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李白杜甫和高適
大唐:扮演李白被周姐曝光 作者:李白才不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0章 李白杜甫和高適
李慕白,周書儀目送著杜甫的遠去,傍晚的天空並不陰暗,而然而有一種明麗的藍色,
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
杜甫並沒有迴頭,他怕他忍不住留下,直接一路狂奔而去。
洛陽城東外的古道,隻有一襲馬蹄聲,迴蕩在悠悠的古道外。
【滴,恭喜您完成終極打卡任務(1\/10),打卡名場麵“李杜文章”,
出唐·韓愈《調張籍》。
詩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李白、杜甫是了不起的文學巨匠,他們的詩文在天地間廣泛流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將永遠不衰,光芒萬丈。
恭喜您獲得李太白特殊套裝:太白筆,使用此筆時,下筆如有神,書法更具有韻味。
注,集齊裏太白套裝還有特殊效果!】
李慕白:???這還是個抽卡遊戲,幸好係統給的是套裝,直接出了部件,不然他非得找係統好好理論理論!
而就在旁邊,周姐的身子也是微微一顫,她耳邊也傳來了係統的打卡聲。
【恭喜你完成終極任務打卡(1\/10),正所謂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恭喜你獲得特殊獎勵,李白杜甫光環,您獲得詩仙詩聖的光環籠罩,寫實寫作的能力大大加強了!】
周書儀看了一眼還在惆悵的李白大大,頓時感覺自己文筆洶湧,腦子有點癢啊……她好像要長出腦子了!
不,她感覺自己的詩性大發,於是忍不住從背包裏麵抽出了宣紙,小聲的對著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
“噝,觀看著李白大大和杜甫大大裝逼,你們周姐我也是詩性大發,
忍不住留詩一首啊,我突然發覺我也是個才女啊!”
【???】
【什麽話?】
【周姐,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周姐,才女這兩個字跟你有半毛錢的關係嗎?】
【怎麽,周姐的腦子長出來了?我還以為被僵屍吃掉了呢!】
周書儀卻沒有理會觀眾們的嘲諷,在係統的加持下,她感覺自己思路清晰,李杜光環,豈是跟你開玩笑?
於是她自顧自的給自已攤開了宣紙,然後沾滿了墨汁,提筆就寫道:
“且借人間二兩墨,你我紅塵皆過客。
一兩且畫今生緣,一兩寫盡人生歌。”
【???】
【這是周姐?】
【不明白,屬實不明白呀!】
【好文采!】
周姐笑盈盈的說道:
“可有哪位敢挑戰一下,按我這個格式寫首詩?就以且借人間二兩墨為開頭?”
【???,周姐,你這是在為難我胖虎!】
【啍,安敢辱我?這詩不寫也罷!】
【是寫不出還是故意的?】
【呃,是故意寫不出!】
就在這時,周姐還在得意洋洋呢,李慕白就湊了過來,在旁邊笑道:
“周姑娘跟誰說話呢!咦,這詩寫的不錯啊,是你自己寫的嗎?”
周書儀被嚇了一個機靈,然後反應過來是李白大大,她略帶心虛的說道:
“沒什麽…,隻是心血來潮,想問問李白大大,能不能按我這個格式寫首詩,就以且借人間二兩墨為開頭!”
李慕白隻是笑笑沒說話,直接從周姐手上接過了筆,在旁邊略微思索!
【周姐她真的勇啊,班門弄斧啊!】
【不是,這都敢應戰?】
【周姐在李白大大麵前狂起來了,以後他的地位跟杜甫李白同起同坐了。】
【哈哈哈!】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神周姐!】
周姐氣急敗壞的看著他們,一臉無辜的說道:
“不是,有你們這麽搞事情的嗎?別搞事行不行?”
而這邊,李慕白開始提筆洋洋灑灑寫下數行字,行雲流水好不灑脫!
最後靈性的一甩墨汁,然後他這才堪堪把筆還給了周姐。
周姐接過筆來,定睛望去!
隻見宣紙的另一邊,寫著一首五言詩:
“且借人間二兩墨,寫盡半生半蹉跎。
無味世間苦情落,點晴俗世紅塵寞。
好,李白大大寫的好啊!”
李慕白卻是輕哧一笑說道:
“這種打油詩還是少寫吧,寫詩寫的是心境,寫的是人生曆程,寫的是誌向抱負,
這種打油詩,一天寫個四萬首又能如何?”
