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可以學三星但絕不能搞財團
對岸和宇宙半島的半導體產業,幾乎是同步開始發展的,但卻是走不同的發展路徑。
說起對岸的半導體產業,大名鼎鼎的台積電,一定是最為耳熟能詳的,但對岸其實還有一家在業內同樣知名的半導體廠商,經常被外界忽略,就是聯電。
如果說在後世台積電成為了對岸半導體行業的代表廠商的話,聯電其實才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奠基廠商。
甚至從很多方麵講,聯電才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推動者,其相當長時間內的行業影響力,遠在台積電之上。
聯電的設立比台積電要早的多,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甚至1985年,聯電就已經在對岸股市上市了。
那個時候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才剛剛迴到對岸,台積電甚至還沒有真正開始籌劃。
台積電是1987年才成立的,從設立之初就很明確的定位為晶圓代工廠,早期的台積電實力還不足,其實更注重自身的技術發展,對對岸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並不突出。
而聯電卻不同,聯電起步時走的是一體化的idm路線,既有ic設計也有晶圓製造,直到90年代中後期,聯電才開始效仿台積電,向專業的晶圓代工廠轉化。
這個轉化過程中,聯電原本下屬的ic設計部門,就被紛紛拆分獨立了出去,成立了聯陽、聯傑、聯發科、聯詠、聯笙等公司。
可以說,對岸的獨立ic設計公司,大部分是從聯電孵化出來的,或至少與聯電有著極深的淵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聯發科,後世已經成為通訊ic領域的著名廠商。
從這個意義上說,聯電在對岸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其實已經有些類似仙童在燈塔的地位,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培養搖籃。
其實,在新世紀之前,聯電在對岸的行業影響力,是遠在台積電之上的,但到了新世紀之後,已經把ic設計分離出去的聯電,就逐漸被台積電所超越了。
聯電與台積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對岸被成為半導體雙雄,正是這兩個龍頭企業的不斷競爭,才帶動了對岸半導體產業的全麵興盛。
而聯電在與台積電的競爭中逐漸落後,固然有許多技術路線上的失誤,但也與兩家公司的資本結構、創始人經營風格有著巨大的關聯。
聯電最著名的創始人名叫曹興誠,他其實是對岸少有的在本地接受教育的半導體大佬,而聯電的資本也幾乎都來自對岸的本土。
1970年代,對岸的工業結構仍然以傳統工業為主,最重要的紡織產業,受到了配額等國際貿易保護政策的衝擊,而電子產業,仍然是以低端的電子組裝為主。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對岸成立重要的工業產業引導機構,工研院。
工研院,在對岸的經濟崛起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
工研院在成立之後,很快就把半導體列為了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隨後他們從燈塔的rca獲得了 7.5微米 cmos技術。
早在1976年,對岸派出40人到 rca工廠接受培訓,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學習半導體領域的工藝節點。1977年,工研院在電子研究所下,設立小型 3英寸晶圓示範工廠。這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真正開端。
一直生活在對岸的曹興誠,此時剛剛達到而立之年,就是這批到rca學習的群體中的一員。
1976年至1980年間,工研院斥資 1.2億美元從燈塔引進不少的 ic設計和製造技術。
1979年底,工研院開始對這些引進的半導體技術、資產進行整合,最終成為聯華電子(umc),簡稱聯電。
聯電從籌備到真正成立獨立運行,用了三年的時間,期間不但將工研院的那個示範工廠劃入了聯電,而且幫助聯電將製程從從 7.5微米升級到 3.5微米,還將工廠的晶圓尺寸擴大到 6英寸。
同時工研院還投資數百萬美元,幫助聯電引進用於ic設計的計算機模擬程序和設計工具。
向聯電轉讓了很多ic設計知識產權,包括電話、玩具、計時器、計算器和手表了幾個應用領域。
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後,聯電就直接成為對岸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電子製造商。可以說是一家綜合設計公司。
聯電的基礎資源,全部出自工研院,其實是具有了很明顯的官方資本背景。為了增加聯電的資金實力,在這個籌建期間,聯電又引入了不少對岸大公司的資本投資。
聯電也是對岸首批,申請並獲得新竹科學園區空間的公司之一。而新竹最終成為對岸,許多先進微電子公司的所在地,也於聯電的產業引領作用關係極大。
聯電的成立過程,其實並不是什麽市場發展的產物,而是對岸產業政策主導的成果。而正是聯電的成功設立,才為對岸的半導體產業躺出了道路,奠定了基礎。
