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正是雍親王的登基大典,雍親王登基的日子本不該拖這麽久的,不知道什麽原因他堅持在康熙頭七過後才舉行了登基大典。


    那日十四到了直接帶著兵馬想闖進了皇宮,不過被攔在了宮外,收了兵器壓著進了宮。


    ※※※※※※※※※※※※※※※※※※※※


    --作話--


    終於終於熬到這一天了


    第75章 身後局勢臘八粥


    「胤禛!皇阿瑪駕崩你到底做了什麽!」到了養心殿十四擺脫了侍衛的約束, 憤怒的盯著已經成為了雍正的坐在龍椅上的那人。


    「十四, 你放肆。」說話的是多年存在感極低的十三。


    「老十四,不論過程如何現在的一切已成定局, 去看看先帝吧。」


    十四在宮門時就有人往幹清宮遞了消息,德妃深知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不親厚, 怕十四一時衝動犯了錯便趕緊與陳繡茗說了來養心殿。


    「皇帝今日登基事務繁忙老十四哀家會看著的,絕不會讓他擾了先帝英靈。」德妃在今日也已經成了太後, 之前她與雍正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僵硬,現在為了十四與雍正說這些話怕是又要生嫌隙了。


    隻是她顧不得那麽多了,雖不是從小養在身邊的自己的孩子自己還是知道幾分的, 雍正隨了她的性子,隱忍、記仇……


    「老十四隻是因先帝駕崩悲痛欲絕導致言語有了差錯, 朕,理解。」雍正看著德妃的眼睛「隻是朕不想他第二次說出這種話。」


    「哀家明白。」德妃拉著十四的袖子走了出去,去幹清宮的路上什麽話也沒說,帶他去自己宮裏梳洗更衣的時候隻讓他別再說出格的話。


    八阿哥得了消息嘆了口氣道:「真是意料之外。」


    之前他會那麽幹脆的攔下老十就是因為他知道雍正和德妃母子的關係很差, 十四對康熙的父子情也算是他們兄弟中較為親厚的。隻要他知道康熙的死存在問題必定會與雍正對上,不論是因康熙的死還是因皇位隻要十四和雍正對上, 德妃便會護著十四與雍正對上。


    隻要母子二人有了矛盾就會有人重提康熙的死,這就是一個機會。沒成想他們幾句話便將這矛盾壓下了, 看來隻能以後再費些力將這矛盾激化挖出來。


    雍正登基陳繡茗從貴妃成了皇貴太妃, 她也不知道這是雍正自己的意思還是康熙的意思, 康熙在的時候因為前朝的原因她無論如何都成不了皇貴妃。


    皇貴妃相當於副後, 她的孩子也能算得半個嫡子, 雍正並未更改玉蝶不記在佟佳皇後名下,若是她成了皇貴妃兩個孩子就會成為不少人的眼中釘,雍正也不一定會待兩個孩子這般親近。


    康熙棺槨葬於景陵,這兩個字是雍正用指血圈出來的,雍正為何如此除養心殿伺候的人外無人知曉。在康熙下葬的時候他跪著將土拋於棺槨之上,這行動讓人震驚,起身後膝蓋上的血跡眼睛不瞎的都能瞧得出來。


    八阿哥之後更是將自己的心思瞞得死死的,想起之前在康熙靈前嚎哭甚至昏厥的行為八阿哥隻能說他心思深。古往今來新帝在先帝靈前哭號以示孝心,雍正的種種行為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第一人了,如此孝心之下朝臣更加認同雍正八阿哥不敢有所動作,怕失了人心。


    雍正登基後朝廷人員變化很大,陳家兄弟得了重用執掌兵權,陳岐山因為年邁被雍正封了個有名無實的官職迴戶籍故裏養老,陳夫人也得了個一品誥命。這既能說是為了安陳家眾人的心,也能說是為了拉攏之前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員。


    現在年氏一族是雍正在明麵上的『將軍』陳氏一家就是雍正在暗地裏的『兵』,陳家一直以來的動作都不明顯又一直以來都是保持中立,就算陳繡茗與德妃關係好陳家也沒對雍正或者十四表現出親近的意思,這在朝中人眼中陳家就是為自保獨善其身。


    年氏一族得到雍正器重滿朝得知,現在因為還在特殊時期做事倒是沒有太過出格,至於以後是否還能像現在這樣不張揚、自傲自大就不知道了。


    今年年節過得難受,康熙的妃嬪都挪了宮雍正入主紫禁城各宮忙碌得很,又處於康熙大喪百日內哪怕除夕也熱鬧不起來。


    「皇貴太妃怎麽沒來?」皇後跟雍正一起來了體元殿,剛剛坐下就聽見雍正問了一句。


    「皇貴太妃之前就讓人來說了,說是心疾發了疼痛難忍怕是來不了了。」雍正一直在養心殿處理摺子皇後也是剛才才見到他,又因為不是什麽大事兒便沒派人去與雍正說。


    「蘇培盛派個太醫去壽康宮瞧瞧,聽二十四弟說起過皇貴太妃身子一向不好許是深冬天寒的緣故引發了舊疾。」陳繡茗應是因康熙的喪事累著了,雍正為了維護她說了句話。


    皇後來之前是在太後那裏的,陳繡茗派人去傳話時太後也是聽到了的,等人走了又支開了伺候的人對她說了些話。


    「皇貴太妃時在前段日子沒喝什麽藥每日熬的都是年氏的保胎藥,如今一鬆快了舊病就發了,一會兒皇帝問起為她說句好話也是在為年氏肚子裏的孩子積福了。」幾日前陳繡茗便不怎麽來她宮裏想是身體抱恙的緣故,她在宮中有不少的人哪怕喪期眾人再小心也知道些事情。


    「是。」皇後點點頭道:「皇貴太妃身子向來不好,臣妾想著該多撥些滋養的吃食和炭火到壽康宮,正想問問皇額娘的意思。」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之康熙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懿書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懿書玥並收藏大清之康熙陳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