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崔六
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 作者:紫色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50章 崔六
院子裏麵放著不少花生,這些花生應該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反正外麵套著的袋子肯定不是本地能買到的。
另外還有幾個簡單的機械,看來是用來處理花生並且榨油的,雖然擺放的不咋規律,但是很整齊。
左右兩邊兒放著一些掃除工具,另外居然還有輛自行車擺在旁邊,看樣子是經常用,有些零件已經老化了,而且後座上有一個自己做的架子,應該是用來送花生油的。
屋子裏麵傳來一陣陣響動,李文波猜測應該是正在做花生油。
輕輕敲了敲門,時間不長,一個中年人從裏麵走出來,看到李文波,笑著說道:
“要油是伐,小哥,進來坐?”
“您就是崔師傅吧?”
“叫俺崔六就中,要幾斤油啊?”
“您這花生都是從哪兒搞來的啊?”
中年人歎了口氣,說道:
“都是從外地進的,價錢要高一點兒,小哥來點兒不?”
“不了,謝謝崔師傅,我是來談生意的!”
談生意?
中年人皺了皺眉頭:“小哥,俺就是個榨油的,你不買油,咱們還有啥生意能談的?”
李文波笑了笑,耐心解釋道:
“是這樣的,崔師傅,我是高粱屯來的,我們高粱屯打算種一批花生,您不是有這方麵的經驗嗎,所以我們想著找您參謀參謀,提點兒意見,等我們種的花生出來了,到時候可以低價賣給您,咋樣?”
其實這就是個交換的問題,就看對方咋處理了。
“可以是可以,就是這價格方麵……”
花生的話, 熟的是六毛到六毛五一斤,就從現在這個情況看,生的花生恐怕也要四毛錢起步了,有些地方熟花生甚至可以賣到八毛錢一斤!
這個價格也是沒辦法,畢竟花生的種植技術是個大問題,而且成活率收獲率也不高。
李文波沉吟了一下,說道:
“生的花生,給您按照三毛錢一斤算,咋樣?”
三毛錢一斤?
崔師傅的眼神兒馬上就變了!
這個價格可以說相當的有誠意了!
“咋說,能行不?”
崔師傅沉吟了一下,有這個機會那是不幹白不幹啊,於是立刻點了點頭,說道:“中,就這麽著,恁們啥時候種花生?”
“現在您就跟我走一趟,咋樣?”
“中!”
崔師傅簡單收拾了一下, 就推著自行車跟在了李文波的身後。
因為李文波也是騎車來的,所以正好一起走了。
李文波一邊騎車,思索了一下這個崔師傅的來曆,這崔師傅從南河省那邊兒過來,在這兒沒啥朋友和熟人,才來不到三年多的時間,每個月都要出去一次,去老家周邊買點兒花生過來賣。
這麽來來迴迴的其實也不少費勁兒,但是他榨出來的花生油那叫一絕,周邊城鎮很多人都喜歡過來買,價錢也合理,雖然高了點兒,但是考慮到人家進貨都是靠著自己,大家也就不計較了。
能買得起的都是些工人家庭或者是公務員家庭,這邊兒八毛錢一斤的花生油,還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崔六性格挺實誠的,而且是個挺辛苦的生意人,李文波並不想坑他,考慮到這邊兒的情況其實不太適合種花生,所以李文波思索了一下,打算長期找崔六擔任一下顧問。
這個顧問當然隻是字麵兒上的意思,不過要是真遇到啥問題的話,總算是有個懂行的人不是?
李文波腦海中當然有很多經驗,不過之前畢竟隻是個做生意的,對作物這方麵還真不咋了解。
要說開工廠這方麵的問題,李文波自詡也算是半個專家了,俗話說經驗都是積累出來的,不過種植作物這方麵,李文波還是打算謹慎一些。
……
一路迴到了高粱屯,大部分人已經下地種植作物了,看到大家在田間隴頭翻土的樣子,李文波緩緩歎了口氣,現在的高粱屯,隻能說是剛剛起步而已。
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好在現在還沒有村委會,周邊村子的發展都是差不多的程度。
這樣算來的話,高粱屯也不算落後很多。
而且還有一個盟友,方莊村,方莊村的帶頭人和高粱屯關係不錯,都是可以利用的。
“這就是你們屯子,人不少嘛!”
