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產品的測試很順利,這批產品都是團隊精心設計打磨的,並沒有出現什麽意外的情況。


    隨後,英豪就正式對外發布了fpga產品,這次產品發布會,陳兵自然要親自出席,不是為了給產品造勢,而是給團隊打氣,表示對團隊的積極支持。


    英豪此時也不是那種已經名聲在外的大公司,還沒有自帶客戶流量。這種發布的全新產品,客戶要熟悉了解都需要一段時間。


    研發團隊對於產品被客戶接受需要周期,都是有準備的,因此這個發布會更多是走一個流程,而等到發布會結束,陳兵專門替研發團隊開了一個慶功party,才是真正的高潮。


    fpga之所以能夠成為萬能芯片,就是因為fpga本身出廠時,雖然沒有固定的電路設計,但卻可以高效靈活的變化為各種電路。


    這個變化過程,也就是對fpga的開發,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含量極高的過程。而要對fpga進行開發,就需要配套的fpga開發工具。


    fpga本身隻是一個硬件的基礎平台,使用者必須利用fpga開發軟件,對fpga的內部電路進行設計,來實現各種功能目標。


    因此,fpga是需要軟硬件結合共同發展的,幾乎所有的fpga廠商,都需要對客戶提供用於功能開發的軟件工具。


    這種軟件工具,其實就已經屬於了廣義eda的範疇。從很大意義上,fpga硬件和eda是相輔相成的一對兄弟。


    eda的全拚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電子設計自動化。


    如果隻從這個字麵來看,“電子設計自動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


    eda是從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概念中慢慢獨立分化出來的。


    由於芯片的集成度越來越高,一個小小的芯片內部需要集成的基本單元,從幾萬個已經上升到上億、十億、百億、千億、萬億的數量級,這已經不是靠人工能夠進行排列組合的數量級了。


    因此,集成電路的設計,就成了對eda需求最為剛性的領域,而eda這個名詞,也就慢慢的專屬於了集成電路的相關領域。


    陳兵前世重生之時,eda也是讓內地半導體產業很傷痛之處。這一世,陳兵既然致力於改變內地電子產業,自然不會忽略eda,需要盡早進行布局。


    後世,關心集成電路產業的人,肯定都聽說過eda這個名詞,也知道這是一個瓶頸所在。


    但其實很多人,還隻是將eda當成ic設計的工具軟件,這種想法其實就是對eda的理解,還隻是停留在表麵的層次,沒有真正了解,eda在集成電路產業中的核心地位。


    eda的核心地位,是隨著半導體的產業分工演化,慢慢形成的。


    早期的集成電路,內部電路設計圖,還是由電子工程師手工來畫的。


    而晶體管集成度不斷提升的需求,就使得eda成為了ic設計必不可少的工具。


    早期的ic集成度低,還沒有特別複雜,此時的eda工具還被包含許多的cad工具包之內。


    但到了80年代,集成電路的複雜度,使得eda逐漸從cad領域中獨立了出來,成為了一個更加專門的技術。


    eda技術真正的突破出現在1980年。


    這一年,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係統導論》發表,成為eda發展的重要標誌事件。


    這篇論文提出了,通過編程語言來進行芯片設計的新思想,從而啟發了vhdl和verilog等工具的誕生。


    使用編程語言進行芯片設計,進一步降低了芯片設計師工作的複雜程度,也成為了eda商業化的重要推動力。


    隨後幾年,大量的eda企業開始出現,並伴隨ic產業的高速發展,不斷壯大。


    eda包含的內容,極為廣泛,大量的eda初創企業,其實隻是能夠提供其中的某一部分技術,這就對eda行業提出了係統整合的需求。


    90年代,三家公司最終從一眾的eda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eda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憑借對各種技術的不斷整合,成為了eda行業的壟斷性廠商。


    這一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一直延續到陳兵重生之時,幾乎瓜分eda大部分的市場,而其他的eda廠商,就隻能在一些邊角市場苟延殘喘,很難再向這三家巨頭發起挑戰。


    早期的eda,隻是為了提高ic工程師工作效率,而演化出來的輔助工具。


    但隨著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工藝日趨複雜,eda的重要性也就日趨提升。


    當eda完成各種分散的小技巧,小工具的整合工作之後,eda工具就成為了ic設計、ic製造不可缺少的工具。


    90年代,是ic產業進行產業化分工的重要時期,ic設計、ic製造逐漸分化成了上下遊的產業關係,而連接這種上下遊的各種技術標準,就逐步被整合進入到了eda工具之內。


    這種整合一旦完成,eda在ic產業中的地位,就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本質上的改變。