聯電的誕生過程,與內地的907、908、909工程,其實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內地的幾次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嚐試,其實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聯電的模版。隻不過,從結果上看,內地的這些嚐試,遠沒有達到聯電的效果。
對岸是一個小型經濟體,隻需要一兩個巨大的產業,就能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對岸可以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半導體領域。
但內地不行,內地在半導體上能夠投入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這些本就有限的資源,還需要照顧各區域的發展平衡。
同時,聯電建立的時候,正是以燈塔與霓虹的半導體產業爭奪為背景,聯電在引進先進技術放麵,是受到了燈塔的照顧和扶持的。
聯電從設立之初,市場就不僅僅依賴對岸,而是有機會直接融入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
而內地,卻是受到非常嚴格的技術限製的,能夠引進的都是落後兩代以上的技術,而且沒有任何的機會,直接切入全球產業鏈,這就使得內地的幾次嚐試,都具有極大的難度。
聯電的主要資本都來自當地,其實是官方在進行主導,從一開始,就帶有產業引導的責任。
曹興誠一直是對岸的本土背景,原本是任職於工研院的,在聯電成立之時,他就被選了出來,到聯電出任副總,並逐漸成為總經理、董事長。
這種出身和資本結構,使得聯電其實一直帶有很重的顏色背景,這也為後期聯電受到的一係列壓製埋下了伏筆。
聯電是對岸集中了所有資源打造出來的,到了1985年,聯電在對岸股市成功上市之後,其實對岸的半導體產業,就已經真正的打下了基礎了。
從某種意義上,沒有聯電打下的產業基礎,張忠謀也未必會選擇迴對岸創業,也就未必會有台積電的出現。
與曹興誠本土背景突出相反,張忠謀是典型的燈塔背景。台積電從創立開始,與燈塔的半導體產業,就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張忠謀是1931年出生,老家寧波,在內地長大。1949年,他就到燈塔讀書,此後就一直長期在燈塔工作。
早在1954年,他就加入了燈塔最著名的半導體廠商,德州儀器,並在德州儀器公司ti工作了二十五年。
這二十五年時間,張忠謀從工程師起步,一直升任到德州儀器的資深副總裁,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
拋開其他因素不提,隻說事業上的成就,張忠謀確實是最早進入燈塔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是少有的能夠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大佬。
1983年,張忠謀與ti的總裁產生很大的意見分歧,幹脆辭去了在ti的職位。1985年他受邀迴到了對岸,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長,並兼任了聯電的董事長。
而在1987年,已經56歲的張忠謀,再次創業,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晶圓代工企業,台積電。
晶圓代工的概念,並非是張忠謀首創,其實早在70年代,就有相關的一些概念被產業界提出來了。
甚至,有一種說法,台積電成立之前,聯電的曹興誠也已經萌發過要做晶圓代工的想法。
但此時的曹興誠還隻是工研院委派到聯電的經理人,剛剛三十出頭,根本無法與任職工研院院長和聯電董事長的張忠謀掰手腕。
聯電的成立是靠著對岸集中資源成立起來的,而台積電的起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則是張忠謀的到處刷臉。
張忠謀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真正的元老,他入行的時候,集成電路才剛剛發明出來。
而他在ti任職二十多年,一直管理的也是半導體業務,可以說張忠謀在燈塔的職業生涯,與燈塔的半導體發展,幾乎是同步的。
因此,張忠謀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內的影響力是極大的,也具有一張極大的關係網,幾乎所有的半導體產業大佬,與張忠謀都或多或少打過交道。
聯電的成立,幾乎已經集中了對岸半導體產業的所有資源。有聯電在前,即使張忠謀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長,在聯電之外,想要另起爐灶,也很難再在對岸籌集到太多的資源。
因此,台積電從起步之初,就把關注度更多的投入到了全球,不僅引入了飛利浦作為台積電的股東,還從ti引入了技術,說服了intel給予訂單。
張忠謀在ti的職業生涯,絕對說的上是成功的,但他在ti仍然隻是副手,所謂大丈夫豈能久居人下,這也是他最終離開ti的原因。
聯電有太多的官方背景,資本中有很多的對岸大公司,張忠謀雖然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長和聯電的董事長,但其實並不能真正的獨攬大權。
但他一手創立了台積電不同,作為真正的創始人,張忠謀在台積電才有著一言九鼎權威,真正的獨攬了大權。
在台積電與聯電出現競爭之後,他很快就放棄了在工研院和聯電的職位,一心開始經營台積電。
相對於聯電需要帶動對岸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台積電的定位就更加的簡單清晰,是一家真正在商業代工廠。
