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靖王軍第二次到新關了,上次是先勝後敗,這次陳琳立誌要贏的漂亮。
吳胖子想了想說道:“按照現有的消息來看,新關的守軍滿打滿算不足兩萬人,我們則有十五人,還有趙麥子將軍的後勤軍支持,我想我們輪番攻擊就可以攻破新關。”
“嗯,方法雖笨但是卻很適合現在的新關。”陳琳點頭道
“我倒是認為,我們可以快速奔襲海關,畢竟海關的人數隻有五千,在攻破海關後,我們就可以繞到新關背後,南北夾擊宗榮所部了。”吳前指了指海關的位置。
胡宇道:“如果宗榮分兵支援海關如何?”
吳前道:“即便如此,那新關的兵力必然削弱,采用吳將軍的方法也相對容易一些。”
“萬一遼國來了援軍,將我們出關的軍隊堵在了關外又該如何?”胡宇繼續問道。
吳前道:“我相信我們斥候的預警能力。”
陳琳一拍巴掌道:“好,那就按照吳前的方案,吳前你部分出一半人馬,配合胡宇部完成對海關的奔襲,然後確定關外的敵軍消息後,選擇是否繞道新關背後。”
“是,將軍。”
“好,大家開始行動吧。”
與此同時,林川也沒有在寶城一直等著,而是親率靖王軍主力向口子關運動,他可是一直沒有忘記沈德這號人物的。
靖王軍最大的“滑鐵盧”就是拜這位仁兄所賜,據郭來順的消息,沈德這兩年過的倒是很是滋潤,北元並沒有對他過多的管轄,隻是在口子關駐軍了一個萬人隊。
沈德自從聽說大興南方家族叛亂後覺的自己可以愈發安穩了,他認為大興短時間內是沒有精力再理睬北方了。
依照他對大興的了解,南方可是大興的錢糧重地,那裏一旦動亂即便是被快速平定了,恐怕也很難快速恢複過來,缺錢的大興將想要北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他顯然把濟城、安城一帶的改革給漏算了,這也是經驗主義的弊端所在,因為根據以往的曆史,東線憑借一己之力很難供應北伐大軍的糧草。
他也沒有小看南方家族的地位,但是他小看了南方家族積累的財富,他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林川在南方抄沒的家產抵得上大興十年的稅收了,這份財力積累不可謂不恐怖。
所以當沈德接到大興軍隊大舉北上的消息時第一時間根本不相信,氣的北元幽狼司的主事甚至要將刀子抵到沈德的脖子上了。
就這,沈德依然懷疑北元幽狼司的消息,他至今都對幽狼司調走牡丹心存怨念。
沈德將自己短暫的從醉生夢死中拔了出來,派出自己的斥候親自前出打探消息。
隨後他就再次將自己埋進了酒池肉林之中,隻留下北元的萬夫長在那裏獨自焦急。
這萬夫長見沈德實在難以指望,隻好派遣八百裏加急向馬州方向報信。
此時坐鎮馬州的是北元的南麵行營大將軍元慶,太子元昊早已返迴草原穩定草原的局勢去了。
元慶接到口子關的消息後也不敢遲疑,快馬向王庭急報,但是他也知道等王庭收到消息再做出反應時間恐怕來不及了,所以他當機立斷決定向口子關派遣三萬援兵。
不是他不想多派人,一來口子關麵積就那麽大,五萬人已經是極限了,再有就是他現在手裏總共也就二十萬人馬,還要駐守寧關、朔關、馬州等地。
林川對此早有應對,元慶的人馬一有動靜,李鼎留下關月平守關,他親自帶著本部、田守、柴言可以及北衛軍的李天勝所部共計十二萬大軍出三山關威脅馬洲。
占據馬州西部武關的陳瑞所部也派遣五萬人馬出了武關駐紮。
元慶不得已又將三萬前往口子關的援軍撤下來一萬,並且從寧關和朔關各抽調一萬人馬增援馬州,這樣一來馬州城就雲集了十三萬大軍,算是兵力雄厚了。
雙方在北境調兵遣將,一時間整個北境戰雲密布,就連遠在大興京城的誠泰帝林海都感覺到了戰爭的陰雲。
“陛下,靖王殿下這次布局是不是涉及麵太大了啊,整個東線、中線,甚至是西線都卷入到裏麵了,這風險也太大了點啊。”新任的兵部尚書賈南滿臉憂慮的說道。
林海道:“朕還是相信靖王的,他既然做出如此布局,就自有他的道理,你們兵部隻需要做好裝備支持就好,不能讓前線的戰士缺衣少食、損壞的兵刃得不到更換。”
