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守一直到深夜時分才下了值,第一時間就趕緊來拜見他的父親,好在田建也一直在等他,並沒有睡覺。
“父親,兒子不孝,沒能親自迎接您老。”田守進門就跪下給田建磕頭行禮。
田建道:“沒關係的,你也是有職責在身嘛,快快起來。”
田建走過來扶起田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黑了也瘦了啊。”
一句話說的田守雙眼通紅,眼中蓄滿了淚水,他恭敬的說道:“兒子多謝父親的關心,這一年來整日思索著如何抵抗北元的進攻,自然不可能變胖的。您身體可好?母親大人安好?”
田建欣慰道:“我們都還好,家裏一切也都還好,這些都不需要你掛念,你隻要能夠保障自己的安全,我和你母親也就別無他求了。”
兩人又是一陣父慈子孝額場麵,寒暄半響,田守說道:“聽聞父親這次是要到北元議和的?”
田建點頭道:“不錯,明天正月初一,初二我就出發去馬州北元皇太子元昊處商談議和事宜。”
田守坐直身體,皺著眉道:“父親,我不認為現在是議和的好時候,我們現在議和北元勢必要獅子大開口,代價足以讓您在史書上遺臭萬年了。”
“放肆,有你這麽說父親的嗎?”田建拍案而起。
田守也趕緊起身站好道:“是兒子失言了。”
田建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緩緩坐下道:“坐吧,你說的也許沒錯,為父又何嚐不知道這些?但是各個家族催的太緊,為父也是無可奈何罷了。”
田守坐下道:“如今三山關固若金湯,寶城也已收複,隻要我們用心守護,北元和遼國也無可奈何,況且還有靖王呢。”
“靖王?此次議和又何嚐不是因為他呢?”田建道
“這個怎麽說?”田守問道
田建道:“之前靖王收複新、海二關的時候朝中就已經有人提議借助這波勝勢進行和談,但是陛下和太子都是猶豫不決,李成更是直接反對。現在的情況想必你也是清楚的,沈德叛變投降,靖王大軍被北元二太子抄了後路,現在一點消息沒有,形勢是急轉直下啊,我朝再難在短期內湊出那麽一支強軍了。”
田建道:“這些我們都清楚,但是我和李將軍都堅信靖王不會那麽被輕易打敗的,不然他也不會那麽容易就收複東線故土了,更是在新關外讓遼國名將宗燦吃了個大虧。”
“你說的這些為父都明白的很,但是你要知道你我為何能夠如此順利的坐到現今如此高位的,是因為有家族的支持才有我們的今天,但是現在商路斷絕,各家族已經等不起了。”田建拍了拍桌子道。
田守沉默不語,半晌他才慢慢道:“我們這些和北元的打生打死的人都還沒想著放棄,家族竟然因為一點生意就不顧家國大義了。”
田建板著臉道:“兒子,你要明白家族才是我們的靠山,朝代可以更換但是家族絕對不能倒下。”
田守起身在房間裏來迴踱步,他現在很是焦躁,他不知道該如何說服自己接受向北元的祈和,沒錯,在他看來這就是“祈和”。
田守道:“我真不敢想象士兵們知道這一切後會作何感想,百姓們會怎麽看我們這些家族?”
田建不屑的說道:“他們?需要考慮他們的看法嗎?一群螻蟻而已。”
田守無話可說了,他寧願在城頭上跟北元人打生打死,也不願就這樣窩窩能能的議和。
他說道:“父親,真的沒有其他可能了嗎?”
