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抱牆花朵也葳蕤
黑月光她強取豪奪之後 作者:執手簪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是如此,其實鄭娞一直念念不忘的,還是那個溫柔又寬厚的臂膀帶給她的支撐和依靠,隻是如今那個背影已經離自己漸行漸遠。
宮女見她一會愁一會悲一會喜的模樣,不由問了句,“公主在想什麽呢?”
鄭娞依舊安靜而沉默,抬頭又看向了遠處的雲朵,“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個話本,叫《還珠引》,講的是一個懵懂少女喜歡上了一個有婦之夫的故事。”
“故事開始少女對男子一見傾心,卻不知道男子已心有所屬,直到再相見時,男子已經成親娶妻,可少女的心卻收不迴來,明知不合適的情況下,就以索要明珠為借口,想讓彼此可以糾纏在一塊……”
她一直支支吾吾沒在說下去,宮女好奇跟著問:“然後呢?”
鄭娞搖了搖腦袋,聲音更似柔弱得細微至極,“這個故事……還沒有然後呢。”
說到這裏,自己也覺得堵得難受,一時覺得風撲駭人,就碾著繡花鞋迴宮去了,直到晚上,那種脹堵的意思消磨不下,始終梗在心窩裏,連晚膳亦沒了心思動用。
皇宮寂靜遼闊,卻沒有什麽事可以讓她做,隻是一味貼在窗邊發呆,椒房殿外夜色明媚,遠遠的那頭萬家燈火通明,總有一處是心中人的府邸。
良久,終於悵悵歎息了一聲。
渾然沒有發覺一個溫和修長的身影緩緩向她靠近,那人手裏扯了一件杏花紋的薄披風,柔柔蓋在她身上,旋即從一旁的案子上,端起一盞描著茉莉花枝紋的湯羹,舀了一勺喂去嘴邊。
“我做了紅棗桂圓羹,娞兒嚐嚐吧。”
鄭娞掉頭一轉大為吃驚,急忙將湯羹咽了,斂衽為禮,“大夜深寒,您怎的來了?”
皇後神色慈愛的將湯盞放到她手裏暖著,“聽宮人說,你今天晚膳沒吃幾口,我怕你餓,特地做了吃的給你端來了,怎麽樣還好不好吃?”
“皇後的手藝跟娘親一個味道。”說著她又舀了一勺嚐進嘴裏,已是熱淚盈眶。
皇後愛撫著她的臉頰,思索半晌終於道破關鍵,“你今天又見濟陰王了?”
鄭娞那些隱約的情愫,她早已心知肚明,所以才更加放心不下,“你別怕,我沒有什麽意思,我隻是擔心你還為他傷心。”
月色籠罩如輕白色的霧氣,似乎掩蓋不得攤在一起明麵上政局,皇後不禁皺了眉頭。
“現在朝中立儲之爭風波不多,陛下多日來憂心忡忡,雖說濟陰王並沒有參與其中,但他的身份終究陛下心裏芥蒂,一直疑心不斷,你好不容易遠離風波,要懂得避嫌才是。”
鄭娞從來不知曉皇後還有如此審時度勢的時候,可就是因為要分清形式,反而她的感情更複雜,她不知道該替誰辯駁些什麽,隻能倔強繼續念叨出一句話。
“殿下是一個很溫柔的人……”
皇後並不意外她的執拗,“我當然知道他曾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所有事情不是你知我知就可以評斷的。”
那眼睫仿佛待著晨色熹微時候的霧氣,連嘴邊都是無奈又惋惜的,“我也知道你心裏還是耿耿於懷你二人之間的婚約,可事到如今他已經娶親,甚至在柔然就跟石氏兩情相悅,私定終身,你何必為了一個心不在自己身上的人,虛度了青春年華。”
鄭娞感憫似的搖了搖腦袋,“我知道,可是……萬一有一天我也能走進他的心裏呢,皇後,如果他願意接受我,我可以不做他的妻子,妾也可以。”
皇後摸著她的腦袋,溫柔而慈悲,“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這是人之常情,我又怎麽會不懂,隻是……”
一時間昔日歲月痕跡又愁上心頭,對於過去她也有著自己一番的唏噓和委屈,“隻是我不想你步我的後塵,牽扯朝政黨爭之中淪為棋子。能跟心愛之人長相廝守自然是好,但是能平平安安享受人生更好。”
“你看我,這一輩子像做夢一樣,做過前朝的貴嬪,當了今朝的皇後,可誰會知道,我這安穩日子來得有多不易,每每想起那些年的風雨,我依然會畏懼、害怕,哪怕知道結局是好的,我也不想再經曆一遍。”
皇後拉過她的手,“好孩子,做母親的沒有不想女兒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我隻怕慧而不及,傷了你。”
她緩緩喘氣,“現在的濟陰王府,單就王氏那樣踩人的性子,我就舍不得你受委屈,何況還有一個沒有底細的石氏。”
鄭娞有些不明所以,畢竟那是溫鈺喜歡的人,近朱者赤怎會不好,“石氏怎麽了?”
