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先皇的旨意,臣等恭請皇上早日登基主持先皇大喪事宜。」隆科多與雍親王也算是舅甥的關係,自然是要出口護著了。
「皇阿瑪寫下聖旨的時候咱們都沒看見寫了什麽,皇阿瑪和他在裏麵那麽久,這聖旨也是皇阿瑪走後才拿出來的,誰知道這聖旨是真是假!」十阿哥也不是蠢得什麽都想不到,隻是這時候他不該這麽出頭。
被說出來的也是一個疑點,但是陳繡茗想依康熙的智慧應該不會讓自己看重的雍親王有任何汙點,就怕康熙是大意了漏了這一點。
「萬歲爺曾於本宮說過雍親王穩重,卻從未對本宮說過大將軍王做事穩重,隻說大將軍王是難得一見的帥才。」陳繡茗用帕子擦了擦淚珠緩緩道。
陳繡茗說話的時候德妃閉上了眼睛,再睜開時眼裏除了悲傷就什麽都沒了,隻是手裏的帕子已經被擰的不成樣子了。
「萬歲爺之前也已經讓雍親王代為祭祀、巡視、處理大小事務,這已經是今日之徵兆,不知誰還有疑問?」康熙也算得上是屍骨未寒了,現在這些兒子就在這裏鬧讓陳繡茗都替康熙難過「萬歲爺與雍親王有事交代,彌留之際留下王爺有何不可?」
「貴妃娘娘說的是,十弟隻是因皇阿瑪駕崩傷心欲絕說了瘋話。」八阿哥拉住了十阿哥的袖子,隨後對著雍親王行禮道:「臣弟恭請皇上登基主持大局。」
「恭請皇上登基主持大局。」一句話出口退路就被堵了一半了,有心思的人也隻能等以後再做打算。
雍親王的視線在所有人身上掃過,道:「皇阿瑪聖體即刻移迴紫禁城,一切事宜依照祖製。」
要將康熙的遺體移迴紫禁城自然是耽誤不得,哪怕因為要迴宮各處忙碌不已也不讓康熙的小殮出差錯。
夜間陳繡茗帶著二十四和二十五去給康熙守靈,暢春園裏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心思各異,夜間是極靜的也是極能容納黑暗的,陳繡茗終是覺得把他們帶在身邊更放心。
過不了多久陳繡茗領著兩個孩子迴了,嬤嬤端了一碗藥到陳繡茗麵前:「娘娘。」
閉著眼將藥都喝了,喝了茶水壓下嘴裏苦澀的味道「去看看二十四、二十五睡了沒本宮這裏不用伺候了,都下去吧。」
一直用帕子掩住嘴的陳繡茗在人都退出去後,已經壓不住喉間的癢意咳了出來,又怕被屋外伺候的人聽見隻能將聲音壓的低低的。
「唉,這破身子真的是……」咳的動作太大了,陳繡茗壓了壓胸口喃喃道。
快一夜都沒睡好,陳繡茗隻能抓住時間好好兒休息休息,不然迴了宮裏更是休息不了。
帶著康熙的遺體一行人很快就迴了京城,在道上陳繡茗將簾子掀開了一條縫隙,兩旁的房屋掛滿白布絲毫沒有喧鬧之聲,隻有馬車行進的車輪滾動聲。
宮裏也是一片素白,這樣濃烈的白色蓋過了深冬的積雪,迴宮的路上見到的所有人都是著白衣,一個個的小心謹慎的很。
到了宮裏陳繡茗在讓二十四、二十五迴去之前囑咐了一句:「現在宮裏事多,小心些。你們皇阿瑪……別失了禮數知道嗎?」
「額娘放心,兒子會看好二十五的,額娘先歇著吧,一會兒還要去守著皇阿瑪呢。」二十四認真的答著陳繡茗的話。
「嗯。」
每日晨昏定醒的去幹清宮跪著許多人都受不住,年邁的大臣不在少數隻能咬牙堅持,雍親王府裏的年側福晉懷有身孕跪了幾日臉色極其的差。
