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生人貿然踏入,禁咒就會在八卦鏡的照映下觸發,而那潛入之人,也會被盲三爺察覺。
仇昭然心裏暗笑,原不知盲三爺每次將禁咒追加在何處?今日在山坡上窺探,方才得知,那八卦鏡的位置就在那枝葉茂密的老槐樹上,而那兩枚觸發禁咒的敕符,就在石門的東南和西南兩角。
看到了位置,仇昭然不禁竊喜,這些禁咒若在暗處,自然是防不勝防,現如今已經被他得知方位,剩下的隻是想辦法不動聲色的破解這一禁咒。
直等到盲三爺離開,為了保險起見,仇昭然特地多等了半個時辰,生怕盲三爺半路折返,到時候自己就沒機會再進去了。
確定好四下無人之時,仇昭然悄悄的跑到山坡下,他探著頭偷偷地瞄了一眼那槐樹枝頭被遮掩的八卦鏡,仇昭然咧嘴一笑,隨即去周圍撿來了一堆幹柴,然後他特地趁著夜色未亮的晨曦之交,去折了許多帶著晨露和水珠的樹葉來。
仇昭然找準位置,就站在那大槐樹八卦鏡的正下方,掏出火折子點燃了地上的幹柴,然後將那些帶著水珠濕漉漉的樹葉覆蓋在上麵,篝火被潮濕的樹葉覆蓋,火苗被壓製,悶燒中隻有濃濃的塵煙,煙霧繚繞熏得人睜不開眼睛,然而不久之後,那原本還泛著光澤的八卦鏡一下子就被煙火熏的烏黑,表麵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黑灰。
這是茅家弟子全都心知肚明的遮光之法,曆來法器最怕的就是汙穢和蒙塵,汙穢能夠消解法器的威力,蒙塵會影響法器的效力,這下子,懸掛於樹上的八卦鏡再也無法倒映出對麵衣冠塚的鏡像。
接下來就是破解東南西南兩角的禁咒敕符,盲三爺施加這兩道敕符,就像埋藏在地下的兩道驚雷,一旦有人不知情踩上去,棺材釘稍有鬆動,敕符就會引燃,從而觸發禁咒。
如果避開也沒有用,因為東南西南兩處位置剛好是石門推開時,門軸會轉動的位置,隻要有人想進去,勢必會鬆動棺材釘,引燃敕符,從而將潛入者的身影留存在那樹梢上的八卦鏡中。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盲三爺有他的張良計,仇昭然則有自己的過牆梯,隻見他趴在地上,掏出匕首,一手抓著刀柄,就像是兔子打洞一般,在那被棺材釘釘住的東南西南兩角,一陣刨挖,將那兩道敕符周圍土鬆動。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兔子刨坑時並不會傷到洞府周圍的草根,這樣一來荒草依舊可以幫助兔子遮擋老窩,避開天敵的獵殺。
仇昭然用的方式大致如此,這樣的陣法禁咒,屬於死陣,因為施術者不在跟前,就像是守門的兩個石人一樣,隻有傻瓜才會用力硬拚,聰明人都會巧妙的避開,否則就隻有頭破血流。
片刻之後,仇昭然就像是移盆栽一樣,將那釘著棺材釘的兩道敕符整體移了出來,還連帶著土坯,他小心翼翼的將那兩塊土疙瘩放置在別處,騰挪出寬敞的位置,以便自己進入衣冠塚的石門。
大功告成,禁咒解除,仇昭然吃力的站起身,他伸手推開了石門,難掩內心的激動,直接就順著石門張開的空隙側身鑽了進去,那石門後陰森森的長廊石道,不斷有一股陰黴潮濕的氣味撲鼻而來,可這裏本就是祭祀三茅真君的地宮,雖然是衣冠塚,但是常年不見陽光,有這樣的氣味並不奇怪,仇昭然也沒有多想。
走到長廊的盡頭,仇昭然本打算點燃牆壁上的燭台,就在他拿出火折子的那一刻,突然意識到了什麽,心想不對啊?盲三爺雙目失明,他曆來進出這裏,自然是不會點燃燈火的,一旦煙火氣留存在石道裏,盲三爺必然會有所察覺,到那時候,他輕則會被責罰,重則就要被逐出茅家。
這樣的結果,很顯然是仇昭然不能接受的,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仇昭然摸著黑走到了一處拐角,那是墓室的正殿,正殿裏有三茅真君的泥胎塑像,雖有些斑駁,但是脫落褪色並不嚴重,這衣冠塚裏常年濕度恆定,又照不到陽光,更沒有氣流衝擊,泥胎塑像基本不會受到什麽侵蝕。
