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林河所部拔營起寨準備迴返的時候,斥候來報,東西南北四麵均發現遼國大隊騎兵,距離他們已不足十裏了,兩人大驚失色,孝王林河趕緊安排防禦,但是當時正處於他們拔營迴撤的時候,一時間混亂不堪,難以形成防禦。
就在他們堪堪要維持住陣型的時候,遼國騎兵縱馬衝擊而來,本就不牢固的防線瞬間土崩瓦解,士卒死的死逃的逃,成建製的僅剩下孝王的親衛營了,他們護著孝王他們快速突圍,但是敵人速度太快,他們的首次突圍被阻。
燕王在突圍是受了箭傷,身體逐漸不支,當晚,他要求孝王不要再管他了,他懺悔道:“老四呀,是我沒有聽小末的建議才釀成今日之禍,我當時看到他給我的信還嘲笑他來著,現在這個結果是我咎由自取,可憐我段州的數萬軍民都被我給帶到死路上了。”
我無顏麵對大興百姓,無顏麵對父皇、母後,對不起三妹,更無顏見到小末。因為我,把三妹送去和親了,我知道他們姐弟的感情,他們從小沒有了母妃,是三妹手拉手的照顧著小末,盡管她隻比小末大一歲,但是她處處維護著小末,小心翼翼的討好著母後,隻因為她害怕小末受了委屈,所以母後也經常誇她懂事,我知道三妹對於小末的重要性。
現在因為我沒有聽取小末的建議,把自己置身於險地,又要用三妹來交換,才能獲得希望,我真的是愧疚難當啊,現在我負了傷,跑不動了,老四你再帶著我,會連累你的,這樣我的罪孽就更加深重了。
說完這些,林泊麵向京城方向艱難拜道,同時也把一柄短劍送入了自己的心房,林河發現不對時為時已晚。
林河顧不得悲痛,命令帶著林泊的遺體連夜突圍,他們邊打邊退,經曆了三天三夜,三千親衛僅剩不到二百人了,林河也重傷昏迷過去了,終於在寶城五裏外看見了前來接應的趙春,二百人當即就坐到在地,再出發時已經有近百人再也醒不過來了。
這一趟,陣亡親王一位,重傷親王一位,將軍以下生還者僅僅一百多人,還是全部帶傷,徹徹底底的全軍覆沒。
接應迴林河的當天,遼國發兵急攻寶城,由於林河重傷昏迷,城內守軍軍心散亂,被遼國一舉突入,趙春隻能收拾殘兵撤退至安城,才勉強穩住局勢,隨即八百裏加急上報京城。
林川聽著寧澤的匯報,再看看手裏的戰報,牙都快咬碎了,這就是大興重臣們心心念念的和議啊,出爾反爾的遼國,你們該死啊。
林川紅著眼睛問道:“孝王現在在哪兒?”
寧澤道:“孝王傷勢嚴重,在安城稍微治療後已經往京城送了,皇上也派了太醫前去接應了。”
林川道:“張順,召集親衛和府中的郎中,隨我東出虎關迎接孝王。”
寧澤趕緊阻攔道:“王爺,您這擅自出京似乎不妥呀。”
林川皺眉道:“有明文規定親王不能離京的嗎?”
