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業包羅萬象,內容龐雜。陳兵要將發展的重點轉移迴國內,自然是要有係統規劃。
英豪的布局,則會繼續緊密圍繞,英豪已經具有技術優勢的,通訊和計算機兩個大方向,同時會兼顧一下家電。
內地的通訊現在剛剛起步,短期仍然是以固定電話服務為主線,但會逐漸加大在移動通訊方麵的投入。
英豪一直在研發固定電話網絡通訊的產品,各種程控交換機早已經係列化了,都是英豪在購買國際專利的基礎上,進行的持續研發。
以英豪與內地關係的緊密,已經搶占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不出什麽大的變故,前世“八國九製”的局麵基本不會再出現了。
移動通訊方麵,英豪的研發其實也剛剛起步,而且瞄準的是2g通訊技術,現有的1g則是作為代理商,銷售摩托羅拉的產品,內地其實剛剛有進行試點的計劃。
英豪的無線傳唿業務,也同樣已經打開了市場,同樣占了七成以上的份額,另外三成是摩托羅拉的。
不過雙方已經有默契,不會在這個領域進行過於激烈的競爭,而是會共同來瓜分市場,這也夠兩家吃的腦滿腸肥了。
pc的技術架構已經穩定了,未來英豪就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升級,穩定持續的擴大產能,跟隨市場的增長擴大出貨。
英豪的技術研發布局重點,會放在筆記本電腦上。要做筆記本電腦,英豪計算機方麵的技術儲備已經很完整了,需要補強的其實是兩塊,一是lcd顯示屏,二是電池技術。
lcd的研發布局,英豪已經全麵展開了,電池技術方麵,英豪之前的技術儲備就很薄弱了。
電池雖然有個電字,其實與電子技術的關聯並不大,而更多的是涉及到化學的領域,這個就不是陳兵的強項了,隻了解一個大概。
在電子產品領域,電池是一個很獨立分支,與其他的電子技術交叉很少,但電池又是各種移動設備不可缺少的配件,從筆記本電腦、手機、電子相機、mp3都需要。
陳兵需要的當然不是那種一次性幹電池,而是可充電電池。現在主流的可充電電池,還是鎳鎘電池,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但陳兵知道未來的新技術方向:
由於環保等問題,鎳鎘電池很快會被鎳氫電池取代。而進入90年代之後,鋰電池則會成為可充電電池的主流技術方向。
電池產品同樣是霓虹比較有優勢的產品,鬆下、索尼、日立、東芝,在這方麵的投入都不少。
其實後世內地的電池產業發展的很不錯,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都已經成為了這個領域的龍頭廠商。
隻不過,現在這兩家企業的創立者年紀還有點小,還在讀書,距離能夠創業還需要很久,短期指望不上,英豪也隻能自己先來。
電池是兩用技術,不象lcd基本偏向民用,因此陳兵布局電池的時候,比布局lcd就要低調很多了。
陳兵與深大交流的時候,其實要成立的不是一個實驗室,而是兩個,隻不過lcd實驗室是高調成立的,而電池實驗室則被放在了化學學院的下麵。
這個實驗室的成立,幾乎沒有對外進行任何的宣傳。但重視程度同樣不低,深大的張校長會親自出麵,去尋找挖掘幾個相關方麵的專家過來。
而英豪也已經派出了人手,開始滿世界尋找標的,準備購買一家電池製造公司,以快速掌握電池製造的相關工藝。
這些都是長期的布局,真正能夠見到成果,都是需要五六年之後的事情了,但陳兵對東芝的反擊,肯定不止這些長線的布局。
別忘了,英豪還有一塊似乎比較邊緣的業務,就是電視機。但英豪的電視機業務,可是從rca收購迴來的,花費了幾億美元,怎麽可能真的讓它邊緣化哪?