而且有了張忠謀的國際產業地位,台積電在成立之初,就比聯電要國際化的多。
台積電發展過程中,大量的邀請了在燈塔工作的半導體工程師,迴對岸工作。而台積電的客戶,也一直都是全球的著名半導體廠商。
這也是台積電能夠一直緊跟國際技術主流,甚至在130納米技術節點上,能夠擺脫對ibm的技術依賴,走出獨立技術道路的原因之一。
在張忠謀的帶領下,台積電的經營思路非常的清晰,就是不斷追逐最先進的製程技術,以不斷的提升競爭力。而反觀聯電,其實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幹擾。
半導體是對資本高度依賴的行業,需要不斷的籌集發展資金。
但聯電甚至曾經在行業低穀時,不敢大規模資本投入,反而進行了減資,就是把已經從投資者那裏募集到資金,再退給投資人。
相對於台積電一直在積極進取,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聯電就顯得動作遲緩的多,最終被台積電超越也就並不出人意外了。
無論是聯電還是台積電,其實都是英豪的未來的競爭對手,但從這兩家公司發展的曆史上,陳兵也同樣能夠學到很多的東西。
台積電專注於晶圓代工,專注於技術提升,這自然是陳兵要學習的榜樣,但聯電的經驗,其實也同樣有很多的可取之處。
陳兵進入半導體領域,可不僅僅是為了賺錢,也不僅僅是為了創辦一個牛逼的半導體公司。陳兵的目標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帶動內地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
尤其是在ic設計方麵的帶動作用,聯電其實比台積電突出得多,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聯電的經驗,對於陳兵來說更加的重要。
聯電早期走的是一體化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模式,台積電走的是專業晶圓代工的foundry路線。
從幾十年之後的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更加專業化的晶圓代工模式foundry,無疑更加符合行業分工的趨勢。
陳兵重生時,能夠繼續堅持idm路線的,其實隻剩下了少數幾個大的半導體廠商。
但其實這些大的半導體廠商,也已經把很多的生產,委托給了專業的foundry廠。
陳兵旗下的半導體產業,未來肯定也是要走foundry道路的,其實英豪下屬的芯片廠,已經在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在進行布局了。
隻不過現在還是在1984年,半導體產業的行業分工,還沒有成熟到,晶圓代工foundry必須完全獨立運行的階段,英豪還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調整。
英豪旗下的兩個半導體業務,其實已經開始進行了內部的分工。
英豪偏重芯片生產,其實就是在向foundry模式偏移,而pbh的半導體業務,不會再大規模投資生產線,其實就是已經在向fabless(無工廠芯片供應商)模式轉化。
聯電和台積電身上,都有陳兵需要學習的地方,但其實這陳兵能夠走到道路,也注定與這兩家公司,會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家廠商,其實都是純粹的半導體廠商,更多的是依賴於融入全球的供應鏈,需要非常開放的產業環境。
但陳兵本身的內地人身份,過度的融入全球供應鏈,是有很大的潛在風險的。
因此英豪其實一直走的是財團型的縱向一體化道路,其實與英豪的模式最相似的,是宇宙半島的三星。
在陳兵重生的那個時點,其實全球的財團模式已經不多了,大部分的財團也是在霓虹、宇宙半島、或東南亞。
財團模式,其實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向融合產生的龐然大物,能夠形成財團,是需要有很多遠遠超出商業層麵的因素來支持的。
燈塔的金融資本於產業資本結合的也很深,但燈塔走的不是財團模式,而是金融資本控製產業資本的模式。
在80、90年代,霓虹和宇宙國的財團模式,曾經表現出非常強大的競爭力,那個時代全球幾個規模最大的銀行,幾乎都是霓虹的,而這些銀行卻是受到霓虹幾大財團的控製。
但隨著燈塔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幾次收割,進入新世紀後,其實這種財團模式,已經幾乎被燈塔的金融資本,全麵壓製了。
廣場協議之後,霓虹的經濟就被燈塔全麵收割了一波,霓虹不僅僅是放棄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對抗,在金融領域其實也已經躺平認操了。
宇宙半島崛起的時間,晚於霓虹,被收割的時間也要晚一些。
直到98金融危機的時候,宇宙半島才出現了諸多財團的倒閉,而僅剩的幾個所謂的財團,其實也已經落入了燈塔的控製之下。
例如三星,雖然仍然是李家在前台掌權,但其實背後的掌控者,早就已經是燈塔的金融資本了。
霓虹的產業結構過於特殊,可以借鑒的很少,但宇宙國的發展模式,陳兵還是仔細研究過的,尤其是三星。
三星的發展曆史,其實很長久,早在30年代就已經開始興起,到了60年代已經發展為宇宙半島的十大財閥之一。
而90年代之後,三星更是憑借在電子產業的不斷擴張,終於脫穎而出,成為了宇宙半島的第一財閥。
有一句話,“宇宙半島人一輩逃不過三樣東西,稅收、死亡和三星”,可見三星在宇宙半島,已經達到了何種壟斷的程度。
