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收買人心,朱老四接手邊軍


    朱元璋想著如果燕王朱棣那邊發展得真的不錯的話,自己倒是可以考慮將都城遷往北平。


    大不了到時候給燕王朱棣再換一個封地就是了。


    此時的燕王朱棣還不知道,因為李臨淵的建議,他即將失掉了自己的封地。


    這段時間的燕王朱棣心裏可是非常的高興。


    雖然自己是燕王,封地在整個北平。


    但是對於北平,他隻有領兵的權力,並沒有對當地的政務管理的權力。


    盡管是如此,他手中的軍隊也隻不過是幾千人的燕山衛。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藍玉的事情,基本上整個北境的軍隊全部都交到了自己的手裏麵,這可是整整二十萬大軍。


    若是擁有了這些軍隊,自己將是所有的藩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


    向北可以對抗北方的遊牧部落。


    向南若是朝廷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單靠這些兵力,他們也可以成就大事。


    此時黑衣僧人姚廣孝看著滿臉興奮的燕王朱棣。


    “貧僧恭喜殿下得償所願,如今手握二十萬重兵,恐怕天底下的藩王將沒人能夠與燕王相比!”


    燕王朱棣聽完之後頓時哈哈大笑。


    “大師過獎了,雖然我手中有二十萬大軍,但是我還沒有徹底地把他們收服,現在說我是藩王當中的第一人,還是有些言之過早!”


    “要知道二哥和三哥他們手中的力量也非常的不弱,這一次能夠打贏這一場戰鬥,不得不說李臨淵還是出了很大的力的!”


    “隻可惜這個人被父皇給調走了,之前大師你說這李臨淵的命格我心裏還有一些不太相信,但是經過這一行我是相信了!”


    “此人能文能武,如果用好的話,必然是一方輔政大臣,鎮國柱石!”


    黑衣僧人姚廣孝聽完後皺了皺眉頭。


    對於李臨淵自己到現在都看不透,尤其是因為他的原因,此時燕王朱棣的命格依然是撲朔迷離。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歎了一口氣。


    “殿下,現在李臨淵已經迴到了應天府,不管怎麽樣,他現在還是陛下的臣子,不然是把它留在北方,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咱們的實力!”


    “雖然北方的二十萬大軍,大多數都不在咱們的管轄範圍之內,但是要知道他們大多數可都是中山王徐達的舊部!”


    “而殿下作為中山王徐達的女婿,若是對這些老將以禮相待,恩威並用便可以將他們徹底的收服!”


    “除此之外,北平曾經是元人的都城,城池高大,人口眾多,若是能經營好的話,必然能夠成就一番霸業!”


    “當年劉伯溫見到陛下的時候,曾給他留下九字真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同樣這對於殿下也是一樣適用,高築牆,廣積糧,準備軍隊以待天時!”


    燕王朱棣聽完之後點了點頭,眼神中釋放出一絲的殺意。


    他心中非常的清楚黑衣僧人姚廣孝所說的這些話,後麵還有著一些話。


    以待天時,按照黑衣僧人姚廣孝的說法,這太子朱標必然是短命之人。


    如果是太子朱標當皇帝的話,那麽自己也沒有什麽可說的。


    畢竟對於這個兄長的能力,他可是非常的認同。那如果是其他的人的話,那就要看他這個燕王同不同意了。天底下的藩王無論是秦王還是晉王,哪怕是自己的那一群弟弟,自己沒有一個是服的。


    他也自信,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


    至於太子朱標手底下的那一群皇孫,不好意思,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要是等到那一個時候自己不取皇位,那簡直是太沒有天理了。


    到那時沒了太子,朱標相信李臨淵也能夠想清楚,究竟誰才適合那一個位置?等到那個時候就不是緩稱王,而是緩稱皇。


    經過黑衣僧人姚廣孝的指點之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燕王朱棣一個個地拜訪在這邊軍中的將領。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徐達的舊部。


    而燕王朱棣在這一場戰鬥中的表現,他們也是看在眼裏,不得不說,比起其他的皇子,他們對於燕王朱棣還是非常的佩服。


    至少說在所有的皇子當中,燕王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


    再加上燕王朱棣長袖善舞和這些將領的關係特別得好。


    雖然這些將領並沒有挑明要效忠於燕王朱棣。


    與他們的關係竟然出不了什麽問題,一旦真的出現了,像是姚廣孝所說的那種變故。


    相信這些人有七成的概率都會支持自己。


    而燕王朱棣這時也將自己手中所有的錢財全部都拿出來用於重新修建北平。


    北平城高大堅固,雖然經過元末的那一場大戰有了一定的損失,但是畢竟根基還在。


    許多的設施經過一番修整之後還能使用。


    一旦這北平城修好之後,沒有三四十萬大軍休想將其攻破。


    燕王朱棣熱火朝天地準備著這些事情,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準備的所有東西,傾盡家財所打造的北平城。


    此時卻被朱元璋看在眼裏。


    藍玉迴到應天府之後,越發的不可收拾。


    但是這應天府中多的是權貴,並不像北方的軍營之中,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藍玉剛剛迴到應天府沒有多長時間就將應天府的一眾官員得罪了個遍。


    每天參奏藍玉的奏章都是極多的。


    但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對於這件事情充耳不聞。


    仿佛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所有彈劾的奏章也全部被他留中不發。


    一些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人,看到這一幕之後,都知道朱元璋想的是什麽,一個個地緊閉大門。


    剛開始的時候,太子朱標還會說上兩句,但是發現沒有多少作用,之後索性也對藍玉不管不顧了。


    此時應天府中仿佛正在凝聚著一場風暴。


    而李臨淵則懶得去管這些事情,正好現在自己身上沒有官職,趁著這一個機會還能夠休息一段時間。


    北方的軍營生活實在是太過於辛苦。完全比不上這應天府中的輕鬆。而因為李臨淵所提出的那些意見,這些工學院的學生對李臨淵可是非常地推崇。


    知道李臨淵迴來的消息,一個個的前來拜訪,甚至將一些非常困難的問題向李臨淵請教,李臨淵也沒有多大,一個個地細心指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