東芝是一個很龐大的集團,涉及的業務很廣,而電視機也是東芝諸多業務中,較為重要的一個。
英豪是做電子為主的,不可能對東芝這種大型集團,發起全麵的進攻。
陳兵也無意去參合什麽東芝機床事件,那個事件的內幕太複雜,涉及了太多非商業層麵的因素,是陳兵一直在迴避的領域。
但在電視機業務上,雙方的業務重疊就很清楚了,陳兵對東芝的直接反擊,就準備從電視業務上開始,而反擊的開端,卻是從燈塔開始的。
為了布局這次主動的反擊,陳兵專門飛了一次燈塔,與rca的掌門人索恩頓進行了一番磋商。
接下來,rca的電視機產品就突然開始了全線的降價,而且rca的定價策略很明確,同樣規格的電視機,比照東芝的定價調低15%。
這可是多年來,燈塔的廠商,第一次向霓虹電視機,主動發動價格戰。市場反應之好,甚至遠超了索恩頓的預期,rca產品的日出貨量快速攀升,直逼萬台大關。
rca的降價來得如此突然,甚至有些倉促,霓虹的電視廠商,幾乎沒有事先得到任何的消息。
當霓虹廠商被動開始,陸續下調產品價格的時候,卻發現rca居然再次調價,始終保持價格比霓虹的電視低10%到15%。
rca的持續降價,完全是在霓虹廠商的意料之外,徹底打了包括東芝在內的霓虹廠商,一個措手不及。
rca明顯是要對霓虹廠商發動一次持續的價格戰,這太反常了。
在以前,燈塔的廠商是很少發動這樣的持續價格戰,曆來都是霓虹的廠商,對燈塔發動價格戰,來搶奪霓虹廠商的市場份額。
霓虹廠商馬上就發動了所有的信息渠道,去打探rca這番動作的原因,而很快他們就查到,rca敢於發動價格戰的底氣,居然是來自英豪。
英豪居然與rca簽署了一份新的合作協議,無論rca的市場定價如何向下調整,英豪的供貨價格都會隨之下調,以保證rca作為品牌方和渠道方的利潤空間。
相當於rca在前麵打價格戰,而英豪在後麵,持續提供無上限的彈藥資源。
這哪是rca在發動價格戰啊?這是英豪在發動價格戰,隻不過披一層rca的皮罷了。
rca在保持利潤率的情況下,還能大幅搶迴市場份額,自然是樂於衝鋒在前,而英豪敢於主動在燈塔發動價格戰,自然是有足夠底氣的。
去年,英豪全麵收購了rca的電視機業務,承接了rca的技術研發實驗室和製造工廠,但卻給rca保留了品牌和渠道。
這近一年來,英豪一直沒有什麽大動作,其實是在做產能的調整。
rca在對岸工廠中的生產線,已經全部拆除下來,運迴了特區,被安裝在了英豪電視的二期項目中,而燈塔工廠的部分設備和產能在過去一年中也在向內地進行遷移。
經過一年多的調整,英豪的電視機二期產能已經開始順利投產,而總的產能,已經高達了600萬台。
這600萬台產能中,按照之前與rca的協議,rca每年的采購量是不得低於150萬台。
過去這一年,英豪調整產能的同時,rca作為品牌和渠道商,也在全麵調整產品定位、定價策略,宣傳推廣計劃。
rca是電視機的發明廠商,技術底蘊還是很深厚的,雖然霓虹的廠商後來居上,發明了很多更新的技術,例如索尼的特麗瓏,但要說用技術全麵碾壓rca還是做不到的。
燈塔電視機產業受到霓虹的全麵衝擊,更多的是因為燈塔的製造成本高企,產品價格普遍高於霓虹產品一大節。
受到霓虹的產品價格衝擊之後,燈塔廠商市場份額丟失,對於新技術研發的投資減弱,才進入了惡性循環,最終一蹶不振。
rca把製造轉移給英豪之後,其實在生產成本上,已經比霓虹電視機更有優勢了,過去一年多,rca已經將產品價格,陸續調整到了與霓虹產品同樣的價位區間。
雖然rca前幾年研發投入不足,產品質量上已經略微落後於霓虹的產品,但產品品質的差距,還沒有大到喪失競爭能力的程度。
rca可是燈塔本土品牌,而且長期宣傳形成的品牌認知還在,在同樣價格進行銷售之後,rca的市場份額馬上就穩住了,不再持續下滑,甚至開始小幅的迴升。
過去一年,rca的價格調整動作,是小幅逐步進行的,但市場的反饋,卻是證明了價格才是,電視機這種消費產品,最犀利的競爭手段。
霓虹的製造成本比燈塔低,而內地的人工成本低廉,英豪生產的電視機比霓虹又低了很多。市場的主動權,其實早就落入了rca和英豪這一聯盟之手。
發動價格戰是要犧牲利潤的,原本陳兵並沒有主動發起大規模價格戰的打算。
英豪的產能雖然很大,但出貨方向包括了燈塔、東南亞和內地,並沒有太大的出貨壓力。
