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一份沒有懲罰的軍令狀
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別殺了 作者:不曾見秦時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蕭何這麽分析,柳白居然覺得有些許欣慰。
因為在之前,嬴徹還未登上太子之位的時候,蕭何就覺得扶蘇最為合適。
而現在....
蕭何的觀念轉變,意味著他思考的東西更多了。
在朝堂之上,若是不思慮深遠,並非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危險,而是會將整個國家,天下百姓都牽扯其中。
“說出你的理由。”
柳白手指微微點著案桌,緩緩開口。
這樣的話語,讓蕭何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答案,也是顯得更有信心。
而這樣的舉動,是柳白故意的。
他明白,在能力之上,蕭何已經不遜色於朝堂之上的任何人,甚至可以說,他一個人,隻需要扔到丞相的位置之上,都不需要什麽指導,稍微用事情磨練一下,就會成為大秦最為合格的丞相。
他缺少的,是自信!
而這一份自信的缺失,卻是他柳白的過錯。
這一段時間以來,柳白太耀眼了。
耀眼的太陽旁邊,即便是月亮,也會顯得黯淡無光,最終讓所有人都看不見。
“柳公。”
“扶蘇公子不適合的原因有很多,除卻性格、能力之外,我以為....是扶蘇公子的守成。”
“韓信征伐百越,匈奴那邊又傳來燕丹未死的消息。”
“這些事情代表著,大秦在近幾年,甚至是二世皇帝的那一代,注定是要向外開拓的。”
“扶蘇公子若是成為太子儲君,登上帝位之後,雖說算不上什麽掣肘,但....千裏之外的攻伐,一個對外沒有太大雄心的帝王,是注定會讓將士們離心離德的。”
“屆時,即便是戰勝,朝堂之上順應上意的官員自然不少。,”
“居於中宮而猜忌外將,此乃國家之大忌也!”
蕭何略微沉吟,而後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無可否認,扶蘇公子是一個好人,甚至可以說,就連蕭何,都是敬佩扶蘇的品德。
除卻將百姓的性命、幸福都放在心頭之上外,更為重要的是....扶蘇是有勇氣對那些傷害百姓的事情說‘不’的。
可正是因為這樣,扶蘇才不可能成為大秦的第二代皇帝。
征伐,對於此時的大秦,或者說等柳白平定了叛亂之後的大秦來說,無比重要。
可征伐哪有不死人的?軍需,軍械,哪一樣不需要耗費大量的民財國帑?
這樣的事情,扶蘇若為上位者,自然會猶豫。
這樣的猶豫,對於大秦來說,不是好事兒。
柳白看著蕭何,微微點頭。
蕭何說的很對,而且說到了點子之上。
一個人的本性,是難以更改的,扶蘇的仁德,是他的閃光點,但同樣是掣肘。
“所以你覺得應當是哪位公子?”
柳白的語氣之中,充滿了鼓勵。
蕭何麵色一滯,甚至有些許漲紅的跡象:“柳公,我覺得....公子高,或許可以。”
一個最不可能的答案,在蕭何的口中說出。
嬴高,這是一個滿朝文武都不看好之人。
原因很簡單,這位公子高本人都對權力沒什麽興趣。
他更像是完美繼承了老嬴家悍勇血脈的子孫後代,他的目光,他的熱情,他的一切,都扔到了戰場之上。
比起高高在上,一句話可以掌天下人生死的皇帝,這位公子高更加喜歡,拿著手中的刀劍,將敵人的頭顱砍下,而後為大秦打勝仗,奪得土地。
此刻蕭何說出嬴高,顯得有些許可笑。
可是....
蕭何卻是開口道:“柳公,公子高為人悍勇,對外有征伐之心,此事人所共知。”
“若始皇陛下有意將大秦以兩代人時間,用作對外開疆拓土的耗費,那麽公子高就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況且....
公子高雖是執政差強人意,但柳公您還在朝堂,君臣相和,文武兼備。”
蕭何提出嬴高,是有自己思量的。
或者說,蕭何在這一刻,甚至有了私心。
那就是.....柳白!