李慕白微微搖頭,目光看向了遠去的杜甫,仿佛在目送著他離去。
【李白大大說的好有道理,怪不得那些打油詩流傳不下來呀!】
【???】
【我懷疑李白認識乾隆!】
【乾隆:姓李的你幾個意思?我不就是在你的上陽台帖上麵多蓋了幾個章嗎?你小子居然敢真實我?】
【哈哈哈,實在是繃不住了,李白大大這是在內涵乾隆嗎?】
【別玩尬,至少乾隆的詩寫的不少,有四萬首呢!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呃,最後一句飛入蘆花尋不見,還是劉羅鍋補的呢!】
周姐微微一瞥李慕白,好不甘心啊,這可是她好不容易寫出來的詩!
於是她奮筆寫下:
“且借人間二兩墨,寫下繁華半兩愁。
奈何此舉不解憂,依舊白了少年頭。”
周姐繼續寫著她的文章,網友們也跟著起哄,大家熱熱鬧鬧地在一邊咬文嚼字,直至夜色漸黑。
周書儀跟在了李白大大的身後,迴了洛陽酒樓。
……
“駕!駕!”
在網友們的督促下,以及李白大大的敦敦教誨,周姐終於學會了騎馬!
此時已是,秋高氣爽!
為了奔赴杜甫的三月之約,李慕白和周書儀騎著駿馬直奔梁宋而去!
大梁,也就是今河南kf市,唐朝時叫作汴州,這裏曾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
漢文帝封他的兒子劉武為梁孝王,大梁是他的封地。
梁孝王在魏國國都的廢墟上大興土木,建造宮室,十分壯觀。
其中有一個高達數十丈的高台名叫吹台,矗立其中。
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枚乘、司馬相如等人時常陪同梁孝王在這高台上麵,吹拉彈唱、吟詩作賦。
幾百年時間如同流水一般過去了,梁園與吹台的遺址還在,不少文人墨客來到這裏仍要發思古之幽情前去憑吊一番。
李慕白騎馬直奔之前和杜甫約定好的地點,那是大梁的一處酒家!
等他二人騎馬靠近,果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黑點佇立!
等走進一看,赫然發現是杜甫杜子美早已恭候多時!
李慕白趕緊翻身下馬,一臉熱情的上前和杜甫擁抱,杜甫也是熱情的迴應。
“子美賢弟!太白兄!”
周書儀默默的看著這一幕。
【遍觀群雄,還得是我家李白大大和杜甫大大能夠組成cp啊!】
【嘿嘿嘿,一起尋仙草,一起同床共枕,了解一下!】
【磕cp磕多多了,現在看見哪兩個男的關係好點,就會認為他們是一對[捂臉]】
【李杜,我白哥必須1[柴犬]】
【李白1,杜甫0李白1,孟浩然0王昌齡1,李白0,怎麽說呢,好好的1遇到王昌齡就成0了[柴犬]】
……
【周姐,你管不管啊你的粉絲?玩的都這麽變態嗎?】
【呃,我居然第一眼就看懂了。】
……
杜甫熱情的招待了李白和周姑娘,然後帶他們進了酒館內,然後開心的暢聊著。
杜甫還神秘的說道:
“待會兒還有一個貴客要來,那人和咱們還誌同道合呢,太白兄可知道是誰?”
“杜子美等人來了,我們不就知道了!”
李慕白撇撇嘴笑道。
看見李白不上套,杜甫也無奈。
“我的友人有一首詩,還請諸君側耳傾聽!”
杜甫尤其欣賞高適的《封丘作》一詩,於是忍不住對著李白高歌道:
“我本漁椎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那堪作吏風塵下。
隻言小邑無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高適高三十五,沒想到你的那個友人居然是高兄,他也要來?”
李慕白一臉驚喜的說道,自從十年之前與高適一別之後,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了。
不過,偶爾有讀過高適的詩,如今他在大唐也有了一些名氣。
杜甫點頭微笑道:
“不錯,正是高三十五,從這首詩中可以想見高兄的為人處世。
聽人說他最近也辭官歸家,依舊過著躬耕隴畝,寄跡漁樵的日子。”
幾人有說有笑的談著,李慕白也突然想起了高適的另一首作品,
言談中,李白也提到高適的《別韋參軍》一詩:
“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卿。
國風衝融邁三五,朝廷禮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幹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苦……”
李白讀完之後,也說道:
“從此詩也可以看出高兄的一生,如今算來,高兄四十有餘了,仍然是書劍飄泊,
沒有自己的安身之處,奈何英雄無用武之地,可悲可歎!”