將車子停在了地中間的小路上,李文波笑著說道:
“我們屯子就是地多,你看看啥地方適合種花生?”
崔師傅點了點頭,沿著這條小路走了一圈,隨後皺著眉頭說道:
“這邊兒的氣候是個大問題,得想個辦法把溫度調整上來啊!”
溫度?
的確,種花生的話,對溫度的要求不低,最低要求在十五度到二十度以上,這是最合適的。
但是現在氣溫普遍在十度到十五度之間徘徊,得想個辦法升溫啊!
李文波靈機一動就想到了大棚!
沒錯,大棚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不過到了八十年代才在全國廣泛的使用,現在這兒的人都不知道大棚是個啥概念,不過這對李文波來說,卻是一個頂好的機會!
大棚種植這種技術可以改變很多難題,當然同樣也會遇到不少問題,不過解決了之後,就不會有啥問題了。
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找一找能夠建造大棚的材料。
大棚材料的要求很多,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塑料薄膜了,這東西一般供銷社可根本沒有,李文波得想想去哪兒找!
“溫度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話,俺也沒有啥辦法,對不住啊!”
李文波忙拉住了崔師傅的袖子,說道:
“不就是溫度的問題嘛,可以解決,這個交給我,你放心就行了!”
“真的假的,你該能改變溫度的,恁也不看看這天兒,給花生凍死了都!”
“不會的,你就相信我就完事兒了!”
崔師傅看到李文波這麽堅持,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中,恁都這麽說了,那俺幫忙就是!”
李文波這才鬆了口氣,有了崔六的幫助的話,他們在經驗不足這方麵的缺陷就可以被完美的彌補了!
這樣一來,以後種花生這方麵就不用擔心了,連帶著銷路都有了不是?
做花生油,八毛錢的價格,足夠他們分成了!
而崔六之所以點頭答應,當然也是看到了這背後的利害。
院子裏麵放著不少花生,這些花生應該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反正外麵套著的袋子肯定不是本地能買到的。
另外還有幾個簡單的機械,看來是用來處理花生並且榨油的,雖然擺放的不咋規律,但是很整齊。
左右兩邊兒放著一些掃除工具,另外居然還有輛自行車擺在旁邊,看樣子是經常用,有些零件已經老化了,而且後座上有一個自己做的架子,應該是用來送花生油的。
屋子裏麵傳來一陣陣響動,李文波猜測應該是正在做花生油。
輕輕敲了敲門,時間不長,一個中年人從裏麵走出來,看到李文波,笑著說道:
“要油是伐,小哥,進來坐?”
“您就是崔師傅吧?”
“叫俺崔六就中,要幾斤油啊?”
“您這花生都是從哪兒搞來的啊?”
中年人歎了口氣,說道:
“都是從外地進的,價錢要高一點兒,小哥來點兒不?”
“不了,謝謝崔師傅,我是來談生意的!”
談生意?
中年人皺了皺眉頭:“小哥,俺就是個榨油的,你不買油,咱們還有啥生意能談的?”
李文波笑了笑,耐心解釋道:
“是這樣的,崔師傅,我是高粱屯來的,我們高粱屯打算種一批花生,您不是有這方麵的經驗嗎,所以我們想著找您參謀參謀,提點兒意見,等我們種的花生出來了,到時候可以低價賣給您,咋樣?”
其實這就是個交換的問題,就看對方咋處理了。
“可以是可以,就是這價格方麵……”
花生的話, 熟的是六毛到六毛五一斤,就從現在這個情況看,生的花生恐怕也要四毛錢起步了,有些地方熟花生甚至可以賣到八毛錢一斤!
這個價格也是沒辦法,畢竟花生的種植技術是個大問題,而且成活率收獲率也不高。
李文波沉吟了一下,說道:
“生的花生,給您按照三毛錢一斤算,咋樣?”
三毛錢一斤?
崔師傅的眼神兒馬上就變了!