但東芝的挑釁,使得陳兵不得不作出淩厲的應對。不讓霓虹廠商明白,挑釁英豪要付出代價,這些霓虹廠商隻會繼續變本加厲,來找英豪的麻煩。
rca的本土品牌,加上英豪的低成本製造,在燈塔市場發動價格戰,直接就占據了全麵的優勢。
霓虹的電視廠商向來是價格戰的高手,很快就判斷出,隻依靠價格戰,他們已經明顯落在了下風,會非常的被動,隻能尋求改變競爭策略。
這次霓虹廠商,則是買通了一些媒體,開始報道rca已經不是純粹的燈塔品牌了,rca的電視機生產,已經全部轉移到了內地。
霓虹廠商的這種宣傳戰,其實是很陰險的,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燈塔人對內地認知,其實一直是被引導的。
如果給rca供貨的,真是內地的那些電視廠商,這種宣傳絕對能起到很大的抹黑作用。
但可惜,他們這次的對手是英豪。
rca並沒有迴避這種惡意的宣傳報道,而是直接對外公布了,英豪作為供貨商的身份。
英豪在燈塔可不是什麽無名之輩,過去幾年,英豪的計算機已經是第二大品牌,而英豪的家庭遊戲機,更已經接過了雅達利的班,成為了第一大品牌。
英豪的電子遊戲機,每年在燈塔的出貨量已經接近了200萬台,計算機也已經接近100萬台,這可都是直接用英豪的品牌在銷售的。
過去幾年,英豪的品牌信譽度,早就在燈塔建立起來了,許多消費者,在知道給rca代工生產電視機的廠商是英豪之後,不僅沒有失望,反而對於rca的產品品質更加的信任。
而英豪與rca也再次搞起了騷操作,直接將rca的電視機與英豪的遊戲機,進行了組合營銷,如果同時購買這兩個產品,不僅會有更多的折扣優惠,並且還會有遊戲卡帶進行贈送。
斯密斯是英豪遊戲機忠實用戶,在雅達利還沒有崩潰之時,就購買了英豪的第一代遊戲機,英豪推出第二代遊戲機之後,他就一直想要再購買一台。
斯密斯家的電視也是五年前買的,也已經有些老舊了,而斯密斯的太太也早就想換一台新的電視。
斯密斯隻是一個藍領工人,斯密斯太太則沒有全職工作,隻是會打打零工,兩人的收入雖然足夠支撐家庭開銷,但也說不上多麽富裕。
在先更換遊戲機還是電視機上,兩人一直沒有達成協議,但這次英豪與rca的聯合銷售,完美解決了兩人的爭端,幹脆一起全換新的。
英豪的遊戲機與rca的電視機,被放在一起進行組合營銷,可不是拍腦袋的決定。
燈塔的遊戲機家庭滲透率很高,電視機更是家庭必須品,兩者其實是很完美的互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營銷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霓虹的電視廠商,找不到太好的反擊手段,也知道持續的跟進降價,並不能挽迴頹勢,隻能加大廣告投放的力度,以盡力保住原本的市場份額。
這其實已經落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麵。
而陳兵的動作,並未就此打住,他很快就在內地市場,發起了第二次進攻,進攻的淩厲程度還在燈塔之上。
陳兵居然從rca那裏獲得了品牌授權,開始在內地市場,銷售rca的電視機,而且市場定價,直接比霓虹的產品低20%。
這是徹底改變了曆史,原本的曆史上,rca是幾乎沒在內地大規模銷售過的。
相比燈塔,內地才是陳兵的主場。
英豪的電視機,要在燈塔銷售,需要長途的販運,到了燈塔還要給rca留下利潤空間,這都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但在內地,英豪不需要再長途運輸,也不需要給別人加一層銷售利潤,競爭優勢比在燈塔更強,攻勢自然比在燈塔市場上更為淩厲。
這次,陳兵是下定決心,要給霓虹人一個深刻的教訓,也要直接改變原本內地的曆史。
原本的曆史中,霓虹的電視機,一度曾經占據了內地很大一部分的高端市場,直到90年代初,內地的電視機廠商崛起,才通過價格戰,逐漸的搶迴了市場份額。
但仍然有很長一段時間,霓虹的電視機,被視為高端產品的代表,而國產的電視機則被視為低端產品。
自從開始改開之後,內地的電視機市場就開始了快速的爆發,內地消費者,對於電視的需求之強烈,是超乎想象的。