說曹操曹操就到,門外傳來的馬蹄聲,不多時,一個魁梧的漢子闖入酒館!
來人正是高適,他掃了旁邊的人一眼,很快就找到了李白和杜甫!
人還沒有到,聲音就率先傳到了!
“李太白,杜子美,別來無恙啊”
“高兄,高三十五!”
李白和杜甫都迴應著,三人笑作一團!
天寶三年,梁宋之地,迎來三位詩人——李白、高適、杜甫。
這一年,李白四十四歲,高適四十一歲,杜甫三十三歲。
年景也是最好的年景,剛剛經曆開元盛世,唐朝正處於繁榮昌盛的絕頂巔峰。
三劍客遊吟於梁宋間,指點江山,詩酒縱橫,快哉快哉。
最年長的李白,詩名動天下,欽點翰林,側身於皇親貴戚之間,位列於勳臣名士之際。
什麽“飲中八仙”、“仙宗十友”,泰鬥賀知章之“謫仙人”,內相高力士之脫靴主,唐玄宗楊貴妃之座上賓,收獲了文人的最高禮遇。
杜甫是個家境不錯的年輕人,三十歲之前基本上是網上傳說中的“後浪”。
考過一次科舉結果落第,然後就不務正業,到處“壯遊”。
這時候杜甫還不是“詩聖”,詩名未著,隻能稱得上小有名氣,如同剛出江湖的劍客。
高適年齡位居李白、杜甫之間,也是蹭蹬半生,很不得誌。
三個落魄詩人相見恨晚,然後
“飲酒觀妓,射獵論詩。”
看來除了不會作詩以外,咱們現在的哥們聚會,
也差不多就是這些玩法,“觀光拜佛,喝酒打牌,唱歌洗浴”。
【喝花酒,嘿嘿嘿,我就喜歡看這個!】
【周姐真礙事,就是因為有周姐在,所以我們看不到付費節目!】
【大唐的花魁真不錯,那才叫一個才藝雙絕呀,德藝雙馨!】
【你們這些老色批,真的是太汙了,怎麽能觀看人家花魁小姐姐呢?】
【沒有周姐的話,我們連直播都看不上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直接看李白大大的視角,縱情享受3d模式!】
李白詩名動天下,但此時遭遇水逆,“賜金放還”基本宣告政治生命結束,很是鬱悶。
高適也年過四旬,半截已入黃土,還是白丁一枚,投謁無門。
杜甫年輕些,雖經過挫折,看似還有些前途。
高適與杜甫有所不同,至少人生際遇不同。
邊塞混跡幾年,飽嚐人情冷暖,
高適受到推薦做了封丘尉,這一年,他年近半百。
當即寫了一首《留上李右相》,為李林甫歌功頌德。
“傅說明殷道,蕭何律漢刑。”
誇讚李相可比傅說、蕭何,實是治國之能臣。
高適和李白杜甫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懂得變通!
可是,時光匆匆,國事命運,最終讓三人天各一方。
有一人,泛舟浩蕩江湖,酒入豪腸,仗劍長嘯,自是李白。
有一人,徘徊山間草路,多病纏身,眉攢國愁,自是杜甫。
有一人,馳騁塞上邊關,金戈鐵馬,乘風而上,自是高適。
人生無法重來,很多人想學李白,活得卻像杜甫,最後成了高適。
……
而就在梁宋的一處小酒館內,現在的詩仙和未來的詩聖,以及大唐唯一封侯的大詩人高適,三人喝的不亦樂乎!
“李兄,杜兄,這一杯請入豪腸,解他萬古愁!”
“哈哈哈,高兄飲勝!”
“喝,幹杯幹杯!”
【喝啊,你們三兄弟怎麽迴事隔著眼睛魚呢?】
【快點喝啊,我都幹進去了,兩斤酒了,就沒看你們有什麽動靜!】
【杜甫,你怎麽喝個米酒都唧唧歪歪的?】
【高適,咱們碰個杯!】
【太白兄這一杯,我先幹為敬!】
哈哈哈,周姐樂開懷了,這群人真的是會整活,直接整個直播喝酒!