皇後索性將知道的全告訴她,“昨天濟陰王府的胡美人,險些溺斃荷花池中,陛下是懷疑幕後的推手就有石氏,若是她和濟陰王合起夥來通過陷害一個弱女子達到目的,那麽濟陰王也未必是可以值得托付的人。”
鄭娞想也不想,“殿下不是心機詭術之人,他是很和善的……他不會殺人。”
皇後隻是宛然微笑,“人是會變的,從他向陛下投誠那時起,他就不再是個單純的皇子了。”
大概是夜裏起風的聲音,外麵嗚唿哀嚎不休,打得樹葉簌簌直落,喧囂聒噪的室內燭光塗紅了窗紙,帷簾上簇簇豔紅的花團都顯示冷清。
媞禎趴在桌前調著沙漏,穿梭流逝,一遍一遍,眼睛倦得扇合,模模糊糊中見有個身影緩緩靠近。
她習慣性的問了一聲,“皇帝沒為難你吧?”
溫鈺氣定神閑的坐下,“起先是有再送管事進府的打算,後來我就說讓趙氏管家,皇帝便鬆口了。”
白日去得急,匆匆耳語便罷,如今安安穩穩坐下來說話,他的心裏也不解,“你是怎麽知道趙今淑才是皇帝的眼線的?”
媞禎巧笑倩兮,微微揚眸,“那日王氏進府,就她想著法讓王氏跟我震台子,牙尖嘴利誰能不見呢。摸著頭兒,後麵一查就知道了,是她不錯。”
她一手拉著他的袖口,“這明修棧道倒還也好,怕就怕在暗度陳倉。眼見昨晚摘除了眼線,可府中的消息不還是一樣飛進了皇帝的耳朵,但趙今淑……昨夜根本沒有離開過漪瀾閣。”
所以奇就奇在這兒,胡氏抱恙養病,趙氏關門不出,王氏又被禁閉,那傳信的還會是誰?
溫鈺猛一警醒,瞬間挺直了後背,有一個很惶惑的想法,在他心中盤升。
宮女見她一會愁一會悲一會喜的模樣,不由問了句,“公主在想什麽呢?”
鄭娞依舊安靜而沉默,抬頭又看向了遠處的雲朵,“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個話本,叫《還珠引》,講的是一個懵懂少女喜歡上了一個有婦之夫的故事。”
“故事開始少女對男子一見傾心,卻不知道男子已心有所屬,直到再相見時,男子已經成親娶妻,可少女的心卻收不迴來,明知不合適的情況下,就以索要明珠為借口,想讓彼此可以糾纏在一塊……”
她一直支支吾吾沒在說下去,宮女好奇跟著問:“然後呢?”
鄭娞搖了搖腦袋,聲音更似柔弱得細微至極,“這個故事……還沒有然後呢。”
說到這裏,自己也覺得堵得難受,一時覺得風撲駭人,就碾著繡花鞋迴宮去了,直到晚上,那種脹堵的意思消磨不下,始終梗在心窩裏,連晚膳亦沒了心思動用。
皇宮寂靜遼闊,卻沒有什麽事可以讓她做,隻是一味貼在窗邊發呆,椒房殿外夜色明媚,遠遠的那頭萬家燈火通明,總有一處是心中人的府邸。
良久,終於悵悵歎息了一聲。
渾然沒有發覺一個溫和修長的身影緩緩向她靠近,那人手裏扯了一件杏花紋的薄披風,柔柔蓋在她身上,旋即從一旁的案子上,端起一盞描著茉莉花枝紋的湯羹,舀了一勺喂去嘴邊。
“我做了紅棗桂圓羹,娞兒嚐嚐吧。”
鄭娞掉頭一轉大為吃驚,急忙將湯羹咽了,斂衽為禮,“大夜深寒,您怎的來了?”
皇後神色慈愛的將湯盞放到她手裏暖著,“聽宮人說,你今天晚膳沒吃幾口,我怕你餓,特地做了吃的給你端來了,怎麽樣還好不好吃?”
“皇後的手藝跟娘親一個味道。”說著她又舀了一勺嚐進嘴裏,已是熱淚盈眶。
皇後愛撫著她的臉頰,思索半晌終於道破關鍵,“你今天又見濟陰王了?”