而伴隨著這種需求爆發的,則是內地電視機產能的持續提升,其實到了現在,進入1984年,內地的電視機供應不足局麵,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了。
經過七八年的時間,此時內地城市家庭的電視普及率已經很高了。很多大城市或沿海城市,電視機的普及率已經超過了70%。電視機普及率低的地區,主要是在貧困的農村。
沒有這麽高的電視普及率,內地是不可能每年搞春晚的。春晚如果隻能給少數高收入的家庭看到,那可是會被很多普通家庭病詬的事情,沒人敢承擔這個責任。
隻不過,這個時候,大部分家庭能夠購買的起的還是黑白電視機。
內地城市電視機的普及,是從1977左右開始的,一台黑白電視的價格大概在400-500左右,而此時普通工人的收入,還在30元左右,兩個人大概要一年左右的省吃簡用才能買的起一台黑白電視。
黑白電視的生產難度,比彩色電視低很多,因此黑白電視機國產化的速度也比較快,短短幾年間,內地出現了數百個電視的品牌,甚至很多縣城都有自己的電視機生產廠。
到了1984年,內地城市的黑白電視機普及率提高了之後,其實城市居民對電視的需求,已經開始逐步升級了,在向彩色電視機的替代升級需求轉化。
不過,彩電的國產化進程,比黑白電視就要緩慢了很多,事實上,內地在1977年開始引進彩管生產線,但到了82年才真正實現彩管的國產化。
原本在這個時點,彩電在內地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大家都能高價銷售彩電產品,英豪是沒有必要發動什麽價格戰的。
曆史上,內地的電視廠商雖然喜歡卷,也沒有卷的這麽早。
內地的電視機產能爆發的很快,1985年就達到1600萬台,超越了燈塔,1987年就接近2000萬台,超越了霓虹。
但內地的電視機廠商發動價格戰,開始搶奪霓虹品牌的市場,卻是還要在產能超越了霓虹兩年之後。
rca的電視機品牌,是通過進口渠道審批,進入到了內地大城市的銷售體係的,事先並沒有任何的消息披露出來,而是毫無生息的就開始上架了。
霓虹廠商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徹底懵逼的,完全沒有看懂英豪要幹什麽。
這個時候,彩電的供應還非常的緊張,是要憑票購買的,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你打什麽價格戰?你降價有什麽用,要知道那些電視的購買票,本身就在市場上價格不菲的。
曆史上,八十年代中期,彩色電視可是內地倒買倒賣,加價銷售的主要產品之一,民間很多所謂的“對縫”,都是在以彩色電視為標的。
這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據傳說,某位良心企業家,在1984年開始創業,曾經幾次被騙,其中一次就是被倒騰電視的名義騙了。
霓虹廠商,根本沒看懂陳兵要幹什麽,但很快,新的消息傳來,讓他們更加的懵逼。
rca品牌的電視機,居然不需要票,而是敞開供應。這她媽又是什麽騷操作?
要知道,霓虹品牌的彩電需要憑票購買,當然不是因為廠商的產能不足,而是因為內地沒有那麽多的外匯,用來購買霓虹的貨源。
哪rca的貨是怎麽來的?
很快在內地的內線就傳迴了準確的消息,rca的產品接受人民幣結算,不需要用外匯。這差點沒有讓這些霓虹廠商瘋掉。
rca的電視不用票,敞開供應,有錢就能買,比霓虹價格還便宜,而且更加重要的是,rca是燈塔品牌,燈塔可是比霓虹還要發達的地方。
雖然rca這個牌子以前內地沒太聽說過,但一個燈塔品牌的背書,加上電視機發明者的宣傳,足以使得內地消費馬上接受這個全新的品牌。
陳兵這番騷操作,第一個打擊的不是霓虹的廠商,而是內地那些倒賣電視票的群體,以前一張霓虹電視的票證能夠賣到200多人民幣,現在白給都沒人要了。
財路一下就斷掉了,甚至很多類似黃牛的人,囤了不少的電視票,直接損失慘重。
不少人都在打聽這個事情的背景,但據說這個rca的來頭很大,拿到進口許可,直接走的就是最頂級的審批程序。
