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為何心不在焉的?”


    楊彪主動上前搭話,倒讓曹操非常意外。


    “最近天天忙碌勞神,有些乏了。”


    曹操隨意笑了笑,沒把心事告訴楊彪。


    這小子身居高位,一輩子都在明哲保身。


    指望楊彪出手相助,簡直比登天還難。


    “孟德超然物外,天天有使不完的勁,沒想到也有累的一天。”楊彪感慨道。


    “曹某也是人,天天都要睡覺。”


    曹操雲淡風輕,顯得無欲無求。


    他深知欲望的可怕,多少仁人誌士,為了利益變得不擇手段。


    “刊石經文結束後,孟德要不要入朝為官?”


    “以孟德的功績,擔任議郎輕而易舉。”


    楊彪決定向曹操示好,以弘農楊氏的權勢,要舉薦曹操易如反掌。


    這份恩情,曹操肯定要還。


    “議郎?”


    曹操想到了陽球,這家夥現在就像是太陽一樣,經常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是啊。”


    “我現在已經升遷侍中了。”


    楊彪推心置腹,沒有隱瞞,也沒有炫耀的意思。


    “恭喜楊兄。”


    “不如去喝一杯?”


    曹操主動邀請,楊彪也很意動。


    二人提前離場,結伴而行。


    一路上,曹操和暢談一些瑣碎,多是學問上的事。


    後來說到古今經文之爭,楊彪的神色明顯發生了變化。


    經過百年的發展,今文經學逐漸走向了沒落。


    古文經學開始蓬勃地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汝南袁氏的聲望,隱約在弘農楊氏之上。


    鄭玄是古文經學的代表人物,他的老師是大儒馬融。


    馬融有女,嫁給了袁隗。


    袁隗是古文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順便提一句,盧植也師從馬融。


    弘農楊氏能夠發展壯大,是因為傳承了今文經學。


    研究經文,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持續地影響著秦漢的政治、曆史。


    這是思想層次上的博弈。


    隻要能夠繼承經學的冰山一角,則可創造出弘農楊氏、汝南袁氏這樣的龐然大物。


    曆代先賢孜孜不倦地誦讀經文、追求經文,為經文作注,為的正是傳承!


    曹操已經具備開創一派的資格了,他的“民族學說”,將引領一代思潮。


    這就是楊彪主動結交的緣由所在!


    等到學說完善,一步步推廣出去,曹操將被捧上神壇。


    當然。


    最終獲得好處的,不一定是曹家,但一定是繼承了曹操思想的家族。


    曹操還年輕,成為一代文宗並不是遙不可及。


    一旦古文經學,徹底壓製今文經學。


    弘農楊氏占據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楊彪當然需要未雨綢繆,提前拉攏曹操。


    二人上了酒樓,點了一些酒菜。


    “我現在對入朝為官,沒多大的興趣。”


    “要是楊兄願助我成為一州刺史,我倒是願意欣然上任。”


    “實在不行,京兆尹、河南尹也行。”


    曹操沒有拐彎抹角,甚至願意求助於弘農楊氏欠下人情。


    楊彪臉色一僵,竟真的在考慮,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這絕非易事。”


    楊彪都想謀劃京兆尹一職,隻不過時機還沒有成熟。


    他需要在侍中的位置,待上好一段時間,磨練磨練。


    以弘農楊氏的底蘊,推舉楊彪到九卿,也需要一步一步來。


    混資曆。


    老傳統了。


    任何人都不能免俗。


    酒過三巡,曹操裝作有些醉意,詢問道:


    “楊兄,你對當今朝政怎麽看?”


    楊彪目光如炬,很顯然沒有上當。


    “你我都是凡夫俗子,隻要做好本職的工作即可。”


    “越追求什麽,越容易失去什麽。”


    曹操氣勢威凜,臉龐冷峻道:


    “這豈不是成了屍位素餐?”


    “大丈夫當懷鴻鵠之誌,拯救蒼生萬民。”


    “讀書人,就應該有讀書人的銳氣和豪氣。”


    楊彪陷入了沉思,他何嚐不想做一番事業?


    弘農楊氏,世受國恩。


    今天下混亂,楊彪又是實幹之才,他當然想站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


    冷靜最重要。


    有謀略、才能還不行,最重要的是“決斷力”。


    知道什麽時候隱忍,什麽時候衝鋒,什麽時候功成身退。


    弘農楊氏為何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


    最重要的是左右逢源,不站隊。


    他們已經位極人臣了,權勢世代流傳。


    楊彪還能做什麽?


    最多也是三公九卿了。


    再往上爬,肯定觸碰到皇權。


    “弘農楊氏若是什麽都不做,一定會走向沒落。”曹操斷言道。


    楊彪心神震顫,眼神含著怒氣道:


    “孟德何出此言?”


    世家大族,最看重傳承。


    楊賜還在,能夠為楊彪保駕護航。


    楊彪有信心,踏上三公九卿的寶座。


    隻要他繼續培養一名傑出的後輩,弘農楊氏將繼續榮耀百年。


    “今文經學沒落了!”


    “汝南袁氏暫且不提,楊兄可知穎川荀氏?”


    麵對曹操的詢問,楊彪沉重地點頭。


    “號稱碩儒的荀爽,也是精通古文經學!”


    “穎川荀氏崛起,必能取代弘農楊氏。”


    曹操擲地金聲,楊彪宛如驚雷貫耳。


    荀爽、盧植、鄭玄等人,都是經學的泰鬥。


    這幫混蛋連官都不想做,專心致誌地研究古文經學。


    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當然是取代今文經學!


    “孟德,你到底想做什麽?”楊彪心緒亂了。


    “王甫、曹節等宦官落難以後,你敢不敢踩上一腳?”曹操鋒芒畢露道。


    “小心!”


    “隔牆有耳!”


    楊彪一向從容,現在手臂竟顫栗起來。


    “大道就在你我腳下,曹某先行一步,為楊兄探路。”


    “可好?”


    曹操睥睨寰宇,完全不將宦官放在眼裏。


    宦官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曹操從監獄放了出來,沒有徹底整死。


    他們一定會後悔的!


    楊彪思緒翻湧,最後咬咬牙道:


    “好,我會收集他們的罪證。如果孟德做不到必死一擊,我可不會輕易站出來。”


    曹操等的,正是這句話。


    萬一他出事,楊彪不得費盡心思撈他?


    否則曹操供出楊彪來,宦官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寶貴機會,敲打弘農楊氏。


    “放心,我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曹操決然道。


    楊彪暗暗感慨,朝堂又將掀起血雨腥風了。


    他有所預感,以曹操天人一般的謀算,宦官必然傷筋動骨!


    曹操的成長,已經到了楊彪都需要膜拜的地步。


    二人禮貌告辭後,楊彪心事重重地迴到府邸。


    楊賜手提書卷,瞟了一身酒氣的兒子一眼。


    “爹,今文經學真的已經沒落了嗎?”楊彪突然詢問道。


    楊賜泰然的身軀為之一顫,這是他最不想聊的話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