“有,除非你們現在就衝去求全殲元昊的北元軍。”田建抿了一口茶慢悠悠的說道。
田守剛才父子重逢的好心情給破壞的是一點也無了,他知道不可能改變那些唯利是圖的人的觀念,隻能無奈道:“父親一路勞頓,早些歇息吧,兒子明天再來看您。”
等田建“嗯哼”了一聲,他毫不停留的出了田建的房間,自己一人走在冷冽的寒風中。
正月初二,田守將田建一行人送出了三山關,徐來抱怨道:“這個李鼎真是過分,自從我們來的時候見了一麵,這兩天了都沒在見過他,今天更是讓田將軍一個人來送我們,簡直是豈有此理。”
田守看了他一眼沒有接話,心裏卻實暗暗道:“我這也是被迫的,這要不是我老爹,我才懶得送你們呢。”
出了關五裏地,田守道“父親,徐大人,末將就送你們到這裏了,前路艱難,你們多多保重。”
田建道:“你就放心吧,我們談成了,你就可以迴京了。”
田守點點頭,目送父親的車駕緩緩的消失在遠處的寒風中,他無奈的歎了口氣,帶著親兵迴轉三山關不提。
田建等人曆經艱險,終於在正月初十到了馬州,北元太子也是夠意思,第一時間就召見了他們。
之所以如此迅速,還是得益於二太子元達奇襲成功,將靖王部逼入牧牛山的原因,這讓太子元昊感受到了來自他這位弟弟對他地位的威脅。
而田建等人的到來更好可以為他所用,一旦按照他的設想和談成功,那麽對大興的戰事他的功勞就是無可爭議的第一了。
雙方很快就進入了談判環節,雙方圍繞著金錢、領土、朝貢等等事情開始了一輪輪的談判。
不過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北元單方麵提出要求,大興被動接受。太子元昊嚐試了幾次,終於摸清了大興使團的底線了。
那就是隻要他們能拿的出來他們就會答應,不答應的就是實在拿不出來了。對於個別比較苛刻的條件也隻是稍微還了還價,一旦北元態度強硬,大興立馬就接受了。
所以這場關係兩國未來的談判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順利的讓元昊都感到驚訝和難以置信,但是結果就是如此。
元昊看著手裏的議和文書默默地念叨“北元從三山關外撤兵,大興賠付大元白銀一百萬兩,糧食五十萬石,絹帛三十萬匹,以後每年在次基礎上減半向大元進行朝貢;大興放棄三山關、寶城以北的土地,承認這些領土歸北元所有;收集美女一千,以供北元王室;北元商人在大興經商不得收取任何稅銀等等一些條款”。
元昊極力壓抑著心中的激動,他實在是沒想到此次談判如此順利,在朝貢和土地的問題上都沒有絲毫遲滯,田建等人大多時候都是有求必應。
“父親,兒子不孝,沒能親自迎接您老。”田守進門就跪下給田建磕頭行禮。
田建道:“沒關係的,你也是有職責在身嘛,快快起來。”
田建走過來扶起田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黑了也瘦了啊。”
一句話說的田守雙眼通紅,眼中蓄滿了淚水,他恭敬的說道:“兒子多謝父親的關心,這一年來整日思索著如何抵抗北元的進攻,自然不可能變胖的。您身體可好?母親大人安好?”
田建欣慰道:“我們都還好,家裏一切也都還好,這些都不需要你掛念,你隻要能夠保障自己的安全,我和你母親也就別無他求了。”
兩人又是一陣父慈子孝額場麵,寒暄半響,田守說道:“聽聞父親這次是要到北元議和的?”
田建點頭道:“不錯,明天正月初一,初二我就出發去馬州北元皇太子元昊處商談議和事宜。”
田守坐直身體,皺著眉道:“父親,我不認為現在是議和的好時候,我們現在議和北元勢必要獅子大開口,代價足以讓您在史書上遺臭萬年了。”
“放肆,有你這麽說父親的嗎?”田建拍案而起。
田守也趕緊起身站好道:“是兒子失言了。”
田建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緩緩坐下道:“坐吧,你說的也許沒錯,為父又何嚐不知道這些?但是各個家族催的太緊,為父也是無可奈何罷了。”
田守坐下道:“如今三山關固若金湯,寶城也已收複,隻要我們用心守護,北元和遼國也無可奈何,況且還有靖王呢。”
“靖王?此次議和又何嚐不是因為他呢?”田建道
“這個怎麽說?”田守問道
田建道:“之前靖王收複新、海二關的時候朝中就已經有人提議借助這波勝勢進行和談,但是陛下和太子都是猶豫不決,李成更是直接反對。現在的情況想必你也是清楚的,沈德叛變投降,靖王大軍被北元二太子抄了後路,現在一點消息沒有,形勢是急轉直下啊,我朝再難在短期內湊出那麽一支強軍了。”
田建道:“這些我們都清楚,但是我和李將軍都堅信靖王不會那麽被輕易打敗的,不然他也不會那麽容易就收複東線故土了,更是在新關外讓遼國名將宗燦吃了個大虧。”
“你說的這些為父都明白的很,但是你要知道你我為何能夠如此順利的坐到現今如此高位的,是因為有家族的支持才有我們的今天,但是現在商路斷絕,各家族已經等不起了。”田建拍了拍桌子道。
田守沉默不語,半晌他才慢慢道:“我們這些和北元的打生打死的人都還沒想著放棄,家族竟然因為一點生意就不顧家國大義了。”
田建板著臉道:“兒子,你要明白家族才是我們的靠山,朝代可以更換但是家族絕對不能倒下。”
田守起身在房間裏來迴踱步,他現在很是焦躁,他不知道該如何說服自己接受向北元的祈和,沒錯,在他看來這就是“祈和”。
田守道:“我真不敢想象士兵們知道這一切後會作何感想,百姓們會怎麽看我們這些家族?”