放在古代,這就是禦賜的資格。那些吃了虧的人,一時弄不清楚狀況,隻能啞巴吃黃連。
一時之間,內地的電視機市場,出現了極為詭異的一幕,低端的黑白電視、便宜些的國產彩電,都還在憑票供應。
而最昂貴的進口高端彩電,卻開始敞開供應了,有錢就能買的到。
霓虹的彩電產品,即使還有不少已經擺到了櫃台之上,但卻在沒有了之前那種,購買人群拚命搶購的場景,而是在幾日之間就變得無人問津。
事情的變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使得霓虹的幾大電視廠商不得不坐到了一起,商討對策。
如果拿不出有效的辦法,恐怕幾個月之內,霓虹的電視機就會被徹底趕出內地市場。
英豪的布局,則會繼續緊密圍繞,英豪已經具有技術優勢的,通訊和計算機兩個大方向,同時會兼顧一下家電。
內地的通訊現在剛剛起步,短期仍然是以固定電話服務為主線,但會逐漸加大在移動通訊方麵的投入。
英豪一直在研發固定電話網絡通訊的產品,各種程控交換機早已經係列化了,都是英豪在購買國際專利的基礎上,進行的持續研發。
以英豪與內地關係的緊密,已經搶占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不出什麽大的變故,前世“八國九製”的局麵基本不會再出現了。
移動通訊方麵,英豪的研發其實也剛剛起步,而且瞄準的是2g通訊技術,現有的1g則是作為代理商,銷售摩托羅拉的產品,內地其實剛剛有進行試點的計劃。
英豪的無線傳唿業務,也同樣已經打開了市場,同樣占了七成以上的份額,另外三成是摩托羅拉的。
不過雙方已經有默契,不會在這個領域進行過於激烈的競爭,而是會共同來瓜分市場,這也夠兩家吃的腦滿腸肥了。
pc的技術架構已經穩定了,未來英豪就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升級,穩定持續的擴大產能,跟隨市場的增長擴大出貨。
英豪的技術研發布局重點,會放在筆記本電腦上。要做筆記本電腦,英豪計算機方麵的技術儲備已經很完整了,需要補強的其實是兩塊,一是lcd顯示屏,二是電池技術。
lcd的研發布局,英豪已經全麵展開了,電池技術方麵,英豪之前的技術儲備就很薄弱了。
電池雖然有個電字,其實與電子技術的關聯並不大,而更多的是涉及到化學的領域,這個就不是陳兵的強項了,隻了解一個大概。
在電子產品領域,電池是一個很獨立分支,與其他的電子技術交叉很少,但電池又是各種移動設備不可缺少的配件,從筆記本電腦、手機、電子相機、mp3都需要。
陳兵需要的當然不是那種一次性幹電池,而是可充電電池。現在主流的可充電電池,還是鎳鎘電池,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但陳兵知道未來的新技術方向:
由於環保等問題,鎳鎘電池很快會被鎳氫電池取代。而進入90年代之後,鋰電池則會成為可充電電池的主流技術方向。
電池產品同樣是霓虹比較有優勢的產品,鬆下、索尼、日立、東芝,在這方麵的投入都不少。
其實後世內地的電池產業發展的很不錯,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都已經成為了這個領域的龍頭廠商。
隻不過,現在這兩家企業的創立者年紀還有點小,還在讀書,距離能夠創業還需要很久,短期指望不上,英豪也隻能自己先來。
電池是兩用技術,不象lcd基本偏向民用,因此陳兵布局電池的時候,比布局lcd就要低調很多了。
陳兵與深大交流的時候,其實要成立的不是一個實驗室,而是兩個,隻不過lcd實驗室是高調成立的,而電池實驗室則被放在了化學學院的下麵。
這個實驗室的成立,幾乎沒有對外進行任何的宣傳。但重視程度同樣不低,深大的張校長會親自出麵,去尋找挖掘幾個相關方麵的專家過來。
而英豪也已經派出了人手,開始滿世界尋找標的,準備購買一家電池製造公司,以快速掌握電池製造的相關工藝。
這些都是長期的布局,真正能夠見到成果,都是需要五六年之後的事情了,但陳兵對東芝的反擊,肯定不止這些長線的布局。
別忘了,英豪還有一塊似乎比較邊緣的業務,就是電視機。但英豪的電視機業務,可是從rca收購迴來的,花費了幾億美元,怎麽可能真的讓它邊緣化哪?
