替哥分擔政務處理的,最終權力卻又不給他們。
若是六部組建,六部重要奏章,可不經這內閣,其餘事宜,可經內閣整理,再給到哥你這裏,這樣處事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哥你認為如何?”
朱元璋聽完,陡然陷入沉默,想了一會,他忽然覺得朱元啟這個內閣,似乎很是可行。
在朱元璋看來,這個內閣可行的真正原因,朱元啟說的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旦建立內閣,那宰相之位,就可以不用設置了。
朱元璋是非常不喜歡這個宰相之職的,曆朝曆代,宰相若是想要架空皇帝,實在太有機會了,隻要聯合中書省的幾人,皇帝就是個聾子與瞎子,底下官員以及大軍任免,都將會被這些人壟斷。
所以注定了皇帝對這宰相,是既要用,又得防範,朱元璋有信心不會著這個道道,但他就是不喜。
這番話朱元啟幸好不知,不然,他恐怕會直接舉例說出一個人名,胡惟庸。
不管過程當中是朱元璋故意縱容也好,借機廢掉中書省也罷,反正最終結果是胡惟庸差點就成了,一步一步的引導,最終讓胡惟庸有了不該有的野心。
朱元璋思慮一會,方才看向朱元啟。
“這個內閣,咱看來可行,不過,咱們得再合計合計,這事究竟該如何進行,稍後咱將百室也叫來,畢竟這內閣,也關乎著他。”
朱元璋眼中閃爍著精光,這次,正好可以試試李善長,若是采用內閣,這宰相可就沒有了,即便李善長有其他實職,又總督這內閣,但權力比起宰相,可依舊相差很遠。
但仔細一想,似乎與現在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他與朱元啟在時,李善長,也做不得主,隻要他這裏同意之後,才會實行。
想到這裏,朱元璋也是笑了。
朱元啟也是覺得朱元璋說得不錯,他不過是提出內閣這個製度,具體如何執行,還得再探討才行。
而在城門外,馬秀英、郭寧蓮帶著一歲半近兩歲的朱標與朱義一同等候著,一旁的是朱英,再一旁的便是藍玉。
而李善長等人在馬秀英與郭寧蓮的另一側,略微落後半步。
在道路兩側,以及城內的道路兩側,早已是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李善長本想將這些百姓驅趕,卻是被馬秀英製止。
在朱元璋取得大勝的消息傳遍應天時,所有人都沸騰了,底下的百姓也是在為朱元璋高興,有的小商戶與酒樓,為了慶祝朱元璋得勝,甚至免費供應。
朱元璋能這麽得人心,離不開最初的安置,也離不開後續政策對百姓的友好。
在朱元璋與朱元啟率軍返迴之際,絕大部分都是走出家門,頂著寒意,不斷的哈著熱氣搓著雙手,出來迎接兄弟兩人的迴歸。
這些百姓相互說著話,聊著特意放出來的戰事消息,討論著他們吳王的大軍是如何的勇猛,感慨著他們吳王與淮王的仁善,眼光又時不時瞄向外麵。
而在兩側的軍士,個個都神態飽滿,那驕傲以及自豪,似乎都快要從他們的臉上溢了出來,隻是他們的職責讓他們不得不嚴陣以待。
百姓與大軍這般融和的景象,讓馬秀英與李善長等人心中很是滿意,尤其是李善長,感觸最深,他心知要做到這個樣子,其中的過程是多麽的不容易,幸運的是,他們做到了。
沒一會,朱元璋與朱元啟便是迎麵走來,跟在他們身後的也隻有兩人的親軍,其餘大軍已是去往大營。
朱元璋與朱元啟看見城門外迎接他們的馬秀英與郭寧蓮,以及朱標與朱義,再也忍不住,便是策馬而來。
時隔近半年再次相見,心中的那份情,仿佛隨時要傾瀉出來一般,但礙於場合,幾人隻能忍住。
相互訴訟幾句,便是看向周邊的百姓,這一幕,讓朱元璋與朱元啟心底都無比自豪,以往,百姓見了官,哪個不怕?更別說兵了,那是能隔多遠就隔多遠,哪會像現在一般。
兄弟兩人足足用了半個時辰,最後因為天氣實在有些冷,便是眾人歸家,自己也是迴到王宮當中。
迴到家中,朱元啟看著已經能站立起來的朱義,整個人都很是興奮,而朱義也是沒有害怕朱元啟,一大一小兩人玩鬧了一會,就有奶娘上來將朱義帶下去休息了。
當剩下他們兩人後,朱元啟便是再也忍不住,原地化身餓狼,兩人直接大戰起來,這一戰,持續了不知多少時間,當朱元啟醒來之時,已是清晨。
這時郭寧蓮從房門外走了進來。
“飯菜都做好了,想必你肯定餓了,快起來吃吧。”
朱元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樣的日子,是多麽的充實與美好啊。
“蓮兒,辛苦你了,以後這些事啊,交給下麵的人去做就好了,若事必躬身,便太過操勞,我心中不忍。”
朱元啟握著郭寧蓮的小手,隨後又將她攬在懷中,郭寧蓮聽得甜蜜,卻是沒有答應。
“我不累的,我更加希望,能夠每日如此。”