成功打卡又一天
李慕白,周書儀目送著杜甫的遠去,傍晚的天空並不陰暗,而然而有一種明麗的藍色,
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
杜甫並沒有迴頭,他怕他忍不住留下,直接一路狂奔而去。
洛陽城東外的古道,隻有一襲馬蹄聲,迴蕩在悠悠的古道外。
【滴,恭喜您完成終極打卡任務(1\/10),打卡名場麵“李杜文章”,
出唐·韓愈《調張籍》。
詩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李白、杜甫是了不起的文學巨匠,他們的詩文在天地間廣泛流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將永遠不衰,光芒萬丈。
恭喜您獲得李太白特殊套裝:太白筆,使用此筆時,下筆如有神,書法更具有韻味。
注,集齊裏太白套裝還有特殊效果!】
李慕白:???這還是個抽卡遊戲,幸好係統給的是套裝,直接出了部件,不然他非得找係統好好理論理論!
而就在旁邊,周姐的身子也是微微一顫,她耳邊也傳來了係統的打卡聲。
【恭喜你完成終極任務打卡(1\/10),正所謂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恭喜你獲得特殊獎勵,李白杜甫光環,您獲得詩仙詩聖的光環籠罩,寫實寫作的能力大大加強了!】
周書儀看了一眼還在惆悵的李白大大,頓時感覺自己文筆洶湧,腦子有點癢啊……她好像要長出腦子了!
不,她感覺自己的詩性大發,於是忍不住從背包裏麵抽出了宣紙,小聲的對著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
“噝,觀看著李白大大和杜甫大大裝逼,你們周姐我也是詩性大發,
忍不住留詩一首啊,我突然發覺我也是個才女啊!”
【???】
【什麽話?】
【周姐,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周姐,才女這兩個字跟你有半毛錢的關係嗎?】
【怎麽,周姐的腦子長出來了?我還以為被僵屍吃掉了呢!】
周書儀卻沒有理會觀眾們的嘲諷,在係統的加持下,她感覺自己思路清晰,李杜光環,豈是跟你開玩笑?
於是她自顧自的給自已攤開了宣紙,然後沾滿了墨汁,提筆就寫道:
“且借人間二兩墨,你我紅塵皆過客。
一兩且畫今生緣,一兩寫盡人生歌。”
【???】
【這是周姐?】
【不明白,屬實不明白呀!】
【好文采!】
周姐笑盈盈的說道:
“可有哪位敢挑戰一下,按我這個格式寫首詩?就以且借人間二兩墨為開頭?”
【???,周姐,你這是在為難我胖虎!】
【啍,安敢辱我?這詩不寫也罷!】
【是寫不出還是故意的?】
【呃,是故意寫不出!】
就在這時,周姐還在得意洋洋呢,李慕白就湊了過來,在旁邊笑道:
“周姑娘跟誰說話呢!咦,這詩寫的不錯啊,是你自己寫的嗎?”
周書儀被嚇了一個機靈,然後反應過來是李白大大,她略帶心虛的說道:
“沒什麽…,隻是心血來潮,想問問李白大大,能不能按我這個格式寫首詩,就以且借人間二兩墨為開頭!”
李慕白隻是笑笑沒說話,直接從周姐手上接過了筆,在旁邊略微思索!
【周姐她真的勇啊,班門弄斧啊!】
【不是,這都敢應戰?】
【周姐在李白大大麵前狂起來了,以後他的地位跟杜甫李白同起同坐了。】
【哈哈哈!】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神周姐!】
周姐氣急敗壞的看著他們,一臉無辜的說道:
“不是,有你們這麽搞事情的嗎?別搞事行不行?”
而這邊,李慕白開始提筆洋洋灑灑寫下數行字,行雲流水好不灑脫!
最後靈性的一甩墨汁,然後他這才堪堪把筆還給了周姐。
周姐接過筆來,定睛望去!
隻見宣紙的另一邊,寫著一首五言詩:
“且借人間二兩墨,寫盡半生半蹉跎。
無味世間苦情落,點晴俗世紅塵寞。
好,李白大大寫的好啊!”
李慕白卻是輕哧一笑說道:
“這種打油詩還是少寫吧,寫詩寫的是心境,寫的是人生曆程,寫的是誌向抱負,
這種打油詩,一天寫個四萬首又能如何?”