東芝是一個很龐大的集團,涉及的業務很廣,而電視機也是東芝諸多業務中,較為重要的一個。
英豪是做電子為主的,不可能對東芝這種大型集團,發起全麵的進攻。
陳兵也無意去參合什麽東芝機床事件,那個事件的內幕太複雜,涉及了太多非商業層麵的因素,是陳兵一直在迴避的領域。
但在電視機業務上,雙方的業務重疊就很清楚了,陳兵對東芝的直接反擊,就準備從電視業務上開始,而反擊的開端,卻是從燈塔開始的。
為了布局這次主動的反擊,陳兵專門飛了一次燈塔,與rca的掌門人索恩頓進行了一番磋商。
接下來,rca的電視機產品就突然開始了全線的降價,而且rca的定價策略很明確,同樣規格的電視機,比照東芝的定價調低15%。
這可是多年來,燈塔的廠商,第一次向霓虹電視機,主動發動價格戰。市場反應之好,甚至遠超了索恩頓的預期,rca產品的日出貨量快速攀升,直逼萬台大關。
rca的降價來得如此突然,甚至有些倉促,霓虹的電視廠商,幾乎沒有事先得到任何的消息。
當霓虹廠商被動開始,陸續下調產品價格的時候,卻發現rca居然再次調價,始終保持價格比霓虹的電視低10%到15%。
rca的持續降價,完全是在霓虹廠商的意料之外,徹底打了包括東芝在內的霓虹廠商,一個措手不及。
rca明顯是要對霓虹廠商發動一次持續的價格戰,這太反常了。
在以前,燈塔的廠商是很少發動這樣的持續價格戰,曆來都是霓虹的廠商,對燈塔發動價格戰,來搶奪霓虹廠商的市場份額。
霓虹廠商馬上就發動了所有的信息渠道,去打探rca這番動作的原因,而很快他們就查到,rca敢於發動價格戰的底氣,居然是來自英豪。
英豪居然與rca簽署了一份新的合作協議,無論rca的市場定價如何向下調整,英豪的供貨價格都會隨之下調,以保證rca作為品牌方和渠道方的利潤空間。
相當於rca在前麵打價格戰,而英豪在後麵,持續提供無上限的彈藥資源。
這哪是rca在發動價格戰啊?這是英豪在發動價格戰,隻不過披一層rca的皮罷了。
rca在保持利潤率的情況下,還能大幅搶迴市場份額,自然是樂於衝鋒在前,而英豪敢於主動在燈塔發動價格戰,自然是有足夠底氣的。
去年,英豪全麵收購了rca的電視機業務,承接了rca的技術研發實驗室和製造工廠,但卻給rca保留了品牌和渠道。
這近一年來,英豪一直沒有什麽大動作,其實是在做產能的調整。
rca在對岸工廠中的生產線,已經全部拆除下來,運迴了特區,被安裝在了英豪電視的二期項目中,而燈塔工廠的部分設備和產能在過去一年中也在向內地進行遷移。
經過一年多的調整,英豪的電視機二期產能已經開始順利投產,而總的產能,已經高達了600萬台。
這600萬台產能中,按照之前與rca的協議,rca每年的采購量是不得低於150萬台。
過去這一年,英豪調整產能的同時,rca作為品牌和渠道商,也在全麵調整產品定位、定價策略,宣傳推廣計劃。
rca是電視機的發明廠商,技術底蘊還是很深厚的,雖然霓虹的廠商後來居上,發明了很多更新的技術,例如索尼的特麗瓏,但要說用技術全麵碾壓rca還是做不到的。
燈塔電視機產業受到霓虹的全麵衝擊,更多的是因為燈塔的製造成本高企,產品價格普遍高於霓虹產品一大節。
受到霓虹的產品價格衝擊之後,燈塔廠商市場份額丟失,對於新技術研發的投資減弱,才進入了惡性循環,最終一蹶不振。
rca把製造轉移給英豪之後,其實在生產成本上,已經比霓虹電視機更有優勢了,過去一年多,rca已經將產品價格,陸續調整到了與霓虹產品同樣的價位區間。
雖然rca前幾年研發投入不足,產品質量上已經略微落後於霓虹的產品,但產品品質的差距,還沒有大到喪失競爭能力的程度。
rca可是燈塔本土品牌,而且長期宣傳形成的品牌認知還在,在同樣價格進行銷售之後,rca的市場份額馬上就穩住了,不再持續下滑,甚至開始小幅的迴升。
過去一年,rca的價格調整動作,是小幅逐步進行的,但市場的反饋,卻是證明了價格才是,電視機這種消費產品,最犀利的競爭手段。
霓虹的製造成本比燈塔低,而內地的人工成本低廉,英豪生產的電視機比霓虹又低了很多。市場的主動權,其實早就落入了rca和英豪這一聯盟之手。
發動價格戰是要犧牲利潤的,原本陳兵並沒有主動發起大規模價格戰的打算。
英豪的產能雖然很大,但出貨方向包括了燈塔、東南亞和內地,並沒有太大的出貨壓力。
但東芝的挑釁,使得陳兵不得不作出淩厲的應對。不讓霓虹廠商明白,挑釁英豪要付出代價,這些霓虹廠商隻會繼續變本加厲,來找英豪的麻煩。
rca的本土品牌,加上英豪的低成本製造,在燈塔市場發動價格戰,直接就占據了全麵的優勢。