三星能夠從諸多宇宙半島的財閥中脫穎而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電子產業,在全球的電子產業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
98年金融危機之時,三星能夠全須全尾的逃過一劫,也是因為他在電子產業的成就已經足夠大,燈塔需要他繼續存在來壓製霓虹。
三星電子產業的發展路徑,從事後看,其實非常的清晰,就是依賴財團的巨大資金實力,不斷的擴張,包括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
如果說聯電和台積電,走的是半導體行業分工的專業化路線,三星走的就是依靠對區域經濟的壟斷,在不斷的進行全麵擴張。
三星其實在60年代就開始涉足電子相關產業,但70年代,還主要是在經營家電領域。
但三星的接班人李健熙在70年代,就敏銳的關注到了半導體產業的巨大機會,開始不斷加大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
70年代,宇宙半島同樣推出了發展半導體的產業政策,鼓勵各個財團,向半導體領域進行投資。
三星由於有家電產品為根基,早期的半導體產品,其實集中在家電上遊的芯片領域。
直到燈塔ibm推出了pc產品,三星也開始仿製之後,才開始尋求進入dram行業。
老牌財團最大的好處就是人力資本足夠雄厚,一旦想要進入某個新行業,就能很快組織起研發力量,進行逆向工程的研發。
三星在1983年6月,從燈塔的美光獲得了dram的專利授權,僅僅6個月就推出了64k dram的產品,一年之後就推出了256k dram。
而接下來,三星就憑借著著名的反周期投資,不斷的進行擴張,十年之後,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dram生產商。
李健熙是三星電子產業不斷擴張的戰略領導者,在他還隻是家族繼承人時,就已經在不斷加大電子產業的投入。
等到他真正掌權之後,就開始帶領三星在擴張的道路上不斷狂奔。
摩托羅拉拉開移動通訊產業大幕之後,三星也同樣開始快速的跟進,從車載電話起步,87年就開始推出第一款手機。
雖然三星的手機業務,起步時存在了諸多的問題,困難重重,但三星依靠財閥的巨大財力,不斷的投入資源,使得產品質量不斷提升。
到了95年,三星更是擊敗了摩托羅拉占有了宇宙半島一半以上的市場。
整個80、90年代,三星都在不斷的狂奔式擴張。橫向上,他不斷進入推出各種電子消費品,幾乎橫跨了所有的電子消費品領域。
而縱向上,三星就開始不斷的投資半導體和各種元器件,幾乎大部分終端電子產品的元器件,三星都是自己生產的。
依靠著這種強悍的完整供應鏈自產能力,三星在世紀之交,就已經成為了全球業務覆蓋麵最廣的電子集團。
英豪從創立開始,就一直在不停的擴張產品線,從遊戲機、計算機,到通訊產品,然後又開始不斷的向上遊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延伸,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學習三星的成功之路。
三星是一個怪獸,能夠在幾十年內不斷的持續擴張,依賴的是財團背後的金融資本支持,以及燈塔的放縱。
但英豪隻是在產業擴張路線上,敢於學習三星的模式,但英豪卻並不敢向財團方向發展。
三星的根基在宇宙半島,有財團生存的土壤。但英豪雖然設在香江,其實卻是以內地為根基,在內地是沒有財團的生存空間的。
內地鼓勵大型的實業集團,也允許民間資本一定程度上參與金融領域,但如果想要將實業資本於金融資本進行緊密結合,去發展什麽財團,就會碰觸到真正的紅線,最終的後果就不必多說了。
即使英豪的總部注冊在香江,也同樣無法在海外玩什麽財團。財團是需要更高層麵的力量支持的,沒有這個層麵的支持,玩財團就是在找死。
真當燈塔的金融資本是泥涅的?背後沒有足夠支撐的金融集團,其實是非常脆弱的,燈塔有一萬種方式,輕輕鬆鬆收割掉這種沒有根基的所謂金融集團。
陳兵敢於效仿三星的怪獸擴張路線,依仗的並不是金融,而是背靠內地,內地有足夠的市場,能夠支撐英豪的持續擴張。
同時英豪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隻要願意乖乖的守規矩,不玩什麽過度壟斷,不去收割民間財富,內地也自然會為英豪提供足夠的經濟層麵以外的保護。
什麽爺爺我想要這種事情,到了英豪現在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陳兵前世做了一輩子的產業觀察,對於如何獲得內地的支持,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80、90年代,其實內地本身就是在建立工業基礎的階段,各種各樣的野蠻生長才是常態。
英豪這樣的,能夠在海外市場,賺取大量資本,又反過頭來,不斷向內地投資,幫助內地加速工業化進程的做法,在內地自然是會受到雙手歡迎的。
憑什麽,實際上根基非常淺薄的陳兵,能夠得到周主任、超品的支持?就是因為陳兵所作所為,正式內地所需要的。
陳兵怪獸式擴張,其實一直主要搶占的是海外市場,而且陳兵一直在進入的,都是那些新興的技術領域,於燈塔的那些電子巨頭之間的衝突並不大。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此時燈塔的金融資本擴張,才剛剛開始加速。
燈塔用金融手段對全球的收割,也是從廣場協議之後,尤其是進入了90年代,燈塔失去了最大的競爭對手,才開始放縱金融資本的橫行霸道。
至少在燈塔失去對手,雙手插兜,喊出還有誰之前,隻要陳兵不與燈塔的電子產業出現嚴重的利益衝突,就不用擔心燈塔的金融資本來盯上英豪。
未來的十年,是英豪最安穩的產業發展機會,至於十年之後,英豪也已經足夠根基穩固,甚至能稱上老牌的電子集團的時候,也就有了足夠的自保實力了。
