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美滋滋地睡醒了。


    美人在旁,其樂無窮。


    “夫君今日還有事嗎?”丁氏美眸流轉,楚楚動人。


    “今日會友。”


    曹操昨天收到袁紹的信箋,一直沒來得及迴應。


    正好前去拜訪一趟。


    丁氏緩緩起身,為曹操拾掇衣襟,準備餐食等。


    飯畢。


    曹操告別妻子,揚鞭催馬出府門。


    袁紹的庭院非常清幽,仆役早早準備好了茶水點心。


    “都下去吧。”


    他輕揮袖袍,仆役、侍女聽命地施禮離開。


    “孟德為了脫險,竟選擇加入鴻都門學,自甘墮落。”


    “這是不相信我們的實力啊!”


    許攸適時出現,輕車熟路地坐在袁紹的對案。


    “還別說。”


    “你我的確沒幫上什麽忙。”


    袁紹抿了一口茶,滿口腔芬芳。


    “嗬。”


    “這份情誼,孟德賴不掉。”


    “為了他,本初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許攸搖了搖頭,麵色凝重,為袁紹感到不公。


    “這是袁氏的家事,和孟德沒有關係。”袁紹坦然地迴答。


    “什麽家事?”


    曹操大步流星而來,隻聽到隻言片語。


    “說孟德,孟德到。”


    “本初為了你啊,可謂是操碎了心。”


    許攸目光銳利,直視著曹操。


    “本初迴府了?”


    曹操袖袍鼓蕩,來到二人跟前,自在地坐在葦席上。


    “是啊。”許攸迴答道。


    袁紹揉了揉眉心,很是無奈和頭疼。


    “辛苦本初了。”


    “下次勾欄聽曲,我一定帶上你。”


    曹操端端正正地施禮後,又恢複了放浪形骸的模樣。


    袁家的爭端,非常地複雜。


    出身嫡子的袁術,一直瞧不起袁紹。


    但是嘛。


    袁術隻是嫡次子,嫡長子是袁基,家裏也輪不到袁術做主。


    世家大族子弟之間的關係,複雜得很。


    目前汝南袁氏的代表人物,是袁逢和袁隗,他們兄弟二人支撐起了整個家族。


    袁術、袁紹等人,都沒什麽話語權。


    為了耳根清淨一些,袁紹選擇了遷居至此。


    “都是兄弟,孟德何必客氣?”袁紹抬眸道。


    他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接著詢問道:


    “孟德能夠脫身,和鴻都門學有關?”


    曹操一想到此處,義憤填膺道:


    “放屁。”


    “我爹花了三千金,打點宮裏。”


    “都是真金白銀,和鴻都門學有什麽關係?”


    許攸愕然,傳聞有誤?


    “我入鴻都門學,是陛下的征召,逼不得已罷了。”


    “這肯定是宦官在背後作祟,想要惡心惡心我。”


    “曹某不將鴻都門學攪得天翻地覆,都對不起他們的別有用心!”


    曹操滿臉乖張戾氣,許攸都被震撼到了,他甚至能夠感受到一股“殺意”。


    “不愧是許某認識的曹孟德,敢當堂打死宦官。”


    “孟德,你決定怎麽做?”


    許攸目光灼灼,他和袁紹本是古井之水,曹操一來,他們立即掀起了波瀾。


    曹操的銳氣和鋒芒,真是年輕一代的典範!


    “嘿嘿。”


    “這不是還沒有籌劃好嘛,需要二人替我參謀參謀。”


    曹操話鋒一轉,許攸差一點嗆氣。


    “孟德一點準備都沒有?”袁紹追問道。


    “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具體實施起來,恐怕不會簡單。”


    曹操輕輕拂袖,眸光中閃爍著殺機。


    他肯定會將鴻都門學攪得翻天地覆,現在隻是小試牛刀。


    “孟德。”


    “我知道你一心想成為清流,而不是什麽諂媚之徒。”


    “你真入了鴻都門學,就很難洗幹淨了。”


    袁紹看得非常通透,他是擔心好友誤入歧途。


    “為了匡扶漢室、澄清玉宇,這點委屈算得了什麽?”


    “曹某當以身飼虎!”


    曹操誌驕氣滿,洋溢著年輕人的積極和張揚。


    他的話宛如雷霆,震耳發聵。


    “好。”


    “就算豁出這條性命,我也會助孟德一臂之力。”


    袁紹不禁捏緊了拳頭,說到底他也是一腔熱血。


    輔佐漢室的信仰,還沒有崩塌,反而越來越強烈。


    “明年鴻都門學才會正式成立,具體如何針對,我還沒有具體的思路。”


    “必須先一步步地了解,知己知彼,才能有方針落實。”


    “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沒有反擊宦官的力量。”


    曹操經曆了挫折後,心態愈發沉穩。


    這個年輕名士圈子的主導者是袁紹,現在曹操竟有些喧賓奪主了。


    “如何反擊?”許攸振奮地追問。


    “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


    “皇家藏書樓裏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宦官、外戚腐敗而遭偷改,曲解了經典的本意。”


    “鑒於此,我等何不上書天子,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以供世人瞻仰?”


    曹操語出驚人,許攸、袁紹都震撼不已。


    打擊宦官,還能這麽出手?


    儒家經本,是天下讀書人的根基。


    真要校正起來,太學和朝廷名流,將會重新掌控輿論和話語權。


    宦官為何主張建立鴻都門學?


    當然是為了打擊傳統的士族,傳統士族立足的根基,恰巧是儒家經文。


    他們掌控了這些經文,能夠輕易地通過察舉製的考核。


    解釋權在他們手中!


    族中子弟舉孝廉,簡直不要太簡單。


    普通人求學,得到書籍還不管用,還得有“名師”傳授。


    這就是庶民無法崛起的原因之一。


    光會讀書識字,根本不管用。


    “校正經書,刊刻於石”能夠防止篡改!


    “孟德真乃神人也,竟能想出如此妙計。”許攸心神震顫。


    士林一直阻止鴻都門學的成立,簡直是和天子劉宏過不去。


    何不轉變思路,擴大太學的影響力?


    一舉多得,一勞永逸!


    “以我們的身份,很難向天子上書,我們在朝堂沒有影響力。”


    袁紹一盆冷水潑下來,許攸瞬間清醒了。


    “前段時間,我剛好拜訪了大儒蔡邕,他一定樂意幫忙!”


    曹操立即發揮了人脈的優勢,許攸羨慕得吉爾發紫。


    就連見多識廣的袁紹,都微微動容。


    隻要完成了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壯舉,誰還會懷疑曹操的初衷?


    鴻都門學,都隻是曹操的踏腳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