霓虹的電視廠商向來是價格戰的高手,很快就判斷出,隻依靠價格戰,他們已經明顯落在了下風,會非常的被動,隻能尋求改變競爭策略。
這次霓虹廠商,則是買通了一些媒體,開始報道rca已經不是純粹的燈塔品牌了,rca的電視機生產,已經全部轉移到了內地。
霓虹廠商的這種宣傳戰,其實是很陰險的,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燈塔人對內地認知,其實一直是被引導的。
如果給rca供貨的,真是內地的那些電視廠商,這種宣傳絕對能起到很大的抹黑作用。
但可惜,他們這次的對手是英豪。
rca並沒有迴避這種惡意的宣傳報道,而是直接對外公布了,英豪作為供貨商的身份。
英豪在燈塔可不是什麽無名之輩,過去幾年,英豪的計算機已經是第二大品牌,而英豪的家庭遊戲機,更已經接過了雅達利的班,成為了第一大品牌。
英豪的電子遊戲機,每年在燈塔的出貨量已經接近了200萬台,計算機也已經接近100萬台,這可都是直接用英豪的品牌在銷售的。
過去幾年,英豪的品牌信譽度,早就在燈塔建立起來了,許多消費者,在知道給rca代工生產電視機的廠商是英豪之後,不僅沒有失望,反而對於rca的產品品質更加的信任。
而英豪與rca也再次搞起了騷操作,直接將rca的電視機與英豪的遊戲機,進行了組合營銷,如果同時購買這兩個產品,不僅會有更多的折扣優惠,並且還會有遊戲卡帶進行贈送。
斯密斯是英豪遊戲機忠實用戶,在雅達利還沒有崩潰之時,就購買了英豪的第一代遊戲機,英豪推出第二代遊戲機之後,他就一直想要再購買一台。
斯密斯家的電視也是五年前買的,也已經有些老舊了,而斯密斯的太太也早就想換一台新的電視。
斯密斯隻是一個藍領工人,斯密斯太太則沒有全職工作,隻是會打打零工,兩人的收入雖然足夠支撐家庭開銷,但也說不上多麽富裕。
在先更換遊戲機還是電視機上,兩人一直沒有達成協議,但這次英豪與rca的聯合銷售,完美解決了兩人的爭端,幹脆一起全換新的。
英豪的遊戲機與rca的電視機,被放在一起進行組合營銷,可不是拍腦袋的決定。
燈塔的遊戲機家庭滲透率很高,電視機更是家庭必須品,兩者其實是很完美的互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營銷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霓虹的電視廠商,找不到太好的反擊手段,也知道持續的跟進降價,並不能挽迴頹勢,隻能加大廣告投放的力度,以盡力保住原本的市場份額。
這其實已經落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麵。
而陳兵的動作,並未就此打住,他很快就在內地市場,發起了第二次進攻,進攻的淩厲程度還在燈塔之上。
陳兵居然從rca那裏獲得了品牌授權,開始在內地市場,銷售rca的電視機,而且市場定價,直接比霓虹的產品低20%。
這是徹底改變了曆史,原本的曆史上,rca是幾乎沒在內地大規模銷售過的。
相比燈塔,內地才是陳兵的主場。
英豪的電視機,要在燈塔銷售,需要長途的販運,到了燈塔還要給rca留下利潤空間,這都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但在內地,英豪不需要再長途運輸,也不需要給別人加一層銷售利潤,競爭優勢比在燈塔更強,攻勢自然比在燈塔市場上更為淩厲。
這次,陳兵是下定決心,要給霓虹人一個深刻的教訓,也要直接改變原本內地的曆史。
原本的曆史中,霓虹的電視機,一度曾經占據了內地很大一部分的高端市場,直到90年代初,內地的電視機廠商崛起,才通過價格戰,逐漸的搶迴了市場份額。
但仍然有很長一段時間,霓虹的電視機,被視為高端產品的代表,而國產的電視機則被視為低端產品。
自從開始改開之後,內地的電視機市場就開始了快速的爆發,內地消費者,對於電視的需求之強烈,是超乎想象的。
而伴隨著這種需求爆發的,則是內地電視機產能的持續提升,其實到了現在,進入1984年,內地的電視機供應不足局麵,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了。
經過七八年的時間,此時內地城市家庭的電視普及率已經很高了。很多大城市或沿海城市,電視機的普及率已經超過了70%。電視機普及率低的地區,主要是在貧困的農村。