賈南雖然還想再說點什麽,但是看到皇帝林海堅定的表情隻好悻悻作罷。
馬州城、元慶府邸
元慶正在召集手下眾將商量如何應對當前的危機。
元慶道:“幽狼司已經傳來確切消息,興國全麵啟動了北伐戰爭,此次主帥依舊是靖王林川,整個戰線總兵力五十萬左右,這還是不計算民夫的人數。”
“這麽多?看來興國這兩年一直都在使勁的擴充兵力啊,那現在我們該如何應對?”萬夫長蕭萬說道。
元慶道:“我對我們士兵的戰鬥力還是比較自信的,但是現在的難點是我們兵力不足,草原現在也是到了關鍵時刻,我估計抽出兵馬南下的困難會很大。”
蕭萬道:“這個二太子元達不知道怎麽想的,自從追擊靖王軍失敗後就一直徘徊在東部草原,如果他的十幾萬大軍能夠迴來,那草原上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元慶搖搖頭,他想的自然比這些將領的要深的多,如果他是元達十有八九也是這個選擇吧。
元慶道:“我已經向王庭連著發了幾次急報了,並且建議王庭再次從西部抽調兵力,但是效果究竟如何不知道。”
副將元保說道:“現在三山關李鼎這個縮頭烏龜和武關的陳瑞部都已經出關了,無論我軍選擇打擊哪一部,側翼和後路必然要受到另一部的威脅。”
元慶道:“不錯,確實是如此,如果口子關再丟了,那我們就陷入三麵合圍了,到時隻有撤退一條路可走了。”
蕭萬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趕在口子關被破之前擊敗李鼎和陳瑞這兩路兵馬,在支援口子關。”
元保道:“如果想出擊,那就隻能分兵了應對,這對兵力本就不足的我們是個很大困難,極有可能將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元慶點點頭道:“元保說的不錯,不過也不是不可行。我們可以如此如此...”
“哈哈,好,還是大將軍有辦法”元保和蕭萬等人聽元慶的方案忍不住撫掌大讚。
吳胖子想了想說道:“按照現有的消息來看,新關的守軍滿打滿算不足兩萬人,我們則有十五人,還有趙麥子將軍的後勤軍支持,我想我們輪番攻擊就可以攻破新關。”
“嗯,方法雖笨但是卻很適合現在的新關。”陳琳點頭道
“我倒是認為,我們可以快速奔襲海關,畢竟海關的人數隻有五千,在攻破海關後,我們就可以繞到新關背後,南北夾擊宗榮所部了。”吳前指了指海關的位置。
胡宇道:“如果宗榮分兵支援海關如何?”
吳前道:“即便如此,那新關的兵力必然削弱,采用吳將軍的方法也相對容易一些。”
“萬一遼國來了援軍,將我們出關的軍隊堵在了關外又該如何?”胡宇繼續問道。
吳前道:“我相信我們斥候的預警能力。”
陳琳一拍巴掌道:“好,那就按照吳前的方案,吳前你部分出一半人馬,配合胡宇部完成對海關的奔襲,然後確定關外的敵軍消息後,選擇是否繞道新關背後。”
“是,將軍。”
“好,大家開始行動吧。”
與此同時,林川也沒有在寶城一直等著,而是親率靖王軍主力向口子關運動,他可是一直沒有忘記沈德這號人物的。
靖王軍最大的“滑鐵盧”就是拜這位仁兄所賜,據郭來順的消息,沈德這兩年過的倒是很是滋潤,北元並沒有對他過多的管轄,隻是在口子關駐軍了一個萬人隊。
沈德自從聽說大興南方家族叛亂後覺的自己可以愈發安穩了,他認為大興短時間內是沒有精力再理睬北方了。
依照他對大興的了解,南方可是大興的錢糧重地,那裏一旦動亂即便是被快速平定了,恐怕也很難快速恢複過來,缺錢的大興將想要北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他顯然把濟城、安城一帶的改革給漏算了,這也是經驗主義的弊端所在,因為根據以往的曆史,東線憑借一己之力很難供應北伐大軍的糧草。
他也沒有小看南方家族的地位,但是他小看了南方家族積累的財富,他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林川在南方抄沒的家產抵得上大興十年的稅收了,這份財力積累不可謂不恐怖。