李慕白微微搖頭,目光看向了遠去的杜甫,仿佛在目送著他離去。
【李白大大說的好有道理,怪不得那些打油詩流傳不下來呀!】
【???】
【我懷疑李白認識乾隆!】
【乾隆:姓李的你幾個意思?我不就是在你的上陽台帖上麵多蓋了幾個章嗎?你小子居然敢真實我?】
【哈哈哈,實在是繃不住了,李白大大這是在內涵乾隆嗎?】
【別玩尬,至少乾隆的詩寫的不少,有四萬首呢!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呃,最後一句飛入蘆花尋不見,還是劉羅鍋補的呢!】
周姐微微一瞥李慕白,好不甘心啊,這可是她好不容易寫出來的詩!
於是她奮筆寫下:
“且借人間二兩墨,寫下繁華半兩愁。
奈何此舉不解憂,依舊白了少年頭。”
周姐繼續寫著她的文章,網友們也跟著起哄,大家熱熱鬧鬧地在一邊咬文嚼字,直至夜色漸黑。
周書儀跟在了李白大大的身後,迴了洛陽酒樓。
……
“駕!駕!”
在網友們的督促下,以及李白大大的敦敦教誨,周姐終於學會了騎馬!
此時已是,秋高氣爽!
為了奔赴杜甫的三月之約,李慕白和周書儀騎著駿馬直奔梁宋而去!
大梁,也就是今河南kf市,唐朝時叫作汴州,這裏曾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
漢文帝封他的兒子劉武為梁孝王,大梁是他的封地。
梁孝王在魏國國都的廢墟上大興土木,建造宮室,十分壯觀。
其中有一個高達數十丈的高台名叫吹台,矗立其中。
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枚乘、司馬相如等人時常陪同梁孝王在這高台上麵,吹拉彈唱、吟詩作賦。
幾百年時間如同流水一般過去了,梁園與吹台的遺址還在,不少文人墨客來到這裏仍要發思古之幽情前去憑吊一番。
李慕白騎馬直奔之前和杜甫約定好的地點,那是大梁的一處酒家!
等他二人騎馬靠近,果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黑點佇立!
等走進一看,赫然發現是杜甫杜子美早已恭候多時!
李慕白趕緊翻身下馬,一臉熱情的上前和杜甫擁抱,杜甫也是熱情的迴應。
“子美賢弟!太白兄!”
周書儀默默的看著這一幕。
【遍觀群雄,還得是我家李白大大和杜甫大大能夠組成cp啊!】
【嘿嘿嘿,一起尋仙草,一起同床共枕,了解一下!】
【磕cp磕多多了,現在看見哪兩個男的關係好點,就會認為他們是一對[捂臉]】
【李杜,我白哥必須1[柴犬]】
【李白1,杜甫0李白1,孟浩然0王昌齡1,李白0,怎麽說呢,好好的1遇到王昌齡就成0了[柴犬]】
……
【周姐,你管不管啊你的粉絲?玩的都這麽變態嗎?】
【呃,我居然第一眼就看懂了。】
……
杜甫熱情的招待了李白和周姑娘,然後帶他們進了酒館內,然後開心的暢聊著。
杜甫還神秘的說道:
“待會兒還有一個貴客要來,那人和咱們還誌同道合呢,太白兄可知道是誰?”
“杜子美等人來了,我們不就知道了!”
李慕白撇撇嘴笑道。
看見李白不上套,杜甫也無奈。
“我的友人有一首詩,還請諸君側耳傾聽!”
杜甫尤其欣賞高適的《封丘作》一詩,於是忍不住對著李白高歌道:
“我本漁椎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那堪作吏風塵下。
隻言小邑無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高適高三十五,沒想到你的那個友人居然是高兄,他也要來?”
李慕白一臉驚喜的說道,自從十年之前與高適一別之後,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了。
不過,偶爾有讀過高適的詩,如今他在大唐也有了一些名氣。
杜甫點頭微笑道:
“不錯,正是高三十五,從這首詩中可以想見高兄的為人處世。
聽人說他最近也辭官歸家,依舊過著躬耕隴畝,寄跡漁樵的日子。”
幾人有說有笑的談著,李慕白也突然想起了高適的另一首作品,
言談中,李白也提到高適的《別韋參軍》一詩:
“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卿。
國風衝融邁三五,朝廷禮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幹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苦……”
李白讀完之後,也說道:
“從此詩也可以看出高兄的一生,如今算來,高兄四十有餘了,仍然是書劍飄泊,
沒有自己的安身之處,奈何英雄無用武之地,可悲可歎!”