“那倒沒有。”
“這不就結了,再說現在誰又能顧得上我呀。張順,準備出發。”
皇宮、乾元殿
皇帝聽到東線的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隨即便向後倒去,昏死了過去,幸虧王大伴眼疾手快給扶住了,不然麻煩就大了。
過了兩個多時辰皇帝才悠悠轉醒,看著眼前哭成淚人的皇後等人,心裏又是一陣難受,但更多的是氣憤。
“太子,宣北元使者軋吉覲見,朕倒要看看他們怎麽個說法,大不了魚死網破。”
太子轉身退下,皇帝起床更衣後,快步來到乾元殿大殿,等著軋吉的到來,與此同時丞相秦讓等人也紛紛趕到安慰皇帝,他們也沒想到,遼國會玩這一手,在得知皇帝醒來後知道他要召見軋吉,邊趕來乾元殿,他們怕皇帝做出什麽衝動的決定,對於林川的東出他們都沒有理會。
不多時,軋吉前來覲見,皇帝道:“軋吉,這就是你們北元的誠意,欺人太甚啊,你怎麽解釋,要想繼續開戰大興奉陪到底。”
北元也沒想到遼國來了這麽一手,差點打亂的他們的部署,不過隨即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軋吉道:“皇帝陛下,這次是遼國的問題,我大汗已經遣使前去斥責了,要求他們停止南下了,為了以表歉意,我國意免除朝貢的白銀、娟,隻要糧食一項。”
皇帝聽聞大怒道:“好一個誠意,好一個斥責,你們真當大興是好欺負的是吧。”
軋吉道:“皇帝陛下,聽外臣把話說完,我國會送還寧王遺體,現在已經在路上了,另外我大汗為了兩國和議,阻止了皇太子等人與遼國合兵一處經寶城南下的提議,這些足見我大元的誠意了。”
在場的誰都能聽出來,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要知道從寶城南下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對於北元和遼國的騎兵最是有利了,現在最前線的安城隻有趙春一支殘缺的後衛軍,抵抗遼國都難,更不用說兩國聯軍了。
丞相秦讓等人趕緊下跪道:“請陛下三思啊。”
皇帝隻感覺一股悶氣堵在心頭,但是又無可奈何,新兵尚未形成戰鬥力,領兵將領更是嚴重不足,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他說道:“太子,這幾天你主持朝會,等寧王遺體迴來就送林瑩出嫁吧。”說完有氣無力的轉迴後殿去了。
太子現在也是有苦難言,他不明白好好的大興,怎麽就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難道真的是錯了嗎,靖王的路才是正確的嗎?一向自信的他都開始懷疑起自己來了。
看著逐漸散去的群臣,還有北元使者誌得意滿的背影,他想到:“也許真的是錯了,錯在自以為是的相信北元,錯在對於軍隊建設的鬆散管理,錯在沒有重視林川的建議,錯在沒有及時調遣那兩衛輪換軍的北上,錯在舒服生活過的太久了。總之是錯了。”
太子走到自己平時處理政務的位置,感受著從腿上傳來的疼痛,他恨不得砍了這兩條腿,要不是因為腿傷,也用不著林河去東線,那本該是他要去的地方,那麽現在重傷的也不會是林河了,自己這位調皮的弟弟說不定還在四處遊玩,在家看看小人書,自由自在的生活著呢。
他生氣的捶著自己的腿,無聲的流著淚,貼身太監趕緊上前抱住他,一遍一遍的安慰著。
就在他們堪堪要維持住陣型的時候,遼國騎兵縱馬衝擊而來,本就不牢固的防線瞬間土崩瓦解,士卒死的死逃的逃,成建製的僅剩下孝王的親衛營了,他們護著孝王他們快速突圍,但是敵人速度太快,他們的首次突圍被阻。
燕王在突圍是受了箭傷,身體逐漸不支,當晚,他要求孝王不要再管他了,他懺悔道:“老四呀,是我沒有聽小末的建議才釀成今日之禍,我當時看到他給我的信還嘲笑他來著,現在這個結果是我咎由自取,可憐我段州的數萬軍民都被我給帶到死路上了。”
我無顏麵對大興百姓,無顏麵對父皇、母後,對不起三妹,更無顏見到小末。因為我,把三妹送去和親了,我知道他們姐弟的感情,他們從小沒有了母妃,是三妹手拉手的照顧著小末,盡管她隻比小末大一歲,但是她處處維護著小末,小心翼翼的討好著母後,隻因為她害怕小末受了委屈,所以母後也經常誇她懂事,我知道三妹對於小末的重要性。
現在因為我沒有聽取小末的建議,把自己置身於險地,又要用三妹來交換,才能獲得希望,我真的是愧疚難當啊,現在我負了傷,跑不動了,老四你再帶著我,會連累你的,這樣我的罪孽就更加深重了。
說完這些,林泊麵向京城方向艱難拜道,同時也把一柄短劍送入了自己的心房,林河發現不對時為時已晚。
林河顧不得悲痛,命令帶著林泊的遺體連夜突圍,他們邊打邊退,經曆了三天三夜,三千親衛僅剩不到二百人了,林河也重傷昏迷過去了,終於在寶城五裏外看見了前來接應的趙春,二百人當即就坐到在地,再出發時已經有近百人再也醒不過來了。
這一趟,陣亡親王一位,重傷親王一位,將軍以下生還者僅僅一百多人,還是全部帶傷,徹徹底底的全軍覆沒。
接應迴林河的當天,遼國發兵急攻寶城,由於林河重傷昏迷,城內守軍軍心散亂,被遼國一舉突入,趙春隻能收拾殘兵撤退至安城,才勉強穩住局勢,隨即八百裏加急上報京城。
林川聽著寧澤的匯報,再看看手裏的戰報,牙都快咬碎了,這就是大興重臣們心心念念的和議啊,出爾反爾的遼國,你們該死啊。
林川紅著眼睛問道:“孝王現在在哪兒?”