正殿的大堂中央擺放著三口巨大的方形棺槨,棺槨上用朱漆彩繪著三茅真君的生平事跡,這些故事仇昭然身為茅家弟子早已倒背如流,師父師伯大小就給眾弟子灌輸這些傳說,也是每一個茅家弟子的必修課。
仇昭然猜測,三茅真君的遺物必然就在這三口大棺材裏,他再也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伸手就去推開那棺槨的蓋子,雖然隻有一隻手,但仇昭然此刻滿眼滿心都是秘術,就跟那酒館賭坊裏見錢眼開的亡命之徒一樣,全然不管不顧自己身上還有傷口。
隻聽嘎吱一聲巨響,一股灰塵飄散,第一口棺槨的蓋子被打開,裏麵還有一口內棺,仇昭然累的是滿頭大汗,他用力揭開那內棺一看,裏麵空空如也,什麽也沒有。
打開三口棺槨並不容易,然而仇昭然卻撲了個空,滿心的激動和期待,就像是被人當頭澆了冷水一樣,心裏頓時就不是滋味,那股失望感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還有兩副棺材,還有機會!”仇昭然咬著牙打開了第二副棺材,此時的他早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仇昭然低下頭一陣目光搜索,可是棺槨裏依舊空無一物。
望著最後一副棺材,仇昭然陷入了沉思,他有些猶豫,如果打開以後還是什麽都沒有,那自己費這麽大勁,冒著風險私闖禁地,圖什麽?
想到這裏,仇昭然不禁有些失落,他轉頭望著神台上的三茅真君泥胎塑像,仇昭然跪地叩首,滿眼殷切的望著神像訴說著內心的請求。“三茅祖師在上,弟子私闖禁地絕非本意,現如今拖著這殘缺之軀,已無他念,若不能得我茅家精義道法,此時則再無出頭之日,還望祖師憐憫,弟子若習得秘術道法,必然不辱師門,光耀我茅家玄壇!”
仇昭然心裏暗笑,原不知盲三爺每次將禁咒追加在何處?今日在山坡上窺探,方才得知,那八卦鏡的位置就在那枝葉茂密的老槐樹上,而那兩枚觸發禁咒的敕符,就在石門的東南和西南兩角。
看到了位置,仇昭然不禁竊喜,這些禁咒若在暗處,自然是防不勝防,現如今已經被他得知方位,剩下的隻是想辦法不動聲色的破解這一禁咒。
直等到盲三爺離開,為了保險起見,仇昭然特地多等了半個時辰,生怕盲三爺半路折返,到時候自己就沒機會再進去了。
確定好四下無人之時,仇昭然悄悄的跑到山坡下,他探著頭偷偷地瞄了一眼那槐樹枝頭被遮掩的八卦鏡,仇昭然咧嘴一笑,隨即去周圍撿來了一堆幹柴,然後他特地趁著夜色未亮的晨曦之交,去折了許多帶著晨露和水珠的樹葉來。
仇昭然找準位置,就站在那大槐樹八卦鏡的正下方,掏出火折子點燃了地上的幹柴,然後將那些帶著水珠濕漉漉的樹葉覆蓋在上麵,篝火被潮濕的樹葉覆蓋,火苗被壓製,悶燒中隻有濃濃的塵煙,煙霧繚繞熏得人睜不開眼睛,然而不久之後,那原本還泛著光澤的八卦鏡一下子就被煙火熏的烏黑,表麵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黑灰。
這是茅家弟子全都心知肚明的遮光之法,曆來法器最怕的就是汙穢和蒙塵,汙穢能夠消解法器的威力,蒙塵會影響法器的效力,這下子,懸掛於樹上的八卦鏡再也無法倒映出對麵衣冠塚的鏡像。
接下來就是破解東南西南兩角的禁咒敕符,盲三爺施加這兩道敕符,就像埋藏在地下的兩道驚雷,一旦有人不知情踩上去,棺材釘稍有鬆動,敕符就會引燃,從而觸發禁咒。