田建不屑的說道:“他們?需要考慮他們的看法嗎?一群螻蟻而已。”
田守無話可說了,他寧願在城頭上跟北元人打生打死,也不願就這樣窩窩能能的議和。
他說道:“父親,真的沒有其他可能了嗎?”
“有,除非你們現在就衝去求全殲元昊的北元軍。”田建抿了一口茶慢悠悠的說道。
田守剛才父子重逢的好心情給破壞的是一點也無了,他知道不可能改變那些唯利是圖的人的觀念,隻能無奈道:“父親一路勞頓,早些歇息吧,兒子明天再來看您。”
等田建“嗯哼”了一聲,他毫不停留的出了田建的房間,自己一人走在冷冽的寒風中。
正月初二,田守將田建一行人送出了三山關,徐來抱怨道:“這個李鼎真是過分,自從我們來的時候見了一麵,這兩天了都沒在見過他,今天更是讓田將軍一個人來送我們,簡直是豈有此理。”
田守看了他一眼沒有接話,心裏卻實暗暗道:“我這也是被迫的,這要不是我老爹,我才懶得送你們呢。”
出了關五裏地,田守道“父親,徐大人,末將就送你們到這裏了,前路艱難,你們多多保重。”
田建道:“你就放心吧,我們談成了,你就可以迴京了。”
田守點點頭,目送父親的車駕緩緩的消失在遠處的寒風中,他無奈的歎了口氣,帶著親兵迴轉三山關不提。
田建等人曆經艱險,終於在正月初十到了馬州,北元太子也是夠意思,第一時間就召見了他們。
之所以如此迅速,還是得益於二太子元達奇襲成功,將靖王部逼入牧牛山的原因,這讓太子元昊感受到了來自他這位弟弟對他地位的威脅。
而田建等人的到來更好可以為他所用,一旦按照他的設想和談成功,那麽對大興的戰事他的功勞就是無可爭議的第一了。
雙方很快就進入了談判環節,雙方圍繞著金錢、領土、朝貢等等事情開始了一輪輪的談判。
不過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北元單方麵提出要求,大興被動接受。太子元昊嚐試了幾次,終於摸清了大興使團的底線了。
那就是隻要他們能拿的出來他們就會答應,不答應的就是實在拿不出來了。對於個別比較苛刻的條件也隻是稍微還了還價,一旦北元態度強硬,大興立馬就接受了。
所以這場關係兩國未來的談判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順利的讓元昊都感到驚訝和難以置信,但是結果就是如此。
元昊看著手裏的議和文書默默地念叨“北元從三山關外撤兵,大興賠付大元白銀一百萬兩,糧食五十萬石,絹帛三十萬匹,以後每年在次基礎上減半向大元進行朝貢;大興放棄三山關、寶城以北的土地,承認這些領土歸北元所有;收集美女一千,以供北元王室;北元商人在大興經商不得收取任何稅銀等等一些條款”。
元昊極力壓抑著心中的激動,他實在是沒想到此次談判如此順利,在朝貢和土地的問題上都沒有絲毫遲滯,田建等人大多時候都是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