郭寧蓮這話,朱元啟不敢輕易去接,郭寧蓮的心意,他無比明白,正因為如此,他心中才會對郭寧蓮越發愧疚。
兩人溫存一會,朱元啟便起身,吃了滿滿一桌後,總算是吃飽了才停下筷子,郭寧蓮看著將桌上飯菜吃得一點不剩的朱元啟,也是露出笑意。
難得迴來休息的朱元啟,本想出去走一走,但感受著外麵吹來的冷風,又果斷的縮迴房內,直接躺在床榻之上,看這樣子,是一點都不想動了。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朱元啟這會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動,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抗拒,但躺了一會也不得不起身,如今剛迴應天,許多事還在等著他去處理。
“哎,我果然是一個天生的勞碌命啊,上輩子是這樣,這輩子都已經是一個王爺了,還是逃脫不了,好想擺爛。”
碎碎念的朱元啟,準備了一番,便是直奔奉天殿去找朱元璋了。
到了奉天殿,看見正在處理著奏章的朱元璋,再次感歎,這朱元璋簡直就是一個勞模,這個人似乎是不知道累一樣,剛剛他就已經知道了,昨天迴來之後就叫上李善長他們一直在討論事情,直到深夜,才放他們歸家。
就這個敬業的態度,朱元啟覺得自己是學不會了,同時心中更是敬佩朱元璋,這些事,又多又繁雜,能靜下心去一一處理,日複一日的,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在那杵著想什麽呢?還不趕緊過來,快來給咱一起處理,這事實在太多了。”
朱元璋的聲音將朱元啟的思緒拉迴,當走近後看見那幾大摞的奏章,朱元啟直接頭大,當即準備閃人。
然而當他的腳剛跨出一步,就被沒有抬頭的朱元璋給叫住了。
“你要是敢走,咱今晚就當著弟妹的麵抽你。”
朱元璋一句話,就使朱元啟腳步一頓,雖然他即便走了朱元璋也不會這樣去做,但朱元啟還是老老實實的收迴了腳步。
朱元啟來到朱元璋旁邊,一屁股坐了下去,可以說是一點姿態都沒有。
“哥,有什麽事你直接說就是了,看這些個玩意,我實在看不來,也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屁大點事,明明一兩句話就說清楚的,非得寫這麽長篇大論,這是在顯擺他們的功底還是在顯擺他們讀書多啊?
哥,我跟你說,你就不應該這麽慣著他們,以後像這種廢話連篇的,就應該直接處理,批評教育,直接簡單明了的說出事情不就好了?現在這樣,簡直就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嘛。”
朱元啟拿著一本奏章,說了一會,又丟了迴去,這嫌棄的樣子,是一點都沒有掩藏。
朱元啟話音落下,朱元璋還沒迴,李善長的聲音就從偏殿傳來。
“淮王之言,在下也是認可,有的時候啊,一折奏章就得用不少時辰去看,還不能漏一個字,不然將會影響最終的判斷,確實極費心神。”
朱元啟看著從偏殿出來的李善長,頓時一愣,又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瞬間就明白了朱元啟的意思。
“百室來得較早,早飯沒有吃,咱就讓他在偏殿吃了再過來。”
朱元啟一愣,想不通這兩人是得多早,現在天可有點冷呢,這兩人可真是不知疲倦啊。
“哈哈,百室快坐下說,我們倆可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哥,你怎麽說?”
朱元璋聽了卻是一歎。
“咱也想這樣去做,但若是這樣,以後他們上奏章,隻說這個事,沒有前因後果,也難以判定啊,而且,這些文生個個都是這般,想讓天下人都這樣,很難。”
朱元璋說完,李善長也接話說道:
“淮王,吳王說得是啊,自古以來,便一直如此,如今想改變,難矣,若是因為這個便下強令,又極為苛刻了一些,而且,短時間內,還會引起動亂,不值得。”
李善長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這些文士,多年苦讀,若是簡簡單單幾個字便說透,就真有些拉低他們的身份,另外,這長篇的奏章,也是官場的縮影,太過直接,反而寸步難行。
朱元啟聽完,也是有些無奈,這些情況,一直以來,何嚐不是如此,想改變,難如登天。
隨即,朱元啟卻是眼前一亮。
“哥,伱說這樣如何,既然無法改變下麵的人,但我們可以操作啊,比如這些奏章文書,可以先讓百室觀看,百室看了之後,便將其中的重心單獨寫出來,隨即再讓哥你來過目。
百室精簡過後的,必然是重心,哥你看了之後若是需要了解更多,再看原本奏章,這樣就省事多了啊,這辦法咋樣?”