感謝書友奇怪的江小白、、文質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
對岸和宇宙半島的半導體產業,幾乎是同步開始發展的,但卻是走不同的發展路徑。
說起對岸的半導體產業,大名鼎鼎的台積電,一定是最為耳熟能詳的,但對岸其實還有一家在業內同樣知名的半導體廠商,經常被外界忽略,就是聯電。
如果說在後世台積電成為了對岸半導體行業的代表廠商的話,聯電其實才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奠基廠商。
甚至從很多方麵講,聯電才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推動者,其相當長時間內的行業影響力,遠在台積電之上。
聯電的設立比台積電要早的多,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甚至1985年,聯電就已經在對岸股市上市了。
那個時候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才剛剛迴到對岸,台積電甚至還沒有真正開始籌劃。
台積電是1987年才成立的,從設立之初就很明確的定位為晶圓代工廠,早期的台積電實力還不足,其實更注重自身的技術發展,對對岸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並不突出。
而聯電卻不同,聯電起步時走的是一體化的idm路線,既有ic設計也有晶圓製造,直到90年代中後期,聯電才開始效仿台積電,向專業的晶圓代工廠轉化。
這個轉化過程中,聯電原本下屬的ic設計部門,就被紛紛拆分獨立了出去,成立了聯陽、聯傑、聯發科、聯詠、聯笙等公司。
可以說,對岸的獨立ic設計公司,大部分是從聯電孵化出來的,或至少與聯電有著極深的淵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聯發科,後世已經成為通訊ic領域的著名廠商。
從這個意義上說,聯電在對岸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其實已經有些類似仙童在燈塔的地位,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培養搖籃。
其實,在新世紀之前,聯電在對岸的行業影響力,是遠在台積電之上的,但到了新世紀之後,已經把ic設計分離出去的聯電,就逐漸被台積電所超越了。
聯電與台積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對岸被成為半導體雙雄,正是這兩個龍頭企業的不斷競爭,才帶動了對岸半導體產業的全麵興盛。
而聯電在與台積電的競爭中逐漸落後,固然有許多技術路線上的失誤,但也與兩家公司的資本結構、創始人經營風格有著巨大的關聯。
聯電最著名的創始人名叫曹興誠,他其實是對岸少有的在本地接受教育的半導體大佬,而聯電的資本也幾乎都來自對岸的本土。
1970年代,對岸的工業結構仍然以傳統工業為主,最重要的紡織產業,受到了配額等國際貿易保護政策的衝擊,而電子產業,仍然是以低端的電子組裝為主。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對岸成立重要的工業產業引導機構,工研院。
工研院,在對岸的經濟崛起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
工研院在成立之後,很快就把半導體列為了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隨後他們從燈塔的rca獲得了 7.5微米 cmos技術。
早在1976年,對岸派出40人到 rca工廠接受培訓,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學習半導體領域的工藝節點。1977年,工研院在電子研究所下,設立小型 3英寸晶圓示範工廠。這是對岸半導體產業的真正開端。
一直生活在對岸的曹興誠,此時剛剛達到而立之年,就是這批到rca學習的群體中的一員。
1976年至1980年間,工研院斥資 1.2億美元從燈塔引進不少的 ic設計和製造技術。
1979年底,工研院開始對這些引進的半導體技術、資產進行整合,最終成為聯華電子(umc),簡稱聯電。
聯電從籌備到真正成立獨立運行,用了三年的時間,期間不但將工研院的那個示範工廠劃入了聯電,而且幫助聯電將製程從從 7.5微米升級到 3.5微米,還將工廠的晶圓尺寸擴大到 6英寸。
同時工研院還投資數百萬美元,幫助聯電引進用於ic設計的計算機模擬程序和設計工具。
向聯電轉讓了很多ic設計知識產權,包括電話、玩具、計時器、計算器和手表了幾個應用領域。
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後,聯電就直接成為對岸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電子製造商。可以說是一家綜合設計公司。
聯電的基礎資源,全部出自工研院,其實是具有了很明顯的官方資本背景。為了增加聯電的資金實力,在這個籌建期間,聯電又引入了不少對岸大公司的資本投資。
聯電也是對岸首批,申請並獲得新竹科學園區空間的公司之一。而新竹最終成為對岸,許多先進微電子公司的所在地,也於聯電的產業引領作用關係極大。
聯電的成立過程,其實並不是什麽市場發展的產物,而是對岸產業政策主導的成果。而正是聯電的成功設立,才為對岸的半導體產業躺出了道路,奠定了基礎。