    此時的eda已經不是簡單的設計工具了,而是一係列技術、標準、規範的集合體。


    而ic設計工程師,也已經不再是用eda作為工具,去設計ic產品了。而是需要按照eda的規範,去設計他們的產品。


    此時的eda已經成為了標準的具體化,而eda的壟斷廠商,其實已經成為了標準的實際製訂者,其對技術的天然壟斷性,就開始明顯的顯化。


    內地的集成電路產業是在新世紀之後才開始起步的,此時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格局,已經演化完成了。


    從eda到ic設計,從半導體設備廠商,到晶圓代工,其實都已經分化出了頭部的技術壟斷者。


    80年代,是集成電路產業格局剛剛開始演化的時代,類似於曆史上那些戰亂時代剛剛開始,群雄並起,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擁有大量的崛起機會。


    而到了90年代,其實已經進入了那種群雄相互兼並,巨頭逐漸成型的階段了。


    到了新世紀之後,其實群雄逐鹿的階段,就已經基本結束了,變成了少數的寡頭,開始瓜分市場利益。


    這種情況下,內地的集成電路企業想要崛起,想要實現趕超,就是在對這種已經形成的壟斷利益格局,發起衝擊。


    這個過程肯定要造成,整個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的全麵重塑,其中的難度之高,想想就能讓人頭皮發麻。


    曆史上,內地半導體產業,在80、90年代根本沒有真正成型,也就錯失了這種混亂階段積累實力的機會,隻能在寡頭時代,去一步步重新挑戰那些實力雄厚的寡頭。


    華為為何能夠在燈塔的打壓下,抗住巨大的壓力?核心的原因,就在於華為對這種挑戰的難度,有著深刻的認識,並一直在默默的做著準備。


    2019年,華為的備胎計劃才開始曝光出來,但其實早在2004年左右,華為就已經開始了對備胎計劃的持續大規模投入。


    在2019年之前,海思等華為下屬的子公司,雖然也有所曝光,但幾乎沒有什麽人能夠理解,華為在下一盤大棋。


    海思隻是浮在海麵上的冰山一角,而在海麵之下,華為從操作係統到各種器件部件,都在做著全麵國產化的技術準備。


    真當那台mate 60能夠實現全國產化,隻是三年能夠完成的嗎?


    在這個備胎計劃被迫啟動之前,華為已經默默準備了15年。


    這一世,陳兵自己重生了,有時候經常想起前世華為做的布局。他甚至有一種錯覺,華為的任老板,莫非也是重生人士?


    這種默默經營15年,堅持不斷大手筆投資,為潛在風險做準備,真不是正常的邏輯下,能夠做出來的。


    相比於任老板,在2004年才有了足夠的資本,開始啟動備胎計劃。


    陳兵重生之後,幾年之間,就已經積累起了足夠的資本,在天時之上,陳兵甚至比任老板的機會更好。


    80年代,正是剛剛開始群雄並起的時代,也是陳兵布局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最佳時間點。


    陳兵從1980年開始創業,利用遊戲產業的暴利機會,迅速積累起了創業的資本,在1982年,就將觸角深入到了半導體領域。


    不過,前兩年,英豪的資本還有所不足,在技術、人才等方麵,都還是準備期,因此陳兵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其實一直是在半導體製造產業鏈上延伸。


    一般普遍的認知之中,半導體製造,是比半導體設計。需要資本更加雄厚的重資產運作。


    但陳兵卻在資本還沒有那麽充足的情況下,優先的進入了半導體製造,其實就是因為,這個時期半導體產業的格局,和後世產業成熟時,是完全不同的。


    後世說起半導體的經營模式,普遍會分為三種:


    專注於ic設計的fabless(無工廠芯片供應商)模式;


    專注於ic製造的foundry(代工廠)模式;


    集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於一身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模式。


    但在80年代初期,其實半導體產業的主流經營模式,還隻有一種,就是綜合的idm模式。大型的半導體公司,都是采用這種模式在運作。


    大公司有足夠的資本,能夠支持生產線的投資。那些創新型的小公司,沒有那麽多資本,該怎麽辦哪?