這個價格可以說相當的有誠意了!
“咋說,能行不?”
崔師傅沉吟了一下,有這個機會那是不幹白不幹啊,於是立刻點了點頭,說道:“中,就這麽著,恁們啥時候種花生?”
“現在您就跟我走一趟,咋樣?”
“中!”
崔師傅簡單收拾了一下, 就推著自行車跟在了李文波的身後。
因為李文波也是騎車來的,所以正好一起走了。
李文波一邊騎車,思索了一下這個崔師傅的來曆,這崔師傅從南河省那邊兒過來,在這兒沒啥朋友和熟人,才來不到三年多的時間,每個月都要出去一次,去老家周邊買點兒花生過來賣。
這麽來來迴迴的其實也不少費勁兒,但是他榨出來的花生油那叫一絕,周邊城鎮很多人都喜歡過來買,價錢也合理,雖然高了點兒,但是考慮到人家進貨都是靠著自己,大家也就不計較了。
能買得起的都是些工人家庭或者是公務員家庭,這邊兒八毛錢一斤的花生油,還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崔六性格挺實誠的,而且是個挺辛苦的生意人,李文波並不想坑他,考慮到這邊兒的情況其實不太適合種花生,所以李文波思索了一下,打算長期找崔六擔任一下顧問。
這個顧問當然隻是字麵兒上的意思,不過要是真遇到啥問題的話,總算是有個懂行的人不是?
李文波腦海中當然有很多經驗,不過之前畢竟隻是個做生意的,對作物這方麵還真不咋了解。
要說開工廠這方麵的問題,李文波自詡也算是半個專家了,俗話說經驗都是積累出來的,不過種植作物這方麵,李文波還是打算謹慎一些。
……
一路迴到了高粱屯,大部分人已經下地種植作物了,看到大家在田間隴頭翻土的樣子,李文波緩緩歎了口氣,現在的高粱屯,隻能說是剛剛起步而已。
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好在現在還沒有村委會,周邊村子的發展都是差不多的程度。
這樣算來的話,高粱屯也不算落後很多。
而且還有一個盟友,方莊村,方莊村的帶頭人和高粱屯關係不錯,都是可以利用的。
“這就是你們屯子,人不少嘛!”
將車子停在了地中間的小路上,李文波笑著說道:
“我們屯子就是地多,你看看啥地方適合種花生?”
崔師傅點了點頭,沿著這條小路走了一圈,隨後皺著眉頭說道:
“這邊兒的氣候是個大問題,得想個辦法把溫度調整上來啊!”
溫度?
的確,種花生的話,對溫度的要求不低,最低要求在十五度到二十度以上,這是最合適的。
但是現在氣溫普遍在十度到十五度之間徘徊,得想個辦法升溫啊!
李文波靈機一動就想到了大棚!
沒錯,大棚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不過到了八十年代才在全國廣泛的使用,現在這兒的人都不知道大棚是個啥概念,不過這對李文波來說,卻是一個頂好的機會!
大棚種植這種技術可以改變很多難題,當然同樣也會遇到不少問題,不過解決了之後,就不會有啥問題了。
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找一找能夠建造大棚的材料。
大棚材料的要求很多,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塑料薄膜了,這東西一般供銷社可根本沒有,李文波得想想去哪兒找!
“溫度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話,俺也沒有啥辦法,對不住啊!”
李文波忙拉住了崔師傅的袖子,說道:
“不就是溫度的問題嘛,可以解決,這個交給我,你放心就行了!”
“真的假的,你該能改變溫度的,恁也不看看這天兒,給花生凍死了都!”
“不會的,你就相信我就完事兒了!”
崔師傅看到李文波這麽堅持,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中,恁都這麽說了,那俺幫忙就是!”
李文波這才鬆了口氣,有了崔六的幫助的話,他們在經驗不足這方麵的缺陷就可以被完美的彌補了!
這樣一來,以後種花生這方麵就不用擔心了,連帶著銷路都有了不是?
做花生油,八毛錢的價格,足夠他們分成了!
而崔六之所以點頭答應,當然也是看到了這背後的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