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見勸解無效,也不再磨嘰,告辭出了乾元殿,他要去看看三公主林瑩,告訴她自己會想辦法的。


    兜兜轉轉的終於到了三公主的寢宮外麵,有宮女把他迎了進去,林川問到:“三公主呢?”


    宮女道:“在廳堂呢。”


    林川跟隨宮女進去,果然看見三公主林瑩正托著腮坐在桌子旁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她仿佛一隻鬥敗的公雞,完全沒了往日的精氣神。林川看的滿眼的心疼,這是這個世界上他唯一的真正的親人了。


    林川道:“姐,想什麽呢?”


    林瑩看見林川坐了過來道:“小末,姐要去和親了,我千挑萬選的最終把自己給送去和親了。”說著兩行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林川道:“姐,你別怕,我會想辦法的,即便父皇不同意我也是有辦法的。”


    林瑩道:“皇後娘娘都給我說了,他們要用我換燕王林泊,如果我不答應,林泊就會死在段州,我沒辦法呀,皇後對我有養育之恩,我也不能看著三哥去死,不是嗎?”


    林川道:“三哥那邊在父皇他們答應和議的時候北元已經派人去告訴遼國人解圍了,現在我要解你的圍了。”


    林瑩的眼中泛起一道希望的光芒,問道:“你怎麽解?”


    林川道:“現在還不方便說,你隻要記住我說過不會讓你受委屈就夠了,哪怕進了迎親的隊伍,不到最後一個都不要放棄,知道嗎?”


    “好,姐會等你到進入北元的那一刻。”林瑩堅定道。


    林川道:“那我們就說好了哦,我不便久留,先走了,記住,不要輕易放棄,我要讓他們看看,我們姐弟不是好欺負的。”


    說完,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皇宮。


    皇帝這邊早就得到了報告,知道林川去了三公主那裏,至於說了什麽,因為林川把人全趕出去了,談話內容無從得知。但是,他總覺得林川沒有那麽輕易放棄,要知道為了幾個素不相識的災民,他都會和京都府、丞相這些人硬剛,何況現在三公主。


    “宣內衛指揮使李剛。”皇帝吩咐道


    “父皇,您這是?”太子疑惑的問道


    “太子,朕總覺得小末不會就這麽算了的,得找人看好那小子,免得他胡來,被他壞了大局。”


    太子也覺得林川不會簡單放棄,是得找人看著點那小子。


    與此同時,丞相府。


    秦讓正在給秦山交代一些事情,他現在對秦虎是極度的失望,雖然拚了老臉在皇帝那裏討了一張免死券,但是秦虎的官職也被一擼到底了,經過他的頻繁運走,才給他在老二的左衛軍中謀了一個都尉的職位。


    “老二,老夫總覺的這個靖王是一個變數,這小子從不按常理出牌,在議和這件事上他更是極力的反對,尤其是三公這和親這塊。”秦讓正在和秦山說著話。


    秦虎插嘴道:“怎麽?他難道還敢抗旨?他敢劫了和親隊伍?哼...”


    秦讓和秦山對望一眼,同時道:“這還真說不準呀,要知道靖王現在可是手握五萬大軍的。”


    秦讓道:“老二,安排人盯著那小子、盯著靖王大營,預防這小子帶兵劫了和親隊伍,這對我們秦家不是什麽好事,我們要盡快促成和議,這才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的。”


    秦虎聽的目瞪口呆,道:“我隻是隨口一說,你們還當真了?”二人沒理會他繼續商量著其他事情。


    李府、李成的書房。


    “大人,有什麽事要吩咐?”李成的幕僚恭敬的進入李成的書房問道。


    “你派人盯著靖王那小子,老夫覺得這是個怪胎啊,以防萬一。”李成道


    那幕僚道:“大人是覺得靖王會破壞和議嗎?”


    李成道:“十有八九是會的,但是鼎兒在前線,隨時都有危險,和議才能最快解除他的困境,老夫不允許有人破壞和議。”


    就在秦讓、李成派出人手盯著林川的時候,像田建這種在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不約而同的派出了人手,暗中關注著林川的一舉一動。


    一時間,靖王府外多了無數雙眼睛,林順忍了兩天實在忍不住了,找到林川道:“王爺,要不我派人把這些人清理了?實在太欺負人了。”


    林川搖搖頭道:“不必了,他們想看就看著吧。”


    這時寧澤走了過來道:“王爺,剛剛得到消息,左衛軍向我靖王軍派出了斥候,新建立的東西南北四衛軍中的南衛軍向我軍靠攏了,距離僅僅不到十裏地了。”


    林川道:“不用理會他們,傳令給我陳、王、張三人,讓他們安心給我練兵,不該操心的別瞎操。”


    “是,王爺”寧澤退了下去,林順無可奈何,隻好也跟著走了。


    此後,林川並無其他動作,按部就班的往返在王府和軍營之間,並無什麽異常舉動,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放鬆。


    一個月後,北元的迎親隊伍終於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下珊珊而來,軋吉等人親自出城迎接,大興這邊早就安排好了駐紮地,這次領兵的是三太子的親軍統領唿和紮哈,三千人馬也是三太子元威的直屬兵馬。


    第二天軋吉就開始和大興禮部開始商討出發時候的細節了,雙方都想早點結束這個差事。


    就在這時,段州的消息傳來迴來了,震驚了所有人,皇帝更是因此被氣的昏厥了過去。


    林川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詳細的消息。


    遼國在接到北元的傳信後,答應撤圍,他們派出使者要燕王他們出城不得攜帶任何兵器,以免雙方發生不必要的衝突,並通知了寶城的孝王,要孝王親自率兵接應,以示他們遼國的誠意。


    燕王和幕僚仔細商量過後,覺得可以答應,畢竟有北元在做背書,還有孝王在中間接應,應該問題不大,況且城中就快斷糧了,沒有時間再遲疑了,所以就答應了遼國的要求。


    孝王這邊覺得雙方和議基本已經達成了,況且迎接燕王,孝王理應親自前去的,也就答應了。


    遼國如約退了兵,雙方都鬆了口氣,燕王領著老弱病殘和殘軍出了段州朝寶城方向前進。孝王也領兵兩萬出寶城向北行進,兩日後到達和遼國約定的房山一帶,這裏正好位於段州城河寶城之間,說是山其實就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小山丘。


    次日中午,燕王的隊伍到達,雙方順利會師,但是就在他們準備返迴寶城的時候,變故突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鋒上的尊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米酥的樹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米酥的樹根並收藏劍鋒上的尊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