聯電的誕生過程,與內地的907、908、909工程,其實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內地的幾次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嚐試,其實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聯電的模版。隻不過,從結果上看,內地的這些嚐試,遠沒有達到聯電的效果。
對岸是一個小型經濟體,隻需要一兩個巨大的產業,就能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對岸可以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半導體領域。
但內地不行,內地在半導體上能夠投入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這些本就有限的資源,還需要照顧各區域的發展平衡。
同時,聯電建立的時候,正是以燈塔與霓虹的半導體產業爭奪為背景,聯電在引進先進技術放麵,是受到了燈塔的照顧和扶持的。
聯電從設立之初,市場就不僅僅依賴對岸,而是有機會直接融入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
而內地,卻是受到非常嚴格的技術限製的,能夠引進的都是落後兩代以上的技術,而且沒有任何的機會,直接切入全球產業鏈,這就使得內地的幾次嚐試,都具有極大的難度。
聯電的主要資本都來自當地,其實是官方在進行主導,從一開始,就帶有產業引導的責任。
曹興誠一直是對岸的本土背景,原本是任職於工研院的,在聯電成立之時,他就被選了出來,到聯電出任副總,並逐漸成為總經理、董事長。
這種出身和資本結構,使得聯電其實一直帶有很重的顏色背景,這也為後期聯電受到的一係列壓製埋下了伏筆。
聯電是對岸集中了所有資源打造出來的,到了1985年,聯電在對岸股市成功上市之後,其實對岸的半導體產業,就已經真正的打下了基礎了。
從某種意義上,沒有聯電打下的產業基礎,張忠謀也未必會選擇迴對岸創業,也就未必會有台積電的出現。
與曹興誠本土背景突出相反,張忠謀是典型的燈塔背景。台積電從創立開始,與燈塔的半導體產業,就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張忠謀是1931年出生,老家寧波,在內地長大。1949年,他就到燈塔讀書,此後就一直長期在燈塔工作。
早在1954年,他就加入了燈塔最著名的半導體廠商,德州儀器,並在德州儀器公司ti工作了二十五年。
這二十五年時間,張忠謀從工程師起步,一直升任到德州儀器的資深副總裁,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
拋開其他因素不提,隻說事業上的成就,張忠謀確實是最早進入燈塔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是少有的能夠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大佬。
1983年,張忠謀與ti的總裁產生很大的意見分歧,幹脆辭去了在ti的職位。1985年他受邀迴到了對岸,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長,並兼任了聯電的董事長。
而在1987年,已經56歲的張忠謀,再次創業,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晶圓代工企業,台積電。
晶圓代工的概念,並非是張忠謀首創,其實早在70年代,就有相關的一些概念被產業界提出來了。
甚至,有一種說法,台積電成立之前,聯電的曹興誠也已經萌發過要做晶圓代工的想法。
但此時的曹興誠還隻是工研院委派到聯電的經理人,剛剛三十出頭,根本無法與任職工研院院長和聯電董事長的張忠謀掰手腕。
聯電的成立是靠著對岸集中資源成立起來的,而台積電的起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則是張忠謀的到處刷臉。
張忠謀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真正的元老,他入行的時候,集成電路才剛剛發明出來。
而他在ti任職二十多年,一直管理的也是半導體業務,可以說張忠謀在燈塔的職業生涯,與燈塔的半導體發展,幾乎是同步的。
因此,張忠謀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內的影響力是極大的,也具有一張極大的關係網,幾乎所有的半導體產業大佬,與張忠謀都或多或少打過交道。
聯電的成立,幾乎已經集中了對岸半導體產業的所有資源。有聯電在前,即使張忠謀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長,在聯電之外,想要另起爐灶,也很難再在對岸籌集到太多的資源。
因此,台積電從起步之初,就把關注度更多的投入到了全球,不僅引入了飛利浦作為台積電的股東,還從ti引入了技術,說服了intel給予訂單。
張忠謀在ti的職業生涯,絕對說的上是成功的,但他在ti仍然隻是副手,所謂大丈夫豈能久居人下,這也是他最終離開ti的原因。
聯電有太多的官方背景,資本中有很多的對岸大公司,張忠謀雖然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長和聯電的董事長,但其實並不能真正的獨攬大權。
但他一手創立了台積電不同,作為真正的創始人,張忠謀在台積電才有著一言九鼎權威,真正的獨攬了大權。
在台積電與聯電出現競爭之後,他很快就放棄了在工研院和聯電的職位,一心開始經營台積電。
相對於聯電需要帶動對岸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台積電的定位就更加的簡單清晰,是一家真正在商業代工廠。