所以當沈德接到大興軍隊大舉北上的消息時第一時間根本不相信,氣的北元幽狼司的主事甚至要將刀子抵到沈德的脖子上了。
就這,沈德依然懷疑北元幽狼司的消息,他至今都對幽狼司調走牡丹心存怨念。
沈德將自己短暫的從醉生夢死中拔了出來,派出自己的斥候親自前出打探消息。
隨後他就再次將自己埋進了酒池肉林之中,隻留下北元的萬夫長在那裏獨自焦急。
這萬夫長見沈德實在難以指望,隻好派遣八百裏加急向馬州方向報信。
此時坐鎮馬州的是北元的南麵行營大將軍元慶,太子元昊早已返迴草原穩定草原的局勢去了。
元慶接到口子關的消息後也不敢遲疑,快馬向王庭急報,但是他也知道等王庭收到消息再做出反應時間恐怕來不及了,所以他當機立斷決定向口子關派遣三萬援兵。
不是他不想多派人,一來口子關麵積就那麽大,五萬人已經是極限了,再有就是他現在手裏總共也就二十萬人馬,還要駐守寧關、朔關、馬州等地。
林川對此早有應對,元慶的人馬一有動靜,李鼎留下關月平守關,他親自帶著本部、田守、柴言可以及北衛軍的李天勝所部共計十二萬大軍出三山關威脅馬洲。
占據馬州西部武關的陳瑞所部也派遣五萬人馬出了武關駐紮。
元慶不得已又將三萬前往口子關的援軍撤下來一萬,並且從寧關和朔關各抽調一萬人馬增援馬州,這樣一來馬州城就雲集了十三萬大軍,算是兵力雄厚了。
雙方在北境調兵遣將,一時間整個北境戰雲密布,就連遠在大興京城的誠泰帝林海都感覺到了戰爭的陰雲。
“陛下,靖王殿下這次布局是不是涉及麵太大了啊,整個東線、中線,甚至是西線都卷入到裏麵了,這風險也太大了點啊。”新任的兵部尚書賈南滿臉憂慮的說道。
林海道:“朕還是相信靖王的,他既然做出如此布局,就自有他的道理,你們兵部隻需要做好裝備支持就好,不能讓前線的戰士缺衣少食、損壞的兵刃得不到更換。”
賈南雖然還想再說點什麽,但是看到皇帝林海堅定的表情隻好悻悻作罷。
馬州城、元慶府邸
元慶正在召集手下眾將商量如何應對當前的危機。
元慶道:“幽狼司已經傳來確切消息,興國全麵啟動了北伐戰爭,此次主帥依舊是靖王林川,整個戰線總兵力五十萬左右,這還是不計算民夫的人數。”
“這麽多?看來興國這兩年一直都在使勁的擴充兵力啊,那現在我們該如何應對?”萬夫長蕭萬說道。
元慶道:“我對我們士兵的戰鬥力還是比較自信的,但是現在的難點是我們兵力不足,草原現在也是到了關鍵時刻,我估計抽出兵馬南下的困難會很大。”
蕭萬道:“這個二太子元達不知道怎麽想的,自從追擊靖王軍失敗後就一直徘徊在東部草原,如果他的十幾萬大軍能夠迴來,那草原上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元慶搖搖頭,他想的自然比這些將領的要深的多,如果他是元達十有八九也是這個選擇吧。
元慶道:“我已經向王庭連著發了幾次急報了,並且建議王庭再次從西部抽調兵力,但是效果究竟如何不知道。”
副將元保說道:“現在三山關李鼎這個縮頭烏龜和武關的陳瑞部都已經出關了,無論我軍選擇打擊哪一部,側翼和後路必然要受到另一部的威脅。”
元慶道:“不錯,確實是如此,如果口子關再丟了,那我們就陷入三麵合圍了,到時隻有撤退一條路可走了。”
蕭萬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趕在口子關被破之前擊敗李鼎和陳瑞這兩路兵馬,在支援口子關。”
元保道:“如果想出擊,那就隻能分兵了應對,這對兵力本就不足的我們是個很大困難,極有可能將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元慶點點頭道:“元保說的不錯,不過也不是不可行。我們可以如此如此...”
“哈哈,好,還是大將軍有辦法”元保和蕭萬等人聽元慶的方案忍不住撫掌大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