鄭娞那些隱約的情愫,她早已心知肚明,所以才更加放心不下,“你別怕,我沒有什麽意思,我隻是擔心你還為他傷心。”
月色籠罩如輕白色的霧氣,似乎掩蓋不得攤在一起明麵上政局,皇後不禁皺了眉頭。
“現在朝中立儲之爭風波不多,陛下多日來憂心忡忡,雖說濟陰王並沒有參與其中,但他的身份終究陛下心裏芥蒂,一直疑心不斷,你好不容易遠離風波,要懂得避嫌才是。”
鄭娞從來不知曉皇後還有如此審時度勢的時候,可就是因為要分清形式,反而她的感情更複雜,她不知道該替誰辯駁些什麽,隻能倔強繼續念叨出一句話。
“殿下是一個很溫柔的人……”
皇後並不意外她的執拗,“我當然知道他曾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所有事情不是你知我知就可以評斷的。”
那眼睫仿佛待著晨色熹微時候的霧氣,連嘴邊都是無奈又惋惜的,“我也知道你心裏還是耿耿於懷你二人之間的婚約,可事到如今他已經娶親,甚至在柔然就跟石氏兩情相悅,私定終身,你何必為了一個心不在自己身上的人,虛度了青春年華。”
鄭娞感憫似的搖了搖腦袋,“我知道,可是……萬一有一天我也能走進他的心裏呢,皇後,如果他願意接受我,我可以不做他的妻子,妾也可以。”
皇後摸著她的腦袋,溫柔而慈悲,“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這是人之常情,我又怎麽會不懂,隻是……”
一時間昔日歲月痕跡又愁上心頭,對於過去她也有著自己一番的唏噓和委屈,“隻是我不想你步我的後塵,牽扯朝政黨爭之中淪為棋子。能跟心愛之人長相廝守自然是好,但是能平平安安享受人生更好。”
“你看我,這一輩子像做夢一樣,做過前朝的貴嬪,當了今朝的皇後,可誰會知道,我這安穩日子來得有多不易,每每想起那些年的風雨,我依然會畏懼、害怕,哪怕知道結局是好的,我也不想再經曆一遍。”
皇後拉過她的手,“好孩子,做母親的沒有不想女兒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我隻怕慧而不及,傷了你。”
她緩緩喘氣,“現在的濟陰王府,單就王氏那樣踩人的性子,我就舍不得你受委屈,何況還有一個沒有底細的石氏。”
鄭娞有些不明所以,畢竟那是溫鈺喜歡的人,近朱者赤怎會不好,“石氏怎麽了?”
皇後索性將知道的全告訴她,“昨天濟陰王府的胡美人,險些溺斃荷花池中,陛下是懷疑幕後的推手就有石氏,若是她和濟陰王合起夥來通過陷害一個弱女子達到目的,那麽濟陰王也未必是可以值得托付的人。”
鄭娞想也不想,“殿下不是心機詭術之人,他是很和善的……他不會殺人。”
皇後隻是宛然微笑,“人是會變的,從他向陛下投誠那時起,他就不再是個單純的皇子了。”
大概是夜裏起風的聲音,外麵嗚唿哀嚎不休,打得樹葉簌簌直落,喧囂聒噪的室內燭光塗紅了窗紙,帷簾上簇簇豔紅的花團都顯示冷清。
媞禎趴在桌前調著沙漏,穿梭流逝,一遍一遍,眼睛倦得扇合,模模糊糊中見有個身影緩緩靠近。
她習慣性的問了一聲,“皇帝沒為難你吧?”
溫鈺氣定神閑的坐下,“起先是有再送管事進府的打算,後來我就說讓趙氏管家,皇帝便鬆口了。”
白日去得急,匆匆耳語便罷,如今安安穩穩坐下來說話,他的心裏也不解,“你是怎麽知道趙今淑才是皇帝的眼線的?”
媞禎巧笑倩兮,微微揚眸,“那日王氏進府,就她想著法讓王氏跟我震台子,牙尖嘴利誰能不見呢。摸著頭兒,後麵一查就知道了,是她不錯。”
她一手拉著他的袖口,“這明修棧道倒還也好,怕就怕在暗度陳倉。眼見昨晚摘除了眼線,可府中的消息不還是一樣飛進了皇帝的耳朵,但趙今淑……昨夜根本沒有離開過漪瀾閣。”
所以奇就奇在這兒,胡氏抱恙養病,趙氏關門不出,王氏又被禁閉,那傳信的還會是誰?
溫鈺猛一警醒,瞬間挺直了後背,有一個很惶惑的想法,在他心中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