而且有了張忠謀的國際產業地位,台積電在成立之初,就比聯電要國際化的多。
台積電發展過程中,大量的邀請了在燈塔工作的半導體工程師,迴對岸工作。而台積電的客戶,也一直都是全球的著名半導體廠商。
這也是台積電能夠一直緊跟國際技術主流,甚至在130納米技術節點上,能夠擺脫對ibm的技術依賴,走出獨立技術道路的原因之一。
在張忠謀的帶領下,台積電的經營思路非常的清晰,就是不斷追逐最先進的製程技術,以不斷的提升競爭力。而反觀聯電,其實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幹擾。
半導體是對資本高度依賴的行業,需要不斷的籌集發展資金。
但聯電甚至曾經在行業低穀時,不敢大規模資本投入,反而進行了減資,就是把已經從投資者那裏募集到資金,再退給投資人。
相對於台積電一直在積極進取,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聯電就顯得動作遲緩的多,最終被台積電超越也就並不出人意外了。
無論是聯電還是台積電,其實都是英豪的未來的競爭對手,但從這兩家公司發展的曆史上,陳兵也同樣能夠學到很多的東西。
台積電專注於晶圓代工,專注於技術提升,這自然是陳兵要學習的榜樣,但聯電的經驗,其實也同樣有很多的可取之處。
陳兵進入半導體領域,可不僅僅是為了賺錢,也不僅僅是為了創辦一個牛逼的半導體公司。陳兵的目標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帶動內地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
尤其是在ic設計方麵的帶動作用,聯電其實比台積電突出得多,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聯電的經驗,對於陳兵來說更加的重要。
聯電早期走的是一體化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模式,台積電走的是專業晶圓代工的foundry路線。
從幾十年之後的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更加專業化的晶圓代工模式foundry,無疑更加符合行業分工的趨勢。
陳兵重生時,能夠繼續堅持idm路線的,其實隻剩下了少數幾個大的半導體廠商。
但其實這些大的半導體廠商,也已經把很多的生產,委托給了專業的foundry廠。
陳兵旗下的半導體產業,未來肯定也是要走foundry道路的,其實英豪下屬的芯片廠,已經在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在進行布局了。
隻不過現在還是在1984年,半導體產業的行業分工,還沒有成熟到,晶圓代工foundry必須完全獨立運行的階段,英豪還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調整。
英豪旗下的兩個半導體業務,其實已經開始進行了內部的分工。
英豪偏重芯片生產,其實就是在向foundry模式偏移,而pbh的半導體業務,不會再大規模投資生產線,其實就是已經在向fabless(無工廠芯片供應商)模式轉化。
聯電和台積電身上,都有陳兵需要學習的地方,但其實這陳兵能夠走到道路,也注定與這兩家公司,會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家廠商,其實都是純粹的半導體廠商,更多的是依賴於融入全球的供應鏈,需要非常開放的產業環境。
但陳兵本身的內地人身份,過度的融入全球供應鏈,是有很大的潛在風險的。
因此英豪其實一直走的是財團型的縱向一體化道路,其實與英豪的模式最相似的,是宇宙半島的三星。
在陳兵重生的那個時點,其實全球的財團模式已經不多了,大部分的財團也是在霓虹、宇宙半島、或東南亞。
財團模式,其實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向融合產生的龐然大物,能夠形成財團,是需要有很多遠遠超出商業層麵的因素來支持的。
燈塔的金融資本於產業資本結合的也很深,但燈塔走的不是財團模式,而是金融資本控製產業資本的模式。
在80、90年代,霓虹和宇宙國的財團模式,曾經表現出非常強大的競爭力,那個時代全球幾個規模最大的銀行,幾乎都是霓虹的,而這些銀行卻是受到霓虹幾大財團的控製。
但隨著燈塔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幾次收割,進入新世紀後,其實這種財團模式,已經幾乎被燈塔的金融資本,全麵壓製了。
廣場協議之後,霓虹的經濟就被燈塔全麵收割了一波,霓虹不僅僅是放棄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對抗,在金融領域其實也已經躺平認操了。
宇宙半島崛起的時間,晚於霓虹,被收割的時間也要晚一些。
直到98金融危機的時候,宇宙半島才出現了諸多財團的倒閉,而僅剩的幾個所謂的財團,其實也已經落入了燈塔的控製之下。
例如三星,雖然仍然是李家在前台掌權,但其實背後的掌控者,早就已經是燈塔的金融資本了。
霓虹的產業結構過於特殊,可以借鑒的很少,但宇宙國的發展模式,陳兵還是仔細研究過的,尤其是三星。
三星的發展曆史,其實很長久,早在30年代就已經開始興起,到了60年代已經發展為宇宙半島的十大財閥之一。
而90年代之後,三星更是憑借在電子產業的不斷擴張,終於脫穎而出,成為了宇宙半島的第一財閥。
有一句話,“宇宙半島人一輩逃不過三樣東西,稅收、死亡和三星”,可見三星在宇宙半島,已經達到了何種壟斷的程度。
三星能夠從諸多宇宙半島的財閥中脫穎而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電子產業,在全球的電子產業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