    他們自然是走上了fabless(無工廠芯片供應商)模式的道路。


    在80年年代初,fabless模式,早已經不算什麽新鮮事了,很多小的半導體設計公司,都是把生產,委托給那些大廠幫忙生產。


    甚至,許多燈塔的公司,為了降低生產的成本,把生產委托給了霓虹的半導體廠商。


    隻不過,這個時代,fabless模式,還隻是資本不足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一旦產品暢銷,有了足夠的資本,這些創業公司也還會去重新投資建廠,轉向idm模式。


    這個時代,fabless模式的創業者,因為需要依賴半導體大廠給代工,其實經常是附屬或依賴於半導體大廠的,其運營的獨立性並不完整。


    這種情況,直到了90年代,foundry(代工廠)模式真正興起,才有所轉變。


    foundry(代工廠)模式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滿足fabless模式的產能需求,才發展起來的。


    也正是有了foundry(代工廠)模式的支撐,fabless模式才能夠從一種邊緣型的模式,變成主流的模式之一。


    代工生產本身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就存在了多年。foundry(代工廠)模式的核心不是代工,而是專業代工,除了代工之外,不幹其他的。


    陳兵一直在追求對產業的掌控能力,82年布局半導體產業時,fabless模式的獨立性不足,英豪自然就要從製造端開始發展。


    在80年代初,半導體製造端,已經開始了末尾淘汰,英豪作為一個新入局者,更加容易獲得技術轉移,更加容易融入到,此時的半導體產業鏈之中。


    而且,半導體製造需要的技術積累周期,和人才培養周期,其實是最長的,早一年進入,就可以早一步獲得優勢。


    現在英豪已經完成了對intel的dram業務的收購,也已經獲得了不少工廠,和主流的1.5微米工藝,已經完成了製造技術的基本積累,自然就要向ic設計開始全麵的布局了。


    陳兵過去兩年中,雖然大量的資金,投在了ic製造端,但對ic設計領域,也沒有忽略,一直在為進入ic設計產業做準備。


    這次英豪成立新的賽思靈公司,推出fpga產品,其實就是正式的進入了ic設計領域。


    如果不考慮賽思靈是英豪的全資控股的子公司,隻看賽思靈本身,他的生產是委托給英豪的芯片廠,賽思靈本身采用的就是真正的fabless模式。


    要做ic設計,就離不開eda軟件工具,陳兵在這個時點進入ic設計領域,自然是要發展自己的eda軟件。


    但如何布局eda領域,卻遠沒有那麽簡單。


    真正的產業布局,並不是象寫爽文一樣,知道一個領域有價值,有賺錢希望,砸錢進去,就能夠很快實現對這個產業掌控的。


    產業布局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這個產業的特性,按照產業的特性來發展,否則隻是砸錢,是根本砸不出來的。


    就象內地曆史上,在不少產業上砸了大筆的錢,但效果卻並不好,就是因為沒有抓住產業的特性,例如燃油車、半導體等領域。


    過去,陳兵投入的幾個產業,基本都是走的那種類似爽文的路子,在遊戲、pc、通訊等領域,提前砸錢推出領先技術,然後就獲得了暴利迴報,成為了行業的頭部廠商。


    但在eda上,這種模式,是走不通的,因為eda產業的發展,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和軌跡。


    從80年開始,隨著前文那篇劃時代論文的公布,eda產業就開始從cad產業中分化了出來,不少專業的eda創業廠商開始紛紛成立。


    但其實,這個時候,發展eda的力量,並不僅僅是這些創業公司,還有那些半導體大廠。


    半導體大廠一直走的是idm模式,ic設計是他們重要的業務基礎,他們對eda的需求,自然與那些創業型的ic設計公司同樣強勁。


    創業型的ic設計公司,資本不足,不僅在生產上,需要依賴半導體大廠。


    在ic設計的工具上,也沒有太多的自主研發能力,隻能對外購買各種eda工具,這是那些eda創業廠商產生的市場基礎。


    但半導體大廠不同,半導體大廠資金雄厚,在做ic設計的時候,也會成立專門的部門和團隊,自己開發需要的eda工具。


    這些大廠的eda研發團隊,與那些創業型的eda公司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競爭關係的。


    不過曆史上,最終的競爭結果,是那些大廠的eda部門全部敗給了專業的eda公司,最終不得不成為了這些eda公司的客戶。


    這些大廠在eda產品上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們對eda不重視,而是因為,大廠自我研發的模式,天然就不適合於eda產業。


    陳兵是重生者,可以從結果去找原因,他深刻明白,eda的發展,並不是簡單砸錢就能研發出來的,而是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容納吸收市場上的新技術,最後整合出來的。


    英豪有自己的半導體工廠,現在開始布局ic設計公司,其實已經是於那些半導體大廠很相似了。


    英豪如果隻是簡單的拉起一個研發團隊,開始搞eda的研發,最終難免要走向,和這些半導體大廠一樣的,失敗結果。


    曆史上,eda最終成為了寡頭壟斷的格局,而後世的eda三巨頭,synopsys、cadence和 mentor,早期都是那種獨立的創業公司。


    三巨頭中,mentor成立的時間最早,成立於1981年,創始團隊來自於燈塔俄勒岡州電子製造公司tektronix。


    同年,一位名叫jim solomon的ic設計師,離開燈塔國家半導體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在矽穀風投和老東家國半以及其他三家業內ic公司的出資支持下,他成立了sda(silicon design automation)。多年之後,sda與ecad公司合並,取名為cadence。