朱元啟想到的就是內閣製度,下麵的事由內閣先觀,可以處理的,便可以直接進行批複處理,同時做好備案,以供朱元璋隨時查閱。
有爭議的,便上傳到朱元璋這裏,由朱元璋進行處理,但朱元啟考慮到朱元璋重權,不會輕易放權,便將部分事宜的處理權也給去掉了。
朱元啟說完,朱元璋陷入沉默,李善長聽了心中卻是有些火熱,按朱元啟說的,那這可就是將權力集中了,除了朱元璋與朱元啟,他就是第三人了?
但李善長也很快就冷靜下來,隨即又生出一身冷汗,他相信,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肯定不會同意的,若真的同意,誰去坐那個位置那誰就危險了。
李善長無比清楚,在一個雄主手下做事,權力越是集中到某一個人,那這個人,就越危險,甚至是離死不遠了,除非上麵是一個庸主。
“淮王,若是這樣去做,那負責的那個人若是欺上瞞下呢?若是這些奏章經由一人之手,一旦這人心生歹念,恐會蒙蔽吳王啊!”
李善長說完,朱元啟便是明白他們想岔了,正準備開口,朱元璋的聲音卻是傳來。
“夠了,百室你就別幫他說好話了,你這混小子,之前你看的書都看到哪裏去了?你說的這個玩意,是不是中書省?還想到一個好辦法,咱都不想說你,丟人。”
朱元璋是真被朱元啟差點逗樂了,他還以為朱元啟會說出什麽新的方法,結果就是這樣?
關鍵是看他這個樣子,他連中書省都沒有弄明白是怎麽迴事。
李善長也不再說話,看著臉色很難看的朱元璋,心中一突。
“吳王,在下想起來還有要事等著在下前去處理,在下便先去了,過後再來與吳王處理事務。”
李善長說完之後,小碎步走得飛快,很快便退了出去。
走出去的李善長也是一陣心悸,他知道,他要是再待下去,恐怕會知道很多不該他知道的,對於這些,李善長還是非常懂的。
隨即想到自己下麵來了一個叫胡惟庸的新人,他還是十分看好的,也幫他處理了不少事,本想著這次推薦給朱元璋,現在看來也隻有下次了。
當李善長出去之後,朱元璋再也沒有隱藏,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朱元啟,朱元璋惱的是朱元啟竟然連這些都不知道。
朱元啟原本也沒有想到,經朱元璋這一說,再一對比,朱元啟發現還是朱元璋理解錯了。
“哥,你先別激動,這是你理解錯了好吧。”
朱元璋一愣,這還是他理解錯了?
“咱理解錯了?你說說,咱哪裏錯了?”
朱元啟一歎,隻得緩緩說來。
“哥,我說的雖然和中書省職能相差不大,但權力絕對沒有中書省那般巨大,我說的是他們沒有決定權,同時,哥你下發的策令,也可以不用經過他們,表麵上他們位高權重,實際上,他們不過相當於是參議之職。
這樣,哥你這裏是不是就不用這麽勞累了?但權力,依舊沒有下放到他們手中,這個部門,我稱為內閣,意思很簡單,就是替哥分擔政務處理的,最終權力卻又不給他們。
若是六部組建,六部重要奏章,可不經這內閣,其餘事宜,可經內閣整理,再給到哥你這裏,這樣處事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哥你認為如何?”
朱元璋聽完,陡然陷入沉默,想了一會,他忽然覺得朱元啟這個內閣,似乎很是可行。
在朱元璋看來,這個內閣可行的真正原因,朱元啟說的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旦建立內閣,那宰相之位,就可以不用設置了。
朱元璋是非常不喜歡這個宰相之職的,曆朝曆代,宰相若是想要架空皇帝,實在太有機會了,隻要聯合中書省的幾人,皇帝就是個聾子與瞎子,底下官員以及大軍任免,都將會被這些人壟斷。
所以注定了皇帝對這宰相,是既要用,又得防範,朱元璋有信心不會著這個道道,但他就是不喜。
這番話朱元啟幸好不知,不然,他恐怕會直接舉例說出一個人名,胡惟庸。
不管過程當中是朱元璋故意縱容也好,借機廢掉中書省也罷,反正最終結果是胡惟庸差點就成了,一步一步的引導,最終讓胡惟庸有了不該有的野心。
朱元璋思慮一會,方才看向朱元啟。
“這個內閣,咱看來可行,不過,咱們得再合計合計,這事究竟該如何進行,稍後咱將百室也叫來,畢竟這內閣,也關乎著他。”
朱元璋眼中閃爍著精光,這次,正好可以試試李善長,若是采用內閣,這宰相可就沒有了,即便李善長有其他實職,又總督這內閣,但權力比起宰相,可依舊相差很遠。
但仔細一想,似乎與現在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他與朱元啟在時,李善長,也做不得主,隻要他這裏同意之後,才會實行。
想到這裏,朱元璋也是笑了。
朱元啟也是覺得朱元璋說得不錯,他不過是提出內閣這個製度,具體如何執行,還得再探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