如果始皇陛下定下來嬴高為大秦的太子儲君,那麽柳白的丞相位置,將會堅不可摧。
因為嬴高的政務處理,能依賴,也隻能依賴柳白。
扶蘇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無論是能力、品性,都是上乘,可偏偏扶蘇不是一般的公子,是長公子!而且是名聲極好,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被文武百官視作最有可能登上儲君之位的長公子!
扶蘇可以掌權,但絕對無法像柳白一般,總領所有政務。
柳白深深看了一眼蕭何。
若是連這麽一點心思他都看不出來,也枉費了這麽多老頭子用這麽多事情教了自己這麽多道理了。
“柳公,其實這些,都是始皇陛下的決策,咱們...隻能變通。”
蕭何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他自然明白,自家柳公能看出自己的心思。
但...這些事情他們說了不算啊。
豈料,柳白卻是搖了搖頭,眼神之中有些許複雜:“你錯了,蕭何。”
“太子儲君之位,陛下定然會垂詢於本相。”
此話說出,蕭何麵容之上閃過訝異之色!
這個時候的垂詢,與當初在朝堂之上,始皇陛下詢問自家柳公,可是截然不同的。
甚至可以說,按照柳白方才的說法,幾乎是能夠做到一錘定音的程度!
關係到整個大秦,而且還是帝王最為敏感的‘立儲’問題,始皇陛下會將這件事,交給自家柳公全權負責?
蕭何有些難以置信。
可還沒等到他問出口,隻見柳白麵容之上,有些許悲傷:“陛下....時間快到了。”
“本相是始皇陛下特意留在朝堂之上的,選何人為太子儲君,代表著本相的態度。”
“不是忠誠與反意的態度,而是....一股子熱血的堅決態度。”
“陛下想要看,本相到底願意扛多少,或者說,陛下留戀大秦,希望能夠為大秦,再留下一座山。”
“雖說有些高傲,也有些驕縱,但....本相就是陛下留給大秦的山!”
說到這裏,柳白緩緩閉上雙眸,仿佛是在那一片黑暗之中,找尋始皇陛下的身影。
何人為儲,代表著柳白要向始皇陛下‘下軍令狀’,他以後要為大秦做什麽。
一份沒有懲罰的軍令狀,卻是一個年輕人,向年老者作出的最後保證!
因為在之前,嬴徹還未登上太子之位的時候,蕭何就覺得扶蘇最為合適。
而現在....
蕭何的觀念轉變,意味著他思考的東西更多了。
在朝堂之上,若是不思慮深遠,並非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危險,而是會將整個國家,天下百姓都牽扯其中。
“說出你的理由。”
柳白手指微微點著案桌,緩緩開口。
這樣的話語,讓蕭何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答案,也是顯得更有信心。
而這樣的舉動,是柳白故意的。
他明白,在能力之上,蕭何已經不遜色於朝堂之上的任何人,甚至可以說,他一個人,隻需要扔到丞相的位置之上,都不需要什麽指導,稍微用事情磨練一下,就會成為大秦最為合格的丞相。
他缺少的,是自信!
而這一份自信的缺失,卻是他柳白的過錯。
這一段時間以來,柳白太耀眼了。
耀眼的太陽旁邊,即便是月亮,也會顯得黯淡無光,最終讓所有人都看不見。
“柳公。”
“扶蘇公子不適合的原因有很多,除卻性格、能力之外,我以為....是扶蘇公子的守成。”
“韓信征伐百越,匈奴那邊又傳來燕丹未死的消息。”
“這些事情代表著,大秦在近幾年,甚至是二世皇帝的那一代,注定是要向外開拓的。”
“扶蘇公子若是成為太子儲君,登上帝位之後,雖說算不上什麽掣肘,但....千裏之外的攻伐,一個對外沒有太大雄心的帝王,是注定會讓將士們離心離德的。”
“屆時,即便是戰勝,朝堂之上順應上意的官員自然不少。,”
“居於中宮而猜忌外將,此乃國家之大忌也!”
蕭何略微沉吟,而後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無可否認,扶蘇公子是一個好人,甚至可以說,就連蕭何,都是敬佩扶蘇的品德。
除卻將百姓的性命、幸福都放在心頭之上外,更為重要的是....扶蘇是有勇氣對那些傷害百姓的事情說‘不’的。
可正是因為這樣,扶蘇才不可能成為大秦的第二代皇帝。
征伐,對於此時的大秦,或者說等柳白平定了叛亂之後的大秦來說,無比重要。
可征伐哪有不死人的?軍需,軍械,哪一樣不需要耗費大量的民財國帑?