    至於synopsys,是三家中成立最晚的,成立與1986年,但synopsys的團隊卻是根基深厚。


    創始人 geus博士的導師,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spice模擬程序之父 rohrer教授。


    創始團隊來自通用電氣ge的微電子中心,融資來自於通用電氣和哈裏斯半導體公司。


    這三家eda巨頭,成長起來的過程,各有故事,這裏不去多費筆墨,但三甲巨頭的成功道路,卻有一個共同的方式,就是不斷的收購兼並,技術整合。


    事實上,eda發展的曆史就是一部並購史,僅僅由三巨頭發起的並購就達到驚人的200次,其中synopsys兼並收購次數最多,高達80次;cadence和mentor(後來被西門子收購,成為siemens eda)分別為62次和66次。


    想一想,一家公司,在短短的幾十年內,進行了這麽多次並購,它還是原本的那家公司嗎?


    從很大意義上,這後世三家eda巨頭,其實早就不是當初的那幾家創業公司了,而隻是延用了名字的新聚合體。


    eda產業的巨頭,並不是靠公司經營發展起來的,而是eda行業的諸多力量,最終匯集而成的。


    兼並整合不是什麽新鮮事,但如此頻繁的不斷兼並整合,就足夠特殊了。這個特性,與大部分的其他產業,是完全不同的。


    eda之所以是這樣一種行業發展路徑,背後其實是eda相關技術的演變過程。


    早期的eda並不是一個係統級的產品,而是一個個分散的提升工程師工作效率的工具。


    這種工具,ic設計公司需要、ic代工廠需要、那些半導體大廠也需要。


    但不同的需求方,其實關注的點是不同的,因此早期的eda工具之間,競爭並不算激烈,而是各有自己的擅長之處,分散的在市場上並立存在。


    但從需求方來說,太多的eda廠商,提供分散的技術服務,會造成極大的問題,尤其是各個eda廠商之間的係統不兼容,造成的麻煩就更大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展比較強勢的廠商,自然就開始吸收兼並那些互補性的小廠商,即可以擴充自己的技術服務內容,也可以把這些互補的技術服務,整合到一個係統之內,方便客戶使用。


    這種技術互補性的兼並融合,進展到一定的程度,那些分散的各種小工具,就逐漸匯聚成了一種係統級的產品。


    而這種係統級的產品一旦出現,係統級廠商,就會擠壓其餘的小工具廠商的生存空間,要麽被我吸收兼並,融入係統,要麽我在係統裏增加自己的技術模塊,把你的業務都搶過來。


    工具級的小廠商,是沒有能力對抗係統級廠商的,最終就形成了不斷兼並,直至寡頭壟斷的格局。


    企業之間進行並購,不管搞出多少的花樣,其實本質上,隻有兩種模式,現金並購和股權並購。


    現金並購就是我拿錢去買你的股份。


    股權並購就是我不出錢給你,用我自己的股份來換,並購完成後,你成為我新公司的股東。


    對於eda這種需要頻繁進行並購的行業來說,一直使用現金並購肯定是不現實的,哪裏有那麽多現金用來進行並購?


    因此,股權並購,必然就成為了eda產業內並購的主要模式。


    但這種股權並購,也有一個弊端,就是股權被不斷的分散出去,並購的越多,股權越分散。


    這對於那些半導體大廠,是難以接受的擴張模式。


    在大廠的內部,eda隻是諸多部門中的一個,你很難想象一個部門的股權被不斷稀釋分散。


    至於用大廠總公司的股份進行支付同樣不現實,用總公司的股權不斷稀釋為代價,隻是擴充下屬的一個特殊部門,絕對會造成公司的管理失衡。


    因此那些大廠的eda研發部門,自然就在與專業的eda廠商的競爭中,陸續的失敗了。


    eda三巨頭能夠都是起家在燈塔,不僅僅是因為燈塔是半導體業務的發源地。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燈塔的金融市場發達,燈塔的金融資本,對這種瘋狂的不斷並購,是極其樂見及其支持的。


    那些大廠麵對的困局,對於陳兵來說也同樣存在。


    陳兵再能撈錢,也沒有那麽多現金,去搞這種不斷的瘋狂並購,因此就很難將eda這個產業,也發展成英豪旗下的那種全資子公司。


    陳兵要投資eda產業,就必須采用於此前完全不同的模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零之低調發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燕難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燕難飛並收藏重生八零之低調發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