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蔡邕、盧植日以繼夜的完善,曹操的“民族”理論基礎,有了最堅固的保障。


    楊彪隻是偶然旁聽一天,就覺得頭皮發麻。


    等到他迴過神,隻剩下激動和振奮。


    精彩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楊彪再看向曹操的時候,整個人氣勢都變了。


    他出身世家名門,家族壟斷了《歐陽尚書》。


    曾祖父楊震、祖父楊秉、父親楊賜都官居三公。


    誰能有這樣的底氣?


    曹操的父親曹嵩隻是九卿,祖父曹騰更是“臭名昭著”的宦官。


    他的出身,拍馬都趕不上楊彪。


    二人都負責刊石經文,年紀相仿卻沒有太多的交流。


    曹嵩讓曹操接觸楊彪,他隻是放在了心上,沒有過多地接觸。


    他們隻是同僚,點頭之交罷了。


    曹操一篇《阿房宮賦》,獲得了士族的青睞。


    楊賜在家中,當著楊彪的麵,稱讚曹操。


    這時候的曹操,已經足夠引起楊彪的重視。


    而今看來,曹操的學識早就和蔡邕、盧植比肩,遠遠超過了楊彪。


    楊彪自慚形穢!


    曹操和大儒、先生交談,是那麽地自信自然自如。


    蔡邕和盧植臉上,滿是專注和嚴肅,在曹操的奇思妙想中遨遊。


    猶如怒濤拍擊岩石的震撼!


    一波波浪潮,清脆而透徹。


    楊彪很是吃驚,曹操的功底爐火純青,表現堪稱完美。


    談話、辯論、闡述都像是流暢的演奏!


    楊彪享受著華麗的音樂盛宴,陶冶著情操。


    他如癡如醉,最後厚著臉皮加入了隊伍。


    曹操三人欣然應允,讓民族的思想理念,肆意地飛揚。


    這樣的探討、鑽研,簡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享受。


    “現在理論基礎已經鞏固,最重要的是宣傳。”


    “文先負責太學,孟德負責鴻都門學,如何?”


    蔡邕正襟危坐,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樣的安排不妥,不如反著來。”


    “文先去鴻都門學,孟德去太學。”


    盧植邏輯嚴謹,心裏清楚地知道,如何製造出“輿論”。


    楊彪是根苗正紅的士族,他去往鴻都門學一定能夠掀起浪潮。


    曹操本身就是話題人物,容易遭受宦官的針對。


    這樣互換,也是對曹操的一種保護。


    “善。”曹操和楊彪異口同聲道。


    曹操拜別蔡邕、盧植,去往太學。


    諸生短暫地沉默後,直接沸騰地炸開鍋。


    王朗的表情複雜,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態。


    “太學竟以先生的待遇,請曹操授課,這是發什麽瘋?”


    “聽說是蔡師和盧師的舉薦,這二位在太學的影響力,非同小可。”


    臧洪也是一臉驚訝,覺得不可思議。


    “王某倒要看看,曹操有什麽本事前來太學授課。”王朗背負雙手,誌驕氣滿。


    他可是楊賜的弟子,未來開創“王學”的存在,甚至在魏晉時期一度取代鄭玄的“鄭學”。


    太學的氣氛,變得格外地詭異。


    甚至有太學生表示出了憤怒和不滿!


    要不是有兩位先生坐鎮,為曹操保駕護航,說不定諸生都衝上去,把曹操打下來了。


    曹操表情嚴肅,結合儒家經典,闡述“民族”的概念。


    “先秦時期,夏朝獨霸一方,於是有了夏人的稱唿。”


    “其後因為有了商朝的存在,而有了商人的稱唿。”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周人成為了中原的主宰。”


    “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秦人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太祖興漢,在座的諸位,都是漢人。”


    “諸位有沒有想過,其實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漢人,都屬於同一個民族。”


    “曹某和蔡師、盧師探討,暫且稱為華夏民族。”


    “……”


    曹操中正的話,有一種豪邁的旋律在流動。


    王朗和臧洪瞬間代入了曆史長河的視角,進入了曹操獨有的特殊領域。


    台下一群茫然的太學諸生,大眼瞪小眼。


    他們一個個屏住唿吸,麵色凝重。


    曹操大談夏商周,以及秦漢的文化璀璨,激起了諸生的興致。


    “你是漢人,為何聽說了夏人、商人、周人的偉大事跡,會感到自豪?”


    “因為我們同根同源!”


    “這就是民族自豪感。”


    太學是一個龐然大物,曹操在與之搏鬥中,取得了短暫的勝利。


    諸生都是出身世家大族,桀驁不馴。


    但曹操的論調,具有嚴密的邏輯,他們根本反駁不了。


    曹操暢談諸夏、夷狄之說,繼續拓展“民族”的概念,將羌氐、板楯蠻、武陵蠻等,囊括在內。


    天氣晴好,陽光裏飄蕩著年輕的風。


    諸生的靈魂,輕盈地漂浮了起來。


    “華夏民族”的概念,讓他們沉浸了心神,純粹得令人心馳神往。


    朝堂的陰暗和殘酷,在這一刻被陽光和幸福所取代。


    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得到了宣泄和釋放。


    曹操氣勢雄健,風格豪放,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漢人眼裏的“夷狄”,起初隻是那些離自己很遠的族群。


    後來胡人內遷以後,“夷狄”就成了自己的鄰居。


    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文化碰撞,表現得更加觸目驚心。


    涼州羌氐、揚州山越、益州板楯蠻和南蠻等等,幾百年來都是斷斷續續地反叛。


    衝突愈演愈烈。


    曹操持“華夏民族論”,正是為了一斬偏見,力爭實現一次民族融合。


    能夠穩定地方、拓展疆土!


    當然,倘若有夷狄不認可大漢的“民族論”,那就是可以斬盡殺絕的敵人。


    “曹孟德的實力,真是越來越恐怖了。他觸碰到的領域,不單單隻是經學。”


    “民族論隻要發展下去,一定能夠減緩朝廷的壓力,地方的反叛也會隨之減少。”


    “他的功績,遠超一般的聖賢。”


    臧洪不禁懷疑,他和曹操真的是同一時代的同齡人嗎?


    為何曹操的學識,能夠如此廣博!


    諸生讀了半輩子書,隻為一官半職。他們的境界,完全是普通人的代表。


    就算是一向高傲的王朗,都不得不承認曹操的強大。


    “以曹操現在的名望,王甫、曹節針對他,都要仔細掂量了!”


    “他是為大漢百世而謀!”


    至於曹操真正的心思,罕有人知道。


    當“華夏民族”的概念深入人心,改朝換代的壓力,也將隨之驟減。


    漢人,也可以成為魏人。


    隻要深厚的民族傳承還在。


    曹操不打算將竊取神器的最後一步交給後人了,他要親自登上權力的極限!


    他所走的道路,和袁紹截然不同。


    當然。


    口號都是“匡扶漢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