如果避開也沒有用,因為東南西南兩處位置剛好是石門推開時,門軸會轉動的位置,隻要有人想進去,勢必會鬆動棺材釘,引燃敕符,從而將潛入者的身影留存在那樹梢上的八卦鏡中。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盲三爺有他的張良計,仇昭然則有自己的過牆梯,隻見他趴在地上,掏出匕首,一手抓著刀柄,就像是兔子打洞一般,在那被棺材釘釘住的東南西南兩角,一陣刨挖,將那兩道敕符周圍土鬆動。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兔子刨坑時並不會傷到洞府周圍的草根,這樣一來荒草依舊可以幫助兔子遮擋老窩,避開天敵的獵殺。
仇昭然用的方式大致如此,這樣的陣法禁咒,屬於死陣,因為施術者不在跟前,就像是守門的兩個石人一樣,隻有傻瓜才會用力硬拚,聰明人都會巧妙的避開,否則就隻有頭破血流。
片刻之後,仇昭然就像是移盆栽一樣,將那釘著棺材釘的兩道敕符整體移了出來,還連帶著土坯,他小心翼翼的將那兩塊土疙瘩放置在別處,騰挪出寬敞的位置,以便自己進入衣冠塚的石門。
大功告成,禁咒解除,仇昭然吃力的站起身,他伸手推開了石門,難掩內心的激動,直接就順著石門張開的空隙側身鑽了進去,那石門後陰森森的長廊石道,不斷有一股陰黴潮濕的氣味撲鼻而來,可這裏本就是祭祀三茅真君的地宮,雖然是衣冠塚,但是常年不見陽光,有這樣的氣味並不奇怪,仇昭然也沒有多想。
走到長廊的盡頭,仇昭然本打算點燃牆壁上的燭台,就在他拿出火折子的那一刻,突然意識到了什麽,心想不對啊?盲三爺雙目失明,他曆來進出這裏,自然是不會點燃燈火的,一旦煙火氣留存在石道裏,盲三爺必然會有所察覺,到那時候,他輕則會被責罰,重則就要被逐出茅家。
這樣的結果,很顯然是仇昭然不能接受的,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仇昭然摸著黑走到了一處拐角,那是墓室的正殿,正殿裏有三茅真君的泥胎塑像,雖有些斑駁,但是脫落褪色並不嚴重,這衣冠塚裏常年濕度恆定,又照不到陽光,更沒有氣流衝擊,泥胎塑像基本不會受到什麽侵蝕。
正殿的大堂中央擺放著三口巨大的方形棺槨,棺槨上用朱漆彩繪著三茅真君的生平事跡,這些故事仇昭然身為茅家弟子早已倒背如流,師父師伯大小就給眾弟子灌輸這些傳說,也是每一個茅家弟子的必修課。
仇昭然猜測,三茅真君的遺物必然就在這三口大棺材裏,他再也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伸手就去推開那棺槨的蓋子,雖然隻有一隻手,但仇昭然此刻滿眼滿心都是秘術,就跟那酒館賭坊裏見錢眼開的亡命之徒一樣,全然不管不顧自己身上還有傷口。
隻聽嘎吱一聲巨響,一股灰塵飄散,第一口棺槨的蓋子被打開,裏麵還有一口內棺,仇昭然累的是滿頭大汗,他用力揭開那內棺一看,裏麵空空如也,什麽也沒有。
打開三口棺槨並不容易,然而仇昭然卻撲了個空,滿心的激動和期待,就像是被人當頭澆了冷水一樣,心裏頓時就不是滋味,那股失望感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還有兩副棺材,還有機會!”仇昭然咬著牙打開了第二副棺材,此時的他早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仇昭然低下頭一陣目光搜索,可是棺槨裏依舊空無一物。
望著最後一副棺材,仇昭然陷入了沉思,他有些猶豫,如果打開以後還是什麽都沒有,那自己費這麽大勁,冒著風險私闖禁地,圖什麽?
想到這裏,仇昭然不禁有些失落,他轉頭望著神台上的三茅真君泥胎塑像,仇昭然跪地叩首,滿眼殷切的望著神像訴說著內心的請求。“三茅祖師在上,弟子私闖禁地絕非本意,現如今拖著這殘缺之軀,已無他念,若不能得我茅家精義道法,此時則再無出頭之日,還望祖師憐憫,弟子若習得秘術道法,必然不辱師門,光耀我茅家玄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