陳繡茗以前想到年氏的孩子會在這時候受損便早早就讓嬤嬤備下了藥,昨日瞧見她的臉色迴去就讓嬤嬤把藥找出來熬了,她常年吃藥倒是不會讓人覺得奇怪。
康熙大喪期間為了避免落下話柄在浪尖上的雍親王並不敢輕易召太醫前去,年氏極有可能會為了雍親王瞞下身子的不適。
「貴妃娘娘安。」如今雍親王尚未行登基大典,年氏依舊稱陳繡茗為貴妃。
「起來吧,時辰還未到,先喝杯熱茶吧。」
「是。」年氏端起茶杯揭開蓋子一股藥味兒就散了出來,抬頭看向陳繡茗,隻見她正喝著茶。
「怎麽了?」陳繡茗放下茶盞問看著自己的年氏「這茶是本宮以前愛喝的,今日特意吩咐了給你也沏一杯。」
「謝娘娘。」入口便是熟悉的味道,壓下心裏的想法將茶杯裏的都喝了幹淨,味苦,心裏卻踏實了不少。隻是不知道她是怎麽把這藥帶進的幹清宮。
陳繡茗今早讓嬤嬤守著熬完了藥,裝進手爐大小的罐子裏帶進來了幹清宮,再讓李德全將藥給分茶水的老嬤嬤就能在這時間裏送上來。
「若是覺著好明日來早些再喝一杯。」
「是。」年氏並不是對陳繡茗完全放心,隻是她知道雍親王與兩位小阿哥關係親厚,兩位阿哥還小若是陳繡茗不站在新帝這邊怕是將來的日子不好過。
年氏應了陳繡茗也能稍微安心些,現在她對雍親王的恩情多是為了孩子做打算,那怕康熙還能多活幾年又哪裏管得了幾十年後的事兒。
夜裏迴了府裏年氏與雍親王福晉說了今日的事,福晉看年氏的臉色也沒有之前那樣差了,便說:「貴妃娘娘是個聰明的,你也別多想對孩子不好,以後每日早一刻出府。」
一切都很平靜,直到十四到京城之前一直很平靜。
</br>
「皇阿瑪寫下聖旨的時候咱們都沒看見寫了什麽,皇阿瑪和他在裏麵那麽久,這聖旨也是皇阿瑪走後才拿出來的,誰知道這聖旨是真是假!」十阿哥也不是蠢得什麽都想不到,隻是這時候他不該這麽出頭。
被說出來的也是一個疑點,但是陳繡茗想依康熙的智慧應該不會讓自己看重的雍親王有任何汙點,就怕康熙是大意了漏了這一點。
「萬歲爺曾於本宮說過雍親王穩重,卻從未對本宮說過大將軍王做事穩重,隻說大將軍王是難得一見的帥才。」陳繡茗用帕子擦了擦淚珠緩緩道。
陳繡茗說話的時候德妃閉上了眼睛,再睜開時眼裏除了悲傷就什麽都沒了,隻是手裏的帕子已經被擰的不成樣子了。
「萬歲爺之前也已經讓雍親王代為祭祀、巡視、處理大小事務,這已經是今日之徵兆,不知誰還有疑問?」康熙也算得上是屍骨未寒了,現在這些兒子就在這裏鬧讓陳繡茗都替康熙難過「萬歲爺與雍親王有事交代,彌留之際留下王爺有何不可?」
「貴妃娘娘說的是,十弟隻是因皇阿瑪駕崩傷心欲絕說了瘋話。」八阿哥拉住了十阿哥的袖子,隨後對著雍親王行禮道:「臣弟恭請皇上登基主持大局。」
「恭請皇上登基主持大局。」一句話出口退路就被堵了一半了,有心思的人也隻能等以後再做打算。
雍親王的視線在所有人身上掃過,道:「皇阿瑪聖體即刻移迴紫禁城,一切事宜依照祖製。」
要將康熙的遺體移迴紫禁城自然是耽誤不得,哪怕因為要迴宮各處忙碌不已也不讓康熙的小殮出差錯。