這樣的事情,扶蘇若為上位者,自然會猶豫。
這樣的猶豫,對於大秦來說,不是好事兒。
柳白看著蕭何,微微點頭。
蕭何說的很對,而且說到了點子之上。
一個人的本性,是難以更改的,扶蘇的仁德,是他的閃光點,但同樣是掣肘。
“所以你覺得應當是哪位公子?”
柳白的語氣之中,充滿了鼓勵。
蕭何麵色一滯,甚至有些許漲紅的跡象:“柳公,我覺得....公子高,或許可以。”
一個最不可能的答案,在蕭何的口中說出。
嬴高,這是一個滿朝文武都不看好之人。
原因很簡單,這位公子高本人都對權力沒什麽興趣。
他更像是完美繼承了老嬴家悍勇血脈的子孫後代,他的目光,他的熱情,他的一切,都扔到了戰場之上。
比起高高在上,一句話可以掌天下人生死的皇帝,這位公子高更加喜歡,拿著手中的刀劍,將敵人的頭顱砍下,而後為大秦打勝仗,奪得土地。
此刻蕭何說出嬴高,顯得有些許可笑。
可是....
蕭何卻是開口道:“柳公,公子高為人悍勇,對外有征伐之心,此事人所共知。”
“若始皇陛下有意將大秦以兩代人時間,用作對外開疆拓土的耗費,那麽公子高就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況且....
公子高雖是執政差強人意,但柳公您還在朝堂,君臣相和,文武兼備。”
蕭何提出嬴高,是有自己思量的。
或者說,蕭何在這一刻,甚至有了私心。
那就是.....柳白!
如果始皇陛下定下來嬴高為大秦的太子儲君,那麽柳白的丞相位置,將會堅不可摧。
因為嬴高的政務處理,能依賴,也隻能依賴柳白。
扶蘇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無論是能力、品性,都是上乘,可偏偏扶蘇不是一般的公子,是長公子!而且是名聲極好,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被文武百官視作最有可能登上儲君之位的長公子!
扶蘇可以掌權,但絕對無法像柳白一般,總領所有政務。
柳白深深看了一眼蕭何。
若是連這麽一點心思他都看不出來,也枉費了這麽多老頭子用這麽多事情教了自己這麽多道理了。
“柳公,其實這些,都是始皇陛下的決策,咱們...隻能變通。”
蕭何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他自然明白,自家柳公能看出自己的心思。
但...這些事情他們說了不算啊。
豈料,柳白卻是搖了搖頭,眼神之中有些許複雜:“你錯了,蕭何。”
“太子儲君之位,陛下定然會垂詢於本相。”
此話說出,蕭何麵容之上閃過訝異之色!
這個時候的垂詢,與當初在朝堂之上,始皇陛下詢問自家柳公,可是截然不同的。
甚至可以說,按照柳白方才的說法,幾乎是能夠做到一錘定音的程度!
關係到整個大秦,而且還是帝王最為敏感的‘立儲’問題,始皇陛下會將這件事,交給自家柳公全權負責?
蕭何有些難以置信。
可還沒等到他問出口,隻見柳白麵容之上,有些許悲傷:“陛下....時間快到了。”
“本相是始皇陛下特意留在朝堂之上的,選何人為太子儲君,代表著本相的態度。”
“不是忠誠與反意的態度,而是....一股子熱血的堅決態度。”
“陛下想要看,本相到底願意扛多少,或者說,陛下留戀大秦,希望能夠為大秦,再留下一座山。”
“雖說有些高傲,也有些驕縱,但....本相就是陛下留給大秦的山!”
說到這裏,柳白緩緩閉上雙眸,仿佛是在那一片黑暗之中,找尋始皇陛下的身影。
何人為儲,代表著柳白要向始皇陛下‘下軍令狀’,他以後要為大秦做什麽。
一份沒有懲罰的軍令狀,卻是一個年輕人,向年老者作出的最後保證!