沒有這麽高的電視普及率,內地是不可能每年搞春晚的。春晚如果隻能給少數高收入的家庭看到,那可是會被很多普通家庭病詬的事情,沒人敢承擔這個責任。
隻不過,這個時候,大部分家庭能夠購買的起的還是黑白電視機。
內地城市電視機的普及,是從1977左右開始的,一台黑白電視的價格大概在400-500左右,而此時普通工人的收入,還在30元左右,兩個人大概要一年左右的省吃簡用才能買的起一台黑白電視。
黑白電視的生產難度,比彩色電視低很多,因此黑白電視機國產化的速度也比較快,短短幾年間,內地出現了數百個電視的品牌,甚至很多縣城都有自己的電視機生產廠。
到了1984年,內地城市的黑白電視機普及率提高了之後,其實城市居民對電視的需求,已經開始逐步升級了,在向彩色電視機的替代升級需求轉化。
不過,彩電的國產化進程,比黑白電視就要緩慢了很多,事實上,內地在1977年開始引進彩管生產線,但到了82年才真正實現彩管的國產化。
原本在這個時點,彩電在內地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大家都能高價銷售彩電產品,英豪是沒有必要發動什麽價格戰的。
曆史上,內地的電視廠商雖然喜歡卷,也沒有卷的這麽早。
內地的電視機產能爆發的很快,1985年就達到1600萬台,超越了燈塔,1987年就接近2000萬台,超越了霓虹。
但內地的電視機廠商發動價格戰,開始搶奪霓虹品牌的市場,卻是還要在產能超越了霓虹兩年之後。
rca的電視機品牌,是通過進口渠道審批,進入到了內地大城市的銷售體係的,事先並沒有任何的消息披露出來,而是毫無生息的就開始上架了。
霓虹廠商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徹底懵逼的,完全沒有看懂英豪要幹什麽。
這個時候,彩電的供應還非常的緊張,是要憑票購買的,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你打什麽價格戰?你降價有什麽用,要知道那些電視的購買票,本身就在市場上價格不菲的。
曆史上,八十年代中期,彩色電視可是內地倒買倒賣,加價銷售的主要產品之一,民間很多所謂的“對縫”,都是在以彩色電視為標的。
這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據傳說,某位良心企業家,在1984年開始創業,曾經幾次被騙,其中一次就是被倒騰電視的名義騙了。
霓虹廠商,根本沒看懂陳兵要幹什麽,但很快,新的消息傳來,讓他們更加的懵逼。
rca品牌的電視機,居然不需要票,而是敞開供應。這她媽又是什麽騷操作?
要知道,霓虹品牌的彩電需要憑票購買,當然不是因為廠商的產能不足,而是因為內地沒有那麽多的外匯,用來購買霓虹的貨源。
哪rca的貨是怎麽來的?
很快在內地的內線就傳迴了準確的消息,rca的產品接受人民幣結算,不需要用外匯。這差點沒有讓這些霓虹廠商瘋掉。
rca的電視不用票,敞開供應,有錢就能買,比霓虹價格還便宜,而且更加重要的是,rca是燈塔品牌,燈塔可是比霓虹還要發達的地方。
雖然rca這個牌子以前內地沒太聽說過,但一個燈塔品牌的背書,加上電視機發明者的宣傳,足以使得內地消費馬上接受這個全新的品牌。
陳兵這番騷操作,第一個打擊的不是霓虹的廠商,而是內地那些倒賣電視票的群體,以前一張霓虹電視的票證能夠賣到200多人民幣,現在白給都沒人要了。
財路一下就斷掉了,甚至很多類似黃牛的人,囤了不少的電視票,直接損失慘重。
不少人都在打聽這個事情的背景,但據說這個rca的來頭很大,拿到進口許可,直接走的就是最頂級的審批程序。
放在古代,這就是禦賜的資格。那些吃了虧的人,一時弄不清楚狀況,隻能啞巴吃黃連。
一時之間,內地的電視機市場,出現了極為詭異的一幕,低端的黑白電視、便宜些的國產彩電,都還在憑票供應。
而最昂貴的進口高端彩電,卻開始敞開供應了,有錢就能買的到。
霓虹的彩電產品,即使還有不少已經擺到了櫃台之上,但卻在沒有了之前那種,購買人群拚命搶購的場景,而是在幾日之間就變得無人問津。
事情的變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使得霓虹的幾大電視廠商不得不坐到了一起,商討對策。
如果拿不出有效的辦法,恐怕幾個月之內,霓虹的電視機就會被徹底趕出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