98年金融危機之時,三星能夠全須全尾的逃過一劫,也是因為他在電子產業的成就已經足夠大,燈塔需要他繼續存在來壓製霓虹。
三星電子產業的發展路徑,從事後看,其實非常的清晰,就是依賴財團的巨大資金實力,不斷的擴張,包括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
如果說聯電和台積電,走的是半導體行業分工的專業化路線,三星走的就是依靠對區域經濟的壟斷,在不斷的進行全麵擴張。
三星其實在60年代就開始涉足電子相關產業,但70年代,還主要是在經營家電領域。
但三星的接班人李健熙在70年代,就敏銳的關注到了半導體產業的巨大機會,開始不斷加大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
70年代,宇宙半島同樣推出了發展半導體的產業政策,鼓勵各個財團,向半導體領域進行投資。
三星由於有家電產品為根基,早期的半導體產品,其實集中在家電上遊的芯片領域。
直到燈塔ibm推出了pc產品,三星也開始仿製之後,才開始尋求進入dram行業。
老牌財團最大的好處就是人力資本足夠雄厚,一旦想要進入某個新行業,就能很快組織起研發力量,進行逆向工程的研發。
三星在1983年6月,從燈塔的美光獲得了dram的專利授權,僅僅6個月就推出了64k dram的產品,一年之後就推出了256k dram。
而接下來,三星就憑借著著名的反周期投資,不斷的進行擴張,十年之後,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dram生產商。
李健熙是三星電子產業不斷擴張的戰略領導者,在他還隻是家族繼承人時,就已經在不斷加大電子產業的投入。
等到他真正掌權之後,就開始帶領三星在擴張的道路上不斷狂奔。
摩托羅拉拉開移動通訊產業大幕之後,三星也同樣開始快速的跟進,從車載電話起步,87年就開始推出第一款手機。
雖然三星的手機業務,起步時存在了諸多的問題,困難重重,但三星依靠財閥的巨大財力,不斷的投入資源,使得產品質量不斷提升。
到了95年,三星更是擊敗了摩托羅拉占有了宇宙半島一半以上的市場。
整個80、90年代,三星都在不斷的狂奔式擴張。橫向上,他不斷進入推出各種電子消費品,幾乎橫跨了所有的電子消費品領域。
而縱向上,三星就開始不斷的投資半導體和各種元器件,幾乎大部分終端電子產品的元器件,三星都是自己生產的。
依靠著這種強悍的完整供應鏈自產能力,三星在世紀之交,就已經成為了全球業務覆蓋麵最廣的電子集團。
英豪從創立開始,就一直在不停的擴張產品線,從遊戲機、計算機,到通訊產品,然後又開始不斷的向上遊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延伸,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學習三星的成功之路。
三星是一個怪獸,能夠在幾十年內不斷的持續擴張,依賴的是財團背後的金融資本支持,以及燈塔的放縱。
但英豪隻是在產業擴張路線上,敢於學習三星的模式,但英豪卻並不敢向財團方向發展。
三星的根基在宇宙半島,有財團生存的土壤。但英豪雖然設在香江,其實卻是以內地為根基,在內地是沒有財團的生存空間的。
內地鼓勵大型的實業集團,也允許民間資本一定程度上參與金融領域,但如果想要將實業資本於金融資本進行緊密結合,去發展什麽財團,就會碰觸到真正的紅線,最終的後果就不必多說了。
即使英豪的總部注冊在香江,也同樣無法在海外玩什麽財團。財團是需要更高層麵的力量支持的,沒有這個層麵的支持,玩財團就是在找死。
真當燈塔的金融資本是泥涅的?背後沒有足夠支撐的金融集團,其實是非常脆弱的,燈塔有一萬種方式,輕輕鬆鬆收割掉這種沒有根基的所謂金融集團。
陳兵敢於效仿三星的怪獸擴張路線,依仗的並不是金融,而是背靠內地,內地有足夠的市場,能夠支撐英豪的持續擴張。
同時英豪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隻要願意乖乖的守規矩,不玩什麽過度壟斷,不去收割民間財富,內地也自然會為英豪提供足夠的經濟層麵以外的保護。
什麽爺爺我想要這種事情,到了英豪現在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陳兵前世做了一輩子的產業觀察,對於如何獲得內地的支持,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80、90年代,其實內地本身就是在建立工業基礎的階段,各種各樣的野蠻生長才是常態。
英豪這樣的,能夠在海外市場,賺取大量資本,又反過頭來,不斷向內地投資,幫助內地加速工業化進程的做法,在內地自然是會受到雙手歡迎的。
憑什麽,實際上根基非常淺薄的陳兵,能夠得到周主任、超品的支持?就是因為陳兵所作所為,正式內地所需要的。
陳兵怪獸式擴張,其實一直主要搶占的是海外市場,而且陳兵一直在進入的,都是那些新興的技術領域,於燈塔的那些電子巨頭之間的衝突並不大。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此時燈塔的金融資本擴張,才剛剛開始加速。
燈塔用金融手段對全球的收割,也是從廣場協議之後,尤其是進入了90年代,燈塔失去了最大的競爭對手,才開始放縱金融資本的橫行霸道。
至少在燈塔失去對手,雙手插兜,喊出還有誰之前,隻要陳兵不與燈塔的電子產業出現嚴重的利益衝突,就不用擔心燈塔的金融資本來盯上英豪。
未來的十年,是英豪最安穩的產業發展機會,至於十年之後,英豪也已經足夠根基穩固,甚至能稱上老牌的電子集團的時候,也就有了足夠的自保實力了。
感謝書友奇怪的江小白、、文質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