夜間陳繡茗帶著二十四和二十五去給康熙守靈,暢春園裏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心思各異,夜間是極靜的也是極能容納黑暗的,陳繡茗終是覺得把他們帶在身邊更放心。
過不了多久陳繡茗領著兩個孩子迴了,嬤嬤端了一碗藥到陳繡茗麵前:「娘娘。」
閉著眼將藥都喝了,喝了茶水壓下嘴裏苦澀的味道「去看看二十四、二十五睡了沒本宮這裏不用伺候了,都下去吧。」
一直用帕子掩住嘴的陳繡茗在人都退出去後,已經壓不住喉間的癢意咳了出來,又怕被屋外伺候的人聽見隻能將聲音壓的低低的。
「唉,這破身子真的是……」咳的動作太大了,陳繡茗壓了壓胸口喃喃道。
快一夜都沒睡好,陳繡茗隻能抓住時間好好兒休息休息,不然迴了宮裏更是休息不了。
帶著康熙的遺體一行人很快就迴了京城,在道上陳繡茗將簾子掀開了一條縫隙,兩旁的房屋掛滿白布絲毫沒有喧鬧之聲,隻有馬車行進的車輪滾動聲。
宮裏也是一片素白,這樣濃烈的白色蓋過了深冬的積雪,迴宮的路上見到的所有人都是著白衣,一個個的小心謹慎的很。
到了宮裏陳繡茗在讓二十四、二十五迴去之前囑咐了一句:「現在宮裏事多,小心些。你們皇阿瑪……別失了禮數知道嗎?」
「額娘放心,兒子會看好二十五的,額娘先歇著吧,一會兒還要去守著皇阿瑪呢。」二十四認真的答著陳繡茗的話。
「嗯。」
每日晨昏定醒的去幹清宮跪著許多人都受不住,年邁的大臣不在少數隻能咬牙堅持,雍親王府裏的年側福晉懷有身孕跪了幾日臉色極其的差。
陳繡茗以前想到年氏的孩子會在這時候受損便早早就讓嬤嬤備下了藥,昨日瞧見她的臉色迴去就讓嬤嬤把藥找出來熬了,她常年吃藥倒是不會讓人覺得奇怪。
康熙大喪期間為了避免落下話柄在浪尖上的雍親王並不敢輕易召太醫前去,年氏極有可能會為了雍親王瞞下身子的不適。
「貴妃娘娘安。」如今雍親王尚未行登基大典,年氏依舊稱陳繡茗為貴妃。
「起來吧,時辰還未到,先喝杯熱茶吧。」
「是。」年氏端起茶杯揭開蓋子一股藥味兒就散了出來,抬頭看向陳繡茗,隻見她正喝著茶。
「怎麽了?」陳繡茗放下茶盞問看著自己的年氏「這茶是本宮以前愛喝的,今日特意吩咐了給你也沏一杯。」
「謝娘娘。」入口便是熟悉的味道,壓下心裏的想法將茶杯裏的都喝了幹淨,味苦,心裏卻踏實了不少。隻是不知道她是怎麽把這藥帶進的幹清宮。
陳繡茗今早讓嬤嬤守著熬完了藥,裝進手爐大小的罐子裏帶進來了幹清宮,再讓李德全將藥給分茶水的老嬤嬤就能在這時間裏送上來。
「若是覺著好明日來早些再喝一杯。」
「是。」年氏並不是對陳繡茗完全放心,隻是她知道雍親王與兩位小阿哥關係親厚,兩位阿哥還小若是陳繡茗不站在新帝這邊怕是將來的日子不好過。
年氏應了陳繡茗也能稍微安心些,現在她對雍親王的恩情多是為了孩子做打算,那怕康熙還能多活幾年又哪裏管得了幾十年後的事兒。
夜裏迴了府裏年氏與雍親王福晉說了今日的事,福晉看年氏的臉色也沒有之前那樣差了,便說:「貴妃娘娘是個聰明的,你也別多想對孩子不好,以後每日早一刻出府。」
一切都很平靜,直到十四到京城之前一直很平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