寧澤道:“孝王傷勢嚴重,在安城稍微治療後已經往京城送了,皇上也派了太醫前去接應了。”
林川道:“張順,召集親衛和府中的郎中,隨我東出虎關迎接孝王。”
寧澤趕緊阻攔道:“王爺,您這擅自出京似乎不妥呀。”
林川皺眉道:“有明文規定親王不能離京的嗎?”
“那倒沒有。”
“這不就結了,再說現在誰又能顧得上我呀。張順,準備出發。”
皇宮、乾元殿
皇帝聽到東線的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隨即便向後倒去,昏死了過去,幸虧王大伴眼疾手快給扶住了,不然麻煩就大了。
過了兩個多時辰皇帝才悠悠轉醒,看著眼前哭成淚人的皇後等人,心裏又是一陣難受,但更多的是氣憤。
“太子,宣北元使者軋吉覲見,朕倒要看看他們怎麽個說法,大不了魚死網破。”
太子轉身退下,皇帝起床更衣後,快步來到乾元殿大殿,等著軋吉的到來,與此同時丞相秦讓等人也紛紛趕到安慰皇帝,他們也沒想到,遼國會玩這一手,在得知皇帝醒來後知道他要召見軋吉,邊趕來乾元殿,他們怕皇帝做出什麽衝動的決定,對於林川的東出他們都沒有理會。
不多時,軋吉前來覲見,皇帝道:“軋吉,這就是你們北元的誠意,欺人太甚啊,你怎麽解釋,要想繼續開戰大興奉陪到底。”
北元也沒想到遼國來了這麽一手,差點打亂的他們的部署,不過隨即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軋吉道:“皇帝陛下,這次是遼國的問題,我大汗已經遣使前去斥責了,要求他們停止南下了,為了以表歉意,我國意免除朝貢的白銀、娟,隻要糧食一項。”
皇帝聽聞大怒道:“好一個誠意,好一個斥責,你們真當大興是好欺負的是吧。”
軋吉道:“皇帝陛下,聽外臣把話說完,我國會送還寧王遺體,現在已經在路上了,另外我大汗為了兩國和議,阻止了皇太子等人與遼國合兵一處經寶城南下的提議,這些足見我大元的誠意了。”
在場的誰都能聽出來,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要知道從寶城南下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對於北元和遼國的騎兵最是有利了,現在最前線的安城隻有趙春一支殘缺的後衛軍,抵抗遼國都難,更不用說兩國聯軍了。
丞相秦讓等人趕緊下跪道:“請陛下三思啊。”
皇帝隻感覺一股悶氣堵在心頭,但是又無可奈何,新兵尚未形成戰鬥力,領兵將領更是嚴重不足,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他說道:“太子,這幾天你主持朝會,等寧王遺體迴來就送林瑩出嫁吧。”說完有氣無力的轉迴後殿去了。
太子現在也是有苦難言,他不明白好好的大興,怎麽就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難道真的是錯了嗎,靖王的路才是正確的嗎?一向自信的他都開始懷疑起自己來了。
看著逐漸散去的群臣,還有北元使者誌得意滿的背影,他想到:“也許真的是錯了,錯在自以為是的相信北元,錯在對於軍隊建設的鬆散管理,錯在沒有重視林川的建議,錯在沒有及時調遣那兩衛輪換軍的北上,錯在舒服生活過的太久了。總之是錯了。”
太子走到自己平時處理政務的位置,感受著從腿上傳來的疼痛,他恨不得砍了這兩條腿,要不是因為腿傷,也用不著林河去東線,那本該是他要去的地方,那麽現在重傷的也不會是林河了,自己這位調皮的弟弟說不定還在四處遊玩,在家看看小人書,自由自在的生活著呢。
他生氣的捶著自己的腿,無聲的流著淚,貼身太監趕緊上前抱住他,一遍一遍的安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