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林川已經到了口子關下,出寶城的時候他再次給李鼎和陳瑞送去了急令。


    林川告誡二人隻需要看著元慶大軍大規模支援口子關就行,不需要與對方直接交兵,更需要提防對方窮極生變,使用陰謀詭計。


    沈德終於清醒了,他望著關外密密麻麻的興軍頭皮發麻,他甚至想要直接棄關而逃,因為城外的兵力已經完全超出了他所能應對的範疇。


    北元萬夫長臉色陰狠的說道:“沈將軍,你如果不戰而逃,我大元是不會再給你容身之地的,現在大將軍已經派出了援兵,再加上這易守難攻的關城,我等必能讓林川折戟口子關。”


    “好好好,有援兵就好,有援兵就好啊。”沈德的精氣神被酒色消磨的厲害,早不複當年的模樣了。


    林川望著口子關也是眉頭緊皺,口子關位於兩山之間,關卡依山而建,一道城牆將兩山之間的穀地給攔腰截斷,城牆直接連接著兩邊的大山,牆體剛是沿著山勢延伸到兩側大山的山頂。


    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縱然你有千萬兵馬但是一次能夠上陣的不會超過一萬。


    林川遠遠的看過去,不由的吐槽道:“他麽的,難道長城也會穿越?”


    狹窄的山間通道,讓擁有優勢兵力的林川頗為頭疼,雖然特勤隊已經成功滲透,但是麵對隻有一個城門的口子關恐怕也是愛莫能助啊。


    林川不由的皺眉迴想著前世關於長城攻防的戰例,想來想去似乎很難找到什麽成功攻破長城的案例,大多是繞過去或者偷越過去的,很少有正麵強攻突破的,要不就是內亂導致被敵人鑽了空子。


    鄭先和寧澤也在旁邊遠眺著口子關,不時發出一陣感歎,鄭先道:“真是奇關一座啊,以往還真沒有太關注過這座關城,沒想到現在卻成了焦點所在了。”


    林川道:“你倆有什麽想法沒有?強攻肯定的是行不通的。”


    寧澤道:“既然外部太堅硬,那我們是不是嚐試著從內部尋找機會?按照我們收集的消息,口子關現在收沈德和北元的的人共同駐守,我不相信他們之間沒有矛盾,尤其是士兵之間。”


    林川道:“你繼續說。”


    寧澤道:“我們可以利用我們潛入口子關的人手,挑撥雙方士兵之間的關係,由點及麵,直至徹底引爆雙方的矛盾。”


    林川想了想道:“好,我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具體細節我們再商量商量。”


    就在林川對口子關用計的時候,李鼎這邊也不甘寂寞,他雖然接到了林川讓他以穩為主的命令,但是卻絲毫不以為意。


    在李鼎看來,他手下的士兵早已不是當初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了,他們已經經過了幾年的戰爭曆練了,是名副其實的老兵了。


    何況現在北元兵力不足,又有西邊陳瑞部的策應,在他看來,中線完全具備發起反擊的實力了。


    “報,將軍,馬州城的北元軍出城了,主要方向是西邊的我軍友軍。”有斥候飛奔進入到李鼎的大帳單膝跪地稟報道。


    “哦,北元兵出城了?再探”李鼎放下手中擦拭的長劍有些意外的說道。


    斥候剛離開田守就進來了。


    “田將軍,你來的剛好,斥候迴報元慶的人馬出城了,他們的目標是陳瑞的五萬人馬,你說我們該如動作?”


    田守找了個位置自己坐下,沉吟了一下道:“按照大帥的指示,敵軍出擊,我們應當後退,我想陳瑞必然是如此應對了,我們無需擔心他們。我部隻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李鼎道:“話是沒錯,但是我覺得也不能過於死板了,我們可以趁著元慶主力西出的機會兵臨馬州,或者直插其迴城的後路。”


    田守道:“但是大帥說了,讓我等謹防敵軍的詭計,萬一這正是敵軍的陰謀,那...”


    李鼎揮手打斷了田守的話,道:“作為統軍將領,怕這怕那的還怎麽打仗,你就說我們是兵臨城下還是斷其後路?”


    田守猶豫片刻後道:“我看還是斷其後路吧,不過我們也得做好防範,以防萬一。”


    “好好好,做防範。那就這樣定了,我率部在前,李天勝居中,你在後接應。”


    田守無奈答應,他起身返迴自己的軍營,副將見他眉頭緊皺,問道:“將軍,出什麽事了?”


    田守邊把李鼎的計劃說了一下,副將道:“李將軍的計劃看上去沒什麽問題啊。”


    田守道:“問題就在這裏,元慶何許人也,縱橫草原二十多年,大仗小仗經曆過無數,現在他在明知道自己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竟然出兵了,而且還是隻對陳瑞部,對我們似乎是視而不見,你覺的這個正常麽?”田守道


    “對哦,確實是有點不對。”副將道


    正在二人說話之時,有李鼎的親兵前來通報道:“田將軍,剛收到消息,敵軍也向我軍方向派出了兵馬,人數大概在兩萬。”


    副將道:“看來將軍你多慮了,敵軍這不是來了麽。”


    田守道:“我怕的是李鼎將軍現在的心態,你知道的,李將軍對當年靖王從他那裏挑選兵馬一直心存芥蒂,現在對靖王的北境兵馬大元帥多少也是有點不服的,哎!”


    無論田守如何擔心,李鼎的計劃還是在穩步的推進著,五日後李鼎的前鋒已經開始和北元兵馬交手了。


    雙方打的是有來有迴,直到興軍的主力趕到,北元的兵馬才開始撤退,李鼎率兵直追。


    追著追著李鼎發現不對了,北元軍撤退的方向既不是馬州方向也不是西方的主力方,而是偏向東的方向,而且隨著追擊的深入,山地漸漸多了起來。


    李鼎果斷叫停了正在行軍的兵馬,下令後隊轉前隊,開始迴撤。


    遠處正在觀望的元慶,見到興軍的操作滿臉的惋惜,他感歎道:“這個李鼎,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啊。”


    說完一揮手,早就等待多時的萬夫長蕭萬率領五萬騎兵唿嘯而出,開始追擊李鼎,這才是元慶的的主力所在,西出的隻不過是疑兵罷了。


    李鼎接到斥候報告後大吃一驚,他命令處於中間位置的李天勝所部就地組織防禦,掩護身為前軍的他後撤。


    李天勝也不敢遲疑,派人向後軍的田守通報了消息後,按照李鼎的命令選擇了一處高地,開始布置防線。


    雖然李鼎的反應很快,興軍的士兵也跑的很盡力,但是北元畢竟是四條腿,而且是以逸待勞。


    所以在李鼎距離李天勝的中軍還有五裏路的時候,他的後衛已經被北元騎兵給咬上了,李鼎隻能一狠心放棄後衛,並且派出騎兵斷後,繼續朝著李天勝所在狂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鋒上的尊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米酥的樹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米酥的樹根並收藏劍鋒上的尊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