說曹操曹操就到,門外傳來的馬蹄聲,不多時,一個魁梧的漢子闖入酒館!
來人正是高適,他掃了旁邊的人一眼,很快就找到了李白和杜甫!
人還沒有到,聲音就率先傳到了!
“李太白,杜子美,別來無恙啊”
“高兄,高三十五!”
李白和杜甫都迴應著,三人笑作一團!
天寶三年,梁宋之地,迎來三位詩人——李白、高適、杜甫。
這一年,李白四十四歲,高適四十一歲,杜甫三十三歲。
年景也是最好的年景,剛剛經曆開元盛世,唐朝正處於繁榮昌盛的絕頂巔峰。
三劍客遊吟於梁宋間,指點江山,詩酒縱橫,快哉快哉。
最年長的李白,詩名動天下,欽點翰林,側身於皇親貴戚之間,位列於勳臣名士之際。
什麽“飲中八仙”、“仙宗十友”,泰鬥賀知章之“謫仙人”,內相高力士之脫靴主,唐玄宗楊貴妃之座上賓,收獲了文人的最高禮遇。
杜甫是個家境不錯的年輕人,三十歲之前基本上是網上傳說中的“後浪”。
考過一次科舉結果落第,然後就不務正業,到處“壯遊”。
這時候杜甫還不是“詩聖”,詩名未著,隻能稱得上小有名氣,如同剛出江湖的劍客。
高適年齡位居李白、杜甫之間,也是蹭蹬半生,很不得誌。
三個落魄詩人相見恨晚,然後
“飲酒觀妓,射獵論詩。”
看來除了不會作詩以外,咱們現在的哥們聚會,
也差不多就是這些玩法,“觀光拜佛,喝酒打牌,唱歌洗浴”。
【喝花酒,嘿嘿嘿,我就喜歡看這個!】
【周姐真礙事,就是因為有周姐在,所以我們看不到付費節目!】
【大唐的花魁真不錯,那才叫一個才藝雙絕呀,德藝雙馨!】
【你們這些老色批,真的是太汙了,怎麽能觀看人家花魁小姐姐呢?】
【沒有周姐的話,我們連直播都看不上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直接看李白大大的視角,縱情享受3d模式!】
李白詩名動天下,但此時遭遇水逆,“賜金放還”基本宣告政治生命結束,很是鬱悶。
高適也年過四旬,半截已入黃土,還是白丁一枚,投謁無門。
杜甫年輕些,雖經過挫折,看似還有些前途。
高適與杜甫有所不同,至少人生際遇不同。
邊塞混跡幾年,飽嚐人情冷暖,
高適受到推薦做了封丘尉,這一年,他年近半百。
當即寫了一首《留上李右相》,為李林甫歌功頌德。
“傅說明殷道,蕭何律漢刑。”
誇讚李相可比傅說、蕭何,實是治國之能臣。
高適和李白杜甫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懂得變通!
可是,時光匆匆,國事命運,最終讓三人天各一方。
有一人,泛舟浩蕩江湖,酒入豪腸,仗劍長嘯,自是李白。
有一人,徘徊山間草路,多病纏身,眉攢國愁,自是杜甫。
有一人,馳騁塞上邊關,金戈鐵馬,乘風而上,自是高適。
人生無法重來,很多人想學李白,活得卻像杜甫,最後成了高適。
……
而就在梁宋的一處小酒館內,現在的詩仙和未來的詩聖,以及大唐唯一封侯的大詩人高適,三人喝的不亦樂乎!
“李兄,杜兄,這一杯請入豪腸,解他萬古愁!”
“哈哈哈,高兄飲勝!”
“喝,幹杯幹杯!”
【喝啊,你們三兄弟怎麽迴事隔著眼睛魚呢?】
【快點喝啊,我都幹進去了,兩斤酒了,就沒看你們有什麽動靜!】
【杜甫,你怎麽喝個米酒都唧唧歪歪的?】
【高適,咱們碰個杯!】
【太白兄這一杯,我先幹為敬!】
哈哈哈,周姐樂開懷了,這群人真的是會整活,直接整個直播喝酒!
成功打卡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